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作者:田光林

合集下载

张三丰参禅歌新注

张三丰参禅歌新注

张三丰?参禅歌?新注卢理湘说明:张三丰祖师名君宝,号三丰,又号张邋遢,以太极拳、内丹术享誉于世,为道门一代宗师。

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慕其仙风,遣使寻找,但祖师“草衣木食轻王侯〞,终不可得。

其著作有清·李西月祖师重编的?张三丰先生全集?。

?参禅歌?又名?打坐歌?,言性命双修之宗旨,在道教信徒中广为流传,其文出自?玄要篇?,被?道藏辑要·毕集?收录。

今不揣冒昧,以龙门派一家之言作注此歌,文虽鄙陋,一一皆言其实也,缺乏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玄关,又名中宫、黄庭,为性命之根,在人身天地之正中。

“秘秘绵绵调呼吸〞,丹家呼吸用自然呼吸,断非播弄口鼻。

呼吸在丹书中称为“息〞,如张紫阳真人?悟真?中云:“但安神息任天然〞。

学士初打坐,只要不使呼吸过粗,匀细深长即可,此即为“调〞。

“一阴一阳鼎内煎〞。

一阴指离中之阴,此为真阴,又名真汞、后天之炁,一阳指坎中之阳,此阳为真阳,又名真铅、先天之炁,鼎为心位、离宫,“煎〞须用炉火,故丹家立鼎于心位,安炉于肾位。

一阴一阳在鼎内互相煎熬,结成一粒紫金丹。

“性要悟,命要传〞,学士要悟自性本空,本来无一物,不要妄起执着,如执着自我,那么不能超脱。

混沌之时,可曾分出你我!命功必要明师心传口授,无真诀,难以修命常年。

“休将火候当等闲〞,“火〞为离火,喻后天之炁;“候〞指采药之候,分一、二、三候。

一候活子时至,用无孔双吹之法收得元精;二候正子时至,用采药下手法得此先天甘露;三候药老,元精化为后天有形之精液,顺阳关而排出体外,可生人,不可作丹。

?悟真?云:“见〔音现〕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此火候必须明师耳提面命,才能得其真旨。

火候之妙,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学士须广修德,以得明师之青睐。

“闭目观心守本命〞,双目微闭,观心位南海。

“守〞之一字,为双目之神光紧盯中宫。

“本命〞为元精,学士应勿纵欲,以保此真精。

“清静无为是根源〞。

[转载]中华丹道研究丛书

[转载]中华丹道研究丛书

[转载]中华丹道研究丛书第十一章修炼问答此处所辑,系笔者代师,回答全国各地道友,关于实修实证的诸多问题。

今选出四十八则具有代表性之问答,略加整理,公布于众,以飨诸同好。

相信诸君详读之后,必有所得,此亦吾之所愿。

后学李守一谨识1、为何说四步法程实是一步功法,需一以贯之?答:纵观丹道修炼全过程,诸君可参阅《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和工程次第阐真》。

不难知晓,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等全过程只不过是修炼者大定真空之程度不同而已,彻始彻终皆不过是“神气合一,虚静守中”,太和玄功修炼目的及方法不过如此,而以后之炼精化炁等阶段仍不外乎此。

其间,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法子。

至如后面的天人合发等,亦不过是“神气合一,清虚守中”而自然得来。

丹道修炼之层次只是修炼者“神气合一,清虚守中”之程度不同,而心法不同而已。

反而层次越高,所用之法愈少,修炼亦愈简,直至天人合发,更是无为而为,全顺天行,不假丝毫人力。

大道至简,由斯可见。

丹道修炼对已悟者,愈修愈易,就是一言半语亦嫌其多。

故石杏林真人曰:“口诀不过半句,验证不过片响”也。

但对于未悟者,却愈修愈繁难,望诸君幸勿自误!关于此闵一得真人云:“吾于是悟得精之化炁,炁之化神,神之合虚合道,只凭我心息相忘于无形无物之中,其法始相依,渐而蛰藏,从此相依于无,相依遂并蛰藏于无可蛰藏之际,是为相忘,湛然常寂,即是化虚,到寂无所寂,即是炼虚合道也。

”2、怎样才是丹道真景,丹道真景现时,又有何标准?答:丹道真景现时,修炼者必定念头不能起,想起也起不了,此之谓心定,此时心神皆似不能自作主张,六神无主,唯觉头脑一片空明宁静,一片清明气象。

故丹道真景中,不存在用意念之说。

为什么呢?因为丹道真景现时,必定神气合一,气包神外而不晓,神在气中而不知,而后天意念乃识神之作用,而今修炼者之神已在气中,被气所制,故念不能生。

此亦可谓心死也。

在修炼中,后天凡心终被气机所制,故修炼者深入大静,这也是丹道真景出现的最重要标准。

黄元吉神气合一的丹道秘密“凝神于虚,合气于漠”

黄元吉神气合一的丹道秘密“凝神于虚,合气于漠”

黄元吉神气合一的丹道秘密“凝神于虚,合气于漠”在黄元吉看来,丹道虽然是以先天元气为本而修炼的,但如果没有后天有形之气的充实,也不会有先天之气的出现。

所以,他认为首先应该将后天色身之气补足,使身体健爽。

一方面,通过节饮食、薄滋味、慎言语养肺气、少思虑养脾气、调节劳逸、戒昏睡来充实色身之气。

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一呼一吸的息息归根,使神气相融,后天气足,从而先天之气出现。

因为黄元吉很强调神气合一相融,所以必须使神凝气中,气包神外,两者混融,没有分离,自然产药结丹,复返先天。

但如何使神气合一呢?黄元吉提出了“凝神于虚,合气于漠”的守中之法。

1.“凝神于虚”首先,“凝神”,黄元吉认为,炼丹第一要凝神,“神”就是元神,凝神是为了除却一身躁气的凡火,通过不断的粹炼,使思想意识逐渐宁静下来,变化凡火为无思无虑、安然自在的真火,也使凡气逐渐化为真气,心神也由识神做主凝化为元神做主,进一步由凝而专一,由专一而化虚。

这里“凝神于虚”的“虚”有两层涵义:一层:心神本身之“虚”。

通过凝神安静,使心神逐渐进入虚极静笃的境界,是一种自然而然达到的“虚”,在这种神“虚”的状态,会感得天地清和的元气由外而入身内,不断凝聚,使得炼丹有药。

所以,黄元吉要求下手之初,要将心放得活活泼泼,“托诸于穆之天,游于太虚之表”,这样才能“内伏一身之铅汞,外盗天地之元阳”,使神凝息调,内感外应,天地之元气流行于一身内外而没有止息。

依黄元吉的看法,心神能“虚”,外在就“实”,那么外在的天地元气就会像流水一样由“实”处流向“虚”处,从而自然盗得天地元气于己身。

因此,黄元吉的很多教法都是要求内培心地,放下诸多“实在”的欲望,而得自然无为的“清虚”。

二层:心神方所之“虚”。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守中之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内视丹田——脐下(脐内)一寸三分之地,此处为虚空之所(“虚无窟子”)。

黄元吉讲,由于它虚无,所以不在肉身之中,但同时又不离身中,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

“健身气功精英计划”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撷要(三)

“健身气功精英计划”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撷要(三)

“健身气功精英计划”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撷要(三)作者:牛爱军来源:《健身气功》2017年第03期(三)道教文化楼道教以长生久视为目标、以性命双修为手段,并围绕此目标和手段发展出很多很多方法与理论,是健身气功的重要载体和源头。

中科院胡孚琛老师专门讲述了道家思想及丹道与健身气功的关系,梅墨生老师在《太极拳与内丹学》的讲座中也涉及到了健身气功的内容。

《道德经》、《黄庭内景经》等道教经典与健身气功的理论和技术关系密切。

在八段锦、易筋经、十二段锦中都有“握固”的手型,其出处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易筋经中的青龙、卧虎对应着“左青龙右白虎”。

逆腹式呼吸是道教修炼中“顺则人逆则仙”思想的表征,也是丹道修炼中“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的具体体现。

八段锦功法主要也是在道教典籍中记载和流传。

在健身气功理论中经常提到的丹田、黄庭、周天等概念也都是出自道教。

孙泽先教授专门论述了《太乙金华宗旨》中的“元神”和“识神”概念对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性命双修”的主张,性是人之灵觉(精神),命是人之生机(生理),道教十六字真言:“收视返听,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金丹妙诀》)就是性和命结合的途径,同时这也是对健身气功练习的具体指导方法。

动息相随、心息相依概括了习练健身气功“三调”的具体要求。

健身气功功法以动为主,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以形引气,以气运身,使动作和呼吸相互配合,即动息相随;但健身气功不是单纯的呼吸运动,在练习时要把意念活动和呼吸运动紧密结合以来。

如“虎举”时,意念猛虎伸展肢体则配合吸气,两手上举;意念握拳下拉则配合呼气;注意通过意念活动来调整气息的出入,即心息相依。

“凝神入气”是要求练习者有意识地运用意念来调整呼吸,不断去体会、掌握、运用与自己身体状况或与动作变化相适应的呼吸方法,使动作与呼吸相配合,疏通调畅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以气养神,通畅气血。

不管选用何种呼吸形式,都要求松静自然,不能憋气。

炼精化气1

炼精化气1

炼精化气1既生而剪去脐带,天翻地覆,则一点真阳,凝聚于脐中。

乾变为离,坤变为坎,故神出气移,遂不复守胎中息。

息不守则心火属离,如汞欲飞,又加以思虑念想,益不与肾永相接;肾水属坎,如铅欲沉,又加情动失固,益不与心火相接;肾自肾,心自心,水火各居,是任其升沉,坎离不得颠倒矣。

不但不能生丹,而且生疾病耳,焉有生理。

又论胎息,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

使息息归根,以接先天元气,神入气中,气色神外,如胎儿在母腹中呼吸一般,即为胎息。

盖呼吸⑥者气也,神者心也,以神驭气,以气留形,以神驭气而成道,即以火炼药而成丹也。

指下生前禀受父母之元气,原藏气海,呼吸之时,随呼气而失于虚空。

此景乃调息之中,感觉气穴之中,忽然一吸,气息倒回元海,登时口鼻呼吸顿断,好象没气一般,而不觉憋气,此时后天呼吸接先天呼吸,变为内呼吸(胎息)。

心肾内日月,交接于内,两眼外日月,交接于外。

攒簇水火而不散,气自调矣。

心定了之后,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看到脐下。

眼常在此处,寂然不动,任鼻呼吸,调息绵绵,若存若亡。

不假工夫,则真息自调,如此回光于脐下,以调真息,是神入气穴。

回光日久,肾中一点真阳,上与心神相合,则心息相依(内息者也),心息相依则水火既济。

元气生之也,所以强名其气曰“命”,而心有神,强名曰“性”,神气交,性命合,故曰“双修”。

工夫只在一“双”字,心火上炎,肾水下漏,使不双也,故修性兼修命也。

双修之道无他,不过取肾中之气,以合心中之神耳。

天一生水,夜子时后,一阳初生,身中元气,从尾闾穴,自下而上,却行到肾。

两肾中间有窍,正七节之中,元气从此而出,冲动阳关。

所以入睡到半夜子时之后,外肾阳举,阳不自举,内肾窍中之气发出而外肾举也(18)。

当其内肾阳气将到外肾之时(19),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闭口,调息绵绵,存想两肾中间,若有气从此出。

此气即谓之铅,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

夜夜行工,坐更余方睡。

外肾不举,便是阳气不行之验(22)。

丹道: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

丹道: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

丹道: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

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

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

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

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

“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

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

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

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

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

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

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

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调息,玄关发现时也。

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

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

孔子曰:“知几其神乎”。

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

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

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

伍柳仙宗之金丹要诀 6

伍柳仙宗之金丹要诀 6

金丹要诀金丹大旨夫金丹之术,乃修真之要路,成仙之梯航。

然有至理存乎其间。

苟不先明斯理, 往往误入迷途, 多至白首无成, 反怨仙经荒谬。

所以丹道不明于世久矣。

予得祖师指授,幸成正果。

岂敢矜为独得,不思济度后人。

况坛中二三子皆夙有仙缘,诚心求道。

故特剖尽疑团,直陈丹术之详。

俾心目了然,知所遵循。

请言夫道。

道即一世。

一即先天也。

先天即太极也。

儒者谓之太极,释家谓之圆觉,道家谓之金丹,皆此一也。

故未有天地,先有太极。

太极乃夫地之祖气,万物之母气。

自太极而生天地,清气为天,浊形为地。

气,阳也。

不得谓之纯阳焉,而阳中有阴矣。

形,阴也。

不得谓之纯阴焉,而阴中有阳矣。

何也?盖太极,纯体也。

而天地,破体也。

由纯体而生破体。

今欲反本还无,必借破体而返纯体。

陈希夷云,破体炼之,纯体乃成。

此正炼后天而还先天旨也。

内外二端之理,不出乎此矣。

试以天道言之,天阳也,而倾于西北。

西北金水之乡,是天有木火而少金水矣。

地,阴也,而缺于东南。

东南木火之位,是地有金水而少木火矣。

若孤阳寡阴,不成会合,何能生万物哉。

必也乾坤交媾,四象具而五行全。

天地降而地气升,方能有万物。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氤氲之气,即先天也,又以人道言之。

当父母交媾之初,即犹天地氤氲之气也。

倘男精先至,而女血后包,则成女。

女血先至,而男精后包,则成男。

故男则外阳内阴,有似离卦。

外阳为木,内阴为火,是木火同宫而无金水矣。

女则外阴内阳,有似坎卦。

外阴为水,内阳为金,是金水同宫而无木火矣。

苟鳏夫寡妇,不成配偶,安能生育哉。

必也艮兑相合,坎离相交,震巽相符。

使四象具而五行全,男化精而女孕育。

互相施化,复还太极之体,方能生人形。

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媾精之气,即先天之气也。

此皆以后天而远先天之义。

乃顺则成人之道,而逆则成仙之旨,即于兹可悟。

来世人见不及此,以讹传讹。

但以一身之阴阳,乱配乱合。

妄将后天渣滓之物,百般搬弄。

谓可成仙作圣,致成千古梦话。

呜呼,何不思之甚耶。

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练气一层功法

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练气一层功法

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练气一层功法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练气一层功法发表于 2012-7-7 21:10:42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先是阐述该法的特点和意义:一、该法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丹道功传统气功一般不是打命门内窍,而是打会阴。

如道家正宗丹道功从下丹田练起,打开阴跷库,然后走任督二脉循环。

而且小周天那个督脉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里面,这样就把先天气的信息量直接通过督脉上升到头部。

头里面藏神,生殖系统阴跷库这儿藏阴精。

精气是物质性的先天混元气,全息性比较强,意识里面神的全息性比较强,神和精气结合到一起,能强化人的全息性。

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开阴跷库这个内窍。

但是那样打有很多困难,道家练丹派那样练成功的也很少。

为什么呢?如果练己筑基的功夫不纯,意识的稳定性不够,精气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后天浊精,这样全息的气就凝固成有形物质而散掉了。

说后天的精是浊精,但过去练功为什么又那么看重精?因为精是无形的先天混元气众多的信息变成的有形物质,精丢了,先天混元气也就流失了。

(说到了点子上,透彻得很。

传统丹道功讲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讲功决。

明朝之后出的《伍柳仙宗》已经写得很详细,而民国初年的赵避尘写的《性命法决明指》则更系统、更详细,但是成功者非常少。

赵避尘说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们哪个修成了?采小药结小丹。

采大药结大丹,然后出阳神,然后再怎么怎么……他都讲得很清楚啊。

还不要说他的弟子们,他自己也没修成嘛!东北有个赵大法师,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来已经修到一定程度,但还没修到最后一步。

什么道理呢?并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决了问题,关键在于意识修炼,也叫练己筑基。

过去讲,未练还丹先练己。

练己筑基不纯,得了丹决也解决不了问题。

说句不客气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往高层次练。

这句话不是说哪个人不能练,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坚定,不为各种影响和刺激所动。

若做不到这一点,知道了方法也没用。

所以过去老师经常出各种难题为难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诀,磨徒弟的性子。

《翠虚篇》

《翠虚篇》

《翠虚篇》[简介}《翠虚篇》所述,皆为内丹功诀。

作者认为金丹之书千篇万卷,无非只是一句,叫人寻出铅汞,采入鼎中烹炼。

九转之功,无非是多次重复铅汞之返还化合,使其所炼丹药更为精炼纯净。

《紫庭经》《大道歌》《罗浮翠虚吟》,皆为七言长篇歌诀。

《紫庭经》论述丹经要旨唯在铅汞,以“身中一亩为家园”,炼精化气,气凝成神,便可无为而通灵。

《大道歌》主要论述“真阴真阳是真道”。

《罗浮翠虚吟》系陈楠解化之前付与白玉蟾之丹诀,其中广斥采战御女、服气存思等旁门,谓《灵宝秘法》《西山会真记》所述修法亦为非道,反复强调金丹之要旨在铅汞二字,“只取一味水中金,收拾虚无造化窟,促将百脉尽归源。

脉住气停丹始结”。

陈泥丸称曾夜遇吕秀才(吕洞宾),得授奇诀,以太虚为炉鼎,鸟兔为药物,不论金木间隔,龙虎子母,如此方为真道。

总之,《翠虚篇》在南宗传授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与地位。

后世丹书往往引证其说,影响较为深远。

序尝观张紫阳赠白鹿洞主之诗,有曰:“闻君知药已多年,何不修心炼汞铅?莫教灯被风吹灭,六道轮回难怨天。

”余读至此,掩卷拊膺,喟然叹曰:紫阳之语,是为已知药者发也。

况懵然乎?故于昼三夜三,常以风灯为警。

由是读金圈栗棘之书者十年,习金铅木汞之事者又十年,殆如嚼蜡。

虽欲寻出生死一路,若蝇钻窗然,不觉忽及世矣。

及敬览《翠虚》之篇,复聆方外高士之至论,始知采时唤为药也,炼时唤为火也,结时谓之丹,养时谓之胎,其实一也。

所产之处曰川、源、山、海,所炼之器曰坛、炉、鼎、灶,所禀之性,故有汞、铅、水、火之名,所成之象,故有丹砂、玄珠之号。

以今观之,惟一物也。

良由古人剖析真元,分别气类,所以有采取、交会、锻炼、沐浴之说。

如《易》卦象,无出乎乾,周天星禽,无出乎斗,以抽添运用之细微,遂有斤两之论。

但观天之月晕黑白,察地之潮候消长,则可默会日中取时之意。

于毫发之际无差殊,何患乎金翁不骑龙,姹女不御虎也?结丹头于片饷之间,产婴儿于十月之内,神凝气聚,身外有身。

九层炼丹法【慎悟散人悟真子】

九层炼丹法【慎悟散人悟真子】

九层炼丹法【慎悟散人悟真子】第一层筑基炼心养性息归根。

注:炼心者,凝神也。

养气者,调息也。

归根者,以神息入气穴,沉静到极处,谓之归根也。

凡参悟周天九节功夫,莫不先以神气为主。

纯阳祖着百句铭,先以养气忘言开其端。

三丰祖论打坐诀,总以调息凝神为至要。

涵虚子着九层炼心法,总以心气二字为提纲。

可知心即是神,神即性,气即命也。

仆亦趋步其后尘,集述九层炼丹诀,仍以神气二字为宗旨。

诀云:心静则气平,气平则息匀,息匀则气聚,气聚则神凝。

神气能合一,性命尽归根。

息者、一呼一吸为一息也。

呼接天根,吸接地根。

阖辟动静,息息归根,自然妄念不生,六根清静矣。

百句章云: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真性,见性始为真。

邵尧夫子云: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是也。

正阳祖云:心属离卦,离藏真阴,名姹女。

既有真阴,必配真阳。

肾属坎卦,坎藏真阳,名婴儿。

阴阳配合,不失造化,而生津液。

故首法要配阴阳,积气生液。

积液生气之法:每日震卦时,阳气当旺,清心寡欲,调息凝神,多吸天地之正气以入,少呼自己之元气以出,将后天之息气,积聚多时,则先天之真炁,自虚无而生也。

(震卦即卯时)根蒂固须炼己深。

根者,性根,即月窟(泥丸),为姤卦。

蒂者,命蒂,即天根(海底),为复卦。

固者,坚固也。

若欲性根命蒂坚固永久,务必炼己筑基,意诚功深。

古经云:炼己须十月,还丹在片时。

既得先后二气,根蒂已固,但欲长保不漏,必要慧剑高悬,炼除阴私杂念,神气不散,自然筑基功成。

功成之后,常使心气入定。

入定之法:每逢神息相依时,即把知觉泯去,使心在气中而不知,气包心外而不挠,氲氲氲氲,打成一片也。

正阳祖云:聚散水火,调养气液。

当聚时,则聚气液于腹中;当散时,则散气液于四肢。

每日艮务须把杂念除净,神息合一,毫不介意于事,以免散乱真神,失散真气,名曰育神养气。

古人谓之朝屯也。

每日乾卦时,(即戌亥时)阴盛阳衰,正当扶阳抑阴,凝神入气穴,(窍即下田,在正中命门之上。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上)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上)

龙源期刊网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上)作者:田光林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9期在丹功修炼中,用的是先天精气神,乃无形无象之物;后天有形有象之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均弃置不用。

所谓“用之不可见,见之不可用”,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丹功修炼的重点,也是难点、关键。

因为丹道修炼之精气神均不是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而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

在修炼中要掌握积精累气之法,就必须有“捉雾拿云”的手段,“于恍惚中求,杳冥内寻,庶几近焉”。

此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从细微之处入手,日积月累,自然增长古今凡修炼有成之人,均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少到多,从微至著,日积月累而成。

《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

其关键之处,就是要抓住气机微动之时,随采随炼,随时积累,久则成真矣。

有人对于微阳初动,漠不关心,认为无足轻重,任其丧失。

而不知“一星之火,可以焚山,一涓之水,可以成渠”。

所以总要人看穿此道,处处提防、在在保护,日积月累,长久坚持,自可由量到质而生变化矣。

《道德经》在论述难易、大小时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黄元吉注释云:“夫易为难之基,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细为大之本,故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况道为万事万物之根,可不由易而难、自细而大乎?不然进之锐者,退之必速矣。

又安望几于神化之域哉?”“是以古之圣人,知道有由阶,学有由进,不思远大之图,惟期切近之旨,淘汰渣滓,涵养本源。

如水之浸灌草木,自然日变月化,不见其长而日长,所以自微之著,由粗之精,从有为有事中,而至无为无事”。

故“圣人终不为大,而能成其大矣”。

不为大而能成其大,皆由于从细小之事入手,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自然变化矣。

所以结论就是“惟有坚固耐烦,矢以恒久不息之心,庶几易者易而难者亦易,细者细而大者亦细耳”。

《道德经》在六十四章中又进一步阐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唱道真言》论静坐修炼

《唱道真言》论静坐修炼

《唱道真言》论静坐修炼《唱道真言》论静坐修炼田光林在浩瀚众多的丹经道书中,《唱道真言》被认为是道教炼心方面的名著。

《唱道真言》不仅讲了炼心、炼丹与炼形的方法,同时也系统地论述了丹道功夫的基本观点。

静修的方法是祛病延年,静修的要领是在清静无我中应物不迷;静修的特点是一经入门之后,自然妙绪纷来,不由自主,自有真意为之导引也;而静修成功的要诀,又在“玄关一窃”。

有此静极而动之一觉,自会修道有成。

一、静修目的《唱道真言》讲:“仙家重炼气,淘出纯阳之体,金光法界,自我为之,此谓气长生。

” 在行持中,无论是炼性或炼气,均是从静中修炼而出。

所谓“长生”,乃“祛病延年”之意。

一个人有了必要的养生知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能无病无痛,快快乐乐地活着。

到了人生的极限,能够痛痛快快地死去,不拖累别人。

这便是人生最难得的幸福了。

炼性得性长生,炼气得气长生,但躯壳则是必须蜕去的。

所以“长生不死”,不是指的肉体生命的常在,而是指的精神生命的永存。

阳神是神气凝结之物,其特点是虚而灵。

所以《真言》讲:“天地毁而太极不毁者,可也?”因其“虚而灵也。

虚则无物,灵则长存,何毁之有?”王常月在《龙门心法》一书中讲:“不死者,岂是凡身?长生者,非关秽质。

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吾之元气。

”这里讲的元气、法身、阳神,均是在性命双修中获得的神气凝结之物,乃性长生与气长生之结合体。

正如柳华阳在讲《道胎图》时说:“盖胎者,非有形有象而别物可以成之。

实即我之神气也。

先以神入乎其气,后以气来包乎其神,神气相结而意则寂然不动,所谓胎矣。

且气凝而后神灵。

” 在静修中元气日益增长,久之“神灵气足,胎圆从顶而出,所谓形成出胎,亲为佛子者矣。

”二、静修要领《真言》要求欲行清静法,要先读《清静经》:“夫清静者,清静其心也。

” 人之病根在游思妄念。

去之之法“唯在内观。

始而有物,至于无物;无物之极,至于无我。

澄水不澜,明月无形,纤毫洞彻,但见光明,以为本空。

”此乃静修之道也。

宋白玉蟾《紫清指玄集》

宋白玉蟾《紫清指玄集》

宋白玉蟾《紫清指玄集》资料来源:方春阳主编《中国气功大成》。

本文简体字录入,原篇除“鹤林问道篇”以外,其余则无段,现文中分段系本人所为,或许能为读者理解本文观点提供一点帮助,故此说明。

玄关显秘论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若要炼形炼神,須识归根复命。

所以道: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还寻复命关。

且如这个关窍,若人知得真实处,則归根复命何难也。

故曰:虛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則是造化之根也。

此乃真一之气,万象之先。

太虛太无,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可量,浩浩蕩蕩,非涯岸之可測,其大无外,其小无內,大包天地,小入毫芒,上无复色,下无复渊,一物圓成,千古显露,不可得而名者,圣人以心契之,不获已而名之曰“道”。

以是知心即是道也,故无心則与道合,有心則与道违。

惟此“无”之一字,包诸有而无余,生万物而不竭。

天地虽大,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不能役无气;五行至精,能役有数,不能役无数;百念纷起,能役有识,不能役无识。

今修此理者,不若先炼形。

炼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丹成,丹成则形固,形固则神全。

故谭真人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虛。

只此“忘”之一宇,則是无物也。

本來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斯之谓乎?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以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頃刻,运造化于一身也。

然此道視之寂寥而无所睹,听之杳冥而无所闻,惟以心视之则有象,以心听之則有声。

若学道之士,冥心凝神,致虛守静,则虛室生白,信乎自然也。

惟太上度人,教人修炼,以乾坤为鼎器,以乌兔为药物,以日魂之升沉应气血之升降,以月魄之盈亏应精神之衰旺,以四季之节候应一日之时刻,以周天之星数应一炉之造化。

是故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

盖真阴真阳之交会,一水一火之配合,要在先辨浮沉,次明主客,审抽添之运用,察反覆之安危。

静坐功法性命之道.

静坐功法性命之道.

静坐功法性命之道.一,性命论人之生死,系于性命,性命之道,养长之道,生命之源,升仙之阶。

性者,心也,乃心中之元神,发于两目。

心性好动如猿。

命者,肾也,乃肾中之元气,发于淫根而牵于心性,意气奔放如马。

谓之“心猿、意马”。

收回心猿,意马自归。

古之修练家,以收回后天之心意,而固精养气,以后天呼吸之气为风,真阳之气为火,去烹之练之,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使精神凝聚,而还虚合道。

二,筑基功法修炼之法不可甚数,行、住、坐、卧,亦不拘一格,难尽其祥,今谨将静坐功法,阐述如下:静坐前,宽放衣带,轻沉身心。

务要使入坐时,身体平直端正,不受束缚,血脉自然流通无阻。

扫除一切杂念,使心归意回。

盘膝而坐,盘坐前,端正身体,平放两腿,自然而坐,曲回右腿产于大腿之上,再收回左腿于右腿之上。

左腿在外,成怀抱式。

右手大拇指捏定右手中指午字决;左手拇指进入右手内,捏定右手子字决。

此名为“子午连环决”抱住右手,为负阳而抱阴(男左、女右)。

放于脐下两大腿间。

虚灵顶劲,舌顶上腭,两目下观鼻准,不可紧闭。

闭则神气昏;亦不可太睁,睁则神光外驰,不能归(舍)而无所作为。

垂帘为妙,意在两目中间齐平处。

待心气适合后,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用鼻呼吸)。

初练时,使呼吸之气,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呼吸之气升降起落于丹田)久之,神气归中,灵气上腾。

两目之中,有灵光出现,常观之。

丹经说:“心猿锁在橄榄树”是也。

常观之,五行之中,神气自然凝聚,倘能一念不起,久久,虚极静笃之时,真气发动,(无极必返,静极生动,丹田产生真阳真气,即:发热)虚室生白(灵光出现,由暗而明,由昏而白,又名:性光),经说:“垂帘明心守祖窍,见着性光是功夫”。

意念伏降,性真纯静,此是炼己,炼心之功,又名筑基功。

(注:两眉中,印堂处,为祖窍。

因真性,真灵在此出现,为仙道之源,故为“祖窍”)三,周天论此时,可凝神闭目,静守虚白,待丹田气足,自然下行,出函谷,过三关,顺督脉而上,然、三关之过,无比艰难,故,当调呼吸,撑火候,用吐纳导引之术引之。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下)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下)

龙源期刊网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下)作者:田光林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10期三、阳气自动与周天运炼伍冲虚在讲到阳气自动与周天运炼时讲:“运此周天,积累动气,以完先天纯阳真。

故凡一动则一炼而周。

使机之动而复动者,则炼而复炼,周而复周。

积之不过百日则精不漏而返气矣。

”古人云:百日筑基,是指此炼精化之大概而言,而且那是对一日内十二时均处于练功状态来讲的。

若平常人,练功时间不多,则非百日或者一年可以完成的。

有的甚至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能完成基成不漏的任务。

不过只要你坚持修炼总会有进步的。

所以一次气动,运一次周天之数。

已完足一周则真精、真归复于命根而愈旺其生长发动之机。

不过这个增补积累均是在气穴之内进行的,而不显露于外。

所以凡遇有真气自动之时,就要炼之以完一周天。

若一天不炼则真气就不会长旺,甚至会萎缩退化。

总之要遇阳气自生之时“取回以补阳,令满足耳”。

因此,当气动之时要用招摄返调之法,用后天呼吸将阳收回“归于气根,以薰蒸补助。

若无呼吸,不能调和。

若无薰蒸,不能补助。

及至呼吸薰蒸,周天一周,则阳气得补复纯静矣。

”然后俟其静而自动,又得阳发动之机,则又可补助也。

总是要补,但必求其再生之时而得再补之机。

若无气动之机,是不能增补的。

四、丹田为储存精气之处所丹田是结丹之田,它的位置在脐与肾之间即冲脉与带脉交叉处形成十字,加上外廓,酷似田字,故称丹田。

它的实际位置,就在腰部正中。

丹经所谓:“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即此是也。

它的作用:在筑基时,为守中之处,利于入静、得气。

炼精化气时,则为大鼎炉之炉,是藏药之处,修持者将采取的外药积蓄于丹田之中,所以它是聚神合气、储存神气之所。

外药入炉后与元神会合凝结,进行反复烹炼,也就是“产真种”的过程,真种产生后,神凝气合,归于下炉,结而为丹。

伍冲虚讲:“阳精盛满,是长生之本根。

由其归于丹田而后可得满。

满而守于此中,则不亏而得长生。

暂守暂得,久守久得。

”因“阳精凝聚又结丹者,谓之不死之基。

李涵虚三车秘旨译

李涵虚三车秘旨译

李涵虚三车秘旨译导读deepreader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文中详细解说了内丹养炼的三步内容,堪称通俗易懂,不但纠正了人们对大小周天的误读,也明确的阐述了河车搬运的真正含义,还内丹功法一个玄而不幻的真实面貌,更难能可贵的是颇为准确的描述了大小周天的功景,揭开周天的面纱,其实并不神秘,周天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

————责任编辑:姜燕泉前言历代仙家无不重视和实践小周天工程!阅读佛经,以“如是我闻”为准。

研读丹经,以《钟吕传道集》为准。

我们来看看钟离、吕祖对小周天的论述。

钟离真人:“丹田直至泥丸顶,自在河车几百遭。

”——是几百遭!吕祖:“谷神不死(虚灵不昧)玄牝门,出入绵绵道若存。

修炼还须夜半子(活子时),河车搬运上昆仑。

”“返本还源已到乾,能升能降号飞仙(小周天)。

一阳生是兴工日,九转周为得道年(大周天)。

”——典型的周天功象。

吕祖曾师事之崔希范真人《天元入药镜》:“上鹊桥,下鹊桥。

天应星,地应潮。

起巽风,运坤火。

入黄房,成至宝。

”——非小周天而何!吕祖感叹:“因读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

”张紫阳《金丹四百字》自序:“抱一守中,炼元养素。

故曰採先天混元之炁。

朝屯暮蒙,昼午夜子。

故行周天之火候。

”王重阳《产药章第二》:“神守坤宫,真火自来。

……锻炼日久,水见火则自然化为一炁,熏蒸上腾,河车搬运,周流不息。

”张三丰祖师《打坐歌》:“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

”丘处机祖师专门写了一章《论河车》:“前降之炁,愈引后升之炁,上而复下,下而复上,玄门所谓‘河车搬运’、‘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者也。

总之是任督二脉通。

”;此外还写了小周天歌。

近代西派祖师李涵虚也专门写了《三车秘旨》:“第一件运炁,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炁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汞,七返还丹、九还大丹也。

此三车者,皆以真神、真意斡乎其中。

”黄元吉真人名言:“人欲长生,除此守中、河车二法行持不辍,别无积精累炁之法焉。

张三丰论“先炼命功,后炼性功”

张三丰论“先炼命功,后炼性功”

张三丰论“先炼命功,后炼性功”“打坐站桩”修行之始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修行之人的寻道之旅,问道之途,成道之基明己 | 明心 | 明德先命后性是指在修炼顺序上,先炼命功,后炼性功。

先命后性是内丹派南宗区别于北宗的分界线。

张三丰的内丹术思想来源于南宗白玉蟾,在修练顺序上,自然是先命后性。

张三丰《大道论》说:“最上一乘之道,以有为入无为。

”有为炼命,无为炼性,即先命后性也。

炼命就是炼气,炼性就是炼神。

张三丰《大道论》说:“修道以修身为大。

”张三丰将炼好身体,作为修炼的头等大事。

要想身体好就必须炼气,因为气是生命之根,长生之本。

同时,气既是治病之药,也是炼丹的药。

必须将炼气(命功)放在修炼的首位。

张三丰《玄要篇》说:“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

”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说:“凡修行者先须养气。

养气之法,在于忘言守一。

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

”《道言浅近说》曰:“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功夫。

”又说:“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

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

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银,虽百两不换一分。

”总之,张三丰认为修道以修身为大,要修身就必须先炼气,要炼丹也必须先炼气。

炼气之法就是忘言守一,气聚而结丹。

白玉蟾在谈到性命双修时,说:“今夫修此理者,不若先炼形。

炼形之妙,在乎凝神。

凝神则气聚,气聚则丹成。

”(《海琼问道集》)张三丰关于先命后性的论述,同白玉蟾所说是一致的。

一、白玉蟾说,性命双修要先炼形,炼形即炼身体。

张三丰说,修道以修身为大。

二、白玉蟾说,炼形之妙,在乎凝神。

张三丰说“忘言守一”,正是“凝神”的写照。

三、白玉蟾说,“凝神则气聚”。

张三丰说,“忘言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

四、白玉蟾:“气聚则丹成”。

张三丰:“气不散”,“气不散”即气聚之意,当然也能结丹。

张三丰在《炼丹大侯说》将修炼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并分别对这三个阶段作了说明。

前两个阶段,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都属于命功。

回风混合 百日功灵(下)

回风混合 百日功灵(下)

龙源期刊网 回风混合百日功灵(下)作者:田光林来源:《现代养生》2007年第01期3.武火乃采炼阴精之妙诀活子时来临必用武火以采之。

采之之法先以神宰之,使精不外泄,冉用呼吸气以摄之,然后运一点真意从阴跷逆归炉中。

一般吸气几次或十几次,阳物即町倒下,如不行即可稍缓,待其缓解,再收摄之。

元气归炉之后,又当以意定而为火,息嘘而为风,进行薰蒸烹炼,风吹火炽以熔化阴精。

久之到“冲开斗牛要循环”之时,就要进行逆吹,以呼吸气之火逼真阳上升,这就是采取,以炼精化气也。

行功中如掌握不当,阴精不化,就会产生遗泄现象。

其原因在于:1.人吃五谷必然化为阴精,未经风火锻炼,此物就会作怪。

或者在炼功中火力不足,阴精未化,就会产生外泄遗精。

2.炼己不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在睡熟中梦见阴人,有淫念或淫行,欲心起而外泄。

3.炼功期间切忌劳累,劳累忙碌过度,有阳举气动,应速用武火炼之,否则也会外泄。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解决遗精的最好方法是用武火溶化阴精。

其过程就是用“丹田自然呼吸之气吹动其中真火。

水在上,火在下。

水得火自然化而为气。

真气上腾,薰蒸传透一身之关窍。

流通百脉,烧得里头神嚎鬼哭,将阴精烧尽,阴魔消散矣”。

所以觅元子说:“阴精者,五谷饮食之清。

苟非巽风坤火。

猛烹极炼,此精必在身中思想淫欲,搅乱君心。

”为此必须“凝神调息,使橐龠鼓风,而风吹火烹,炼阴精化而为气。

其气混入一身之气,此气再合先天之气,然后先天之气再从窍内发出而为药”。

这个过程就是化元精为元气,凝结成丹的过程。

所以丹田乃“化形成物”之所,即此之意也。

柳华阳讲:“慧命漏尽,不得风火炼法。

不能和合凝集而成大道。

”风乃助火之烈焰,火具化物之功能。

炼药的实质也就是炼精化气的过程。

其妙用即是在玄关之中意鼓息吹之玄机。

因“坎中阴精难伏,便使风火而化之,神气相摩而激之。

如二物之相摩而生火也”。

悟一子云:“欲降而静之,必先激而动之。

此诚言其妙诀。

是指玄关中神炁气三物相动相激之机欤?且炉内神气既以相炼,不可息乎其风,不可出乎其外,不可离乎其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作者:田光林在丹功修炼中,用的是先天精气神,乃无形无象之物;后天有形有象之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均弃置不用。

所谓“用之不可见,见之不可用”,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丹功修炼的重点,也是难点、关键。

因为丹道修炼之精气神均不是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而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

在修炼中要掌握积精累气之法,就必须有“捉雾拿云”的手段,“于恍惚中求,杳冥内寻,庶几近焉”。

此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从细微之处入手,日积月累,自然增长古今凡修炼有成之人,均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少到多,从微至著,日积月累而成。

《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

其关键之处,就是要抓住气机微动之时,随采随炼,随时积累,久则成真矣。

有人对于微阳初动,漠不关心,认为无足轻重,任其丧失。

而不知“一星之火,可以焚山,一涓之水,可以成渠”。

所以总要人看穿此道,处处提防、在在保护,日积月累,长久坚持,自可由量到质而生变化矣。

《道德经》在论述难易、大小时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黄元吉注释云:“夫易为难之基,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细为大之本,故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况道为万事万物之根,可不由易而难、自细而大乎?不然进之锐者,退之必速矣。

又安望几于神化之域哉?”“是以古之圣人,知道有由阶,学有由进,不思远大之图,惟期切近之旨,淘汰渣滓,涵养本源。

如水之浸灌草木,自然日变月化,不见其长而日长,所以自微之著,由粗之精,从有为有事中,而至无为无事”。

故“圣人终不为大,而能成其大矣”。

不为大而能成其大,皆由于从细小之事入手,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自然变化矣。

所以结论就是“惟有坚固耐烦,矢以恒久不息之心,庶几易者易而难者亦易,细者细而大者亦细耳”。

《道德经》在六十四章中又进一步阐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均是讲的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

这个原理运用于丹功修炼,就是当一阳初动之时,其机甚微,不宜采取,及至二阳、三阳“神凝气聚,真精自动,浩浩如潮生,溶溶似冰泮。

要堵自微而著,由小到大,自近及远,以至进火退符,河车搬运,阳铅再生,阴汞交合,时烹时炼,渐结渐凝,神圆气壮,药熟丹圆,皆自玄关一动始也”。

所以炼丹就其始基言之,实由一汞一铅,点滴积累而成。

在修炼中忽视细小精气的积累,则圆明之金丹就无法炼成了。

二、筑基阶段的精气积累筑基一词是丹经的比喻,如修房造屋,必先筑基,使基础稳固、结构坚实,然后才能竖柱安梁,砌砖盖瓦。

炼内丹也是同样的道理。

丹法以身为基,在内丹入手修炼中,必须将此身体条件补足,符合初步的练功要求,然后才能进入正式的练功阶段。

这里讲的身体条件,主要是指人身的精、气、神三大生命要素而言,丹经称为三宝。

丹道功夫中所称的炼丹,实质就是炼此三宝。

翁象川注《悟真篇》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于此。

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

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

实际上,筑基阶段的任务,就这么三个:一是保精气神三宝圆满无亏;二是补三宝充盈旺盛;三是炼三宝凝化成重返青春的源泉——内丹。

所以说内炼的基础,就是炼精气神的凝化。

炼丹所用的精气神三宝本系一个整体,三者不能截然分开。

但筑基阶段为修补功夫,精为丹基,神为主宰;气为动力。

而此段需要补足的常常是元精,所以保精、补精、调精都是为了打好基础。

然后精气补足、互相调和、转化合凝,达到精满、气足、神旺,即开始炼精化的功夫了。

在筑基阶段,怎样进行精气积累呢?1.凝神返照、微阳勤生。

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讲到药产之效验时说:“效验非暂时可得,至真之道,在乎逐日凝神返照之工纯熟而后有来之机缄。

夫或一月元关显露或数月丹田无音,迟早各殊。

而贵乎微阳勤生,不失调药之功夫,则药产自有验矣”。

这里的关键是逐日凝神返照之工不辍,微阳积累,长期坚持,则药产自有验矣。

2.心静气动,积累精气。

柳华阳在总说中讲到调药时,就说过:“性能虚静,尘念不生,则真机自动。

动者,非心动,是之动也。

气机既然发动,则当静以应之。

一动一静,不失机缄,是谓调药,是谓交合。

行乎造化,性命双修,是谓真旨妙用矣。

”《道乡集》也讲:“静至于极,自有动机。

此机车动,我仍主静。

我主于静,彼必愈动,彼愈动而我愈静。

此即初步工夫积累动之要诀”。

气动与心静,是互相联系的。

气之所以动,就是从心之虚静中转化而来的。

故心愈静而气愈动。

在行功中采取气愈动而心愈静之调法,则可以静促动,动以还静,动静互化,相辅相成。

故此法为积累动气之要诀。

3.勒关招摄,返调积累。

气动之久,愈益旺盛,后则转化为元精。

元精生时,有真气流向生殖器,产生欲举之感。

此时就得用招摄之法返调之。

行功中要以正念为主,神以宰之,使精不下流。

然后再起呼吸之气以收摄元精回气穴。

这就叫“勒阳关、调外药”之法。

在运用中要注意:先以神宰其气,然后再以神驭气以招摄归炉。

这就要在阳气初生之时,用真意从阴中跷迎元精归炉。

一般吸七、八次阳物即倒,多则十几次,甚至二、三十次,但必须以外肾倒下为止。

黄元吉讲:“务要外阳外囊收缩尽净,庶可以生真气焉。

”4.混合交媾,产生真种。

平时元气潜藏气穴,修持中静定之久,产生气动之机,元气动而为元精,外肾欲“举”,故曰“情”。

此时应“将我静中之真意凝入于命宫,时来时凝,久则天机发动,不觉命宫产出真精”,故曰:“下种”。

此种是下在先天气动之时,使神气交合,以后才有药产之机。

柳华阳讲:“真种因神气而生,神气若不交,安得有真种乎?”所以“真种”是神气交媾的产物,但产生过程中,须从混沌立基。

朱元育讲“要觅先天真种子,须从混沌立根基。

”混沌是神入气中、交媾混合之意。

由于两不相离,互相依恋,纽结不散,故神在气中,气包神外,神气同炉而炼,神火化精还。

因元精不能自熔,必用元神熔之。

神溶则气化,此气就是先天气,是神气交媾中产出的真种,也就是“小药”。

如此“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

久则由小药积累而成大药了。

三、阳气自动与周天运炼伍冲虚在讲到阳气自动与周天运炼时讲:“运此周天,积累动气,以完先天纯阳真。

故凡一动则一炼而周。

使机之动而复动者,则炼而复炼,周而复周。

积之不过百日则精不漏而返气矣。

”古人云:百日筑基,是指此炼精化之大概而言,而且那是对一日内十二时均处于练功状态来讲的。

若平常人,练功时间不多,则非百日或者一年可以完成的。

有的甚至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能完成基成不漏的任务。

不过只要你坚持修炼总会有进步的。

所以一次气动,运一次周天之数。

已完足一周则真精、真归复于命根而愈旺其生长发动之机。

不过这个增补积累均是在气穴之内进行的,而不显露于外。

所以凡遇有真气自动之时,就要炼之以完一周天。

若一天不炼则真气就不会长旺,甚至会萎缩退化。

总之要遇阳气自生之时“取回以补阳,令满足耳”。

因此,当气动之时要用招摄返调之法,用后天呼吸将阳收回“归于气根,以薰蒸补助。

若无呼吸,不能调和。

若无薰蒸,不能补助。

及至呼吸薰蒸,周天一周,则阳气得补复纯静矣。

”然后俟其静而自动,又得阳发动之机,则又可补助也。

总是要补,但必求其再生之时而得再补之机。

若无气动之机,是不能增补的。

四、丹田为储存精气之处所丹田是结丹之田,它的位置在脐与肾之间即冲脉与带脉交叉处形成十字,加上外廓,酷似田字,故称丹田。

它的实际位置,就在腰部正中。

丹经所谓:“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即此是也。

它的作用:在筑基时,为守中之处,利于入静、得气。

炼精化气时,则为大鼎炉之炉,是藏药之处,修持者将采取的外药积蓄于丹田之中,所以它是聚神合气、储存神气之所。

外药入炉后与元神会合凝结,进行反复烹炼,也就是“产真种”的过程,真种产生后,神凝气合,归于下炉,结而为丹。

伍冲虚讲:“阳精盛满,是长生之本根。

由其归于丹田而后可得满。

满而守于此中,则不亏而得长生。

暂守暂得,久守久得。

”因“阳精凝聚又结丹者,谓之不死之基。

守在丹田,即可不死。

”《心印经》云:“存其神而守其,又象伏龟,故名神龟。

龟含水中,有气曰神。

人之根蒂俱在此处。

”神守其“不复泄漏,则真常住。

所以不死。

有真足,则无可死之理。

”天皇真人云:“气不散则命不亡,命不亡则形不灭也。

”外药有三百六十次周天,也就需要三百六十次储存,而丹田即为储存、凝聚之处。

外药是丹母的原料,必须积累已足并与元神会合、凝结,经反复烹炼之后,内药才开始自生。

内药生,外药即转化为真,在丹田以旧迎新,互相结合,通过烹炼,开始成形,无质生质,久则成大药也。

大药即阳精化气之金丹。

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也是从丹田气穴中产生的。

开始因无形之气微,故附外形而为用。

即阳冲动阳关而有阳举之象。

此气微弱,故称小药。

及至以后积精累气多而满足之时,化气而成金丹,则曰大药。

实只是有形之真如火珠,是从无人有之物。

黄帝曰赤水玄珠,又曰真一之水、黄芽、真铅,皆是指丹田中所生之真气,因积累多而成自有之形。

所以不附外形而唯生于内。

即只有“我神觉之,可知可见者。

”内动、内运、内知、内见之内丹即此也。

阳盛而内可见形。

然气何以有形?此非形质也。

乃有“似火热之形”也。

古云:丹田火热、两肾汤煎,不过形容丹田之火珠也。

有此形才能出神而变化有形,为身外之身。

此即无中生有、采之而后生之大药也。

大药存于丹田,必用七日之采工而后得。

此时就会见:丹田火炽、两肾汤煎、耳后风生、脑后鹫鸣、眼吐金光,身涌鼻搐之景。

此得大药之兆,六根震动之象也。

五、精气神满足之主要标志在炼精阶段,精之所以能满者,则是由于补助也。

伍冲虚讲:“补精时,必遇精生于先天之真时。

即用火以薰蒸,薰蒸即补也。

补到化气,无精可生,便知实满。

”此为日内之事也。

“精自满,窍自闭,大药一到,淫根自缩,同于童子。

从欲不可得,何用思欲?世所称返老还童者是也。

”其特点即阴缩如蚂蝗。

若精窍不自闭,淫根不缩如童子,不出现马阴藏相,则不得谓之精满。

达到了这一步工夫,精满不思欲,即得长生之小果。

其次,在先补精之时,有神与之配合,因已补得神气俱旺。

及所化之真归于元海则坎实也。

渐以坎实点离虚,虚得实而皆实,实则不饥,何用思食?十月胎圆中,皆不食。

一月减食,三月辟谷,四月后绝火食,不吃人间烟火,故曰气满不思食。

如气满犹食,则是定力不够,不得谓之气满。

再次所谓神满,即纯阳无阴之谓。

古仙谓分阴未尽则不仙。

如有一分阴在,即有一分昏沉睡魔。

十二时中,灵光不自觉照,神如何得满?故不可谓之神满。

伍冲虚讲:“必使神住定,亦随之而住定,神俱定。

”从入定之日起“即能不睡,昼夜常觉,惺惺不昧。

十二时中,无一时不入定,亦无一时不在定。

如是,十月之间,方得神满不睡。

既无睡,又何思?到此心无生灭,息无出入,已成阳神。

”出阳神即出色界,到无色界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