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班主任

我理想中的班主任
我理想中的班主任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有了将近12年的学生生涯,有了许多个班主任老师。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一个。那是我的初中班主任(以下我用杜老师称呼),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一个老师可以成就学生也可以毁了学生,所以每一个老师应当成长为一个成就学生的老师。我从我们杜老师身上归纳出一些优秀班主任的特点,我想我心目中理想的班主任就是他那样的老师。

一、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榜样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杜老师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他常常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榜样。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带头做到,杜老师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杜老师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杜老师就和我们成为知心朋友;要求学生作业写工整,杜老师的板书就书写规范。

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学生才敬重和信任你。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教师的权威,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二、采取民主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

杜老师在制定班规的时候,专门召开了班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规章制度的条款。制定出的班规符合同学们的期望和要求,这是同学们自己制定的班规,大家都会自觉去遵守。制定科学、有效地班级规章制度,有助于约束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实现目标。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有助于使条款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使班级管理成为学生的自我管理。

班级的规章制度除了要切合学生实际外,制度的语言表达应简洁、明确、具体,让学生易读易记易于执行。杜老师在班规之中加入了奖惩制度。对班级里赢得荣誉的学生,班级应给学生什么样的物质奖励和什么样的精神奖励,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对违反校规、为班级抹黑的学生,惩罚性的为班级义务劳动几次,也要有详细的规定。当然,我们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把关爱学生放在首位,有关条款充满了人情味,多一点积极鼓励,少一点消极防范。

三、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对班主任来说,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特别重要。班干部在班级中

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与他

们的工作密不可分,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因此,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

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

杜老师在选拔班干部的工作中,通过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首先,选拔是基础,通过民主选举和班主任指定相结合等办法,既民主又集中,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威信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使班干部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杜老师经常与班干部召开小会。对班干部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班干部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为同学做出榜样,从而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增强号召力。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就大胆地使用他们,不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

四、常与学生打成一片,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说理与情感相融

杜老师课间只要有空都会来教室里坐一坐,和同学们闲话家常。常常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课下的时候,杜老师总是很亲切,同学们都带着尊敬与亲切的叫他“老大”。杜老师在教育犯错的同学的时候,都是通过说理来体现,在与学生说理时,看到学生的优点,看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抓住学生的长处入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是一种调动学生情感的工作,因此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的引力是相当大的,能使孩子调节自己的行为,只有产生强烈的情感,才能引发相应的行动。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班主任要以诚挚和温馨的爱,来感动学生,来感染学生,来感化学生。建立师生之情,以师爱引起学生的情感。

现代教育理念下,班主任成长有“四必”和“三心二意”之说。“四必”: 1、必读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2、必上班主任论坛(网站);3、必写教育手记;4、必融入学生。“三心二意”:一颗童心、一颗爱心、一颗真心;情意、创意。对班主任而言,在操作的层面上,理想班主任的工作还必须遵循几个必要的原则:

1.激情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是激情澎湃,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善于用火热的情感叩开学生深闭的心扉,善于在平凡的事业中捕捉到兴奋的诗意。

2.融入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时时不忘责任角色,但又常常会忘记年龄角色,把自己融入班级,融入学生,融入活动,在与学生一起疯学、疯玩、疯长的过程中,走进学生心灵。

3.表率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是品行端庄的长者,道德规范的楷模,言行合一的实践者。以他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打造班级工作的灵魂,表率是他为班主任的立身之本。

4.尊重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懂得尊重,懂得感激,善于和学生做朋友,善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善于

把自己的教育隐蔽起来,并由此和学生达成心灵的高度默契。

5.情意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当是爱的使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漾溢着诚挚无私的爱。他会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深谙每一次教育的实施都应该“未成曲调先有情”。

6.目标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宏大的教育抱负,有明确的治班方针与培育目标,把“争第一”的思想深深地植入学生心中。

7.激励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当是最善于激励学生向上的动力,具有一双挖掘善的眼睛,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又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懂得惩罚教育艺术性的大师。

班级教育对个体而言,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是表扬、赏识,二是批评、惩罚。我们提倡赏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为对学生的表扬与赏识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在良性信号的刺激下走向更大的成功。

8.活动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该善于设计层出不穷的有趣活动,他的教育目标、治班思想在一个个看似不经意的活动中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9.个性化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是个强闻博记、风趣幽默、风格独特的人,拥有极富个性与人情味的治班方式,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成为班集体向心力的重要源泉。

10.自动性原则

理想的班主任,不会是“监工、督学、暗哨”。而是崇尚科学管理,有着成熟管理理念与体系,班级管理自动化的实践者。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新教育之梦》中写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五年以后将那些最精彩的东西选编出来就是最精彩的书。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因此,上述十个原则,远远不是理想班主任的全部内涵,做一个学生爱戴的、象魏书生李镇西那样的教育家,应该是永远的追求。

通过朱永新先生的教育理念与感受到杜老师的教育方法,我深刻感受到理想班主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不同的人,对这个理念有不同的理解,所谓教无定法。很多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要在一些相关的基本原则上进行发展。

我觉得理想班主任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概念都不一样,但是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能够秉持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素质,朝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主任迈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