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第一单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的察觉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我们听到的自己发出的声音中,通过固体传播的是()
A.鼓掌时的拍手声
B.写字时的沙沙声
C.咀嚼食物时牙齿的碰撞声
D.喝水时的“咕噜”声
2.假如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伍
C.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3.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4.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经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水中筷子看上去像上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日偏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莲庄的长廊在湖中得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6.以下是小明同学的一段日记:“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花果山旅游。客车在盘山公路行驶,只见远处的树木纷纷向我们“跑来”,好像在热烈欢迎我们。雷雨过后,我们下了车,一边爬山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晶莹剔透的露珠洒在花草丛中;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微风吹过,不仅带来阵阵凉爽,也带来淡淡花香;抬头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中……
我不由感叹:家乡的山真美啊!对小明同学日记中所描述情景的科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A.树木“跑来”是以该同学为参照物的
B.客车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闻到花香是香气分子不断刺激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从而在我们的鼻腔内形成了嗅觉
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40厘米,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同大的像(蜡烛向左移动0.2米),应选的凸透镜是()
A. 焦距大于30米
B.焦距小于0.3米
C. 焦距等于11.05米
D.焦距等于0.15米
8.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A. 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细菌、病毒会经咽喉管由咽部进入鼓室
C. 外耳道与咽喉相连
D.人的五官是相互联通的
9.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绿衣和白裤,在红色灯光下,上衣和裤子分别呈现()
A. 白色和红色
B. 红色和红色
C. 黑色和红色
D. 绿色和红色
10.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光屏上:()
A.仍能呈现一个缩小的像
B.将能呈现一个放人的像
C. 不会呈现放大或缩小的像
D.没有像,但人眼透过凸透镜可看见放大的虚像
11. 当阳光射入水中时,下列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A.方向B.速度
C.方向和速度D.光的颜色
1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屏(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为光路图,当光屏上的光点由a点移到b点时,表示液面()
A.上升B.不变
C.下降D.都有可能
13.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4.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
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
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
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
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
15.小明房间的窗户是朝南的,白天,小明在房内窗户前照镜子,为了能清楚地看到自已的面容,小明应该面朝()
A.南B.东C.北D.西
16.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将两手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A.两手都感觉温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两手都感觉冷D.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17.在暗室的红灯下,看白纸和白纸上写的红字,看到的是()。
A.纸是白色,字能看清楚B.纸是红色,字能看清楚
C.纸是白色,字看不清楚D.纸是红色,字看不清楚
17.下列关于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外耳道是外界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
B.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C.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半规管传到耳蜗
D.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组成
1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经反射成虚像,经折射成实像
B.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而虚像则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D.实像只能用光屏来观察,虚像只能用眼睛来观察
19.小丽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她发现冲洗黑白照片的暗室中所用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是蓝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红色,她感到很奇怪。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看清楚
B.暗室安全灯是红灯,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显得更蓝
C.冲洗照片的温度控制要求高,蓝色液体的温度计测量更准确
D.冲洗照片的温度控制要求高,蓝色液体的温度计变化更灵敏
20.李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血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未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是弯的
二、填空题
1.262Hz和294Hz都是:1“的频率,其中C调“1”的频率是Hz, D调“1”的频率是Hz.
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高大的障碍物时,会被高大障碍物,再传入人耳,形成回声。如果说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时,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中听起来响亮,是由于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小于秒,使原声得到。
3.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控制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居民休息和睡眠,居民区白天不超过分贝,夜间不超过分贝。
4.当产生巨大声响时,人应迅速张开嘴巴,这样可使张开,保持平衡,防止被震破。
5.眼球由及其组成。、、、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光系统,在上形成物像,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6.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7.七年级的李刚同学近日发现自已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但正常看书看得清楚。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来说明情况。请回答:
(1)李刚同学的眼晴已经成为(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你认为应使用(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来矫正,此类眼镜可以对光线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