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方用量算表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一、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原方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您所说的已经是教材上换算过的单位了。
一般教材都会把《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 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1.经方剂量文献研究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尤其是官修的药典和有广泛影响的方书专著,如《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集注》、《千金方》、《新修本草》、《大观本草.汉代的1两=15.625g.但我又听说伤寒论里的一两是3.5g,绝对不是15.625.我也晕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专家称一两为15克左右。
如果每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伤寒论中一两为15克,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甘草一两,也就是麻黄45克了,一个感冒的病人麻黄用不到45克吧,所谓的45克是指三幅药的剂.大学教材和《简明中医辞典》都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3.92克,那么一两为24铢,一铢等于0.6克。
但也有学者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5.625克,那么一铢为0.65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伤寒论中一量等于现在【16克】古时候,一两相当于16克。
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剂量单位、方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请高手帮我换算下这个方剂,谢谢!(换算成克)柏子仁5合,蛇床子半升,.这是我近期反复考证的结果,大家讨论一下,剂量问题事关大体,能不能有个一致意见一、汉代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据现代考证,此一两大约15g,但明清时把此一两作当时的一钱计算,约3g,依我看,具体多少,当结合个体病症来,3-20g甚至30g都可以,随证下药,一般用10g左右。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13方混算)
方名用量(3g按3g计,如其中有升、合、个、枚者,请自行*3/15.625计算)白虎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 人参9g白虎加桂枝汤知母18g 甘草6g(炙) 石膏48g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9g白术散白朮四分 川芎四分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二分白术附子汤白朮6g 附子3.84g半(炮去皮) 甘草3g(炙) 生姜4.5g(切) 大枣4.032g (擘)白通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白头翁汤白头翁6g 黄柏9g 黄连9g 秦皮9g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6g 秦皮 黄连 柏皮各9g柏叶汤柏叶 干姜各9g 艾三把百合地黄汤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百合滑石散百合3g(炙) 滑石6g(一作9g)百合鸡子黄汤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百合知母汤百合七枚(擘) 知母9g(切)百合洗方百合一升半夏干姜散药物组成】 半夏 干姜各等分半夏厚朴汤半夏17.28g 厚朴9g 茯苓12g 生姜15g 干苏叶6g半夏麻黄丸半夏 麻黄等分半夏散及汤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灸等分半夏泻心汤半夏8.64g,洗 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 灸,各9g 黄连3g 大枣8.064g,擘奔豚汤甘草 芎藭 当归各6g 半夏12g 黄芩6g 生葛15g 芍药6g 生姜12g 甘李根白皮一升鳖甲煎丸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蟅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 桂枝9g,去皮 干姜6g 栝楼根12g 黄芩9g 牡蛎6g,熬 甘草6g,炙柴胡桂枝汤桂枝4.5g,去皮 芍药4.5g 黄芩4.5g 人参4.5g 甘草3g,炙 半夏4.32g,洗 大枣4.032g,擘 生姜4.5g,切 柴胡12g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g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4.5g 半夏4.32g,洗 大黄6g 牡蛎4.5g,熬 大枣4.032g,擘柴胡加芒硝汤柴胡6g2g 黄芩3g 人参3g 甘草3g,炙 生姜3g,切 半夏0.48g,本云五枚,洗 大枣2.688g,擘 芒硝6g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根汤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9g 栝蒌根12g 生姜6g 大枣8.064g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48g,碎 太一禹余粮48g,碎赤丸茯苓12g 半夏12g(洗) 乌头6g(炮) 细辛3g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9g崔氏八味丸干地黄24g 山茱萸 薯蓣各12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9g 桂枝 附子(炮)各3g 大半夏汤半夏34.56g(洗完用) 人参9g 白蜜一升大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9g 芍药9g 半夏8.64g,洗 生姜15g,切 枳实13.824g,炙 大枣8.064g,擘大承气汤大黄12g,酒洗 厚朴24g,炙,去皮 枳实17.28g,炙 芒硝3.456g 大黄附子汤大黄9g 附子11.52g(炮) 细辛6g大黄甘草汤大黄12g 甘草3g大黄甘遂汤大黄12g 甘遂6g 阿胶6g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6g 黄连3g大黄牡丹汤 大黄12g 牡丹3g 桃仁2.88g 瓜子半升 芒硝3.456g大黄蟅虫丸大黄十分(蒸) 黄芩6g 甘草9g 桃仁一升 杏仁20.16g 芍药12g 干地黄30g 干漆3g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大黄硝石汤大黄 黄柏 硝石各12g 栀子2.88g大建中汤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12g 人参6g大青龙汤麻黄18g,去节 桂枝6g,去皮 甘草6g,炙 杏仁3.072g,去皮尖 生姜9g,切 大枣6.72g,擘 石膏7.68g,碎大陷胸汤大黄18g,去皮 芒硝23.04g 甘遂1g大陷胸丸大黄24g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11.52g 杏仁10.08g,去皮尖,熬黑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 贝母 苦参各12g当归散当归 黄芩 芍药 川芎各48g 白朮24g当归芍药散当归9g 芍药48g 芎藭24g,一作9g 茯苓12g 泽泻24g 白朮12g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9g 生姜15g 羊肉48g当归四逆汤当归9g 桂枝9g,去皮 芍药9g 细辛9g 甘草6g,炙 通草6g 大枣16.8g,擘。
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干货分享】伤寒论113 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1 桂枝汤方:12 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 桂枝加桂汤方:117 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 桂枝加芍药汤方:279 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 桂枝加大黄汤方:279 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 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 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 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113方搜集整理
《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郝万山、李可整理的《伤寒论》计量换算表,建议收藏!
郝万山、李可整理的《伤寒论》计量换算表,建议收藏!导读:古人总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
”如何评价及学习应用,全靠读者的一双慧眼了。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文/刘玄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1 石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伤寒论方证一览表
伤寒论方剂一览表一、太阳病证定义:在表的阳证,人体患病后,机体反应出的症状特点:病位在表,其病情为阳热性一类的证(中风、伤寒),而不是经络脏腑概念。
治则:太阳病为在表的阳热实证,治需以发表剂,使人体达成发汗的机转,把病邪驱除体外。
治疗中风证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为主,治疗伤寒证以麻黄汤辛温发热解表为主。
禁忌:太阳病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不可发大汗,尤其忌用用火泊汗,病在表不可下;合并里饮,不可单发汗。
太阳病方证(一)、桂枝汤类方证方证病机适应症及辨证要点治法方剂组成应用1桂枝汤方证汗孔失固(表虚),汗出伤营,故曰“营弱”;风邪乘虚而入,在腠理,故曰“卫强”。
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口和不渴,脉浮缓(阳浮而阴弱)。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证鼻流清涕,舌苔白、脉浮缓辨证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表虚证;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9g白芍9g 炙甘草6g生姜9g 大枣4枚外感病初期,项背部诸疮病的初期,见桂枝汤证者,及自汗等证可用此方。
此外,现代临床还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形性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肩凝症,无脉症,妊娠反应,人工流产后发热等。
2桂枝加桂汤方证寒邪引发之奔豚气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可见心下悸,短气急迫不能忍耐,脉沉迟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又见气上冲者散寒降逆桂枝15g 白芍10g 炙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4枚本方治寒气上冲之奔豚证。
该方证常见于癔病、膈肌痉挛、结肠过敏症及心脏病。
3桂枝加葛根汤方证同桂枝汤证,但经脉郁滞较突出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急,脉浮缓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见项背强几几调和营卫,疏利经脉葛根12g 桂枝10g白芍10g 生姜10g 炙甘草6g大枣4枚麻疹初期,疹见未齐,见桂枝汤证者;痢疾初期,或胃肠病兼见桂枝汤证者。
他如落枕、颈椎病、头痛亦可酌用此方。
4栝楼桂枝汤方证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至表虚肌不和头痛、身痛、汗出、恶风、低热、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沉细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见身拘急者解肌发表,生津舒筋栝楼根12克桂枝10克白芍10g 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本方证也常见于急性病,不论是急慢性鼻炎、咽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钙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即可出现本方证。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方剂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挂汤方:117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打印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0-12-9 15:38 | 只看该作者[中医经典]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二)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二)小编有话说《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共22篇。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25葛根汤方:31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小编按)26葛根加半夏汤方:33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枣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27葛根黄芩黄连汤方:34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28桂枝加葛根汤方:14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宋本方后注云:'臣亿等仅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伤寒论》方剂
《伤寒论》方剂《仲景全书》共计常用药172味,均出自《神农本草经》。
在《伤寒论》398条中,计113方。
为方便检索计,兹按方名首字母(以英文字母序)排列如下。
有关方剂剂量,根据出土的汉代大司权,其斤两等衡今折算如下: 1斤=16两=250g,即一两约今15g;1两=10钱=24铢,即1铢约今0.65g;一分=4g;一圭=0.5g;一撮=2g;一钱匕=金石类2g,草木类1g;一方寸匕=金石类5~6g,草木类3~4g一升=十合=200m|;其它:①梧子大=黄豆大②蜀椒、吴茱萸一升=50g③葶苈子一升=60g④五味子、半夏一升约等于80g⑤虻虫一升=16g⑥石膏鸡子大约4Og,瓜蒌实平均一枚45g,枳实一枚约15g⑦杏仁、桃仁十枚约4g,栀子十枚约12g⑧附子大者一枚20~30g,中者一枚15g,小者10g;乌头大者一枚5~6g,小者3g⑨厚朴一尺30g,竹叶一握约12gAB1、白虎汤知母六两(30gx3),石膏一斤(80gⅹ3),炙甘草二两(10gx3),粳米六合(5Ogx3)。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白虎加人参汤知母六两(30gⅹ3),石膏一斤(80gx3),炙甘草二两(1Ogx3),粳米六合(50gx3),人参三两(15gx3)。
上五味,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方立夏后立秋前可服,立秋后不可服。
正、二、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3、白头翁汤白头翁二两(15gx2),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20gx2)。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4、白通汤葱白四茎(2茎X2),干姜一两(7.5gX2),生附子一枚(5~7.5gx2)。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5、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干姜一两(7.5gX2),附子一枚(5~10gX2)、人尿五合(100m|)、猪胆汁一合(10m|)。
伤寒论方剂明细大全
1.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3.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上升,覆取微似汗。
4.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5.桂枝去芍药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7.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株,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8.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一两十七株,芍药一两六株,麻黄一两十六株去节,生姜一两六株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株炙,大枣五枚擘。
9.白虎加人参汤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棉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10.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株,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株切,石膏二十四株碎棉裹。
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11.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12.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
(完整版)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术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2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术10g 炙甘草10g 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术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术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术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术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术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术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4、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 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术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术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17、苦酒汤方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 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术1.5g 干姜1.5g。
《伤寒论》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伤寒论》古今中药剂量换算《伤寒论》中剂量: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主要内容如下: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
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剂量:剂量的含义: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即相对剂量。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伤寒论』《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
『伤寒论』《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共22篇。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伤寒论方古译今剂量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朮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22、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朮10g 炙甘草10g 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朮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朮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朮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朮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朮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朮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4、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 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朮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朮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17、苦酒汤方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 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朮1.5g 干姜1.5g1 ⽯= 四钧= 29760 克1 钧= 三⽯⽯= 7440 克1 ⽯= 16 两=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24 铢= 15.625 克1 圭= 0.5 克1 撮=2 克1 ⽯⽯⽯= ⽯⽯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类药末约1 克半⽯⽯⽯= ⽯⽯圭= ⽯钱⽯= 1.5 克⽯钱⽯= 1.5-1.8 克⽯铢= 0.65 克⽯铢= 100 个⽯⽯的重量⽯分= 3.9-4.2 克1 斛= 10 ⽯= 20000 毫升1 ⽯= 10 升= 2000 毫升1 升= 10 合= 200 毫升1 合=2 ⽯= 20 毫升1 ⽯= 5 撮= 10 毫升1 撮= 4 圭=2 毫升1 圭= 0.5 毫升1 引= 10 丈= 2310 厘⽯1 丈= 10 尺= 231 厘⽯1 尺= 10 ⽯= 23.1 厘⽯1 ⽯= 10 分= 2.31 厘⽯1 分= 0.231 厘⽯梧桐⽯⽯= 黄⽯⽯蜀椒⽯升= 50 克葶苈⽯⽯升= 60 克吴茱萸⽯升= 50 克五味⽯⽯升= 50 克半夏⽯升= 130 克虻⽯⽯升= 16 克附⽯⽯者1 枚= 20-30 克附⽯中者1 枚= 15 克强乌头1 枚⽯者= 3 克强乌头1 枚⽯者= 5-6 克杏仁⽯者10 枚= 4 克栀⽯10 枚平均15 克⽯蒌⽯⽯平均1 枚=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膏鸡蛋⽯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叶⽯握约12 克伤寒论的附⽯⽯量每服究竟多少克由于度量衡之古今变异,对伤寒⽯之⽯量每多众说纷纭,⽯对以枚,个为量者则易于达成共识,以附⽯⽯论,古今⽯⽯当⽯⽯差异,弄清每枚附⽯之重量,结合服⽯⽯法,则可知其实际使⽯之量,余曾于药房检得附⽯,拚对成形称之,约10克强,然此皆通货,⽯⽯不匀,不可为的据,近查新版<伤寒>教材.其未附有各种药物每10枚重量⽯览表.将附⽯分⽯者,中⽯两项,(中⽯及⽯者未列⽯)⽯者每10枚200克,中⽯者每,10枚150克,如此算来,⽯者每枚合20克,中⽯者每枚合15克.中⽯及⽯者其均量当在10克左右,与余在药房相称之数亦合.此可置之不论,且以中⽯者论之,仲景伤寒⽯附⽯多者两枚,少则⽯枚,若⽯⽯者,必明⽯之.并细述服法,今且分述之,其⽯,通脉四逆汤标明⽯⽯者唯⽯⽯剂(含加胆汁),附⽯⽯枚⽯⽯,合20克,⽯⽯后是分温再服,即每服10克药量,其再服未标时间,⽯⽯药后斟酌掌握,可⽯⽯再服或次⽯再服,其⽯次服量较重的是⽯姜附⽯汤,虽同是⽯枚附⽯且未标明⽯者,但其要求顿服,故其⽯次⽯量为15克,其它四逆汤及加参汤皆普通附⽯⽯枚再服,其⽯次量为7.5克,茯苓四逆汤⽯⽯附⽯枚,其⽯后注是煮取三升,每服七合,⽯两服,为两天多⽯量,每次服量仅3,5克.⽯量为7克,以上为⽯附⽯⽯量,其次再谈炮附⽯,以真武汤为例,真武汤是⽯枚炮附煮取三升每服七合,⽯三服,是⽯天多的药量,每次药量是3,5克,⽯量在10克左右.此外仲景⽯附⽯分谨慎,如⽯草附⽯汤,⽯炮附两枚,取三升,⽯三服,每服合10克⽯量,并不为多,但其⽯后注却谆谆告戒,:恐⽯升多者,宜服6.7合为始.查伤寒⽯附⽯⽯共17⽯,其⽯量⽯略如上述.其⽯附次⽯量多则10克,轻则3,5克,炮附重则15克,少则3.5克,且甚为谨慎.此外,仲景⽯附均去⽯,(今也去之)若减去⽯,量则益少于上述也.《伤寒论》中⽯味体积性⽯药的重量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汉之度量衡,⽯⽯=250克(⽯250毫升)⽯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称得的结果是:麦冬⽯升:120克(本次所称麦冬有点⽯,密度⽯,⽯的得⽯这轻⽯些)半夏⽯升:130克芒硝⽯升:160克吴茱萸⽯升:80克五味⽯⽯升:80克跟你⽯的计量有点差别吧?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
伤寒入门(61)伤寒论方剂及用量1
伤寒入门(61)伤寒论方剂及用量1伤寒入门(61)伤寒论方剂及用量 12010-08-13 01:59转载自分享最终编辑禅退附:伤寒论方剂及用量一、桂枝汤类1、桂枝汤桂枝三两45g(去皮)芍药三两45g 甘草二两30g (炙)生姜三两45g(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蚥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取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现代用量: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3枚)甘草(6克)方歌: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2、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60g 芍药二两30g 生姜三两45g(切)甘草二两30g(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30g(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现代用量:葛根(12克)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方歌:桂加葛根走经腧,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45g(去皮)芍药三两45g 甘草二两30g(炙)生姜三两45g(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20g(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理代用量: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3枚附子6克方歌: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45g(去皮)甘草二两30g(炙)生姜三两45g (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计量考: 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1.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五,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 破八片):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 生附子一枚, 干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 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 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五钱, 炙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 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 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五钱, 炙甘草二两, 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 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
8.白通汤: 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 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 葱白四茎, 人尿(即童便)五合, 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 炮干姜二两, 炙甘草四两。
(附子, 先煮二小时左右, 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 被麻醉不安者, 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 轻者立解, 重者渐愈, 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附方:潜阳封髓丹: 附子二两, 西砂三钱, 龟板四钱, 黄柏二钱, 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 附片二两, 干姜一两, 肉桂四钱, 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枚, 石膏半斤, 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 杏仁四十枚,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五味半升, 半夏三两, 生姜二两, 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 细辛二两。
伤寒论中的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的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剂量: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
一钱匕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经方用量算表————————————————————————————————作者:————————————————————————————————日期: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
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
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
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
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
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仅供参考。
郝万山说的清晰透彻. 作为初学者, 按这个路子开始开方还是不错的. 这样的话, 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折成8*15/3=40克, 比普遍使用的8*3=24克多用了16克, 67%. 差别还是相当的大.JT真的没有考虑服几次的问题吗?桂枝龙骨牡蛎汤服用法:煎剂乘以0.1桂龙牡就是三服, JT没有乘以0.3, 而是0.1, 说明也是考虑到了几服的问题. 这就与郝万山一致了.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节选) -lander一两折 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
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
防风汤八味计 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小两小升则:13.8克×19 = 262克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 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
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
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
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
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 = 152克。
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8,是合理的。
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
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16两,13.8克×16 = 221克,加大枣 11枚约 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