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要旨⑤
中华丹道研究丛书--丹道指南5
中华丹道研究丛书--丹道指南5第八章人元金丹男女阴阳双修法要浅释人元金丹部分法理已在第六章第一节之前面的小节和《工程次第阐真》一书中涉及到,此一章再作进一步补充,人元金丹原理和法理基本同于天元丹法。
男女阴阳双修术之阴阳绝非指身外,实乃身内阴阳也。
但为何男女双修可达至事倍功半的作用,而加快功修进程,缩短筑基炼己之时间?原理有以下几点:一、动中求静,易于成就性功,比个人孤修之静内求静更易入于真静之机。
男有女,女有男,则在动中,而有动静对比和生发之机,故男女皆易契入静中之机。
但是对男女丹法无透彻的了解,且没有得到双修口诀和其它条件不具备,则适得其反,入欲情淫念之苦海而坏了自家性命,还不如个人单修比较有把持和无流弊。
所以对男女阴阳丹法要极其慎重对待。
二、静而生动,相对彼此乃是起到激发和调和作用。
男女之相互自然激发,则各自之身内的阴阳二炁易于显现而使修炼者双方能极快地寻找到修炼之真把柄——身内阴阳二炁沟通的阴阳玄牝妙窍。
如得真诀,在此静极而动之时,以法追摄,采得我身彼家坎宫之真铅归玄牝一窍,最后神气合一,则阳丹外药自成,接我之命于反掌之间,但此“火中栽莲”的命功功法如需成功,则需诸多极苛刻之外部条件,且更需行者之坚忍和静定。
先采阳补阴乃是采自身后天鼎中之先天炁,绝非对方女子(男子)之“气”。
故人元双修之内炼法完全同于天元丹法内炼之道,唯加外部条件和双方配合之法度。
后天鼎者,后天神气合一于玄牝妙窍也。
追摄者,乃是以真意追摄也。
双修炼性之道,在色则忘色,于动而忘动。
炼炁采取口诀云:“忘中觅,觅中忘,忘中现,现中忘。
”三、人元阴阳双修男女配合法度是人元金丹之独有特色,如无外部之配合法度和诸多条件则起不到“动中求静和自然激发的作用”。
甚至炉翻鼎踏,反害性命。
所谓配合法和外部条件乃是指:一、在何时(活子时)男女双修,双方易入恍惚而生动、生觉?在何时配合修炼,男女之阳炁容易生发?在何时双修双方皆易入于虚无?或者一方易入虚无恍惚?这就要深通男女精生活子时之真旨和男子炁生正子时之真机,否则终不可行之。
丹道要旨
丹道要旨(5)其二十六层为:三部八景,五气朝元养胎人定之后,经历真空炼形的过程,身中不适之感不可惊疑,只要死心人定,自然神通慧生,而六通顿足。
太乙元君曰:“神俱六通以后,而身中三部八景,即二十四真诸神皆现象,而为我护法神王。
所谓二十四真,乃六根八识,三魂七魄也,皆有名字。
”又云:“身中有九宫真人,不可不知也。
心为绛宫真人,肾为丹元宫真人,肝为兰台宫真人,肺为尚书宫真人,脾为黄庭宫真人,胆为天灵宫真人,大肠为长灵宫真人,小肠为玄灵宫真人,膀胱为玉房宫真人。
至道不薠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不能一概而论。
修真之士须要小心谨慎。
到此时,见诸神现象必须见如不见,闻如不闻,死心人定,方保无失矣。
”,圣胎功近圆满之时,身中阴气消尽,各器官纯阳现象是自然现象,夫人体一小天地也(宇宙),修成金身仙体,自有洞天仙府,修士自悟。
日月合壁后,静极之际,然觉纯阳之气从涌泉上行,此时宜督升任降中下二田,用三昧真火烧炼体内阴邪,三关九窍,五脏六腑之垢殆尽。
体变纯阳之躯,乃纯阳祖气助圣胎之天机也。
勿误此机。
体变纯阳,彻底绝谷,谷绝阴断,斩断尘缘,方能顿足通慧,太和元气冲满其中,则胎圆而神全矣。
终不见饥,五蕴皆空,六通顿足,保存灵慧,切勿妄用,神仙之道俱矣。
纯一道人云:“盖养胎人定,心不牵世味,凝神深皈寂灭,乃能性命合一,自然重生五脏,再立形骸(彻底脱胎换骨),无质生质,结成圣胎。
一心主静,万缘俱息,外想不人,内想不出,终日混沌,如在母腹,方为活死人也。
此时防气将尽,世上可乐之事,则心不动摇。
,而心经真气自然吐露,化为红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前(昆仑为乾顶也);肝中阴气将尽,世有可怒之事,则肝不动,化为青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左;脾中阴气将尽,世有可欲之事,则脾不动,脾气真气吐露,化为黄色云霞,朝与昆仑之顶;肺中阴气将尽,世有可悲之事,则肺不动,肺经真气吐露,化为白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右;肾中阴气将尽,也有可恐惧之事,则肾不动,肾经真气吐露,化为黑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后,名曰五气。
丹道入门讲义
丹道入门讲义丹道,是古代中国道家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修炼身心的方法论。
丹道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丹道的入门讲义。
首先,丹道的基础是修炼内丹。
内丹是人体内的精气之源,也是修炼者通往长生不老的关键。
内丹的修炼可以通过调节呼吸,保持身心平衡来实现。
修炼者需要学会深呼吸,并慢慢延长呼吸的时间,以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此外,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舒展也是重要的一环。
其次,丹道的修炼需要注重养生。
养生包括调节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进行适量的运动。
丹道注重内外兼修,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良好的精神境界。
保持平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过量的油腻食物和糖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
此外,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第三,丹道注重修炼心性。
修炼者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正念和冥想是丹道修炼中的重要方法。
通过冥想,修炼者可以集中注意力,平复心绪,提高专注力和自控力。
同时,适当的反思和反省也是丹道修炼的一部分,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修正错误,成长为更好的人。
最后,丹道修炼需要注重环境的清净和氛围的宁静。
丹道修炼者通常会选择幽静的地方,远离喧嚣和杂念,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能量。
在修炼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自然的声音,如鸟鸣、风声等,以帮助放松身心。
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富有灵性的音乐,如古琴、箫等,以提高修炼效果。
丹道是一门深奥而神秘的修炼方法,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通过修炼内丹、养生、修炼心性和营造适宜的修炼环境,我们可以逐渐感受到丹道所带来的益处。
丹道的初级阶段是掌握基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而后续的修炼则需要更高的境界和技巧。
希望这份丹道入门讲义能够帮助到有志于修炼丹道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迈向长生不老的道路吧!。
《道家内丹丹法要义》应物莫动真心
《道家内丹丹法要义》应物莫动真心
修道练功的处世妙要是,既要接事应物,又要不动真心。
或许有人说,没有真心去应酬事物,岂不皆是虚心假意,那何谈得上诚信、仁义?
其实不然。
我们不以真心具体直接投入事物,并不是说我们真心不存在,而是这真心正相合于天心,天道。
人心合于天心、天道,它就必然是大公的,因而应酬处理事物就会最公正合理。
而如果我们事事投入真心,那恰恰是将天心、天道导致个性感情的极端,偏私之见就不可避免,处理事物反而不会公正合理。
譬如说,太阳光照在地球上,万物得以茁壮成长。
但太阳光并不是有意要照在地球上,它的光不是有意发的,是自然形成的;它的光是普照在它的周围空间,而不是专为地球而照。
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可能再不会歌颂太阳,因为它对你并无真心真情。
然而,你若再深刻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会更加歌颂太阳。
因为它的真心永存,真情普洒,大公无私。
如果有一天,太阳对地球偏用真情,像探照灯一样把光集中射向地球,那不但其他空间因失去太阳光照射而顿时暗淡失色,而地球也将顷刻成为灾难。
应酬人事之用心,何尝不是如此。
不过,应酬人事投入真心所带来的灾难,有时速,有时缓,有时隐,有时显,又加上一般人不愿接受这个理论,他们也就不会去注意它罢了。
(孔德)。
丹道要旨
丹道要旨(5)其二十六层为:三部八景,五气朝元养胎人定之后,经历真空炼形的过程,身中不适之感不可惊疑,只要死心人定,自然神通慧生,而六通顿足。
太乙元君曰:“神俱六通以后,而身中三部八景,即二十四真诸神皆现象,而为我护法神王。
所谓二十四真,乃六根八识,三魂七魄也,皆有名字。
”又云:“身中有九宫真人,不可不知也。
心为绛宫真人,肾为丹元宫真人,肝为兰台宫真人,肺为尚书宫真人,脾为黄庭宫真人,胆为天灵宫真人,大肠为长灵宫真人,小肠为玄灵宫真人,膀胱为玉房宫真人。
至道不薠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不能一概而论。
修真之士须要小心谨慎。
到此时,见诸神现象必须见如不见,闻如不闻,死心人定,方保无失矣。
”,圣胎功近圆满之时,身中阴气消尽,各器官纯阳现象是自然现象,夫人体一小天地也(宇宙),修成金身仙体,自有洞天仙府,修士自悟。
日月合壁后,静极之际,然觉纯阳之气从涌泉上行,此时宜督升任降中下二田,用三昧真火烧炼体内阴邪,三关九窍,五脏六腑之垢殆尽。
体变纯阳之躯,乃纯阳祖气助圣胎之天机也。
勿误此机。
体变纯阳,彻底绝谷,谷绝阴断,斩断尘缘,方能顿足通慧,太和元气冲满其中,则胎圆而神全矣。
终不见饥,五蕴皆空,六通顿足,保存灵慧,切勿妄用,神仙之道俱矣。
纯一道人云:“盖养胎人定,心不牵世味,凝神深皈寂灭,乃能性命合一,自然重生五脏,再立形骸(彻底脱胎换骨),无质生质,结成圣胎。
一心主静,万缘俱息,外想不人,内想不出,终日混沌,如在母腹,方为活死人也。
此时防气将尽,世上可乐之事,则心不动摇。
,而心经真气自然吐露,化为红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前(昆仑为乾顶也);肝中阴气将尽,世有可怒之事,则肝不动,化为青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左;脾中阴气将尽,世有可欲之事,则脾不动,脾气真气吐露,化为黄色云霞,朝与昆仑之顶;肺中阴气将尽,世有可悲之事,则肺不动,肺经真气吐露,化为白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右;肾中阴气将尽,也有可恐惧之事,则肾不动,肾经真气吐露,化为黑色云霞,朝与昆仑之后,名曰五气。
丹道真诀
真元神力大。火焰力冲天。直射到海底,九重铁鼓穿。
海底架法船,奔腾上九天。且勿停巔顶,下桥归家园。
任督关停闭,才塑法身玄。坎离初交媾,法转小周天。
此谓子午地,太乙循经玄。法轮徐徐转,细研炼汞铅。
风和日丽暖,紫气绕身边。温温祥靄气,沐浴法身坚。
不动无消息,乃是功未全。此时勿烦躁,心境须坦然。
静极忽生动,阴中阳自见,后天之火见,额中明月悬,
虎中火过热,卧龙取水添,丹炉热难忍,甘露灌顶巔。
此间有变化,切记心头间。坐上沉沉睡,非是功夫偏。
乃谓魔出现,睡魔第三关。真正谓魔道,须战睡魔关。
坐上法中行,功法同时现。坎离颠倒术,修行第一鞭。
打坐有三关。疼痛入定难。睡魔阴气现,破关依志坚。
腿麻与腰酸,或者身疲倦,心猿意马动,剎那心魔欢。
痛苦初发现,首见第一关,横心长久持,尼虹昇九天。
次谓入定难,欲定心越烦,非是不能定,心法须口传。
观音言妙法,化己分坤乾。听首二法施,入定剎那间。
回光返照法,太上胎息玄。体性合太乙,坐忘虚无边。
闭目非正法,阴火误眼前。首正是妙法,清凈须自然。
仰面并低首,任督脉易断。如此长久座,走火必生偏。
腰躬气不畅,污浊生此间。调息须自然,自然息便绵。
绵绵真意现,气气归丹元。切记回光照,返归下丹田。
勿须顽神守,著意法便偏。妙在不即离,勿忘勿助间。
微意守丹元,寂静待玄关。万法皆勿用,道在须弥间。
葯老难烹炼,葯嫩乃不坚。正逢花盛开,採葯归壶间。
火候亦用精,文武需善辩。文火温养用,武火乃採炼。
散功导引法,法法玄中玄。转睛乃明目,降火养神全。
五劳七伤怯,山根乃头安。扣齿填肾水。赤龙搅海玄。
丹道要旨⑥
白玉蟾真人云:“三年乳哺之功,七七存养之道,是必神还虚,凝神而人定,初调神出壳,旋出而旋人,依灭尽定而寂灭之,一定七日再调出,而旋人仍依尽灭定而寂灭之,一定二七始,再调出而旋入。一定三七始,调出旋入。一定四七始,以及五七、六七、七七始,调出而旋入,渐次调养,三年而后已。”
古曰:“神仙心如铁石。”是指阳神经三年乳哺调养之后,断七情,绝六欲,性体纯阳老练矣。
其三十二层为:三年乳哺,神通变化
阳神初行乳哺,不迷本性,尽管十月胎圆时已是三华聚顶,五气朝元,具备六通之功能,然则不能随意所现神通变化,尚需养成真空妙相之圣体也。故调养由生到熟,由近至远,由嫩到固。其方法即阳神初出,圣体尚嫩,欲其慧光凝结不散,必须调养,乃能坚固老成。法力无边广大,乃能神通变化。盖乳哺者,炼神人定之谓也。调之又调,乳之又乳,合乎自然之虚空,成就真空妙相之真体也。
其三十六层为:虚无之极,与道合真
古人云:“阅尽丹书万万篇,末后一着无人传”。指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谓也。盖还虚之极乃三年乳哺九年面壁之功也。还虚归无之极,其实是矢志凝神气穴忘绝凡情,至此末后,还虚人定,不过忘却仙情而已。依灭尽定而寂灭之。不出不入,忘我,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山河,尽归于虚,死心归于大定,或百日十月,三年九载,百年千年,千劫万劫,直待四大崩散,虚空粉碎,无形无迹,此乃载肉体修成的大罗天仙也。万劫不坏之金身仙体。
其三十五层为:无极神光,至大至刚
修炼至道,不是尸解,尸解者为鬼仙也。坐化尸解非上乘至道,形神合一,形神俱妙,色空俱泯。笔者体味,由前功再敛神韬光,销归于秘密玄窍之中,一尘不染,乃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寂灭日久,直至三年九载,空定衡极,灭尽无余之际,神光周足,法相圆满,色空俱泯,形神俱妙。其敛也,至精至彻,纳入芥子而无内。其放也,至大至刚,包罗天地而无外,将见无极神光,化为太阳红光,恰似赤赤红日,从太虚无极窍内,一涌而出,崩开分散,灿烂弥漫,无边无量,为万道毫光,透彻于九天之上,贯通于九地之下,若千万赤日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而圣也贤也,仙也神也,及森罗万象,莫不现于太阳红光中矣。然则至大至刚,犹未尽其妙也。
道教内丹修炼(张兴发)⑥炼神还虚引论
炼神还虚,又称上关,九年关。指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内丹修炼的高级阶段。通过炼炁化神这一关后,便进入丹道修炼的高级阶段。这一修炼过程不同于初关“有为”、中关“有无之交”,而是行持无为之法,入大定功夫,内观定照,乳哺温养,炼就纯阳之神。也就是说由之前的肉体修炼而转入精神修炼,即由仙功转入道功,进一步温养自己的阳神,使阳神最终出窍。元李道纯《中和集》说:“工夫到此,一个字也用不着。”即说无为入定。道教内丹修炼家多用“○”表示“虚无”,即抱元守一,一切入于虚空之中,一切圆明,返本归根,明心见性。其称“九年关”者,类似于佛教达摩祖师面壁九年。道教内丹修炼家认为,十月胎圆之后,婴儿移神天谷,仍须藏以玄玄,守以默然,聚天地生意以哺之,如谭处端所说:“婴儿移在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修到三千功行满,凭他作佛与升仙。”翁葆光说:“九载功圆,则无为之性自圆,无形之形自妙。神妙则变化无穷,隐显莫测;性圆则慧照十方,灵通无破。故能分身百亿,应显无方,而其至真之体,处于至静之域,寂然而未尝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与道合矣。”近代学者王沐说:“神入景,逐渐壮大成长矣。”这里所说的也就是“阳神出窍”的问题。
“拳与道合”及丹道要旨
“拳与道合”及丹道要旨编者按:“拳与道合”是传统武术的高级境界,也是许多前辈大师毕生的追求。
此处之“道”,众说纷纭,但从实际修炼中,“丹道”往往是通向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术易得而道难求。
“丹道”之学更是艰涩幽微,非有明家明师之亲炙,多不得其门而入,遑论得其真髓。
国术传真第7期,我们关注了“丹道”的问题。
鉴于这个问题的特殊性,我们主要选取前辈名家对此问题的理解,希望能对广大读者理解“丹道”,步入武学的高级境界有所助益。
首篇文章,我们选取了孙禄堂先生《拳意述真》中的两段文字。
以下文字,相信大部分读者都非常熟悉。
但经典之作,常读常新,我们将此文置于篇首,正是希望读者持正守中,重视经典,而不为现今诸多说法所迷。
其一形意拳术之道无他,神、气二者而已。
丹道始终全仗呼吸。
起初大小周天,以及还虚之功者,皆是呼吸之变化耳。
拳术之道亦然,惟有锻炼形体与筋骨之功。
丹道是静中求动,动极而复静也。
拳术是动中求静,静恒而复动也。
其初练之似异,以至还虚则同。
形意拳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
”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
丹道有三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拳术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
三易即拳中明劲、暗劲、化劲也。
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亦与丹道炼虚合道相合也。
丹道有最初还虚之功,以至虚极静笃之时,下元真阳发动,即速回光返照。
凝神入气穴,息息归根。
神气未交之时,存神用息,绵绵若存,念兹在兹,此武火之谓也。
至神气已交,又当忘息,以致采取归炉、封固、停息、沐浴、起火、进退、升降、归根。
俟动而复炼,炼至不动,为限数足满止火,谓之坎离交媾。
此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工夫,无非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累,皆呼吸火候之变化。
文武刚柔,随时消息,此皆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用其无过不及,中和之道也。
此不过略言丹道之概耳。
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率之武艺。
丹道秘本金仙秘旨.金火丹诀.五息直指阐微
丹道秘本金仙秘旨.金火丹诀.五息直指阐微丹道秘本金仙秘旨.金火丹诀.五息直指阐微目录灵玄子原序邱祖内功周天火候歌诀金仙秘旨全诀宋·希夷睡功诀宋·朱紫阳调息箴金火丹诀序内功直指金火丹诀易知说金火丹诀五息直指阐微原序五息直指阐微灵玄子原序吕祖曰:“玉清留下逍遥诀,只要凝神入气穴”。
凝神凝吾心神,入气穴将心神注入下丹田。
冲脉根此,上通山根目中玄窍。
圭旨曰:“寻到山根始入门。
”大洞玉章曰:“堂运推入,连广灵都。
”道经曰:“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释典曰:“二目谛观,系念缘中。
”华阳曰:“大道渊微,常在目前。
人能对视金庭,窍开而呼吸通。
盗太虚灵气入丹穴。
”黄庭曰:“呼吸元气以求仙。
”黄帝受广成子内视秘法,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守中七情不有,五蕴已空,何有十二因缘。
所以如来拈花微笑,直指迦叶当前,正法已传。
紫阳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三丰曰:“此道分明在眼前,神气根基常恍惚,虚无窟里炼空灵。
”许信良金火丹诀云:“目中消息透丹田,日月变观静照圆。
若遇子时快下手,采凭风火过昆颠。
神注丹宫休漏泄,气归元海要流通。
凝眸引气行呼吸,得药归来入正宫。
”皆指此也。
邱祖内功周天火候歌诀首节言阳生静里,为药产神知。
即以妙诀通灵也。
静极而动兮静极之际,自生动机。
动而无欲,观其妙焉,昔黄帝受广成子内视秘法,乃水中起火,月孕日魂之旨。
直指之,无非心交于肾,神合其气而已。
古语“神气”两个字,了尽万家书即此。
黄帝行之百日,精不摇而自化,气不耗而自清,神不劳而自宁。
三者日盈,小药成矣。
工法必须机先一着,最初还虚,即始于有欲观窍也。
是故动机未兆之先,欲见天心。
功先观窍,窍在目前。
由观而得,当从有欲。
观至无欲,以还七情未发之时。
于当止之处,常目在之。
无时不明,意惟抱一。
不二不杂,一贵能守。
无怠无荒,守一归无。
无无亦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寂而常照,欲自无矣。
无欲曰静,为性之体。
静性光圆,为心元神。
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
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揭秘丹学和密宗修持法诀)序【上卷】引言 (1)三家四派第一讲 (1)理事兼备第二讲 (17)第一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18)第二节形、气、神三层次功法要点 (27)净化身心第三讲 (37)附录:丹道之防危虑险 (54)补亏正法第四讲 (73)辟谷胎息第五讲 (85)第一节辟谷简论 (87)第二节胎息概说 (91)行功语要第六讲 (97)第一节丹道行功的姿势 (98)第二节建筑心灵堤防 (103)第三节虚寂恒诚及“忘”字诀 (106)第四节丹道之火候 (109)第五节修阴神功法 (112)两重天地第七讲 (117)第一节大同世界的道德社会 (120)第二节什么是道 (126)第三节道的宇宙论 (127)第四节两重天地的发现 (128)第五节21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 (134)第六节两重天地理论在丹道学中的应用 (150)双修漫谈第八讲 (155)第一节双修功法的秘密 (156)第二节闭固之法 (158)第三节男女相恋之真谛 (161)第四节肉体返还之功 (171)开悟禅定第九讲 (179)第一节禅法略论 (182)第二节何谓开悟 (187)第三节何谓禅定 (196)第四节入定的证量 (205)第五节开发灵性思维 (212)第六节自己作得了主 (221)究竟境界第十讲 (229)第一节丹道的究竟义 (240)第二节内丹学的根本修持法诀 (243)第三节丹道秘传的方便法门 (252)第四节真人的境界 (259)第五节有关丹道生活化的法诀 (263)第六节新道学文化是当今世界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 (268)【中卷】辨难答疑第十一讲 (275)第一章丹道之调研 (280)第二章丹道之修真辨难和答疑 (296)第一节三家四派丹法之区别和联系 (296)第二节丹道对灵界的设定 (303)第三节积德通灵,集义生气,唯道集虚 (315)第四节丹道形、气、神之修炼要义 (329)第五节丹道铸剑功略说 (336)第六节为学与为道 (350)第三章丹道筑基功 (384)第一节无食、无念、无息 (386)第二节填髓法和抗寒功 (392)第三节藉众术而共成长生 (398)第四节自发声与自发功 (402)第五节站桩功再探 (406)第六节丹道入手功 (409)出生入死第十二讲 (415)第一章人是什么 (418)第一节人的宇宙原理 (418)第二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422)第三节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27)第四节人是多种生命的共生体 (434)第五节人和自然环境共存 (438)第六节人与社会历史同步 (442)第七节人是文化的载体 (451)第八节人是形、气、神的三重结构体 (463)第二章人的基本生命活动 (471)第一节生与死 (472)第二节病与老 (517)第三节过激行为 (564)第四节性活动 (572)。
张三丰丹道
张三丰丹道张三丰丹道----《张三丰内丹36诀----全文版》【原名《静坐修行次第》;亦名《黄庭要道》】摘自:台湾萧天石《道藏精华》张三丰真人所传第一步:行补身漏法——得却病延年之果(甲)补身之理:人在母胎,以灵性一点,受母体气血生育,十月胎足.分离母体.遂有人形。
由一岁至十六岁,阳气充足,丹田气满。
有时气到阳关,外肾感发,即有情欲之思。
一与妇人交合,于是十余年之元阳,遂至遗漏。
此漏既开,最难复闭,为日渐久,则身体所生之精液,多由此窍遗漏,(精液一去,元气随之)故成为败絮其中之躯壳。
风雨摧残,寒暑凌逼.疾病感染,丧亡渐至,此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也。
需补身之理,既如上述,于是补身之法尚焉。
其法行于既漏之身,将所漏之窍,复行塞闭,并将已漏之精,再行补足,及至精满气足,补功已毕,即神爽体健,百病不侵,延年益寿,不求自得,此为修真中之第一步也。
(乙)补身之诀:凡为既漏之身,情欲一动,则身中精气,随情欲直奔阳关,于是外肾暴举,即顺行其生物之规道,此亦天理自然,为造化之机,非人故欲如此也。
学习静坐,第一要注重精气,不使外泄,乃能补得身体。
1.故静坐时,先须定其姿势(再详),次将诚意存于下丹田,一也。
2.极力遏止杂念,二也。
3.用目内视即所谓“回光返照”下丹田,三也。
4.但不可过于着意,只下丹田时时有知觉即已,四也。
5.初入坐时,即抱定此旨,坚心做去,不见效验不止,五也。
6.初学静坐,呼吸自然不匀,但不可强调呼吸,及使心气不得自然(注意),但能常将诚意存于下丹田,呼吸之气,自能渐深渐匀,六也。
7.静坐时,不可过于着意,亦不可一时无意,七也。
8.着意即落于“有”,无意即落于“空”,皆非道也(注意),须设想一切皆“无”,即自己身体,亦不自觉其“有”,惟有一点诚意,存于下丹田,不偏不倚,无念无思,方合于静坐之道,八也。
9.初习静坐,凡以上之要道,往往一时不能做到,不妨渐渐而来(注意),有时杂念忽起,是即诚意已驰(注意),宜再速收诚意于下丹田,则杂念自灭矣,九也。
丹道入门讲义
丹道入门讲义一、引言丹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涉及到修身养性、内观修炼、身心合一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丹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分享一些入门知识和实践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体验丹道的精神和实践价值。
二、丹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丹道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时期,当时人们通过炼制丹药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修行方式,包括内观、打坐、冥想等修行方法,以及对于身体、心理和道德等方面的关注和提升。
三、丹道的基本原理与概念1. 阴阳五行:丹道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五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也是人体内部运行的基本规律。
通过了解和运用阴阳五行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2. 内观修炼:丹道的核心是内观修炼,即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和感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通过内观的修行,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在状态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3. 气脉运行:丹道认为人体的经络和气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活力。
通过掌握气脉的运行规律和调节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精力更加充沛。
4. 道德修养:丹道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身心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四、丹道的实践方法与实践价值1. 实践方法:丹道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内观修炼、打坐冥想、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其中,内观修炼是最为基础的修行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练习;打坐冥想则是深入探索内在世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太极拳则是一种柔和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舒缓压力和疲劳。
2. 实践价值:丹道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使我们更加健康、自信、有活力;其次,它可以增强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更加从容和坚定;最后,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使我们更加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解析《丹道真诀》
解析《丹道真诀》闭目非正法,阴火误眼前,首正是妙法,清净须自然。
解析:虽然在实际修习过程中,两眼不可睁开,但是更不可闭目。
在传统修真文化理论中,眼睛代表着一种能量。
这种能量主要来源于肝脏。
肝脏喜通达。
如果长期不让肝脏的火能释放出来,修炼者就会“火蒙”(现代疾病称为“白内障”)。
事情往往是既不可过之,又不能不达。
如果因为怕出现“火蒙”而睁大眼睛,则又过多的卸掉了肝脏能量,从而使肝脏受到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将眼帘下垂至能看到外界形成一条线的程度即可。
在打坐的时候,身体的姿势对练功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
例如,头要端正,头正则领起元神清明,人才能去其情欲,精神内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静。
只有这样才能使神志明亮,做到身有庄严之相。
清净是每个修炼者所求的一种境界。
但是,这种良好的境界尽可能的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产生。
佛家有句名言:“云在天空,水在瓶。
”不能为了追求“端庄清净”而舍弃自然松弛的神明。
仰面并低首,任督脉易断,如此长久座,走火必生偏。
解析:在实际修习中,金丹功法主要是锻炼身体的经络,使之更加畅通无碍。
要尽快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尽量做好身体的中正调顺,尤其是头部的状态尤为重要。
仰头的时候,身体的督脉由于受到了弯曲,就容易被阻断而失去畅通的状态,小周天就不容易通畅。
当练功低头时,任脉受到弯曲而不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呼吸不畅。
而由于督脉受到抻拉就更容易引督脉之气上升,这时,任脉又处在于非畅通状态下,就会出现真气上头的现象。
若长久这样坐下去,就会形成偏差。
腰躬气不畅,污浊生此间,调息需自然,自然息便绵。
解析:在实际修习过程中,很多的练习者在静坐时,身体都是不由自主的向前弯曲,形成弓腰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练习者没有一个良好的调身习惯,没有一个正确的调身意识,更不知道这种躬身所引起的危害。
由于身体的弯曲造成身体腹腔受到外在的压力而紧张,只要有一点外来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呼吸不畅,胃脘不适,甚至腹胀难消等诸多症状。
老子《道德经》丹道揭秘
老子《道德经》丹道揭秘想要呼吸导引,必须要身体放松,使关节打开。
想要缓慢柔弱的深呼吸,必须身体强壮到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
想要停止『后天』机能,超越世俗生活,就必须启动『先天』动力。
想要夺天地造化,获得宇宙能量,就必须与宇宙能量合一。
这可以称作是精微的说明。
柔弱的宇宙能量制约着有形万物。
万物离不开宇宙能量,就像鱼不能脱离水一样,所以机体刚强的消耗精血是不可以表现出来的。
《道宗秘诀》解读《道德经》歙,《说文》从欠,入歙,缩鼻也。
呼吸导引。
张,开,展开:张开。
身体放松,打开关节。
弱,会意。
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
缓慢,轻柔的深呼吸。
强,精满、气足、神旺。
废,停止『后天』机能。
超越世俗生活。
兴,会意。
从舁,从同。
舁(yú),共举;同,同力。
兴起;起来。
《说文》兴,起也。
进入『先天』与道合一。
夺,夺天地造化。
获得宇宙能量。
予,指事。
象两手相与之形。
《说文》予,推予也。
象相予之形,谓手拔。
同『余』,我,予取予求任意索取。
柔弱,比喻宇宙精微物质。
刚强,比喻有形万物。
鱼,比喻万物。
渊,比喻宇宙能量。
国,身体。
利器,比喻消耗精血的行为。
生殖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呼吸导引必须身体端正,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把心思集中在小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汇聚之所,意守于此,即所谓的意守丹田。
然后透过呼吸将气带到身体各处,达到全面的导引作用。
深长呼吸,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
其实呼吸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气体交换,而呼吸中的空气是到不了下丹田位置的,所以建立这个『丹田』是需要意念集中在这个穴位,集中体内精微物质,配合呼吸引导而形成供需这些精微物质的集中点,这就是丹田的形成。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随着缓慢,轻柔的深呼吸,体内精微物质得到不断的积聚,达到充足的时候,就出现了『胎息』。
丹道证悟:虚极静笃,返观内照,凝神入窍,息息归根!
丹道证悟:虚极静笃,返观内照,凝神入窍,息息归根!丹道证悟:虚极静笃,返观内照,凝神入窍,息息归根!养生,就是要养精气神。
生命的存在,就是一口真气。
你要想不死延生,就要知道根源,根源是精气神,不要去消耗它,而要培育它。
人元金丹的筑基法,是把人体生命当作盏明灯,除了扭小灯芯,节约灯油,严防外风,不被吹灭之外,还不断向灯中增加油源,使灯长明不灭的办法。
可说是最具体最科学的人体化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筑就丹基,达到发白返黑,齿落重生,恢复到十六岁精神气血充足而未泄之乾体。
在清静法门中,以性为阴,以命为阳。
所谓性命双修,炼精化气,性是指先天元神(注:元神,个人感觉是一种无思维然而却对一切清醒了知的状态),命是指先天元气和元精,必须人由后返先,在静定之中,玄关显现,六阴之下,一阳来复,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始能招摄先天之一气以为吾用。
这种精气神,乃是宇宙之精华,与淫欲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大有区别。
内丹筑基,就是虚松自然,返观内照,做到自然筑基成功。
调身,也就是姿势,用盘坐,最好能双盘,不行的话用单盘,散盘,以无苦累的感觉为好,散盘都不自然那就坐凳子,关键是自然,但不能放弃双盘,用其他盘练功的同时,每天要专门抽时间锻炼双盘,直到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时,就可以用双盘练功。
盘坐的时候,其他要求可以参考标准七支坐,但不论哪个部分都讲究自然,不能有半点牵强。
调息,就是呼吸方法,用腹式呼吸,练功开始的时候对呼吸加个意念,就是深慢长细匀,是加个意念,不是叫你呼吸的时候要故意这么做,到你入静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深慢长细匀了。
整个呼吸都是练功身体自动调节的,你就是按照身体该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不要去注意和控制它,它要顺腹式呼吸也行,到了某天,它自动转变成逆腹式呼吸,那你也就逆腹式呼吸,肚子起伏的深度都是要遵循身体自动调节的原则,不可控制。
后来肚子自动深度起伏,呼吸有呼不尽吸不完的程度,也顺其自然,这是将要胎息的前兆,当然要转到胎息还要有方法,这里不多说。
北派丹道修真要旨
北派丹道修真要旨1、北派内丹源流北派以重阳真人王哲为始祖,曾受钟吕刘三仙之真传,虽创北宗,一主清静;然亦通晓刘海蟾祖之南宗的法密旨;故传处机则清净,传丹阳则阴阳也。
重阳传修炼,一以炼心炼性为始基,故尝谓:“大凡学道人,先要炼性。
盖性本先天之物,必须将其炼得圆陀陀,光灼灼,方为妙用。
夫性与情连,性情发动,如龙虎之猖狂,若不炼之使降伏,焉能去其猖狂而归于虚无也。
炼性之道,要混混沌沌,不识不知,无人无我,炼之方得入法。
降龙伏虎之道既行,又必降心猿而拴意马。
”炼心一着,则自吕祖以下,无不直指为不二法门。
盖心能冲虚静定,方能夺天地造化,转阴阳妙理,而精气神之锻炼,方可起步兴工,此为最吃紧处。
2、北派内丹修法特色北派工法,专主清静无为,而一以“悟道全真”为上乘旨意;故能大宏“全真教派”,又简称“真宗”。
盖体清净无为之旨,全在悟真一事耳。
虽曰清净无为,其下手法则全在清净二字,能得真清净,自可无为矣。
马丹阳有云:“三十六导引,二十四还丹,比乃入道之渐门,不可便入大道。
若穷法于炉灶,取象于龟蛇,乃无事生事,性上添伪也。
”此皆误人甚矣!故道家留丹经子书,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清净。
何为清净?丹阳祖曰:“清净者,清为清其心源,净为净其气海。
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故情定而神明生焉。
气海净,则邪欲不能干,故精全而腹实焉。
是以澄心如澄水,养气如养儿。
气秀则神灵,神灵则气变。
乃清净所致也。
若行有心有为之功,则有尽之术也。
若行无为无心之理,乃无尽之清虚也。
”何为无为?老子曰:“大道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故无为绝非枯坐寂灭之意,有作有为,常是小作为;惟无作无为,方能生大作为也。
于此丹阳祖有曰:“无为者,不思不虑也。
爱欲嗔怒,积蓄利害,其间虽有为而常无为,虽有事而常无事;何况专一清心净意,养气全神;飘游于逍遥之地,入于无何有之乡,当自可入道矣。
”寂过去心,灭现在心,断未来心;无事无念,无为无守,凝神于太虚之上,徜徉于天地之外,又何住而不自在哉!故经曰:“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丹道各阶段(一)
丹道各阶段(一)入门打坐初修性命,先炼其性。
欲静其心,先静其身。
静坐之前,扫除杂念,宽放衣带,不受束缚,血脉流通,自然无阻。
入坐之时,身如槁木,心似寒灰,两目垂帘。
不可太闭,太闭则:神气昏暗;不可过开,过开则:神光外驰。
当以:垂帘为准。
久之,慧光自出。
此即:起初收拾念头之法。
待其心气,适和之后,唇齿相合,舌顶上颚,调鼻息、含眼光,凝耳韵,息不调,则:闭塞喘急。
息调,身心全忘。
塞兑,终日如愚。
盘膝稳坐,左腿向外,右腿向内,为阳抱阴。
左手大指,捏定中指。
右手大指,进左手内,捏子诀。
右手在外,为:阴抱阳。
左腿在外,为:阳抱阴。
此名:子午八封连环诀。
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
入手功夫入手功夫:每当:半夜子时以后,虚极静笃,天然醒觉。
一阳来复,外肾兴起之时。
元精吐露,外药发生之际。
即当:行其:调药之功。
运动:风吹火炼之玄功。
风者,呼吸之气也。
火者,虚灵之神也。
文者,无为之风火。
武者,有为之风火。
无为之:文风文火,用在:调外药之前后两头。
有为之:武火,用在:调外药,元精正旺之时。
真气动时,最易下流,而顺出。
必用真意、眸光,凝入命宫气穴之中,主照统摄,真气即下行,而化为元精。
若非以呼吸之息,用风助火,以火销金,而元精,必不能复化为元气,归宿于坤炉本宫之中矣。
呼吸之息,在丹田之中,一出一入。
必须:提起精神,目光窥定,一意不散,万缘皆空,鼓动巽风,扇开炉焰,使其:息息皈根,方合:猛烹急炼之神功。
而炉中之意,切莫着于呼吸,只:专意于元气。
只是:借呼吸之机,以为:采取烹炼之旨。
炼丹无别法炼丹无别法,安其心,和其神,怡其气,足其精。
阴邪,为丹之蝥贼,机巧,为丹之仇人,苟能念念在善,节节在善,则:阴邪自消,机巧自灭。
心无不安,神无不和,气无不怡,精无不足,而事事物物,皆先天为之作用。
偃月炉无根树花正开偃月炉中摘下来添年寿减病灾好结良缘备法财从此可得天一宝一任群迷笑我呆劝贤才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先天真灵之宝,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从何而采,以结还丹?然虽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亦有花开之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十七层为:阴尽阳纯,十月胎圆
修炼丹道,养胎人定,是一个极严密的人体生命科学养生系统工程,差之一毫,失之千里,中黄庭行大周天功的过程,也是消阴长阳的过程,天魔外邪,人体疾病,不正确的意念,统统归结为阴魔。阴魔有三尸六识之谓,古人称三尸虫为:青姑,血姑,白姑,专门伐人身体,阻碍修道信心。修道者要斩三尸虫,净身心。六贼为:耳目鼻舌身意六个感官,它使修道者外欲重重,不宜人静。故曰六贼。在胎婴功圆时,魔境也现,进一步无极先天大道,退一步阴魔障路弥漫。修道之士断魔,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近人把魔境作仙境,可笑)。
道书和古神话典故多次讲腾云驾雾之举,大丹未成乳哺面壁未历者,只是符咒借外力而已。此是左道旁门之为。修真之士所驾之云,乃法身纯阳过程中自己炼就者矣。太极真人曰:“阳神初出凡躯,形仅三寸,盘旋左右,回顾莲坐,立即收入上田神室,寂灭静养,九九次(乃八十一之数),方布本身五芽灵气,此五芽之气,即静极之后,五气朝元之为也。照耀空中,化为五色祥云,然后再将本性灵光,运动真意射人祥云之内,化为一团金光,大如车轮,而阳神端居金光之内,其丹光余气,悉化为天魔外道,百般景象,引诱阳神,稍差着声色于闻见,阳神即一去不返,人于魔境,转生六道,世人认为坐化小成之果也。非也,前功废矣(尽管有人凡躯不朽,但为尸解坐化,未成正果,或曰仙去,欺人之谈)真可悲哉。此皆因炼未纯,心未真死之过也(识神灭)。必须一意守住金光,死心不动,一切魔障不着自退,待魔境退,金光缩小,须用真意照定金光一吸,连法身收回性海本宫,混而为一,静定之,久之以后复出之。此阴魔皆化为真神,现在眼前,于色身一样,方保无失矣”。
天门打开,真人飞上太虚,头顶有不适之感,甚至疼痛难忍,切勿惊骇,疼过三日,自然安然无恙。此时恐阳神性嫩,迷而不归,应速收回金光阳神。
其三十层为:金光五气,护卫阳神
阳神出壳,身外有身,其状如炼丹者之姿容,是修真者第一次超凡脱俗,修士切勿惊喜,稍有差错,复为凡夫俗子矣。应谨慎修为。慈航道人云:“神即迁到顶门之上,顶门如同天门,脑宫即天宫,切勿惊怖,只管放心大胆,一志凝神,存想法身。一念思出天门之外,随即闭目往下轻轻一眺,如梦初醒,而身外有身矣。阳神初出之时,居于色身之旁,三四尺许,而身所有一切,万不可起视听之心。无论三亲六故,祖父妻子,诸仙众神来参,天书下诏,王母来请,或真或幻,一切境界皆当置之度外。一切莫认,一切莫染,切不可着他,只死心不动,绝虑忘情,一味人定,不睹不闻,静以待之,顷刻之间,而自己身中即透出一道金光或白光,大如车轮,现于面前,即用真意将法身移到光前,凝聚留恋,真意一定存想金光渐渐收敛,金光缩小如寸许,状似金钱,即将用意一吸,收入法身之中,而法身即人于凡躯。性海之内(上田)收回本宫,仍依灭尽定,而寂灭之,深人大定。古云:“金光为化形之妙药,千万不可错过,过此时如金光散去,未收再无有矣。终有留形之说,不能化无形者矣”。
如果出现良景,天堂美景,琼宫琅宛,群仙朝贺,天书敕召,死心人定,不可着意动心。如果出现恶境,地狱恶像,神头鬼面,洪水猛兽,却勿当真。见怪不怪,其怪败矣。此是三尸六贼作祟。修道者要正确认识世界(什么是大道),正确改造自己(修道心法),方能消阴长阳,炼成“无极大丹”。
修道者要知道精分先天元精(阳精)后天浊精(阴精),神分为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阴神和阳神。什么是金丹(大丹),用现代术语就是精和元神的化合物。丹就是圣胎,圣胎又叫“法身”,法身纯阳之后叫阳神,神证六通之境必须是先天状态下纯阳之功。性命双修才是唯一途径,其它手法皆左道旁门,坠人邪门,步人歧途矣。笔者回顾大干世界茫茫众生,悟者寥寥无几。
4、炼神还虚,乳哺面壁(与道合真)
法 语
天花乱坠火须止,五彩缤纷勿恋居;霹雳惊雷震紫府,电光闪闪九天宇。
乳哺三载心铭志,速去速回戒迷域;面壁九年无欲耻,虚无虚无大罗躯。
古丹经云:“气人脐为息,神人气为胎,胎息相合,名曰太乙含真”。圣婴功圆时,现“法身”与修炼一模一样。尽管“法身”具备六通之能,三华聚于顶,五气朝于元。但它仍像婴儿一样性体嫩弱,须修炼者重新换炉设鼎上田,返还到纯性功阶段,行三年乳哺,九年面壁之功,方能功德圆满矣。道书上把这一阶段的功谓之“中乘神仙”。
(2)还虚之法:
其二十八层为:超神上田,性宫悟真
南极老人云:“圣胎初脱,由中宫超人上田,上田乃是天宫内院。若无正觉主宰,不知不觉,当五色五音,蜃楼海市,宇内之奇观,杂投猝至。繁华内院一切境界,天仙诸神,千万不可交谈片语,百出相尝,真人一坠其间,鲜不昏沉而死,真人已死,前功尽废,真可悲哉。必须心定性定,死心不动,万般景象,闻如不闻,见如不见,真人方保无失矣”。据说刘祖插花真人,当神超内院,迷人繁华之境,而不能出昏衢,以登彼岸,所以有花街炼性一节。大周天之火候,从炼丹至此,是真是幻,一概不理,必须死心人定,方保万无一失者也。
天花乱坠,圣胎功圆,止大周之火候,迁阳神上田的过程,修士可解为重新换炉设鼎于上田性宫天谷内院的过程,此节功夫一瞬间,稍有差错,前功废弃。百日筑基,十月养胎,付诸东流,彻悟广成子道祖之秘传,完好身
神迁上田之后,丹道功进入上乘的修性阶段,坐中自观三华聚顶,五气朝元之景,眼前有五色祥光,瑞霭飘逸,有时出现雪花一样晶亮点飞舞,出神之期至矣。
刘樵阳云:“阳神由中田迁上田,混合静定,待静极之际,忽然霹雳一声,轰开顶门(笔者阳神出壳时电闪亮灼如白昼,雷鸣震灵阳神)即当闭目冥心,凝神人定于天谷内院,觉得身体如在虚空,神气飘然,明朗不昧,逍遥自在,而色身之五官百骸,自不见有,五气自然凝结为彩云,拥护法身,此时演阳神出壳之功。或见音乐嘈杂,喜气盈盈,金童玉女,左拥右护,或驾火龙,或乘猛虎,自上而下,所过之处,楼阁观宇,人间帝王。一切魔境,不可着他,必须见如不见,闻如不闻,无人大过于我(三界内外,唯吾独尊之念),只管乘驾上升,左右前后,官僚女乐,随行侍从,留恋而不忍离,虽然终是教我过门不得,如此升降,不然其数,积习纯熟,一升而到天空,一降复归旧处。上下往来,绝无滞碍,自上而下,如登七级宝塔(三十六级宝塔),加上十二琼楼,一楼而复一级,候雷声响震,电光闪灼,红光遍界,紫焰弥空,二火交光,响震一声,顶门大开,一念思出天门之外,迁出凡身,身外有身矣”。六丈金身已显,化则为气,聚则成形,金身修成,八万四千根也放毫光,化作精光神将卫道护法。
《丹道要旨》最后一步功为“炼神还虚,与道合真”。那么炼神还虚又是通过三年乳哺和九载面壁来实现的。
(1)还虚之理:
阳神养成,尽性了命之事已毕,无生死之患,修炼至此,圣体尚嫩,欲其慧光,凝结不散,须行调养还虚之功,乃能坚其圣体老成,如停止不前,未能法力广大无边,神俱六通而广大。阳神之为物,系人之灵性与祖炁相结合所成者也。虽为气体,较一切后天有形之物更为精粹,然犹有气性,仅限于祖厢界内,不能超人虚无之境,而于原始真空合体,所谓“与道合真”。元始天尊在天之最高处,三十六天之上——大罗仙境,皆喻“道”之极也(三清之言即道言),初出阳神之后,易于动摇,调养人定已久,方能镇静而不妄动,故定而又定,乳而又乳,行三年哺乳,九载面壁之功,务使气体全消,而与太空合体,合乎虚无自然之虚空,养成真空妙相之金身仙体也。修到“虚无元始”方为至矣极矣。
此乃阳神初出,初调养乳哺也。
(待续)
十月胎圆之后,灭尽静定之余,露出性光,静中外视,紫霞祥烟满目,顶中下视,一团金光罩地,不可着他,死心人定,自有金莲纵地起,白雪满天飞,金莲从地涌出,上透九霄,自然化为雪从天飞来,缤纷而下,以意留之。仍皈身中,育我仙婴,乃十月胎圆,止火候到矣。一旦天花乱坠,不知止火,婴儿又有火焚莲座之危险,天花乱坠是出定中宫,迁入上田之景到也。必须止火化神,不须再用寂照之功,只用一味还虚心在于元,俱入于无,而火方得止,又人定出定,出定者,离中田迁入上田也。人定者,凝神于合谷泥丸,使耳目重开,聪明再启。出定之时,在止火之日,倘在止火前出定,神必荡而远矣。若在止火后出定,神又顽钝而不灵矣。如果不知出胎之法,只能久住于此,不能超凡人仙,修者把握此良机也。
由下田迁往上田是一个细微复杂的过程,一有疏忽,其功必败,古有无数个修士因超上田而前功尽废。现摘广成子迁上田之语曰:“当阳神由中宫迁上田,必须从十二重楼经过。十二重楼城綦重矣。惟是默然端坐,若有知无知,若用力不用力,但存一息千里,千里一息之念,才是倏忽过重楼功夫。功夫至此其细如丝,神也难传,自领自惰耳(多么不易,修士谨行之)真人过十二重楼起内苑,此时,天门将开未开之际,心若昏沉,阳神将杳然而飘荡。惟灵真不寐,昏默有所把握,将阳神迁往上田,寂照于上田泥丸之中。速引入灭尽,定而寂灭之。即凝神于泥丸,不着于上田,以阳神寂照于上田,存想三田化成一个虚空世界,无边无际,无内无外,空空洞洞,明明朗朗,阳神迁到囱门之时,千万不可下视,恐神惊怖,恋壳不敢出,此是第一层色身。虚空大界打不破,难出昏衢。自待内真外应,二火交光,开门自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