线路设计说明

线路设计说明
线路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第一章综合部分

一、设计依据

a、设计委托书

b、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c、《农村电网10kV及以下工程典型设计》。

二、设计范围

a、本次线路为成都****园内4号路10KV架空绝缘线路。

b、线路本体以及2台160KV箱式变压器安装,负荷等级Ⅲ级。

c、由于线路所经地带而引起的建筑设施、交叉跨越和其他设备

改造及搬迁均不属于本工程的设计施工范围。

三、路径

线路起始点为**区***镇业园龙江路10KV云支7#杆“T”

接引出,编号为香江1#。终点***镇清凉一队编号为**28#。与

原有10KV新路36#杆“T”接。路径为:出站后向东延伸至

D1,近20度右折后沿廖家独院北侧延伸至J1右折后沿机耕道

平行延伸至J3,后继续向东经J4后延伸至D2止,线路在家具

产业园区范围内向4号路延伸,全线所经两个乡,总计1664

米(详见平面图)。

四、地理、地质条件

线路位于***镇产业区内,属于成都平原,地形平坦,相对高差较小的特点,所立杆塔均位于自流灌溉的农业耕作区内。

地表层为亚粘土,一般0.8米以下均有地下水,部分地带开挖后可能出现流沙。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基础坑洞比为:普通土60%,泥水坑20%,流沙坑20%。

五、交通条件

由于线路处于近郊,公路及农用机耕道纵横交错,交通运输较为方便,综合考虑工地运输,汽车平均运距2公里,平均人力运距约0.2公里。

六、交叉跨越情况

线路所经地带均有10kV、低压线、通讯线纵横分布,根据现场不完全统计:全线穿越110KV 1 次,需处理的 1 次(按照特殊跨越处理,另加分册或章节)。

第二章机电部分

一、设计用的气象条件

二、导线排列、线间距离及档距

1、依据设计委托,经核算后,本工程选用JKLYJ-10/240架空绝缘导线,符合规程和电压质量要求。

2、导线使用安全系数K= 8.0,允许最大使用张力为T M =4.33kN;最大使用应力σ=18.06。

3、导线采用三角型双横担排列。

4、本设计为单回路架设,实用于平地、丘陵的地形条件。

5、线间距离:横担上导线线间水平距离为75mm,上、下导线间距为625mm。

三、绝缘配合及金具

根据线路所经地带的污秽条件,属于二级污秽区,选用图集的绝缘配合,是可行的。直线杆全部采用S—210系列陶瓷横担;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K=3.0。

耐张绝缘子(悬式)系国家定型产品,本工程采用2片组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X-3型绝缘子进行组合,在供应货源困难时,可以采用X-4.5型绝缘子进行组合。

金具,本线路金具均为85国家标准金具,其机械强度的使用安全系数均大于2.5。

四、防雷接地

根据安徽数万公里10kV线路的运行经验,本工程所使用的直线杆,

耐张杆均利用水泥电杆自然接地,不另作人工接地体(主要交叉跨越按要求除外)。

1、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方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线段,应采取

设置避雷的保护方式。

2、在居民区无避雷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30Ω。

3、柱上油开关,负荷开关及电缆终端的避雷器,其接地电阻不应超

过10Ω。

4、电力线路之间以及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根据规范要求需

接地时,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2所列数据的2倍

第三章杆型结构部分

本工程杆型结构选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10kV及以下工程典型施工设计图集中的杆型结构,安全运行可靠,材料备品备件方便。

一、电杆及横担

1、按国家标准选用钢筋或环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本工程电杆使用弯距不小于20kN-m。

2、全线共计使用直路杆20基,共计28基。

共计需用电杆:φ190×15米,20 根(普通)

3、横担采用瓷横担和角铁横担,按使用条件分为直线横担,直线转角横担,耐张横担以及终端横担。

4、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方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线段,应采取设置避雷的保护方式。

5、底盘:根据安徽数万公里的运行经验,本工程以直埋电杆为主,如遇松软土壤,可以适当选用底盘,为提高线路可靠性,本工程转角耐张仍需采用底盘。

拉线盘:采用标准产品,埋深不得小于1.8米,拉线盘选用0.8米。

二、铁附件

本工程铁附件钢材质量必须满足钢3的材质要求,加工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全部铁附件必须热浸镀锌处理。铁附件加工焊接质量必须满足设图纸的要求。

应加陶瓷横担跳引。

第四章施工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实际与图纸尺寸出入较大时,应通知甲方及

设计到现场进行处理。

2、根据规定,拉线装置应装设拉线绝缘子,在无拉线绝缘子时,可

用X-4.5悬式绝缘子代用。

10kV引下线对地净距离应大于0.2米,跳线弛度为0.5米,在不能满足时,应加陶瓷横担跳引。

3、施工定位时应复核交叉跨越的净空高度。交叉跨越净距应根据曲

线换算最高温度的距离。

4、本章未涉及部分一律以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为准。

成都市*****有限公司

2008.2.26

改造设计说明书

改造设计说明书 使用单位:惠州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改造单位:XXXXXXXXXXXXX电梯有限公司 根据惠州XXXXXXXXXXXXX理有限公司单位需求,要对两台电梯轿厢重新装饰,装饰后由于改变了轿厢质量,按《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和检规要求,应对设备重新计算载重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现制定该电梯改造设计说明: 1. 原电梯基本参数: 电梯出厂编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原制造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 额定载重量:825kg,额定速度:1.75m/s, 层站门:11 层11 站11 门 电梯轿厢的有效面积:1.96m2(轿厢宽1350mm深1400mm), 2. 改造后变更为:额定载重:750kg(10人) 电梯轿厢的有效面积:1.91m2 轿厢宽1340mm深1380mm 3. 电梯轿厢质量增加109.6kg(见电梯改造清单),并做质量的验算依据GB7588-2003标准中F3.4项要求:对于渐进式安全钳,给出的质量可以与F3.3.3规定的允许质量相差±7.5%。 4. 质量计算:轿厢空载质量P:946kg,额定载重Q:750kg,安全钳总质量:1850kg,缓冲器总质量:2800kg, 5. 改造前现场材料: 1. 安全钳铭牌 2.吊起轿厢称重 3.轿厢称重读数 4.缓冲器铭牌 a. 计算安全钳质量:P+Q+P1=946+750+109.6=1805.6kg (式中P1:装

修增加质量); b. 验算安全钳质量:1805.6kg<1850kg; 安全钳质量在允许范围内,电梯乃能符合9.8.4的减速度规定; c. 现场缓冲器质量:2800kg>安全钳质量:1805.6kg,结论:符合要求。 6. 改造后根据载荷试验应满足平衡系数试验在0.40~0.50之间。 根据现场测量及计算电梯的运行速度不变,其它主要安全部件(曳引机、控制柜、安全钳、缓冲器、门锁)不变,符合相关技术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的安全规范》的要求。 7. 改造后由政府相关检测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改造前图片改造后效果图 XXXXXXXXXXXXX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改造清单 我公司负责惠州市XXXXXXXXXX有限公司电梯施工改造项目清单作以下说明: 1. 改造设备地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改造数量: 2 3. 电梯品牌: XXXXXXXXXXXXX 4. 改造前主要参数规格表:

通信线路设计心得

一.建光交的目的 使用光交的目地是主要为了提高纤芯的利用率,主配比一般在1:2,例如144芯的光交,主干光缆纤芯在48芯一般较合适,其余留给配线 1.一个光交光缆成端固定缆扣一般8-10个,多了不利于在箱内成端,所以光交选型在144芯左右较适用。 2.144芯光交主干进48芯,收发2芯传业务,可开24条光路。一般企业用户开1-3条光路(一条宽带,一条内部联网,可能有视屏监控安防等等),先期有3-5房企业客户,后期达10户,就可设光交。 3.无规划接入网机房的小区或工业开业区,可设光交。 4.有一定规模的写字楼,可设光交。4.300-500米间主街,可设光交。等等 二关于光缆的A、B端 光缆的AB端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标好了,那么在光缆施工的时候要按照这个来施工,为什么样要这样呢? 因为光纤在生产的时候,也是分AB端的,从某些角度来讲,我们测光缆的损耗一般讲的是一个方向的损耗,那么当一芯光纤生产出来之后,它不是几公里,而是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而在生产过程中,它被分成若干段,这时候保持光纤方向的一致性就有意义了,保持光纤方向的一致性,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光纤损耗的一致性与光纤接续的一致性, 对于一个严格的生产厂家与用户来说,这一点是必须,只是很多厂家与用户自己把这个给忘了罢了! 长途光纤还要求同一批次的纤芯,为的是接头时减小衰耗 光缆分A、B端: 光缆内松套管红头绿尾顺时针方向为A端,光缆内松套管红头绿尾逆时针方向为B端. 三.拉力环和电缆托架 1.人(手)孔拉力环是装埋在各方管道入口的墙壁上,人孔拉力环主要做为布放电缆时拴固滑轮之用,当施工布放电缆时,以防止布放电缆时将损伤或拉裂管道孔口。 2.电缆托架是安装托板用的,托板卡在上面的卡口内;穿钉是固定托架的;积水罐是在人孔抽水时把水抽干净,安装在井底的。

多个配变台区工程说明书(模板)

X X州(市)X X县(市)(计划项目及批次)10kV 及以下工程 单项工程名称 (用于包含多个配变台区工程使用的模版) 施工图设计 设计单位: 201 年月

(一)施工设计文件目录 X X州(市)X X县(市)(计划项目及批次)10kV 及以下工程 单项工程名称施工设计文件目录

特别提醒:每个配变台区图纸资料应包括以下几项:

(二)工程设计说明书 X X州(市)X X县(市)(计划项目及批次)10kV 及以下工程 单项工程名称 (用于包含多个配变台区工程使用的模版)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批准: 审核: 主设: 校核: 编写: 设计单位: 工程图纸编号: 日期:

第一章总论 1 设计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设计任务书、可研批复文件及批准的文号等有关文件。 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企业技术要求 【主要内容】列举工程设计中主要依据的国家、行业及公司下发的相关标准、规范,引用的文件规范应为最新版本。 【例如】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396-199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T 1179-2008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通信线路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2010年中国移动GSM网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可研的批复。 2.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下达的关于本工程的设计委托书。 3淄博分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淄博邮电勘察规划设计院设计人员现场勘测资料,截止日期为2010年11月8日。 4.会同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相关人员共同商定本工程设计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2010年中国移动淄博GSM网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线路安装单项工程。 本单项工程涉及共计18个点。需要引接光缆的有3个点分别为,张店、周村、临淄本工程引接直埋光缆5.3公里,引接架空光缆2.35公里。工程总投资.99,国内需要安装的设备费71561.89,建筑安装工程费.37, 三、设计范围及内容 1. 2010年中国移动淄博GSM网村通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线路安装单项工程,光缆线路的敷设安装,测试要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 技术要求, 防护措施。 2.本设计与设备安装单项工程的分工,以光配线架(ODF)为界,光配线架以内(包括尾纤制作,局站设备,电源配置安装)由设备安

装单项工程负责,光配线架以外由其它单项工程负责。 四、光缆建设方案及路由选择 本光缆线路工程建设方案及路由选择,根据淄博联通分公司光环路建设原则和淄博的现状确定以架空和直埋的敷设方式为主,具体路由按旗、县、区划分,分别叙述如下: 1、乐通基站:12芯光缆从机房引出沿原有杆路向西敷设200米然后新建南新建杆路2.05公里至基站。 2、金林:光缆由至乐通AG设备光缆打断后引出沿油田围墙向东敷设1.7公里至查金林基站。 3、朱和基站:12芯光缆从主干光缆上引出(标石195),向东敷设300米后沿原有管穿过铁路然后沿铁路向南敷设 五、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1、乐通基站工程量表:

弱电各系统设计说明书(实例)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16-9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建质[2003]84号6.2设计范围 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6.2.110/0.4kV变配电、自备发电系统6.2.2动力配电系统 6.2.3电气照明及控制系统 6.2.4防雷接地系统 6.2.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6.2.6公共/应急广播系统 6.2.7会议系统 6.2.8综合布线系统 6.2.9通信网络系统 6.2.10计算机网络系统 6.2.11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 6.2.12安全防范系统 6.2.13停车场管理及车行导向系统 6.2.14信息发布系统 6.2.15可视对讲系统 6.2.16三表自动抄送系统 6.2.1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2.18各弱电子系统的集成(BMS) 6.4 6.5 6.6 6.7

通信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说明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本次工程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委托xxx 通信公司在螺州校区安装无线基站设备及配套设施,并对原有的基站设备走线进行改造。本工程为TD-SCDMA/WCDMA 无线接入一期工程,采用一阶段设计方式进行设计。 本次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移动基站的设备机架,传输综合柜,供电电源、室内走线架安装设计。 1.2设备选取 机房近期直流负荷均为48V ,其中无线专业30A ,传输专业20A ,数据专业80A ,其他专业20A ,采用高频开关型整流器供电。根据Q ≥ [] )25(1-+t KIT αη,Q ≥ 1.25*150*3/0.75=750Ah.直流系统的蓄电池一般设置两组并联,选取配置两组400Ah 蓄电池。 根据蓄电池配置,蓄电池按照10小时充放电率考虑,开关电源配置容量根据Q ≥150+400*2/10=230,选取配置PS48100-2A/25-270A 开关电源一套。 1.3天线位置确定 使用GPS 定位仪测得天线位置:经度: 纬度: 1.4主要工程量 本次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如下: 2网络现状、业务需求及建设规模 福建信息学院(螺洲校区)位于福州仓山区螺洲镇,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校区学生2000人左右。为满足校区对3G 业务的需求,福建信息学院(螺洲校区)决定新建3G 交换站点。 3 工程实施方案 3.1机房选取及改造工艺要求

本工程可选电源机房有四楼三元达实验室、夏新实验室及五楼实训室,根据实际勘测,选用四楼三元达实验室作为本工程电源机房,并按以下工艺要求进行改造,机房改造费用,空调费用等配套工程费用不记入本次工程设计,机房改造由建筑单位另行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设计。 机房工艺要求: a温湿度要求 机房应设置长年运转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并要求机房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出现结露状态。机房按原邮电部所提的规范要求,其温湿度范围应有如下标准:温度:15-28℃(设计标准24℃) 湿度:40-65%(设计标准55%) b防尘要求 机房设备对尘埃较敏感,因此机房要求严格防尘,并严防有害气体进入机房。机房应少设窗,设置可以不设窗,有窗时要采用双层密封窗,门缝要严密,进入机房的人员要注意整洁,进出机房时需换鞋。 c地面、墙面、屋顶要求 机房地面要求严格按照防静电处理指标来施工。机房地面、屋顶等应采用不掉尘,不起火的浅色材料。 d机房照明 机房照明分为一般照明,保证照明和事故照明三个系统。一般照明应由市电电源供应;保证照明平时应为市电电源供给,当市电电源中断时,则由自备油机的电源供给;事故照明应在市电中断后,油机发电机尚未供电前,暂由蓄电池供电。 机房内的一般照明、保证照明及事故照明灯具在满足生产要求条件下可吸顶安装,需悬挂时也应选用不易积尘的灯具,各机房应装感烟报警系统。 e土建要求 根据机房设备的特点,为满足机房设备的安装要求,现提出以下要求: 机房室内高度:梁下浮高2.8米(指从梁的下沿与地面间的高度)。 m。 机房地面荷载不小于3500kg/2 3.2设备安装 本工程交换系统设备安装详见安装平面布置图。 安装交换系统设备的技术要求如下: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1.1采用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及依据 1.1.1 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1.1.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1)《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2015);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1.3 设计依据 1、业主与我公司的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 2、规划部门关于本片区道路的设计红线; 3、本道路1:500地形图及片区总体控制方案; 4、相邻已设计道路施工图资料。 1.2 主要技术标准 2、设计概要 2.1 工程概况 本项项目所在地点为火车站周边,市政道路含垭路、A线、B等道路。其中包含道路、排水、照明、绿化以及其他市政管线工程,本册图纸及说明为道路部分。 由于近年来车流量不断增加,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本道路现状路面出现了较多破损,水泥路面存在较多裂缝、错台、掉角、碎板、磨耗层脱落等病害,沥青路面老化严重。通过实施本道路的改造,能大幅提高本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城市交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快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 本项目所有道路均为改建道路,我院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调查,掌握了本道路的使用状况。经过与业主的多次方案讨论确定: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工作总结

总结为期一年的工作,我非常重视,也很认真。因为我们平时只能从课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能有这样的工作实践机会,当然就格外珍惜,希望能够通过工作学习一些书本学习不到是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更好工作打下基础。为了更好的工作,我要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努力努力这个字眼不断的在自己的脑海里绕,工作期间,我明白了与同事们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对工作非常重要,这样一来自然和同事们相处工作很顺利,投入的非常快。慢慢地得到了师傅们的信任,开始给了我做一些工程。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我对通信线路工程设计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深。为了能更快适应环境,更好的开展工作,我特别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向师傅学、向书本学”的思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欠缺和阅历短浅的受限。“三人行,必有我师”,工作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我不断学习的源泉。为此,我积极向身边的、同事和前辈们请教,虚心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以他们的工作思路、言行举止、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为榜样,规范和纠正自己方法、思路上的缺陷。开始接触这份工作充满了十分的兴趣,渐渐的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就把我压得喘不过来气,设计这项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一开始我觉得很简单,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不了解什么是设计,即使我大学里学的是设计。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感觉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要做好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候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最后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哈哈哈,我已经入门了。要说设计恐怕要从勘察说起,因为勘察乃是设计之本,勘查工作也不容易啊。有的时候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勘察要胆大心细,有的时候也得敢于猜想。勘察过程中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尽量避免二次勘察。勘察完了紧接着就是绘制施工图纸,绘制图纸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来,不能自己乱画。否则会审时不易通过,也会影响设计的质量,画完后要反复推敲,检查,直至准确无误。说到预算,一开始真的叫我好头疼啊。时间长了才发现预算其实认真点也是挺好做的。随着自己多加练习,反复琢磨,渐渐的也开始喜欢做预算了。其实在做预算中,自己注意一下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多做、多问、多改。慢慢的就发现设计中最难的一节也可以做好。其实通信线路设计这个行业自己也很了解,出差、加班、加点那应该也是家常便饭了。我想我还是可以适应的,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一点自己还是应该经历的,所以对于单位的安排,我会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虽然有时会很累,但更多在感觉自己的不断的在成长,有意义的成长。以后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我的师傅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这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

船舶核动力装置一回路设计说明书

船舶核动力装置 一回路设计说明书 一回路设备

1.反应堆选取压水堆的原因压水堆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慢化剂温度效应和燃料多普勒效应使压水堆有自稳自调特性,安全可靠性高; 2.以轻水作为冷却剂与慢化剂,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反应堆金属材料反应,如果冷却剂泄露,可以通过海水淡化来补充。 3.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运行性能良好 4.压水堆在初期实践中就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经验技术成熟。 其它堆型的缺点: 1.沸水堆:堆内结构复杂,水汽对中子慢化能力弱,所需要 的燃料多,体积大于压水堆,同时放射性进入汽轮机中,加大屏蔽体积。且压力容器下部有较大数量的空洞,由于水泄时的重力作用,对结构强度有不利的影响。 2.重水堆:以天然铀为燃料,所以体积比同功率压水堆大10 倍,二回路蒸汽运行压力低,效率低。 3.液态金属冷却堆:专设加热设备以保证冷却剂为液态,碱 性金属高温时化学性质活泼,加速腐蚀。 4.高温气冷堆:堆芯体积大,对管道材料耐高温和密封性要求高 1.蒸汽发生器:双环路运行,增加可靠性。 2.压力安全系统: 功率增加时,冷却剂温度增加,体积膨胀,冷却剂通过稳压器的波动管流入稳压器,压缩汽空间,p增大,启用喷雾阀与卸

压阀。功率降低时,同理,启用加热器。 4.补水系统: 处理储存和向一回路供应补给水。 1.初始充水 2.冷启动时,补水泵用于初始升压 3.正常 运行补水4.冷停堆或事故停堆时,补偿水位的下降5.提供其 他用水 5.一次屏蔽水系统:反应堆一次屏蔽水箱充水,排水,补充屏蔽水的损耗,处理由于辐照分解产生的氢气,在发生失水事故时,为低压安注提供水源。 6.布置方式:分散式布置,维修方便,可以加主闸阀。 7.净化系统:采用低压净化系统,不再需要化容系统。 8.UTSG:二次侧储水容积大,在丧失给水时,对控制要求高,炉内水处理和排污,适当降低对传热管材料和二回路水的要求,只能产生饱和蒸汽,需要设置汽水分离器,蒸汽压力变化范围大,为二回路蒸汽系统运行,设计,管理带来困难。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说明

目录 一.设计说明 (1)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范围及分工 (1) 1.4主要工程量 (1) 2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 (1) 3通信管道段落 (2) 3.1路由选定原则 (2) 3.2管道路由及保护 (2) 4通信管道设计 (3) 4.1管道平面设计 (3) 4.1.1管道平面位置 (3) 4.1.2人(手)孔型式及设置 (4) 4.1.3管道容量 (5) 4.1.4管道段长 (5) 4.1.5管材选用 (5) 4.2管道剖面设计 (5) 4.2.1管道埋深 (5) 4.2.2管道坡度 (6) 4.3管道断面设计 (6) 4.3.1管道基础 (6) 4.3.2人(手)孔基础和上覆 (6) 4.3.3管道的包封 (6) 4.4通信管道的施工 (6) 4.4.1挖土方 (6) 4.4.2回填土方 (7) 4.4.3管道敷设 (8) 4.4.4人(手)孔建筑 (8) 4.4.5混凝土浇筑要求 (9) 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0)

一.设计说明 1概述 1.1工程概况 1.2设计依据 (1) (2)《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 (4) (5) 1.3.设计范围及分工 (1)管道平面设计。 (2)管道断面设计。 1.4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表1.4.1

2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 。 通信管道工程投资及单位工程造价表表2.1 3通信管道段落 3.1路由选定原则 通信管道为光缆线路进出城区的重要途径,考虑到确保光缆传输的安全,再配合现有要求及未来发展规划,管道路由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信管道宜建在城市主要道路、新建道路和住宅小区,对于城市郊区的主要公路也应建设通信管道。 (2)对于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楼外预埋通信管道应与建筑物建设同步进行,并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 (3)管道路由要充分考虑分路建设的可能,做到既满足规划期内通信需求,又不失管道网的灵活性。 (4)管道路由应选择地上、地下障碍物较少的定型道路上。不宜在规划未定,道路土壤尚未夯实、流沙及其它土质尚不稳定的地方建筑管道。 (5)应尽量避开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6)进出局站的通信管道应尽可能考虑不同路由,即将进出局站管道路由分开建设,为进出局站通信线路提供不同的路由选择。 3.2管道路由及保护 (1)路由及管孔情况说明 (2)保护措施说明 管道设计路由及管孔位置等详细情况,见管道施工图。 建设规模详见表3.2。

龙门线路改造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1.1设计依据 1.1.1 惠供电财[2015]5号关于下达2015年供电成本及投资预算的通知。 1.1.2 [广电生〔2015〕5号] 关于增补2015年防风加固技改项目的通知。 1.1.3 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配电设计的标准、规程及规范: GB 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设计行业标准》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227-2008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T 11022-201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公用技术要求》 DL/T 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0-2005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2009年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2005年版《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2013年《中国南方电网标准设计V1.0》 GB 5006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2005年版 《广东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修订),2010年11月 Q/CSG 1 0002-2004《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等。 1.2 设计范围 10kV电缆线路及土建资料的设计。 1.3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10kV戴屋线F4青溪支线路改造架空线改造工程 1.3.1 拆除部分: 1、拆除原有10kV戴屋线F4青溪支线#4塔1座。 2、拆除原有10kV戴屋线F4青溪支线#4塔1座#2杆、#3杆2座。 3、拆除原有10kV戴屋线F4青溪支线#2杆至#4塔架空线250米。 1.3.2 新建部分: 1、DN160PE管直埋敷设电缆:YJV22-8.7/15-3×300/375M;在公共草地部分按照单管埋管(行人)施工,其他部分按照单管埋管(行车)施工;B-C段、E-F段破路顶管敷设。 2、新立10K-H1-J-54-12单回路转角塔2座,制作700-300铁塔基础2座,安装M48A地脚螺栓2组,制作铁塔接地网2组; 新建电缆井5个(2个为两管电缆工作井,3个为四管电缆工作井); 3、施工现场:土质比例:普通土20%,坚土10%,松砂石50%,泥水20%,地形比例:平地30%,丘陵10%,一般山地60%; 4、本工程从施工队仓库至施工现场的汽车运输距离为30km,施工现场人力运输距离为200m。 5、现场位置由甲方提供地形作为参考,如与现场不符请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进行调整,本工程不涉及计算10kV线路与0.4kV线路架设的土地青赔及维护通道建设的费用。 2 架空线路部分技术要求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某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某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富阳城区北入口,在入城口城标大转盘的东南侧。地块北临大桥路,南至光明路,东临北渠,西为迎宾路。总用地66038㎡,为城市综合用地。 二、设计依据 1、某规划设计所勘测红线图电子版。 2、建设单位关于富阳市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策划及设计委托任务书。 3、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电力城)方案专家意见汇合(2004年4月2日)。 4、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情况汇报会纪要(2005年4月22日)(附件一)。 5、省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富阳迎宾路城市设计》控制性详规。 三、规划设计理念 地块位于迎宾路东侧,作为迎宾路改造工程的首个项目,我们根据省规院的《富阳迎宾路城市设计》的分析,“迎宾路段处于富阳城区与受降之间,能为郊区化提供商务办公、商业、金融等配套服务的合适区域”。经过对地块进行了仔细地现场踏勘、有关技术资料收集和系统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地布局地块内商务功能、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来完善城市的功能与空间关系,改善城市形象。 四、规划目的 区域整合,功能提升,交通改善,景观改造。 五、现状分析 目前地块上主要有富阳供电局及其他单位企业厂房建筑、零星住宅、堆场等,布局凌乱,建筑陈旧,因此市政府及有关领导专门成立迎宾路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项目的实施。 从城市总体布局看,该地块位于将要改造的迎宾路的南端,富阳城区北部,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是迎宾路改造的重点区域,该地块的开发有利于推动富阳城区北扩,扩大城市建设空间。从交通区位看,该地块位于富阳北部的入城口,交通区位较好,是杭州进入富阳城区的大门。从自然景观看,东有舒姑坪和北渠,西为城市发展区的,是具有人工与自然过渡之利的场所。 六、功能定位 根据富阳市迎宾路地段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保留地块内变配电所和市供电局大楼,其余建筑全部拆除,并对变配电所和市供电局大楼进行改造,将室外变改为室内变。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迎宾路改造工程,起于朝阳广场,终于欧阳海大道,道路呈东西走向,全长2641.154m,起点接朝阳广场桩号为K-0-363.917,终点接欧阳海大道桩号为K2+277.237,沿线与春陵大道相交成”T”路口,与金叶路、向阳路相交成“Y型路口”,定义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红线宽度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为60m、春陵大道至金路广场(金叶路)段为40m、金叶广场至欧阳海大道段(向阳路段)为26m。[注:K1+967.541(金叶广场)-K2+277.237(欧阳海大道)段路名为向阳路)。 受桂阳县政府委托,我司于近期对迎宾路改造工程进行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本阶段为施工图设计。本次改造设计范围为:K-0-363.917(朝阳广场)至K2+277.2378欧阳海大道段。 2、地理位置与交通区位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游。地理座标为东经112°13′26″至112°55′46″,北纬25°27′15″至26°13′30″,东邻郴州市北湖区,西接嘉禾县、永州的新田县,北面与耒阳、常宁、祁阳、永兴县相接,南面毗邻临武县,境域总面积为2953.67平方公里,是郴州市面积最大的县。 桂阳县是郴州至嘉禾、临武、出永州、往广西的交通要道,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公里,县境内有过境省道3条,分别是S214(常宁-临武)、S322(郴-桂-嘉高等级公路)、S323(桂阳-新田),总长161.843公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气候条件 桂阳县地处南岭山脉北侧,地貌南北高中间低,因高低差别大,气候各异。桂阳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节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5摄氏度,南北山区与中部丘岗山地气候略有不同。县境内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以舂陵江为界,南多北少较明显,南部降水量为1200-1600毫米,北面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时间分布也不均匀,春少、夏多、秋干、冬旱的特点比较突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56毫米。桂阳十年九旱,汛期4-9月,干旱地带以舂陵江以北偏西的流峰、板桥、塘市、飞仙等十几个乡镇最为严重。桂阳县的暴雨与洪涝年交替出现,且持续时间长,多以山洪暴发成灾。 3.2、水文条件 桂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535毫米,径流总量约220420万立方米。县内河流较多,主要有舂陵江、湖屯水、白水、神堂水和宜水5条,其支流218条,除神堂水南流注入武水汇珠江外,其余水系全部汇入湘江。5条水系集雨面积(含客水)大于5000km2的一条,大于500 km2的一条,其它三条都在100 km2以内。洪峰流量一般出现在4-6月间,此期为丰水期。境内最大河流是舂陵江,发源于蓝山县,主流长11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1.81亿立方米,流域境内面积2244.33平

液压集成回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液压集成回路及集成块设计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液压站 二、集成块连接装置 1、通用集成块组结构 2、集成块的特点 3、集成块装置设计步骤 4、集成块设计注意事项 5、过渡板 三、液压集成块设计 1、底板及供油块设计 2、底盖及测压块设计 3、中间块设计 4、集成块零件图的绘制 四、设计任务 五、心的体会 六、参考资料

一液压站 液压站是有液压油箱、液压泵装置及液压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液压油箱装有空气滤清器、滤油器、液面指示器和清洗孔等。液压泵装置包括不同类型的液压泵、驱动电机及其它们之间的联轴器等。液压控制装置是指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阀元件及其联接体。 机床液压站的结构型式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类型。 二集成块连接装置 1 通用集成块组结构 集成块组,是按通用的液压典型回路设计成的通用组件。它由集成块、底块和顶盖用四只长螺栓垂直固紧而成。 液压元件一般安装在集成块的前面、后面和右侧面、左侧面不安放元件,留着连接油管,以便向执行元件供油。为了操纵调整方便,通常把需要经常调节的元件,入调速阀、溢流阀、减压阀等,布置在右侧面和前面。 元件之间的联系借助于块体内部的油道孔。根据单元回路块在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调压、换向、调速、减压、顺序等若干种回路。每

块的上下两面为叠积结合面,布有公用的压力油孔P、回油孔O、泄漏油孔L和连接螺栓孔。 2 集成块的特点 从集成块的组成原理图可以看出,集成块由板式元件与通道体组成,元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任意选择,因此,集成块连接装置广泛地应用在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中,其工作压力为0.3×106~3.5×107Pa,流量一般在30~60l/min,集成块与其它的连接方式相比有以下特点: (1)可以采用现有的板式标准元件,很方便地组成各种功能的单元集成回路,且回路的更换很方便,只须更换或增、减单元回路 就能实现,因而有极大的灵活性。 (2)由于是在小块体上加工各种孔道,故制造简单,工艺孔大为减少,便于检查和及时发现毛病。如果加工中出了问题,仅报废 其中一小块通道体,而不是整个系统报废。 (3)系统中的管道和管接头可以减少到最少程度,使系统的泄漏大为减少,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装配与维修方便。 (4)由于装在通道体侧面的各液压元件间距离很近,油道孔短,而且通油孔径还可选择大一些,因而系统中管路压力损失小,系 统发热量也小。 (5)有利于实现液压装置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能组织成批生产。由于组成装置的灵活性大,故设计和制造周期大为缩短,

电话线路改造

生活区通信线路改造设计方案 一、设计说明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从电力设计院主楼机房布放一条600对电缆至电科苑小区,更换原有老化线路,收割用户408户,新设各种电缆皮长1.546公里,新设墙壁交接箱2个(1800对)。 1.2设计依据 (1)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2)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2.有关技术说明 2.1主要材料选型 (1)新设电缆线路选用全塑电缆(HYA型) (2)本工程主干电缆或管道电缆一律选用利通热可缩套管。 (3)接续模块选用3M公司产品,100对以上(含100对)电缆使用接续模块接续;100对以下电缆采用接线子接续。 2.2电缆线路的防护 (1)电缆金属屏蔽层的线路两端及吊线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30Ω;

(2)总配线架的接地电阻≤10Ω。 2.3成端电缆处理 (1)配线架成端电缆使用管道电缆直接引入,不另改变程式,不作接头处理; (2)配线架成端设计使用PVC阻燃胶带缠绕外护层及线把。 2.4线路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 (1)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2)YD5010-95《城市居住区建筑电话通信设计安装图集》。 3.安全生产 (1)施工单位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作业人员在作业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 (2)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的专业培训与考核,持证上岗。 (3)施工作业中使用的各类工具、用具、设备及防护用品等在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 (4)施工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检查。 (5)本工程为通信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确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说明

1、概述 “节能、智能科技与美学是21世纪建筑业的主题。” 现代建筑中照明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已经高达35%,建筑界已经引入“绿色”照明的概念,其中心思想是最大限度采用自然光源、设置时钟自动控制、采用照度感应和动静传感器等新技术。现代东莞商业中心环境不仅要有足够的工作照明,更应营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减少光污染。照明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做好照明设计,加强照明控制设计,已成为现代化东莞****智能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2、项目需求分析 作为大量使用灯光的建筑,对于智能照明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控制区域类型较多,包括大堂区,走廊,楼梯间,电梯厅等;以及6-38层写字楼的公共走廊,室外亮化景观照明,地下车库照明,地下商业部分等的照明控制。 ●灯光耗能量大,因此对于照明节能的要求较高,效果要求显著; ●人流量和照明量存在线性比例关系,人流量越多,需要打开的光源越多; ●顾客对于灯光有较高的指标要求,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场合来设置不同的场景。 根据本项目业主、设计单位针对本项目的直接沟通交流,并结合以往智能灯光在项目实施中的实际经验,我们对于本项目各控制区域需要用到的控制手段分析如下: 项目控制区域控制原则 地下二层车库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计算机控制 地下一层大堂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计算机控制 地下一层商用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一层大堂现场调光控制、时钟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一层走廊现场调光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6-37层走廊现场红外感应控制、时钟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38层天台照度控制、现场调光控制、场景控制、计算机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