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7课《长城》同步练习D卷

合集下载

《长城》教学案例

《长城》教学案例

《长城》教学案例作者:李瑞华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05期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

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

使学生对中心句子的理解基本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关键词:《长城》一文引导体会联想教学案例一、抓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长城》这节课,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再次登上长城。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师: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登上了长城,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以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也啧啧称赞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在我们的课文中,作者同样有对长城的赞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到这句话。

3.学生找答案,反馈(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齐读这句话。

二、潜心会文,感悟长城1.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现长城是个伟大奇迹的相关语句,仔细品味,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简单的写在旁边。

2.学生自由学习,作批注(1)感悟长城的“气魄雄伟”①指读第一自然段、简单谈感受(长、弯曲)。

这是作者站在什么角度看长城?(板书: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②出示长城远景图③长城和长龙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共同点:长、蜿蜒盘旋……)A.长:(到底有多长?)一万三千多里。

(师: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大家猜猜用了多长时间,整整五百零八天。

你们说长不长?谁能通过读来表现)B.生:弯曲:蜿蜒盘旋。

学生结合资料袋谈:(长城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途经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一直延伸到甘肃的嘉峪关。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课文第一段师:腾飞的巨龙人人敬仰,但他只是人们想象中的产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5单元第17课 长城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5单元第17课 长城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智慧、气魄、盘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

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

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等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十余次。

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约6700千米。

课文中描写的这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峻 峪 瞭jùn yùliáo崇高(chónɡ cónɡ)瞭望口(liào liáo )气魄(pò ɡuǐ )屯兵(tún dùn )••••√√√√旋xuán (旋转、旋梯)xuàn (旋风)堡bǎo (堡垒、地堡)bǔ(堡子、吴堡)pù(十里堡)垛duǒ(城垛、垛堞)duò(麦垛、草垛)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结构:上下组词:崇高 崇拜造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的理想。

音序:C 部首:山书写指导:上小下大,“宗”整体要舒展。

崇chónɡ书写指导:左侧的“方”向右倾斜,右半部分的捺舒展有力。

结构:左右组词:旋转 盘旋造句:蜿蜒盘旋的小路一直通向山顶。

音序:X 部首:方旋xuán书写指导:上紧下松,“吉”稍扁,上横长,下横短。

结构:上中下组词:嘉奖 嘉宾造句:“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来了许多嘉宾。

音序:J 部首:士嘉jiā书写指导:“保”宜扁,“土”的下横要长而舒展。

结构:上下组词:堡垒 城堡造句: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城堡,终于获得了胜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37分)1. (8分)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①我围着羊圈________跑了3圈________。

②老师提醒我系________好鞋带,因为这关系________到走路的安全。

2. (8分)去掉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盼________ ________ 竭________ ________3. (8分)看偏旁写字,比比谁写得多。

(不少于3个)宀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4. (4分) (2020五上·红河期末) 比一比,再组词。

钓________ 噪________ 境________ 恼________ 梳________钩________ 燥________ 镜________ 脑________ 蔬________5. (5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窗含西岭千秋雪。

含________;千秋________。

6. (4分)根据课文《草原》内容填空。

课文中体现蒙古族民族风情的地方有三处:①蒙古族人民穿着各色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________②他们用________招待客人。

③饭后,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7. (6分)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照样子写句子。

(1)我继续朝前走着,忽然________有一个小男孩。

(2)忽然 ________8. (14分)课外阅读。

晏婴劝谏晏婴和齐景公及群臣到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

那金壶的内壁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八个大字。

齐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

《长城》教案设计他们吗?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以此来感受长城设计之巧妙。

虽然我们没去过长城,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坚固,构思巧妙,不由对他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从哪里可以看出修建长城的不易?4.小组讨论:为什么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小组交流。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呐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齐读)是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总结并用伟人的赞叹升华感情.六、知识拓展:课件出示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激发探究兴趣。

建议射口 瞭望口成排的垛子城墙顶上:17《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长城的构造。

2. 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4图文结合,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学准备:课件一、猜谜引入,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1、师:同学们,想猜谜语吗?请猜猜我是谁吧!“我是世界遗产,我属于中国,我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

”生猜。

对了,今天我们继续去登长城。

板书课题:长城2、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长城,今天这节课,咱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登上长城,去一睹它的风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爬山都峰说课稿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爬山都峰说课稿新人教版

爬天都峰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爬天都峰》。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汉语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双语班学生学情的特点,我将本课分为三个课时来教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结合文本学习生字词语为主。

2、教学目标根据《汉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双语班学生的特点,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既”“嗓”2个生字,会写“聪”“拎”“桶”3个字,理解并会用会写字。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大致领悟课文大意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

情感目标:随文初步熟悉学习内容,初步感受小女孩和老人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

3、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字。

4、教学难点:在生活中会用要求会写的字,能够结合生活用会写的字造句。

5、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件。

二、说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又能直观教学,故我采用了提问导入法,问孩子们爬过山吗?爬过哪些山?请个别作答。

让学生走进情境。

2.抓重点词句感悟法:《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教师教学要以语言的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来进行教学。

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

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现“似乎”“白发苍苍”(四字词语),作为重点词语,还要求会写,因此,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在该词的学习上。

“顶”字比较简单易学,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请了一位字写得很规范的学生上黑板范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37分)1. (8分) (2020四上·郎溪期末) 读拼音写词语,要把字写得端正又漂亮。

shèn zhìk uì bài bēi cǎn zhú jiàn xùn c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uè yèlín shíjià shǐcāo chǎng pān dē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文的笔画顺序是:________3. (8分)填空。

①让让路让座________②往往常 ________③玩游玩玩笑 ________④道知道 ________⑤起一起起床 ________⑥化美化 ________4. (4分)看拼音写词语。

bào fùyíhuòzhǐwàng búxì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iōng huái zhōng huárén mín gòng héguó________________5. (5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________②指生活悠闲自在。

________③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________④形容战斗激烈或经历了艰难的斗争。

________6. (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析(附各单元分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析(附各单元分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析(附各单元分析)01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5~8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第9~11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第12~15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第16~17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

18~20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21~24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25~27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

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等。

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图》《安慰》《讲历史故事》等内容。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7课《长城》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7课《长城》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7课《长城》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一、基础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bǎo lěizhì huìpán xuánqī liángwěi dà qí jìchóng shān jùn lǐ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一比,再组词。

转________ 隔________ 夫________ 仗________砖________ 融________ 扶________ 丈________3.反义词。

远看----________ 陡峭----________雄伟----________ 蜿蜒----________4.按要求写句子。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①缩写上面的句子。

②把上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读课文《长城》,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因为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课内阅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从“多少”“才”你体会到________。

(2)请你想象一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工具,是怎样被运上这陡峭的山岭的?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城三大名关山海关南抵渤海,北踞燕山,位于河北秦皇岛东15千米。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慈母情深》PPT课件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慈母情深》PPT课件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 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反复的修 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 母亲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作者内心 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触动。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 上意义相关或相近、 结构相同或相似、语 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 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 子。
我要买书,母亲又是怎么做的?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 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 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与理解。表现出慈母情深。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 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 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2.“龟裂”的“龟”读 guī ,不读 jūn 。 (× )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噪声 脊背 眼神
疲惫劳累 震耳欲聋 弯曲瘦弱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 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事,下面我们 继续走进“我”与母亲的世界,了解母亲 的伟大情怀。
互动课堂
自由读1-4段,请同学说一说:你发 现了什么?
文章脉络
想要买书,失魂落魄(1-4) 要钱买书,毫不犹豫(5-34) 买了食物,孝敬母亲(35,36) 再次给钱,买到了书(37,38)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我”最终买到书了吗( A ) A.买到了 B.没有买到 C.只买了罐头
二、判断对错。
1.“失魂落魄”的 “魄”读pò ,还可以 组词“魂魄”。( √ )
17 慈母情深
第一课时
梁晓声:(1949~),当代作家。 山东荣成人。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父亲》; 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 小说《雪城》《浮城》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37分)1. (8分)选出正确读音魏________ (wēi wèi)廓________ (kuōkuò)携________ (xiēxié)适________ (sìshì)2. (8分)加偏旁,变新字。

古________ ________ 良________ ________3. (8分)写出加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我有充分的自信。

________(2)我班有几个非常机灵的小朋友。

________(3)我期待的目光引起了她的注意。

________(4)没想到事到临头还会出现危机。

________4. (4分)照样子,写词语。

①绿油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②走来走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③甜甜蜜蜜: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5. (5分)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概括人物的心情。

惊奇痛楚激动渴望(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________(2)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________(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________(4)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________6. (4分)根据课文《小树摇》,补充完整。

小树摇小树在________里摇,绿了________,绿了________。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课件共17张PPT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课件共17张PPT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7课
浓郁 花繁叶茂 清香袅袅 流畅 磕磕绊绊 悄然 张望
自学指导:
自学思考题: 盲童安静是怎样感受春天美景的?
自学方法: 读一读 画一画 批一批
自学方式: 先自学,再小组讨论
自学时间: 5—7分钟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 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 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2019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精品课件

2019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精品课件

课堂练笔
你有爬山的经历吗?你在爬山的时候有没有巧 遇?说一说,写一写。
提示:按照一定的记叙顺序,把握记叙 的六要素有条理的叙述事件过程。有 详有略,刻画人物要生动形象。
笔下生花
根据你的经历,写一段记叙性的文字,明确文中的六要素。
今天早上,妈妈要我买菜。我便到便民市场去, 市场上的菜很多很多,我挑了一个冬瓜,付了十块 钱买下,然后高高兴兴地把瓜抱回家。
面对困难,互相学习,勇于攀登。
拓展延伸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 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课后作业 一、辨字组词。
辨( 分辨 ) 辩( 争辩 ) 辫( 辫子 )
峰( 山峰 ) 蜂( 蜜蜂 ) 锋( 锋利 )
课文讲解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一词说明我 和老爷爷不怕困难, 登上山顶的不容易。
课文讲解
不,老爷爷,我是 看您也要爬天都峰, 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我应该谢谢您!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 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 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 在居然爬上来了
说明老爷爷 没有想到自 己能爬上峰 顶,但确实
3.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天都 峰的过程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作者按照时间 发展的顺序, 抓住了记叙文 的六要素。
例文分析
《爬天都峰》写了暑假 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 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 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 了天都峰的故事。
这篇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生动形象的叙述了“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爬天都峰的过程。 写天都峰的高和陡是为下文描写爬山的艰难和体现人物的品 质做好了铺垫,在写法上这叫衬托。表现了“我”和老爷爷 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性格特点。

【晨鸟】(2019年审定)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麻雀》完整教案和作业设计及教学反思

【晨鸟】(2019年审定)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麻雀》完整教案和作业设计及教学反思

导入 ( )分

1. 听写。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认读词语。
加深印象。】
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 (课件出示 8)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
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 读后回答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课题
麻雀
17 麻雀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1. 认识“嗅、奈、煞”等 7 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 13 个字。
教学 目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 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 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 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1. 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麻雀?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3. 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4. “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答案】 一、拯救 急忙 掩护 猛烈 二、幼小 幻想 奈何 夸大 身躯 躺下 毛绒 戎马 三、 1. ② 2. ⑥ 四 1.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主要讲了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在地上发现了一只 小麻雀,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猎狗愣住了的故事。 2.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从巢里掉下来的。这是对小麻雀的外形描写。 3. 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猎狗被老麻雀为自己孩子而奋不顾身的爱而愣住了。 4. 因为我不想让猎狗伤害小麻雀和老麻雀。
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长城教学设计及意图(共9篇)

长城教学设计及意图(共9篇)

篇一:长城上教学设计山美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9.《站在长城上》即墨市德馨小学王莉莉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是中国人”第2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的等内容编写的。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长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及其历史地位,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等相关历史,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和丰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长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历史、地位、作用。

(2)知道长城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历史、地位、作用,知道长城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1.播放长城图片,音乐伴奏。

学生谈看到长城的感受。

2.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照片初步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长城的相关知识活动一:长城的世界地位1.去过长城的同学交流登长城的感受。

2.全班交流在哪里见过长城。

预设:(1)电视上(2)书上(在什么书上见过?《上下五千年》、《旅游指南》)(3)网上(什么网站?旅游社网站)(4)人民币上(我国第四套一元纸币的背面是长城。

什么样的景点能出现在人民币上?能体现我国悠久历史和壮丽山河的景点才能出现在人民币上,可见它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小结:虽然没有去过长城,但是却都知道长城,可见它的知名度很高。

3.好多外国友人也都慕名而来,出示图片: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撒切尔、戈尔巴乔夫等372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游览长城时都给予长城很高的评价。

学生谈感受。

4. 出示文字资料,指名读,学生交流了解到什么。

2019年精选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17 长城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三

2019年精选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17 长城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三

2019年精选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17 长城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三第1题【填空题】读下面的句子,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括号里。

智慧夸奖夸耀满意高兴①老师______小丽爱动脑筋。

②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______的结晶。

③妈妈对我今天在客人面前的表现非常______。

④弟弟像______的一休,眼睛一眨就是一个主意。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课文《长城》,把句子补充完整。

长城,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选择正确的词义。

靠:a. 接近,挨近 b. 依靠 c. 信赖①我们的船渐渐靠岸了。

______②数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______③他做事很可靠.你不必担心。

______自然:a. 自由发展 b. 不拘束 c. 理所当然④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______⑤我的病不用吃药,过两天自然就会好了。

______⑥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下面句子的歇后语。

芝麻开花——______张飞卖豆腐——______叶公好龙——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是……而是……①______明天下雨,我们______不去公园了。

②共产党闹革命______为了个人发财,______为了解放劳苦大众。

③______小明本学期在学习上下狠下功夫,______进步明显。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反义词。

远看----______ 陡峭----______雄伟----______ 蜿蜒----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读句子,排顺序,填序号。

______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

______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7课《长城》
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24分)
1. (6分)拼一拼,写一写
bǎo lěi zhìhuìqìpòdǎzhà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组词。

间_______ _______ 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 (4分)扩展训练。

(有趣的成语)
例: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最快的速度 _______
最长的腿 _______
最难做的饭 _______
最遥远的地方 _______
4. (5分)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5. (1分)查字典填空。

①“慧”字的音序是_______,音节是_______。

②“扶”为_______结构,这个偏旁是_______,组词为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0分)
6.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城三大名关
山海关南抵渤海,北踞燕山,位于河北秦皇岛东15千米。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它是万里长城关隘的起点,“关内”“关外”的分界处,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的三大名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居庸关在距北京50千米的昌平区境内,有南北两口,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

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是名将徐达督建的。

关城位于长达20千米的深谷之中,因山势雄奇,自古即有“绝险”之称,是北京西北的门户。

自金代起即被誉为“居庸叠翠”,列入燕京八景之一。

嘉峪关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之南,北为茫茫天际的荒野,占据“丝绸之路”的咽喉,为历代军事重镇,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与东边的山海关遥相对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1)结合短文内容填空。

①被称为“长城第一关”的是_______。

②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是_______。

③被列入燕京八景的关城是_______。

(2)“自”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自己;②从,由;③自然,当然。

文中“自金代起”的“自”应选_______种解释。

(3)短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长城三大名关的?
(4)为什么称长城上这三座关城为名关?
7. (6分)课内阅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从“多少”“才”你体会到_______。

(2)请你想象一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工具,是怎样被运上这陡峭的山岭的?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8. (5分)将下列节日按顺序重新排列。

(写序号即可)
①重阳节②除夕③端午节④元宵节⑤中秋节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24分)
1-1、
2-1、
3-1、
4-1、
4-2、
5-1、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0分)
6-1、
6-2、
6-3、
6-4、
7-1、
7-2、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