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
墨家的社会观与政治思想
墨家的社会观与政治思想颜佩恒政管学院学号:J201302029(交流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创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科学流派。
墨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
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
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
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
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
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
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
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
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思”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命、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
墨子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极力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
他更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献身精神。
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
他提出“非乐”、“节用”、“节葬”的主张,反对当权贵族的“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的腐朽生活。
他意识到了劳动人类生活的基础,提出强调重视生产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主张。
在政治上,他主张改善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倡“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并且提出“尚贤”和“尚同”的观点,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评述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
评述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摘要: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主要包括政治、宗教两方面。
在政治上,尚贤,尚同,通过赏与罚来完成,以管理社会的“贤者”、“能者”制定的行为规范为标准,制定法律,依法制裁。
墨子认为,以人类的力量控制人类的行为,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借助“天”和“鬼”的威力,协助人类完成控制社会的工作,在宗教上,墨子提出天志、明鬼、非命等思想。
政治上的“法治”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有类似之处,尽管墨子在宗教思想上有所限制。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墨子的非命论是墨子天道观的核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一、墨子社会控制思想的概要墨子出生能工巧匠,没有贵族身份,与底层人民接触较深,弟子也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可说是小生产阶层礼仪的代表者。
墨子观察和解释社会生活,爱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饥寒、温饱、贫富、贵贱以及社会交往等为例证来表达。
墨子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只有在分析了问题形成原因的同时,提出解决的方案才有意义,所以极为重视管理社会方案的研究,而管理社会的过程就是理想社会的过程。
墨子构象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兼爱”、“尚同”的社会。
为限制现实社会中不合墨子提出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实现理想社会,就必须有一套社会控制的手段。
而这个社会控制手段就分为两种形式上,分为政治上的与宗教上的在政治形式上,其一便是尚贤。
墨子的国家政治观是尚贤也即贤人政治。
认为“夫尚贤哲,政之本也”(《尚贤上》),尚贤是政治的根本。
所谓尚贤,通俗地说就是尊重、重视和任用贤人从政,去担任各级官府的官长,甚至诸侯国的君主与天子,也要以贤为否为取舍。
同时,墨子提出了“贤人”、“能者”的标准,由下可见: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尚贤上》)墨子所推重的贤者,就是今之所谓德才兼备,或有一方面技能、特长的人。
在选贤举能方面,墨子提出了“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而举之”,和“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反对“尚亲”。
墨家管理思想总结
墨家管理思想总结墨家管理思想总结墨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及其门徒的学说,主要强调“兼爱”、“非攻”和“尚同”。
墨家管理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管理和组织管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墨家管理思想强调“兼爱”,即人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人,并且关心和帮助每一个人。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兼爱,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在管理实践中,墨子强调主管者应当关注下属的需求和利益,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和支持。
其次,墨家管理思想主张“非攻”,即反对使用武力和暴力手段来解决冲突。
墨子认为,通过谦虚、宽容和理性对待他人,可以减少冲突,并且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管理实践中,墨子的这一思想可以用来指导管理者处理团队内部的矛盾和冲突,鼓励员工采用和平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再次,墨家管理思想追求“尚同”,即强调人们应当追求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
墨子认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彼此的利益和目标是一致的,才能够真正地团结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在管理实践中,墨家思想提醒管理者要明确团队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并且不断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整个团队朝着共同目标前进。
此外,墨家管理思想还注重实践和创新。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才能真正地取得进步和提升。
在管理实践中,墨子的这一观点提醒管理者要不断地尝试新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及时总结和调整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总的来说,墨家管理思想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和组织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墨家的“兼爱”、“非攻”和“尚同”的理念为今天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墨子的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智慧。
通过实践、创新和关爱,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和谐、团结、稳定和有竞争力的组织和团队。
总结评述墨家的主要思想
总结评述墨家的主要思想墨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支重要派别,其主要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爱与无为。
首先,墨家的核心价值观是爱。
墨家主张以爱为中心,认为爱是社会和个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墨子在其著作《墨子》中提出了“兼爱”观念,即所有人应当像爱自己一样,以同等的爱心对待他人。
墨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兼爱原则,就能减少战争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墨家的兼爱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对后来儒家和道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墨家强调无为而治。
墨子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自有规律,人们无需过度干预,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安静和平衡的状态。
墨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干扰或改变事物的自然发展,因为这会导致混乱和不稳定。
他认为,宇宙运行有固定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这些规律并遵循它们。
墨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似,但墨家更注重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的维护。
墨家的主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和需要。
在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的兼爱观念给了人们一个改变社会状况的希望,提醒人们共同追求和平与福祉。
同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是对当时统治者极权主义行为的反抗和批判,倡导一种相对宽松和平衡的社会秩序。
然而,墨家的思想在古代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流传。
墨家提出的兼爱观念与儒家所倡导的“仁”的概念有部分重合,但墨家对于无差别的普遍爱被一些儒家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墨家对于无为而治的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影响力的发展,因为其与儒家及其他学派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冲突。
总的来说,墨家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对和平与福祉的追求和对统治者行为的批判。
兼爱和无为而治是其核心概念,虽然并未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但墨家的主要思想仍然为后世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所关注和探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墨家制度思想
墨家制度思想墨家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创始人是墨子,他的学说被称为墨家学派。
墨家制度思想是墨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点和理念。
墨子提出了许多独特而富有前瞻性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墨子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社会制度。
他认为人们应该彼此关心、帮助、分享,构建一个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理念,主张不仅要爱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还要爱其他人,甚至包括敌人。
墨子认为通过互相爱护,人们可以实现和平与安定。
墨子对社会制度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统治阶级的贤王思想,二是关于公平与公正的社会制度。
在贤王思想方面,墨子认为君主应该以贤德为根本,放弃奢华享乐,以身作则,对民众负责。
他主张由贤良的君主来统治国家,以此来确保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墨子强调在任命官员时要公正无私,以才能和德行为标准,而不是靠出身或家族关系。
在公平与公正方面,墨子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他反对奴隶制度,主张取消士人特权,表示在职位分配上应以人才为主,而不是以身份地位来评判。
墨子还主张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制度,以确保商品交换的公平和合理。
他还认为应该减少税收和徭役,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墨子还提出了芸香制度,这是一种以技术、工艺为核心的教育系统。
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习实用的技能,并通过劳动创造社会的财富。
墨子提倡通过技术与工艺的传授来培养人们的才能,使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
墨子的制度思想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也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由于墨子学派的兴起较晚,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推广,最终被儒家思想所取代。
尽管如此,墨子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墨家制度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仍然有启示作用。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不公平现象等。
墨子强调社会和谐与公正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他的“兼爱非攻”理念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构建和平世界的道路。
总之,墨家制度思想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思想流派。
变动社会中的建设诉求墨子“理想社会”思想解析【最新社会学类论文】
以下为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可就是学长学姐了,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时间飞逝,是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准备用整个暑假的时间把高中三年的压抑释放出来,而现在已然是一名大学生一年有余了(当然,如果按开学时间来算自然是不大到一年),弄不清是什么时候褪去的“新生”的外衣,但是这会儿却颇有一种“老生”的滋味。
仿佛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变老,让人猝不及防。
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生活,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另一种生活当中去了,说是辛劳却也充实,说是疲惫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是啊,付出劳动后并有所得,心总是会感到些许欣慰吧!不再多言,且说这个暑假我是如何度过的吧!坦白说,本打算在暑假里到工厂找一份临时工作的,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附近的工厂里都没有熟人,厂子里似乎也不缺人,远的工厂里就更不可能找到活干了(也许是不够远,后来听说许多同学都在外地打工,而没有回家,由此不免感到有些惭愧)。
倒是在一开始找了一份在饭店端盘子什么的工作,不过离家较远加之还要上夜班,所以必须得住在那儿,后来让我给推辞掉了,因为那样一来几乎天天不能在家了,而我想多陪陪母亲。
就这样一连十多天都闷在家里,没有找到任何工作。
一天接到高中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是次日七八个同学小聚一下,心想也是,毕竟一旦开学而同学又不在同一个城市,连见面都不太可能,更别说弄一个小小的聚会了,遂决定参加聚会。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聚会那天中午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大家无话不说,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有两个同学大一一年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挣了不少工资,更重要的是他们藉此锻炼了自己在社会上闯荡的能力,此外还有一个同学就在这个暑假办了一个补习班,收了五六十个即将上高中的学生,保守估计一个暑假下来净赚几千元。
其间,“社会”一词必然成为话题的重中之重,彼此交流闯荡社会的经验、趣闻,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一顿饭的工夫,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相当落后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恐怕多半是纸上谈兵吧!因此,我自是沉默而少言,有同学禁不住问我这个暑假没出去打工?我如实诉说,不想同学竟帮我出主意,他们比较了解我的性格,有些内向,所以出的主意多半是要我突破自己,多和人打交道,说在社会上不会交际是不行的!最后,一同学说暑假有很多商场都在搞活动,恰好他姨市某大型超市的经理,说可以帮我问问她那要不要人。
墨子兼爱非攻的理想社会
墨子兼爱非攻的理想社会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先驱。
墨子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兼爱非攻”上,倡导人们相互关爱,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构建理想社会。
本文将探讨墨子兼爱非攻的理念,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及影响。
一、墨子的兼爱非攻理念墨子主张兼爱,认为人们应该视他人如己,互相关心和照顾,摒弃私利和个人欲望,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认为人类都有共同的人性本质,因此都应该得到平等和公正的对待。
而非攻则代表着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摒弃战争带来的人间灾难。
墨子对于兼爱的追求,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是将其付诸实践。
他创办了墨家学派,以工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致力于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并且尽量消除社会不公。
二、兼爱非攻的理念在社会中的应用墨子的兼爱非攻理念对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它可以在国家层面和个体层面得到具体应用。
在国家层面,兼爱非攻理念积极倡导着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友好关系。
尊崇兼爱的理念可以缓解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构建起一个和平共处的国际社会。
国家间的纷争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等和平手段来解决,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与发展。
在个体层面,墨子的理念能够影响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兼爱鼓励人们关心他人的需要,分享喜怒哀乐,建立起互相支持与协作的人际关系。
非攻则教导人们避免使用暴力手段解决纷争,并鼓励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法。
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形成一个充满友善、包容和共融的社区。
三、墨子兼爱非攻的理想社会的影响墨子的兼爱非攻理念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兼爱的理念促使人们关心他人,共同为社会福祉而努力。
这种关爱精神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墨子的《墨子》及其社会治理思想
墨子的《墨子》及其社会治理思想《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现仅存十五卷,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相传做过宋国大夫,曾到过楚、卫、齐等国。
相传早年受孔子的儒家教育,后弃儒学而开创与儒学相对独立的墨家学派,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学派性政治团体,其宗旨是推行墨子的主张。
墨家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
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
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体裁虽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具论说文的雏形。
今本《墨子》为汉代刘向所校定,著于《别录》。
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均据此。
晋惠帝时,鲁胜曾作《墨辩注》,早已失传,仅存其《叙》。
清以前以明嘉靖唐尧臣刻本为善本。
清亁、嘉年间,《墨子》研究兴起,陆续涌现出许多注释或阐发墨学的著作,有清毕沅的《墨子注》、孙诒让的《墨子閒诂》,近人吴毓江的《墨子校注》、梁启超的《墨子学案》、陈柱的《墨学十论》、方授楚的《墨学源流》等。
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
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
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
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
为什么非攻,确立什么样的准则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达到目的。
哲学思想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
总结并评述墨家主要思想
总结并评述墨家主要思想墨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创始人墨子被尊称为墨子先生。
墨家主要思想体系包括兼爱、非攻和尚同,形成了其独特的政治哲学和伦理观念。
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
他们主张“爱人者,兼爱之”。
墨子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地受到关爱和尊重,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墨子反对社会上的等级制度和歧视,主张广泛的人道主义,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这种兼爱思想对于当时孔子等儒家而言是一种新观念,因此墨家与儒家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墨家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非攻的原则。
他们认为战争是不道德和无意义的,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墨子强调通过智慧和道德来实现和平,反对以武力征服他人。
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非常激进,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充满了战争和混乱。
墨子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争端,这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思想。
墨家的尚同思想强调了对社会规则和权威的怀疑和批判。
墨子认为,社会的规范和制度应该以道德和公正为基础,而不是等级制度或权力的滥用。
尚同思想主张尊重和平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墨子通过提出对社会制度和权威的批判来推动社会变革,试图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
墨家的主要思想具有许多积极的特点。
首先,墨子提出了兼爱思想,强调全人类的平等和普遍关怀,这为后来的人道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其次,非攻思想反对使用武力解决争端,强调了和平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种观念对于减少战争和暴力冲突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墨子的尚同思想批判了社会不平等和权力滥用,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墨家的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首先,墨子提倡兼爱,但这种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实现。
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竞争,兼爱思想可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非攻思想虽然很美好,但在战乱时期可能显得过于理想主义,没有考虑到自卫和保护的必要性。
最后,尚同思想对现有制度的批判并没有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也没有解决权力和统治者的问题。
墨子的社会思想
墨子的社会思想二、社会整合方案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人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
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
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犹有人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人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大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墨子生值战国兵争之世,列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竞相务于富国强兵,兼并攻伐,结果造成战祸频仍,生民涂炭.墨子目睹社会动荡的局面,而谋求拯救斯民与水火.他推寻战祸之根源,认为是由于人彼此不兼爱.一切社会动荡与矛盾都起于人彼此比相爱.既然如此人们彼此相爱了一切社会冲突也就自然消失了.所以他主张”兼爱”作为人彼此交往的准则.兼爱原则当然与利己主义相反,但兼爱也不同于儒家所讲的仁.儒家所讲的仁”虽然也是一种博爱.但是还是有区别的.行仁道的原则但是由今及远,依关系之亲疏而定人情的薄厚.在儒家看来,人当然要爱别人的父母和子女,但爱自己父母的程度,当然要超过爱别人父母的程度,,儒家认为,以能将对自己父母,子女的爱推及别人的父母及子女的爱,已经是达到了”仁人”的境界了.但墨子则认为这种爱仍然是不彻底的,他要以无差别的”兼相爱”来代替儒家的有分别的仁..儒家以忠恕为仁道,主张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儒家与墨家的争辩在”爱有等差”与”爱无等差”两者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二者都力图破除小我之自私而达于他人之关爱.但墨儒两家在对他人之爱的亲疏厚薄上也有差别的.儒家重视的是人的主观感情,而墨子则以客观效果为为兼爱原则的根基.他不大重视个人品行,而倾向于依效果之利害,确定爱恶之取舍.墨子站在公里主义的立场上,以所收之报偿提倡兼爱的,但如果从纯粹的公里主义眼光看,墨子之说实在有些迂远而疏阔.因为你爱利他人之亲,能否受到他人爱利吾亲的回报实在是没有把握的事,他人能否爱我之亲,主动权操在他人的手里,所以总不如儒家的推己及人更容易推行.三、社会控制其一为”天志”墨子的兼爱主张虽然立论高远,但总有难以实行之感,所以墨子为了让人遵行其说,又提出”天志”作为控制人们行为的工具.墨子认为社会动荡混乱的根源在于人不明天意.假如真如墨子所说的有所谓的天意,那么天意渺茫又到何出去寻找呢?于是,墨子又提出一套推寻天意的逻辑方法.他说天是奖善惩恶的.层层上推,到了天子一级又有谁来惩罚呢?墨子说由天来惩罚.其实所谓的”天意”是就是兼爱天下之人.墨子所说的天意,天志,其实是他倡导的兼相爱,交相利.他把自己一的观念强加给天,再用天的权威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目的是使人么都能按他所设计的社会理想与行为规范去做。
总结评述墨家的主要思想
总结评述墨家的主要思想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支思想流派,其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兼爱”、“非攻”和“尚实”。
墨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如墨子、墨翟等代表人物。
墨家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获得普遍认同,但其广泛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家以“兼爱”为核心思想。
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主张消除等级差别,主张人人平等。
他认为人应该互相扶助,追求共同的利益,并以实际行动来落实这种理念。
墨子以自身为例,放弃了读书学习的机会,选择了为天下苍生服务。
在墨子看来,“兼爱”是一种社会道德,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兼爱”的基础上,墨子提出了“非攻”思想。
墨子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理由去伤害他人。
他反对战争,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他认为国家之间的争斗只会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因此主张废弃战争。
墨子还主张公平正义,认为人们应该公平共享资源,避免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给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借鉴。
墨家的第三个主要思想是“尚实”。
墨子主张实用主义,强调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
他认为只有实际解决问题,才能够产生真正的效果和好处。
墨子强调实际的价值,反对虚假的表现和华丽的言辞。
他主张人们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追求实际利益。
墨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例,通过实际建造工程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问题,展现了他对“尚实”思想的追求。
墨家的主要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触及了当时社会的利益和权力结构。
当时的社会注重权力和地位,而墨家提出的兼爱、非攻和尚实的思想,挑战了现有的权力结构。
然而,墨子的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认可和广泛传播,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反映,他们反对战争和压迫,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公平。
他们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不被接受,但却影响了后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不久前,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总结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并整理成了1000字的文章。
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所总结出来的内容: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道家思想家、伦理学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和伦理原则,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和文化。
墨子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兼爱主义:墨子最重要的思想是兼爱主义,他认为爱应该超越个人和家庭的利益,而是应该普遍地扩展到社会的所有成员。
他指出,人类是平等的,只有通过兼爱,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安宁。
墨子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让人们摒弃私心和利己主义,以利他心态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2. 非攻主义:墨子强调避免战争与暴力,主张和平共处和解决争端的方式。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恶果,应该以和平为目标来处理各种争端。
墨子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互相理解来解决争议,从而实现和平与稳定。
3. 天志思想:墨子认为天(宇宙)具有智慧和伦理观念,并以此来规范人类行为。
他相信天意和善神,主张人类应该遵循天的智慧指导他们的行为。
墨子的天志思想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忠实和正直:墨子认为人们应该保持忠诚和正直,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他反对欺骗和虚伪,主张以真诚和正义的态度对待他人。
墨子强调人应该尽力做到忠实和正直,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5. 反对奢侈和享乐主义:墨子批评那些追求奢侈和享乐的人,认为他们只关心个人享受而忽视社会的需要和他人的困境。
他主张节俭的生活方式和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便腾出更多的资源来帮助他人和社会。
总而言之,墨子的思想深受伦理观念和对社会公正的重视所驱动。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合作,在不同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
这些思想对后世的道德伦理学、社会政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墨子的管理思想
管理案例分析:墨子故事看沟通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 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 己非常委屈,因为在众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 的,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过不去。一天,耕 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 是如此的差劲,以致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 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 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 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 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 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 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 与匡正你。”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不过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给 企业的沟通管理一些有益的启示,但愿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个 故事中获益。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这是墨家学派区别于先秦诸 子百家最突出的理论标志。墨子对该思想的论述,涉及了“兼爱为 本”的伦理基础、“兼以易别”的行为选择,以及“爱人若己”的 利益相关原则等管理伦理问题。 墨子比较了“兼者”和“别者”的行为方式及其效果,说明 “兼相爱”与“交相别”对人际交往和管理活动的影响。 假设有两位君主,其中的一位贯彻“别”的主张,另一位 贯彻“兼”的主张,于是这位“别君”会说:“我哪能把我统 治下的万民百姓的身体,看成是自己的身体呢?这太不合情理 了:人生在世没有多少时间,我个人享受还不够呢!”因此返 身观察他治下的百姓:有挨饿的他不馈赠食物,有受冻的他不 惠赠衣裳,有生病的他不帮助护理,有死亡的他不及时埋葬。 而“兼君”则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一定要先为 众多百姓着想,然后再考虑自身。”因此返身观察他治下的众 多百姓,其生活安宁踏实。 那么请问:如果遭受瘟疫饥荒,老百姓会选择投奔哪一位 君主呢?显然只会是投奔后者而不是前者。
第十章墨子的社会思想
墨子似乎缺乏体验及洞察力,所以他的学说常常显得不近人情。 至于他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也有失于急迫之嫌。墨子似乎认为 政治的责任就是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第三,墨子学说具有一种社会反叛性,重在批评当时的社 会状况,如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因反对贵族和世袭而主张
尚贤,因反对贵族的奢侈铺张而崇尚节俭,其实这两种思想是 互相抵牾的。 第四,墨子学说大多针对社会问题而发,所以颇有短视之 嫌。社会问题有一特征,就是当时看起来好像非常严重,时过 境迁,便往往不再是问题。
其二为“明 鬼”。
其三为“尚 同”
墨子认为社会混乱动荡的根源,一方面在于 感情上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兼爱,另一方面在于“义”的不统一。 所谓“义”就是人信行事的是非标准。 墨子所谓“尚同”,就是居下位者同于在上 者所制定的是非标准。为确保达到这一目的而使 用的手段,则是以刑罚为主。
墨子是一个崇尚实行的人,没有耐心作平心的讨论,而希 望以一种简单划一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由政治上握有最高 权力者订立是非的标准。但在他的理想中,凡是相对居于上位 的人,都比相对居于下位的人更有贤能,所以居于上位者所制 定的是非标准就一定会比居下位者正确。然而在现实社会中, 居于上位者未必就是更有贤能的人,所以往往是居上者未必是, 居下者未必非。
兼爱原则当然与利已主义相反,但兼爱也不同于儒家所讲的 仁。儒家所讲的“仁”,虽然也是一种博爱,但还是有分别的。 行仁道的原则是由近及远,依关系之亲疏而定人之厚薄。但墨 子则认为这种爱仍然是不彻底的,他要以无差别的“兼相爱” 来代替儒家的有分别之仁。
从一定意义上说,墨家的“兼爱”与儒家之“仁爱”多有 相通之处。二者都力图破除小我之自私而达于对他人之关爱。 但儒墨两家在对他人之爱的亲疏厚薄与施爱的先后次序上是 有分歧的。儒家重视的是主观的感情,而墨子则以客观效果
墨子的社会思想
三、非乐论
• 与孔子极力倡导礼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不同,墨子 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下层的生存问题上,批评音 乐、艺术都是奢侈品,却没有看到音乐、艺术的 社会功能,认为音乐纯属多余,有害无利
•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 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 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 得而具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使丈夫为之, 废丈夫耕稼树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 织纴之事。……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 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12
• 人天性有恶,只能依其趋利避害的倾向,以外部的奖惩加 以控制。
• 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 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 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 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 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 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 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 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 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 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 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 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
墨子的社会思想
1
生平
• 墨子名翟,大约生于公元 前478年-公元前392年左右。
• 鲁国人。曾受业于儒者之 门。后因嫌其礼节烦扰、 后葬费材,自创新说。
• 墨不是姓氏。可能是当事 人对墨子学派的一种称呼, 绰号。
• 至于墨子本人,可能因出 身低贱,根本就没有姓氏。
2
• 按梁启超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 第一类:《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儒家学派的一种延伸和发展,以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哲学和伦理观。
他对于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并提出了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类的理想境界。
墨子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兼爱:墨子主张所有人类都应该彼此关爱和帮助,而不分种族、国家和社会地位。
他认为人类都是共同关联和依赖的,应该互相友爱,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 非攻:墨子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使用武力和战争。
他认为战争是残酷和不道德的,而且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伤害和破坏。
墨子强调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推动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赢。
3. 尚贤:墨子提倡推崇贤德才能,而不是仅仅看重出身和家世。
他认为优秀的人才应该得到尊重和重用,而不是受到种族和社会等因素的限制。
他强调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4. 专守:墨子主张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责任,而不是贪图权势和利益。
他认为过度追求权力和财富会导致社会的腐化和矛盾的加剧。
墨子提倡个人要专心从事自己的工作,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和他人。
5. 动静:墨子主张通过思考和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智慧水平。
他认为个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和敏锐的思维,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
墨子强调心境的平和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我审视。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张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较大的共鸣,并被后来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广泛引用和发扬光大。
墨子的思想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创造和谐的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墨子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总结
墨子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总结墨子,古代中国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墨子的时代背景是乱世,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争霸,百姓的生活凄苦困顿,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苦难。
墨子作为一个热衷于和平与社会公义的思想家,主张以兼爱、非攻为核心思想来实现和谐、稳定和进步的社会,成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墨子的思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以兼爱为基础的伦理思想和以非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思想。
首先,墨子提出了以兼爱为基础的伦理思想。
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彼此关爱、互相帮助,取消仇敌之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要兼爱,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和同族,更要爱其他人民,不分国界。
墨子认为,这种兼爱的精神是人类道德的根本,只有通过兼爱,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提出了兼爱不杀的原则,主张不杀生,不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墨子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毁灭人民的残酷行为,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战争的发生。
他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通过辩论和理性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次,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以非攻为核心。
他反对战争,主张以兼爱和道德为基础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而不是为了扩张国土或个人的利益。
墨子主张抛弃封建的贵族统治,推行平等的政治制度,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他主张君主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尊重人民的权利,打造一个公正的政府。
墨子还提出了一种以技术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政治思想,在战争时期,他主张发展一种强大的防御性武器来保护国家,以实现国家的安全和长治久安。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兼爱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儒家和道家学派,成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
墨子的反战思想也对后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发了对战争和暴力的批判,促使人们思考和寻求和平与安全。
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强调了公正、和谐和实用主义的重要性,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
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墨子,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工程师和社会改革家,生活在春秋陈国和战国时期的齐国。
他提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思想,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并繁衍,是因为人类有合作的能力。
他主张人类应该在道德上实行兼爱,即不仅要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
墨子认为,一个和谐而稳定的社会要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如果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社会将难以达到真正的和谐。
“兼爱”思想虽然现在看来很平凡,但在古代却颇有震撼力。
在墨子生活的时代,不少人把爱限定在个人或家庭范围内,很少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
墨家思想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新的道德理念,揭示了爱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墨子以“天下为公”的思想来倡导“兼爱”精神,为后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墨子还提出了“非攻”和“明鬼”等思想,这些思想都与社会和谐相关。
“非攻”主张不主动攻击他人,以保持社会稳定;“明鬼”则主张通过交流与沟通,化解矛盾和冲突。
这些思想都与墨子的“兼爱”思想密不可分,共同构建了墨家学派的道德体系,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创新行动提供了基础。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下,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贫富分化、文化冲突、环境破坏等。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墨子的“兼爱”思想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参考。
在兼备关心自身和他人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主动跨越文化与地域的差异,寻求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路径。
消除隔阂、实现共赢,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同时,墨子的思想也提醒我们,真正地实现兼爱的境界,需要建立在道德行为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
不仅要呼吁大家关爱环境、生态和贫困人群等,还要更加看重个人行为、遵守规范。
每个人的行为都将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有责任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墨子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问中独具魅力的一部分。
他主张“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的提倡都是非常实际和进步的,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始终坚持“兼爱”精神,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为实现全民共享、和谐共生的社会大局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
摘要: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主要包括政治、宗教两方面。
在政治上,尚贤,尚同,通过赏与罚来完成,以管理社会的“贤者”、“能者”制定的行为规范为标准,制定法律,依法制裁。
墨子认为,以人类的力量控制人类的行为,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借助“天”和“鬼”的威力,协助人类完成控制社会的工作,在宗教上,墨子提出天志、明鬼、非命等思想。
政治上的“法治”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有类似之处,尽管墨子在宗教思想上有所限制。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墨子的非命论是墨子天道观的核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
一、墨子社会控制思想的概要
墨子出生能工巧匠,没有贵族身份,与底层人民接触较深,弟子也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可说是小生产阶层礼仪的代表者。
墨子观察和解释社会生活,爱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饥寒、温饱、贫富、贵贱以及社会交往等为例证来表达。
墨子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只有在分析了问题形成原因的同时,提出解决的方案才有意义,所以极为重视管理社会方案的研究,而管理社会的过程就是理想社会的过程。
墨子构象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兼爱”、“尚同”的社会。
为限制现实社会中不合墨子提出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实现理想社会,就必须有一套社会控制的手段。
而这个社会控制手段就分为两种形式上,分为政治上的与宗教上的在政治形式上,其一便是尚贤。
墨子的国家政治观是尚贤也即贤人政治。
认为“夫尚贤哲,政之本也”(《尚贤上》),尚贤是政治的根本。
所谓尚贤,通俗地说就是尊重、重视和任用贤人从政,去担任各级官府的官长,甚至诸侯国的君主与天子,也要以贤为否为取舍。
同时,墨子提出了“贤人”、“能者”的标准,由下可见: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尚贤上》)
墨子所推重的贤者,就是今之所谓德才兼备,或有一方面技能、特长的人。
在选贤举能方面,墨子提出了“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而举之”,和“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反对“尚亲”。
也即打破宗法制任人唯亲的原则,扩大选人范围,不分亲疏贵贱,任人唯贤。
“以劳殿赏,量功分禄”,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与管理,墨子特别重视激励机制,按德行分配官位,以官职权利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政绩确定奖赏、职权利三者统一,赏罚分明,以此聚集更多的贤能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其二,尚同——统一于上
墨子认为,人们的思想见解,人们的是非好恶,人们的一切行为准则,都要逐次统一于上级,直到天子,天子又统一于上天。
墨子认为尚同——统一于上,同样是为政的根本和治理国家的关键。
同时,“尚同”也有同一政策法令的含义。
墨子主张运用奖惩包括批评表扬等手段来维护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在“诽,明恶也。
”“誉,明美也。
”“赏,上报下之功也。
”“罚,上报下之罪也。
”(《经下》)这些语句中,墨子明确了这些概念。
墨子认为,上下级即统治者、被统治者、奖惩者、被奖惩者对于是非功过应该有同一的
认识,特别强调,法律上的赏罚必须与舆论上的毁誉相一致,即行政法律与道德的评价必须同一,否则,行政法律上的赏罚就起不了惩恶扬善的作用。
最后,“尚同”还有上下通情的含义,具体则为上级了解下级情况,下级也了解上级的意图,为了实现这种政治局面,则所有人都必须逐级向上报告下情,各级官吏更不能匿情不报。
这样,由下而上地学习,最后到达天。
天是所有人的效法对象,凌驾于人类社会的行政管理机构之上,目的是为了借用天地神秘力量来督导他所设计的尚同社会的实现,特别是用来制约天子,规范天子的思想和言行,以防止出现桀纣之类的暴君。
至此,墨子已经搬出了上天。
社会控制思想也由政治转向了宗教方面。
在宗教方面,墨子提出了天志、明鬼、非命三种思想。
其一,天志。
所谓天志,即天有意志,通俗的说,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在墨子看来,在世界上和在人们的观念里,可以没有任何别的什么,唯独不能没有这个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上天,这个有意志的和赏罚分明的最高裁判者的存在。
其二,明鬼。
“明鬼”说,大体上与“天志”基本一致。
“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
”那么,上天与鬼神又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鬼神可以洞见幽微,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地方,干了什么样的坏事,都躲不过鬼神的眼睛。
其三,否定命定论。
墨子认为,有命论是一切凶恶祸害产生的根源,不可不进行猛烈的驳斥。
墨子认为,有命论是国家社会的大害,是“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夫有命者,不可不疾非也。
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是故子墨子非之。
”(《非命中》)在否定命定论方面,墨子以“三表”证明世界上没有“命”,反证有命论的荒谬。
第一表为“上本之于圣王之事”,即考察古者圣王之事,看是否有命。
墨子以桀纣与尧舜为例,认为治与乱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天命而是人为。
第二表为“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把有命说运用与实践之中,看其是否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
墨子认为,如果实践中大家都相信有命说,那么,赏罚就不能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因此,社会就会混乱,国家得不到治理。
上承第二表,第三表为“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观之,墨子认为,如果百姓相信有命论,则会好吃懒做,从而导致贫穷,还不知反省,反而把贫穷归之于命,这些人就是被有命论所害。
通过实践证明有命论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最后,墨子以此三表,得出结论:天命是不存在的,天命是有害的。
二、墨子社会控制思想的评价
1.对墨子控制社会政治思想的评价
其一,尚贤。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周血缘贵族政治逐渐遭到破坏。
尚贤不尚亲,对农与工嗣之人又能不举和官常贵民终贱的否定,代表了有才能的农与工嗣之人这一小生产阶层政治呼声的反应。
这是对当时贵族特权政治的一种有力的批判,也是小生产阶层的理想政治蓝图。
在贵族特权政治仍然存在着的历史时期,墨子的尚贤学说都是有意义的。
但是,统治者对它不可能全部接受的,因而对于墨子来说,他的尚贤学说成为现实,是非常遥远的。
其二,尚同。
墨子尚同——统一于上的这种政治思想立论的前提和根据,是以贤为本和上贤于下。
这
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墨子设计的尚同社会中,天子和万民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但是,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墨子强调的是上对下的权力,尤其是赏罚权,而下对上却只有规谏权,这明显不公平。
忽略了下对上的制约,就导致了权力越大,对其制约的力量就越小,到了最后,便是“尚同乎天者也”,在天、鬼那里,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达到了尊事天鬼与慎重民事的结合,天下便由此而治。
实际上,天是空的,对天子则完全失去了制约。
墨子始终没有摆脱对天鬼的迷信,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思想,表明了小生产阶级的力量还是微弱,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够祈求非自然力量的庇护的表现。
2.对墨子控制社会宗教思想的评价
天志与明鬼在思想上是大同小异,故在此共同评价价。
上承尚同,墨子最后搬出了鬼神来对人事进行了制约。
这反映了小生产者虽然在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并且参与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创造,勤劳善良并且有一技之长,但却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寄望与天鬼,天鬼是善良的,它是墨子根据小生产者的地位和愿望塑造的。
然而,认为这样的上天为实有并且希望去说动当时的王公大人士君子,仍然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属于落后者。
有鬼神说可以说是墨子思想学说中无法脱离自身阶级特点的一点迷信之处。
但是,从出发点来看,墨子的天鬼一代表了民意,二是为制约统治阶级特别是天子与诸侯,愿望是美好的,值得肯定。
同时,墨子也承认天鬼并不存在的假设,宣传有神论是一种救世的策略。
在墨子看来,如果有神论可以达到利国利民的效果,也不一定要排斥。
最后,非命论是墨子天道观的核心。
第一,墨子对命定论的否定和批驳,与“天志”个“明鬼”鲜明的小生产阶级色彩一样,“非命”仍然是从小生产阶级的美好愿望出发,可以说既是对命定论的否定和批驳以及对命定论宣传者的揭露,同时又主要表达了当时小生产者对他们所处不幸地位的抗争。
第二,墨子在论述时使用的三表法本身,是属于认识论所要讨论的问题。
他在否定命定论中运用了三表法,而在阐述他的政治思想的其他篇章,特别是在与《非命》篇性质相近的《天命》、《鬼神》中,则并不是那样,从这可以看出,墨子对命定论的否定,较之他对天志和明鬼的论证,要深刻得多,也有力地多。
尽管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有很大一部分无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所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小生产阶级的政治理想蓝图,但是其中也不乏闪光点,其中,尚贤、非命等命题对当今社会也还有现实意义。
墨子学说中值得借鉴的地方远不止这些。
注释:
[1] 王处辉主编。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二版)2002
[2] 李振宏主编。
·元典文化丛书·平民思想——《墨子》与中国文化2005
[3] 陈克守桑哲著。
墨学与当代社会2007
[4] 辛志凤蒋玉赋著。
二十二子详注全译墨子译注2003
[5] 熊培云。
重新发现社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