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问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钟吕应世后Biblioteka 少阳演化,南北东西陆续归流。 3.文始偏向“在家”个人隐逸,少阳趋于“出家”集体教团。陈希夷则在华山撷采二派之长,形成华山丹道学术区,世称中派,又称隐仙派。
4.中、南、北三派,实是丹道史上较为大众认同之主流也。
问:感谢前辈之厚爱,但对于该选择何派(文始,少阳,中派)起修还请指导。
问:关于”顿与渐”可否请前辈再费心指导。顿与渐法的选择是否有指针可寻,如阴虚或阳虚之人该选择何种等等?
答:1.慢中有快,练元神以涵盖精气的工法谓之顿,如文始派。快中有慢,练精气以培固元神的工法谓之渐,如少阳派。
2.撷采两派之长,折中而用,即快中有慢,慢中有快者,初阶练气于身内,而后结丹养丹于虚空,此即陈希夷、邵康节流(留)传之中派。
3.少阳派练气在身内(奇经八脉)。文始派练气在身外(虚空)。中派则折衷而用之。
4.修道与炼丹有时是指同一件事,有时则否。
问:关于文始派练气在身外(虚空),可否再赐个一字半语的。《仙学真诠》释之曰:“神仙之说,养生者所必用也。然其道有二。文始经曰:能见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盖忘精神者,虚极静笃,而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无。大道之学也……虽不着于精气,然与道合真……是了性而自了命者也!”
7.君于“顿渐”之慧悟,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诚有心人也。
8.至谓体质,“虚者实之”可也。随迎补泻,寄寓“得阴阳之正,为平和之人”也。仍须从平时调理,多方配合,方能克竟厥功。草木金石固可以治病,“先天妙药”亦可以治病也。
问:在台湾文始派的书籍或门派似乎相当的少。
答:1.文始,丹道史上或称楼观派,或称犹龙派,原始丹道大类属之。
答:张紫阳(984—1082),85岁时(1069)才学道,君年及中年,正春光花月,正尚待及时努力以赴耳!
问:后经头胀→阳气突撞→气聚子位→头不胀→背部热气→鼻闻桂花香→(数日后)已无桂花香→子位有如气泡般跳动→督脉三穴有如气泡般跳动。已近“百日”却始终无法感受“丹爆”,何况通小周天。
答:“百日筑基”之“百日”,只是普通名词,没有契约性。又正统道书上并未曾看过有“丹爆”这个名相,不便推测。
问:又须知工法有男女、老中青年龄;顿渐,上中下乘。然后量体裁衣,知所选择,择优而炼。关于这一点,可否请再说明。
答:男女因生理有别,所以工法容或不尽相同,老中青同理亦各别具方法。例如张紫阳与孙不二……,余类推。
问:请问前辈:中宫大定与佛家之禅定是否相同?
答:“禅定”,愚乃门外汉,不敢狂言妄语。谨就仙家之定“混沌”随便谈谈:“高生物性能量(高品质的气)对中枢神经(C。N。S)作用,因而脑的知觉区产生一种持久性、特殊平衡与稳定的状态”。就外观而言,“禅定”与“混沌”应是大同小异,唯独修练者身内所发生:“内真外应”、“内外交感”之变化等现象,殊难言喻。
答:大道无形,一气流行而已。睡眠中因为“静卧”比“静坐”容易让全身放松,气机相对也容易发动。所以真正有经验的修道者都知道:炼功与姿态无关鸿旨。惟须注意:有“动见瞻观”之虞时,务必应用坐姿,才能显示出“妙相庄严”形像等等边际价值。
问:气已聚子位,是否继续“凝神入气穴(或子位)”即可通小周天。
答:依北派工法,“气”要先通八脉(先督任,后脚手。)叫做“气通关”。有“小药(玉液丹头)”运行八脉才叫做“小周天”。请君再详查《筑基参证》,看是否如此说明。
问:仅有一日狠心练它数小时,睡觉时能感觉有“珠”数颗自尾履至泥丸而止。睡觉时气之感觉始终比练时还强。
3.原始中派之中,非指李道纯《中和集》之中。喜怒……是儒之中,性之中,而非心息相依、神气合一、“抱一守中”性命之中。“中”即玄关一窍也,以“玄关”为下手的手段,以“玄窍”为产药的目的。两玄合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玄关一窍”也。练气、积气、聚气、结丹均在此。
4.古来仙道本有天元、地元、人元等三元丹法。现在再谈天元、地元已无意义。人元中有清静法,有栽接法。栽接法条件太严。只有人元清静法还可以谈谈。清静法中再分男、女;顿、渐,老中青工法也。
3.心就是性,息就是命,因此“心息相依”者,就是性命双修。“专修”的仙家主张性命双修,“专修”的佛教力持明心见性;三教可以同修,仙佛可以合宗,端视个人之旨趣。
4.“虚空”涵内外、不内不外、亦内亦外。初基者,指回风混合,神气合一之心境。高上者,指浑然忘我,中宫大定之境界。
5.西派李涵虚《三车秘旨》、《道窍谈》所谈的方法是少阳与“清静栽接”二者的混合法。汪东庭、徐海印以来则专谈人元清静法,或指真空炼形而言。
5.凡工法对修练者具有“简易、平和、速效”特质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丹诀藏乎丹经,惟需自已“神明妙悟”,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有过来人“脑后一椎”则比较快速且容易了解。
6.仙宗昆仑派刘培中先生,愚未曾谒识。但刘先生初期来台的十二门人中,愚认识四、五位,其中何茂松、余庆章两前辈与愚还是“忘年知交”。常秉烛煮茗,“炼酒(精)化气”,不知东方之既白。二、三十年间,无所不谈。
丹道问答
蓬莱仙岛师门语录(网上答问录)
洪中定解答
邓善阳整理
问:修道(指道教)与炼丹的差别在哪里?修道不需炼丹吗?还是不一定要炼丹?
答:1.请先把道、道家、道教、炼丹(仙道)的定义弄清楚。
2.生物性的能量在人体叫做“气”,先练出“气”,再把大量的气团凝聚,凝聚的“气珠”叫做“丹”。
答:选择何派起修,别人是不便也不能置喙,惟端视个人之意愿和机缘。
问:晚辈参考丹经最主要是许进忠所着之《筑基参证》。
答:《筑基参证》,初学者可以参考。但窥一斑,未如窥全豹,何妨回读《伍柳仙宗》及《玄妙镜》?尤应注意“最初还虚”的部份,庶免“沧海遗珠”。
问:虽已近中年,但刚开始练时,数日即能有丹热之感受。
答:君所读之《仙学真诠》,可再试从“栽接工法”切入,看是否有“铅汞”味?
问:如此说来文始派“不着于精气”与“了性而自了命”是否就不练丹?若不练丹那与佛教之禅宗、天台宗又有何异?
答:1.仙道工夫下手在乎知原理、明程序:心息相依,风火文武,始终妙用而已。
2.又须知工法有男女、老中青年龄;顿渐,上中下乘。然后量体裁衣,知所选择,择优而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