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供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刘兰琴江西省鹰潭市第二中学335000

一、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为了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2.理论依据:本课设计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3.设计特点:本节课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全班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进行绑手体验活动和解剖、观察鹌鹑的实验以及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模式的活动,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这节课属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中的第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来认识动物运动产生的原因,这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全面理解动物与生物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后面章节,认识动物行为对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存的意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打下基础。本节教课书较简单抽象,它的重点难点都以图的形式出现,同时,这节课要求知识面较广,以讨论题的形式出现,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求学生通过本节学习,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知道运动对生存的意义。

2.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但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注意力容易转移,思维逻辑性和科学性还不够强,对抽象的运动结构和运动机理的学习会有些困难。

3.教学条件分析: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实物、模型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运用制作的课件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学生才会感兴趣,才能学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重点:骨胳肌的结构、特性;关节的结构、功能。

(4)难点: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2.能力目标:

通过体验、制作活动、解剖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提问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养成健康生活的思想。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解剖盘、剪刀、镊子、鹌鹑的腿,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人体骨骼模型、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每人准备一根球鞋带。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的结构基础

1.骨和关节:

骨能活动的连结是关节。

2.关节的结构和特性:

①结构:a关节面;b关节腔;c关节囊。

②功能:支点

3.骨骼肌的结构和特性:

①结构:a肌腱;b肌腹(血管、神经)

②特性:接受刺激,产生收缩、舒张。

4.骨、关节、肌肉三者的关系:

一组肌肉的两端绕过关节搭在不同的骨上。

二、运动的产生机理

1.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2.各系统的协调配合

三、运动的意义

八、作业设计

1.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2.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3.骨、肌肉、关节受伤相应部位为什么不能正常运动?

“动物的运动”课的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有利于分散教学中的难点,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各种素质的形成,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强,且怕脏。现在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宠爱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时很少帮父母处理家务事。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不怕脏的思想。所以才把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作为课外作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解剖完鹌鹑后要把实验材料全部收起来,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师的课堂效果。多媒体教学直观效果好,但每换一个画面都要走到电脑旁操作,这样会影响教师情绪,建议有多媒体教室的必须配置遥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