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策略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策略浅析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两门崭新的课程。从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纲要中可以看出,这两门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相似性,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整合的可能性和现实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究,本人发现把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一定的整合,可以发挥两门课程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一、课程内容上的整合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体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知识、经验和技能,具有初步的自我服务、社会服务能力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
将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进行有机整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社会和科学,从而更清楚地理解科学内容,来更好得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科学课《水的调查与研究》一课中,让学生调查社区的居民、学校、公共场所用水情况,并去大自然中了解水污染的情况。从到社区中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和进行浪费水的现象开始,再到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进行宣传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活动并提出附近河流水污染情况的防治与整顿。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进行调查与研究,
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掌握了科学调查、研究的方法,乐于与人合作,并与环境和谐相处,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再如科学教材研究与实践中《植树》一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树造林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后,成立“红领巾植树小组”,开展“一人植一棵树”活动。通过植树活动让学生学习植树的方法,并设计研究的问题和活动方案,例如:观察小树是怎么成长的,来设计小树成长记录卡,最后报告研究的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植树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及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等,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融合,形成了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完美的整合。
二、学习方式上的整合
在科学课程中,提倡的是探究性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显然,让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学会探究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中学科学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伴随着参观、调查、访问、宣传等一些活动,这些方法的教学主要渗透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进行。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的理念。在内容组织或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个主题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达到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有: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参观考察、主题活动、收集资料、制定考察表、设计开题报告、分工合作、调查访问、采访、递交调查表、写反思、写总
结、写信、写倡议书、设计制作、表现创作、辩论、答疑、宣传等。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依据其活动主题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
科学课程不仅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为科学课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将科学课中的研究方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学习方式进行整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科学教材《岩石的科学》的研究,先进行调查活动:岩石的种类有哪些?再进行当地的岩石种类的考察;并进行观察、实验活动,了解当地岩石主要有哪几种。通过举办岩石展览会活动来加强对岩石的认识,并根据岩石的用途来来可开展设计活动,如,学校地面设计及校园雕塑设计等活动。通过认识岩石的风化,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成长。
三、教学方式上的整合
在科学课程中,主要提倡学生应在探究中学习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科学探究过程分六步进行教学。
(一)提出问题。在提出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各小组自主选择不同的问题,分别研究;二是由全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问题,共同探究。
(二)猜想假设。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从其形成来看,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猜想环节,二是假设环节。
(三)制定方案。本步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是确定方案。第二是选择探究的材料和用具
(四)实施探究。实施探究又可分为四步:一是数据及信息的收集。搜集信息包括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二是数据的整理:对以上信息进行整理。三是与假设的对比;四是结论的得出。
(五)展示交流与评价。此过程可分二步进行:第一个步骤是组内展示与交流评价;第二个步骤是全班交流评价。
(六)拓展创新。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结合研究的主题,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关注与本课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问题等,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融合。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