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6章 物流系统运输规划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二版PPT.
纵向一体化 战略联盟
通过供应链实现物流服务的差别化,发挥各自的优势
这一时期欧洲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世纪 90年代
——现今
美国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始向纵深发展 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
欧洲兴起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电子物流
二、我国物流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很少使用“物流”一词
加强物流数据统计工作 重视信息技术运用 加快实现物流标准化
第二章 物流系统结构
知识目标
●掌握系统功能、结构及治理模式 ●掌握各因素、环节的联系方式 ●熟悉物流功能结构的运作原理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物流企业的治理模式 ●知晓物流集成化的内涵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结构概述 调控
输入
处理
输出
反馈
物流系统结构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物流系统
知识目标
●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组成要素 ●了解物流系统的特点 ●熟悉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
●对物流系统有初步、直观的认识 ●能够谈论行业发展历史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念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 物流活动、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
为何要从系统的角度
。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物流规划与设计第6章 物流系统运输规划设计
(5) 50
8③
-7
90
⑤
(5)
(2) 90
(8) 50 去掉④- ⑧的路线 50
④
⑧
-8
30
4
⑥6
(4)
去掉① -⑦的路线 回路长:580 内圈长:90 外圈长:290 (无迂回现象)
去掉④- ⑧的路线
回路长:310 内圈长:190 外圈长:100 (有迂回现象)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 商品进入厂商的物流中心后,接下来的运输业务主要是对应顾客的 订货而进行的发货,包括将商品向批发业的配送中心或大型零售商 的配送中心运输,甚至直接向零售店铺进行商品输送,即配送。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1 物流运输系统
❖ 物流系统运输的功能:
(一)产品和货物转移功能 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产品在价值链中来回移动。
(二)产品和货物的储存功能 在仓库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运输储存也许不失为一种可 行的选择。
(三)物流节点的衔接功能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运输与信息网络并行实现物流系统的衔
接,前者侧重于实物衔接,后者侧重于信息衔接。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1 物流运输系统
物流系统运输的作用:
(一)运输服务是有效组织物品输入和输出的关键 企业的工厂、仓库与其供货厂商和各客户之间的地理分布 直接影响着物流的运输费用。
• 表上作业法:寻求运费最少的调运方案
– 1.列出调运物资的供需平衡表和运价表 – 2.确定一个初始方案 – 3.判断初始方案是否是最优方案
• 其他运输问题求解方法(本科生不要求)
– 运输问题新解法的探讨(贾春玉,系统工程 学报,2004年第2期)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较完整)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1.物流系统构成要素: P3 (掌握)(1)一般组成要素:人、财、物、目标(2)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支持要素:体制与制度、法律和规章、行政和命令、标准化系统(4)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网络技术及网络(5)结构要素:方式:运输手段,汽车、火车节点:基地,货站、配送中心连线:公路、铁路、航空线2.物流系统实现5个目标:P4(1)Service服务(2)快速、及时Speed (3)低成本Saving (4)Scale Optimization规模优化(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3.物流系统的特征:P11(1)人工性(2)开放性(3)复杂性(4)可控性4.物流系统的分类 P14(1)按物流发生的位置分类①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生产物流、废弃物流②企业外部物流系统: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2)按物流运行的性质分类①供应物流系统②生产物流系统③销售物流系统④回收物流系统⑤废弃物流系统(3)按物流活动的范围分类①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流通企业物流系统②城市物流系统③国际物流系统(4)按物流的构成分类①专项物流系统②综合物流系统第二章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P22 (稍微掌握)(1)系统性原则(2)战略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社会效益原则2.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 P24 (稍微掌握)(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P26 (掌握)(1)主要内容①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物流路线规划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③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规划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⑤物流运作系统规划(2)步骤①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 ②规划方案的制定 ③规划方案的仿真3.物流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工具P28 (了解) 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思考其使用条件(稍微掌握,看书)(1)模型化技术 (2)优化分析法 (3)运筹学 (4)大系统理论及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 (5)网络计划技术(6)系统仿真(7)系统动力学理论3. SWOT 分析法:P37 (看书)第三章1.引导案例P42 (掌握,看书)2.物流节点的种类:P45:(掌握)(1)转运型物流节点:公路货运站、铁路货运站、公铁联运站、港口、综合转运站(2)储存型物流节点:① 适用对象和权限分类:自备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② 所属的职能分类:生产仓库、流通仓库、储备仓库③ 按照结构和构造分类:高层货架仓库、罐式仓库④ 技术处理方式和保管方式分类:普通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3)流通型物流节点:流通仓库、集货中心、分配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3.物流网络结构的集中典型形式 P47 (了解)(a ) (b) (c)①(a)、(b)为直送模式。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六章课件
2 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区域物流的主体 区域物流的对象 区域物流的载体
3 区域物流系统的特点
差异性 区域性 系统性 先进性 双向性
二、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要点
1 区域物流系统合理化 物流网络的通达化
物流服务一体化
物流信息的电子化、互联网 化
系统运行的高效化
2 区域物流系统中心城市选择
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地区产业结构,区域物流需求 人力资本投入 产业环境 区域物流产业政策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张俊芬
第六章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区域物流系统概述 二、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要点 三、烟大滚装物流系统案例 四、某铁路集装箱物流系统规划案例
一、区域物流系统概述
1 区域物流市场的概念
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 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 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 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铁路、航空、 水运及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 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 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 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 力
欢迎交流!
Welcome to Communicate!
三、烟大滚装物流系统设计
1、பைடு நூலகம்目背景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是东北三 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窗口。大连港良好的区位优势, 加之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环渤海经济圈物流的活跃。烟台 位于胶东半岛最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入口,与大连隔海相 望,经济腹地非常广阔,辐射山东及华中、华北、西北等广大 区域。大连港与烟台港海上距离约89海里,两点之间的滚装运 输发展十分迅速。烟大滚装航线是连接南北经济的黄金通道, 带动了南北货物的大流通,促进了中国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经 济的发展。
物流系统与规划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与规划设计重点第一章物流系统与规划设计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由物流活动所需的物流设施设备、物料、物流线路及物流信息等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目标(1)服务——提供方便的服务(2)快速、及时(3)库存控制(4)低成本(5)规模优化3、分类(1)按功能分:运输系统、仓储系统、流通加工系统、装卸搬运系统、包装系统、配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2)按业务分:供应物流系统(企业外部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外)、回收物流系统(外)、废弃物流系统(2)按范围分:企业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4、物流系统的特征(理解)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5、物流系统构成与要素1)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搬运与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加工2)支撑要素:政府政策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及网络3)物质基础要素:设施、装备、工具、信息4)网络元素:点:物流过程中供流动商品储存、停留的场所。
如工厂、商店、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等。
线:连接物流网络中节点的路线。
通过一定的资源投入而形成的。
线的性质1、方向性:同一条线上两个方向物流同时存在2、有限性:每条线都有起点和终点3、多样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线路、管道4、连通性:不同类型的线必须通过载体的转换才能连通,并且任何不同的线之间都是可以连通的、线间的转换一般在点上进行5、选择性:两点间具有多种线路可以选择,既可以在不同载体之间选择,也可以在同一载体的不同具体路径之间选择6、层次性6、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1)得到良好的服务性(2)实现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3)获得强大的信息功能(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第二章物流系统战略规划1、特点: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指导性、稳定性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1)战略目标:由物流系统宗旨引导、表现为物流系统目的并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量化成果或期望值2)战略导向:物流系统生存、成长与发展的主导方向3)战略优势:指物流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有利形势和地位4)战略态势: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的有效方位及沿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5)战略类型: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聚集战略3、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1)降低营运成本:可变成本——运输、仓储(2)提高投资效益:对物流系统的直接硬件投资最小化,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3)改进服务水平(4)形成物流战略优势4、物流系统战略控制的内容(1)设定绩效标准 (2)绩效监控与偏差评估 (3)设计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4)监控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5)激励战略控制的执行主体第三章物流系统的节点选址1、选址模型的分类1)根据被定位设施的维度及数量根据设施的维数体选址:定位三维物体面选址:定位二维物体线选址:定位一维物体点选址:定位零维物体根据设施选址的数量单一设施选址:主要考虑运输成本多设施选址:需要考虑设施间需求分配、设施成本与数量间的关系2)根据选址问题目标区域的特征连续选址:待选区域是一个平面,不考虑其他结构,可能的选址位置数量无限。
复习思考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180508
附录复习思考题第1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一、填空1、物流网络结构,是指由执行物流运动使命的和执行物流停顿使命的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的网络结构。
2、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等,并进行、、与。
3、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以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系列物流活动总和的,它的核心是。
4、传统流通过程是商物合一,即与两者共同组成商品流通活动。
5、物流网络系统的规划大体上按照6个阶段进行:、、、、、。
二、选择题1、城市物流有很大一部分是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的,具有、多品种、高频率消费需求特点。
A 大批量B 小批量C 大批次D 小批次2、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有:A 快速反应B联合库存管理C虚拟物流 D 供应商管理库存三、名词解释物流网络系统;城市物流;区域物流;物流网络系统规划四、简答题1、供应链管理的方法?2、物流网络系统的组成要素?3、物流网络系统结构都有哪几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4、城市物流网络的特点及规划基本原则?5、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步骤?第2章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一、简答题1.物流节点选址有哪些方法?2.如何理解P-中值模型?二、计算题某公司在某区域有6个零售商客户(A1-A6)。
拟在该区域新建2个仓库,用最低的运输成本来满足这6个客户。
经考察,公司确定5个候选地(D1-D5),从候选地到各客户的单位运输成本、需求已确定(如下表所示)。
试用P-中值模型确定仓库位置与客户分派情况。
表2-25 客户需求量与单位运输成本矩阵表第3章物流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一、填空1、物流网络结构,是指由执行物流运动使命的和执行物流停顿使命的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的网络结构。
2、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等,并进行、、与。
3、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以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系列物流活动总和的,它的核心是。
4、传统流通过程是商物合一,即与两者共同组成商品流通活动。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和设计
4、危险品货运枢纽应设在市郊、并避免运输穿越城市 5、货运枢纽应与编组站联系便捷 6、货运站应与市内交通系统紧密配合 7、不同类货运设置应考虑城市自然条件的影响 8、货运站的用地尺度应适当�并留有发展余地
铁路货运站的布置
� 货运站由车场和货场组成�按其与枢纽内铁路线的衔接位置不同�可 分为尽头式和通过式两类�根据其货场与车场的相互位置又有横列式 和纵列式之分。
水域
陆域
陆域
� 4、离岸式��为适应现代大型油轮或散装货船靠泊而建 设的码头�常常布置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一般为开敞式�
不设防波堤�遇大风浪天气�泊位停止作业�船舶暂时离 开码头
水域 岸线
栈桥�或海底管道�
漳州港�局部�
漳州港�局部�
集装箱堆场面积设计
M
Qt 1
�
��
f
N h�
其中�Q��泊位年吞吐量�TEU� N��堆场年工作天数 t��集装箱在堆场平均存放天数 h��集装箱堆存平均层数
B、铁路枢纽的规划与设计
1、铁路货运枢纽的类型与布局原则
布局原则
1、以发货为主的综合性货运枢纽 应介入市区接近货源或消费区
铁
综合性货运枢纽
路
货
运
枢
专业货运枢纽
纽
2、以中转为主的货运站宜设在郊 区�或接近编组站、水陆联运码头
3、以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 运站宜位于市区外围�接近其供 应的工业区、仓库区
的
速
特
度
点
和
、
路
性
程
质
运 输 能 力 和 密 度
运 输 费 用
市 场 需 求 的 缓 急
� 2、公路货运站的选址原则 � 符合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 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便于组织多式联运 � 靠近较大货源点�并适应服务区域内的货运需求 � 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并留有地展余地 � 具备良好的给排水、电力、道路、通讯等条件 � 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六章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
三 :
加权因素法是因素分析法的扩展。根据各个评价标准重要程度,
运
给予其不同的权重值,以便得到更准确的评价结果。加权因素评价法
输 方
评分公式如下:
式 选
n
v( j) w(i)s(i, j)
i 1
择 模
式中, v( j) :运输方式 j 的综合得分; s(i, j) :第 i 个因素上运输
型
方式 j 的得分; w(i) :第 i 个因素的权重; n :因素个数。
的 单 一
驶操作技术较易等。其缺点是单位运输成本较高,运行持续 性较差,安全性较低。
运 根据上述特点,公路运输最适宜于承担短距离、小批量的货
输 运。
10
第二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内
容
一
: 物3.水路运输
流 水路运输有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洋运输、内河运输等几 线 种形式。水路运输的优点有运输能力大、能源消耗低、航道
其中,
、
等是社会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
成内容。
7
第一节 运输系统及其规划设计
2.
内企
1 • 运输业务模式的选择
容业
四物
: 运
流 运 输
输系
规统
划规
2 • 运输方式的选择 3 • 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的确定 4 • 运输线路的规划与选择 5 • 运输流量的分析
的划 内与
6 • 车辆的配载与调度问题
路 投资省、节约土地资源,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
的 的运量。水路运输缺点有运输速度慢、港口的装卸搬运费用
单 较高,不适合短距离运输,航运和装卸作业受气候条件影响
一 运输
较大,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
第六章-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分析
• 7.“Which哪一种”
• 搬运活动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哪一种操作是必要的?哪 一种问题需要首先研究?哪一种搬运设备可以考虑选用? 哪一种物料要及时控制?可以取得哪些方案?每个方案 的利弊?哪一种方案最佳?用哪一种标准来评价设计方 案?衡量物料搬运的绩效指标有哪些?
二.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程式
• 由前所述,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物料、 移动设备与容器、移动路径,并这三项内容的组 合也就构成了搬运方法。
• 因此,物料搬运分析设计就是优化物料搬运方法, 并考虑设施系统布置,形成经济实用的物料搬运 方案,方能构筑一个效率化企业内部物流作业系 统。
• 为正确地设计合理的物料搬运系统方案,物流规 划设计者必须在进行搬运分析设计之前首先解决6 个问题(6W)。这6个问题就是著名的5WIH法。
必须弄清这些作为主要输入资料的数字的可靠性
P产品(物料,零件,物品)产品和物料的可运性取决于物品的特性和所用 容器的特性。而且每个工厂都有其经常搬运的某些物品
Q数量(产量,用量)数量有两种意义:①单位时间的数量(物流量)②单独 一次的数量(最大负荷量)不管按哪种意义,只要搬运的数量愈大,搬运 所需的单位费用就愈低
第六章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物流网络的物流据点优化除如何优化选址 以外,还包括物流据点设施内部的相关有 形资产如何优化与配置以提高设施内部物 流作业效率的问题。
• 待运物品应使之处在易于移动的状态,这种 易于移运的状态,我们把它叫做“搬运活 性”。搬运活性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O到 4级。
• 为提高搬运活性,应当把待运物品整理归堆, 或是包装成单件放在托盘上,或是装在车上, 或是放在输送机上。
之组成相互协调的搬运系统。其范围包括供货厂 商、收货、储存、生产、检验、包装、成品储存、 发货、运输和消费用户等。 • 3.物流顺畅原则 • 在确定生产顺序与设备平面布置时,应力求物流 系统的最优化。 • 4.精简原则 • 减少、取消或合并不必要的动作与设备,以简化 搬运工作。 • 5.利用重力原则 •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利用重力搬运物料,但应 注意防止磕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答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集第一章一、填空题1、从系统的观点看,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动、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活动或功能主要包括: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4、从生产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供应物流、在制品物流以及分销物流。
5、“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二、多项选择题1、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BCEA、整体性B、智能性C、可分性D、目的性E、多目标性2、按照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C个阶段。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A、二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E六个阶段3、随着 ABCD 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
A、MRPB、DRPC、看板制D、JITE、GIS:4、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 BCD 几大领域。
A、采购B、生产C、流通D、消费5、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A、二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E六个阶段第二章物流系统结构一、填空题1、物流系统内部结构具有输入、输出、处理(转化)、调控、反馈等活动内容。
《2、物流系统有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3、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
4、物流系统运作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接口无缝化原理。
5、通过提供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
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六章__物料搬运系统设计2
等 级
1
2
4a
4b
5
2 搬运活动一览表用法说明 3 ①填写本表表头各项 标明物流量的计量单位 ①每条路线填一行(注明是单向还是双向) 记下路线的距离和具体状况(在左下角说明代号的意义) ③填写各类物料.每类占一栏或两栏视需要而定 ④按项目重要性填写物料搬运工作量 典型的填写内容包括,物流量(必填).物流要求(在本表右下方加以 说明)和运输工作量.留个地方供以后填写每个物流量的等级.在本表的空白地方对有关此项目所填的内 容加以说明 ⑤合计每条路线的物流量 必要时填写运输工作量.用元音字母或颜色对每条路线的相对重要性标定等级 ⑥纵向合计每类物料的物流量(必要时包括运输工作量) 用元音字母或颜色对每类物料的相对重要性标定 等级 ⑦纵向及横向合计 核对无误,填写物流量和运输工作量的总数
列出所有路线、并排出每条路线的方向、距离和具体情况。 列出所有的物料类别;
列出各项移动的物流量、运输工作量、搬运活动的具体状况
及相对重要性等级。
表1 搬运活动一览表
物料 移动 物料类别 线路 从-至 双向运输 距离 单位 具体 情况 3 工作量 公司 物流量单位 厂名 制表人 日期 1 项目 参加人 页 共 第 线路合计 物流量 单位 运输工作量 单位 页
(3)物料的分类程序
列表标明所有的物品或分组归并的物品的名称。
记录其物理特征或其他特征。 分析每种物料或每类物料的各项特征,并在主导、起决
定作用的特征下面划标记线。 确定物料类别,把那些具有相似的主导特征或特殊影响 特征的物料归并为一类。
3. 移动分析 (1)搬运路线分析
通过观察每项移动的起迄点来收集资料(物料、路线的
易于清点和增加货物堆码层数,更好地利用仓库空间。
物流系统工程 第六章 物流系统规划
1.产业发展环境; 2.物流系统的生产要素; 3.企业组织与企业战略; 4.市场需求情况。
第三节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
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 设施构成的集合:由于进行物流作业的组织和
设施的数量、规模,以及地理关系等都直接影响着 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成本,因此一个结构合理 的物流网络对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的影响十分重 要。
Min Σ Σ Cij(Ti) · Tij
物资运输调拨计划决策
当一个企业的产品有多个生产基地和多个 市场时,需要决定产品从不同生产基地到 不同市场的分拨方案,在满足需求的前提 下实现总运输成本最小化;
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的直达运输: 目标函数:min Z = Σ Σ Cij · Xij
单一设施选址规划:只需确定一个设施点位置,只
把运输成本作为决策依据,重心法最为常用。 已知条件: 1.工厂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坐标值(xi,yi); 2.单位运输费率Ri; 3.设施点i的货物运输需求量Vi
假设条件: 1.假设运输费用与距离成正比; 2.运输线路为直线或基本按直线考虑; 3.忽略在不同地点选址可能产生的规定投资、劳动力、 库存成本差异; 4.不考虑将来运输费率变化; 5.待选设施到现有节点 i 之间的距离为Di。
1.企业内部因素; 2.外部环境因素; 3.物流成本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战略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对
物流网络设计有重要影响。以生产成本为导向的企 业更倾向于在成本最低的地区布局设施;强调市场 反应能力的企业,更倾向于在靠近目标市场的区域 布局生产设施;
2.产品技术因素的影响:生产产品工艺复杂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4版)教学课件6-4
6.4 逆向物流网络的规划设计
6.4.1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区别
2.逆向物流的特点 逆向物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 (1)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与数量是难以预测的,而正向物流则不同,数量、发货地
点与准时为其基本要求。 ● (2)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较为分散,无一定的规则,且不可能集中起来一次性向接收 点 转
依据案例内容,请提出解决F公司物流运输网络问题的办法。
完
单元六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 6.4 逆向物流网络的规划设计 • 6.4.1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区别 • 6.4.2 逆向物流网络的一般功能 • 6.4.3 逆向物流网络的结构类型 • 6.4.4 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的特征因素 • 6.4.5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6.4 逆向物流网络的规划设计
6.4.1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区别
单元小结
单元六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就是确定产品从供货点到需求点流动的结构,包括决 定使用什么样 的设施(如果需要使用)、设施的数量、设施的位置、分派 给各设施的产品和客户、设施 之间应使用什么样的运输服务、如何进行访 问。这种网络设计的问题包括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 。
案例分析
请阅读本单元内容并思考问题
6.4 逆向物流网络的规划设计
6.4.5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逆向物流运作的效率直接依赖于和受限于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因此必须合 理设计逆向物流网络,即确定废旧物品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整个流通渠道 的结构,包括各种逆向物流设施的类型、数量和位置,以及废旧物品在设 施间的运输方式等。 1. 高度的不确定性 2. “正向”与“逆向”的关系
通常说的物流都是指“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物流网络不仅包括“正向”的物 流,还应 该包括“逆向”的物流。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考点详解
第一章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领会:系统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物流系统分类:1〕按物流功能不同分:运输物流子系统、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2〕按物流活动的围和业务性质分:生产物流系统、供给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
效益背反是指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的地方。
系统的一般模式:按照一般系统运作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局部、输出局部、转换局部和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反响环节构成的。
物流系统的模式;p83.简单应用:系统的根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展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行,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到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点和线。
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组织及管理;标准化。
物质根底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
功能要素:运输、配送、储存、装卸、包装、加工、信息。
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者和物流要素被集成者。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要素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市场化。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
n
H
j =1
ajwjd
j
=
j =1
ajwj
x0 -x j
2
+
y0 -y j
2 1/ 2
54
三、多物流节点选址模型
1.多重心法(多重心模型) ①初步分组;②选址计算;③调整分组;④重复② ,直到群组成员无变化为止。 2.覆盖模型 覆盖模型常用的有两类主要模型:集合覆盖模型, 即用最小数量的设施去覆盖所有的需求点;最大覆 盖模型,即在给定数量的设施下,覆盖尽可能多的 需求点 。
dAB 3959{arccos[sinLATA sinLATB cos(LATA)cosLATB cos| LONGA LONGB |]}
52
二、单物流节点选址模型
1、交叉中值模型 交叉中值模型是利用城市距离来进行距离计算,用 来解决连续点选址决策的一种有效的模型。所谓连 续点选址,是指在一条路径或一个平面区域里面任 何一个位置都可以作为选址问题的候选解。通过交 叉中值的方法可以对单一节点的选址问题在一个平 面上的加权的城市距离和进行最小化。
29
一、物流系统的优化“软”技术
1. 物流优化与决策技术; 2. 物流预测技术; 3. 物流标准化技术; 4. 物流经济评价技术; 5. 物流管理运筹技术等。
30
二 、物流系统优化分析主要方法
1. 基础工业工程技术; 2. 建模与仿真技术; 3. 系统最优化技术; 4. 网络技术; 5. 分解协调技术。
13
二、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 物流系统具有输入、处理(转化)、输出、限制(制
约)和反馈等功能,其具体内容因物流系统的性质 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图1-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二)经验试探法:
经验告诉我们,当路线不发生交叉时,经过各停留点的次序 是合理的。同时,应尽可能使运行路线成菱形形状
D
D
a)
b)
运输路线示意图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三)多起讫点问题的决策
1. 运输路线图上作业法
避免两种浪费现象:
① 对流:在同一段路线上有同一物品往返运 输
运输一致性
是运输可靠性的反应,如果某个运输作业花费时间变动的弹性非常 大,这种不一致性就会导致整个物流系统的不一致性,从而产生低 效率。
与物流节点的匹配程度
物流运输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发挥在各物流节点之间的一个桥梁作用, 显然桥梁作用的发挥首先就要求运输系统与其他物流节点之间的良 好对接。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 表上作业法:寻求运费最少的调运方案
– 1.列出调运物资的供需平衡表和运价表 – 2.确定一个初始方案 – 3.判断初始方案是否是最优方案
• 其他运输问题求解方法(本科生不要求)
– 运输问题新解法的探讨(贾春玉,系统工程 学报,2004年第2期)
– 建立运输问题初始调运方案的探讨(袁星海、 李赉年,数学通报,1998年第8期)
(1)第n次迭代的目标:寻求第n次距起点最近的节点,直到最近节点是终点为 止
(2)列举第n次最近节点的候选节点
(3)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候选节点
(4)计算第n次寻找到的节点距离起点的“距离”
最短路线法举例:
A起点
B
E
qiqi
90
84
I 84
qid
138
66
C 90
120 F
132
126
50
H
348
156
A1
(30t)
50 B1
设计步骤: 检查有无相向运输 检查有无迂回运输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三、多节点运输网络线路选择
(一)最短路线法
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决策
网络由节点和线组成,点与点之间由线连接,线代表点与点之间运行的成本(距 离、时间或时间和距离加权的组合)。
计算方法及步骤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运价表
运价 工地
B1
B2
B3
材料库
A1
3
11
3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B4 10
A2
1
9
2
8
A3
7
4
10
5
供需平衡表
供应量 工地
B1
B2
材料库
A1
B3 400
B4
供应量(t)
300
700
A2
300
100
400
A3
600
300
900
需求量(t) 300
600
500
600
2000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4 多式联运系统规划设计
多式联运的含义:
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和优化组合不同运输方式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综合、连贯的新型运输方式;
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形 式
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 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 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
126
132 48
J终点
48 D
150 G G
图5.1高速公路网络示意图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最短线路法的求解过程
A起点
B
E
90
84
84
I
138 66
C 90 120
132
126
348
50
H
156
F 132 48
126
J终点 150
D
48
G
求解结果:J-I-E-B-A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8) 50 去掉④- ⑧的路线 50
④
⑧
-8
30
4
⑥6
(4)
去掉① -⑦的路线 回路长:580 内圈长:90 外圈长:290 (无迂回现象)
去掉④- ⑧的路线
回路长:310 内圈长:190 外圈长:100 (有迂回现象)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3.含有回路的图上作业方案(最优调运方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3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
合理化运输的目的是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质量,增强物 流中心的竞争优势。成为运输合理化设计的 “五要素”包 括:
• 运输距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因素
• 运输环节;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工具的环节, 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
• 运输工具;最大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 的重要一环。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避免迂回运输
• 迂回:流向图中的内圈流向总长(或者外圈流 向总长)超过整个圈长的二分之一
B2 10
2km
A2 30
4 (10t)
(30t) 3km
B2 10
4
(10t)
A2
30 2km
(20t) 3km
km km
30
4km
A1
(20t)
50 B1
30
4km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二、运输路线选择
• 运输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避免相向运 输,即对流运输
(10t)
10
30km 10 40km 10 30km
30
B1
A1
(10t) A2
B2
(10t)
10
30km 10 40km 10 30km
30
B1
A1
A2(10t) B2
节省运输力量: 2 ×10 × 40=800吨·千米
初始调运方案运费: S=1×300+4 × 600 + 3 × 400 + 2 × 100 + 10 × 300 + 5 × 300=8600元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关于初始调运方案
❖初始调运方案的说明: (1)应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 案,这里的“最小”是指局部而言, 就整体而言运费不一定最小 (2)并不是所有的调运方案都可以作 为表上作业法的初始方案。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2 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
企业选择运输线路时,应该重要考虑以下因素:
• 商品性能特征 • 运输速度和路程 • 运输能力和密度 • 运输费用 • 运输期限 • 运输批量 • 市场需求的缓急程度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物流调运计划(运输问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1 物流运输系统
物流系统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一)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特点是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 响较小,在货物运输中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特点是速度较快,范围广,在运输时间和线路安排上有较大灵活性,可 直达仓库、码头、车站等地直接装卸。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一般都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耗能少的优点。但水路运输受水域、港口、 船期等条件的限制,并且受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运输连续性较差, 速度慢,时间长。 (四)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具有迅速安全、货损货差小,运输货物无需包装,节省包装费用,费用省, 成本低,管理较简单,不受地面气候条件影响,可连续作业的优点。 (五)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速度快、安全准确,虽然费用比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高,但目前许多企 业的实践证明,它可降低所需存货的水平、仓储费用和包装成本。
B3
10
0
20
0
40
10
20
40
供应量(t) 100 200 400 70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初始调运方案的检验与调整
闭回路:
从调运表上的一个空格出发,存在一条且仅存在一条以该空格为 起点,以其它填有数字的点为顶点的闭合回路。
初始调运方案
运价 工地
材料库
B1
B2
B3
B4
供应量(t)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3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
影响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因素:
运输成本
通过合理的运输系统规划,确保使物流系统总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这 意味着低费用的运输不一定能获得最低的物流总成本。
运输速度
在进行运输系统规划时,并不是速度越快越好,而是选择恰当的运输 方式,实现运输速度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平衡。
• 商品进入厂商的物流中心后,接下来的运输业务主要是对应顾客的 订货而进行的发货,包括将商品向批发业的配送中心或大型零售商 的配送中心运输,甚至直接向零售店铺进行商品输送,即配送。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 运输时间;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 性作用。。
• 运输费用;运费的判断,也是各种合理化实施是否行之有 效的最终判断依据之一。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5.3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 在进行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到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一)确定运输战略 (二)确定运输线路 (三)选择运输方式 (四)运输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