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武汉建筑与楚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要强调一下 ,我们并不是一味要求任何武汉建筑都 要建造成古代楚地建筑的模式 。社会发展到今天 ,传统建筑 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物质与精神条件都已不复存在 。因 此 ,我们的传统建筑的形式与内容也必须随之改变 。应该结
图 5 洪山广场
22
四川建筑 第 25 卷 6 期 200 5112
·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
对于楚文化的价值 ,皮道坚先生在《楚艺术史 》中这样写 道 :“楚艺术也是人类在古代世界的杰出的艺术创造 ,与早于 它的古代埃及艺术 ,巴比伦艺术 ,以及与它大致同时的希腊 艺术 ,稍后的罗马艺术相互辉映 ”。“春秋战国时有两支区域 性文化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产生至为深远的影响 ,那 无疑是指崛起于南方江汉地区的楚文化和雄长于西北关中 地区的秦文化 ”。他还认为 :“洋溢着浪漫激情与生命活力的 楚艺术 ,它的造型是那么奇特美妙 ,纹饰飞扬流动 ,色彩艳丽 繁富 ……”,“这些楚艺术图式符号所首先展示的是生命的自 由精神 ,是体现在艺术中的自由生命本身 ,是人的活跃的生 命机能的尽情发挥 ”,“楚艺术所体现的这种崇尚生命的运动 与活力 ,强烈向往自由的文化精神是后来的中国文化中相对 被压抑的一种精神 ”。
21世纪将是人类更加珍视历史文化的新世纪 。社会和 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越高 ,人们就更应该热爱和珍惜历史文 化 。可以说 ,现代化的内涵中包含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 与保护 。
2 建筑现状
自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随着“国际式 ”建筑在中国大量
出现 ,城市景观日趋单调乏味 ,城市传统建筑文化屡遭到破 坏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 ,各种各样外来建筑新风格加速涌 入 ,更使得许多城市加速失去了原有的个性 。无论走到哪 里 ,看到的都是类似的现代都市风景 :千篇一律的建筑物 ,千 篇一律的城市形象 。造成如此结果 ,正是因为人们对文化底 蕴的忽略和淡忘 ,以至于丧失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一味模仿 他人 。国际建协《北京宪章 》指出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 ,留 存于城市与建筑中 ,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 ,对城市的建设 ,市 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 ,是城市和建筑之魂 。技术 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 ,地域 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 ,消失 ;城市与建筑物的标准 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衰退 。建筑文化和城市出现 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 。”这些论述 ,正符合于中国的实际 ,说 明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再创造的迫切与必要 。
要想建设有地方特色 ,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形 象 ,首先应依据城市的地理 、历史传统 ,资源条件 ,准确地把 握城市性质的定位 ;其次 ,按照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设计 、改造 或发展 ;再者 ,要保持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 。武汉市一年一 度的国际旅游节 ,就是一个很好的弘扬楚文化的活动 。就武 汉市目前的状况 ,三镇各具特色 :汉口是全国有名的商业区 , 江汉路步行街 、汉正街更是名声在外 ;武昌是全国著名的文 化教育基地 ,云集诸多高校 ;汉阳是工业基地 ,侧重于轻 、重 工业的发展 。基于此 ,汉口与汉阳侧重于商业和工业 ,现代 气息较浓 ,其建筑设计可偏重于现代感 ,突出不断进步的武 汉现代都市新形象 ;武昌文化氛围浓厚 ,其建筑可更多的有 意识地加入楚文化特色 ,突出武汉地方文化色彩 。尤其是文 化氛围浓郁的诸多高校目前都在大兴土木 ,设计者更应有意 识地将楚文化渗入其中 。例如 :武汉大学之所以成为全国最 美丽的校园之一 ,与其具有浓厚文化韵味的建筑有着重要的 关系 。虽然 ,其建筑不具有楚文化的痕迹 ,但也达到异曲同 工的效果 ,见图 9。
纵观武汉 ,虽然摩天大厦高耸林立 ,公共建筑高大恢宏 , 但细究起来 ,能够结合楚文化特点 ,发扬楚文化特色的建筑 物却屈指可数 。尤其是一些具有文化蕴意的公共建筑 。例 如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扬势宏大 ,是武汉市主要的形象工程 之一 。设计者想到了模仿贝聿铭先生为卢浮宫扩建工程设 计的玻璃金字塔地下入口 ,却没有考虑采用地方特色的楚文 化来表达地方文化特色 ,见图 1;武汉图书馆 ,作为武汉市有 名的公共建筑和文化建筑 ,外观现代气息极浓 ,内部却仅在 墙壁上借用了楚文化的符号作为装饰 ,见图 2;还有武汉商业 中心武汉广场 ,其门前耸立着西方保护神的雕像很有文化用 意 ,遗憾的是 ,设计者也只是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表达 ,而舍 弃了本地的楚文化 。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武昌 ,也同样如此 。 众多名目繁杂的住宅小区 ,大部分都采用了欧式风格 。一个 名为江南庭园的住宅小区 ,在小区中营造出一种江南水乡的 气氛 ,借此来表达都市人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 ,本无可非 议 。只是房地产商和设计者为什么要用外乡的文化来“传情 达意 ”呢 ? 如果我们用“充满浪漫激情和生命力的楚文化 ” 来营造一个“世外桃源 ”, 效果又会如何 ? 试想 ,如果我们居
图 2 武汉图书馆
图 4 湖北出版文化城
曾经轰动一时的洪山广场 ,设计者也很好地把握住了楚文 化的脉络 ,通过两组浮雕、三幅壁画和一个“火凤凰 ”图腾 ,集中 表现了该广场的神韵 ———楚文化精神。两组浮雕中“天人共 舞 ”以凤图腾为中心 ,伴以车马出行图 ,击鼓舞蹈图和撞钟击磬 图 ,展示了楚艺术中“人神杂糅、光怪陆离 ”的神秘世界。而“射 日传说 ”以楚绘画中后羿射日形象为主题 ,辅以人神混杂的狩猎 宴乐场景 ,体现了楚人孔武有力的风采。在下沉式广场的中心 地面 , 4 458块花岗石将古代楚国的图腾“火凤凰 ”镶嵌成巨大图 案 ,占地 2 500平方米 ,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广场花岗石铺装 ,为 荆楚大地留下了行动的楚文化烙印 ,见图 5。
楚文化的地域范围包括今鄂 ,湘 ,赣 ,豫 ,皖 ,苏等省的全 部或部分 ,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 ,楚国都是榜上有 名 。楚文化发祥地湖北 ,远古时代即为水乡泽国 ,其建筑便 因地域特点而独具特色 。
《水经注 ·沔水 》记载 :“楚灵王筑章华台 ,台高十丈 ,基 广十五丈 ”,反映了以高台建筑为特征的楚国建筑的宏伟气 势 。崇高台 、重灵空 、喜装饰 、善施色 ,可视为楚地建筑的原 形特征 。
当然 ,武汉也有成功的例子 ,新近落成的湖北出版文化 城就是其中之一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楚文化青铜文化的最 高成就 ———编钟 。主体建筑利用原有双塔形成具有编钟意 象的整体造型 ,孔洞状的方窗形似编钟上的突起 。双塔头部 之两翼呈翅状展开 ,取意于楚文化中凤的意象 ,充满力量与 浪漫之感 。而双塔的玻璃幕墙 ,宛如两条飞龙冲天而起 ,动 感十足 。设计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着手 ,结合地理环境和建 筑物的性质 ,以抽象的形式 ,简洁的体量 ,表达出对楚文化以 及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敬意 ,见图 4。
当然 ,楚文化并不是武汉城市文化的唯一色彩 ,武汉的 城市文化是多元的 ,发展的 ,楚文化的内容也应该是发展的 。 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前进 ,继承与创新也同样处于运动状 态 。只有将建设的步伐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 ,相依相存 , 那么一个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现代大都市 ———武汉 ,就会展 现在人们的面前 。
图 1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合现有的地理环境 ,周边氛围 ,建筑物的性质去考虑 ,借助楚 文化特有的符号 、色彩及其深蕴的风貌格调 ,创造出新的建 筑形式 ,以符合现代人对建筑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塑造出个 性鲜明的城市形象 。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的陕西历史 博物馆是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凸起唐代特征 ,就是出于传承 西安的历史文化的考虑 。上海的金茂大厦也是成功的例子 , 参考了中国古塔造型 ,既有现代性 ,又有地域性 。
图 3 江南庭院
从上述 ,可以清楚看到楚文化在现代武汉的没落 ,在它的 发源地被后人忽略和淡忘 。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 的关系 ,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 朝着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武汉 ,难道就不能将其深厚的文化底 蕴运用到城市建设中 ,再现已黯然失色的楚文化的辉煌吗 ?
象 。城市的文化形象应包括城市建筑文化 、公共文化 、科技 文化 、自然文化 、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 ,是自然文 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正如秦 光荣先生指出的 :“城市形象的展现 ,不仅在于它的外观形 象 ,更重要的是其外观形象所蕴含的‘精 、气 、神 ’和市民素 质 ”。只有市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设计者通过抽象手法设 计的方案 ,其文化精髓才能被市民所理解 、认同和传承 。其 次 ,在规划设计上 ,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和局部的结合 。
[收稿日期 ]2005 - 06 - 16 [作者简介 ]王琨 ,硕士研究生 。
四川建筑 第 25 卷 6 期 200 5112
21
·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
住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中 ,在自身感受地方文化熏陶 的同时 ,又使下一代较早地了解地域文化 ,何乐而不为 ,见图 3。还有长江边南岸嘴 ,市政府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邀请众 多名家进行设计 ,希望将其建成武汉市标志性场所 。但众多 的方案 ,唯有一例考虑到楚文化 ,将其特色的符号色彩运用 到设计中 ,只是到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
湖北剧院与楚文化的代表作 ———黄鹤楼遥遥相望 , 又 与革命色彩极浓的首义广场相对 。在这个复杂的文化氛围 里 , 处理好外观极为重要 , 其外观构思以 “黄鹤 、鼓琴 、 歇山 ”为主题 , 挑面形象象征黄鹤展翅腾飞 , 鼓形的建筑 主体和屋顶的悬案比喻鼓琴合奏 , 主立面形成中国古代歇 山屋顶的轮廓 , 建筑壮观宏伟 , 与相邻的黄鹤楼 、白云阁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一并构成古代 —近代 —现代的历 史脉络 , 成为江城的一大景观和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 , 见 图 6。
图 6 湖北剧场 湖北省博物馆 , 采用楚文化特有的红黑色及特有的形 式 , 来传承楚文化 , 见图 7。汉口江滩是武汉市 “亮起来 工程 ”的重点 , 虽然采用了现代材料和手法 , 设计者通过 江滩护坡上的浮雕 , 仍叙述着楚文化的悠久历史 。马鞍山 森林公园采用楚式门楼 , 使游玩的人们有种回归远古时代 的感觉 , 见图 8。
·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
浅议武汉建筑与楚文化
王 琨 1 ,袁 强 2
(11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21武汉建筑设计院 ,湖北武汉 430010)
【摘 要 】 在当今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 ,中国建筑在日益失去自身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 ,日益 单调乏味 。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继承和发扬传统地域建筑文化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 文中仅以武汉市为例 ,予以阐述 ,希望能引起业界的思考 。 【关键词 】 武汉建筑 ; 楚文化 ; 融合
参考文献
[ 1 ] 李其荣. 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 [M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3.
[ 2 ] 李长君 ,王晓峰 ,杨春凯. 古今贯通 ,突出地方特色的尝试 ——— 湖北出版文化城主体建筑外装及室外环境方案设计体会 [ J ]. 华中建筑 , 2001.
[ 3 ] 王晓. 新楚风建筑形式的探讨 Fra Baidu bibliotek J ]. 华中建筑 , 2001.
图 7 湖北省博物馆
图 8 马鞍山森林公园门楼
3 未来展望
从上述实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建设中要想加强文 化意识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应该强调自觉地 ,有意识地运 用文化底蕴 ,从提高市民素质上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结合 。
目前 ,武汉市正从多个方面着手 ,创建有特色的城市形
图 9 武汉大学新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 TU - 80 【文献标识码 】 A
1 话说楚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地广势强 、雄峙一方 ,创造出了独具 特色的楚文化 。随着疆域的拓展和民族的融合 ,楚文化渐次 渗透到以长江为轴线的中国南方地区 ,而作为文化重要载体 的长江沿岸都市 ———武汉 ,自然与楚国历史文化结下了不解 之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