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初探_罗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初探·哲 学·
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初探
罗 纲
【内容提要】马克思思想的渊源之一是浪漫主义。对待浪漫主义,马克思不是一刀切地完全否定。对德国浪漫主义先哲,马克思持敬畏的保留态度。马克思最亲近的浪漫主义是德国早期浪漫派,马克思不仅在文学风格上模仿浪漫派超文本的反讽形式,而且在哲学方法上继承了浪漫派反讽的辩证法传统。
【关键词】马克思 浪漫主义 浪漫派 反讽
作者罗纲(1977-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广东广州 510275)。
一、马克思对浪漫主义:同或反
马克思是个浪漫主义者?这个说法在国内来看倒挺新鲜①。马克思幽灵般地在各种对立的思想间自由穿行,附身于不同的形态,时而从唯物主义者变成人本主义者,时而从实证主义者幻化为存在主义者。被装扮成结构主义者之后,马克思又被看做解构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现在我们又要在马克思的黑格尔主义外衣上镶嵌一朵浪漫主义的“蓝花”②,是无中生有还是凑凑热闹?
其实在西方,马克思早就以各种方式被言说成浪漫主义者了。克罗齐认为马克思是浪漫主义的历史学家,马克思的诗性历史是怀旧性和复辟性的,因而是浪漫主义的。“在过去、传统和传统的辩证法中为自己的倾向找到辩护词。……社会主义学派对此提供了极端典型的例子,其主要代表马克思采用浪漫主义形式”;甚至,“《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浪漫主义思想的合法继承人。”③。施密特认为马克思划分出的无产阶级是浪漫主义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人民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再次成为真正的革命运动的执行者,它把自身等同于人类,把自身理解为历史的主宰。”④而“人民和历史”在施密特看来是浪漫派“指定的新造物主”,人民和历史被浪漫化了。伯林认为马克思的浪漫主义体现在他的“历史阴谋论”中,“人们总是试图寻找隐蔽的敌人,有时寻找更大而化之的概念,诸如经济力量、生产力力量、阶级斗争的力量,……这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观念”。⑤鲍德里亚认为,
①刘森林教授近年来对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的关系做了研究。参见《反讽、主体与内在性——兼论马克思哲学中的反讽维度》、《两种反讽的张力:兼论主体形而上学批判的限度》、《从浪漫派的“存在先于意识”到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史诗”与“浪漫诗”的对接看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改造》。以上文章分别载于《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
②蓝花,浪漫主义梦想与渴念的象征。诺瓦利斯在《奥夫特尔丁根》中通过浪漫的梦引出富有“魔力吸引”、“令人欣喜”的蓝花,以有限的蓝花形体象征无限的渴念。参见诺瓦利斯:《大革命与诗化小说》,林克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③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7、190页。
④施密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第68页。
⑤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1期
马克思是浪漫主义的生产论者,“一个幽灵,一个生产的幽灵在革命的想象中徘徊。它到处支持着没有约束的生产浪漫主义。”①维塞尔更是用了一整本书论证马克思根本就是一个浪漫派诗人,不仅诗化哲学,而且“诗化世界”②。“马克思是个浪漫主义者”的说法在西方流传甚广,然而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仍是借助黑格尔的眼睛看待浪漫主义,并且认为马克思也戴着黑格尔的有色眼镜一味批判浪漫主义,认为马克思是反浪漫主义者。
马克思的确是黑格尔最有影响力的继承人。对待浪漫主义,似乎马克思同黑格尔站在同一条批判战线上。黑格尔从始至终对浪漫主义没什么好印象。黑格尔批评浪漫主义早期代表诺瓦利斯优美的灵魂“只是消极的,只是一种无精神的存在,这种没有现实性的优美灵魂于是处于矛盾之中”,“由于意识到了它的这种没有得到和解的直接性中的矛盾,就使精神错乱陷于疯狂,并且忧伤憔悴抑郁而死”。③黑格尔批评施莱格尔的浪漫派反讽,“主体可以嘲笑自己,但它只是虚幻的、伪善的和厚颜无耻的。”④
马克思似乎坚定地站在黑格尔一边,总体上否定了浪漫派。众所周知马克思对一种浪漫主义的典型批评是,“浪漫的外衣,用新创的辞藻来加以炫耀;虚伪的深奥,拜占庭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色彩的变幻,文字的雕琢,矫揉造作,妄自尊大,总之,无论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谎言的大杂烩”⑤。其实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批判浪漫主义成为当时的风尚。浪漫主义被当做死狗对待,到了几近人人喊打的境地。除了黑格尔的带动作用外,海涅、马克思、克尔凯郭尔都在拆浪漫主义的台。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海涅,他是马克思反浪漫主义思想的亲身传授者。海涅在法国一版再版了那部痛斥浪漫主义的《论浪漫派》之后,马克思到巴黎与海涅打成一片。二人谈诗论作,关系融洽。马克思回忆起那段岁月时,称“悲伤怀念的唯一的人是海涅”⑥。海涅对浪漫派的消极态度极大地影响了年轻的马克思的思想倾向。难道马克思人云亦云,完全站在反浪漫主义立场?要多方面了解马克思对待浪漫主义的暧昧态度,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长期被学界忽视的马克思论及浪漫主义的文本《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和《流亡中的大人物》。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之所以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与浪漫主义的关系极为重要,在于它是马克思遗失的《论浪漫主义者》的绝好替代品。马克思的这篇文章和《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作于同期,他肯定两文观点遥相呼应。⑦《论浪漫主义者》包含的思想我们能从马克思所说的“相互联系”中去寻找和阐释。幸而在这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马克思对待浪漫主义观点鲜明,我们才得以从侧面窥视那篇传说中的《论浪漫主义者》。该文的批判对象是胡果,批判的原因是历史学派被浪漫派幻想所污染。胡果的浪漫派幻想是“否认现存事物的理性的18世纪的怀疑主义,在胡果那里表现为否认理性存在的怀疑主义。”胡果对理性真实存在的怀疑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胡果的理性来说,只有动物的本性才是无可怀疑的东西。”⑧胡果是强烈的反理性主义、反实证主义者,也是极端的感性存在论者,感性到了纯粹动物式的生存状态。在马克思看来,浪漫派是和反理性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联系得到了施密特的支持:“浪漫派是主体化的机缘论”,“其(机缘)真正的含义是通过一种对立而获得的:它否定原因/理由的概念,换言之,否定可计算的因果性力量,所以也否定一切固有的规范。”⑨简言之,浪漫派反理性。
①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陈开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4-175页。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33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02页。
⑥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⑦“好在我这里一切已大致准备就绪。我将给您(卢格)寄去四篇文章:(1)《论宗教的艺术》,(2)《论浪漫主义者》,(3)《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4)《实证哲学家》。这些文章在内容上都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32、233页。
⑨施密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