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动物学最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福利:是指人类保障实验动物健康和快乐生存权利的理念及其所提供的相应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理福利、卫生福利、环境福利、行为福利及心理福利。
3.近交系动物:是经连续20代(或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大于98.6%,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4.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5.实验动物的安乐死:是指在不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使实验动物短时间内无痛苦的死亡。不会由刺激产生的肉体疼痛及由于刺激引起精神上的痛苦、恐怖、不安及抑郁。
6.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药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病理、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实验材料。
7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性修饰。
8.自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定向培育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
9.诱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诱发动物产生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10普通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控制人员和物品、动物出入,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但能控制野生动物的进入,适用于饲育普通级实验动物。
11.屏障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动物。
12.隔离环境: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持装置内无菌状态或无外来污染物。
五、论述如何进行规范有效的动物实验。
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规范:实验动物的合理选择;动物实验的合理化设计;规范正确的动物实验技术。
(一)如何选择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课题质量的高低、经费开支的多少、研究途径正确与否以及实验方法的简单与繁琐问题,甚至会影响到课题的成败及研究结果正确性。选择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选用与人体结构、功能、代谢和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主要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
2、尽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动物。
3、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的动物,适当使用能降低实验难度,使实验更顺畅。
4、充分利用不同品系的实验动物的某些特殊反应。
5、使用与实验要求适应的实验动物规格(年龄、体重及性别)。
(二)合理化设计动物实验:对于任何研究课题,实验设计都是成功的关键。涉及动物实验的更是如此。正确的步骤如下:
1.查阅文献,根据初始想法或前期研究基础的新思路广泛查阅文献。明确以下问题:研究问题的背景、相关研究使用的方法、选择的动物模型、排除不必要的重复研究。查阅文献时,需依据3R原则。
2.提出假设。观察和记录信息分析和归类信息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实验设计需有以下内容:A、研究方案,细心计划所有操作并记录在案。方案应包括可控实验变量的实验操作、适合测定的变量参数、获得样品和产生实验数据的最适方法。B、实验操作包括动物模型持续的时间、模型预期疾病和或转归的进程、参加人员的时间和分工,实验花费。C、实验分组:确定实验单元。实验组别的动物数,一个标准笼所能容纳动物的数量也是确定因素。在设计实验室还需考虑以下方面: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可、实验室和饲养管理条件、预实验,验证设计合理性、完善操作步骤、练习实验技术、检验仪器设备、估计变量参数测定的误差。一、实验动物的五项福利或基本权利:
生理福利,享受不受饥渴的权利;
环境福利,享有生活舒适的权利;
卫生福利,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权利;
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权利;
心理福利,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权利。
二、实验动物伦理原则:尊重动物生命的原则;保证人员安全的原则;遵守人类道德标准的原则;必要性原则;
利益平衡原则;
三、什么是3R原则
减少(Replacement):选用恰当的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改进实验设计,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动物使用的数量。
替代(Reduction):以低等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子计算机模拟、替代活动物实验。采用替代的方法必须经过反复的验证,在确保实验结果科学、可靠、可比较的前提下,来替代动物实验。
优化(Refinement):主要指实验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和选择,减少实验动物的紧张和不适,减轻动物的痛苦,使动物实验有更好的结果,保证动物实验的可重复性。
四、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实验动物分类?
1、普通级动物:是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的动物。如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
2、清洁动物:是指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如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等。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动物):是指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如绿脓杆菌等。
4、无菌动物:指在动物体上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
5、悉生动物:是动物体内带有确知的微生物的动物。
(三)规范正确的动物实验技术,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及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动物的处理。
1、实验前的准备:包括仪器设备的准备、器械物品的准备、试品的准备、实验动物的购入、实验动物的一般检查、实验动物的背景资料复合、隔离检疫和安定(针对运输过程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动物在实验前均应在稳定期)
2、实验中的操作:A、辨别动物雌雄,并选择合适的标记方法。B、用正确的方法抓取和固定实验动物。C、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计算合理的麻醉用量。D、如需给予动物其他的药物,应选择合适的药物给予途径。E、如需进行标本采集,应选择正确的标本采集部位,采集方法需符合动物伦理原则。
3、实验结束后的实验动物处理:安乐死原则:死亡时尽可能减少惊恐、疼痛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失去意识迅速死亡,方法可靠、对操作人员安全、采用的方法要与研究的要求和目的一致、对观察者和操作者的情绪影响最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最小、需要的机械设备简单,价廉,易操作、处死动物的地点应远离并与动物房分开
4、对于需要进行病理取材的动物实验,病理取材时应按以下步骤:A、记录背景资料:实验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原编号、体重、剖检时间、地点、安乐死方法、解剖者。B、取材按照以下基本要求:通常选择正常与病变交界处组织、相同器官组织取材时,选材部位应尽量一致、胃肠标本应将内容物冲洗干净、薄厚适当,一般3-5mm,大小为1.5-2cm、取材时勿挤压组织块、用于体外培养的病理取材要严格无菌操作。
5、对于有行为学研究的动物实验,有以下技术:自主活动度检测、协调运动、体能和肌力检测、认知行为检测、激惹度检测、动物寒热性质的行为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