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考研资料-生理学笔记(9)
西医综合考研资料-生理学笔记(9)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西医综合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9)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和集合管:(二)两类肾单位1、皮质肾单位1)分布:分布于皮质外中层2)数量:占85%—90%3)结构特点:肾小球体积小:入/出小动脉口径=2:1;髓袢短;出球小动脉出球后全部分布于肾小管周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4)功能特点:形成尿液、肾素含量多2、近髓肾单位:1)分布:内皮质层,近髓质2)数量:10—15%3)结构特点:肾小球体积大,入出球小动脉口径几乎相等;出球小动脉出球后包绕肾小管,形成直小血管 4)功能特点:与尿浓缩、稀释有关;几乎不含肾素(三)近球小体:颗粒细胞(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基膜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可能有吞噬功能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感知小管液中的钠浓度,传给颗粒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二、肾血流量(一)肾血液供应与分布(二)肾毛细血管网与毛细血管血压(三)肾血流量的调节: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2、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升高,收缩血管,肾血流量降低,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原尿量)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通过滤过膜,水分如小分子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滤液中无蛋白:原尿又称超滤液原尿与血浆除蛋白含量不同外其余全相等滤过分数:GFR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GFR与滤过膜面积、滤过压、膜厚度有关一、肾小球滤过膜及通透性:内皮细胞(阻挡血细胞);基底膜(孔隙);外膜(足突) 机械屏障(7万以上阻挡)和电屏障(带负电的唾液蛋白) 肾小球肾炎:基底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着肾缺血:分泌唾液蛋白功能障碍,蛋白尿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囊内压)滤过平衡:有效滤过压为零的某一点(从入球到出球)向出球端移动则GFR升高三、影响肾小球滤过量的因素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尿量增多的原因:血浆胶渗压降低,滤过增多,尿量增多血浆晶渗压不变尿量感受器泵漏模式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过低滤过减少、囊内压、血浆胶渗压)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毛细血管痉挛、堵塞;复合物沉积)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增加,平衡向出球端移动,GFR升高第三节、肾步管和集合管的转动功能尿素在终尿中含量高于原尿一、转运方式:被动方式:单纯扩散(CO2、O2、尿素)、易化扩散(载体) 主动转运:泵(钠泵维持势能差)、继发性主动转运二、几种主要物质的跨膜转运1、钠重吸收A、泵漏模式:重吸收、回漏B、被动转运:电场力:氯顺浓度梯度、钠顺电位梯度被动重吸收C、髓袢升支粗段:钠:2氯:钾D、主动转运:钠泵活动越来越强2、HCO3和CL重吸收A、近端小管:HCO3主要以CO2形式被重吸收B、氯被动重吸收C、氯主动三位体重吸收3、钾重吸收:钾重吸收需能大4、葡萄糖的重吸收:继发性转运钠泵使钠G转运,Na—G载体只存在于近端肾小管(尤其在近球小管的前段) 葡萄糖只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载体贮备能力:葡萄糖浓度增加,载体转运能力增加肾糖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高血糖浓度5、水的重吸收:1)不可调性(绝对重吸收):不受神经体液调节):在近端肾小管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约占65%—70%,仅与肾小球滤过量有关,是等渗重吸收2)可调性:ADH,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影响因素:小管内液的渗透压,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ADH由下丘脑分泌,贮存于垂体中,ADH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通透性,但是否重吸收有赖于小管液中的渗透压三、H+的分泌:1、H+源于上皮细胞本身产生的CO2,泌H+的时候重吸收钠和CO22、氢、钾的竟争:酸中毒:钠氢交换增加,抑制钠钾交换泌氨与泌氢相辅相成,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抗利尿激素+肾髓质的渗透梯度,一、渗透梯度的形成:逆流倍增的形成:外髓:Na+、Cl-(需耗能)内髓:尿素、Na+、Cl-维持:直小血管的血流暴饮暴食:内髓尿素梯度升高,尿液一过性减少老年人:内髓尿素梯度降低,尿液增加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维持:三、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机制:髓袢的机能、直小血管血流速度、尿素的浓度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一、肾内自身的调节:(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渗透性利尿的机制)小管液中不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的物质增加,小管液中渗透压增加,对抗了对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的水减少,尿量增加。
306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生理学复习笔记(九)
306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生理学复习笔记(九)考纲要求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2.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在肺的交换。
通气血流的比值及其意义。
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及其关系,氧的运输及氧解离曲线,二氧化碳的运输。
4.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外周及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对中枢的调节。
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其调节。
考纲精要一、呼吸过程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
掌握要点:(1)外呼吸是大气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
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管腔不进行气体交换,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传送带。
对肺泡的气体交换来说,传送带构成解剖无效腔。
而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结构则可进行气体交换,称为呼吸带,是气体交换的结构。
呼吸带内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则成为肺泡无效腔。
正常肺组织内肺泡无效腔为零,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较大的肺泡无效腔,它和解剖无效腔一起构成生理无效腔,所以,生理无效腔随肺泡无效腔增大而增大。
(2)内呼吸指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而细胞内的物质氧化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内呼吸的一部分。
二、肺通气: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1.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指混合气体压力差,而不是某种气体的分压差)。
肺通气的原始动力——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即吸气动作是由吸气肌收缩引起,而呼气动作则主要是吸气肌舒张引起,而不是呼气肌收缩。
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吸气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
吸气肌收缩可使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引起吸气过程。
主要由膈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腹式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生理学考点狂背
2017-4-1生理学考研西医综合考点狂背噜啦啦噜啦啦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3)第三章血液 (7)第四章血液循环 (10)第五章呼吸 (16)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19)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23)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25)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28)第十章内分泌 (34)第十一章生殖 (38)1.P4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各部分体液的含量并不相等。
★2010N1A2.P4 人体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因而各部分体液的成分有较大的差别,但各部分体液又相互沟通。
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浆,约占体重的5%。
★2010N1A3.P5 被称为内环境的体液成分是细胞外液。
★2005N1A4.P5 稳态为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稳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
★2016N1A5.P5 神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需在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都完整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进行;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阻断,反射将不能完成。
★2002N1A6.P6 神经调节举例: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及肢体发起的随意运动、腱反射、心血管反射、呼吸反射、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等。
体液调节举例: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神经-体液调节举例: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引起血压升高。
★★★★2014N1A 2015N1A 2006N1A 2012N122B7.P6 自身调节举例: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稳定;脑血流量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保持相对恒定。
★★★1992N65A 1999N1A 2012N121B8.P6 体液调节通过体内某些特殊化学物质而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既可通过远距分泌作用于全身,亦可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等方式作用于局部。
西医综合知识点大纲总结
西医综合知识点大纲总结一、解剖学1. 细胞学:细胞结构、细胞器功能、细胞分裂2. 组织学:四种基本组织类型、器官组织构成3. 解剖学:人体器官的位置、结构和功能4. 神经系统解剖学: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 循环系统解剖学: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结构和功能6. 呼吸系统解剖学:肺部、呼吸道、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7. 消化系统解剖学:胃肠道、肝脏、胰腺的结构和功能8. 泌尿系统解剖学:肾脏、尿道、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9. 生殖系统解剖学: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二、生理学1. 细胞生理学: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细胞代谢的调节2. 神经系统生理学:神经传导、神经递质、大脑功能3.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内分泌器官的功能4. 循环系统生理学: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管的功能与压力调节5. 呼吸系统生理学:呼吸的生物化学原理、肺部的气体交换6. 消化系统生理学:食物消化吸收、肝脏的代谢功能7. 泌尿系统生理学:肾脏的滤过、尿液的生成与排泄8. 生殖系统生理学:性腺的功能、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功能三、病理学1. 细胞病理学:细胞异常变化、细胞损伤与修复2. 炎症学:急慢性炎症、炎症反应的调节3. 肿瘤学: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4. 免疫学:免疫系统的功能、自身免疫病5. 传染病学: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6. 循环系统病理学: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7. 呼吸系统病理学:肺炎、哮喘、肺气肿8. 消化系统病理学:消化道溃疡、肝硬化、胰腺炎9. 泌尿系统病理学:肾病、泌尿道感染、结石病10. 神经系统病理学:脑卒中、脑膜炎、神经退行性疾病11. 内分泌系统病理学: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四、药理学1. 药物的分类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3. 药物的作用机制4.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5. 用药原则和临床应用五、临床诊断学1. 体格检查2. 实验室检查3. 影像学检查4. 生理检查5. 临床鉴别诊断与诊断流程6. 诊断学原则和方法六、肿瘤学1.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肿瘤的分类和分期3. 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 肿瘤的治疗原则和方案5. 肿瘤的预防与康复七、感染病学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2. 感染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染途径3. 感染病的预防和控制4.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和不良反应八、临床内科学1. 心血管内科学2. 呼吸内科学3. 消化内科学4. 肾内科学5. 内分泌内科学九、临床外科学1. 心脏外科学2. 肺部外科学3. 消化道外科学4. 泌尿系统外科学5. 神经外科学总结:西医综合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肿瘤学、感染病学、临床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西医综合考研资料-生理学笔记(10)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西医综合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10)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概述 一、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 在人体器官内经分化发育专门能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的器官。
分类参照课本 二、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感受器敏感的相应刺激。
如光为眼的适宜刺激 2、换能作用:把所接受的刺激传入中枢 感受器受刺激后能把各种刺激以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形式传入中枢感受器电位:特殊感受细胞产生的慢电位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 发生器电位:无特殊感受细胞组织结构的传入神经末梢发生的慢电位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编码作用:用少量特殊能量经一定的排列组合的方式以反映复杂的刺激信息,常见的是对强弱的分析,动作电位的数目或序列的反映 4、适应:当一个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后,随时间推移,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下降。
快适应:适应快,对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快;探索新颖刺激的感受器 慢适应:适应慢,对刺激的敏感性下降慢;痛觉、主动脉弓、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为保持机体某机能相对稳定感受器 第二节视觉器官 折光系统与视网膜的感光系统,视觉的特殊现象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调节 (一)眼的折光成像的光学原理 (二)眼的调节:当眼睛看近物时,通过折光系统调节,仍使物体成像聚焦于视网膜上原理主要是反射调节(晶状体曲度) 视近物,睫状肌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明显,犹以前缘变凸明显近点:表示眼的调节能力的大小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 视近物时,通过眼的调节系统所能看清的物体的?近距离,近点小则眼的调节能力强次要调节:瞳孔变小,使去除部分杂乱散射光线而调节 双眼球会聚:视近物,双眼向中心会聚 (三)简化眼与视力 人为地设立单球面的折光系统,折光效应与人眼等效的单球面折光系统 二、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射 副交感:瞳孔缩小;交感神经:瞳孔散大 三、视网膜的结构与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的结构和机能特点: 视网膜感光,将光能转为电能传入中枢 感觉系统: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细胞与视觉二元论 视杆细胞:光敏度高,分辨物体形象、清晰度差,弱光时起作用 感受器电位的?大特点是:超极化电位 视锥细胞:光敏度低,分辨物体形象、清晰度强,强光时起作用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 视杆细胞主管夜光觉;视锥细胞主管昼光觉,彼此独立,互相不影响二元论的证据:1、从动物种系进化来看:视锥细胞(鸡)、视杆细胞(猫头鹰、蝙蝠)2、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视锥则分布于中心(黄斑、中心凹) 白天注视物体、成像于黄斑中心区,夜晚,斜视物体 3、两种细胞的信息传递、联系、差别大(视锥细胞单线神经纤维传入中枢、视杆细胞汇聚现象) 视锥细胞传入准确、清晰度高,光敏差 视杆细胞:分辨力差,但光敏度高(数百个局部兴奋可叠加) 四、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一)视紫红质的光化学作用及合成、分解代谢 视杆细胞外侧段含感光色素(视紫红质)可感光且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视杆细胞的视蛋白—视黄醛复合物需维A来合成,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对维A依赖小 视紫红质量越多,对光刺激越敏感。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九)神经系统(共94题)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九)神经系统(共94题)1.与眼视近物所作的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解析:略答案:( C )A.双眼会聚B.晶状体变凸C.瞳孔对光反射D.瞳孔调节反射2.能阻碍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而影响突触传递的物质是解析:略答案:( C )A.α-银环蛇毒B.有机磷酸酯C.肉毒梭菌毒素D.三环类抗抑郁药3.能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减少症状的药物是解析:略答案:( D )A.利血平C.育亨宾D.左旋多巴4.能改善舞蹈病运动增多症状的药物是解析:略答案:( A )A.利血平B.哌唑嗪C.育亨宾D.左旋多巴5.痛觉敏感器所具有的生理特性包含解析:略答案:( ABC )A.适宜刺激B.换能作用C.编码作用D.快适应现象6.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解析:略答案:( AC )A.前庭核B.纹状体C.小脑半球中间部D.大脑皮层运动区7.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延髓(P181)(D错)是调节呼吸循环的基本生命中枢。
答案:( C )A.枕叶皮层B.外侧膝状体C.中脑D.延髓8.视网膜中央凹处视敏度极高的原因是解析:视网膜中央凹处大量分布且仅分布有视锥细胞,视锥细胞直径小,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形成单线联系(D对),这种联系方式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是视网膜中央凹处视敏度较高的原因。
答案:( D )A.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聚合联系B.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单线联系C.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聚合联系D.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单线联系9.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中,属于气传导的有解析:气传导是指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骨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的传导途径,即声波-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窝内淋巴的传导途径属于气传导(A对)。
此外,鼓膜的振动也可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膜传入耳蜗,这一途径也属于气传导,即声波-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窝内淋巴的传导途径也属于气传导(C对)。
骨传导是指声波直接作用于颅骨,经颅骨和耳蜗骨壁传入耳蜗的途径。
西医综合生理学笔记txt
结合蛋白:蛋白质与细胞膜结合非常牢固,破膜才可分离,Pr肽链反复跨越细胞膜 3、膜糖:寡糖或多糖链,功能是信息分离作用
以共价键形式与脂质或蛋白形成糖脂或糖蛋白,全部存在于细胞膜外。 糖链的排列:构成受体的识别部分,是细胞的标志。
糖基的数量、种类是膜蛋白抗原决定簇。
内向电流:正电荷流向细胞内,去极化;
外向电流:正电荷流向细胞外,复极化或超极化;
离子电流与物理电流作用相反,内向的离子流和外向的物理电流使细胞去极化 RP: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RP与EK非常接近,但RP<EK
(因部分钠离子内流中和部分负电荷所致)
RP决定于:膜内外的K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对钠和钾相对的通透性
二、细胞跨膜物质转运
1、单纯扩散:单纯物理扩散,不消耗能量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O2、CO2、乙醇
扩散方向、速度决定于物质的浓度差及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通透性取决于脂溶性和分子量:(脂溶性升高,分子量减小,越易通过膜) 硫贲妥钠:脂溶性高,可快速通过BBB进入NC
2、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借助于膜Pr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轴突末梢AP—>钙内流—>Ach释放—>Ach门控通道—>终板电位—>肌膜AP 神经肌肉接头为一特征突触,与中枢突触的区别:
1、中枢突触: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必须总和在一起才可能产生AP
神经—肌肉突触:一对一
2、终板电位都是兴奋通道,不可能超极化
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神经肌肉接头:递质是Ach
载体蛋白:结合、变构、解离三过程,速度慢
生理学考研笔记(一)2024
生理学考研笔记(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运动科学等领域。
对于考研生物学考试来说,生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部分。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生理学考研笔记(一),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
正文:一、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2. 神经元传递:细胞膜电位、动作电位、突触传递3. 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4.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 神经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调节循环、呼吸和消化等生理过程二、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肌细胞、心房、心室及心血管循环2. 心脏电生理学: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脏节律的调节3. 血压调节机制:血压的测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 血管功能:血管收缩、舒张调节、血管阻力的影响因素5. 血液循环和输运:血液成分、血液流动和输送氧气、营养物质的机制三、呼吸生理学1. 呼吸器官:鼻腔、喉、气管、肺及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机制:肺通气与外呼吸、气体扩散、气体运输3. 呼吸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呼吸的影响4. 氧合作用:氧气在肺中的吸收和血液中的运输5. 二氧化碳的调节:CO2的产生和排出机制四、肌肉生理学1. 肌肉结构和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特点与功能2. 肌肉收缩机制:肌肉纤维和肌动蛋白的调节3. 肌肉力学:肌肉张力、肌肉力的调节和肌肉工作4. 运动生理学:肌肉的代谢、肌肉配合和运动调节机制5. 肌肉病理生理学:肌肉失调与疾病五、消化生理学1. 消化道结构: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的功能2. 摄取和消化:食物的摄入和碎化、消化酶和酸的作用3. 营养吸收:营养物质在小肠中的吸收与转运4. 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肠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 肝脏功能: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胆汁的合成和分泌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理学考研笔记(一)的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肌肉生理学和消化生理学。
2023年西医综合考研资料生理学笔记
2023考研已经拉开序幕, 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西医综合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 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 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分析, 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征询。
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11)第十章、神经系统NS作用: 调节各器官功能及人体与外环境的适应方式: 反射;实现靠反射弧第一节、神经元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元涉及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 功能是传递信息, 主经神经纤维实现 (一)神经纤维的传导特性:1.生理完整性: 膜完整2.双向传导: 双向传播信息3.绝缘性 4、相对不疲劳性, 不易疲劳、耗能小(二)神经纤维的传播速度:差别大, 快慢与神经纤维粗细有关, 粗则速度快, 也受温度影响 (三)神经纤维分类:1.据传出、传入神经电学特性分2.据传入纤维粗细分:(四)神经纤维的轴浆运送:以AP(动作电位传导信息)细胞体合成的分泌物运送至轴突处有两种形式: 快速轴浆运送(经微管、分泌物、神经递质)缓慢轴浆运送(经微管、微丝向周边延伸) 二、神经元间互相联系方式(一)经典突触(主)以化学递质为媒介突触是两神经元间发生互相联系的部位叫突触方式: 一轴突与一树突或胞体联系分类: 轴树突触、轴体突触、轴轴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二)电突触: 通过电活动传递(电紧张方式)结构:神经元接触间隙小, 缝隙联结/紧密联结(有小孔道, 允许带电离子通过) 特点:传导速度快意义: 保证某些神经元产生同步兴奋(三)非突触性的化学传递神经元末梢释放化学递质, 不能直接作用于后膜, 而是通地扩散的方式作用于周边较广的效应细胞上。
常见于: ;单胺类神经元(交感神经: NE、DA.5—HT)特点:有些交感神经末梢形成念珠状曲张体, 内含化学递质扩散1)不形成突触(无前后膜)2)一对多的关系,3)递质弥散距离大4)效应细胞上有受体意义: 扩大信息传递范围(四)局部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长轴突: 从中枢的一处向另一处传递(中枢各不同部位间) 短轴突: 中枢的局限范围内传递信息(局部神经元)联系途径、局部神经元回路, 作用:在一个中枢内部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解决, 可有突触或电突触等三、神经递质: 定义: 神经末梢释放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神经递质(一)外周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Ach)植物神经系统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一小部分交感神经末梢(支配汗腺舒血管),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2.去甲肾上腺素(NE)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3.嘌呤或肽类(ATP和血管活性肠肽等), 重要在消化道分布, 支配胃肠道平滑肌致舒张 (二)中枢神经递质:1.Ach, 分布广、兴奋性递质, 部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的特异性投射区,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2、单胺类: DA(中脑黑质、纹状体)克制性递质;NE分布于低位脑干、中脑网状、延髓网状、脑桥蓝斑5—HT: 低位脑干、中缝核, 也许与痛觉有关3.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属兴奋性, 感觉传入, 大脑皮层甘氨酸、GABA:克制性, 分布广、皮层、脊髓4.肽类:神经激素肽:如:下丘脑产生的调节性肽, 调节不同神经元放电, 频率有关, 痛觉传入阿片样肽: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胃肠肽: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血管活性肽5.NO: 与神经系统学习记忆关系密切(三)递质和调质的概念:递质: 由经典突触的前膜释放, 引起后膜神经元兴奋或克制效应的传递物质, 特点是: 作用快、连续时间短调质: 由神经元释放后, 可扩散至周边效应器, 不限于突触, 多属于肽类, 能影响其它递质的释放, 起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慢, 连续时间长(作用于受体、通过第二信使, 改变细胞功能特点(四)递质共存:DALE原则:1、一个神经元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错)(有递质共存现象, 其中常有一种为肽类)2.一个神经元所有末梢释放的递质相同(对)(五)递质的合成、释放、失活合成: 胞浆、酶;释放: 以钙为媒介(囊泡与质膜融合)失活: 被酶分解(ACH)、NE(重新被突触前膜摄取)、在肝失活(六)受体学说: 递质通过受体起作用规定掌握受体的种类、亚型、分布部位、阻断剂、效应细胞胆碱能受体: M(毒蕈碱样受体) 副交感N节后纤维阿托品部分交感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N(烟碱样) 交、副交的N节突后膜N1 箭毒骨骼肌终板膜N2肾上腺素能受体α1α2β1β2四、神经营养作用:兴奋性: 血管收缩、子宫平滑肌收缩酚妥拉明克制性: 胃肠平滑肌舒张突触前膜受体(调节递质释放)心肌兴奋, 促脂肪分解心得安血管舒张、气管等内脏平滑肌克制纳络酮神经纤维支配效应器的双重作用:1.经AP的信息传递调节效应器的功能2.营养通过轴浆运送释放营养因子(维持正常代谢, 形成正常结构) 切断神经后效应器可萎缩效应器对神经元也有营养作用(产生N生长因子), 所以切断后, 神经元、细胞体、效应器都萎缩第二节、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反射的概念: 非条件反射为先天具有在CNS的参与下, 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应答二、反射弧: 由五部分构成: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形式:神经元在中枢的联系形式: 辐散式、聚合式、链锁状、环状四、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传布:传导: 一个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部传布传递: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向另一个神经元或另一个效应器上, 即跨细胞传布(一)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神经冲动经轴突到达突触,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传至后膜, 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EPSP)轴突产生APEPSP是慢电位、局部电兴奋, 活性取决于兴奋递质轴突起始部局部电流密集, 产生去极化, 可达阈刺激, 轴突AP EPSP可空间、时间递质总和, 以达阈刺激(三)兴奋性传布特性1.单向传布: 只能由传入神经元传向传出神经元, 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在轴突末梢2.中枢延搁: 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传递速度快, 跨神经元传递则速度慢经一个突触传导需0.3—0.5ms, 由于传递过程复杂, 递质释放3.总和作用: 不同神经元空间总和, 同一神经元时间总和EPSP小, 不能达成阈兴奋, 属阈下兴奋, 经空间、时间总和后可以达阈兴奋阈下兴奋可提高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性, 单独不能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易化作用: 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增长4.兴奋节律的改变: 传入和传出冲动的频率不一定一致, 有些传入冲动不能传出5.后放现象(后放电)在反射中传入停止, 传出反映仍继续, 称后放电, 系由环状联系所致6.易疲劳、对代谢变化敏感:神经传递需化学递质, 化学递质合成与释放有能量参与五、中枢克制: 分析、综合时需克制参与试述中枢克制的机制、意义?据发生机制不同分: 突触后克制和突触前克制(一)突触后克制(超极化克制:突后细胞)兴奋传布需一个克制性的中间神经元, 释放克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产生IPSP(超极化)1.IPSP: 克制性突触后电位克制性神经元, 末梢释放克制递质, 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电位(IPSP)—>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减少(克制) 兴奋性递质: 一价阳离子无选择性开放(钠进入细胞内产生去极化)克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氯通道开放, 氯进入细胞内产生超极化2、突后克制分类:传入侧支性克制回返性克制(二)突触前克制(去极化克制突触前细胞)六、反射弧的反馈调节:生理机能保持相对稳定, 负反馈调节排尿、排便等需彻底完毕生理功能, 正反馈调节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运动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传递通路传导途径: 浅感觉: 温痛触觉深感觉: 自身感觉及深部压力感觉(一)浅感觉:背根传入: 前脊角互换, 经中央管前交叉至对侧, 向上传导, (二)深感觉:背根传入: 脊髓后索上行,脊髓半横断: 断面以下, 对侧浅感觉消失、同侧深感觉消失二、丘脑: 为各种感觉传入的?后总换元站(除嗅觉外) (一)三类核群:1、感觉接替核: 所有特定的感觉传入纤维(除嗅觉外)在感觉接替核换元后, 上行至皮层特定感觉区2、联络核:不能直接与特定感觉纤维相联系, 可接受由皮层下纤维传入的或感觉接替核纤维发出的至皮层联系、协调各种特定感觉3.网状核: 髓板内核群: 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入纤维相联系: 弥散地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 以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二)向大脑皮层的两个投射系统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 感觉接替核投射(涉及联络核) 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网状核投射三、感觉投射途径:(一)特定感觉投射途径(丘脑以下的特定感觉途径)机体特定的感觉: 特定感觉通路, 丘脑感觉接替核, 投射至皮层特定的感觉经特定的通路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的感觉代表区, 产生特定的感觉 (二)非特定感觉投射途径(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各种特定感觉向上传时, 发出侧枝:进入脑干网状结构(互换、混合后)脑干网状核弥散投射至皮层大脑皮层处在兴奋状态, 是特定性感觉传导的基础四、大脑皮层感觉分析功能(一)大脑皮层的柱状结构与分区六层有规律地纵行联系形成皮层柱状结构, 为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 整合作用的基础, (对整个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解决即是整合)(二)大脑皮层的体表感觉区: 中央后回(3.1.2区)特点: 1.交叉投射(左感受右侧肢体、但头面部投射为双侧)2.倒立安排, 下在顶端3.代表区大不与感觉精细限度有关, 精细度越高, 代表区越大第二感觉区:中央前回与脑岛叶之间, 双侧投射, 正立安排(三)中央前回的感觉投射:1.关节肌肉的本体感觉投射入中央前回的粗感运动区运动区: 还可反馈投射以调节运动达精细水平(四)内脏感觉:1.相应躯干的感觉区也可感受相应区段的内脏感觉2.内脏感觉多投射入边沿区3.第二感觉区域或许与内脏感觉有关五、痛觉病理生理:(一)皮肤痛觉类型与传导通路分为二类:1.快痛(刺痛): 特点是: 痛感为锋利痛、定位清楚、来的快去的也快(无情绪反映)2、慢痛(烧灼痛):定位不清楚、出现的慢, 消失的慢, 伴有明显的情绪反映(二)内脏痛特性与牵涉痛1.特点: 慢、连续时间长, 定位不清楚, 难于分辨2.引起内脏痛的适宜刺激: 牵拉、缺血、炎症、痉挛皮肤对锋利刺激敏感3.内脏痛常伴牵涉痛, 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牵涉痛的机制是:1)同节后根支配, 兴奋由皮肤传入2)共同传导通路, 误认为皮肤传入牵涉痛的皮肤区域与内脏感觉通过同一脊髓阶段传入, 内脏感觉与相应皮肤区域感觉传至大脑皮层同一区域, 误认为是皮肤感觉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的运动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纤维支配骨骼肌纤维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其所支配的所有骨骼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α运动神经元: 支配骨骼肌中的梭外肌(可产生收缩反映的骨骼肌) 大α支配快肌纤维、小α支配慢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 支配骨骼肌中的梭内肌, 提高肌梭敏感性(一)脊休克:脊髓由于受外伤忽然横断后, 暂时丧失损伤面以下的所有反射能力, 进入无反映状态, 与脊髓自身有关的反射功能可恢复, 越高等恢复时间越长机制是丧失了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的控制(二)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原始的反射、脊髓自身就可完毕(三)牵张反射: 定义: 在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牵拉时, 被牵拉的肌肉就会产生收缩反映称牵张反射。
西医综合生理学知识框架复习重点
西医综合生理学知识框架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
甲亢时 TSH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
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
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
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
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
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
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
医学综合知识重点笔记
医学综合知识重点笔记一、生理学。
1. 细胞的基本功能。
-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单纯扩散:如O₂、CO₂等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 易化扩散。
- 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具有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
- 经通道易化扩散:如Na⁺、K⁺、Ca²⁺等离子借助通道蛋白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有离子选择性、门控特性(电压门控、化学门控、机械门控)。
- 主动转运。
- 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 - 钾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泵出细胞,同时将2个K⁺泵入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 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依赖于钠泵活动形成的Na⁺浓度势能差。
-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 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内负外正,主要由K⁺外流形成。
- 动作电位。
- 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迅速、可逆、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 产生机制:上升支(去极化和反极化)主要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复极化)主要由K⁺外流形成。
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传播的特点。
-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绝对不应期(对任何刺激都无反应)、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引起反应)、超常期(阈下刺激可引起反应)、低常期。
2. 血液。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有水、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电解质等。
- 血液的理化特性。
- 比重: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 粘滞性:全血粘滞性较大,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血浆粘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 血浆渗透压。
- 晶体渗透压:主要由NaCl等晶体物质形成,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笔记口诀整理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笔记口诀整理生理学笔记一:绪论1、唾液的分泌只有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
2、自身调节补充①肾,脑血流量②骨骼肌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
③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后微动脉。
④渗透性利尿:尿液渗透压大起来,不愿意把水交给肾小管上皮细胞⑤球管平衡先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论滤过多少一概重吸收65-70%的尿⑥管球反馈3、进入寒冷环境中,体温不下降闻到香味,唾液分泌运动员赛前呼吸循环改变以上,都是前馈调节4、正反馈:四排一凝一酶原,动作去极排卵前四排是指排便、排尿、排卵和分娩(排婴);一凝指血液凝固;一酶原指胰蛋白酶原;0期去极就不解释了;排卵前指E2引发LH峰。
负反馈:减压发射、血糖调节、肺牵张反射。
醛固酮不属于反馈系统,未构成回路5、Rh阴性接受Rh阳性血,主侧凝,次侧不凝,第一次可缓慢少量输,以后不能输。
这题反过来了Rh阳性接受Rh阴性血:主侧不凝,次测凝,第一次可缓慢少量输,以后也能输!只要记住一句话:输血害怕的是输入的血被破坏,也就是供血者的血被破坏。
受血者原先的血被破坏没有太大影响!笔记二:细胞1、细胞膜也是有免疫功能的(多选题)这些蛋白常常是表面抗原,表面抗原能和特异的抗体结合,如人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抗原HLA,参与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2、无饱和现象: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有饱和现象: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钙泵即(需要载体有饱和)3、Na?-Ca2?交换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其动力来自钠泵活动所建立的钠离子跨膜浓度梯度,故当钠泵活动受抑制时,Na?-Ca2?交换减弱(根本不需要管方向,浓度梯度没了,继发性主动转运垃圾了)4、@重吸收是指从小管腔,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所以既有继发性主动转运(小管腔到上皮细胞),也有易化扩散(上皮细胞到血液)。
反正从管腔到细胞要主动转运,从细胞到血液为易化扩散5、cAMP-PKA通路: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笔记口诀整理
生理学笔记一:绪论1、唾液的分泌只有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
2、自身调节补充①肾,脑血流量②骨骼肌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
③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后微动脉。
④渗透性利尿:尿液渗透压大起来,不愿意把水交给肾小管上皮细胞⑤球管平衡先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论滤过多少一概重吸收65-70%的尿⑥管球反馈3、进入寒冷环境中,体温不下降闻到香味,唾液分泌运动员赛前呼吸循环改变以上,都是前馈调节4、正反馈:四排一凝一酶原,动作去极排卵前四排是指排便、排尿、排卵和分娩(排婴);一凝指血液凝固;一酶原指胰蛋白酶原;0期去极就不解释了;排卵前指E2引发LH峰。
负反馈:减压发射、血糖调节、肺牵张反射。
醛固酮不属于反馈系统,未构成回路5、Rh阴性接受Rh阳性血,主侧凝,次侧不凝,第一次可缓慢少量输,以后不能输。
这题反过来了Rh阳性接受Rh阴性血:主侧不凝,次测凝,第一次可缓慢少量输,以后也能输!只要记住一句话:输血害怕的是输入的血被破坏,也就是供血者的血被破坏。
受血者原先的血被破坏没有太大影响!笔记二:细胞1、细胞膜也是有免疫功能的(多选题)这些蛋白常常是表面抗原,表面抗原能和特异的抗体结合,如人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抗原HLA,参与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2、无饱和现象: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有饱和现象: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钙泵即(需要载体有饱和)3、Na⁺-Ca²⁺交换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其动力来自钠泵活动所建立的钠离子跨膜浓度梯度,故当钠泵活动受抑制时,Na⁺-Ca²⁺交换减弱(根本不需要管方向,浓度梯度没了,继发性主动转运垃圾了)4、@重吸收是指从小管腔,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所以既有继发性主动转运(小管腔到上皮细胞),也有易化扩散(上皮细胞到血液)。
反正从管腔到细胞要主动转运,从细胞到血液为易化扩散5、cAMP-PKA通路: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
考研西综生理学部分知识点汇总
考研西综生理学部分知识点汇总生理学1、体液调节2、控制论3、动作电位低常期4、电压门控通道5、骨骼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6、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7、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因子8、心肌等长自身调节的原因9、心肌不强直收缩的原因10、枸椽酸钠抗凝机制11、心泵功能指标12、微循环局部代谢产物调节13、肾上腺素不具有的作用14、汗液15、肺静态顺应性降低的因素16、肺容量17、H+的感受器18、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19、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的物质[记为物归原主]20、CO2通过呼吸膜比O2快的原因21、不能引起促胃液素分泌的是22、胰液缺乏引起23、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24、特殊动力最显著的食物25、胆汁中有利胆的成分26、糖类在小肠内吸收27、血浆清除率28、阻碍蛋白质通过滤过膜的最主要结构29、剧烈运动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0、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31、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最强的是32、视杆细胞的特点33、远视折光异常34、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功能35、生长激素功能36、前庭小脑切除后37、支配汗腺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38、r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39、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40、影响甲状旁腺分泌最重要的因素41、机体受到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的系统是42、糖皮质激素的生理功能,错误的是43、睾丸生理功能44、雌激素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45、肌丝滑行时,与横桥结合的蛋白是46、骨骼肌收缩过程中,作为钙受体的是47、与胞质中cAMP生成有直接关系的G蛋白效应器是48、与IP3和DG生成有直接关系的G蛋白效应器是49、能缓冲血压快速波动的心血管反射是50、能抑制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调节血容量的心血管反射是51、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可引起52、破坏下丘脑内侧区,可引起53、用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细胞功能发生的变化有X54、肺表面活性物质X55、心交感神经效应的主要机制为X56、骨肠平滑肌动作电位X57、甲状腺手术时不慎切除甲状旁腺后可出现X58、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X59、可使静脉回流加速的因素有X60、体温正常变动X61、晕船反应受刺激的感受器。
【精品医学】西医综合(生理学)-试卷9
C. D. 解析: A.中央前回运动区全部损伤 B.纹状体受损 C.黑质病变 D.小脑后叶受损(分数:8.00) (1).痉挛性瘫痪是由于(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2).舞蹈病是由于(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3).手足徐动症是由于(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4).震颤麻痹是由于(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 A.参与睡眠形成机制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协调各种感觉在皮层与皮层下结构间的联系 D .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的传出活动(分数:4.00) (1).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2).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A.α 波 B.β 波 C.δ 波 D.θ 波(分数:6.00) (1).正常成年人在困倦时的脑电波一般为(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 21.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分数:2.00)
A.增强
B.降低 √ C.先增强,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强 解析: 22.关于脊休克的论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部分 B.动物进化程度越高,脊髓反射活动恢复越慢 C.反射恢复后,第二次切断脊髓,脊休克现象不会重现 D.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均可逐渐恢复 √ 解析: 23.关于状态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属于比较复杂的姿势反射 B.状态反射在去大脑动物表现最为明显 C.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 D.人体在正常状态,颈紧张反射明显 √ 解析: 24.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与基底神经节之间的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直接通路能减弱大脑皮层的活动 B.间接通路能增强大脑皮层的活动 C.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能抑制直接通路的传出效应 D.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中都存在去抑制现象 √ 解析: 25.下列关于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发动随意运动 √ B.调节肌紧张 C.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D.参与运动的设计 解析: 26.关于前庭小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与调节身体平衡功能有关 B.受损后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 C.受损后可出现意向性眼震颤 √ D.对调节前庭核的活动有重要作用 解析: 27.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分数:2.00)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肠蠕动增强 D.心率加快 √ 解析: 28.下丘脑控制生物节律的可能部位是 (分数:2.00) A.外侧区
西医综合考研资料-生理学重点考点分析
西医综合考研资料-生理学重点考点分析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西医综合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西医考研生理学重点考点分析摘要: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原理。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绪论1. 内环境相对恒定(稳态)的重要意义。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出胞和入胞。
2. 细胞膜受体。
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4. 兴奋、兴奋性和可兴奋细胞(或组织)。
5.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静息电位和钾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6.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西医综合考研辅导资7. 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三)血液1.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3. 红细胞及其机能★★。
4.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5. 血液凝固与止血★★★。
6. 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四)血液循环★★★★★1.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心音。
2.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原理★★★★,心肌的电生理特性★★★,自主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3.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相对稳定性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2020考研西综生理学考点速记
2020考研西综生理学考点速记2020考研西综生理学考点速记第一章绪论1.2010N1A关于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在各部分的体液量大体相等B.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又相互沟通C.各部分体液的成分几乎没有差别D.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是细胞内液[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机体的内环境。
(P8)“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约2/3分布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约1/3分布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中约3/4分布于细胞间隙内,称为组织间液或组织液;其余约1/4则在血管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即为血浆”(A错)。
(八版P4)“人体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因而各部分体液的成分有较大差别,但各部分体液又相互沟通”(B对C错)。
(八版P4)“血浆是沟通各部分体液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因而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D错)。
[题眼解析]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人体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但各部分体液又相互沟通。
细胞膜是分隔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屏障,毛细血管是分隔血浆和组织液的屏障,血浆是沟通各部分体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B对)。
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2/3分布于细胞内,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约3/4分布于细胞间隙内,为组织间液,其余1/4在血管中循环,称为血浆,为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AD错)。
各部分体液功能不同,成分也略有不同(C错)。
[知识拓展]①人体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因而各部分体液的成分有较大的差别,但各部分体液又相互沟通。
②细胞膜既是分隔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屏障,又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窗口;毛细血管壁既是分隔血浆与组织液的屏障,也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门户。
③血浆是沟通各部分体液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因而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2.2019N1A下列对生理学中稳态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限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状态B.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D.稳态是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确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 (P9)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简言之,是一种动态平衡(B对,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生理学9(PDF)
一、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一) 气体的扩散 Diffusion
1.气体分压=总压力×该气体容积百 分比。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
2.扩散速率(diffusion rate,D):单位 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
(二)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
1.气体分压差 2.与分子量(MW)平方根成反比和溶解 度(S)成正比。 S /√ MW 为扩散系数 CO2溶解度是O2的24倍,分子量大于O2,
故CO2扩散系数为O2的20倍。 3.与扩散面积成正比,与扩散距离成
反比。 4.与温度成正比。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O2(40),CO2(46)
O2(100),CO2(40)
(二)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厚度和面积 2.通气/血流比值
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DL=V/ PA-PC (ml/min•mmHg) O2的DL =20; CO2的DL =400 ml/min•mmHg 复习思考题
1.概念:肺通气、肺换气、胸内负压、顺应性、 功能残气量、 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 气量、 肺泡通气量、 通气/血流比值
2.呼吸时肺内压与胸内压怎样变化?
3.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部位、主要成分及其生
理作用?
4.结合临床探讨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VA)和每分钟肺血流 量(Q)之间的比值。
V/Q=4.2/5=0.84 V(增)/Q(或减)>0.84 生理无效腔增大 V(减)/Q (或增)<0.84 机能性动静脉短路 3、临床影响因素
性
(三)肺扩散容量diffusing capa过呼吸膜扩散 的气 体毫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西医综合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9)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二)两类肾单位
1、皮质肾单位
1)分布:分布于皮质外中层
2)数量:占85%—90%
3)结构特点:肾小球体积小:入/出小动脉口径=2:1;髓袢短;出球小动脉出球后全部分布于肾小管周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4)功能特点:形成尿液、肾素含量多
2、近髓肾单位:
1)分布:皮质层,近髓质
2)数量:10—15%
3)结构特点:肾小球体积大,入出球小动脉口径几乎相等;出球小动脉出球后包绕肾小管,形成直小血管 4)功能特点:与尿浓缩、稀释有关;几乎不含肾素
(三)近球小体:颗粒细胞(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基膜
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可能有吞噬功能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感知小管液中的钠浓度,传给颗粒细胞,调节肾素的
释放
二、肾血流量
(一)肾血液供应与分布
(二)肾毛细血管网与毛细血管血压
(三)肾血流量的调节:
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2、神经体液调节:
交感神经升高,收缩血管,肾血流量降低,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原尿量)
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通过滤过膜,水分如小分子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滤液中无蛋白:原尿又称超滤液
原尿与血浆除蛋白含量不同外其余全相等
滤过分数:GFR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GFR与滤过膜面积、滤过压、膜厚度有关
一、肾小球滤过膜及通透性:
皮细胞(阻挡血细胞);基底膜(孔隙);外膜(足突) 机械屏障(7万以上阻挡)和电屏障(带负电的唾液蛋白) 肾小球肾炎:基底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着
肾缺血:分泌唾液蛋白功能障碍,蛋白尿
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囊压)
滤过平衡:有效滤过压为零的某一点(从入球到出球)向出球端移动则GFR升高三、影响肾小球滤过量的因素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尿量增多的原因:
血浆胶渗压降低,滤过增多,尿量增多
血浆晶渗压不变
尿量感受器
泵漏模式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过低滤过减少、囊压、血浆胶渗压)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毛细血管痉挛、堵塞;复合物沉积)
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增加,平衡向出球端移动,GFR升高
第三节、肾步管和集合管的转动功能
尿素在终尿中含量高于原尿
一、转运方式:
被动方式:单纯扩散(CO2、O2、尿素)、易化扩散(载体) 主动转运:泵(钠泵维持势能差)、继发性主动转运
二、几种主要物质的跨膜转运
1、钠重吸收
A、泵漏模式:重吸收、回漏
B、被动转运:电场力:氯顺浓度梯度、钠顺电位梯度被动重吸收
C、髓袢升支粗段:钠:2氯:钾
D、主动转运:钠泵活动越来越强
2、HCO3和CL重吸收
A、近端小管:HCO3主要以CO2形式被重吸收
B、氯被动重吸收
C、氯主动三位体重吸收
3、钾重吸收:钾重吸收需能大
4、葡萄糖的重吸收:继发性转运
钠泵使钠G转运,Na—G载体只存在于近端肾小管(尤其在近球小管的前段) 葡萄糖只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
载体贮备能力:葡萄糖浓度增加,载体转运能力增加
肾糖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高血糖浓度
5、水的重吸收:
1)不可调性(绝对重吸收):不受神经体液调节):在近端肾小管
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约占65%—70%,仅与肾小球滤过量有关,是等渗重吸收
2)可调性:ADH,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影响因素:小管液的渗透压,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
ADH由下丘脑分泌,贮存于垂体中,ADH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通透性,但是否重吸收有赖于小管液中的渗透压
三、H+的分泌:
1、H+源于上皮细胞本身产生的CO2,泌H+的时候重吸收钠和CO2
2、氢、钾的竟争:酸中毒:钠氢交换增加,抑制钠钾交换
泌氨与泌氢相辅相成,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抗利尿激素+肾髓质的渗透梯度,
一、渗透梯度的形成:
逆流倍增的形成:外髓:Na+、Cl-(需耗能)
髓:尿素、Na+、Cl-
维持:直小血管的血流
暴饮暴食:髓尿素梯度升高,尿液一过性减少
老年人:髓尿素梯度降低,尿液增加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维持:
三、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机制:
髓袢的机能、直小血管血流速度、尿素的浓度
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自身的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渗透性利尿的机制)
小管液中不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的物质增加,小管液中渗透压增加,对抗了对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的水减少,尿量增加。
如甘露醇脱水、和糖尿病病人的尿量增加
(二)球管平衡:无论肾小球滤过量为多少,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量始终占滤过率的65—70%,近端肾小管的不可调性,即只受滤过量的影响。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交感神经系统
剧烈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肾小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浆流量减少,平衡向入球端移动,滤过量减少,尿量减少。
交感兴奋,肾素分泌增加,经RAAS调节,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NE(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小管的α受体,使钠水的重吸收增加
(二)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增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血浆晶渗压和血容量的改变可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
放
血容量增加,迷走神经到中枢,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
血浆动脉压增加以及寒冷,抑制抗利尿激素,使得尿量增加
下丘脑病变: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可出现尿崩症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大量饮清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冲动,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减少,水的重吸收降低,尿量增多。
静滴生理盐水,血容量增加,ADH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受抑制,肾血流量增加,滤过增
血浆胶渗压降低,平衡向出球端移动,尿量增加
毛细血管压升高,滤过升高,回漏量增加,尿量增加
第六节、血浆清除率
G的血浆清除率为0
要点:此种物质必须在尿中含有,
作用:可测肾脏功能
菊粉:可滤过但不能重吸收,分泌、排泄
在紧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
更多西医综合考研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