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文言文断句课件(公开课)

合集下载

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断句 课件

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断句 课件





步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4.拓展提升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项是( B)
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 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
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
考点 文言断句
文言断句
➢ 1.考点阐释 ➢ 2.考点精讲 ➢ 3.规律方法 ➢ 4.拓展提升
趣味断句,你能断成几个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6.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7.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8.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一、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文标志 ,如:“曰” “言”“云”等。根据这些标志 ,很容易找到一些断句的地方。
不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 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 的情况。
典型例题
找出句中几个重要名词,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 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1. 考点阐释
文言断句是考查文言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考查手段,也是一 项最有效的考查措施。许多省份都设文言断句题。例如,重 庆卷近五年来则坚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文外断句;北京卷 和江苏卷(附加题)则多年来坚持以主观题形式独立考查文外断 句;湖南卷和广东卷在2014年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内断句 ;湖北卷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也考查了断句;浙江省连 续五年来都是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内断句,一般限断6处,分 值为3分。

高中语文课件-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新课标)专题课件: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课件-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新课标)专题课件:文言文断句

宗质背着他的母亲回来,季思与他的家人也哭 了。从此宗质让母亲出入乘轿,孝顺奉养十多年,母 亲因年龄大而去世,宗质也满头白发了。
宗质在乾道庚寅年做洪倅,当时我担任奉新县的 县令,多次拜谒他,不知道他们母子间的事情。第二 年,我到中都做官,宗质进谒,被授予台州知府。朝 中人士说:“李台州,是曾觌的姻亲。曾觌没有儿 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我见过他一 次,再没见过,也不知道他的孝顺。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 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 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
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 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 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 就可断句。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曾四 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 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 其事迹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 意。
※【答案讲评】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 语法,“未尝”的宾语是“失母”,故在“失母”后 断开,排除C、D两项。“独……欤”表语气强烈的反 问,应在“独”前断开,排除A项。)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台
州“至孝”的一组是( )
①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②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
人物主要有三个:湖阳公主,帝,弘。“弘”即“宋弘”, 有必要把人名先圈出来,否则影响断句。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 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文言断句技法讲解课件(语文)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文言断句技法讲解课件(语文)

(2014· 浙江高考) 语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加、逾、深、腾、达、谓、识等。 这些词语中可能做谓语的有:加、逾、腾、达、谓等。然后根据这 些谓语往前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比如:“加”,“以谦德” 是介宾短语,做状语,是来修饰限制“加”的,此处,“以谦德” 是状语后置,故可以判断“谦德”后要停顿;再如“谓”,其主语 应该是“时人”,宾语部分应该是“常公能识真”这个主谓短语, 这样可以判断“时人”前要停顿。
一般需在其 后面停顿的 2 类词 或在其前停 顿,或在其 后停顿的词 一般需在其 前后都要停 顿的词
语气助词(也、乎、哉、与、欤、尔、耳、邪、耶、矣、 焉,等等) 对话词(曰、道、言、云,等等) 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 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等等)从语法的角度判断它 们是做主语还是宾语,主语在前停顿,宾语在后停顿 感叹词(呜呼、嗟乎、噫、噫嘻、悲夫,等等)前后均要 停顿
(2)整句 文言文一般都比较注重语句的整散结合,特别是整句部分,往 往使用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的修辞或者是使用对举、对比的手 法等。断句时,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来判断断句点。比如: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 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滕王阁序》) 这段话中,第一句,用了“他日”“今兹”对比;第二句,用 “杨意”“钟期”的事例对举。断句时,考虑这些内容,就比较容 易判断出断句点。
根据语气助词“也”可将上例继续断句如下: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 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 过矣 至此,只剩下“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不务为此而爱粟 为国计者过矣”“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且救赵高义也”“却 秦师显名也”五处。 前两处通过划分句子成分(下面讲到)可断为:“今日亡赵/明日 患及齐楚矣”“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根据句式相关 知识(下面讲到 )可将后面三处断为“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且 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这三个句子都是判断句,判断句 中主语和宾语之间要断开)。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汉语》第四单元《文言文断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断句的基本原则、断句的方法和技巧、断句练习及常见句式断句实例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掌握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准确、快速地对文言文进行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断句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识别。

教学重点:断句的基本原则,以及常见句式的断句实例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代汉语》辅助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段无标点的文言文,让学生尝试阅读,体会断句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断句的基本原则:保持原意、符合语法、便于理解。

(2)断句方法和技巧:成分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对称分析法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结合断句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断句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断句的基本原则:保持原意、符合语法、便于理解。

2. 断句方法和技巧:成分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对称分析法等。

3. 常见句式断句实例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古代汉语》辅助练习册上的断句练习题。

(2)翻译一段无标点的文言文,并对其进行断句。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断句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2. 拓展延伸:(1)研究古代文化,了解文言文断句的历史背景。

(2)阅读更多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探讨文言文断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古文鉴赏、古籍整理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断句的基本原则2. 断句方法和技巧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一、断句的基本原则1. 保持原意:在断句时,要确保句子的原意不被改变,遵循原文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4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了好 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 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 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子一转,在字条上加了几 个标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只能无可 奈何地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2019/1/30 11
解题方法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 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 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 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019/1/30 12
2019/1/30 9
小试身手 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
/
//
/ /
/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 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 择齐三万户。” 汉六年(前201年)正月,封赏功臣。张 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 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2019/1/30 23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 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2019/1/30
例题分析
唉!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 真实情况呢?
24
解题方法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 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1、“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 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高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课件(33张PPT)

高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课件(33张PPT)

训练: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
帝深惧晋宣王战其乃遣辛毗为军司 马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 帝深惧晋宣王战/其乃遣辛毗为军 司马
10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 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 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 ”就不再提姓了。
17
训练: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曰/教学相长也
规律三:找虚词,定句读。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 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 宫室之美为 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 本心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 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 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 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 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2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 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2、客观题型,选择题;或 主观题型,用“/”断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优秀课件(精品、经典)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优秀课件(精品、经典)

其……邪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固定句式一般不能拆散,熟悉这些固定句式, 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多在句首, “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 “矣”“耳”后面加圆圈(。) “也”“者”常常表停顿,
或句(。)或逗(,)酌情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断句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 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 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 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 的规律。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文段,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 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课外演练手册》相关练习题
革命尚未成功 今朝运筹帷幄欲穷
千里目
同志仍须努力 明日决胜考场更
上一层楼
感谢聆听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对偶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
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对偶、排比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顶真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 行文中经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并常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方 法。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 进行文言断句。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章“文言文阅读”,具体内容为《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理解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划分句子成分,准确理解句子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演练,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划分文言文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结构。

2.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

步骤一:介绍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

步骤二:展示《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2. 新课内容学习步骤一:教师示范朗读选段,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二:学生自主阅读选段,尝试进行断句。

步骤三:教师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如找名词、看虚词、明语法等。

步骤四:学生根据方法,尝试划分选段的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结构。

3. 随堂练习步骤一:教师提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步骤二: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步骤三: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 小组合作步骤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篇文言文断句练习。

步骤二:各小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2. 句子成分划分示例3. 句子结构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完成断句练习。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为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贡市的兽皮币与孔子,孔子了解子贡市之币的意图,以及子贡与子路、子贡与颜回的对话。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2. 能够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掌握文言文的断句技巧。

3. 能够理解孔子、子贡、颜回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2.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朗读,文言文的断句技巧,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孔子世家》的背景音乐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朗读:让学生朗读选文,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如停顿、语气等。

3. 断句:让学生尝试对文言文进行断句,教师进行指导,讲解文言文的断句规则和技巧。

4. 讲解:对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进行讲解,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5. 分析:分析孔子、子贡、颜回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6.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练习文言文的断句和理解。

7. 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史记·孔子世家》2. 板书内容: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子贡市的兽皮币与孔子,孔子了解子贡市之币的意图。

子贡与子路、子贡与颜回的对话。

七、作业设计a. 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b. 子贡市的兽皮币与孔子,孔子了解子贡市之币的意图。

c. 子贡与子路、子贡与颜回的对话。

2. 作业答案:a. 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b. 子贡/市的兽皮币/与孔子,孔子/了解子贡市之币/的意图。

c. 子贡/与子路、子贡/与颜回的对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技巧掌握较好,但在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方面还有待提高。

2018高考语文真题断句PPT

2018高考语文真题断句PPT

北京卷·取材《荀子》、《吕氏春秋》 江苏卷·《重到沭阳图记》·袁枚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找虚词,定句读。 3、对话、引文定句读。 4、据修辞,定句读。
5、依总分,定句读。 6、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
实际 操作 中要 综合 运用

巩固练习:
阅读语段,用“/” 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
•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纯礼(范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 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 pì:砖)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 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 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 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 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文言文断句
掌握规律,灵活运用,才能无往而不胜
断句步
文言文断句步骤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 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 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爽(曹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鲁芝)坐爽下狱当死而 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论直志/不 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答案:C ——2018全国Ⅰ 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察对话,找动词。
▪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语”“谓”“道” “白”“对”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 行断句。
▪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 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 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例: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 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 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 汗不敢出
/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 / 壁引其光 以光映书而读之。
/
1、找名词(或代词) 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 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注意:① 专有名词,如官署名、官职名、人名、地名, 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 ②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 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战》中,“初,鲁 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后面的“肃径迎之”、“肃 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学以致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 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 者也,则事寡败矣。 (限6处)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 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 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 抓虚词,理关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 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即又重新断句吟
诵道:“
”慈禧听了,无言以对,只好
赐银压惊。
二、考点解读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 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 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 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 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 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6、依总分 定句读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 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 无告者也。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 之穷而无告者也。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 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 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 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 曰事不谐矣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 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4、辨句式 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者, ……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 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 、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 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 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注意:
▪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 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 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 ”“得无”“无乃”“何以”“于是”“ 然则”等。
归纳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语感+答题策略。
第二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
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寻找方法。
三、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断句处有何特点。
例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1、找名词(或代词) 定句读 2、找虚词 定句读 3. 察对话 定句读 4、据修辞 定句读 5、辨句式 定句读 6、依总分 定句读
如苟、纵、故、是故、于是、纵使、向使、 然而、然则、无论、若、至若、且夫、若夫 、 是以、继而、虽、虽然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⑸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俄而 、俄顷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 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 生而曳尾于涂中乎(限5处)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 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 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限5处)
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 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 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湖阳公主新寡/ 帝与共论朝臣 / 微观其意 / 主曰 / 宋公威容德器 / 群臣莫及 / 帝曰 / 方且图之 / 后 弘被引见 / 帝令主坐屏风后 / 因谓弘曰 / 谚言贵 易交 / 富易妻 / 人情乎 / 弘曰 / 臣闻贫贱之交不 可忘 / 糟糠之妻不下堂 / 帝顾谓主曰 / 事不谐矣
归纳小结 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 “为……所……”“见……于……”等被动句式 ▪ “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唯……是……” ;“不亦 ……乎”(不亦说乎); “无乃……乎(无乃不可 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 ……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5、据修辞 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 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 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那 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 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可是,那位书法家一时疏忽,写时竟漏了个“间”字 ,慈禧看了大怒,认为是故意欺骗她没有学识,把书法 家问成死罪.
那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
⑴句首的语气词:“夫、惟、盖、其、故、 凡、窃、诸、敬、唯、盍”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 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⑵句末语气词:“也、者、矣、欤、耶、邪、 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⑶句首疑问词有“何、谁、孰、安、胡、焉、 奚”等,可在其前断句。
⑷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