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足太阴脾经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太阴络脉
【循行】 •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
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 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 实,则腹 (1) 中切痛;虚,则鼓胀。 取之所别也。
• 【注释】 •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 中,接手少阴心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经脉病候】
•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 食则呕,胃脘 (1) 痛,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 (2) ,则快然如衰 (3) ,身体皆重。
•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 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 泄 (4) ,水闭 (5) ,黄疸,不 能卧,强立 (6) 股膝内肿、厥, 足大指不能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 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 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 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 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 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 太 阴 脾 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太阴经脉
【循行】
•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 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1) ,过 核骨后 (2) ,上内踝 (3) 前廉, 上踹 (4)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 (5) 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 脾,络胃,上膈,挟咽 (6) ,连舌本 (7) ,散舌下。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
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语译】
•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 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 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 (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 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 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 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 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 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 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 舌根,散布舌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
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 胀、厥冷等症。 (三)主治概要 脾胃病: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肠鸣, 胃痛。 前阴及妇科病: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 利,遗尿,遗精。 外经病:下肢痿痹,脚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教学大纲要求
【目的要求】
• 1. 掌握《灵枢·经脉》中描述足太阴经脉 循行的原文。
• 2. 熟悉足太阴经脉病候。 • 3. 掌握8个常用腧穴的定位、特异性、主
治和操作方法。
• 4. 熟悉足太阴经脉病候以及络脉、经别
的内容;熟悉其余穴位的定位和归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经络小结
歌诀 • 四足太阴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 • 脾胃肠腹泌尿好,兼治生殖及舌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 布胸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 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 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 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 1蹠骨的头部突起。
作勉强起立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语译】
•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 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 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 感到沉重无力。
•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 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 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 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 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 能运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太阴经 足太阴经络 足太阴腧穴Baidu Nhomakorabe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太阴经络
足太阴经脉
经脉病候
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经别 足太阴经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 皆纵
【注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胃脘--《说文》:“脘,胃府 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 “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
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
足太阴脾经 总结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足内侧、 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 8寸交到足厥阴经之前,上行于小 腿及大腿内侧前缘,经腹部和胸部 前外侧,止于腋下第六肋间。
体内:属脾,络胃,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支脉从胃上膈,注心中, 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