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劳动力资源统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一、从业人员的概念
从业人员统计
从业人员 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
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 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 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 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这一指标反映 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 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
口,是指总人口中已经参加或要求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 即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就业人口,加上要求从事经济活 动而尚未获得工作职位的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是 指总人口中除去经济活动人口的其余部分,包括劳动年 龄内(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未参加或不要求参加 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实际上是除失业人口以外的各 种不在业人口。
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有关就业指标的比较
根据第13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活动人口、 就业、失业及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1982,日内瓦),就业被 界定为在参照期内从事任何一种工作以获取薪酬或利润(或实物报 酬)的人员,或者在此期间生病、休假或产生争议等理由而暂时脱 离工作岗位的人员。决议还规定凡在家庭企业或农场从事无薪酬 工作至少每天1小时以上的人员,应被包括在就业统计中。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就业”的明确定义,与其近似 的是“从业”的概念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和经 营收入。国家统计年鉴和各地统计年鉴上所用的“从业人员”实 际上就是统计意义上的“就业人员”,是通过国家统计局的劳动 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辅之以城镇劳动力情况调查制度和人口变动 情况抽样调查方案搜集汇总得到的。
经济活动人口 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愿望不同分 非经济活动人口
男 按性别分
按自然分布 状况分
女 按年龄分
青年(15—24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壮年(25—44岁) 中年 (45—54岁) 老年(55岁以上)
文盲 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按文化程度不同分
国际劳工组织(ILO) 通常将人口分为经济活动人口 和非经济劳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人
二、劳动力资源负担情况分析指标(见教材P80)
经济活动人口负担系数 从业人员负担系数 赡养系数 抚养系数 丧失劳动力供养系数
三、劳动力资源预测
老年人口赡养系数(老人赡养系数)
指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数量的比 值,代表社会上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所对应的65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数。其计算公式为:
三、劳动力资源统计含义和范畴
劳动力资源统计是指反映劳动力资源的总量、构成、
变动及利用情况,分析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 各行业和各种职业间的分布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 关系,为研究如何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供 依据的一种统计工作。
劳动力资源统计的范畴:见教材P51 图3—1
四、劳动力资源分组
劳动力资源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或时
期内,拥有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包括劳动者的生 产技术、文化科学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总和。 即指一 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具有为社会创造 财富的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
国际上一般把15岁~ 64岁的人口算作劳动年龄人 口。实际上,各国对劳动年龄有着不同的规定。
赡养系数=65岁以上的老人数/从业人数
2008年末,江苏省老年人口赡养系数为15.2%,即每1000 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152个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
它的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其含义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含 60岁)或65岁以上(含65岁)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人口总数 中所占的百分数。老年人口系数越大,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 程度就越高。按照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标准, 60岁 及以上人口占总数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 比重达到7%以上,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
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能动性
2、再生产周期长 3、有生命周期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及劳动力供求平衡趋势
据专家预测,按照目前人口政策,中国人口规模大约在2045年 时实现极大值,峰值人口约为15.34亿;然后人口进入负增长,人口 规模略有减少;在21世纪80年代实现相对静止人口,并在15亿的规 模上趋于稳定。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从1990年的7.55亿迅速增加,在2025年达 到极大值10.13亿,其间的年均增长率为0.84%,比同期的总人口年 均增长率高0.06个百分点。之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略有缩小, 2070年为最小值8.98亿,然后回升到9.0至9.2亿并一直保持。 劳动力供给决定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 需求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可采用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推算 未来的劳动需求量。预计,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持续整个 世纪。按最严格的劳动力统计标准计,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 也要持续30余年,其中最严重的时间是2000-2005年,过剩劳动力达 1.54亿,年均剩余3,000余万人。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问题是这些国家偏偏还有一个相当慷慨而 且覆盖面很大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中养老制度是其主要部分。如果没有这个社会福 利制度,经济增长率下降也就下降了,还不至于很快陷入困境,毕竟养老问题由个 人自己买单。但有了这个制度,人家工作期间交了社会保障税(或者以其他名目交 的这种费用),到老了按照约定就该拿到他该得的养老金。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以 及人口的负增长,缴费(税)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资金缺口将越来 越大,最后终将入不敷出。 这个问题偏偏被金融危机给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如果没有金融危机,政府收 入还有点保障,养老金的缺口政府财政也还马马虎虎补得上;金融危机一来,政府 收入下降,支出却因为失业救济、财政扩张政策等上升,于是赤字增加,政府弥补 养老金账户缺口的财力下降。遮羞布终于被揭开。 面对这一问题,可能采用的办法就那么几个。第一,提高工作年龄人口的养老 金缴纳比例。这好像不大可行,在金融危机面前,工人都失业了,没失业的工资也 下降了,再提高这个比例,还让工人怎么活?第二,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这好像 也不大可行,都老龄化社会了,老龄人口的比例很大,这个马蜂窝还是别捅了。第 三,降低抚养比,方法就是提高退休年龄。退休年龄的提高既增加了工作年龄人口, 也降低了老年人口,这就从两个方面降低了抚养比。这好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 就是这一办法,也导致了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动乱。 法国政府说的是实话。在老龄化的压力下,这个养老金制度要么改革,要么破产。 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后果可不就是单纯的金融危机了,金融、经济、政治、社会都 会出现危机。这将是一颗超级核炸弹,一旦爆炸,玉石俱焚。
《从法国大罢工看中国的人口政策》 苏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据中新社巴黎2010年9月7日电,当地时间7日,正值法国的退休金改革计划草案 提交法国国会讨论之时,法国工会发动了全国大罢工,抗议总统萨科齐提出的将退休 年龄由60岁提高到62岁的改革计划。这意味着法国人能领到全额退休金的年龄将从65 岁提高到67岁。 法国总统之所以提出这项改革计划,原因就在于老龄化的困扰。该报道指出,法 国政府称,由于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现有退休金制度不仅一直在亏损,甚至可能在 2018年“破产”。政府认为退休金改革是缓解严重的财政赤字的关键措施,并鼓励民 众“勇敢面对”。 实际上,有意改革养老制度的并非法国一家。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欧洲各国纷 纷改革福利和养老制度,也因此曾在法国、希腊、英国等地引发了一系列罢工和抗议 活动。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这些发达国家的一道世纪难题。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两个 人口变动趋势,一是人的寿命在延长,一是人口负增长,这就从两个方面在提高着经 济的抚养比,这就是老龄化问题的根源。由于人的寿命延长的速度比较缓慢,而人口 负增长的速度也比较小,所以在短期内这个问题并不显著;但长期积累下来,问题就 非常严重。因为老龄人口是纯消费型人口,因此长期的老龄化会降低储蓄率,抑制投 资,进而抑制经济的长期增长。
中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到2006年,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也就是每个育龄妇 女的孩子数)已经降到了1.7以下,而同一年法国妇女的平均生育率是2.0(1998年是 1.78),英国是1.84,日本则低于1.29。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 许多城市不得不采取了把农民工纳入养老体系的做法。这对农民工的待遇是一个改善, 但背后的主要目的却是增加现阶段的养老金收入,以弥补不断扩大的养老金账户的缺 口。前些年我国曾出现过提高退休年龄的说法,其原因也是如此。 日本、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负增长问题对这些国家带来了巨大 的困难,从经济、政治,一直到社会各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提高人口增长率成了这 些国家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收效甚微。 我国经济经过长达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人均GDP 即使按官方汇率计算也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迅 速下降,甚至是负的。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还是人口发展的自然结果?我认为是 自然结果。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就 业压力的增加、养孩子成本的上升、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增加、避孕技 术的普及和发展都在抑制着人口的增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接近发达国家, 中国的人口变动趋势也在接近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形势也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可 以预料的是,这些发达国家现在发生的事情,中国迟早也要面对。既是如此,我们为 什么不未雨绸缪?为什么要等到大火烧到了眉头再去救火,而不是提前就做好防火工 作?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劳动统计
劳动力资源统计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
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 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
第一章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
劳动力资源统计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第三节
从业人员统计
失业人员统计
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变动统计
第五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分析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的意义和内容
一、劳动力资源的概念
计算公式为:
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100% 期末从业人员+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3%。2009年,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比2008年 增加了一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4.2%,而在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0%。
劳动统计界定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一般考虑两个因素:
(1)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能力是具体的, 它是人们生产使用价值时发挥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 常是从年龄、健康素质、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劳动 经验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的。关于是否具有劳动能力,应 由专门机构做出鉴定,尚能自谋生计的伤、残人员(如 盲人按摩医生等)应视为劳动力资源内的人口。 (2)劳动适龄人口。劳动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 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它的年龄界限,会因历史、地 理、社会和民俗原因而有所不同。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的 劳动年龄界限为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
二、平均人数的计算(见教材P58—59) 月平均人数 季平均人数 年平均人数 三、从业人员的构成(见教材P60—64)
第三节 一、失业人员的界定
失业人员统计
国际劳工组织将失业者界定为在参照期内无工作, 但目前能够工作并寻找工作的某一特定年龄以上(通常是 16岁及以上)的所有人员。 我国的失业通常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 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 业,并已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求职登记的人员。由于 我国城镇就业与失业人员只包含城镇中非农业户口,失 业登记的统计范围也基本上仅限于户口在本地的城镇人 口,加之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城镇从业人数的统计口径 不同,因此我国的失业率只能是一种不准确的估计。
位内各岗位间的流动。包括流入率、
流出率和总流动率以及流动原因等分析。
第五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分析
一、劳动力资源统计分析指标(见教材P77—80)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 就业率 失业率 劳动力资源可能潜力程度 就业弹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报告期内在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人 数占期末从业人员与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分子是 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在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 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 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 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 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中国政府决定,从2011年(十二五期 间)开始,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 调查失业率”。
一般说来,人口的自然年龄是确定人口是否具备劳 动能力的最主要的标志,可以根据人的自然年龄(即劳 动年龄)来确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但考虑到目前尚有 相当数量的劳动年龄以外人口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 因此,我国目前关于 劳动力资源的定义 为:劳动年龄 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以及在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常 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总和。
二、失业人员的构成
按年龄构成分组 反映自然分布状况的指标 按性别分组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 反映受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状况 的指标 按技术等级分组
反映失业结构的指标
反映失业时间状况的指标
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变动统计
劳动力的增减变动:指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变动。
包括增减变动量和增减变动程度的分析。
劳动力的流动:指劳动力在地区、行业、单位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