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风景园林三元论
风景园林三元论当我们谈论风景园林时,我们通常会想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舒适的休闲空间和和谐的生态环境。
然而,如何有效地设计和规划一个理想的风景园林一直是一个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从风景园林三元论的角度出发,将设计过程划分为三个重要元素:自然、文化和社会。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是最基本的元素。
首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自然。
这意味着在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地形、水文和植被等自然条件,同时保持对生态环境的最低干扰。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保风景园林与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提供给人们更加和谐、宁静的休闲空间。
除了自然元素外,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也至关重要。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也是一个人群的根。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景观符号、雕塑和小品等方式融入文化元素,从而传达出特定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这不仅可以增强风景园林的特色和魅力,还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度和参与感。
最后,社会元素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园林设计不仅仅是关于自然和文化的,它还需要考虑社会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和喜好,并将这些需求和喜好融入到设计中。
这样,风景园林不仅可以提供给人们休闲和审美的空间,还可以成为人们社交和互动的场所。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三元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
在这个理念中,自然、文化和社会的元素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当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三个元素,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到设计中时,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理想风景园林。
财经素养的内涵包括财商、金融素养和商业素养。
财商是指对财富和财务管理的认知能力,包括理财知识、投资策略和财富积累等方面。
金融素养是指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如银行、保险、证券等。
商业素养则是指对商业运作和经济管理的理解能力,如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供应链等。
这些素养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财经素养的基础。
财经素养的三元结构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
知识是财经素养的基础,包括金融知识、商业知识和财务知识等。
园林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简介:景观设计学要解决的是“一切关于人类使用土地及户外空间的问题”(西蒙兹)。
在有关环境规划设计的领域内,景观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设计目标,是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关键字:生态设计现代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自然资源现代景观设计的含义景观设计学(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
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1、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从人类视觉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主要是从人类的生态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服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3、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
主要是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园林概述第一节认识园林一.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域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二.园林的形式: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举例:孔祥熙宅园,常熟城西尚湖江南最大的牡丹园,杭州西湖雷锋夕照,花港观鱼景点,北京植物园,张家界森林公园,浙江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点,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核心旅游区——太白山三、园林的功能:园林不仅作游憩之用,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四.园林的开发形式:I、自然式园林a.山林别墅:多为私家别墅b.自然风景区: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c.风景名胜区:泰山,黄山等II、人工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五.认识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园林的萌芽;2、第二阶段古典园林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从成长渐于成熟;特点:①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其所有;②封闭、内向;③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3、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公园”名词的出现;特点:•除私家园林外,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群众开放的公共园林;•规划设计封闭——开放;•造园不仅为了获得景观之美,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4.第四阶段特点:①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②园林绿化以创造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学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伸到郊外,向着更广阔的国土发展,使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③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中外造园活动简介一、中国园林发展概况1、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2、春秋战国的囿苑与文化:春秋、战国文化、艺术比较发达,表现在建筑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3.秦汉时期: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物质、经济、思想制度等方面做了不少统一的工作;大量兴建宫殿,比较着名的有信宫和阿房宫;汉朝时期:在汉代的宫室建筑中,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都较大,另外还有长杨宫,甘泉宫等;但在汉代众多的宫殿建筑中,上林苑应该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作;——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秦汉典范: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4、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代表作有“华林园”;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佛寺园林的出现: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建筑兴起,佛寺特多;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二是要靠树林;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皇家园林的发展: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5、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此时期的宫苑除华清宫、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官苑;别业的出现: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称别墅时,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代表之一:王维的辋川别业宋代园林: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西北角的着名园林“寿山艮岳”也称“华阳宫”为代表;“寿山艮岳”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它具有很多园林艺术的特点 ;总结:总之,唐、宋打下了非常厚实的造园艺术基础,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园林达到成熟阶段;6、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着的园冶一书,这一着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 ;总结: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举例:无锡寄畅园 ,扬州个园四季叠石,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环秀山庄,苏州网师园“渔隐”中国古代园林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1按占有者身份分: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着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b、私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静;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3气候条件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a、北方类型b、江南类型c、岭南类型3、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1山a、秦、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2水理水方法:a、掩b、隔c、破3植物树木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植物的象征意义:竹子: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坚强和长寿;兰花:幽居隐士;莲花:洁净无瑕;玉兰、牡丹、桂花:荣华富贵;石榴:多子多孙;紫薇:高官厚禄;4动物主要有:鹤、鸳鸯、金鱼、鹿等;5建筑主要有:厅堂;楼阁;书房馆斋;榭;轩;舫;亭;廊;桥;园墙等;6匾额:包括匾额;楹联;刻石;其作用为: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点景,为景点增加诗意,提升品位;第三节国外造园活动简介国外代表园林:有东方的日本园林;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等;此外,近代又出现了苏联和美国的园林绿化;一、日本园林——缩景园发展过程: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日本园林的特点和种类:特点:顺应自然、精致小巧种类: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洗手钵和石灯笼是其特色陈设品;★枯山水又叫假山水,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沙,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实质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因无山无水而得名;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背景: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台地园依地势而建,以浓密的森林为背景,自上而下摆布园林景观;主建筑建在最高处,向下形成多层台地,按左右对称的格局,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在台地园中轴线的两边,种植着高耸的杉、松类树木;其下种植花卉,形成欧式图案,春、夏、秋三季繁花似锦;两侧为开阔的疏林草地;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几何式的修剪,很注意规则式园林与大自然风景的过渡; 植物以常绿树为主,有石楠、黄杨、珊瑚树等,配置方式采用整形式树坛,绿色为基调,鲜有色彩艳丽花卉;三、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当时号称“太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四、英国自然风景园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国貌大为改观,人们更为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园中有形状自然的河流、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弯曲的小径;出现了“自然风景学派”,自然风景园相继出现;它们对自然风景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典型代表:邱园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之一,它在提高人们对植物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认识过程中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总结: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典型人物:奥姆斯特德——景观设计之父 ,现代园林之父,美国第一景园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奥姆斯特德设计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边缘的稠密的栽植林带;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及前景1、走向生态的设计2、走向文化的设计3、走向区域的设计4、走向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1.图板规格:2.比例尺定义:①图样的比例: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它是线段之比而不是面积之比;②比例的大与小,是指比值的大与小;③比值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的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的比例;3,图纸规格:4.图纸内容:会签栏,标题栏5.规范:文字说明长仿宋字,图纸中表示数量的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字高应不小于;6.不同线型的绘制要求:虚线线段长度约 4-6mm,间距为;点划线线段长度约为 10-20mm,间距为 ,点划线线段的端点不应是点;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 ;直线相交或相接应该明确、肯定;实线与实线应相交于一点,或略微有点出头;点划线和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时,不得与实线连接;弧线相交时,交点要光滑,避免相交部位线条变粗;直线与弧线相交时,应该沿切点方向;交接处应光滑,线条粗细应该一致,先画曲线,后接直线;7.工具线条图的作图步骤:参照课本8.线段的标注:图样上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组成;9.坡度标注:坡度用%、比例或比值表示;10.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①轮廓线、中心线可用作尺寸界线,但不能用作尺寸线,不能用尺寸界线作尺寸线;②应将大尺寸标在外侧,小尺寸标在内侧;③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尺寸注写;④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⑤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⑥尽量避免在如图所示的30°角阴影范围中标注尺寸;⑦任何图线不能穿交尺寸数字;无法避免时,需将图线断开,如图所示;⑧尺寸界线相距很近时,尺寸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近旁,或上下错开,或用引出线引出后再行标注,如图所示;⑨同一张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数字字号应大小统一,通常选用号字,如图所示;第四章平面构成1.构成的含义: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2.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3.点、线、面称为“构成三要素”;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a)对称与均衡b)对比与调和c)节奏与韵律d)和谐5.单位形概念:也叫基本形,指在平面构成中,一组相同或相近的形象组成,其每组单位称为单位形;6.基本形的建立方式:a、分离:单形与单形之间不接触;b、接触:单形与单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c、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d、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e、减缺:单形与单形相互覆盖,覆盖的形部分被减掉;f、差叠添加:两个单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一个新的形;g、联合:一个单形与另一个单形相交部分面积较大,经联合形成的图形; 7.平面构成的形式a)重复构成形式b)近似构成形式c)渐变构成形式d)发射构成形式e)空间构成形式f)特异构成形式g)分割构成形式h)肌理形态构成第五章色彩构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相混合而成白光;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红+绿+蓝=白;2.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3.色彩三原色:红、黄、蓝;色彩的三种原色等量混合即产生黑色4.色彩三要素:又称色彩的三属性;三个属性:色相、明度、纯度;5.色彩的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而显现出差异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色彩对比;第六章地形表现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2.地形图:以一系列整数标高的水平面与山地相截,把所得的等高截交线正投影到水平面上,便得一系列不规则形状的等高线,注上相应的标高值,在上图下方,就是一个山地的标高投影图,即地形图;3.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隔,用h表示;4.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5.地面坡度:地面坡度i 与等高线平距d 成反比;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大,等高线显得稀疏;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高线十分密集;6.基本地貌的等高线A.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山头洼地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高程,洼地则相反;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方向的短线;示坡线由高到低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是洼地;B.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山脊山谷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C.鞍部的等高线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鞍部的等高线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组成,即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D.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石质土质悬崖7.等高线的分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8.等高线的特性:1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2闭合性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3非交性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4正交性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5密陡稀缓性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第二节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1.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2.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2.悬山顶 ,五脊二坡3.硬山顶 ,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4.攒尖顶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举例: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5.录顶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或多面坡多向排水;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6.卷棚顶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7.硬山式变种——三川脊式硬山正脊中间高起来,并在高起来的两侧增加垂脊;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第八章投影基础1.投影四要素:投射中心,投射线,投影面,光源2.投影法的种类:中心投影法 ,斜投影法3.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积聚性,真实性,类似性,平行性第九章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1.风向频率玫瑰图:又称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的;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3.总平面图:将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建、拟建、原有和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围的地形、地物,用直接正投影法和相应的图例画出的图样,即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简称总平面图;4.附:园林设计平面图:是表明在设计范围内的所有内容的图纸,即设计范围内所有造园要素的水平投影图;5.建筑平面图定义:用假设的水平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上面部分,下面的水平面正投影就能反映建筑物的内部平面,称为建筑平面图;6.建筑立面图:用直接正投影法将建筑各侧面投射到基本投影面而成.在平行于建筑物立面的投影面上所作的视图称为立面图;7.建筑的剖面图:若选择一个平行于侧面的铅垂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一部分剖切端面的正投影图就能反映建筑的内部层次变化,该图成为建筑剖面图;7.建筑施工图一般的绘图步骤:通常先按建施图布置的基本要求布置图面,注意预留标注尺寸、标高等所需图幅,然后依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顺序画建施图底稿;同一图纸上底稿均完成后,才加深图线;8.平面图的画图步骤:1按开间、进深尺寸画定位轴线2量墙厚画墙线3确定柱断面、门窗洞口位置;画门的开启线,窗线定位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窗台、阳台、室外、台阶、楼梯、等细部5布置标注对轴线编号圆、尺寸标注、门窗编号、标高符号、文字说明如房间名称等位置进行安排调整;先标外部尺寸,再标内部和细部尺寸6底层平面图需要画出指北针,剖切位置符号及其编号7认真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8书写数字、代号编号、图名、房间名称等文字;9.立面图的画图步骤1画地坪线、根据平面图画首尾定位轴线及外墙线2依据层高等高度尺寸画各层楼面线为画门窗洞口、标注尺寸等作参照基准、檐口、屋面等横线3画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阳台、柱子、外墙面分格等细部的可见轮廓线4布置标注布置标高楼地面、阳台、檐口、台阶、平台等处标高、尺寸标注、索引符号及文字说明的位置等,只标注外部尺寸,也只需对外墙轴线进行编号5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6书写数字、图名等文字 ;10.剖面图的绘图步骤⑴画室内外地坪线和首尾定位轴线、各层楼面、屋面等;。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18
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
间,
5
绿门、6
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
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
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
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 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 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 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2)色彩美
园林中的黄栌、落羽杉、银杏、元宝枫等秋色植物以及绚丽多彩的花卉、彩叶植物,均能为 园林增辉添色。
园林中的色彩美
园林中的色彩美
(3)姿态美
园林中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姿态,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 的挺拔、雪松的秀丽等。
(4)芳香美
园林中还有很多香花、香叶植物,它们能产生特性各异的芳香气味,如茉莉花的清香、兰 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等,还有松柏类、桉树、樟树等树木散 发出来的香气,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
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优美的 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 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园林美
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
1.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 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 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
四、常见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一、设计理念1、本案景观设计理念以“绿化健身"为主,在现今提倡健康养生的大环境中,找寻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环境,设计不拘泥于形式,返璞归真,致力打造一个健康,绿色,内心所向往的脱俗自由环境。
以现代风格的设计理念,简洁明快的线条,曲直结合,空间开合得体。
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活动需求,提供不同性质、功能、尺度的交往空间,供居民户外交往、休憩、娱乐、锻炼,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生活品质。
2、本设计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绿地对居住环境的改善作用。
设计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及各种形态、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在绿色环境中锻炼,有氧运动,健康生活.运用富有生命力的健康生活理念去营造景观,设计各个功能分区完善的景观环境,进一步保证设计成果的超前性和生命力。
二、景观布局设计结合小区功能布局及建筑空间组合形成“一横轴,一纵轴,两辅轴,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1、横轴:小区主要景观轴线。
贯穿东西主要出入口,与东侧小区形成呼应与连接,打造一个绿色景观大道。
2、纵轴:小区次要景观轴线。
由南侧主入口出发,垂直于小区主要景观横轴。
次要景观轴线连接会所区以及居住区景观节点.3、两辅轴:小区辅助轴线。
主要贯穿南北两侧区域组团绿化宅间交流空间,形成统一的结合.4、多节点:小区主要分为三个级别景观节点:一级景观节点、二级景观节点以及三级景观节点。
(1)一级景观节点:小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形成小区一级景观节点,位于小区中心,打造一个综合的健身娱乐活动广场,兼备各功能为一体,一个完善的生活空间.为整个小区居民服务,是小区景观的核心区.绿化广场及建筑有机融合,如同丝带联动其中,把绿化和建筑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2)二级景观节点:小区各个组团宅间活动空间以及会所区活动空间。
分散布置,使每个区域都有一个自己范围内的交流活动区域.完善小区整体景观活动,每个组团以景观绿化种植及方便老人孩童的休闲娱乐场地布置为主,每处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组团绿地都有其识别性和趣味性。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 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这原来属于时间艺术,拓展到空间艺 术或视觉艺术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或有规律地变化时所产生的运动 感,像听音乐一样给人以视觉的愉悦,而且由时间变为空间不再是瞬息即逝,可 保留下来成为凝固的音乐、永恒的诗歌,令人长期品味欣赏。韵律的类型多种多 样,在园林中能创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地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使其它部分与其取得对应关系, 能够在总体上获得均衡感。构图中心往往取几何重心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 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图中大雪松在平面构图中处于三角形构图的中心位置,在立面构图中体量最大,使构图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2.杠杆平衡法
上海的方塔园和东方明珠都利用水平面与建筑形成对比,凸显建筑的高耸。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2.形体大小的对比
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形之下比较而来的。
蜘蛛雕塑在建筑的衬托下,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大,但是在人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巨大。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3.色彩的对比
严格的色彩对比是指互补色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只要色彩配置鲜明,都可以叫色 彩的对比。 绿色的草坪上配置红色、黄色、紫色的郁金香,秋天的红叶在蓝天下分外红艳。
根据杠杆力矩的原理,使不同体量或种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取得 平衡感。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与廊如亭相连,廊如亭虽体量巨大且为单体建筑,却 能与南湖岛的建筑群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 3.惯性心理法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重心感。如一般认为右为主(重),左为辅 (轻),故鲜花戴在左胸较为均衡;人右手提物身体必向左倾,人向前跑手必向后摆。人 体活动一般在立体三角形中取得平衡,用于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三角形构图, 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v 植物的形式造景
1.形貌
植物的形貌主要包括3个方 面:细部形貌:如花形、果 形、干形、枝形等;个体形 貌:主要由植物个体树冠的 形体特征所决定,如伞形树 冠、圆球形树冠等;群体或 整体形貌:由多株植物共同 构成的整体形貌特点,如植 物群、丛的整体形貌,林冠 线形貌、林缘形貌等。
v
2色彩 植物具有非常丰富的色彩。在不同的季节里,植物的色彩是 以中性色和暖性色为主的。如翠绿、墨绿、黄绿、红色、橙 色、黄色、土黄、褐色等。随着波长的缩短,色彩的温暖感、 面积感有下降的趋势,而距离感和重量感则有增强的趋势。
峰轩,也取庐山之意境。南宋朱熹《游百丈 山记》有“前楫庐山,一峰独秀”。
v 理水手法 v 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
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 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 以静止为主”。这些均是园林理水的基本原 则,十分重要。
v 园中之水有旷、奥之分。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
v
v
二是造型。假山造型,轮廊线须有变化,变化中又须求得均 衡。堆山者胸有丘壑。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 堆山与画山水是相通的,叠山须有绘画修养。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陈从周《说园》)峰恋要 有立体布局。产生前后掩映,似表现出“崇山峻岭”之感。
v v
假山之造型,宜虚实得体 环秀山庄:戈裕良所叠假山,堪称一绝,占地不过半亩,然咫 尺之间,千岩万壑,环山而视,步移景易。主峰突兀于东南, 次峰拱揖于西北,池水缭绕,绿树掩映。山有危径、洞穴、 幽谷、石崖、飞梁、绝壁,境界多变,一如天然。主峰高 7.2米,涧谷长12米,山径长60余米,盘旋上下,如高路入 云,气象万千。
v v v
借景的类型有: 1.远借 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 是山、水、树木、建筑等。 为使远借获得更多景色。常常需登高远眺。要充分利 用园内有利地形,开辟透视线,也可堆假山叠高台,山顶设 亭或高敞建筑(如重阁、照山楼等)。
园林规划设计_董晓华_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设计》题库---- 名词解释答题要求:对下列专业名词进行准确解释。
第一章综述1.园林:2. 园林设计:3. 园林绿地面积: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 城市绿地率:6. 城市绿线:7. 生产绿地:8. 防护绿地:第二章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1. 混合式园林:2. 园林布局:3. 平视风景:4. 仰视风景:5. 俯视风景:6. 开朗风景:7. 闭锁风景:8.借景:9.对景:10.漏景:11.园林意境:第三章园林绿地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1.花坛:2.花境:3.绿篱:4.对植:5.丛植:6. 园林种植设计:7. 林缘线:8.园路:第四章城市广场规划设计1. 城市广场:2. 纪念广场:3. 休息及娱乐广场:4. 交通广场:第五章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1. 街道小游园:2. 分车绿带:3. 道路红线:4. 交通岛:5. 立体交叉绿岛:6. 视距三角形:7. 步行街:第六章居住区的绿化设计1. 居住区:2. 居住区绿地率:3. 居住区绿地覆盖率:第七章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1. 单位附属绿地:第一章综述参考答案1. 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休息、居住的环境。
2. 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3. 园林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和。
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平方米)5. 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五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6. 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7. 生产绿地: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
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木、花卉和草皮,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
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园林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可持续的环境。原则包括保护自然、 满足社会需求、尊重历史文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过程
1
调研和分析
了解场地、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以确定设计需求和限制。
2
概念设计
通过草图和模型,将创意转化为可行解决方案。
3
详细设计
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植物选择和材料选择。
运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 系统等可持续手段,打造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园。
总结
园林规划设计是打造美丽、宜居城市环境的关键。通过深入了解其重要性、 目标和原则、基本过程以及要素考虑,我们可以创建出令人惊叹的园林景观。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要素考虑
空间分配
合理利用空间,创造功能明确的区域,如 花坛、草地和休息区。
人文景观
考虑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社会价值,增 强人们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生态环境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和 自然循环。
可持续发展
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措施和可持续的管理 方法,保护自然资源。
景观元素的选Βιβλιοθήκη 与搭配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园林 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其重要性、目标 和原则、基本过程、要素考虑、景观元素选择与搭配以及案例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规划设计对于创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至关重要。通过细致的规划,我们能够合理利用空 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选择和搭配景观元素是至关重要的。植物、水体、硬景 观和艺术品的组合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和谐的景观效果。
园林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
现代花园设计
通过使用简洁的线条、现代 材料和独特的植物组合,打 造出现代风格的花园。
园林景观设计的五大基本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的五大基本理念1、园林景观观念设计中艺术性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是从审美的维度高雅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
现代亭台楼阁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丰富多彩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六角形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会,设计师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和艺术性。
2、园林景观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既然是戏剧,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
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相对来说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
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深彻,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作为打动人心藏品的艺术珍品。
3、园林景观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核心理念园林景观设计非常重视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成功的作品都不单单是经典作品文化元素。
我们要接受现代园林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以促进中国具有世界性、有中国艺术特色的设计学科的迅速形成。
4、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经营理念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实用、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
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个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与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个人化设计思想。
5、园林景观湿地性设计理念当今工业化、现代化的狂热健康发展,并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将园林景观外观设计的工作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使命起来。
将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维持和训练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始终穿于设计中。
考虑园林设计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风景园林概论 第五章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概述生态学(Ecology ) 源于希腊文oikos词根“oiko” + “logos”“住所”或“栖息地” 学问原意: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住所”或居住环境的科学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Haeckel)初次给生态学创立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 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营养物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
C. Troll (特罗尔)1939年最先提出“景观生态学” 一词的,目的是为协调统一生物学和地理学两个领域中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当时他认为: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是在综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观点。
景观生态学中三个基本构成要素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rl Carson )出版著作《寂静的春天》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1.生物多样性理论2.生态位原理生态位是指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
3.互惠共生原理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
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角、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环境景观设计
第二部分 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 景观设计应该服从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
因此,了解城市规划的有关原理有利于对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的总体把握。 景观设计的中外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一、城市的概念 二、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清代北京城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
⑴ 古希腊: 背景: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对外贸易有利的区位条件,“神人同形”
的宗教思想。 城市形态:广场为城市中心, 方格网道路骨架。
不但看起景来眼睛舒服,而且我们赏景时所处地方(赏景点) 的各种环境也舒服宜人,同时又具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的功能。
弱点 : 容易与园艺易混淆
1.1概念辨析
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部) 风景园林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 。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
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 同时反映了中国的 历史与特色。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近、现代主要城市规划理论
2.“田园城市”理论 ⑴发起人:霍华德(英国)
⑵时间:1898年
⑶背景: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无限制的扩张,大城市与自然隔离。
⑷主要内容: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 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 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 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 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书名于1902年再版时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绿地规划的区别: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
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现代景观规划在景观环境建设前作的宏观的、长远的谋划和策划,表现形式分为图纸和文字概述。
(2)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城市绿化、风景园林的区别景观设计:在景观规划基础上对某一个景区、景点所作的具体设计,属于大比例的。
城市绿化:是城市园林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的拓展,将城市作为对象,按照园林的手法进行绿化和美化,形成城市实体空间的组成部分,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风景园林: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融汇了自然和人文多个学科的内容,而现代园林的特点是以绿色植物系统为主,倡导生态设计。
在人居环境中再造自然,改善生态环境,起主导作用。
风景园林学科包括了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景观三个层次包括在内。
(二)现代景观的特点(1)现代景观必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态。
(2)现代景观要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3)现代景观受时间变化影响。
(4)现代景观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很强。
(三)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对象新建和需要改造的城镇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七类:(1)公园绿地(2)生产绿地(3)防护绿地(4)附属绿地(5)其他绿地(1)公园绿地一般城市都包含以下几种类型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2)生产绿地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是城市绿化的生产基地。
3)防护绿地根据其功能防护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安全防护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它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5)其他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三)现代景观的依据:1、科学依据: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如生物科学、建筑学及水、土科学等。
2、社会需要:游憩职能。
3、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决定设计手法。
4、经济条件:有限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
(四)、现代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1、设计要素的创新(Design Elements: A New Vision):新材料、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使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光景、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和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
以现代面貌出现的设计要素成为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之一。
(伯莱特公园)2.现代与传统的对话(Dialogu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由于传统园林在其形成过程中已树立和具备了社会所认可的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使设计具有现代感。
•常用方法有两种:•(1)视传统园林为形式或符号的语汇库。
在设计中选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形式语汇插到现代园林之中。
•(2)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化精神,或在整体上仍沿袭传统布局,在材料的处理方式与形式上却呈现一定的现代感,或保留传统园林中的造园要素,使用现代的一些布置手段。
3、生态设计(Ecology Design)1969年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提出综合性生态景观思想。
如今,诸如保护表土层、在不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生态恢复等一些基本的生态观点与知识已广为运用。
4、对文化的挖掘(The digging of civilization)与20世纪前半叶的功能主义相比,重视文化性与设计的意义在当今园林设计中日趋普遍,在设计中通过文化、形态或空间的隐喻创造有意义的内容和形式。
景观设计的三元论一、概念是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中,对于迅速发展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实践,以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为议题的研究和实践理论,是由刘滨谊教授率先提出的,其主要包括:1、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2、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游憩行为.景观形态.环境生态3、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的三元:多学科专业人员介入.层次明确的系统理性.规划与设计的专业素质4、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三元:①以人为中心的游憩规划设计和以环境为主导的景观资源筹划②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落实着手,研究各类景观活动项目空间与时间分布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③从景观规划设计诸纲目因素的分析评价突破,分析判定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念,把景观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大效益评价与景观规划设计关联的各个要素挂钩量化,寻求发现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规律5、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三元:风景园林.环境艺术.旅游游憩二、三元论的理解从简单意义上讲,三元论要求的是(相对应)鲜明的个性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
第一章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1.3景观设计的行为心理)一、空间与环境1、空间:生理感受限定:20-25米,可辨认脸部表情、声音,可自由交流。
2、场所:心理感受限定,110米以上,只能辨认人的行为和大致的动作,有广阔感。
3、领域:精神方面的量度,390米,看不清东西,有深远和宏伟的感受。
二、景观中的人类行为1、人的行为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2、人的基本活动必要性活动:生存所必须的活动,不受环境品质影响;选择性活动:散步,游玩等,与环境质量关系密切;社交性活动:聚会等,与环境品质有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三、人的空间行为属性1、领域与领域性2、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3、私密性与公共性4、拥挤感领域:人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的空间范围。
占有特定空间范围的人群及其主要行为模式是划分领域的依据。
领域性:是与领域有关的行为,指的是个人或人群为满足某种合理需要,要求占有或控制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空间所有物的心性。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空间气泡理论爱德华•T•荷尔:“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的个人气泡空间所包围,所谓气泡是随人而动的个人空间,是人理所当然的领地。
”气泡大小随着不同的情况而变化:关系越亲密,气泡越小;反之亦然。
私密性:为个人或人群有控制自身与他人接近,并决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的需要。
公共性:指的是人对公共活动和相互交往的需要。
拥挤:基于密度或其他影响因素评价上的一个体验状态,即对空间限制的个体感知。
四、人的空间行为心理1、边界效应由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他认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者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经人满为患。
这是因为人在边界的滞留作用中体会到支持作用,而且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条件2、从众心理3、独处心理五、人的空间行为习性1、动作性行为①抄近路②靠右侧通行③逆时针转向④依靠性2、体验性行为①看人也为人所看②围观③安静与凝思“安全点”是既能让人观看他人的活动,又能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
安全点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有较佳的朝向与视野;(2)有置身场外的距离感;(3)能在一定程度上隐蔽自己六、行为环境(一)静态时的行为环境在开放空间中,人们无论是坐着、站着,总的来说,人的行为模式表现为一种“停驻”状态。
“人看人”成为其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在“人看人”这种主导性心理倾向影响下,使得在开放空间中,人们都希望获得一个“最佳视点”——最佳的停驻位置。
液态人流:指从整体上看,人的行动具有流动性,同一方向的行人组成一股液态流,在通畅的路径上流动迅速,不通畅的路径上或者相反方向的人流力量强大时流动缓慢。
小结:通过以上讨论,可以明确,理想的安全点空间,应该在边界区域。
那么,什么样的边界形态才是最佳呢?根据液态流效应,具有凹凸变化(粗糙的、有阻力的)的边界更能吸引人流。
除了平面上的凹凸变化,其它要素如材质、结构、外形等的丰富变化也是加强滞留效果的有效途径■开放式空间功能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给停驻的人们一个合适的行为环境。
■除了提供理想的边界和基本的座位形式(如椅、凳等)之外,还要提供一些辅助性设施,如基座、梯级、矮墙、箱体、倚柱、杆柱等等,以及其它基础设施1、动态行为环境的类型差异定型的动态行为表现:比较正规的体育运动类活动,如篮球、羽毛球、网球等。
这类活动要求有特定的环境支持,如场地大小、配套设施等非定型的动态行为表现:1)休闲行为:如散步、闲逛;(2)游戏行为:如追逐、戏水、滑板、放风筝、捉迷藏等;(3)半运动行为:如晨练、跳舞等;(4)集会行为:如商业演出、展览、公益活动等公众性集会儿童游戏场地设计:传统的“精力过剩理论”导致设计中只是简单的将各种游戏设施放置在同一块场地中。
20世纪60年代,鲍尔•弗里德博格受到儿童在工地上将木板等建筑材料依次连接成一个个的游戏圈的启发,采用了一种将游戏设施连接到一起的设计手法。
2、动态行为环境的典型分析(三)聚散状态下的行为环境领域性是动物社会组织的一个普遍特征。
在开放空间中,这种现象表现为人的多种不同的聚集状态。
基于此点,在开放空间的功能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各个不同的场所赋予特征,让人们自动的聚集到某些地方。
巴克提出了开放空间中的功能分区概念:对于任何一个场所来说,它都可以根据其中与每一个空间的具体特征相观的、有规律出现的行为,分隔成若干亚空间。
通过亚空间的概念,我们可以直接分析某个位置的设计是阻碍还是便利行为的发生,以及其影响的程度如何等。
(一)亚空间形成的理由在开放空间中,每块局域空间都应成为一种适宜的“行为环境”,没有对行为的有效的定位,便不会产生意义明确的行为环境。
1、创建领域特权在开放空间中,如果某些地点反复的被一定的人群所占有,那么它就可能被人们默认为地域性空间。
地域性空间是个人或者群体的不动领地。
地域性空间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时段性。
2.设置视觉焦点3、建立关联性一个亚空间如果能与其它亚空间建立视觉上的沟通与联系,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支持,如适宜的朝向与视野、适宜的距离与设施,处于其间的人们会得到更加丰富的社会性视域的变化与层次(二)亚空间的规模与尺度■亚空间不同的规模和尺度,实际上体现了开放式空间中不同的人群聚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