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历史经验
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历史经验苏联是20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是一段令人注目的历史时期。
从1917年的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经验。
一、革命与建设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初期,实行了严厉的资本家剥削阶级专政,通过政治手段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经济计划。
这些措施为苏联在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1921年,苏联进行了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企业和资本家存在,以推动国家重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新经济政策仍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1929年,斯大林开始实行一系列经济和农村土地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集体农场。
重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也为苏联迅速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由于集中计划经济的体系,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初期,在工业化、农业、科技、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苏联开始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国家,这种成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德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问题与危机尽管苏联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功,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内部问题。
例如,中央计划局、农业集体化和大规模的工业化使苏联的经济陷入僵局。
农业集体化引起农民的抵制,农业产量不断下降。
苏联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也出现了问题。
随着40年代的末期,斯大林政权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和危机,彼时的斯大林总的指导思想已经不得人心,部分地区爆发了公开抗议。
三、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些是建立社会主义时期遗留的问题和内部矛盾。
苏联的高度中央集权和反对地方自治的政治体系的不可持续性也是其中之一。
苏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无法及时应对利益变革、国际局势变化。
最后,苏联的经济危机和政治矛盾大大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推行了所谓的“新思维”,使苏联面临分裂和解体的危险。
历史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 表苏维埃的领导人 认为,俄国无产 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 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
2、四月提纲指方向
1917年4月,列宁回到 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
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 无产阶级夺权 革命的方式:和平夺权
和平 转移
材料2: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 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 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
列宁创办的《火星报》
1.背景 (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思想 (3)阶级基础: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出现 (4)组织基础:1898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基础:1900 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诞生标志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及其思想体系
影响。认识俄国为巩固新生政权、建设强大国家付出的艰苦努力 重难点: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意义
一、列宁主义
材料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 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 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 ……俄国在经济 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有封建剥削形 式。:
——(美)莫斯《俄国史》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
2011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1. 试述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崛起,对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是促进还是促退,这是目前思想理论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我们只能坚持前者,否定后一种错误观点①建立和发展了新的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从资本主义旧世界向社会主义新世界的转变,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突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三是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古巴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
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
这三个对抗社会的文明都具有两重性:既推动社会进步,又产生和扩大阶级对抗。
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被剥削阶级所据有,并把它作为压榨和奴役劳动人民的手段。
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高度的文明。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本世纪建立了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新的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
②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大崩溃”,使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600多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700多亿美元还多很多。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急剧下降,各项工业生产倒退了二三十年。
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寻找出路,实行法西斯主义,对内血腥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主义严重威胁着人类和文明。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这场战争后来演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在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强盗的斗争中,苏联红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法西斯主义的覆灭,标志着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代替了黑暗。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内 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实物配给制 固定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
不
容 和劳动义务制。
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ຫໍສະໝຸດ 劳取酬的工资制同作 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力全国有限的人 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
点
用
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 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的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 埃政权。
影 响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 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
三、继续探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材料:“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 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 了错误”“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 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环节,作为提 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摘编自列宁《论粮食税》
二、成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
1.主要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 权并存。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 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武装起义,攻占东宫。 (4)建立政权: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
一、理论突破:列宁主义的形成
什么是列宁主义?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其形成的主要背景有哪些?有何 意义?
4.意义: (1)历史地位: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2)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 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实践意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 器。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知识点
局限 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 相对较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第 15 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条 经济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件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组织 1898 年,俄国社会民主共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思想 1900 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含义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
措施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结果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 1937 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目标,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特点 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影响
政治 权力高度集中。 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
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探
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③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 20 世纪的世界格局。
④要内
容。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①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
背 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景 ②《四月提纲》:1917 年 4 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
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亦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19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期间,在俄罗斯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事件。
这场革命的发生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影响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事件,它激励了无数国家和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探索。
在俄国革命后的几十年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不同形式传播到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
例如,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启发,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此外,许多社会主义革命领导人如菲德尔·卡斯特罗、恩·格瓦拉等也受到这场革命的影响,并在后来为自己的国家探索了一条符合本土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推动俄国十月革命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在俄国革命成功后,布尔什维克政府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国有化和工人自治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各国社会主义革命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社会的模式,并推动了各国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的相关改革与建设。
在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政权纷纷试图模仿俄罗斯的经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尽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功与失败,然而俄国十月革命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追求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和目标。
三、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俄罗斯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成立,这个新兴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苏联的崛起不仅对旧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了一种威胁,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发展中国家追求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逐渐升级,形成了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这种国际政治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交流与竞争。
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1917年,俄国爆发了一场具有举世震撼力的革命——十月革命。
这次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俄国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革命成功与世界社会主义鼓舞俄国十月革命是首次由共产主义者成功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向全世界证明了,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的梦想是可行的。
这一成功案例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者提供了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二、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借鉴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借鉴。
布尔什维克党(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后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在推翻临时政府后迅速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
他们通过土地革命、国有化、工人自治等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寻求实现共产主义的路径。
这对世界社会主义者来说,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途径。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共产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化和大规模发展的起点。
十月革命后,苏联积极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组织起来,不仅为各国共产党提供指导和援助,还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传播与交流。
这种组织的壮大和协作的合作模式,使得世界各国的共产党更加团结,并在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劳动者权益等方面共同行动起来。
四、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与反思俄国十月革命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反思。
无论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尝试,都可以从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
十月革命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中,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在实践中灵活应对各种问题。
结语俄国十月革命作为社会主义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实践
从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实践1917年,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
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不仅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深深地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革命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十月革命带来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通过实行土地革命、工业国有化和无产阶级专政等措施,成功地摧毁了剥削压迫阶级,并建立了工人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围剿,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借鉴经验。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的开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十月革命激励下,经过艰苦斗争形成的,它坚持毛泽东思想,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旨在为中国人民争取解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初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指导下,克服了各种困难,逐渐发展壮大。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确立了党的纲领和组织结构,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础。
三、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的核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十月革命的方式和路径有所不同。
中国共产党通过农民革命斗争的方式,巧妙地组织农民群众,发动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制度,解放农民,壮大革命力量。
同时,在城市中,党组织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并与各界进步力量取得紧密联系,共同推翻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社会主义发展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发展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主义建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尼古拉·列宾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地推翻了沙皇制度,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这场革命对于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将以时间轴的方式,详细探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主义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标志着俄国的政权从临时政府向苏维埃政权过渡。
这场革命让俄国成为了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灵感源泉。
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授权,此后,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俄国的政治权力。
列宾成为了苏维埃政权的首领。
1918年苏维埃政权正式宣布成立,改组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全俄苏维埃政府。
同时,布尔什维克党更名为俄罗斯共产党。
列宾成为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结束了俄国在一战中的参战状态。
然而,由于签订条约时的不利条件,俄国失去了大量领土。
1918年7月列宾在一次暗杀企图中受伤,但幸存下来。
这次暗杀企图使列宾更加坚定了实施革命事业的决心。
1918年7月至1922年1月俄国内战爆发,红军与白军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激烈战斗。
最终,红军获得胜利,使苏维埃政权稳固下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统治。
1919年至1920年列宾发表了《控制从命令到公共服务》和《国家与革命》等著作,进一步指导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2年俄国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成立,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高加索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亚五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
列宾成为联邦政府主席。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实践1917年十月,俄国爆发了一场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事件——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将俄国从封建帝国主义体制中解放出来,并为社会主义的实践铺平了道路。
本文将探讨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和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为了理解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是一个封建帝国主义国家,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
同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俄国面临着经济崩溃和政治动荡。
这些因素给予了列宁等革命家们发动革命的机会。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夺取了政权,推翻了临时政府。
这一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1. 激发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十月革命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社会主义运动。
各国的工人和农民纷纷受到俄国革命的启发,积极投身于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
这种激励效应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崛起。
2.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俄国革命后,列宁等领导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苏联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实践正式进入实际阶段。
苏联在实践中面临了众多挑战,但通过进行土地改革、国有化和工业化等措施,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推动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十月革命不仅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社会主义的思想更具吸引力。
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发展方向。
三、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十月革命的发生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的启示。
1. 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十月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列宁等革命家的领导。
他们深入分析社会矛盾,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最终实现了革命的胜利。
这启示我们,一个强大而有能力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对社会主义实践来说同样如此。
2. 社会矛盾的解决十月革命背后存在的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并在实践中不断被解决。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兴起与实践。
本文将探讨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背景、目标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
一、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背后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的矛盾与紧张局势。
沙皇制度的腐败与不公引发了广泛的不满,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民众的意识形态逐渐朝向社会主义革命倾斜。
二、目标俄国十月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与权益保障。
革命的推动力来自于工人、农民和军队士兵的团结与行动。
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成为革命的主导力量。
三、探索1. 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实施土地革命,将土地归农民所有,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国有化,将国家重要产业收归国有,推动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革。
2. 工人与农民合作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社会,生活条件艰苦,生产力落后,革命政府不得不与工人和农民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改善生活条件与生产力。
政府通过组织工农会议等形式,倾听工人和农民的声音,并采取相应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
3. 国际合作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布尔什维克政府积极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合作与发展。
他们试图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实现解放。
同时,他们也寻求与国际社会主义同盟的合作,以避免孤立和压力。
4. 全民教育与文化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中重视人民的教育和文化建设。
废除文盲,提供广泛的教育机会,培养全体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
革命政府还鼓励文化多元化,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5.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布尔什维克政府改组国家政权,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这一国家实践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国家计划经济、集体农庄等制度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
综上所述,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之一。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 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目录
0 1 列宁主义的形成
0 2 十月革命的胜利
0 3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01
列宁主义的形成
• 1870年4月22,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 尔斯克。
• 1892年,22岁的列宁开始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 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 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马克思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 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 公有制+ 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贸易 生产力高度发达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3)
(1).背景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两者联系 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 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⑴ 客观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力量薄弱。 (2) 主观原因 ①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材料一:1918年春夏,英、法、美、日等国(进入俄国)。协约国军队的干涉不仅侵犯了 苏俄的主权,而且策动了苏俄国内的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府势力,在外国军队的支 持和扶植下,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纷纷聚集起来,成立地方割据“政府”,并用武力 向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由此开始了历时三年的国内战争。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旨在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尝试,有些获得了成功,有些则以失败告终。
以下将从中国和苏联两个典型案例出发,探讨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首先,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开展了广泛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土地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集体化等方面,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国有企业改革则使国家拥有和控制了重要的生产资料,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集体化改革则使农民组织成为生产自愿集体,并以此实现合作发展。
然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教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冲突和冲突被广泛认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阻碍。
这段历史经验提醒我们,社会主义改造需要民主和法制的保障,不能过于集中权力。
此外,集体主义的实践也暴露出了管理体制的缺陷,以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在农村集体化改革中,部分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满。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
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国家对主要产业进行了全面国有化,实现了国有经济的控制。
这种国家掌握生产资料的模式推动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
此外,苏联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集体化,以推动农业现代化。
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经济计划的实施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市场机制的缺失使得经济效率低下。
政治体系的集中化也削弱了个体的权益,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遇到的困难和失败,证明只有将社会主义改造与人权保护、市场经济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改革都是必要的。
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与启示1917年10月,俄国爆发了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事件,即俄国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不仅塑造了俄罗斯的未来,也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它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启示。
本文将探讨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一、俄国革命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范例和倡议。
这场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
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为全球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为目标,通过工人、农民和士兵的联合力量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这一事件的影响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认识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他们也能够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 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俄国革命后的苏联成为了全球社会主义改革的实验场。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苏联积极探索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它提供了全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俄国革命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革命发生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论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审视了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1. 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形成俄国十月革命激发了各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涌现。
列宁提出的“列宁主义”,也就是布尔什维克式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被视为革命的典范和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
这一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引发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重新审视。
2.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考俄国革命不仅催生了新的思潮,也促使人们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革命中的实践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
这促使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修正,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在20世纪初期,俄国的社会矛盾愈发尖锐,沙俄政府呈现出种种弊病,严重的农村问题、劳动条件的恶劣、社会矛盾激化、革命洪流涌动。
在这一背景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为全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俄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封建剥削制度给民族的进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1905年的俄国革命虽然未能取得胜利,但反映了沙俄政治的程度和人民的姿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疲软,物资匮乏,暴露出军队体制中腐败的问题。
同时,在农业社会和现代城镇中日益增长的劳动者阶级和知识分子阶级,成为了推翻沙皇专制政权的力量。
1917年2月革命后,俄国政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沙皇制度被推翻,成立了临时政府。
然而,临时政府仍然无法解决社会问题,造成了更深层次的困境。
10月革命爆发,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1. 生产资料公有化: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布尔什维克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建立了以公有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垄断资本主义和私营企业被废除了,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都归人民所有。
生产资料公有化是俄国革命的一个最显著的成果,两年内,就完成了工人、土地、银行、交通和文化等重要部门的社会化。
2. 社会主义改造:除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外,俄国十月革命还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推进了一个又一个的改革措施。
政权更换了以前的特权阶层,由工人阶级的代表主持事务,农民得到了更多的政治权利和广阔的生产平台。
社会主义改造最显著的成果之一就是,斯大林提出的“三线建设”策略。
3.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所追求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却需要寻找一种能够环绕在整个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中的力量。
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十月革命,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
它是一种特殊的、暴力的专政形式,有利于巩固工人阶级的政权,限制敌对势力的反对和破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
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关键时刻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关键时刻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意义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关键时刻——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意义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俄国十月革命地位举足轻重。
这场革命的影响深远,既在俄国本土引发了剧变,也在全球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影响与意义。
一、历史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当时俄国社会各阶层矛盾激化,民众生活困苦,殖民主义侵略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政权改变与社会重建俄国十月革命的最直接影响是推翻了旧有的沙皇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
这次政权的改变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模板和借鉴经验。
同时,俄国十月革命中形成的苏维埃理论和组织形式也影响了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
三、国家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变革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政权着手改革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
农业集体化和国有化成为重要措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也展开。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地位,实现了资源再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国际影响与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提出的反帝反殖斗争理论,激发了其他国家的革命情绪,为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动力。
多个国家相继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浪潮。
五、意义与启示俄国十月革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与启示。
首先,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证明了社会主义是一种可行的社会制度。
其次,十月革命加速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后,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经验也对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具有借鉴意义。
结语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关键时刻,它在政权改变、国家建设、国际影响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意义。
通过对十月革命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主义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主义实践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奠定了当时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主义实践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与原因俄国革命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化与封建制度的矛盾。
工人阶级的壮大以及农民的贫困无疑是推动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社会主义思想在此时也开始在俄国逐渐流行,为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与演变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俄国社会主义开始有了更为明确的政治目标和实施策略。
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视为历史必然的发展阶段,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俄国革命者,尤其是列宁等知名领导人。
三、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1917年,俄国爆发了两次革命,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临时政府。
然而,临时政府的政策并未能有效解决国家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满情绪的蔓延。
十月革命则是以布尔什维克党为主导,在列宁的领导下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成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四、社会主义实践与建设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主义政府积极展开社会主义实践与建设。
列宁领导下的政府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提供医疗、教育和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五、面临的挑战与反抗然而,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在国内,斯大林主义的倾向逐渐加强,使社会主义发展趋向僵化和权力集中化;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社会主义的传播受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强烈抵制,尤其是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实施的经济制裁。
六、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尽管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并未完全实现理想状态,但它的确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激发了其他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加深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
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这一事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革命促使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迅速发展,并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本文将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共产主义思潮的传播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等方面,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社会主义思潮。
其通过成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为全世界社会主义者树立了榜样。
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志,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各国共产党相继成立。
共产主义思潮迅速传播到亚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并聚集了大量支持者。
俄国十月革命所倡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二、共产主义思潮的传播与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将共产主义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革命后,列宁主义成为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共产主义思想家在列宁、斯大林的指导下,积极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并宣传共产主义的愿景。
他们通过政治宣传、组织活动和创作作品等多种途径,将共产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共产主义思潮的传播不仅影响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结构。
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共产主义思想帮助这些国家解放了被殖民压迫的工人阶级和贫困农民,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革命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基础。
这一事件导致了全球政治势力的重新分配,加速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势力得以联合,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力量。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革命事件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奠定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基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革命过程以及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分析和探讨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沙俄是一个封建军事专制的国家,民主和自由被压制,工人和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不断加深。
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西方国家的影响下,俄国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兴起。
无论是普列汉诺夫的《什么是做》还是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任务》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俄国革命的必要性。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917年,俄罗斯爆发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临时政府,但并没有解决社会问题。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坚信“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十月革命中发动了武装暴动,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工人和农民的苏维埃政权。
这个革命意义重大,标志着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挑战与成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不平坦,经历了战争、经济困难、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挑战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但是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下,苏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经济方面,通过国家集体农庄化以及五年计划等一系列措施,苏联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强国的突破,工业化进程迅速。
苏联在军事科研技术、航天工程、重工业等领域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教育文化方面,苏联重视教育普及,并且发展了一套全面的教育体系,为人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苏联成为了全球科学研究与文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一,为世界人民带来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文学作品。
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局限和挑战。
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着集权过度、缺乏民主、腐败等问题。
经济上的计划经济模式也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此外,对民族问题的处理也存在一些不足。
但是,无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它的建设成就仍然被世界所肯定。
苏联的劳动人民从一个封建农民到工人阶级,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到社会主义强国,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巨大潜力。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实践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变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当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制度下的专制统治。
由于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压迫和剥削让工人阶级和农民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
随着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这个动荡时期崭露头角。
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核心领导人,他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决断的领导风格而闻名。
他通过《十月革命与党的任务》等重要著作,为革命提供了思想支持和理论基础。
布尔什维克党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壮大,并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
三、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建设十月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一条新路。
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后立即开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他们进行了土地改革、国有化和工人自治等重要措施,旨在铲除阶级剥削,实现社会公平和平等。
然而,社会主义建设并非一帆风顺。
在建设初期,俄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困境。
战争与饥荒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社会动荡。
布尔什维克党不得不采取严格的集中管理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四、斯大林时期的变革和挑战在斯大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一方面,通过五年计划和大规模的工业化,俄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与此同时,农业集体化导致了许多农民的抗议和反抗,社会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斯大林时期也是一段充满恐怖和镇压的时期。
政治迫害、集体化进程中的人为饥荒以及大规模的劳动营系统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社会和政治的压抑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五、后苏联时期的崩解与转型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理想受到严重冲击。
随着经济上的困境和国家的衰落,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逐渐丧失。
里根时代的美国及其盟友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制裁也进一步削弱了苏联的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秦宣郑丽平2013-3-7 14:21:31 来源:《江汉论坛》(武汉)2007年9期1917年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至今已经过去了90年。
作为20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十月革命自其发生之日起,即成为东西方政治家、历史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苏东剧变之后,十月革命的话题尤为引人注目。
十月革命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是革命还是政变、是喜剧还是悲剧、是进步还是退步、是好事还是坏事,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在我们看来,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十分重要。
重要的是十月革命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它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本文仅探讨十月革命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十月革命打破了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的认识,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首先是从欧洲开始的。
而“现代社会”最初指的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①。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英、法、美、德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工业革命走上现代化道路,开启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向世人初步展示了现代化的真实图景。
而当欧洲已经进入工业革命并处于科学技术大发展之时,世界其他地区却还在农业社会里徘徊,有些地方几乎完全看不到现代社会的影子。
正是这种表现在发展阶段上的巨大落差导致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列强惨无人道的海外殖民掠夺,从而也唤醒了备受西方发达国家欺凌的其他非西方国家图强求变、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意识。
从世界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源头在欧洲,是欧洲文明的产物。
世界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欧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在全球扩张的过程。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之前,资本主义化和现代化几乎是一种完全“重合”的世界历史进程,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全球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②因此,西方现代化道路对于非西方国家拥有绝对吸引力,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非西方落后国家强国富民、发展现代化的榜样。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唯一选择就是走“西方化”的道路。
也就是说,十月革命之前的世界现代化进程表现为“现代化即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然而事实证明大多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成功。
在十月革命前,以1861年沙皇政府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为标志,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前,与西欧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俄国只是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
确切地说,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资本主义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生产中占优势,工业的产量比先进的欧美国家落后很多。
按人口平均计算,俄国的煤钢产量和机器制造业的产值都不及美国或德国的1/10,俄国的人均工业产量与同期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
列宁对革命前俄国社会这种状况的认识是十分深刻而恰如其分的,他指出:“如果把俄国资本主义以前的时代同资本主义时代作比较……,那就必须承认在资本主义之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如果把这一发展速度与现代一般技术与文化水平之下所能有的发展速度作比较,那就确实应该承认俄国当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是缓慢的。
它不能不是缓慢的,因为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残存着这样多的旧制度,这些旧制度是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是使无产者状况无限制地恶化的,而生产者‘不仅苦于资本主义,而且苦于资本主义不够发达’。
”③这就是说,虽然俄国在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比以前的农奴制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相比于西欧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又是极其缓慢的、滞后的。
因为在这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体制下,存在着太多的阻碍现代化发展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相容的。
这种状况反过来造成人民的极大不满,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催化作用,民众生活更加困苦,国内外矛盾空前加剧,俄国社会危机重重。
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被彻底打断,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宣告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迫切需要俄国人民作出回答的问题是: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应该如何步入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是不是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的事实,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回答。
由于革命的胜利,阻碍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得到解决,俄国彻底摆脱了封建农奴制的束缚,为现代化在俄国的重新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同的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走的是性质完全不同于革命前、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道路。
在苏维埃掌握政权创造的政治前提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苏联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从1917年到 1940年,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三个五年期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的实施,苏维埃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比重迅速提高,相比1917年已增长14倍,国民总收入增长7倍,其中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超过34倍,发电量超过24.4倍,初步实现了工业化④。
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已经形成。
在国际力量对比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41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超过德、英、法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跃居世界第二位,在短时间内缩小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形成了可以与西欧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抗衡的强大物质力。
特别是在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正陷于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显示出的生命力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
十月革命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现代化并不是唯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第一次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常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尤其是东方国家纷纷通过社会主义走上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由一国走向多国,一度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大好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就是因为是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十月革命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不亚于英国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
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创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纪元⑤,那么十月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纪元。
正如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4周年时所明确提出的:“我们的十月革命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⑥二、十月革命探索了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新模式从现代化发生的动力或者起源来讲,世界现代化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内源型或内生型现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ithin),即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内部创新,外来影响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类是外源或外诱型现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ithout),即现代化动力来自于外部冲击⑦。
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内源型现代化国家一般是最发达国家,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大都是欠发达国家。
早期资本主义现代化就属于内源型现代化,但这种现代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它使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社会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从而也使人和社会处在一种极端畸形发展的状态。
正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病的初步显露孕育了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病的充分暴露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
俄国是典型的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
如何缩小以至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如何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病,尽最大努力减少现代化的代价,是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斯大林结合俄国实际探索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这种现代化模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这种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即它不以牺牲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和重要的眼前利益为代价,并力求限制、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灾难。
第二,以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
这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但它忽视效益。
第三,以重工业为固定的发展重点。
这是迅速增加国防实力的需要,但这种发展战略片面发展重工业,实际上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因而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
第四,以粗放发展为主实现生产增长。
在一个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要以尽快的速度发展经济,特别是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必然采取粗放的发展战略。
粗放发展同当代西方国家主要依靠企业内部潜力和科技进步的集约发展相比效益要差得多,但在特定的国家、特定的发展阶段,采取这种发展战略有其合理性。
第五,以高度集中的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方式。
在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苏联借助强大的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指令型计划,实行对市场和商业贸易的中央集中统制。
第六,以实现自给自足为重要目标。
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自己武装自己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封闭半封闭的特色。
苏联之所以建立了这种现代化模式,原因极为复杂。
虽然有列宁、斯大林个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解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存在以下客观原因:第一,当时世界正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资本主义的发展性危机,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又引起了一系列革命。
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产生的。
战争和军备的迫切需要,促使那些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意见占了上风。
在这种条件下形成了片面强调重工业和粗放发展的战略,形成了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种体制尽管存在各种弊端,但它能在较短时间内依靠国家权威进行积累,有效地迅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
第二,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大动乱年代。
古典资本主义建立的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带来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严重恶果,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尚未出现。
当时,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者都异口同声地说,必须把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
这一因素促成苏联形成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第三,苏联是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
这种国情决定了它不惜一切代价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产品的数量上,特别是在国防上尽快赶上西方国家的强烈愿望,推动它采取粗放发展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