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语文一下教材整体框架介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引言语文教材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并从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和课文五个部分。
1.拼音部分:教材通过拼音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发音规则和声韵母,为学习汉字打下基础。
2.汉字部分:教材以生活场景为背景,选择一些基础的汉字,让学生通过识字、认字和写字的练习,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
3.词语部分:教材涵盖了一些常见的词语,通过词语的学习,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句子部分:教材以简单的句子为主,通过句子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课文部分:教材选用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和生活情趣的课文,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
二、教学方法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兴趣。
1.游戏教学法:教材通过一些语言游戏,如说说唱唱、猜猜画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教学法:教材设置了一些任务,如朗读课文、写汉字等,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文知识。
3.合作学习法:教材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4.归纳总结法:教材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和习题,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读、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和课文阅读的能力,打下语文基础。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些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基本框架内容介绍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基本框架内容介绍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由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为全体少年儿童提供的、由国家财政投入的基本教育。
义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品质,使其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为了实现具备素质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核心,而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正是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语文学科发展的趋势而编写的一套教材。
本文将对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的基本框架内容进行介绍。
首先,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遵循了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
语文教育不再单纯强调对字词句法的繁琐讲解,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立德为先,突出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因此,在基本框架中,它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注重思维发展、情感态度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其次,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注重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教材内部框架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主要包括语文常识、字词句、阅读和写作等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而选修部分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修辞格和表达技巧等内容,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追求,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和理解语文这门学科。
第三,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侧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教材将学生的参与度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实践。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最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基本框架内容介绍
如四季美景、挚爱亲情、修身正己、人生之舟”等,力求形
成一条贯串全套教材的显在线索。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 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一)阅读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 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构建
对作品内容、 把握意蕴, 感受诗歌的 主题有自己 领悟作者思 下 韵律,把握 的看法,理 想感情,并 诗歌的意象,解小说社会 能运用历史 理解诗人的 意义,欣赏 眼光审视作 情感 小说语言, 品的当代意 了解小说多 义,在诵读 样化风格 中增强文言 语感,积累 常见文言词 语
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 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 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
பைடு நூலகம்体安排
• 每册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 块,不同单元穿插安排“综合性学习”“名著导 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 • 阅读,每单元4课,全套书144课,共编入193篇课 文(一课内含多篇的,均以单篇计算);写作, 每册安排6个专题,全套书共36个专题;综合性学 习,七—八年级每册安排3次,九年级安排2次, 全套书共安排16次;名著导读,每册安排2次,共 安排12部中外名著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每 册安排2次,每次选入4首古典诗词,共编入48首。
借助注释和 把握演讲的 了 解 游 记 的 在反复诵读 工具书读懂 特点,领悟 特 点 , 把 握 的基础上, 课文,领会 作者的思想, 作者的游踪、 培养文言语 诗文的丰富 获取有益的 写景的角度, 感;注意积 内涵;品味 启示;学写 学 习 触 景 生 累常用文言 精美的语言, 演 讲 词 , 尝 情 、 情 景 交 词语和句式, 积 累 常 用 文 试当众演讲 融 等 写 法 , 欣 赏 课 文 精 言词语 揣 摩 和 品 味 彩的语句 语言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 课程简介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材。
本教材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 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材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课文阅读本教材收录了20篇精选的课文,涵盖了生活、人物、动物、自然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语言文字知识本部分包括字、词、句子和段落的学习。
学生将学会正确书写各个汉字,掌握常见词汇的读音和意义,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改写句子,了解段落的结构和作用。
2.3 作文习作本教材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作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4 阅读训练本部分包括了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和阅读速度训练。
学生将通过解答问题来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速度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3. 教学目标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加强对汉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4. 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了有效地教授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课文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准确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学习评价与测试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测试:•课堂表现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阅读、朗读、写字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书面作业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书面作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测验:教师可以不定期地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年级语文教材。
以下是该教材的主要内容:
1. 汉语拼音:学生将学习汉语拼音的发音、书写规则和拼音方法,以便能够正确地拼读汉字。
2. 识字与写字:学生将学习识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并练习书写汉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 口语交际:学生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4. 阅读:学生将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5. 写话:学生将学习写话方法,练习写简单的句子和短文,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7. 快乐读书吧: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以及如何有效地阅读。
该教材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同时,该教材还配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课文插图、汉字卡片、录音带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一、单元整体解读:【人文主题】这是本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四篇识字课,一个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一个语文园地,一个快乐读书吧。
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课文编排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春夏秋冬》为看图识字。
课文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
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
《姓氏歌》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
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
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8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4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
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
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小青蛙》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猜字谜》是字谜识字,由两则字谜组成,一幅插图描绘了小朋友猜灯谜的情景。
猜字谜寓知识性、趣味性、折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导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当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连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升高,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同学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一、内涵:注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扬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行为己任,为同学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养分。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浓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学校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同学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高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逻辑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逻辑,让孩子在好玩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好玩的传统嬉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逻辑。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同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支配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同学感触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强。
与人教版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数量虽然大幅削减,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强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介绍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材,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本册内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运用和欣赏中文。
教材结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1.学习字母2.诗歌朗诵3.小小作家4.阅读理解5.古诗诵读6.小故事大道理7.说说我的家8.讲话有礼貌每个单元都包括课文、课后习题以及相关的练习和活动。
教材结构合理,章节之间内容联系紧密,能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渐提高语文水平。
教材特点强调启发思考这套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和判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题型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强调诗歌诵读诗歌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教材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并通过诵读诗歌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强调综合能力本教材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种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学生将能够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
强调互动学习教材中设有小组活动、讨论和合作学习的环节,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习目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目标包括:1.掌握字母的读写;2.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并能够进行朗诵;3.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4.培养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5.增加对古诗的了解和诵读;6.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总结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学习本册内容,学生将能够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下雨了》|人教部编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天气变化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大气运动等原因导致的气候变化。它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能帮助我们预测天气,合理安排活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描述的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这些案例展示了天气变化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预测天气。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句子朗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燕子低飞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天气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还能想到哪些天气变化前的现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观察窗外的天空、云彩等,让学生描述看到的景象,并预测天气变化。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天气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一、说编年体例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共8课和六个阅读单元共21课,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
本册有四次口语交际,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语文园地,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对全册的整体框架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后,我们具体来看看六个课文阅读单元,下面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对这六个阅读单元进行了梳理。
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的识字略过,我们看第二单元,有两篇传统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和《四个太阳》,新增了两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和《一个接一个》,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心愿,语文要素是找出课文中的明显信息。
第三单元中《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个故事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新增的课文是《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一看题目,《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我们就能就猜出了小公鸡和小鸭子可能是好朋友,树和喜鹊可能也是好朋友,所以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伙伴,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第四单元体裁多样,有思念亲人的古诗《静夜思》,儿童诗《夏夜》,《端午粽》是一篇关于传统习俗的散文,《彩虹》是一篇想象奇特的散文,表达了一个小女孩对家人的关心。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人,语文要素是读好长句子。
第六单元有两首古诗和两篇传统的课文都是描写夏天的诗文,人文主题是夏夜,语文要素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七单元由《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和《小猴子下山》这四篇文章组成,编者是想让孩子们学完一篇课文就明白自己应该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一下册一分钟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一下册一分钟一、部编人教小学语文教材是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中常见的一套教材系列。
其中,小学语文一下册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教材,包含了丰富的课文、活动和习题,帮助孩子巩固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以一分钟的时间来简要介绍小学语文一下册的内容和特点。
二、教材概述小学语文一下册是部编人教小学语文教材系列中的一部分。
该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共有十五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由课文、活动和习题组成,涵盖了汉字学习、字词句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三、内容特点小学语文一下册的内容主要以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具体特点如下:1. 渗透情感教育教材中的课文往往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为载体,通过情感教育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绪态度。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人文素养。
2. 强调语文技能训练除了课文的阅读理解,教材中还包括了丰富的活动和习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字词句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等语文技能。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常见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连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知识点渐进教材的内容结构合理,知识点渐进。
在每个单元中,教材会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
四、学习建议对于小学语文一下册的学习,建议家长和学生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学习策略:1.阅读课文时,可以先快速浏览整篇文章,了解主题和大意。
然后再细读每一段,理解词句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关系。
2.完成活动和习题时,可以多动脑筋,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
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帮助,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
可以阅读其他故事书、诗歌集,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4.每周抽出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回顾上周所学内容,解答课后习题。
请介绍说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
请介绍说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 框架结构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框架结构按照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和
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层次感。
其主要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程:包括拼音、部首、笔画、词语、语法、修辞、阅读理解、作文等;
(2)阅读与写作: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作文等;
(3)综合课程:包括文言文、词汇、文化常识、成语、名言警句、古诗文等;
(4)拓展课程:包括文学名著、名人传记、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
2. 编写特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科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
(2)贴近学生实际:教科书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到易懂易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重视语言应用:教科书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
(4)体现文化内涵:教科书不仅注重语言本身的表达,还注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
(5)注重实践应用:教科书注重实践应用,在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等方面都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框架结构和编写特点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语言应用,体现文化内涵,注重实践应用,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大纲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大纲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识字与写字: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
用字,要求会写其中的200个字。
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结合识字学习
常用偏旁,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
集中编排了2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 阅读:重视朗读和默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视理解能力、想象力、语感等方面的培养。
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义。
教科书安排了两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不全文注音,旨在发展阅读能力。
3. 写话:学习通过图画和照片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下来。
写字的编排体现书写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降低初入学的学习难度。
4. 口语交际: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 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栏目,提供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是一年级下册语文书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还需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稿
全册教材解读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
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以下几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展示台,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本册教材安排了 400 个要求认识的字,200 个要求写的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和成果。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
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要一边指导,一边示范。
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要求,切实保证写字质量,使每个学生不但能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得美观。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基本框架内容介绍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基本框架内容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基本框架内容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文将介绍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的基本框架内容,包括教材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启发和培养。
一、教材结构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按照学段划分,包括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三个学段。
每个学段都有相应的教材册数,紧密贴合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1.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
教材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线,通过精心编选的课文,既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又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解题能力,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初中语文初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过渡期,也是他们培养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
初中语文教材延续了小学教材的特点,但更加注重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和现代作品,学生将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语言文字的阶段。
教材主要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和修辞学三个部分。
文言文教学强调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理解和鉴赏,现代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能力,修辞学教学则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出发,确定了教学目标。
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5. 培养学生的阅读解题技巧和分析能力;6. 培养学生对语言规律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每个学段的教材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文学作品、写作和阅读课等;2.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重视文学经典的阅读和理解、作文和修辞学等;3.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强调文言文的学习、现代文的阅读和分析、修辞手法的理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本语文一下教材整体框架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熊宁宁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利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
课文《春夏秋冬》,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
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
“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又如口语交际,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编排中可以看出,教材通过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
以“听”为例,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训练学生逐步从“能听”发展到“会听”。
再如“说”的方面:从起步时的敢说、“大胆说”,逐步到“配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从交际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看,从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到礼貌意识,让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各部分的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呈现了稳步发展、螺旋递进的编写原则,具有极强的前后关联性。
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
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部课文的一半。
课文文质兼美,语感鲜明,文化底蕴丰富,体裁多样,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
新课文中,有表现自然之美的《春夏秋冬》,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怎么都快乐》,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介绍传统节日的《端午粽》,有培养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
这些选文题材广泛,有利于儿童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而且题材多样,有童话,有散文,有儿歌,有故事,不仅确保了教材全面的思想内涵,而且保证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
这类题目,有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如,“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有借鉴课文语言表达的,如,“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
”“想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
”有指向生活的,如,“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
”“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说一说。
”“一分钟能做什么?”有开展游戏活动的,如,“我们也来猜字谜吧!”“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对课文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演、猜、画等活动形式的引入,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产生更为有趣的联系,有利于从单纯的听说读写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之中。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教材中有意识地设置了学科沟通的内容。
比如,语文园地中让学生展示在其他学科课本上认识的字,《要下雨了》《棉花姑娘》等课文,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都体现了学科相互勾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把语文学习有机地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有语文。
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一、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
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l课文3-4篇l口语交际(间隔安排)l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二、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新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
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0个生字、6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和3个新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
关于“风”的第二画名称的问题拿“风”的第二画和“飞”的第一画来说,不少资料上称之为“横折弯钩”,这样就与“乙”“九”混为一谈了,不利于教学。
有的资料上称之为“横折斜钩”,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既然“乙”叫“横折弯钩”,当然也就可以把“风”的第二画叫做“横折斜钩”。
不过,我认为叫“横斜钩”是最好的,因为它是由横和斜钩合成一笔的。
三大法宝专科小教专业教材《现代汉语》(开明出版社,1996年)就把它称为“横斜钩”的。
再说,工具书的附录《笔画名称表》中没有收列的笔画,不等于没有名称。
如“乃”的第一笔和“凸”的第四笔,分别叫做“横折折折钩”“横折折折”。
这两种笔画的名称,一般的资料上是查不到的另外,撇的变化名称有平撇、直撇、竖撇和斜撇,在称说笔画时应统称为“撇”。
在进行写字教学时(特别是在中高年级阶段),为了让学生区分各种撇的写法,不妨可以介绍一些撇的变化名称。
如“重、丢、垂”的首笔是平撇,“八、人、及”的首笔是直撇,“丹”的首笔和“开、升”的第三笔是竖撇,“仁、么”的首笔和“行”的头两笔是斜撇。
但这些内容是不宜纳入考试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