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模板

合集下载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

2-深圳总规纲要文本正文-0928

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2)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2)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5)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5)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6)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8)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9)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总体布局 (10)第七章四区划定 (10)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1)第九章城市更新 (15)第十章城市密度分区 (16)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利用 (17)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支撑体系 (18)第十二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18)第十三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23)第十四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24)第十五章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 (26)第十六章城市文化发展与保护 (30)第十七章总体城市设计 (32)第十八章海岸线利用 (35)第十九章旅游发展 (3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36)第二十章城市综合交通 (36)第二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 (42)第二十二章环境保护 (45)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 (46)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52)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52)第二十五章五线空间管制 (54)第二十六章分区发展指引 (55)第二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58)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配套保障政策 (59)附则 (61)附表 (62)附表1: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62)附表2: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64)总则第1条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根本性转变。

2.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促进深圳与珠三角地区其它城市协调发展。

3.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进一步服务香港,支持香港发展。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〇八年三月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6)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6)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7)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8)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0)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总体布局 (12)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2)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2)第二节四区划定 (13)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5)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5)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6)第三节城市分区与组团 (17)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18)第九章城市更新 (19)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1)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2)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4)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27)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2)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2)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2)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5)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6)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7)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39)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1)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3)第一节总体思路 (43)第二节公共设施布局 (44)第三节商业设施布局 (47)第十七章城市特色与遗产保护 (48)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48)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49)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0)第一节城市生态建设 (50)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53)第十九章环境保护 (56)第一节地表水环境 (57)第二节近岸海域环境 (59)第三节空气环境 (61)第四节声环境 (63)第五节固体废弃物 (65)第二十章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6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9)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 (69)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 (69)第二节对外交通 (71)第三节公共交通 (74)第四节道路交通 (75)第二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76)第一节水资源和能源保障 (76)第二节供、排水工程 (79)第三节供电工程 (82)第四节供气工程 (84)第五节通信工程 (86)第六节环境卫生工程 (87)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 (90)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95)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95)第二十五章分阶段实施指引 (98)第二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99)第二十七章分区发展指引 (105)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配套保障政策 (108)附则 (111)附表 (112)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12)附表2: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13)总则第1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的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规、规范以及上层次规划,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概况简述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

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

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〇八年三月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6)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6)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7)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8)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0)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总体布局 (12)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2)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2)第二节四区划定 (13)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5)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5)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6)第三节城市分区与组团 (17)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18)第九章城市更新 (19)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1)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2)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4)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27)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2)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2)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2)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5)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6)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7)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39)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1)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3)第一节总体思路 (43)第二节公共设施布局 (44)第三节商业设施布局 (47)第十七章城市特色与遗产保护 (48)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48)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49)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0)第一节城市生态建设 (50)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53)第十九章环境保护 (56)第一节地表水环境 (57)第二节近岸海域环境 (59)第三节空气环境 (61)第四节声环境 (63)第五节固体废弃物 (65)第二十章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6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9)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 (69)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 (69)第二节对外交通 (71)第三节公共交通 (74)第四节道路交通 (75)第二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76)第一节水资源和能源保障 (76)第二节供、排水工程 (79)第三节供电工程 (82)第四节供气工程 (84)第五节通信工程 (86)第六节环境卫生工程 (87)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 (90)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95)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95)第二十五章分阶段实施指引 (98)第二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99)第二十七章分区发展指引 (105)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配套保障政策 (108)附则 (111)附表 (112)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12)附表2: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13)总则第1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的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规、规范以及上层次规划,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标,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建设由区域绿地、 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市域绿地 系统。(此部分内容比较多,规定比较细, 说明深圳对于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定位十 分明确,有兴趣的
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目标
• 1.严格控制自然岸线的占用,保全岸线生
态与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特殊性;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李佳林 王琦
•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
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 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
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
1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2
城市规模
3
城市空间结构
地效益达到4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工业 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左右。
• 实施“促进主导产业,改进传统产业,扶
持创新产业”的工业发展策略,积极培育 战略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名牌产品, 提高重点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根植性。
• 工业布局: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
轴,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 园”的工业布局结构。
地约2.3平方公里,文化娱乐设施总用地 规模达到5.5平方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 文化设施用地人均约0.5平方米。
• 体育设施:规划期末新增体育用地约4.2
平方公里,体育设施总用地规模达到7平方 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达到 0.6平方米/人的配置标准。
7 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建设目标
学位供给规模达到100万个,高中阶段学位 供给规模达到20万个,高等教育学位供给 规模达到10万个以上。
•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期末新增医疗卫生用

深圳城市规划及发展分析

深圳城市规划及发展分析

在建大厦:自贸大厦、信利康大厦、金立 大厦、前海香缤大厦,以及华润、前海国 际金融中心等部分塔楼
交通发展规划及房价走势
2014年起前海房价涨幅加快,远远超过深 圳其他片区,成为现时深圳均价最高的片区
前海合作区规划各类轨道线路
12条,总长度约53公里,轨道
以南山为参考,从2001年至2016年,南山区商品房成交 价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4年至2016年涨幅最大。前海 自贸区周边房价连年高涨,未来涨幅也将随着片区发展而 加快
宝安的GDP基本处于相对平稳的上涨趋势,固定资产 投资金融基本持续同一水平 从2001年至2016年,宝安区商品房成交价基本呈逐 年递增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后,均价快速增长, 2015年至2016年涨幅最大。宝安中心区的规划建设 带动房价上涨,单个楼盘最高价格达10万/㎡,未来 宝中的房价会持续上涨,处于价格高位
网络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 各轨道线路的具体线站位布局 应结合全市轨道交通规。
15
宝安中心区定位:CBD+TBD
深圳市总体规划确定,宝安中心区与南山、前 海共同组成深圳市城市双中心,功能定位为: CBD+TBD,即中央商务区和科技研发服务区
宝安中心区与前海共同组成深圳市西部城市中 心,城市功能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和综合配套服 务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中心区;强化 滨海中心区西部城市中心核心作用,打造高端 产业企业和上市公司总部集聚区,积极与前海 对接,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宝安中心区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条岸线 、两条轴线、三个圈层、一个都市绿环”。

态休闲文化走廊,使之成为带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
发展的轴线,这两项工程预计投入50亿元。
龙华新区规划布局
“九个功能片区”:对深圳北站、龙华中心区、观澜、大浪等区域做出明确的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深圳市作为中国的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其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2024年版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优化,旨在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深圳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本文将对2024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总体目标2024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宜居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1. 坚持人本主义,提升城市品质。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2. 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城市。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3. 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二、空间布局1. 市域空间布局。

坚持“一核一带一区”的空间格局,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深港西部新兴产业带为主体,以临空经济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合理的市域空间发展格局。

2. 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重点加强市中心、滨海新区、大运新城等重点区域的发展。

3. 城乡空间布局。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城市与周边乡村的衔接,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

三、建筑与景观1. 建筑风格。

倡导简约、现代、绿色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 公共空间。

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品质。

重点加强公园、广场、文化设施等公共空间的建设。

3. 城市景观。

注重城市景观的塑造和提升,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城市景观。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概况简述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

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

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2020年(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文本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九月I 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规模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7)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7)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9)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10)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1)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结构布局 (14)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4)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4)第二节四区划定 (15)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7)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7)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8)第三节城市分区与功能组团 (19)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21)第九章城市更新 (22)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4)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5)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7)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30)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4)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6)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7)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8)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40)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2)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4)第一节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44)第二节各类公共设施布局 (46)第三节各类商业设施布局 (48)第十七章城市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50)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50)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50)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2)II 第一节城市生态建设 (52)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55)第十九章城市环境保护 (58)第一节地表水环境 (59)第二节近岸海域环境 (61)第三节空气环境 (62)第四节声环境 (64)第五节固体废弃物 (65)第二十章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6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9)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设施 (69)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69)第二节对外交通 (71)第三节公共交通 (74)第四节道路交通 (75)第二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76)第一节水资源和能源保障 (76)第二节供、排水工程 (79)第三节供电工程 (83)第四节供气工程 (84)第五节通信工程 (86)第六节环境卫生工程 (88)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 (90)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97)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97)第二十五章分阶段实施指引 (100)第二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02)第二十七章分区发展指引 (107)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110)附则 (115)附表 (116)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16)附表2: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17)1 总则第1条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深圳城市规划及发展分析 PPT

深圳城市规划及发展分析 PPT

民生发展规划
深圳十三五民生发展规划:
各区域历年发展对比
各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平稳,龙华、坪 山相对处于低位
GDP:各区的增长趋势相当,但龙华新区、坪山新区绝对值相对偏低; 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放缓了固定资产投资量,因此各区的趋势相对平稳,龙华、坪山处于低位;
备注:宝安区2012年开始剔除光明新区;龙华新区、坪山新区均从新区设立起统计。
功能布局
宝安区主要规划为三个功能区,以商务、商业项目为主
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总用地约3平方公里,包括商 务办公区、核心商业区、中央绿轴,主要为商务 和商业服务功能。核心区布局有三组230米超高 层建筑群。 商务办公区位于核心区的西侧,用地面积约80公 顷,规划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主要发展金 融、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和 总部经济。 核心商业区位于核心区的东侧,用地面积约50公 顷,规划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主要布置大 型购物中心、步行商业街、五星级酒店等。 规划利用中央绿轴公共文化设施、海滨广场公园 、地下空间,打造为中央商务区配套的文化休闲 娱乐和观光场所。
宝安区政府全力推进中心区规划建设,历年投入约100 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引入 世界先进理念规划设计了中央绿轴,将打造成为深圳西 部的名片,中央绿轴串联了海滨广场、公园、图书馆、 青少年宫、演艺中心等市级规模公共文化设施,将于 2020年前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前海合作区规划各类轨道线路 12条,总长度约53公里,轨道 网络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 各轨道线路的具体线站位布局 应结合全市轨道交通规。
宝安中心区定位:CBD+TBD
深圳市总体规划确定,宝安中心区与南山、前 海共同组成深圳市城市双中心,功能定位为: CBD+TBD,即中央商务区和科技研发服务区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8•【字号】深府办[2011]49号•【施行日期】2011.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深府办〔2011〕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78号,以下简称《批复》)同意《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批复》精神,做好《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一)实施《总体规划》是新时期国家对深圳发展的战略要求。

《批复》明确“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并要求深圳继续改革开放,当好推动科学发展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总体规划》是全面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部署。

《总体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实施《总体规划》,将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特区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以城市发展服务各项事业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提升产业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三)实施《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转型、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实施《总体规划》,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节约集约发展模式,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城市发展单元等手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破解城市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将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二、实施《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批复》精神,结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把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深圳未来规划方案

深圳未来规划方案

深圳未来规划方案第1篇深圳未来规划方案一、前言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历经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方案秉持人性化的理念,结合我国法律法规,为深圳未来发展规划出一份合法合规的方案。

二、规划目标1. 建设国际化创新城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2. 构建和谐宜居环境,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3.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4.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文明。

5.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

三、规划内容1. 产业发展规划(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2. 空间布局规划(1)构建“一核四带”空间发展格局,即以福田、罗湖、南山为核心,辐射带动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四大发展带。

(2)加强城市中心区建设,提高城市首位度,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3)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构建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

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加大生态建设投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4. 文化建设规划(1)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弘扬深圳优秀传统文化。

(2)培育现代文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3)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5.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1)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市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3)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一、城市性质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

二、城市职能1.国家经济特区,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深港共建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文化产业基地。

4.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

5.具有滨海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地。

三、城市发展总目标1.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担当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

2.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城市。

3.依托华南,立足珠三角,加强深港合作,共同构建世界级都市区。

四、城市发展分目标1.区域协作——提升城市的国际和区域地位提高深圳国际化水平,加强深港合作,加强与珠三角及内地城市的联系,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合作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2.经济转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继续强化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社会和谐——推动城市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条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4.生态保护——高效合理利用资源,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绿地资源,合理利用海洋岸线资源,高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并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

经济转型政策:一、继续强化支柱产业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制定重点产业发展目录,提高支柱产业增加值比重。

制定鼓励支柱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和用地政策,优先保障支柱产业用地需求。

建设总部基地、专业化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地,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2.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鼓励自主创新研发,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

1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

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

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
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4、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

5、具有滨海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

五、城市发展目标
(一)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1.继续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担当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

2.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