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旅游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旅游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cf63e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3.png)
旅游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在当今社会,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了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了各种影响。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 EIA)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旅游开发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其目的在于确保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一、旅游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首先,它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在规划阶段就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避免在项目实施后才进行整改,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经济损失。
其次,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科学评估,明确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合理开发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保障旅游资源能够长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再者,它有助于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可以使旅游规划更加符合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条件,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还能够增强公众对旅游开发项目的参与和监督。
通过公开评估过程和结果,让公众了解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规划决策。
二、旅游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一)生态环境影响旅游开发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如破坏植被、影响动物栖息地、干扰生态平衡等。
评价需要关注旅游设施建设、游客活动对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威胁。
(二)自然资源影响包括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旅游建设可能占用大量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旅游活动可能增加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合理的开发可能导致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浪费。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ab4d3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7.png)
Environmental Science240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侯秀富1,彭艳婷2(1.青岛海贝安全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2.青岛绿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摘要:在针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一步有效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以此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然后结合评估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整治和处理,这样才能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以及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策略新阶段下,我国的经济也步入到新常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十分关键的特征之一,在针对生态文明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解决资源生态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而这也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要进一步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以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必要的政策工具。
1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框架环境影响评价广义指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包括建设项目、资源开发、区域开发、政策、立法、法规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包括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包含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狭义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在兴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规划环境和建设项目环境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特别是运营和生产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项目选址、设计及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而言,对其有效性进行相对应的评估时,不仅要在制度和程序等相关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与此同时也要使其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功能和价值,也就是说,要确保目标实现具备可行性,使评估的结果更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评估与优化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评估与优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c2bd1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8.png)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评估与优化建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关注。
为了应对环境危机,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希望通过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控制和缓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然而,随着环保的不断推进,人们也开始关注这些的实际效果和有效性,是否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因此,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建议,将有助于改进措施,提升环境保护效果。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评估1.制定的背景和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台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制定的初衷通常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因此,首先需要对的背景和目的进行评估,确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的内容和措施生态环境保护通常包括一系列的措施和条款,包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评估的内容和措施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是评估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3.的执行和效果的执行和效果是评估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的有效执行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和措施,同时的效果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检验。
通过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等手段,可以评估的实际执行情况和效果,判断是否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4.社会和公众反馈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往往需要得到社会和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的有效性还需要考虑社会和公众的反馈情况,了解他们对的看法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建议1.加强立法和监管要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
只有依法治国,才能确保环境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同时,还要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各单位和个人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2.加强技术支持和创新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提高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效率和水平。
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工艺,不断提升环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探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e271d53dd88d0d232d46a96.png)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探讨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得到迅速的发展。
这些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它不仅提高了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并且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由于很多企业还是以粗放型的经济结构为主。
它们很少注重环保问题,也没有足够的意识去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从而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的产生。
在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格外注重环境问题,只有对它有足够的重视并且想办法改善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首先我们就得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更好地改善环境问题。
但是就现在而言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依然有许多问题存在,所以我们就应该找到这些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措施引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质上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它有助于解决项目层次上不能长期解决的冲突,并且能够分析大量项目的累积环境影响。
其要求从多方面详细论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对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在建设活动的详细规划前进行,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使其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显著优势是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在规划实施前提前预防环境问题并做好防范措施,解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能解决的规划层面的环境问题,给规划决策者做决策的科学、客观依据。
1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述顾名思义,环境评价就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技术和工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或者实施后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从而找到出现的环境问题,然后根据具体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解决它。
环境评价不是随随便便来进行的,它也有一定的步骤要遵守,首先就对要懂得识别和评估可能影响环境问题的项目,只有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其次,对项目中的各种替代原来的方案、管理技术以及措施等等进行比较;然后注意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书,这样才能对它进行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办法;最后,要带动公众主动参与,严格执行,得出清晰的结论和解决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后有效性量化研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后有效性量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3076e60975f46527d3e1b5.png)
Ab t c Qu nia i f ci n s v lai no e o to f n i n na i a t s e s n ( l sr l a a t t n ef t e e se au t f h u c me o vr me t Imp c a s s me I E A) s o e v o l e o
b scc t n s me n n n exs se o h v u t .Th r e t i a in a d Is e f x riig le a i one t , a sa d id y t m fle e alai on e pes n t t n s u so e csn h s u o e
p e e t d rs ne .
K y od :E v o m nai p ca ssm n (I) C nt co re t E et e es f I e rs n i n e tl at se s e tEA o s ut np j f cv n s A w r m r i oc i oE
S ag a ni n et Si c hnh i v om na c ne E r ] e s
建设项 目环境 影响评价 事后有效性 量化研 究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a04b1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3.png)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摘要: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将公众参与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且公众参与对于工作技术评估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必须针对公众参与开展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且需要将项目进程与环境联系起来,以促进公共参与程度的提升,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下主要围绕着公众参与在环境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概念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公共事物的共同维护和处理。
环保公众参与特指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维护和参与程度。
其内容具体表现为:积极参加环境建设;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支持环境执法;对环境执法部门的监督;参与环境文化建设。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政府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项目方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并提高项目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定义强调了项目各方同公众之间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性。
2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2.1公众参与流程的合法性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的,要符合许多规章制度才能够进行的,而且还需要经过相关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之后,才是有效的。
2.2形式有效性公众的参与流程首先要符合规定,整个的参与形式也是要具有有效性,按照国家环保部的有关规定,公众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会议开展形式,政府网站公示、当地报纸等媒体公示等张贴告示形式。
2.3对象代表性公众参与并不是所有的群众都参与,而是要在公众中选取参与代表,对于代表的选择应当尽可能覆盖关心项目建设的当地基层组织、涵盖建设项目有关人士,还可以邀请多位代表参会,使得代表对象具有综合代表性。
2.4结果真实性公众参与的公共信息必须要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需要对政府网站上的公告,民意调查等进行客观的统计分析,进行科学分类归纳不同的意见,对于合理的异议,应及时向有关施工单位和环境保护局提供反馈意见,以确保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db7c153c43323968011c929d.png)
的 评 估 指 标 和 评 估 方 法 涉 及 生 物 多样 性 保 护 的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有 效性 效 果 一 般 , 在这个评估过程 中. 其 评 价 标 准 和 评 价 范 围都 没有 按 照 相 关 的规 范 化评 价 措 施 进 行 , 生 物 多样 性 的 保 护 和 生 态环 境 预 估 及 其 评 价 的有 效性 都 没 有
达到 理 想 状 态 , 这 些 出现 的 不 标 准 和 不健 全 的环 境 影响 评
价有 效性 评 估 对 于研 究 生物 多样 性 有 一 定 的 制 约 影 响 , 也 影响 了 生 态环 境 可持 续发 展 的 目标 关键词 : 生物 多样 性 : 环境影响评价 : 有 效 性 评 估
随着我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 对生物多样性 的威胁 1 3 趋严 重 。我 国城市化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 , 城市生物多样性遭到不 同 程度 的破坏 , 政府部 门只是一味 的加 快城市化建设 , 而忽略 了生 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系统 中的重要性 。 城镇化进程对各种生物多 样性的栖息地造成威胁 , 对 于建立 自然保护 区的措施 已经无法达 到 保 护 的 效 果 。这 种 局 面 的 出 现 只 会 影 响 我 国 的 环境 生 态 系 统 , 级 。其资料选取的容量较小 , 主要 是针对性 的对一些项 口进行评 对卒 十 会经济都会带来 巨大 的影响。 制定环境影响评估制 度就是为 估 , 主要 选 取对 生物 多样 性 影 响较 大 的行 业 。 了保护生 物多样性 不被破坏 , 以促 进人类活 动可 持续发展 , 实现 分 级 方法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共处 。 对指标体系中的标 准分别设立 不同量度 , 评估采用地 屯 值打分 法, 还需要构建有效性 的指数计算模型 , 以便 于执行 状况和信息 1我 国 生物 多样 性保 护 的环境 影 响评 价 发展 公 开 的量 化评 估 。 1 . 1 生物 多样性影响评价以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 污染生态 2 . 5 结 果 分 析 影响》 为主要依据 , 将其应用于生态影响评价 中开展。 1 9 9 2年我国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 已经有 了一定的基础 , 其 就研 究和探讨 了关于 “ 景观生 态影 响评价 ” 的概念 和内容及实现 信息发布的程序化和高效性 已经得到 良好 的显现 。 但是缺少决 策 原理和方法。直到 9 6年 , 我 国才正式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 信息互动方式 , 信息交流方式过于传统 , 成本较高 , 整个信息 的实 体系进行 了专门的探讨 。 际情况透明程度较低 。总的来说 , 现在信息公 布阶段达不 到标 7 伴 1 . 2 1 9 9 9年 , 我 国已具备较为完善 的生态影 响评价体系 , 以此来评 程 序 的 要 求 。 估 人 类 活 动 对 环境 生 态 系统 造 成 的 影 响 。 但是 , 在这 个 过 程 中 , 环 2 . 6建 议 境影 响评 价的方法 、 指标和标准都存 在一些 问题 , 其传 统的评价 涉及生 物多样性 的环境影 响评 价执行有效性 过程中需要进 方法制 约了 国内引进先 进的评价方法 和标准 ,评 价系统不够健 步改进 , 凶为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执行能力的综合有效性 全, 专家分析 和实践情 况没有形成 良好 的效应 , 以至于对生物 多 较差 , 很多重要 的指标执行状 况差强人意 , 对生物 多样 性的保护 样性 的保护得不到理 想的效果 。 没起到 良好的效果 。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策略及意义评价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策略及意义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e51b61d4d8d15abf234ecc.png)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策略及意义评价分析0引言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环境事故频发,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
这种情况的发生,究其原因,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效果不佳所导致的,这些问题致使公民不能有效地行使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出现只要政府拍板项目就得以建设的状况发生,一些政府不顾环境影响,只顾眼前利益,使得环境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生活和社会的效益。
所以说,要想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效率和效果,公众的参与是关键。
1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1.1参与主体界定模糊就我国目前来,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的界定还不是那么的明确。
要想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效率,发挥其监督作用,就必须要求政府在进行评价工作时应确定参与人群的范围,确立环境利害和人的参与度。
但目前我国的法律对相关方面的规定还尚不明确,在工作实践中,公众参与人的选择往往没有一定的标准,评价单位经常根据自己确定的人选来进行环境评价,使得评价没有代表性,忽视了利害人的参与权利,失去了环境评价其应有的意义。
1.2公众参与不及时、形式单一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的评价经常是一个形式,起不到具体的作用,比如对于一些环境污染之类的纠纷,通常都是通过司法和行政手段来解决的,民众的参与权无法得到保证,且在环境污染之前,也就是对环境的预防上,公众的话语权无法得到重视。
在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政府和项目承包人往往不去将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公之于众,使得公众无法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佳阶段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价,无形中增加了社会成本,使得公众不能有效地行使其参与权。
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大多是以问卷调查和听证会这两种形式进行的,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评价单位和管理部门在进行调查时,存在着调查对象单一和调查问卷内容简单肤浅的现象,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评价单位常常会一笔带过,使得民众参与效率低下。
1.3公众缺乏知情权公众的知情权受到损害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a098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5.png)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环境工程、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领域中,规划、建设、改建等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的一种科学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领域,以确保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1.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将在规划和建设等环节中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使得项目的决策者了解计划和行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也可以在规划过程中提前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去适应环境的变迁,将有助于提高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
2.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评价环境影响,包括经验法、知识法、风险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和其它分析工具。
在各种方法中,数学模型法是应用最广泛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数学模型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环境和财产的干扰程度,从而指导做出合理的决策。
风险分析法:该方法基于对环境变量的分析,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通过确定风险来源并采取对应的措施来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经验法:这种方法一般针对特定领域和场合,结合已知事实和经验对预测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知识法: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多个领域,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该综合研究其他领域的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已有的实际案例或理论研究,对环境影响进行模拟和预测供决策者参考。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有很多应用场景,包括城市风貌等因素的影响评价,不断发展的交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以及区域内产业的影响研究等。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更全面地管理城市计划,从而规划出更加跨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相当广泛,包括公共设施、水利工程等。
通过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案,可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评估,并在合适的时候采取措施来降低不良影响。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综述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c592148fad6195f302ba601.png)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综述作者:沈娟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环境影响评价(EIA)的本质目的,讨论的焦点从程序上的执行问题转向EIA实质性目标以及其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决策和经济背景。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综述前言随着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建立,EIA对于决策的影响力以及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但有研究结果表明,EIA的结果对于决策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对于决策产生的只是相对温和的调整,这些表现引发了学者们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探讨。
1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回溯1.1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内涵通常而言,我们探讨一个环境政策是否有效是通过衡量其是否达到其设计之初的目标来实现的。
不同学者对于有效性的研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从不同参与者对于EIA有效性的不同理解到针对一个或几个变量的评估,例如与立法的吻合性、机构控制的特征、运行结果、EIA文件的质量、影响评价方法、对于决策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性工具;也有作者提出由于EIA是多学科交叉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停的变化,所以进行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基于研究团队对于有效性进行充分的解释才能开展;国内也有学者从系统性和整体性上定义了EIA有效性。
以上各学者从宏观到微观对于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EIA有效性,综合起来看,可以概括为三点内容:一是指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有效性;三是介绍了EIA有效性包含的具体内容。
1.2研究标准目前,有效性衡量标准的主流研究是在扎德勒提出了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上扩展而来,扎德勒认为有效性的概念包含实质性标准、程序标准以及可操作性标准,强调政策、应用、结果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有效性研究的一个基本模板。
运用该模板可以进行三种环境评价政策评估:系统回顾、决策审计以及具体要素评估。
吉布森和沃克提出了有效环境评价的七个原则(不确定性、采用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目标、设定明确的应用原则及实施、替代方案、确保透明开放和公众参与、有效)。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6194e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3.png)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工程建设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种情况,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环节,逐渐得到普及和应用。
本文将从技术路线和方法两个方面探讨EIA的相关规范和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 EIA的技术路线EIA是一种针对工程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它包含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报告和环境管理方案等多个阶段。
而其中,环境影响评估是整个EIA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
环境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 EIA的初步研究初步研究是为了了解该工程项目的主要情况以及其可能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影响状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彻底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工程介绍、环境基础、环境敏感点等信息收集和评估。
其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分析。
2. 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预测是指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模拟及专家意见等方式对该工程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量化。
这一阶段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前景。
3. 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是整个EIA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主要是综合集成从前面两个阶段收集到的信息及数据,对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
评估结果将被呈现在环境影响报告中,作为各方参考的基础。
4. 监测计划和实施监测计划和实施阶段是为了确保环境影响管理方案执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监控。
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监测计划使各方能够识别环境管理方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和标准。
二、EIA的方法EIA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上下文分析和模块化评价、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等。
不过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来说,其所采用的EIA方法也会不同。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EIA方法:1. 矩阵法矩阵法是EIA评价中的一种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根据矩阵表格的形式进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8d9260011ca300a6c390cd.png)
Ke o d :u l at iain e et e es v u t n n ia rss m; n l i heac ypoes A ) y w r sp bi p rcpt ; f ci ns a a o ;idct t a a t i rh rcs( HP c i o v el i o ye yc r
p c e ot f h g a r h sna a lsa dtee e t e e so u l atcp t ni v lae .F n l a tr p rso a h i ec o e ssmpe n h f ci n s f bi p riiai se au td ial Sn a v p c o y,smes g e t n o u g si s o b e np e e tp o lmsa rp s dt mp o e tee et e e s s a d o rs n rbe r po o e oi rv h f ci n s. e v
环境 影 响 评 价 是 一 项 重 要 的环 境 污 染 预 防措
影响评价公众参 与暂行 办法》 进一步 明确 了公众 ,
施, 综合平衡项 目建设单位 、 受影响居民、 环境行政 参与的_般要 求和组织形式 等 , 1 2 0年提出了《 0 公 机关及 当地政府等方 面的要求 , 对协调项 目建设与 众参与评价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 ……。公众 ( , 社会影响 , 提高建设项 目环境问题的合理性、 社会可 参 与在 环境 影 响评 价 中 的重 要 程 度越 来 越 高 , 总 但 接受 性 以及 环境 影 响评 价 的有效 性 是 十分 有 益 的来说 , 中国 目前关于公众参与 的法规和办法等原 的… 。( 把环评 法 的话放 入 即可 ) 则性较强 , 操作性却不强 , 使得环评 中的公众参与遇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探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e5f85f7c281e53a5802fffc.png)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探讨1 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规划所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是友好的,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指标对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避免、减少、修复或者补偿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规划目标评价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目标进行简要评价。
1.2 土地利用结构与规模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各类用地规模的调整变化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评价土地利用结构与规模调整特别是各类建设和土地开发安排的合理性,分析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和造成的环境问题。
1.3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安排与当地土地条件的关系,评价土地利用分区特别是各类建设用地区域和土地开发区域划定的环境适宜性,分析对本辖区和相邻区域可能引致的环境影响。
1.4 土地开发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规划期间土地开发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条件的关系,评价土地开发整理特别是滩涂资源开发与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适应性,分析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和造成的环境问题。
2 环境评价程序和原则2.1 评价程序2.2 评价原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2.2.1 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2 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
2.2.3 整体性原则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69f0c79b89680202d82515.png)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作者:倪彬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5期摘要:随着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建立,其有效性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文章对EIA有效性的概念、研究进展以及研究现状等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归纳了有效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有效性研究不足之处,以期为推动EIA有效性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有效性随着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建立,EIA对于决策的影响力以及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但有研究结果表明,EIA的结果对于决策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对于决策产生的只是相对温和的调整,这些表现引发了学者们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探讨。
1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进展EIA有效性研究最早由国际影响评价联合会(IAIA)和加拿大环境评价局(CEAA)于1993 年共同倡议开展。
该研究主要结论是:EIA是将环境管理引入发展规划和决策的最主要方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并已形成一些新的应用领域,但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指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有效性;三是介绍了EIA有效性包含的具体内容。
近年来,我国也尝试开展了EIA有效性研究。
目前,有效性衡量标准的主流研究是在扎德勒(Sadler)提出了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上扩展而来,扎德勒认为有效性的概念包含实质性标准(是否能达到预定目标)、程序标准(评价过程是否遵循法定原则)以及可操作性标准(投入产出合理化),强调政策、应用(实践)、结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有效性研究的一个基本模板。
运用该模板可以进行三种环境评价政策评估:系统回顾、决策审计以及具体要素评估。
吉布森(Gibson)和沃克(Walker)提出了有效环境评价的七个原则(不确定性、采用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目标、设定明确的应用原则及实施、替代方案、确保透明开放和公众参与、有效)。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9542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a.png)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
总结词
综合分析、经济评价
详细描述
该案例是对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项目建设必要性、 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项目投资、收益、 风险等方面进行经济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
,确保可行性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
总结词
全面评估、科学决策
详细描述
该案例是对某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项目选址、工艺流程、产污环节、污染物 排放等进行全面评估,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建议。评价过程 中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明确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确定研究的重点和要点。
现场调查和勘查
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勘 查,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 题。
编写报告
将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写成可行 性研究报告,提出结论和建议 。
03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 行性研究的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在可行性研究中的地位
环境影响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 影响,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案例三
要点一
总结词
综合分析、协同推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案例是对某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 究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对项目选址、建设规模、 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同时 ,将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究进行协同推进,确保项目 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分析过程中注重多方面因素的 平衡和协调,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86c8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d.png)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自然保护区是根据自然保护法设立的,在我国约有3000多个,涵盖了大量的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其管理活动进行评价的必要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1、保障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自然保护区管理活动时,必须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持和改善,以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技术、科学、合理的角度,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确保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自然保护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评估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差距和优势,制定目标、规划措施,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3、增强社会监督意识自然保护区管理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其管理活动对社会公众的生态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行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意识,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会的沟通和合作。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前期评估、评价报告编制、评价报告审查和批准、实施监测、评价报告的监管和管理等流程。
前期评估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始阶段,需要对项目涉及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评价方案。
评价报告编制阶段,根据前期评估结果,对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方案、工程等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建议,撰写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审查和批准阶段,为最重要的环节,要对评价报告进行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审查机构需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查,确保报告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实施监测阶段,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活动的影响进行监测,对管理措施、争议解决、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验证和调整。
评价报告的监管和管理阶段,评价报告的编制、审查、批准、监测等都需进行监管和管理,以确保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符合环保法规。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包括实地调查、模型预测、数据分析等,常见的技术方法包括:1、GIS技术GIS技术可用于确定管理活动的影响范围、定位、进行空间分析等,提供了评价工作的空间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f01939910ef12d2bf9e73f.png)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分析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有效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分析了影响环境评价有效性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了完善环评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引言环境影响评价也叫EIA,通常指的是对于规划和建设的项目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在实施后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简单说来,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以来,对于减轻不良环境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和对策,对环境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注的便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问题。
一、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起源和进展EIA有效性研究最早由国际影响评价联合会(IAIA)和加拿大环境评价局(CEAA)于1993年共同倡议开展。
该研究主要结论是:EIA是将环境管理引入发展规划和决策的最主要方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并已形成一些新的应用领域。
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一)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那些成熟的:已经建设好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的项目,其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对该地域的环境是否产生影响,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环境预测与评价对于建立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该项目建设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外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做出评价。
(三)跟踪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型建设项目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后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价,当项目出现了与预定的结果较大的差异时必须改进的一种评价制度,跟踪评价是现阶段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效性的意思是在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前提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统指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程度。
现实的情况是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预期目的和项目进入营运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结果存在许多的不一致,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研究与探讨
![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研究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e68d3c105087632311212eb.png)
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研究与探讨摘要:当前,环评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研究可以有效的推动环境的评价工作,并对累计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以来,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十几年,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对我国的环境恶化起到应有的遏制作用。
因此,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仅仅是程序和形式上的开展。
一、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也已经逐渐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对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使我国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虽然这样,但在环境影响的评价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环境影响评价的落实不到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来开展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还未将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项目和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专项规划纳入其中。
而这些项目往往会因为工程量巨大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决策不当或评价失误就会对当地的环境或更大范围内的环境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落实和监管工作不到位我国环境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组织发展不成熟,造成我国基层的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管理缺位、机构不全、监管能力不足以及资金缺乏的问题,此外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甚至时有发生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现象。
第二,在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中,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下降,责任分配不清,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衔接关系等问题。
个别部门由于责任意识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监管过程形式化,常常因此造成规划项目未批先建的现象。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db94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f.png)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种通过对不同活动或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是指对特定项目、计划或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修复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旨在在人类活动中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这个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目的和方法,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环境管理工具,旨在评估活动、项目或政策对环境的可能影响。
它涵盖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行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前预测和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便在项目实施之前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降低负面影响,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涵盖了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手段。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时,我们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项目描述:详细描述项目或活动的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
2. 基线调查: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以确定现有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情况。
3. 环境效应分析: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水、土壤、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4. 环境管理和修复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和修复措施,以降低负面影响并保护环境。
5. 监测和评估:实施项目后,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效果。
第四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帮助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制定决策时更好地考虑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238a4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4.png)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张勇;杨凯;王云;叶文虎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2(022)004
【摘要】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EIA政策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对一些EIA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IA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EIA中各行为主体的协调性不高,EIA工作的管理运作过程不够通畅.最后提出了改进EIA有效性的建议.
【总页数】5页(P324-328)
【作者】张勇;杨凯;王云;叶文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1;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8
【相关文献】
1.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理论研究 [J], 毛渭锋;李巍
2.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概念解析及评估方法研究 [J], 王会芝
3.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J], 梁映娴
4.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分析 [J], 张丽华
5.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分析 [J], 张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环境科学 2002,22(4):324~328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张勇1,杨凯2*,王云2,叶文虎1(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 100871;2.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 200062)摘要: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EIA 政策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对一些EIA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IA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EIA中各行为主体的协调性不高,EIA工作的管理运作过程不够通畅.最后提出了改进EIA有效性的建议.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上海市中图分类号:X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02)04-0324-05Studies on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ffectiveness. ZHANG Yong1, Y ANG Kai2, WANG Yun2, YE Wen-hu1 (1.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2,22(4):324~328 Abstract:36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EIS) completed during 1991 to 2000 in Shanghai City are sellected, and 6 indexe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timing, alternative option analysis, analysis of cumulative impact, public participation, afterwar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clear production, are used to make up evaluating system for EIA effectiveness to evaluate the EIA effectiveness in Shanghai City in past ten years. Results indicate there are certain deficiencies in EIA policy system, some EIA regulations are not strictly executed; some technological methods in EIA guideline are not properly standardized,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each actor of EIA does not harmonize very well, EIA management and conduction are not smoothly processed.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EIA effectiveness are presented.Key wor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ffectiveness;evaluating;Shanghai City环境影响评价(EIA)有效性是当前EIA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的主题和宗旨是评价实践,改进绩效,其实质是对EIA政策及其实践的评估,即对评价的评价[1,2].EIA有效性研究不仅是推动战略环境评价、累积影响评价、持续性评价等EIA新领域、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环境政策评估、可持续发展政策评估研究的重要前沿.目前国内外对于EIA有效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EIA有效性的概念、单个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EIA的实施效益等方面,且侧重于EIA个案和国家EIA制度体系的有效性问题,而在大量案例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国家或地区EIA有效性的综合评估研究则相对较少[3-8].作者从环境政策评估的角度,评估了过去10年来上海市的EIA 有效性,以促进EIA有效性研究的深入,并为其他省市的相近研究提供借鉴.1 EIA有效性评估概述关于EIA有效性的概念,目前尚无明确和一致的意见[3,8-13].有必要区别EIA有效和EIA有效性这两个概念.EIA有效是指完备的EIA制度体系、技术方法、管理协调机制及这三者的有效执行;EIA有效性则是指EIA有效的程度.EIA有效性评估不同于EIA效果评估.由于EIA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执行,其效果必然要受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收稿日期:2001-11-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770031)* 通讯联系人4期张勇等: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325影响.所以EIA政策本身及其执行的好坏,与实际的EIA效果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逻辑因果关系.因此两者各有其研究对象和特点,不能相互代替.从EIA政策评估的角度看,EIA有效性评估和EIA效果评估都是必要的,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本文研究仅限于EIA有效性评估.EIA有效性评估是沟通EIA实践与EIA政策及其执行的桥梁和纽带,是EIA有效性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EIA有效性评估的研究大致沿着3个方向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评估某个典型项目EIA的有效性;EIA制度体系评估,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历史演变分析等方法,研究国家或地区的EIA制度体系的有效性和完备性;综合评估,以大量案例调查为基础,设计评估体系,综合评估某个国家或地区的EIA有效性.前2种方向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而第3种方向研究则相对较少.作者研究属于第3种方向.2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2.1 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下简称报告书),以高标准、严要求,发现问题、有利改进为思想指导,根据EIA研究和实践的最新进展、上海市EIA工作的实际,及所能收集到报告书的情况,选择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累积影响分析、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并根据各个指标的可识别性、层次性、实际工作状况和发展趋势分别设立4级评估标准,构建能够反映当前EIA发展方向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表1),对报告书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2.2 资料来源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该市EIA的发展.上海市目前有环境评价单位近40家,其中甲级证书单位13家.1994年后每年完成的报告书约100本,其中由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的约30~60本.上海市的EIA工作,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的EIA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3].本文选取的36本报告书(项目名称、完成单位、时间略)按行业分布为工业、基础设施、区域开发、房地产和小区开发项目,分别为14,8,6,4,4本.报告书样本的选取主要考虑3个方面:我国大多数EIA导则是在1994年后颁布,因此所选报告书的完成时间段以1995~2000年为主,占26本.按各行业、各评价单位完成报告书的大致比例进行选择,兼顾全面性;以项目EIA报告书为主,区域EIA报告书为补充.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建设项目(如地铁、轻轨、金茂大厦)报告书.报告书收集工作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和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协助完成.3 评估结果根据上述EIA有效性评估体系,对36本报告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见表1.3.1 分指标评估结果3.1.1 EIA启动时间86.1%的报告书不符合有关法律对于EIA应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启动的规定,这表明现行的EIA大多滞后于可行性研究,不能按时介入项目设计和决策过程,现有EIA法规没有得到严格的遵守执行.38.9%的报告书在完成设计之后启动,故它们只能发挥末端治理作用;11.1%的报告书在建设期或投产期启动,是为应付《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或条例)》的规定而补做,已失去了EIA作为预防性手段的作用.3.1.2 替代方案分析有8.4%的报告书进行了替代方案分析,91.6%的报告书没有进行替代方案分析.可见替代方案分析还没有能够成为报告书的必要内容,这一方面是EIA启动时间滞后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同时也与导则规定难于操作,EIA从业人员没有进行替代方案分析所需的专业技能、经费、时间精力有关.3.1.3 累积影响分析47.2%的报告书进行了累积影响分析,或有相接近的内容.在目前我国有326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22卷关法规尚未明确要求开展累积影响评价的情况下,这些报告书能够采用项目与环境规划相容性分析、与同类已有项目和规划项目影响分析、总量控制、广义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等方法,从扩大时空范围或考虑相关项目方面进行累积影响分析,这说明现行EIA 制度体系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将累积影响分析的内容包含在内.表1 上海市EIA 有效性评估体系和评估结果Table 1 EIA effectiveness evaluating system and outcomes in Shanghai City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内容描述报告书数量(本)百分比(%)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启动 5 13.9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之后启动 17 47.2 项目完成设计后启动 10 27.8 EIA 启动时间项目建设期或投产期启动4 11.1 提出多个(2个以上)替代方案进行环境经济效益的定量比较 1 2.8 提出1至2个替代方案进行环境经济效益的定量化比较 1 2.8 提出替代方案进行定性比较 1 2.8 替代方案分析无替代方案33 91.7 有较多的累积影响考虑(扩大时空范围,考虑相关项目)1 2.8 有一定累积影响分析(只扩大时空范围) 13 36.1 在内容中有与累积影响相似的分析或考虑 3 8.3 累积影响分析 无累积影响方面的考虑19 52.8 开展了全面(包括居民走访、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公众参与,在报告书中有专供普通公众阅读的章节开展了全面的公众参与,在报告书中有公众参与内容,但没有专供普通公众阅读的章节616.7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公众参与,报告书中有公众参与内容 4 11.1 公众参与未开展公众参与,报告书中无公众参与内容26 72.2 有详细的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计划,有专门章节 7 19.5 有一般性的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建议,有专门一节 8 22.2 提到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内容,无专门章节 4 11.1 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无后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内容17 47.2 进行详细的清洁生产分析,有专门章节 3 8.3 进行一般的清洁生产分析,有专门一节 4 11.1 有提到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的思想和内容 4 11.1 清洁生产分析没有进行清洁生产分析2569.53.1.4 公众参与 72.2%的EIA 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公众参与.所有报告书均没有专供普通公众阅读的章节,说明在开展公众参与的EIA 中,公众参与仅限于早期的调查阶段,公众不能在报告书完成之后发表意见,也没有参与项目最终评审、决策的机会.在16.7%的EIA 中开展了居民走访、开座谈会等形式的公众参与,在11.1%的EIA 中只开展了问卷调查形式的公众参与.这说明EIA 中开展的公众参与的形式和方法简单,规范性差,还没有能够成为报告书的重要内容. 3.1.5 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 52.8%的报告书提出了后期环境监测管理的计划或建议,这说明现行EIA 已开始重视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相结合,能够从全过程环境管理的角度控制环境问题.但还有47.2%的报告书没有提及后期环境监测管理,反映出在这方面存在着认识不足和工作4期张勇等: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327局限,还需要用法规和条例的形式加以规定.3.1.6 清洁生产分析占总数的19.4%,占工业项目总数的50%的报告书包括了清洁生产分析的内容,说明清洁生产分析在传统上污染较严重的工业企业中已经得到了相当重视.69.5%的报告书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清洁生产分析,这些项目主要是非工业类项目,说明清洁生产分析在EIA中的应用领域还比较窄,在非工业领域尚未充分开展,这主要与这些行业污染比较轻微,清洁生产的理论和方法不够全面有关.3.2 综合评估综合以上6个指标的评估,从发现问题和有利改进的角度,从EIA制度体系、技术方法、组织协调机制等方面对过去10年来上海市的EIA 有效性得出以下评估结果.EIA制度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能够在原有框架内考虑部分累积影响,但在涉及较深层次的累积影响、战略环境影响等新问题的规定还有待补充;对公众参与、替代方案、后期监测管理计划等的规定不够细致和明确;大多数EIA在启动时间上违规操作,滞后于可行性研究,说明对已有的一些EIA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IA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导则中对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范围、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编制、公众参与方式等的技术方法规范的要求比较宽松,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规范报告书的编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关于累积影响、公众参与、替代方案、清洁生产等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与EIA工作的具体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EIA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时间精力、经费、相关资料收集能力的限制也使导则规定难以贯彻执行.EIA中各行为主体的协调性不高,EIA工作的管理运作过程不够通畅.EIA启动时间滞后,替代方案分析等工作开展困难,报告书编制、评审、评价结论落实等工作相应拖后等问题,影响EIA 及时发挥应有效能;在替代方案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等方面,业主、EIA专家和管理机构的合作交流有限,渠道不够通畅;应该在EIA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公众的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3.3 建议根据评估结论,提出改进上海市EIA有效性的建议:进一步完善EIA制度体系,增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累积影响分析的内容,对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的后期监测管理计划、累积影响分析与区域EIA相结合等做法加以法律规定和推广;及时启动EIA,加强执行EIA法规的严格性;根据具体工作要求,逐步改进和规范EIA导则关于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等的技术规范;加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累积影响分析、替代方案、清洁生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新理论、新方法在EIA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工作;加强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协调好EIA管理者、业主、评价单位、公众等行为主体的关系,提高EIA管理运作过程的通畅性;在上海市试点开展定期的EIA有效性评估并将其纳入本市EIA的行政管理工作.4 结语根据当前EIA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从发现问题、有利改进的角度,设计严格而高标准的指标体系,评估了近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这种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过去10年内完成的EIA工作,正是EIA有效性研究“评估实践、改进绩效”主旨的核心思想所在,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反思行为,是EIA理论和实践得以不断完善的要求.以大量EIA实践案例为基础、从长时间段的角度开展国家或地区EIA有效性研究,是今后EIA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前进方向.参考文献:[1] Sadler B.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a changing world:interna-tional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inal report presented to IAIA’96 conference [R].Lisboa, Portugal, 1996.[2] 田良,叶文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国际研究述评 [J].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9):390-393.328 中国环境科学 22卷[3] Ortolano L, Jenkens B, Abracosa R P. Speculations on when andwhy EIS is effective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987,17(2):283-292.[4] Leu W S, Williams W P, Bard A W.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sand EIA effectivenes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UK [J].Project Appraisal, 1996,11:2-12.[5] Barker A, Wood C. An evaluation of EIA system performance ineight EU countries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999,19(4):391-404.[6] Luca D F, Jane W J.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visions and qualityof practices concer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IA in Italy [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0,20(4):457-479. [7] 于连生,王晓华,房春生,等.环境价值核算对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影响 [J]. 环境科学,1997,18(2):70-73.[8] 李天威,于连生,刘伟生,等.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及其影响行为要素初探 [J]. 环境科学,1996,17(suppl.):11-17.[9] 林逢春,陆雍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评估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1999,12(2):8-11. [10] Bojorquez T L, Garcfa A O. An approach for evaluatingEIAs-deficiencies of EIA in Mexico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998,18(2):217-240.[11] Lam K C, Brown A L. EIA in Hong Kong: effective but limited[J]. As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7,5(1):51-65.[12] 杨凯,张勇,叶茂.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及其建设途径研究 [J].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8):346-347.[13] 吕淑萍.上海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A]. 面向21世纪环境影响评价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C]. 上海: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00.1-6.作者简介:张勇(1975-),男,河北景县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管理.发表论文10余篇.致谢: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王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明鲁平同志提供了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特此感谢.10分钟淋浴接触的三卤甲烷大于饮用1升水的量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ES&T April 15, pp.1692-1698)提供较强的证据表明淋浴时人们确实接受了自来水中的三卤甲烷(THMs).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THMs是饮用水用氯、二氧化氯或氯胺消毒的副产物,有证据表明THMs 与致癌和生殖系统疾病包括流产有关.研究人员说,妇女淋浴后血中THMs水平是淋浴前的4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国立环境卫生中心的流行病学家Michele Lynberg说,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妇女在一次10min的淋浴中摄取了比饮1L水还多的THMs.当然,血中的THMs水平要比饮用水中的低1000倍.氯化学委员会人士强调饮用水消毒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似无必要要求怀孕妇女改变洗澡行为,但环保积极分子对此表示不能肯定.论文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的philip Singer说,摄取THMs和不良健康影响间的关系还有待确定.北卡罗来纳大学和CDC的研究人员准备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例如控制淋浴时间和水温,考察研究对象接受的THMs量.江英摘自《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May 1,183A(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