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目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4)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 (4)

(一)法制观念淡薄和经济利益的驱使 (4)

(二)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 (5)

(三)社会风气不正,导致会计信息虚化 (5)

(四)查处不严,助长违法违纪 (5)

(五)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 (5)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5)

(一)加速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5)

(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6)

(三)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6)

(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6)

(五)改革财会人员管理机制,保障财会人员的职责权益 (6)

(六)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提要】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进行宏观和微观调控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使国家、集体和个人都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在于作为会计制度执行主体的人的因素,而人的思想观念又无时无刻不受各自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对我国会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深刻的,其负面影响是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文化根源所在。文章对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以及危害和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对策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是我国企业大量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一)制造虚假凭证或财务收支手续全,进行转账作弊及费用的虚假开支。

1、采用不实凭证进行报支,假公济私。如利用假发票虚报支出,假公济私;涂改、篡改开支凭证等。

2、以“头大尾小”方式填制原始凭证减收增支,如购买原料或接受劳务时要求对方在填开发票时在发票联上加大金额。

3、利用记账凭证转账作弊。如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符;将收到的收入转入往来账以虚假财产物资或债权办理注册登记或随意抽走资本等。

4、由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会计监督不力等原因,财务收支手续不全也予以入账,造成虚假收支。如购买物品的凭证未经有关人员验收签字即予报销,记账凭证未经审核即入账等。

(二)随意调节收入、成本,制造虚假盈亏。制造虚假盈亏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为了满足企业或管理者的某种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如上市资格、配股资格、获取贷款信任等;另一方面是隐匿盈利达到偷逃分红的目的。而通常制造虚假收入、成本则往往采用以下手段:1、利用虚假合同和虚假凭证虚增或虚减当期收入;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制造虚假收入,虚增利润。2、不按确定的收入确认原则反映当期收入。销售实现时不及时入账,销售未实现而又提前入账。对当前存在的商品现金交易常常利用不开或少开收入凭证来隐匿收入,从而达到偷逃税款或私设小金库,个人或集体私分的目的。3、不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乱挤成本,造成成本虚增;不按规定乱提乱摊费用,造成成本费用虚列;不按规定分配成本费用及进行存货计价或成本计算。4、如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划分,收入与成本不遵循配比原则随意列支成本。

(三)制造虚假的会计报表。除前述二项引起会计报表虚假之外,造成会计报表虚假的原因还有以下几项:1、账实不符。如账上实物资产未经实地盘点或有意制造虚假数字;债权债务长期不清或未加查实及故意制造虚假数额造成账实不符。2、报表编制不按规定填列,账表不符,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危害严重,它体现在政治、经济和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混乱,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次,会计信息失真还严重影响经济预测和决策,给投资者造成误导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再次,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造成很坏的影响,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行为和社会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甚至对国家的政权建设造成严重危害,其后果不堪设想。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观念淡薄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尽管财会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内容和程序都规定的比较明确,但由于企业当局者法制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许多企业采取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手段,我行我素,随意篡改会计数据,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受局部或近期利益的驱使,为了追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随意地人为调节利润,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

(二)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随着企业各种经营机制的实施,企业拥有了相当的自主经营权,而如何有效又合理地制约监督经营者的行为还未得到解决。从企业内部看,虽然大部分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配备了专业的审计人员,但由于这些审计人员受本企业的管辖,其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很难站在独立公正的立场来行使职能;而从审计机构来看,由于机构少,人员缺乏,而且素质差,对企业提供的信息不能开展经常性的制度化审计鉴证工作,对会计核算中的弄虚作假现象难以及时处理后反馈;检查工作时往往是流于形式,大事化小,以罚代法的现象也就助长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会计人员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依附关系,使监督职能得不到发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主要根源在于公司的经理人员对会计过程的非法干预,如果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社会风气不正,导致会计信息虚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和企业的经济自律在许多方面跟不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无序和不健康因素,必然反映到会计工作中。企业领导追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滥发奖金、实物,对有关单位的领导请客送礼,为控制经营目标而人为虚增利润或隐瞒利润。这些违纪行为,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由于会计不能将这些如实反映在账上,只能编造假账、假报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查处不严,助长违法违纪。近年来在大检查中一直是“自查从宽”的政策,致使一些单位和个人胆大妄为,对违法违纪问题,检查难,处理更难,人情网往往使问题简单化。对单位进行经济处罚,但对个人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的恶性循环,削弱了法纪的威力,助长了单位和个人的侥幸心理。

(五)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只有制定科学的会计准则,才能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经济业务、市场工具在不断涌现,具体会计准则的缺位会给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很大的弹性。另外,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甚至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这必然增大了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奕空间”,使具有违法动机的上市公司管理者与会计人员有机可乘。

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自身的工作规律。会计法规的制定应符合会计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尤其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必须符合会计科学的一般规律。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