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卑心理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自卑心理探析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首先,分析自卑心理及其表现;然后探讨自卑产生的原因,第三,要全面看待自卑心理对人的影响作用,自卑对人的影响既有消极阻遏作用,也有积极推进作用;最后,介绍克服自卑心理的消极作用升华其积极意义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自卑心理认知法领悟法

1.自卑心理及其表现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 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

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然而当自卑情绪影响到生活学习的时候便成了心理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的佼佼者,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一个群体,然而据调查显示,大约有30%的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学业,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发展,当引起教育者的积极关注。

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老觉得自己不行,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为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学业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导致对整个自我消极认同,于是表现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这些同学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有些了解,并由此带来消极的自我暗示,表现出无能为力。

2.自卑心理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1)大学生适应不良。考入大学后,大学生所面临的是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全新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体系等都发生了变化,中学时期的社会优势丧失。学业上的困难,人际交往的生疏,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逐渐发生怀疑而产生自卑心理。

2)生活上屡次遭受挫折。大学生一般缺乏一定的耐挫力,在生活过程中经常遭受挫折和打击,自信心就会日益减弱,自卑心理就会日益增强。事实表明,专业不理想,经常考试不及格,不能胜任工作,不被老师重视,受到同学不良评价,恋爱失败,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3)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尚不完善,因此,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一致性较低。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往往使大学生把理想自我的标准定得太高,而现实自我又往往难以达到理想自我的高标准。这种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和与丧失达到理想自我的信心相联系的情绪

体验,即产生自卑心理。

4)不合理的社会比较导致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与他人比较,不同的比较方式会产生不同

的效果。总拿自己的短处来与别人的长处相比,和名人相比,相形见绌。心理学家A•艾利斯认为,一些负性的情绪,如自卑、焦虑等都是个体对事物的某些不合理的观念造成的。自卑心理的实质就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而且这种评价时常是歪曲、片面和不合理的,表现在单一事件失败的基础上对自己作出全面的否定。这种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会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产生并进一步加重自卑心理。

5)气质抑郁,性格内向。气质抑郁性格内向的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差,比较脆弱,经不起打击,他们对周围人的态度和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容易走向自卑。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放弃目标,甚至自暴自弃。此外,具有抑郁、猜疑、害羞、怯懦等不良性格的大学生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6)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家庭是极为重要的社会环境,父母的离异,家庭内部的争吵,在没有肯定和安全感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人认为自卑是童年负面情绪的精神积累。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逐渐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因此,童年经历过不幸或者在压抑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感。这多半源自于父母的态度,表现为父母过于苛求,总是指责孩子,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会觉得一事无成,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一种自卑心理;父母之间的攀比,父母盲目地拿别人孩子

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责骂训斥,讽刺挖苦,会使自家的孩子越来越自卑;父母性格暴躁,态度专横,经常打骂孩子,打掉了孩子的自信。

3.克服自卑心理的消极作用,升华其积极意义

自卑心理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矫正方法,是可以走向自信的。

1)认知法——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自卑者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抱负,在学习生活中,由于自己方法不当,或缺乏处世能力而陷入困境时,自尊心受到损害、优越感严重失落,于是从一个自尊自信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一个完全失去自信的人。要对自己积极认同,同时,切忌把他人看的十全十美。接纳自己就意味着,接纳自己的短处和长处。

2)补偿法——正确地补偿自己。通过努力奋斗,以某方面的成就来补偿自己自身的缺陷。人有心理上、才能上的补偿能力。勤能补拙、扬长补短,可以说是心理上、才能上的补偿作用。亚历山大、拿破仑,他们生来身体矮小,这是他们的短处,但他们并不因此自卑,而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并立志在军事上取提成就,经过不断努力,最终他们都成功了。只要找到正确的补偿目标,就能克服自身的缺陷或者从另一方面得到补偿。

3)领悟法——心理分析法。领悟法即有自卑心理的同学,主动求助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治疗。其要点是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经分析找出导致自

卑的深层原因。经过心理分析,求助者领悟到,一个人之所以有自卑感,并不是自己的实际情况很糟,而是潜藏于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

4)暗示法——自我鼓励法。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人的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暗示作用。它与人的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则带来积极的行动。如果你自己觉得你自己蠢,那你就蠢。如果你自己觉得你高雅,你就高雅……因此,要战胜自卑心理,要依靠你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5)行为训练法——积极与他人交往。当人独处时,心理活动就会转向内部,朝向自己。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都受到一定的局限,加之认识的局限,往往心理活动走向极端。一个人的心理不被她人理解是很危险的事情。交往健康的人,心理会得到净化,内心是坦荡的,经验是开放的,心理的阴影在活动中逐渐消除。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分析,明确了自卑心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从自卑向自信发展不是不可能的,要客观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变自卑为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抵抗自卑的能力。

参考资料:

[1]李立力,《克服自卑心理》

[2]就医网,《战胜自卑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