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类证解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类证解惑〈赋〉
张泰恒德一氏著
张玉亮点校
第一段:〈此段总括下文〉
霜降之后春分前,
阴盛阳微气烈然,
触冒寒风与寒气,
登时即病名伤寒。
第二段:〈此段言正伤寒及阴症杂症大略〉伤寒三阳纯乎热。
热入三阴更无寒。
若寒邪而中阴经,惟有温散之一法。
至伤寒而辨杂病,又需随方而就圆。
第三段:〈此段言六经正伤寒〉
太阳则头痛、身热、脊(项)强。
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
少阳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为之若。
太阴腹满便实、尺寸沉而津不到咽。
少阴舌干而口燥。
厥阴烦满而囊拳。
在表者,宜发越而散。
在中者,宜和解而痊。
里未实者,苦寒以折。
里既实者,攻下乃安。
太阳无汗,麻黄为最。
太阳有汗桂枝可先。
葛根汤祛阳明之身热。
柴胡汤理少阳之脉弦。
四逆散治三阴之烦渴;
六乙汤攻胃腑之痞坚。
此是六经真热症,不与阴寒症同看。
第四段:〈此段言合病并病〉
合病者三阳同时受病不比传经有次第。
并病者二阳相并而居;讵较传经无异同。
合病或呕而或利,并病可汗亦可攻。
第五段:〈此段从不可汗下推出种种可汗可下之症〉不可汗本有数端,脉沉与杂症有碍。
不可下自非一类,脉浮与杂症相牵。
故小青龙善治喘呕,
大青龙兼理风寒,
桂麻各半疗身痒而汗不出,
人参新加理身疼而邪未捐,
少阴无热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
太阳误利故下利脉促者,葛根黄连。
热以取汗汗不出,宜造阳以求解。
汗以止热热复生,可再汗以求痊。
战汗分数端邪不传兮,表解即愈。
燥汗止一症饮及时兮,胃润则安。
小承气正逐潮热。
大承气专下秘坚。
调胃汤润胃实而口燥。
黄龙汤去旁注而便难。
柴胡芒硝治阳明肠热不己。
桂枝大黄治太阴腹痛难堪。
胃热兼阴阳早知邪并于一。
下症分缓急,用是等列为三。
第六段:〈此段言汗多亡阳诸症〉(原本缺页)
因知亡阳而筋惕,皆过汗所为。
亡阳而心惕,亦强汗所致。
身摇摇兮,胸满气逆,唯桂苓为可疗。
身振振兮,肉润筋惕非术附则无济。
养真汤治病人双手冒胸,此汗多而宗气衰。
复脉汤治病人六脉俱结,此汗多而心神悸。
甘谰以降奔豚可免肾气之凌。
蜀漆以救惊狂应叹火邪之厉。
第七段:〈此段言误下后痞结诸症〉
致若阴症而下之速因致痞气。
阳证而下之早乃诚结胸。
结有七种。
痞非一宗。
水结者茯苓半夏。
寒结者白散理中。
血结者柴胡归芍。
实结者大小陷胸。
脏结本无阳症脐痛引阴为难治。
支结原非全结发热微呕不可攻。
生姜泻心治食痞而里气逆。
甘草泻心理虚痞而胃中空。
黄半泻心疗热痞而心逆满。
附子泻心除寒痞而身恶风。
胸痞兮,下利不止服余粮而可镇。
心痞兮,意气不息煮旋复而立通。
第八段:〈此段言可吐之症〉
虚烦宜微吐枝子汤吐胸中懊哝不得眠。
实烦宜快吐瓜蒂散,吐膈上冲哭不得息。
黄岑半夏治上焦烦呕为先宜。
枝子厚朴消胸腹烦满为最的。
第九段:〈此段言真寒真热假寒假热之症〉
当谓阴厥者阴之厉。
阳燥者阳之刚。
阳厥者阳似阴而阳益炽。
阴燥者阴格阳而阴愈强。
第十段:〈此段言六经大寒大热之症〉
三阳有寒亦有热。
三阴宜温亦宜凉。
即如太阳犯本则热蓄小腹。
太阳受寒则冷结膀。
茱萸汤治阳明呕谷为至截。
粟谷丸闭阳明洞泄独称良。
阳明中寒不食者黑神散。
阳明饮水无度者白虎汤。
尤厥者因阳明之寒虫攻咽及攻胃。
狐惑因阳名之热虫食脏及食肛。
少阳少眠而盗汗,脉弦衰者,虚所使。
少阳多眠而盗汗,脉弦盛者,热所伤。
太阴有小便而无大便,脉涩者,名脾约。
太阴有头汗而无身汗,尿涩者,必发黄。
太阴脉浮而腹满疼,宜温经以取汗。
太阴脉沉而兼吐利,急退阴以求阳。
半夏散发少阴客寒而咽中痛。
苦酒汤敛少阴客热而咽中伤。
少阴背恶寒当煮熟附子。
少阴烦不卧必求鸡子黄。
呃逆原非一症,在少阴则回阳返本。
厥逆岂仅一经,在少阴则四逆回阳。
脓血见于少阴总知桃花为最。
寒湿中于少阴乃闻真武至强。
厥阴干呕而头苦痛吴茱萸佐以甘草。
厥阴久寒而脉欲绝吴茱萸更加生姜。
水寒在厥阴厥逆心悸兮,赤茯苓甘淡能泻。
阳毒见厥阴下利后重兮,白头翁汤纯苦堪当。
第十一段:〈此段言种种虚热之症〉
加以拘急痿瘅症有攸异。
郑声谵语治各不同。
金佛草专主邪热痰嗽。
牛蒡根能疗汗时漏风。
补中益气治病人五官具惫。
升阳散火治病人双手撮空。
宁神益智治伤寒热遗包络。
导赤各半治伤寒邪越心中。
竹叶石膏治瘥后气逆而心欲吐。
蜂蜜猪胆润直肠液竭而便不通。
三燥者眼目口鼻皆苦焦总由三焦遗热。
百合者行住坐卧皆不定号为百脉合宗。
第十二段:〈此段言各种水症〉
闻之饮多便少名消渴。
水入转出因水停。
水溢於下必作肿,湿盛也,泻以牡砺泽泻。
水浮於上必作吐,土弱矣,补以白术茯苓。
第十三段:〈此段言各种血症〉
衄血者欲愈之,兆衄而不止芩连可取,以散邪。
吐血者内热之证,吐而不休柏皮可挹以安肺。
阳明便血必无汗贵有清导之功。
少阴误汗故多血能无厥竭之惧。
血聚皮肤必发斑发斑者先见红而后见紫必求青黛消斑。
血蓄膀胱必发狂,发狂者小便黄而大便黑,通用桃仁承气。
第十四段:〈此段言男女交后传染〉
阴易阳易与女劳同一欲毒。
劳复食复较重感均属危灾。
笫十五段:〈此段言四时感冒有轻有重〉
推之四时感冒施以羌活冲和巳无虞也。
若夫两感伤寒总投冲和灵宝必能生哉。
第十六段:〈此段言伤寒而兼杂症〉
他如行气香苏治伤寒而夹气。
疏邪调中治伤寒夹食。
通脉四逆治伤寒而夹阴。
调荣养卫治伤寒而劳力。
第十七段:〈此段言内伤外感之类伤寒〉
又如风温类伤寒气喘者服葳蕤而可定。
风湿类伤寒体痛者煮羌活而潜轻。
中渴类伤寒白虎人参疗脉虚而热不止。
湿温类伤寒白虎苍术除身热而胫如冰。
痉症类伤寒多因中风而感寒湿。
霍乱类伤寒总由饮食而兼暑蒸。
湿症类伤寒尿涩者不可汗而可泻。
温病类伤寒口燥者不可汗而可清。
瘟疫类伤寒须分春夏秋冬以施治。
瘴疠类伤寒当审山水燥湿不同情。
疟疾类伤寒但寒热发作有定。
脚气类伤寒但足膝屈弱难行。
痰疾类伤寒但喘急吐涎而项不强。
食积类伤寒但膨闷恶食而身不疼。
痘症类伤寒但热作不当知胎毒之欲出。
劳疾类伤寒但蒸热无渴乃相火之浮腾。
第十八段:〈此段总结上文〉
嗟乎伤寒杀人甚於锋刀。
扶颠持危只在须臾。
维博洽无以击其理。
维精明无以察其几。
敛齐不敏聊讲此书。
凡我同志敬而听之。
伤寒为生人之大病,故前人多立论著方以垂后世。
然文辞深晦.序次凌乱. 议论浩繁. 不便简阅。
兹出伤寒类证解惑一十八段。
其中条理分明,次第清淅,
但医理未能畅发,方药未能完备,故复自注於后。
〈大清光绪十五年仲春月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