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
试析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平面设计之融合
试析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平面设计之融合目前,中国平面设计师非常重视在平面设计工作中引入传统美学观念,这样不仅可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创新与发扬,而且能够丰富平面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达到古今合璧效果。
平面设计师在作品中最常用的传统美学元素主要包括远古图腾文化元素、书法与绘画。
本文将简单分析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美学元素的价值作用,并举例浅谈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平面设计之融合方案。
1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美学元素的价值作用1.1 丰富现代平面设计作品文化内涵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融合传统美学观念,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拓宽平面设计空间,丰富平面设计作品文化内涵,使平面设计作品内容更有底蕴和内在美,增加平面设计作品的新意。
从文化溯源的角度来讲,传统美学元素起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平面设计艺术来自西方,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与文化元素和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相融合能够营造中西合璧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平面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增强作品的文化底蕴,为中国平面设计作品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1.2 弘扬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一直非常重视继承、弘扬、创新和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观念凝聚着民族文化精髓,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审美内涵和美好的寓意。
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充分融合传统美学观念和民族文化元素是对古为今用方案的完美实现,可以有效提高平面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同时有利于弘扬与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古今合璧,优秀传统文化以平面设计作品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公众。
1.3 创造中国独特的平面设计文化品牌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文化内涵丰厚,审美效果极佳,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象征,将传统美学观念深度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视角美,体现平面设计作品的中国文化风格,创造出独特的中国平面设计文化品牌。
2 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平面设计之融合方案2.1 远古图腾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案从基本定义来看,图腾崇拜是基于人与动植物等天然物体之间有亲缘关系或者神秘关系的信仰而形成的一套思想和习俗。
谈中国传统居住设计美学思想
谈中国传统居住设计美学思想陈晓榆龙湾区瑶溪街道办事处浙江温州325000时代在进步,就如石器时代装饰饰物的出现一样,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对美的欣赏层次逐步提升。
其中房屋是建筑里实形式的最主要之一,既是与人们最密切的居住场所,也是目之所及生活中最常见的建筑外在表现形式,是其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当地的人对于居住的房屋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审美,因此房屋建筑之间也随之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特色不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
但如果其美学思想的来源是同一的,那么建筑设计在怎么变化,也是万变不离其中,而中国传统居住设计美学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中国传统居住设计基本围绕“一” 来展开。
中国传统居住设计中表现出的美学思想,其核心便是“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上,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古人的审美理念。
首先是“儒”。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天地人三者合于中,从而真正实现“天人和一”,这里的中不仅仅指地理方位上的概念,而是指中以外的双方都在相适应的范围内发展处于平衡之中。
礼既是规定社会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伦理道德的规范,大到房屋组群、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小到门檐、窗台、斗拱等都是“礼”在建筑形式上的象征。
将房舍与礼扯上关系,从而制定严格的建造与居住标准,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建造规模大小、豪华程度不等的居住场所。
因此通过封建社会的“礼” 构建了中国传统居住设计审美上的整体和谐统一。
而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就是“道释”。
中国古代在建造房屋时着重体现闹中取静的田园生活,尤其是士官阶层,既然无法隐入山林,那么就把“自然”建造在身边,这追求的便是隐士思想,实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古代文人雅士最高的人生追求,是古人所追求居住美学的建筑体现。
这是对道和释的结合,虽结庐陋室,但不失赤子情怀,依旧坚持自身的理想和情操,从而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达到心灵的平静。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启示
民族艺术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Art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启示栾轶霖 池敏 LadanAbouali(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中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能够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许多的思考,汲取更多的精粹。
如今许多的设计作品中体现更多的是一些西方美学的思想,即使有些作品运用了中国风元素,也只是得其形而不得其意。
中国审美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许多美学理论,认真领悟并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中,对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
中国美学思想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中和”的审美思考、“意象”的审美体验以及“气韵”的神动之美等方面。
关键词:美学;视觉传达设计;中和;意象;气韵一个民族的自信来源于文化的自信,身处在当今各种思潮迸发的时代,合理地吸取传统美学思想的养分来服务于自己的设计中,做出具有民族化,个性化的设计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重点从“中和”“意象”“气韵”这三方面谈谈它们给予视觉传达设计的启示。
一、“中和”与视觉传达(一)中国美学思想下的“和”“中和”一词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中”强调的是允执其中,不偏不倚,而“和”则注重由不同的事物所构成的和谐理想状态。
“和”和“同”这个概念是特别容易混淆的。
二者却有相似之处,但实质是不一样的。
“同”只是将许多杂乱的事物强硬地拉到一起达到一种表面的统一,这种思维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灵动,解决不了实质的问题,而“和”追求的是一种和而不同,表面多样化的事物存在着内在的契合,可以通过外在的杂乱达到内在的和谐。
将这道理讲得最为透彻的是在《国语·郑语》中。
“中和”是一种智慧,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给了艺术家更多的思考维度,但所思考的核心本质是一样的,在不同中求取一种均衡,均衡中又有一丝丝变化。
所以中国传统许多艺术绘画作品,看似相同,如果细究进去,会发现各有各的精彩之处。
“中和”包含着宇宙万物,包含着对立统一,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设计审美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设计审美思想(一)从设计师的角度认识传统美学的特点要认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一定要把握住中国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首先,在中国历史上,自先秦诸子以来,到汉魏的王充、刘勰,再到清代的王夫之、叶燮,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存在了大量的美学思想。
除了哲学家,历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书法家等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书法理论、音乐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品"。
这些宝贵的思想遗产材料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值得现代设计师有很好地学习。
其次,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
"譬如在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
"各门艺术既具有自身的美感独特性,又在审美观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和相通之处。
这个特点使设计师可以在传统工艺产品的范围之外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实质。
第三,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在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之中,也体现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虽然自先秦诸子以来,造物的工艺就一直被归于"形而下"的范畴,但从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现出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
古人强调"技进乎道",从实际操作的高超技艺中可以归结出美的规律"道"。
技艺的神化,进乎道,亦出乎道,道是技的立足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和激发因素。
这种道与技的辨证关系,应该为现代设计师所把握。
充分了解了以上特点,我们作为现代设计师就可以明白,中国美学的发展史,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传统文化和对工艺、设计、美的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够提供给我们许多资料和新的启发。
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和谐统一的整体感,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图案、色彩、符号和构图等元素,展现出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作品,从而唤起观者心中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认同和情感回应。
其次,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提升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形式与精神的统一,强调以物表意,将审美意义转化为艺术语言。
设计师可以借助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例如,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可以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传统工艺的独特纹饰可以应用于产品设计中,都能够为设计作品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再次,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将中国传统美学运用于现代设计中,不仅可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设计师可以在传统图案中融入现代元素,创造出风格独特的设计作品。
这种将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设计手法,能够引发观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最后,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设计是一门国际化的语言,通过设计的交流与分享,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产生出别样的设计作品。
例如,将中国传统的纹样与西方的构图方式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色彩与印度的图案相结合,能够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设计风格,体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和相互借鉴的精神。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提升了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同时,通过设计的应用,传统美学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得以实现。
因此,设计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借鉴中国传统美学的元素,在设计中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
中国古代有什么设计理念
中国古代有什么设计理念
中国古代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代的设计理念源远流长,深受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
古代中国人注重物与人的和谐,追求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完美融合,这种理念贯穿于古代建筑、家具、服饰等各个方面。
在古代建筑方面,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尊重自然的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风格以“山水画”为灵感,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建筑的设计不仅注重外观的美感,更注重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功能的合理性,追求“方圆之道”,即以方正的外形和圆润的内部设计展现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谐的理解。
在家具设计方面,中国古代家具注重“雅俗共赏”的理念,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美感和文化内涵。
家具的设计风格以简洁、典雅为主,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材料的自然质感,体现出中国人对简约、自然的生活态度。
在服饰设计方面,中国古代服饰注重“礼仪之邦”的理念,服饰的设计风格以端庄、典雅为主,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纹样的设计,体现出中国人对礼仪和传统的尊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尊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注重实用性和美感的统一。
这种理念不仅影响了古代的建筑、家具、服饰等设计,也对当代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国古代的设计理念中汲取灵感,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尊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创造出更加美好、和谐的设计作品。
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 的不同 , 它通常是 由多种元 素 , 多 个建筑单体组合而成。即使建筑物本身可能是 一件完美杰作 , 但如果脱离了周 围环境便难 以独善其 身, 而这也体现 出中国传 统 思 想 中 的 中庸 和 谐之 道 。今 天 , 西 方大 量 建 筑 被移 植 到 中 国 , 有些未免显得唐突 , 我们不必 削足适履来将就欧美 的建筑 审美 , 而如何继承并发扬我们传统设计美学思想 , 结合今天 的社会 生 活 进 行创 新 设 计 或 许才 是 我 们 更需 要 重 视 的 。
露出 , 古时代 匠师们在它们外表形状加入一些巧思设计 , 使其成 为建筑本身 的装饰部分 。例如 : 粱头做 成“ 挑尖粱 头” 或“ 蚂蚱 头” ; 额枋出头做成 “ 霸王券 ” ; 昂的下端 做成“ 昂嘴” , 上端做成 “ 六分头” 或“ 菊花头 ” ; 将 几层 昂的上段 固定在一起 的横木做成 “ 三福云” 等待。而在屋顶的设计 上 , 古时代智 慧的匠师也对其 加以装饰 。《 诗经》 中就有“ 如鸟斯革 , 如翠斯飞 ” 的句子来歌颂 鸟翼 般舒 展 的屋 顶 和 出 檐 , 从 中也 可 以 看 出这 种 装 饰 手 法 具 有 很 强 的雕 塑 感 。 另外 , 在建筑外观上我们也可以看 出, 中国传统建筑 的颜色 的使用在世界各大建筑体系 中也可谓大胆 。中国古代建筑颜色 最初重在体现 自然的功能 , 突出原料的本 色, 唐代 以前都没有着 色。到了唐代 , 建筑有了统 一的规划 , 建筑 归“ 礼部” 管, 有 了等 级制度的划分 。唐代建筑 , 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合 , 产 生了 鲜艳悦 目、 简洁明快的色彩美 。黄色成为皇室特用 的色彩 , 皇宫 寺院用 黄、 红色调 , 红、 青、 蓝等为王府官宦之 色 , 民舍只能用黑 、 灰、 白等色。可 以说 , 唐代是用色彩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唐 宋 一 脉相 承 , 宋 代 建 筑 是 唐 代 建筑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油 漆 的 大 量 使用 , 以及印度佛教 的影响 , 建筑颜色突出为红色。这一 时期 的 色 彩 反 映 了 当时 的 主 流 文 化 。宋 代 喜 欢 稳 而 单 纯 、 清 淡 高 雅 的 色调, 是受了儒家的理性主义和禅 宗的哲理作基础 的宋代社会 思想所致 。到 了清代 , 颜色使用越来越复杂 , 建筑越来越重视装 饰性 , 这一 时期 最突 出的就是 “ 油漆彩 画” 。到 了清代后期 , 等 级制度使建筑颜色两极分化 , 艺术 表现寓于 内容 要求 。例如宫
中国风设计美学的特点
中国风设计美学的特点中国风设计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下面我将列举中国风设计美学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自然与人为的结合中国风设计美学注重自然与人为的结合,追求自然之美和人为之美的结合。
在设计中常常运用自然元素,如水、云、山、花等,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出自然之美。
同时,在设计中也注重人为的因素,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合,展现出人为之美。
这种自然与人为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态度。
二、顾盼生辉的色彩运用中国风设计美学对于色彩的运用非常讲究,追求顾盼生辉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代表。
在中国风设计中,常常运用红、黄、绿等明亮鲜艳的色彩,以及黑色和白色的对比,营造出明快热烈的氛围。
这种色彩的运用既能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三、平衡与对称的布局中国风设计美学追求平衡与对称的布局,凸显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在设计中,常常采用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方式来进行布局,使整个设计呈现出一种平衡感和和谐感。
在中国文化中,平衡与对称被视为一种审美原则,认为只有平衡与对称才能够表现出完美与和谐。
因此,在中国风设计中,平衡与对称的布局被广泛运用,成为其独特的美学特点。
四、神秘与典雅的意象中国风设计美学注重神秘与典雅的意象的塑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了丰富的神秘与典雅的意象,如龙、凤、麒麟等。
在中国风设计中,常常运用这些意象进行装饰,通过线条的流畅和曲线的变化,展现出神秘与典雅的美。
这种意象的塑造既能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又能够为设计增添一种神秘的魅力。
五、温文尔雅的文化内涵中国风设计美学注重温文尔雅的文化内涵的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礼仪、谦让和优雅,这些都被视为一种真正的美德。
在中国风设计中,常常通过造型的优雅、线条的柔和和色彩的温和,表达出这种文化内涵。
这种温文尔雅的文化内涵,使得中国风设计给人以亲切和睦的感觉,让人沉浸在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中。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之比较分析
李大勇 ( 浙江省 宁波 大学科技 学院 35 1 ) 1 2 1
所谓 西方 现代 设 计思 想是 指第 一 次工业 革命 ( 业 革命 )后 产 的大 工业 生产 条件 下 的设 计思 想和 理 论 。在大 工业 生产 条件 下, 生产 力 空前提 高 ,其 巨大 生产 力使 得 设计 产品 的数量 和规 模达 到 了前 所未 有 的程度 。享用 科技 发展 带来 的 巨大利 益 的受众 数大 大 提 高 。但 与此 同时 ,以往 精致 美观 的 手工 艺品在 大 规模 生产条 件 下成 为相 对粗 糙 、简 陋 的机器 产 品。根 本 矛盾 是艺术 与技 术 的不 人 体感 知 是 艺 术 的 重 要特 征之 一 。当 代 设 计 的 主要 内容 仍 同步 产生 的矛 盾 。受众 的 审美 发生 混 乱和 与现实 的 不协 调 。以威 莫里 ( i 1a o r s W 1 im Mr i )斯等 人 为首 的进 步 艺术 家领 导 了新 是视 觉 艺术 ,相对 而 言 ,与其 关系 最为 密切 的理 论 思想 首当 其冲 廉 ・ 是美 学 思想 。中 国几千 年 的文 化思 想史 博大 精深 ,其 中 当然 也蕴 艺术运动,提出了从纯艺术到物质实践的理论和方法 。但这仅仅 含着 深厚 的美 学思 想 。但与 西方 不 同的 是 ,中 国传 统 哲学 体系 的 是现 代设 计运 动 的第一 步 。工 艺美 术运动 并 没有 真正 解决 工业化 特 点 是哲 学 、政治 学 、经济 学 、文学 、社 会 学 、美 学等 多 学科 思 大 生 产 同大众 审 美之 间 的 矛盾 。其 后 又经 历 了弗 兰 克 赖 特 、泽
形 成 了今 天意 义上 的现代 设计 。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审美观念中国传统美学注重“神韵”、“情趣”、“意境”,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美学所追求的。
设计师通过古典文化的研究,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设计更有灵性和内涵。
例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注重对颜色、形态、纹理等的搭配,追求“化繁为简”的审美效果;同时,也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更加注重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情感体验。
二、设计风格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风格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传统中国曾经拥有著名的“四大名画家”,他们的作品包含“青石山水”,“淡彩山水”,“糊笔小品”,“八大山人”,这些风格分明、各具特色的作品对现代设计的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设计师借鉴了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现代科技和材料,创造出新的风格,如亚洲风、中西合璧、和风等,这些风格都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完美融合。
三、创意表现传统的中国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在文学、语言、礼仪等方面,还有很多在艺术和手工制品方面的资源。
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将文化的内涵与现代设计的创意完美结合。
在创意表现方面,可以秉持着“简约、自然、极致”的设计理念,这些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在产品创意设计或是室内装饰设计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现代设计的美学元素,予以创意表现,从而展现出众的魅力。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深刻影响着现代设计美学,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未来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现代设计师应该在创新中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美学融入到现代设计中,继续造就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为中国创造更加繁荣的未来。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思想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源远流长,拥有独具匠心的设计思想。
传统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工艺技术,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理念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如景泰蓝、珐琅、丝绸、陶瓷、漆器等传统手工艺品,在其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与工艺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效果。
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理念还强调注重细节,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制造工艺复杂,需要手工精细的操作。
细节之处,决定了整体的质量与效果,因此,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细节成为了设计中的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理念,还强调与传承和创新相结合。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对传统技艺的挖掘和发展,不断创新。
如传统的茶具,其造型、材质、工艺等不断发展,既传承了中国千年的文化蕴含,同时也增强了时代感。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材料选择与工艺传统工艺美术在材料选择上十分注重:素材品质、纹理、质感、颜色、产地等都被十分考虑。
红木、竹器、龙泉青瓷等传统工艺品,通过挑选合适的材料,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材料的特点和优异性,达到美学效果。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工艺紧密嵌入其文化价值与审美观念中,且注重技艺秘传、传承和保持传统工艺的真实性。
例如,景泰蓝是一种传统工艺美术,制作过程是将颜色的珐琅粉填在凹槽中,手工烧制而成。
而景泰蓝制品还常常刻有古代神话或文化故事的内容,对受众讲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性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其文化内蕴与高超的工艺技术相结合,使得这一领域的艺术在受众心目中获得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不仅具有绝妙的造型美感,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是观赏的艺术品,也富有收藏价值,陶瓷、紫砂、竹编等传统工艺品拥有较高的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受众面广泛,且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思想
数千年来,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思想主要是建立在古人的哲学思想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是儒、道、释思想。
在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最为注重社会规范和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孔子以“礼”的制度实现制定了严格的建筑修建的标准,比如建筑形制、建筑规模、建筑高低都必须对应不同的社会阶层,并以此来获得社会秩序和谐的实现。
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思想是道家和佛家思想,追求的是出世思想,这是古人追求审美化的居住理念,以实现士大夫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的人生境界,这也成了古代文人雅士最高的人生追求了。
封建社会的礼乐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居住设计审美的整体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贯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人要顺应自然和天地万物。
在中国古代,城市住宅和古典园林也追求闹中取静的田园生活,不能归隐山林,就把大自然搬到自己家里来。
归田园居的生活模式总被认为是文人所追求的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
因此,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首先强调的就是跟大自然的接触。
生活在自然山林中,虽只有陋室草庐,但也不失文人的淳朴高雅。
在田园生活中保持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自在,这种生活方式奠定了文人理想的居住基调,几千年来,仍然是中国古人最具魅力的传统的生活方式。
对于自然居住环境的推崇,还和中国士文化中的隐逸思想有关。
文人士子是中国古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既是社会道德标准的体现者,也是生活方式的引领者。
士阶层信奉的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在仕途上顺利就会志得意满,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如果官场失意,奸臣当道,就会遁入山林,过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以山水田园风光慰藉心灵。
隐逸是避世的一种体现方式,其本质就是归田园居的生活。
中国古代在园林形成了一整套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和具体的造园方式,其中蕴含了文人士大夫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居住文化。
园林的设计宗旨就是要把自然山水模拟并浓缩于一园之中,如果不能栖身于村郭,则在城市中实现自然隐居的理想,大隐隐于市,使得园林成了避世的世外桃源。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形成的各种审美理念和艺术风格。
现代设计美学则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注重造型美和符号语言的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造型美有较大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形式的完美和和谐。
传统的中国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中,追求线条的自然流畅、造型的平衡和谐,表现事物的精神境界。
这种注重形式美的观念在现代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如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会考虑建筑的整体平衡、线条的流畅,产品设计师会注重产品的外形美和构造的简洁美等。
在符号语言的运用方面,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有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符号和象征体系,比如八卦、龙、凤、莲花等,这些符号和象征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广泛应用,代表着吉祥、美好和寓意等。
现代设计中也借鉴了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运用,如商标设计、包装设计等都会考虑到文化符号的表达,给产品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色彩运用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颜色有独特的认知和情感,比如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黄色代表温暖和宜人等。
这种对色彩的特殊认知在现代设计中也有所应用,如广告设计中常用的红色来吸引注意力,家居装饰中常用的暖色调来营造温馨的氛围等。
在审美观念和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人文和和谐的追求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种人文关怀和对环境的敬畏在现代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如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产品的环保和可回收性等。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有着深远影响。
它在造型美、符号语言、色彩运用和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相互交融,为当代设计带来了更多元化、具有文化特色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
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
①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
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②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
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
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
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③灵动性。
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
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
这。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
第七章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 设计
• 中国美学: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总称。指 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中国人 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国人审美心理特征 和推举的艺术精神,中国美学的价值观念 和心灵体验,中国艺术的意境营造与鉴赏 特征等原理。 • 中国美学表现为儒家美学的突出创造新变 流动,道家美学的齐同万物,《楚辞》的 烂漫美学,禅宗保任圆成的境界美学等形 态。
• 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提出“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命题,触及自然美同社会生 活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开创了“比德” 说。 • 在“中庸”原则基础上,崇尚“中和”之 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 美学批评的原则。 • 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 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 想家。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 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
•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人格美 同样能引起审美快感。 • 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 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主张“观水有 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 涉及欣赏自然景物的形式美问题。孟 子美学作为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 发展,对后世颇有影响。
庄子的美学思想
•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 • 家贫,曾借栗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 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 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 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的 不满和蔑视。继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 的观点。
• 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原句出 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从美学角度讲,“中”是一种自在未发的 状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和”是一种 已发的合宜状态,人性发于感情而和于礼 节法度。只有做到“适中”,才能达到中 正平和的审美态度和天地阴阳二气平衡协 调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摘要】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化符号得以传承和创新,审美观念传统与现代融合,设计理念不断演变,艺术表现形式跨界融合。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现代设计美学的特色。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性在于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文化积淀,同时也促使传统美学在现代设计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入研究和应用,现代设计在审美、思维、表现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丰富,成为当今设计领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相互融合,为设计界带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设计美学、传统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审美观念、设计理念、艺术表现形式、深远影响、传承、创新。
1. 引言1.1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性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其重要性体现在对中国人民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内在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内涵,强调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传统美学中的和谐、平衡、自然、节制等概念,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绘画、建筑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体系。
在当代社会中,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不容忽视。
现代设计师们常常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融合现代要素,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传统韵味的作品。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现代设计走向更为深刻、内涵丰富的道路,为设计带来更为丰富多彩的色彩和文化底蕴。
只有在传统美学的影响下,现代设计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1.2 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变革的过程,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现代设计美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
现代设计美学强调人类对环境、社会和自我的认知与情感传达,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和个性化,致力于打破传统规范和突破传统边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诸多方面,如书法、绘画、音乐、戏剧、建筑等等。
在现代设计美学中,中国传统美学对其产生了诸多影响,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审美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等,这些思想强调了“自然之美”和“内心之美”的融合,更注重人文因素的体现。
现代设计注重的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个性化表达以及体现人文关怀,这些观念都源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第二,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形式与技巧产生了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很多造型图案,如云、水、山、花、鸟等都被现代设计师所借鉴,这种“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了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
同时,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些技巧如对称、平衡、比例、空间感等也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丰富了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
第三,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的色彩运用产生了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色彩观念与现代设计一致,注重色彩的和谐、明快、鲜艳、自然等特点,同时也注重色彩的对比、层次和节奏。
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如黄、红、绿等富有活力和文化内涵的色彩,被广泛应用于设计中。
第四,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产生了影响。
现代设计师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寻找灵感,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个性化的设计作品。
这种寻找灵感的方式可以使得现代设计更加富有深度和文化底蕴,从而更能体现设计的多重价值。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思想和技巧,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设计,使得它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它融合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设计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的起源与发展本章将从历史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我们将回顾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性地融合自然、人类、社会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智慧,并探讨其对于当代设计实践的启示。
第二章:美学思想在传统文化设计中的应用本章将重点研究美学思想在传统文化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将深入探讨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哲学流派对于审美观念与实践方式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其对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
第三章: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是传统文化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章将以建筑设计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分析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作品,探讨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空间、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并探讨其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第四章: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艺术创作是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最为重要和独特的领域之一。
本章将以绘画、书法和工艺品等为例,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家对于形式美与意境美之间关系的思考,并探讨其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第五章: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产品与品牌中的应用产品与品牌是当代社会最具实践意义和经济价值的领域之一。
本章将从产品与品牌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当代产品设计与品牌塑造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对于产品形象、包装、标识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于企业品牌建设的启示。
第六章: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教育与传媒中的应用教育与传媒是社会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章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教育与传媒领域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中国古代智慧对于教育方式、课程设置和媒体表达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探讨其对于现代教育与传媒发展的启示。
中华传统美学与当代设计
中华传统美学与当代设计在当今的设计行业中,虽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倾向于现代设计、简约设计,但是中华传统美学也同样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个数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美学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无论是在建筑、服装、绘画等方面,都能够看到其影响。
那么,在当代设计中,中华传统美学的应用又是怎样的呢?一、中华传统美学的特点1.细节的处理中华传统美学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
在古代,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清晰。
无论是建筑、绘画还是服装,细节上的设计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
这一点在当代设计中同样非常重要。
现在的设计师很多时候注重简单、明了的效果,而对于细节方面却疏于处理。
如果能够将中华传统美学的这一点发扬光大,便能够在同质化的设计中脱颖而出。
2.符号的应用中华传统美学中,符号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非常有层次感。
文化中的符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传达文化的意义和信息。
当代设计中,可以适度地运用中华传统符号,为设计注入独特的文化元素,使设计更加有意义。
3. 对称和平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称和平衡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中华传统美学中。
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都可以看到对称和平衡的原则。
在当代设计中,对称和平衡同样非常重要。
在设计中的元素需要排列整齐,造成统一的感觉。
二、中华传统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中华传统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是广泛的。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商标设计很多时候,商标需要传达公司的文化和价值,因此商标的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而中华传统美学正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可以运用中华传统符号或者表现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气息,来设计商标,使其更有意义,更具文化价值。
2.家居设计中华传统美学在家居设计上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理念,如中庸、仁爱等,这些理念可以被运用到家居设计中去,创造更具人文关怀的家居环境。
3. 包装设计在当下的社会中,包装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能够抓住消费者的视觉,创造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美学国潮风格设计理念
中国美学国潮风格设计理念
中国美学国潮风格设计理念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潮流元素的设计
理念。
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中国美学国潮风格设计理念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形式融入到设计中,同时又加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使得设计更具有时尚感和前卫性。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和传播。
在中国美学国潮风格设计理念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图案、色彩和纹样,比如龙、凤、麒麟等传统图腾,以及红色、金色、翡翠绿等传统色彩。
这些元素赋予了设计作品独特的中国风格,让人一眼就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中国美学国潮风格设计理念也注重对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设计师们常常
会选择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材料,比如红木、青瓷、丝绸等,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比如刺绣、雕刻、绘画等,来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
总的来说,中国美学国潮风格设计理念是一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
合的设计理念,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国设计师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创新精神。
希望在未来的设计中,能够看到更多具有中国美学国潮风格的作品,让世界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工记》的美学思想
• 先秦古籍中重要的手工艺科技著作,记述 “百工之事”。其中涉及车舆、旌旗、冠 服、宫室、礼乐诸器的制造及装饰,反映 了先秦时期的审美风尚,对手工业匠人的 审美见解亦多有记载,为研究中国古代工 艺美学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二节 秦汉美学思想与设计
• 秦汉是大一统的时代,秦代是中国古代美 学思想的发源时期,而汉代是中国古代美 学思想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 由战国前把人作为审美认识的重点,强调 艺术与伦理的结合,偏重于从外部关系认 识艺术的审美特点。
• 第一阶段:儒道的美学形成时期。 • 第二阶段: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认为美与人生密切相关。深化和发展 了孔子的观点。 • 第三阶段: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对墨家的“非乐”的理论做了具体系 统的批判。
老子的美学思想
•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伯阳。 • 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认 为“道”为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道是 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 主张美与丑相互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
•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人格美 同样能引起审美快感。 • 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 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主张“观水有 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 涉及欣赏自然景物的形式美问题。孟 子美学作为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 发展,对后世颇有影响。
庄子的美学思想
•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 • 家贫,曾借栗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 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 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 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的 不满和蔑视。继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 的观点。
墨子的美学思想
•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 创始人。早年曾习儒术,因不满其“礼” 的繁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 的主要反对派。 • 在美学上,并不否认美的客观存在,认为 音、色、甘、美也为人所需要,主张审美 与艺术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 础上。
• 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提出“食必常 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 必常安,然后求乐”的思想,以及“先质 而后文”(《墨子间诂.佚文》)的命题。 但以狭隘功利主义的观点,否定美与艺术 的社会作用,提出“非乐”理论。 • 将审美与艺术活动同直接功利联系起来, 主张爱惜民力,倡导“节用”,揭露统治 者肆意挥霍百姓血汗,但主张以物质功利 活动取代对于美与艺术的追求,进而反对 一切审美与艺术活动。
• 《适音》中以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观点论述美与 艺术的起源。《大乐》按照战国时期流行的阴阳 五行学说,将宫、商、角、徵、羽“五声”,与 金、木、水、火、土“五行”,酸、苦、甘、辛、 咸“五味”,青、红、黄、白、黑“五色”一一 对应起来,提出“心适”与“音适”的命题,论 述了审美主体的心境对于美感获得的重要作用, 认为只有内心平静安乐即“心适”的人,才能从 审美中获得愉快。 • 提出“侈乐”的命题,强调对音乐美感的享受必 须适度,如果违反“适”的原则,追求“侈乐”, 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败。
《吕氏春秋》的美学思想
• 亦称《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招集 门下宾客辑合百家学说而成。成书于秦始 皇八年。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资料,还 有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以及天文、 医农、音律等知识。 • 承袭儒家特别是荀子学派关于乐的基本思 想,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认为音乐能够 移风易俗,教导人民明辨好坏,实行理义。
孔子的美学思想
•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 • 学说以“仁”为核心,并以仁学为基础和 出发点,引出其美学主张。认为审美和艺 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 的主观休养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 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 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 想家。
• 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提出“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命题,触及自然美同社会生 活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开创了“比德” 说。 • 在“中庸”原则基础上,崇尚“中和”之 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 美学批评的原则。 • 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 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 想家。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 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
•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境生 于象外”、“澄怀味象”的理论,“虚实 相生”的原则,“味” “妙” “平淡” “右拙”等美学范畴的确立,都出于老子 的哲学与美学。 • 澄怀味象:南朝宋宗炳的美学观点。意指 只有怀着虚静的心,才能很好体会审美对 象。语出《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映象, 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是对体验者涤 除俗念,超越功利的审美心胸,“味象” 即体味、品味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精神。
孟子的美学思想
•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直接继承孔 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孟子 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大儒,孔子后一人,有“亚圣” 之称。 • 认为人生来具有善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 些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经过自我 修养,使之充盈贯注于自己的全人格之中,表现 于外在的容色、应对进退,即成为美。
第七章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 设计
• 中国美学: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总称。指 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中国人 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国人审美心理特征 和推举的艺术精神,中国美学的价值观念 和心灵体验,中国艺术的意境营造与鉴赏 特征等原理。 • 中国美学表现为儒家美学的突出创造新变 流动,道家美学的齐同万物,《楚辞》的 烂漫美学,禅宗保任圆成的境界美学等形 态。
• 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原句出 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从美学角度讲,“中”是一种自在未发的 状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和”是一种 已发的合宜状态,人性发于感情而和于礼 节法度。只有做到“适中”,才能达到中 正平和的审美态度和天地阴阳二气平衡协 调之美。
• (《荀子.礼论》)在“形”、“神”关系 上,主张“形”是“神”的物质基础, “神”依赖于形而存在(形具神生)。又 认为“形不胜心”(《荀子.非相》),形 象容貌之美次于道德品质人格之美,“形 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同 上)。 • 发展孔子提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的观点,提出“君子比 德”说,主张以自然对象之美来象征君子 的美好德行性。
• “道”孕育、包容“天地之美”,是最高的 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 游》),对于“道”的观照,是人生的最 大快乐,只要做到“坐忘”,“游心”于 “道”,就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 (《庄子.田子方》)达到无拘无束、逍遥 自在。 • 庄子作为道家美学的代表,在中国美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美学思想对后世有很 大影响。著作有《庄子》。
荀子的美学思想
•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卿。批判地 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上主张 理法兼治、王霸并用。哲学上发展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 • 从人性本恶的“性恶论”出发,肯定对于 声、色等感官愉悦的追求,是出于人的自 然本性,具有普遍性。又强调人的欲望的 满足必须合于礼仪,受到社会的制约。
黄老之学
• 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最大的分支。 学派思想尚阳重刚,黄老之学产生于中国战国时 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 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 名。 • 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 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 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崇尚老庄黄老之 学说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
经学的美学思想
• 作为经学立论的经典包括《易》、《诗》、 《书》、《乐》、《礼》、《春秋》“六 经”。 • 经学可以看作是经典的阐释学。经学美学 思想依附于政治学、社会学、没有独立地 位。
•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内容有《曲礼》、《檀 弓》、《王制》、《月令》、《礼运》、 《学记》、《中庸》、《大学》等,大多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 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制、儒家哲学思想的重 要资料。
第一节 远古至先秦的设计与美学思想
• 先秦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滥觞阶段。 发展时期主要是春秋后期至战国。 • 先秦的音乐、诗、建筑艺术、绘画、青铜 器艺术,体现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 想。在先秦哲学与美学中,由史伯、晏婴 所提出的“和”的观念是与音乐直接相关 的。
• 先秦美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 (二)战国前期 (三)战国后期
韩非子的美学思想
• 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集前期法家“法” (商鞅)、“术”(申不害)、“势” (慎到)三派之长,形成一套系统的法制 理论。其哲学思想渊源于老子,但又吸收 继承荀子思想,对老子的学说予以改造。 • 在美学上,以功利主义否定美与艺术。认 为一个事物如果只具有审美的、艺术的价 值,而不具有实用功利的价值,就毫无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