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1.基因工程操作的主要对象是2.正丁醇在氯化铯-溴化乙锭连续梯度离心法纯化DNA中的作用3.溴化乙锭是很强的诱变剂,含溴化乙锭的废物可以如何处理后不再有危害性?4.通过凝胶电泳回收的DNA样品,因检测需要而含有的溴化乙锭对后续DNA操作有什么影响?5.在一个DNA分子中,若T所占的摩尔比是28.2%,则C所占的摩尔比为6.有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有几个?7.终止密码子有哪三个?8.起始密码子是9.高温导致DNA双链解链成单链从面引起变性的原因10.DNA变性的过程与特点?11.几种DNA分子的表示方法12.通常DNA右手双螺旋构象的表示是13.RNA和DNA在碱基组成上的区别14.乙醇在提取DNA过程中的作用?15.复性温度取决于什么条件?16.在何种情况下互补的两条DNA单链会结合成双链17.提取质粒DNA时为了使其与其它染色体DNA分开,细胞裂解液pH值应达到多少?18.碱性SDS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与步骤19.碱法提取质粒DNA时,为了去除RNA常采用水解RNA的酶是20.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之前要培养菌体,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菌素的目的是什么?21.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的底物是什么?2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哪一类型DNA分子时效率最高23.限制酶的命名原则?24.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催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2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在其5’和3’端各自产生什么样的末端?26.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27.Ⅱ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特点是什么?28.对一克隆的DNA片段做酶切图谱分析,需要用到哪种酶?29.已知某一内切酶在一个环状 DNA 上有 4个切点,当用此酶切割该环状 DNA ,可以得到的片段数是30.在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同聚物加尾时,需采用哪种酶?31.Pω0 DNA 聚合酶比Taq DNA聚合酶准确是因为它具有什么样的酶活性?32.内切酶产生星号活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由细菌产生的. 其生理意义是什么?34.重组DNA技术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的酶是35. E.coli DNA连接酶反应系统中必须的辅助因子是36. E.coli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哪两种DNA片段?37.T4-DNA 连接酶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 DNA 片段连接在一起,其底物的关键基团是什么?38.TaqDNA聚合酶可以不需要模板,在双链DNA的末端加一个碱基,主要是加39.以mRNA为模板,催化cDNA合成的酶是40.cDNA第一链合成通常所需的引物是41. E.col i连接酶的功能?42.S1核酸酶的功能?43.碱性磷酸酯酶的作用是44.DNA片段5′端脱磷酸化的目的是什么?45.在PCR的引物中,引物的3′端不应有46.进行PCR设计引物时,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必须与模板链的哪一段核苷酸序列互补?47.PCR的原理与反应过程48.PCR 提前进入平台期原因有哪些?49.PCR反应中的复性温度取决于哪些因素?50.如果要扩增10-20kb的DNA片段,需要使用什么类型的PCR?51.琼脂糖凝胶中琼脂糖的浓度取决于c Z′基因在克隆子筛选中的作用53.在显色互补筛选法中,阳性转化子的颜色是54.常用的报告基因有哪些?55.若某质粒带有 lacZ’标记基因,那么与之相匹配的筛选方法是在筛选培养基中加入56.TA质粒克隆载体可以用来直接克隆PCR产物的原理?57.各种克隆载体能克隆外源DNA片段的长度是多少?58.质粒概念及特点描述59.如果要将某植物抗病基因转入十字花科植物中,应选择哪种克隆载体60.质粒克隆载体有哪些?61.基因工程载体应具备哪些主要条件?62.基因治疗的临床实施中,一般多选用的基因载体是63.Cos位点是哪种克隆载体的序列64.λ噬菌体线性 DNA 分子的两端各有一个天然黏性末端,该末端包含的碱基数是65.酵母人工克隆载体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66.应用于克隆和分离单链外源DNA片段的克隆载体是67.pUC18 与 pUC19 的区别是什么?68.串联启动子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什么?69.穿梭克隆载体的组成与特点70.Ep克隆载体可以酵母作为宿主,这是因为它含有哪个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71.在构建cDNA基因文库时应选择哪种克隆载体?72.构建基因组文库时,第一步是对基因组DNA进行随机切割,其方法有哪些?73.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有哪些?74.质粒克隆载体中MCS是指75.pBR322是一种改造型的质粒,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其中四环素抗性基因来自哪种质粒?76.Pribnow框是指序列77.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组成?78.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组成?79.基因的化学合成步骤80.根据已知基因序列分离目的基因有哪些方法?81.首次完成了重组质粒DNA对大肠杆菌转化的科学家是82.重组DNA分子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哪些?83.mRNA分子在结构上的显著特征有哪些?84.核酸或蛋白质标记中常用的放射性标记有哪些?85.真核生物受体菌的细胞有哪些?86.转化大肠杆菌的方法有哪些?其中转化效率最高的是哪个?87.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的优缺点各有哪些?88.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有哪些优点及缺点?89.酵母作为受体细胞有哪些优点及缺点?90.哪一种金属离子常用于诱导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91.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之前要培养菌体,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菌素的目的是什么?92.mRNA差别显示技术的技术特点及步骤93.在cDNA技术中,所形成的发夹环可用酶切除?94.cDNA-RDA的技术特点及步骤95.DNA接头在基因工程中的主要作用是96.启动子具有哪些特征97.Southern印迹杂交作用的对象是98.Northern印迹杂交作用的对象是99.1976年,美国联邦政府授权国立卫生研究院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基因工程法规是100.法国于1997年就明确要求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必须标示GMO或非GMO的区别,这里的GMO指的是101.有利于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分泌的元件是102.融合蛋白的特性103.可用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纯化的方法有哪些?104.基因芯片中所采用样品的标记方法有哪些?105.基因芯片的应用范围106.原核生物基因SD区是指107.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各有哪些?108.干扰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表现有哪些?109.DNA达到50%变性的温度称为。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已修改)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已修改)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已修改)基因工程复习资料一、基因工程:概念:基因工程是指采用类似于工程设计的方法,根据人们事先设计的蓝图,人为地在体外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质粒、病毒或其他载体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即重组载体DNA分子,并将这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分子转移到原先没有这类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中去扩增和表达,从而使受体或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或形成新的基因产物。

基本流程:(1)目的基因的分离、获取与制备(2)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成为重组载体分子(3)重组DNA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4)外源目的基因阳性克隆的鉴定和筛选(5)外源目的基因的表达二、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1、基因工程诞生的背景:(1)发现了生物的遗传物质DNA而不是蛋白质。

(2)明确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制。

(3)遗传密码子的破译。

2、技术上的三大发明:(1)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体外切割和连接DNA 片段。

(2)质粒改造成载体以携带DNA片段克隆。

(3)逆转录酶的使用打开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一条道路。

3、基因工程的诞生标志(P4)三、工具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常见的类型:BamHⅠ、EcoRⅠ、HindⅢ、HindⅡ、PstⅠ、SalⅠ、SamⅠ。

2、DNA连接酶常用的类型:大肠杆菌连接酶和T4噬菌体DNA连接酶。

3、DNA聚合酶类4、碱性磷酸酶5、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6、其他工具酶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依来源分类1、同位酶:即识别相同的序列但切割位点不一样。

2、同尾酶:即识别位点不同但切出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末端序列。

3、同裂酶:即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均相同的酶。

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的反应条件1、温度:大部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C,但也有例外,如SamⅠ的反应温度为25°C.降低最适反应温度,会导致只产生切口,而不是切断双链DNA。

2、盐离子浓度: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盐离子强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按离子浓度不同分为低(0mmol/L)、中(50mmol/L)、高盐(100mmol/L)三类。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工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工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工程》一、单选题1.(2023·山东青岛·高三期末)自然界中很少出现蓝色的花,天然蓝色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花瓣细胞液泡中花青素在碱性条件下显蓝色。

我国科学家利用链霉菌的靛蓝合成酶基因(idgS)及其激活基因(sfp)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如下图),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白玫瑰中,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稳定显色的靛蓝。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获得蓝色玫瑰的方案中需要转入能调控液泡pH的基因B.将idgS基因插入Ti质粒时使用的限制酶是SpeI和SacIC.sfp和idgS基因具有各自的启动子,前者调控后者的表达D.农杆菌可将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白玫瑰染色体DNA上【答案】A【详解】A、分析题意,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链霉菌的靛蓝合成酶基因(idgS)及其激活基因(sfp)导入白玫瑰后,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稳定显色的靛蓝,所以无需转入能调控pH的基因,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将idgS基因插入Ti质粒时可用SpeI和SacI以避免产生的黏性末端环化,增加构建成功的概率,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sfp和idgS基因具有各自的启动子,sfp可激活idgS的表达,C正确;D、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用农杆菌转化法,故农杆菌可将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白玫瑰染色体DNA上,D正确。

故选A。

2.(2023春·江苏徐州·高二统考期中)土壤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

利用农杆菌以Ti质粒作为载体进行转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DNA片段有利于介导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上B.用Ca2+处理农杆菌,以利于其侵染植物细胞C.Ti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分子,属于细菌的拟核DNAD.目的基因应插入T-DNA片段外,以防止破坏T-DNA【答案】A【详解】A、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转入植物的基因组中,因此T-DNA片段利于介导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A正确;B、农杆菌转化法中不需要用Ca2+处理农杆菌,应直接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B错误;C、Ti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分子,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DNA,C错误;D、在农杆菌转化法中,需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DNA片段上,D错误。

第3章 基因工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3章  基因工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3章基因工程1、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基因工程的诞生(三个理论和三个技术):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具体有三大理论发现和三个技术突破。

1)理论基础: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遗传密码的通用性和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2)技术基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与DNA的切割;DNA连接酶的发现与DNA片段的连接;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与应用●理论上的三大发现⑴、发现了遗传物质——DNA1944年,艾弗里(O.T.Avery)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⑵、揭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机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半保留复制图,获1958年诺贝尔奖。

⑶、确立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以密码形式传递1963年,美国尼伦伯格(M.W.Nirenberg)和马太(H.Matthaei)确立了遗传信息以密码形式传递,破译了编码氨基酸的遗传密码(3个核苷酸=1个密码子=1个aa)。

●技术上的三大突破⑴、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实验:实现不同来源DNA的体外重组1972年斯坦福大学化学家伯格(P.Berg)借助内切酶和连接酶将猴病毒SV40的DNA 和大肠杆菌λ噬菌体的DNA在试管中连接在了一起,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DNA的体外重组。

⑵、第一个基因克隆实验:重组DNA表达实验,是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实验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科恩(S.Cohen)将体外构建的含有四环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具有双抗性的大肠杆菌转化子,成功完成了第一个基因克隆实验。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精心整理.docx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精心整理.docx

第一章绪论1 •基因工程的定义:在体外对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进行剪切、重组、连接,然后插入到载体分子中(细菌质粒、病毒或噬菌体DNA),转入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并表达出基因产物。

2•基因工程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大发现3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复杂的生物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

(2)重组体的制备:将冃的基因的DNA片断插入到能自我复制并带有选择性标记(抗菌素抗性)的载体分子上。

(3)重组体的转化:将重组体(载体)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川。

(4)克隆鉴定:挑选转化成功的细胞克隆(含有目的基因)。

(5)目的基因表达:使导入寄主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出我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4 •基因工程的意义(1)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率;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效率;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

(2)基因工程在工业中的应用:1)纤维素的开发利用:克隆各种参与纤维素降解的酶的基因,导入酿酒酵母,就可能利用廉价的纤维素來生产葡萄糖,发酵成酒。

2)酿酒工业:用外源基因改造酿酒酵母,产生优质的啤酒。

或用酿酒酵母生产蛋白质等。

(3)基因工程在医药上的应用:用微生物生产药物;用转基因植物或动物生产药物;设计高效高特异性的生物制剂-疫苗;制造新型疫苗;基因诊断;法医鉴定;基因治疗。

(4)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检测水污染:用重组细菌或转基因鱼等检测水污染2)生物降解:用带有重组质粒的“超级菌〃分解油(烷怪类)、有机农药污染。

(5)基因工程商业化的发展第二章基因工程主要技术原理1. 质粒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与纯化步骤,主要试剂是什么质粒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最常用的为碱抽提法:原理:闭合环状的质粒DNA,在变性后不会分离,复性快。

染色体线性DNA和或有缺口的质粒DNA变性后双链分离,难以复性而形成缠绕的结构,与蛋白质-SDS复合物结合在一起, 在离心的时候沉淀下去。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基因工程:按工程学原理,将外源基因切割,及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使其稳定表达的过程。

2、目的基因:开发人们特殊需要的基因产物或及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

3、工具酶:体外进行合成、切割、连接、修饰等过程需要的酶。

4、药物: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物有药理作用或通过定位整合直接抑制致病基因的。

二.基因工程理论依据(1)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2)基因可以切割(3)基因可以转移(4)基因及多肽有对应关系(5)基因的密码是通用的(6)基因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三.基因工程研究内容(1)克隆载体的研究(2)受体的研究(3)工具酶的研究(4)目的基因的研究(5)新技术的研究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变性:在较高温下,双链间氢键断开,形成单链的过程。

2、复性:变性的,降温时恢复为双链的过程。

3、解链温度:让达到50%变性的温度。

4、复制子:从复制起点开始复制出一个分子或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5、启动子:不转录,是聚合酶的识别结合位点。

6、转录区:能转录相应,包括编码区和终止子。

7、操纵子:原核生物中两个以上基共用一个启动子。

8、内含子:真核生物转录区中的非编码间隔序列。

9、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使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脱氧核糖核酸酶。

10、稀切酶:有较长的识别序列和富含或的识别序列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1、同裂酶:不同的酶有相同的识别序列。

12、同尾酶:切割不同识别序列产生相同末端的不同酶。

13、黏性末端:两条链断开位置是交错的,叫黏性末端。

14、平末端:两条链断开位置是平齐的,叫平末端。

15、位点偏爱:某些限制酶对同一介质中的有些位点表现出偏爱性切割,即对不同位置的同一个识别序列表现出不同的切割效率的现象称作位点偏爱。

16、酶活单位:限制酶最适条件下60分钟切割1所需的酶活性。

17、容积活性:1酶活单位所具有的酶活性。

18、限制酶的活性:一些特定条件下,可以切断及原来识别序列不同的碱基序列,这个现象叫活性。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的蓝图,将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绕过有性生殖导入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形成新的生物类型的基因操作(genetic manipulation)。

2.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理论上的三大发现:DNA是遗传物质、DNA双螺旋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理、遗传密码的破译和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确定。

技术上的三大发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与 DNA 的切割、DNA 连接酶的发现与 DNA 片段的连接、基因工程载体的研究和应用3.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克隆载体研究、受体系统的研究、目的基因的研究、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应用研究4.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分离获得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切割源 DNA 和载体✓DNA 连接酶将外源 DNA 和载体连接,组成重组 DNA 分子。

✓将重组 DNA 分子引入受体细胞✓带有重组体的细胞培养扩增,获得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筛选和鉴定转化细胞✓进一步研究分析,实现功能蛋白的表达第二章工具酶根据工具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分为四大类:①核酸酶,用于切割或降解核酸分子:②连接酶,可以把核酸分子连接起来:③聚合酶,用于核酸分子的扩增或拷贝:④修饰酶,能够给核酸分子添增或除去核甘酸或某些化学基团。

常用基因工程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甲基化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磷酸激酶和磷酸酶、核酸酶、核酶。

一、限制性内切酶1.R-M 系统:细菌中存在位点特异性限制酶和特异性甲基化酶,构成了寄主控制的限制—修饰系统(R-M Restriction-modification system)。

细菌 R-M 系统的限制酶可以降解 DNA,为避免自身 DNA 的降解,细菌可以修饰(甲基化酶)自身 DNA,未被修饰的外来 DNA 则会被降解。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在细胞内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对 DNA 分子进行切割的一种酶。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核酸的制备1.主要步骤:分、切、接、转、筛、表2.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第二章基因工程工具酶1.生物催化剂:核酶、抗体酶、模拟酶。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定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识别序列),并在识别序列上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

命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一般是以第一次提取到这类酶的生物的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第一、第二个字母命名的,有的在后面还加菌株(型)代号中的一个字母。

如果从同一种生物中先后提取到多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则依次用罗马数字Ⅰ、Ⅱ、Ⅲ表示。

并且名称的前三个字母须用斜体,第一个字母用大写。

3.DNA连接酶:定义:DNA连接酶也称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学中扮演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连接DNA链3‘-OH末端和,另一DNA链的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成完整的链的一种酶。

种类:大肠杆菌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TscDNA连接酶、真核生物细胞发现的连接酶,如酶Ⅰ、酶Ⅱ、酶Ⅲ等多种类型。

4.DNA片段的连接方法:①具互补黏性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可用E?coli DNA连接酶,也可用T4 DNA连接酶。

②具平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只能用T4 DNA连接酶,并且必须增加酶的用量。

③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DNA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后进行连接,可按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粘性末端修饰成平末端后进行连接;DNA片段5′端脱磷酸化后进行连接;DNA片段加连杆或衔接头后连接。

5.DNA聚合酶:①定义:DNA聚合酶是指以DNA单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催化合成一条与模板链序列互补的DNA新链的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就是在分子水平上,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在体外切割,再和一定的载体拼接重组,然后把重组的DNA 分子引入细胞或生物体内,使这种外源DNA(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按人们的需要繁殖扩增基因或生产不同的产物或定向地创造生物的新性状,并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代。

2、基本技术路线:分(离目的基因)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接(连目的基因和载体)转(入宿主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表(达目的基因)3、基因工程的基本要素:目的基因、克隆载体、工具酶、受体细胞4、载体(vector):基因工程中,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工具。

5、作为克隆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至少有一个复制起点,因而至少可在一种生物体中自主复制。

应有一个或几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位点,以供外源DNA的插入。

应有一个或多个利于检测的遗传表型,易于识别和筛选。

如抗药性、显色表型等,以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

适当的拷贝数。

6、载体的分类:按载体的来源分: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粘粒载体、植物病毒载体、动物病毒载体、人工染色体等。

按用途分:克隆载体(clone vector):主要用于扩增或保存DNA 片段,是最简单的载体,其上有复制子即可。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用于一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是在常规载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这类载体既有复制子,更要有强启动子。

穿梭载体(shottle vector):含有两个不同的复制子,能在两类不同的受体细胞中复制。

7、质粒载体的生物学特性:独立于染色体外的,能自主复制且稳定遗传的双链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依赖宿主细胞的存在。

8、pBR322的优点:1、具有较小的分子量,4363bp 。

2、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可供作转化子的选择记号:Tetr Ampr 插入失活效应3、具有较高的拷贝数。

9、pBR322质粒的结构来源:来自pSCl01 的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来自ColEl 的衍生物pMBl 的松弛复制起点ori ;来自pSF2124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10、pUC18和pUC19载体的优点:具有较小的分子量(2.685 kb)和更高的拷贝数、抗氨苄青霉素、可进行蓝白斑选择、有MCS。

11、pUC系列的质粒载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改进的pBR322的复制起点(ori) (2)Ap 基因,但DNA序列发生变化,不再含原来限制性核酸内切识别位点(3)lacZ`基因: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启动子及其编码的α-肽链的DNA序列(4)在lacZ`基因内部靠近5`端有一段MCS区段。

12、筛选方法:插入失活,蓝白斑筛选,定向克隆。

13、λ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噬菌体结构:最常见的是具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型、无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型、线状体型。

λ噬菌体的结构缺点:(1)基因组太大。

(2)酶切点太多。

如:它有5个EcoRⅠ位点,7个HindⅢ位点。

(3)野生型只能接纳一定长度的DNA,相当于λ噬菌体的75-105%,那么只能接纳49kb×5%=2.45 kb的DNA。

14、λ噬菌体分子特点:(1)温和噬菌体,长度为48502 bp;(2)双链线性DNA;(3)具有cos位点,可以环化。

DNA两端各有12bp的粘性末端,粘性末端形成的双链区域称为cos位点。

15、λ噬菌体的包装限制范围:正常野生型λDNA长度的75%—105%。

只能容纳一定长度的DNA。

36kb—51kb之间。

插入的载体一定要有筛选标记。

16、插入型载体:外源DNA直接插入已构建载体中,如 gt10、 gt11、Charon6等。

插入型载体只能插入较小的外源DNA片段(0-11kb)。

17、替换型载体:λDNA进一步去掉大多数的非必需片段,保留了作为载体的必需的左臂(含与包装蛋白有关的基因)和右臂(含与裂解生长有关的基因)。

在左右臂间用一段填充片段替换了与溶源循环有关的基因片段。

18、λ-DNA载体的优点:λ-DNA可在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能高效感染大肠杆菌、λ-DNA作为载体,其装载外源DNA的能力为23kb,远远大于质粒的装载量、重组λ-DNA 的筛选较为方便。

19、柯斯质粒结构组成(5-7kb):质粒的复制子抗药性基因几个限制性酶的单一位点cos序列和控制包装的序列。

20、柯斯质粒的优点:1)具有 噬菌体的特性:有λ噬菌体的高效感染能力2)具有质粒载体的特性:具有质粒复制子,在寄主细胞内能象质粒一样复制;具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可作为筛选标记。

3)有较高容量的克隆能力,30 - 45 kb21、M13结构和组成特点:外型呈丝状,由外壳包装蛋白和正链DNA组成。

不裂解宿主细胞,但抑制其生长。

DNA全长6407个核苷酸,有11个基因。

在基因Ⅱ和基因Ⅳ之间有一个较长基因间隔区段,是外源基因插入的部位。

22、M13载体的优点:(1)有MCS,便于克隆不同的酶切片段(2)Xgal显色反应,可供直接选择(3)无包装限制,克隆能力大(4)可以克隆双链DNA分子中的每一条链。

子代M13噬菌体中包含的是单连+DNA。

23、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具有几个重要的特点:(1)闭合环状单链(+DNA)。

(ssDNA)(2)复制型(RF)是双链环状DNA。

(3)复制型DNA(RF DNA)和ssDNA都能转染感受态大肠杆菌,并产生噬菌斑。

(4)不存在包装限制。

(5)可产生大量的含有外源DNA插入片断的单链分子,便于作探针或测序。

24、人工染色体载体:利用染色体的复制元件来驱动外源DNA片段复制的载体。

其装载外源DNA片段的容量可以与染色体的大小媲美。

25、YAC载体应含有下列元件:酵母染色体的端粒、酵母染色体的复制起点、酵母染色体的着丝粒、酵母系统的选择标记、大肠杆菌的复制子、大肠杆菌的选择标记。

2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定义: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7、1)同裂酶(isoschizomers):来源不同,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均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

即同裂酶产生同样的切割,形成同样的末端。

同裂酶对识别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有不同的限制性反应。

2)同尾酶(isocaudamer):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也不相同,但切出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末端序列。

3)同位酶:识别序列相同,但切割位点不同。

28、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的影响因素:1)酶切反应的温度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具有不同的最适反应温度。

大多数标准反应温度是37℃,但也有例外。

如:Sma I 反应最适温度为25 ℃,Apa I则为30 ℃。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缓冲液Tris-HCl(50 mM)pH 7.5、MgCl2 (10 mM )、NaCl(0 - 150 mM )、DTT(1 mM )、BSA(100ug/ml)(少数反应需要)3)反应体积和甘油浓度50%甘油浓度做酶的保护剂,酶切反应时,酶的体积一般不超过总体积的10%,酶量过大,甘油浓度过高,影响酶切反应。

4)酶切反应的时间大多数标准反应时间通(如:酶切基因组DNA时,则需要酶切过夜。

)5)DNA的纯度和分子结构DNA的纯度:DNA样品中的一些杂质如氯仿、苯酚、乙醇、SDS、EDTA、蛋白等,都可能会影响酶的反应活性。

所以,用于酶切的DNA样品应尽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纯化。

解决办法:(1)增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用量。

(2)扩大酶催化反应的体积,使潜在的因素被相应的稀释。

(3)延长酶催化反应的保温时间。

DNA的分子结构:分子构型、位点偏爱性、识别序列的侧面序列、DNA的甲基化程度29、部分酶切:指选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其在DNA分子上的全部识别序列进行不完全化的切割。

导致部分酶切的原因:底物DNA的纯度低、酶的用量不足、反应缓冲液和温度不适宜、反应时间不足等。

30、星号活性: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酶切活性一般在一定的温度、离子强度、PH等条件下才表现最佳切割能力和位点的专一性。

当反应条件改变时,许多酶的识别位点会改变,导致识别与切割序列的非特异性,这种现象称为星号活性。

31、酶活性单位:1个酶活性单位就是指1min能转化1mmol底物的酶量。

32、DNA连接酶:能催化双链DNA片段靠在一起的3′羟基末端和5′端磷酸基团末端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使两末端连接的一种核酸酶。

33、DNA聚合酶:作用是指在引物和模板的存在下,把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连续地加到引物链的3’–OH 末端,催化核苷酸的聚合作用。

34、DNA连接酶能够封闭双螺旋DNA骨架上的缺口,但不能封闭裂口。

缺口(nick):即在双链DNA的某一条链上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失去一个磷酸二酯键所出现的单链断裂;35、常用连接酶:E.coli DNA 连接酶、T4 DNA 连接酶(常用)。

既能进行粘性末端的连接,又能进行平末端的连接,但E.coli DNA 连接酶进行平末端连接的效率低。

36、DNA连接酶的连接条件:必须是两条双链DNA、一条链的3‘末端有游离的羟基(-OH),而另一条链的5’端具有一个磷酸基团(-P)、需要能量(ATP或NAD+)。

37、T4多核苷酸激酶:是一种磷酸化酶,可将ATP的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或RNA的5‘末端。

1)5‘加磷酸基团。

对于缺乏5‘磷酸的DNA或合成接头进行磷酸化。

2)末端标记。

38、末端转移酶TDT 来源:小牛胸腺活性:不依赖模板的DNA 聚合酶,能催化dNTP 掺入DNA 3′-OH 末端。

当反应液中只有一种脱氧核苷酸时,可形成仅有一种核苷酸组成的3′尾巴,称之为同聚物加尾。

功能:1)主要用于给外源DNA片段及载体分子加上互补的同聚物尾巴,便于连接。

2)末端标记39、碱性磷酸酶:细菌碱性磷酸酶(bacterial 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BAP)、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alf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CIP)特性:催化除去DNA或RNA 5′端的磷酸基团。

功能:1)DNA分子片段5′末端的去磷酸化,防止自身连接。

2)可作为5′-末端标记的DNA片段。

40、琼脂糖凝胶电泳基本原理:1、DNA分子的磷酸基团在碱性缓冲液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DNA分子向正极泳动。

2、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DNA,主要是利用琼脂糖的分子筛效应,迁移速度与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

因而就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使其分离。

该过程可以通过把分子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3、溴化乙锭(EB)为扁平状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