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技术引进的历程及模式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农业技术引进的历程及模式探讨**
□高雪莲奉公
内容提要::文章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技术引进状况进行了系统考察,日本农业技术引进模式变化为盲目模仿→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与农业技术引进相对应,日本的农业发展也经历了从模仿先进农业技术到改良传统农业技术、再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的过程。探讨了日本农业技术引进的管理制度,以水稻为例对作物良种引进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对日本引进农业技术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农业技术引进;引进模式;安全管理制度;日本
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日本农业的地位相对下降。日本高价的农产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明显缺乏竞争力,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为40%左右,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目前,认为日本农业已是落日夕阳并成为劣势产业的看法已占主流。但是,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经济如何增长,粮食作为生活基础的重要性不会改变(七户长生,1994)。因此,日本政府丝毫未放松对农业、农村的支持,长期以来对农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日本从引进农业技术到注重农业技术研发和普及推广活动,使其农业生产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日本的资源禀赋条件使其农业生产采用的是以农户独立耕作、分散经营为主的小农经营模式。日本在农业技术引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一、日本不同时期农业技术引进的基本概况
一般来说,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立足本国开展农业技术的自主创新活动,二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一国在推进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选择何种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大多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农业技术基本上进入了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因此其农业技术的引进主要集中在明治维新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100余年时间内。
(一)明治维新时期至二战时期的农业技术引进概况
明治维新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成为日本工业化的起点。此后,日本为促进资本主义的成长,在各个领域模仿欧美。新政府明确提出了“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始全面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日本于1870年12月成立了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1871年(明治4年)11月,明治政府派出“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作为使节团主要成员之一的大久保利通在回国后不久的1873年11月创立内务省,并兼任内务卿。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暉峻衆三,2003)。该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劝农政策”,其主要内容就是要通过移植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耕作方法和聘用外籍技术人员,力图加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此同时,日本还引进了“泰西(欧美)农法”作为效法的样板。
*项目来源:农业部948项目“不同类型国家引进国际农业技术的战略研究”(编号:2008-Z14-01)
为了促进日本农牧业的发展,大久保积极提倡从国外引进良种,改良农业机械,聘请外籍农科教师,建立农业学校传授西方农业技术,创建养蚕实验所和农业试验所,成立“劝农社”。从内务省采取的措施来看,1872年10月设立了内藤新宿试验场;1887年1月开设农事修学场,1886年成立东京农林学校,1890年演变为帝国大学农科大学(现东京大学农学部的前身)。明治维新初期从国外引进的水果、蔬菜品种达370余种,各类农具3万余件。这些外来品种和农具对丰富日本农作物的种类和开发北海道等地的荒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内藤新宿试验场种植和推广的560种谷物、蔬菜中有313种是引进的,在474种果木类中也有398种是引进的(王振锁,1989)。德国农学家费斯卡(Fesca,1846—1917)在考察了日本农业后所著的《农业地产论》中提出,日本耕作中的最大缺陷是浅耕、排水不善和缺肥,为了提高产量便要改变这些传统的落后方法。原来,在维新前以耕种小块水田为主的条件下,多使用人力而少用畜力、即浅耕而非深耕。明治以后则吸取欧美的耕作方法奖励牛耕和马耕。据1885年统计,当时有耕地451.4万町步(1町步约为1公顷),农用牛、马分别为98.9万头和130.6万匹,全国平均每100公顷有牛21.9头、马28.9匹。牲畜比例虽仍然很低,但与以前相比已有很大发展(大川一司,1958)。
(二)二战后至19世纪70年代农业技术引进概况
战败后的日本工业萧条,农村凋敝,国民经济陷入了瘫痪和崩溃的边缘。日本在美国的扶持和帮助下,利用国内大量低廉的劳动力,同时借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物资之机,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吸收和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实现了战后的经济复苏。在促使日本经济二战后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国外技术的引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国外引进技术不仅使得日本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而且促成了日本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就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并得以迅速发展,进而于20世纪60年代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战后初期,从海外撤离的大量复员军人以及城市疏散人员的返乡致使日本农村人口急剧膨胀。为了有效提高日本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日本从国外大规模引进了有机合成农药。此前日本用的农药除了植物性杀虫剂外大部分为无机化合物,引进的有机合成农药成效显著。这些有机合成农药的引进抑制多肥所激发的病虫害,从而使多肥的增产效果稳定下来(这三种农药现在已经全面禁用)。1947年,日本从国外引进除草剂“二甲四氯”,并于1948年在水田进行了实用化试验,从1950年起主要在日本的温暖地区普及。同时因为该除草剂在寒冷地区也无药害,从1955年起也在北海道及日本东北地区普及。此前日本种植水稻的一个特征是人工除草作业十分辛苦,除草剂的使用大大地节约了劳动力。1948年7月,日本以移植的形式引进了美国的农业普及员制度,并通过《农业改良助成法》。这一制度对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田村三郎,1985)。
为了改良日本的水稻品种,日本的农业科研人员在1943年对国外的水稻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时先后发现中国、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水稻对稻瘟病有很强的抗性遗传因子,于是开始了抗性品种的引进和转育工作。如用中国的“杜稻”、“荔枝江”和“北下实”抗性基因转育成抗病品种“草笛”、“神乐糯”和“金刚”等;用巴基斯坦的“塔杜康”抗性基因转育成抗病品种“下北”和“佐户”等。这些抗性基因品种的引进和转育为日本培育了一批优良、高质量的水稻品种,也为增加大米产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赴日农业技术代表团,1977)。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1961年颁布《农业基本法》,明确了振兴农业的基本目标,并提出农业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庞大的政府财政援助下,引进欧美近代大型农业机械,实现大型机械化体系。
二、从复制模仿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农业技术引进模式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对于农业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引进和模仿,而是经过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力图进一步改进,争取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