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中型企业人才招聘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大中型企业人才招聘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24T17:14:06.5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孙群

[导读] 摘要: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的核心资源之一。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 201210

摘要: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的核心资源之一。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催生的新兴行业和人才缺口、信息更加透明的招聘市场、90乃至00后的不断转变的求职心态等变化趋势,都使得人才竞争成为了企业间竞争的又一“战场”。本文将从人才获取的角度探讨如何从“选人”这一步开始获取最匹配的优秀人才,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商业竞争力。

关键词:新形势;人才招聘;改进策略

企业间的竞争,也是人才获取、培养战略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之一。不同于传统认识中的选拔晋升,快速变化的行业动态和硝烟不断的人才争夺,促使企业人才管理的重心逐渐从“管理”转向“培养”。不少企业开始重视起人才的能力发展,并通过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完善能力培养机制来为优秀人才提供不断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样的转变体现了现代企业对人才能力、人才配置合理性的认同和尊重,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人才招聘及就业现状

在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同时,一届又一届的高校毕业生却感到“就业”变得越来越难。虽然教育部自2006年起就提出停止高校扩张政策,十多年来“就业难”却始终盘踞毕业季热点话题榜首。专业不匹配,相关经验、技能不符合要求,择业定位不清晰,待遇、薪资不理想等等问题成为了当代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壁垒。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面对着不断创下新高的毕业生群体却一再加剧着的招聘难、人才荒问题。

二、人才招聘及就业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边是渴望进入社会实现抱负的莘莘学子,一边是求才若渴不吝重金的众多企业,是什么造就了就业、招聘两难的局面?笔者认为大体有以下几点:

1、学校培养针对性不足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整个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高校都片面地追求大而全或是追求设置热门专业,造成某些行业毕业生过于饱和而企业人才紧缺现象却始终得不到缓解。另一方面,专业与实际的脱节也导致毕业生上手慢、动手能力差,往往需要耗费企业时间、人力和物力进行在岗培养。

同时,大多数学校只注重教授学业课程,不重视就业指导,导致学生求职能力不高。国内高校几乎没有简历撰写指导课程,很多名牌大学学生简历写作能力平平。反观国外学校就很注重对学生求职技能的培养。例如法国大学和工程师院校有专门的简历及求职信写作课程和模拟面试课程,甚至邀请企业HR来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准备求职过程。

2. 新时代求职者价值观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的尖子学生和我国一流科研院所的核心人才已流失到国外或外企。同时当代的学生实业报国精神不强,名牌大学生更愿意从事收入高的金融行业工作,沪上某名牌大学甚至出现一个班20名工科生,毕业之后70%脱离本专业进入金融行业工作的现象。深造途径的多样化和海外深造的便利性也导致不少优秀人才纷纷转向海外院校,并最终导致不少优秀人才流向海外。

3、求职者自身原因

随着90-95后逐渐进入职场,他们习惯于“所见即所得”---在职场中快速实现个人价值的高期望值,以“兴趣”为主导的求职和工作理念,渴望承担核心任务,讲究情怀注重个人成长,平均每1.09年换一份工作。他们渴望在职场中快速实现个人价值的高期望值,以及将工作看作试验场,先就业后择业的盲目态度,往往导致毕业生对于岗位有着高于实际的期望,并最终认为岗位无法匹配其兴趣而主动选择“待业”观望或继续找寻符合心理预期的工作。

三、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的改进,需要从源头开始更有效的获得最匹配的优秀人才,企业的人才策略及招聘策略需要与时俱进,笔者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旨在将企业与人才的首次接触节点提前,让企业得以在优秀人才进入择业市场之前抢先发现、锁定心仪的优秀人才,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定向培养。

1、早准备,早出手

将校招时间提前,提前到学校选拔优秀研二学生,与学校合作培养,提前让学生学习工作中要用的知识技能。2017年某国内通信行业巨无霸公司已经将国内顶尖院校研二学生都招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一年级就提前签约。如果还像以往等到传统校招季去招聘员工,好学生都被挑走了。现在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还照搬以前老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需要求变、求快,不然只能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

2、校企合作,深度培养

近几年,国家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资源丰富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依托此基地,支持合作院校大二及以上年级本科生进入实践基地展开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对于合作紧密,有合作办班能力的学校也可以进行深度合作,开设相关专业人才班,定向招收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分别负责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工作和指导研究生的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提炼,毕业论文撰写等;双方导师将充分整合利用校企科教资源,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是模式使得培养项目能够既保证企业培养投入的合理利用也免去人才在深造学习方向与企业、社会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保证了学生的教育符合企业用人需求。

3、重点人才定向深造培养

对于有培养潜力、非常优秀的大三、大四学生可以提前签约,提供国外深造机会和资金支持,企业根据需求选定的合作院校及指定专业。该方案的优势在于:首先,企业通过提前签约的形式锁定了优秀人才资源,保证了招聘学生的素质层次。其次,学生可以学习到国外

先进、企业急需的专业知识。另外,企业与学生的签约绑定政策给予了企业和学生双方共同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深造的负担,也培育了他们的忠诚度,可以更好的提升受培育人才对于企业文化、理念等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四、小结

时代在变,企业人才招聘也进入了改革时期,通过上述几种方式提前企业与人才的首次接触节点,深度参与人才在校培养,可以更有效的获得技能和知识储备最为匹配的人才,解决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强企业招聘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可以提高招聘效率,提高招聘来人才的忠诚度,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共赢。

参考文献:

[1]朱立峰.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9-91

[2]凡院连.“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人才招聘模式的改革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7,(12):192-193.

[3]朱霜.国有企业青年职工外流原因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7(14):43-44.

[4]Benjamin Spar, Ilya Pletenyuk.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R].北京:领英中国,2018.

[5]Greta Roberts.Making.HR the Hero: Using Predictive Analytics to Solve Real Business Challenges [N].TLNT,2015-10-29.

[6]Jason Dana. The Utter Uselessness of Job Interviews [N].The New York Times,201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