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我国制造业升级的一个现实性选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会影响要素的供求关系。要素的稀缺性来自于供求的紧张程度,要素投入结构的改变最终可能影响
要素的稀缺性及要素的价格。在服务化的生产模式下,企业能够提供完全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和服
务,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信息、评价信息以及其他信息会以数据的方式快速传递并保存在消费者数据库中,成为企业为消费者
- 61 -
EECCOONNOOMMISSTT 经济学家 2016·9
Q=A*F[L(D),K(D)]
其中,D 代表数据,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变成了数据的函数。利用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将消费者的
偏好和产品设计数据化,估计出生产所需投入的其他要素的精确分量,并实现各生产环节高效无缝的
配合,从而大幅压缩传统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提高生产效率。投入要素配比结构的改
(一)制造业服务化是大数据时代下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数据时代通过对经济社会的离散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推动着市场各参与主体及其作用关系的 不断变革。大数据技术是制造业服务化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它对信息成本、消费者偏好和企业运营模 式有着深远的影响。消费者不再是从大量的商品中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商品,而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定 制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企业不再遵循固定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而是根据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进行柔性 生产。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不但更新了信息获取方式,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大量 商品信息和服务信息的轻松获取,激发了消费者对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渴望,促进消费需求从商品需 求向服务需求转化。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的功能及质量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 但随着商品功能的不断强化和商品信息的不断丰富,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过程的产品服务,甚至把 企业提供的服务作为产品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在面对大量的产品和服务时,消费者必然会选择服务体 验更好、自己更偏好的商品,而这种选择又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偏好,对商品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形成服务需求的路径依赖。 大数据对服务化的推动作用不仅在于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还在于对企业制造方式的颠覆。制造 企业会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消费者浏览、关注、收藏、购买、评价及社交等方面的数据,利用强大的数据筛 选、分类、分析及预测等功能,更为精准地实现对消费者偏好的逼近,显示出消费者偏好演化的路线,跟 踪及预测消费者选择集的变化趋势,甚至设计和引导消费者偏好的演化路线。数据成为虚拟的生产要 素进入到生产过程,提高产品和服务对市场需求的拟合程度,优化要素配置。在经典理论中,企业是各 种生产要素的一种配置方式。这些生产要素一般概括为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其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 Q=A*F(L,K) 其中,Q、A、L、K 分别代表产量、技术、劳动力和资本。在服务化的生产模式中,数据进入到生产函数 中,生产函数将变形为:
2013 年,德国提出了工业 4.0 的国家战略。工业 4.0 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相互融合,在 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全程数字化、智能化与个性化的新型生产与服务模式。进入工业 4.0 时代之后, 以智能制造和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为基础的服务化升级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升级的新趋势。发达国家 的制造业在这种趋势下迅速实施了服务化升级,不仅保持了强大的竞争能力,并且扩大了制造业竞争 优势,继续引领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当制造业服务化在欧美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之时,作为世界制造中 心的中国在产业升级问题上却显得步履维艰。面对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困境,面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 的重大历史使命,本文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制造业服务化升级?为什么要进行服务化升级?我国制造业 服务化的效应如何?怎样进行服务化升级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为我国制造业升级提出了一个可选方 案。
- 59 -
EECCOONNOOMMISSTT 经济学家 2016·9
兴国家,另一方面进一步将大量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服务环节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了生产性 服务业与产品服务业的深化发展,对国际分工格局进行了新的设计与划分。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信息 技术引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刺激了新兴的信息和通讯服务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同时,为满足新兴服 务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金融多元化进程加快,逐步形成了以金融服务业为核心,囊括会计、咨 询、信息等密集使用知识和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奠定了欧美发达国家服务型经济 的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极少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对归核化 战略进行了调整,将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作为核心环节回收到企业内部,实施了“服务化”(Servitization)升级。这些企业认为,“产品+服务”是未来市场的核心产品形态,没有附加服务的单纯产品将会被 市场淘汰,服务是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类工业生产进入工业 3.0 时代,信息通讯技术与工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促使 生产特征、分工组合及产品价值链加速演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欧美发 达国家逐渐丧失了在传统制造领域中的竞争优势。为了应对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实 施了“归核化①”战略(kernelization),一方面将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大量非核心制造环节转移到新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经济学家 发展战略研究
制造业服务化:我国制造 业升级的一个现实性选择
□徐振鑫 □莫长炜 □陈其林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在深入研究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欧美 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都伴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服务化不仅是欧美发 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产业分工的新趋势,因此,服务化不失为当下我国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一条可行道路。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定义、 动因、效应及升级路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于每一个问题,都 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出了更为贴切现实的答案。
节,如表 1 所示,消费环节和供应环节都是重要的创新来源。服务环节是制造企业和消费者进行信息传
学者们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认识和定义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演化过程,这也 说明了制造业服务化本身并不墨守成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有着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 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制造业服务化最新发展趋势的把握,本文提出: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 的支撑下,制造业产品服务环节回归制造企业①,推动制造业产业形态从产品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演变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6)09—0059—09
引言
人类工业生产的特征、分工的安排及产品的形态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化。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人类工业生产进入工业 1.0 时代,水力驱动技术和蒸汽驱动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 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机械生产代替了许多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解放了大量劳动力,推进 了劳动分工细化发展,产品形态从手工业产品转变为工业产品。19 世纪后半期至 20 世纪 60 年代,人类 工业生产进入工业 2.0 时代,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引入实现了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 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劳动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许多服务环节开始从制造企业中分 离出来,形成独立于制造行业的服务行业,标准化、同质化的工业产品与基础性的配套服务相互搭配, 成为工业产品的新形态。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因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产业形态的转化,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想要真正了解这种现象 的发生,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动力。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制造业服务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 己的解释。周大鹏(2010)[6]认为,知识经济、价值链延伸、收益驱动和环境保护是进行制造业服务化升 级的主要动因,但是,他在知识经济的分析中只是指出了知识经济对制造业服务化的重要性,却没有说 明知识经济是如何影响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价值链延伸的分析中,他只是考虑了通过服 务化促使制造企业在价值链上进行攀升,而忽略了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产品价值链的重构问题,因此 不能很好地说明这些因素的推动作用。周艳春(2010)[7]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创造竞争优势、提高产 品技术含量和个性化水平等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制造业服务化升级,但她忽略了制造业服务化的 时代背景而且她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不够深刻,未能有效地回答上述问题。石学刚(2011)[8]通过构建创 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了服务化对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但是他的研究没有考虑产品内分工中的链 合创新特性,弱化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本文简要地提出以下两 个被其他学者忽略了的解释。
①产品生产环节与产品服务环节的范围经济特征是产品服务环节回归制造企业的根本原因。
- 60 -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经济学家 发展战略研究
的过程。服务型制造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中心,以产品服务和物理产品为载体,集数据化、网 络化、智能化生产方式于一体的高级产业形态。制造业服务化是促进制造业产业形态由产品型制造向 服务型制造升级的有效途径,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服务化升级的最终目的。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15ZDC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产业集群、城乡差距 与人口城镇化分离”(20720161014);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产业集群、技术外溢与企业创新”(FJ2015B237)
①归核化是指企业将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等方式从企业中剥离出去,只保留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的分工 细化过程。
提供产品升级、新产品推送及后续服务的数据资产。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改善消
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服务体验,许多企业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环节,为消费者打造更具有个
性化特征的产品和服务。
(二)服务成为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来源
在现代制造业中,并非只有生产环节存在创新活动,许多创新活动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其他环
一、制百度文库业服务化的定义
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最早由 Vandermerwe 和 Rada(1988)[1]提出,他们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 业企业由仅仅提供有形产品或有形产品及其售后服务的运营模式向提供“产品+服务”包的运营模式的 转变过程。这个完整产品服务包包括:服务、自助服务、产品、支持活动和相关知识。Reiskin(2000)[2]19 等进一步把制造业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Makower (2001)[3]则从产权归属方面来定义制造业服务化,他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制造业企业不再转让产品 的所有权,而是出售产品的功能或服务。Szalavetz(2003)[4]试图从两个方面解释制造业服务化:首先, 服务要素对制造企业的重要程度超过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企业规模等传统因素;其次,以产品为核 心的服务对满足消费者偏好的作用日益增强。Toffel(2002)[5]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新的经济范 式,该范式包括四个特征:第一,企业向消费者出售的是产品的功能和服务,而不是产品;第二,消费者 根据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情况进行支付;第三,企业保留产品的产权,不再将产权进行转让;第四,消费者 无需参与产品维修等环节。周大鹏(2010)[6]36 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在制造业的投入和产出活动中,服 务要素比重日益增加的一种经济趋势;在微观层面上,制造业服务化是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满足消费 者需求,赢得市场竞争的经营策略;在中观层面上,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实现产 业升级的战略;在宏观层面上,制造业服务化是经济增长的新趋势,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