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的进展
综述“欺诈门”事件的整个过程
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
阐述事件对EC的影响及自己的思考
中国的商场,诚信何在?
——关于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的分析报告
报告撰写郑丹
本组成员曾永红任翼张晓婷
所在班级141083班
所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二零一一年四月五月五日
报告纲要
阿里巴巴企业简介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简介
◆阿里巴巴企业大事年表
“欺诈门”事件报
◆“欺诈门”事件
◆“欺诈门”事件后续
“欺诈门”事件产生的原因
◆“欺诈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欺诈门”事件激烈暴发的原因
“欺诈门”事件的影响
◆“欺诈门”事件对阿里巴巴企业的影响
◆“欺诈门”事件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
对于“欺诈门”事件的自我见解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简介
阿里巴巴,英语: Corporation;港交所:1688。
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有5个子公司,合并被称为达摩五指:淘宝网C2C+B2C)、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1688网上批发大市场、中国雅虎(新闻媒体)、阿里巴巴云计算(商务管理软件)。
阿里巴巴的梦想:通过发展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阿里巴巴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的远景、使命、价值观
Vision 远景:1、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公司
2、成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3、成为全球最佳雇主公司
Mission 使命 To make doing business easy(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Values 价值观
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
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
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
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
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
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阿里巴巴企业大事年表
序号时间大事件
1 1997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诚商网,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
国商品交易市场
2 1998年12月创建人在中国杭州发布了首个网上贸易市场,名为“阿里巴巴在线”
3 1999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运营。
4 2000年10月公司为更好促进中国卖家进行出口贸易,推出“中国供应商”服务。
5 2001年6月公司为更好服务国际卖家,推出国际站“诚信通”会员
6 2002年3月推出中国站“诚信通”会员计划,服务从事中国国内贸易的卖家和买家
7 2003年10月推出交流软件“贸易通”,使买方和卖方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8 2005年3月阿里巴巴中文站推出关键字竞价服务
9 2007年4月。
推出香港“中国供应商”服务,促进出口贸易
10 2007年8月向香港证券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11 2007年10月成功上市
12 2007年12月推出更新版阿里巴巴日本网站
13 2008年3月阿里巴巴成为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流通指数成份股
14 2008年4月中国交易市场推出“Win port旺铺”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建站,帮助中小
企业迈开网上生意第一步
15 2008年5月与软银在日本成立合资公司(alibaba.co.jp),经营阿里巴巴在日本的业务
16 2008年6月“诚信通个人会员”服务正式上线。
帮助企业发展中国国内贸易
17 2008年8月中国交易市场推出“出口到中国(ETC)”服务。
帮助国外中小企业出口到中国
18 2008年11月国际交易市场推出新一代出口产品——“出口通”
19 2009年3月在中国市场推出按效果付费关键词竞价系统“网销宝”
20 2010年4月在中国淘宝网站推出1688体验版版诚信通阿里巴巴中国站发行诚信通限量版
21 2011年2月欺诈门事件
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报道
“欺诈门”事件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1688.HK)的一则公告,同时引出“诈骗事件”与“高管引咎辞职”这两个爆炸性事件。
(具体内容请看附录一马云的一封信)
阿里巴巴的调查说,近100 名销售人员及部分主管和销售经理需要对其“故意或疏忽地容许骗子规避认证措施”及“在国际交易市场上有组织地建立进行诈骗的商户店铺负直接责任”。
公告称,在过去的两年里,2326名阿里巴巴网站的会员“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国际买家,并有近100名阿里巴巴员工合谋其中。
为此,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集团CPO邓康明降级另用。
淘宝网CEO陆兆禧将接替卫哲兼任阿里巴巴CEO。
“欺诈门”事件后续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CEO卫哲写下“给B2B同学们的一封信”,主动承认错误,并再次表明自己引咎辞职。
(具体内容请看附录二卫哲:给B2B同学们的一封信) 在对受害者的补偿方面,阿里巴巴表示将拿出170万美元来赔付。
而在其调查中,每宗诈骗个案涉及受骗买家的付款金额平均少于1200 美元。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在参加所在的经济组讨论时,呼吁在场的企业家都应该向马云学习诚信。
他同时建议政府少干扰国企。
3月14日,一直不遗余力、对浙江民营经济呵护有加的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今天下午召开的“2011中国诚信网络大会”上称赞阿里巴巴马云为诚信壮士断腕,是“挥泪斩马谡”,并呼吁马云的同业者们以此为戒致力于网络诚信即网络商业文明的建设。
3月15号在自爆“家丑”清除0.8%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之后,阿里巴巴在315当日呼吁更多买家通过合法手段追击这些“幕后真凶”,将维权进行到底,阿里巴巴将竭尽所能帮助买家维护自身权益和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同时,阿里巴巴设立10亿诚信保障金,建中国首个“小企业商业信用体系”。
2011年3月最新一期《福布斯》杂志亚洲版发表文章称,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在前高管卫哲离职后首度接受媒体专访,讲述辞职事件的幕后故事。
他表示,阿里巴巴的问题正是中国的问题,“我不是创造癌症的人,我是在治疗癌”。
(具体内容见附录三)
“欺诈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要探究大规模欺诈事件的原因,必须先了解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
作为一个沟通全球买卖双方的B2B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实行会员制,而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会员年费。
阿里巴巴的会员分为三种:为国内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服务的“中国供应商”,为
国内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服务的“中国诚信通”,为国外供应商服务的“国际金牌供应商”。
他们都可以在阿里巴巴上开设商铺展示自己的产品。
而此次曝光的全部是“中国供应商”。
2008年11月,阿里巴巴在“中国供应商”体系下推出了一款低价产品“出口通”,刚推出的价格是1.98万元,而此前“中国供应商”的会员费为5万元人民币。
但相比于不足3000元的“中国诚信通”产品来说,“出口通”的价格已经非常高了,也构成了阿里巴巴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阿里巴巴共有5000名直销员工服务于“出口通”。
“出口通的业务提成是根据上个月的销售点算的,提成额度最高达销售额的25%,也就是一单4950元。
阿里巴巴内部调查的结论则是:对业绩的过分追求,为了获取短期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导致销售组织受到负面影响。
“经查实确有近百名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客户而签约的直销员工。
”
敦煌网的创始人王树彤表示:“阿里巴巴的最大问题,是规模化的前景不好,新会员的增加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无限增加。
然而,由于收入模式的限制,底层销售人员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需求将全部压在会员增长上。
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内外勾结的欺诈事件发生概率很大。
”
公司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诚信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这包括我们员工的诚信,以及我们为小企业客户提供一个诚信和安全的网上交易平台。
任何违背我们文化和价值观的行为都不能接受。
”
虽然阿里巴巴B2B公司自去年第三季度已经开始关闭涉嫌欺诈的账号,新的诈骗账户数目也在明显下降,但董事会调查认为,这一组织性问题只有继续强化价值观才能解决。
“基于对客户第一的使命感,和阿里人为了组织健康的责任感”,公司CEO卫哲、COO 李旭辉主动承担责任向董事会申请辞职。
公司严肃处理了近百名负有直接责任的销售人员。
马云坦言这一事件是公司成长中的痛苦,是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是马云希望员工具备“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同时他再次强调要坚守使命,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而不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
“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才能在艰苦的创业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欺诈门”事件激烈暴发的原因
在阿里巴巴上,类似的诈骗行为早就出现。
既然不是新鲜事,为什么要选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以这种激烈的方式自曝家丑?
观点一出现危机,卸磨杀驴。
酷6副总裁姚建疆认为,阿里巴巴辞退2名高管存在“卸磨杀驴”的嫌疑。
当公司到了新阶段,需要革新、需要有“社会责任”时,一旦公司出现“公共信任危机”,就需要有人出来当“责任的承担者”,从而顺利度过危机。
卫哲于2006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阿里巴巴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并且作为CEO经历了阿里巴巴B2B业务的赴港上市。
“刮骨疗毒固然需要勇气和决心,但我有点不解:如果马云的价值观连卫哲这个层面都不能领会和执行,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易凯资本CEO王冉说。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的态度更为直接:卫哲离职与阿里巴巴价值观无关,“这只是一把根据需要随时可以动用的宝剑而已。
”
观点二向3•15示好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央视3·15曝光将集中在网购和团购领域,而在此报道发布的一天内,阿里巴巴便做出了这样一个非常举动,让人怀疑其是在向媒体公关。
在3·15到来之前,阿里集团担心媒体炮轰淘宝假货、冒牌货多,而这对阿里整体业绩将产生更大影响,因此提前布局B2B业务部门的诚信话题,以便将媒体的注意力引开。
观点三掩饰阿里巴巴GS用户增长乏力的现实
阿里巴巴公布的2010财报上,它的主营产品“中国供应商(Gold supplier,下面简称GS)”付费用户数量,在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后,首次出现下降。
如果阿里巴巴做得漂亮,可能将数据掩盖成平盘,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为阿里巴巴贡献了58%营收的GS很难再获得大的增长。
但是,马云自爆的阿里欺诈门和主动清理涉嫌欺诈的GS,并不是GS停止增长的真实原因,实际上,他的挥泪斩马谡是在掩饰阿里巴巴GS用户增长乏力的现实,试图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来将真实情况掩盖起来。
这里,先看下面的一张图,这张图是2007年1季度以来GS的增长情况。
2007年1季度,GS的数量是20064,之后一直平稳发展,增长有限,到2008年3季度,才达到30836。
6个季度增长了50%。
但是,从2008年4季度开始,GS的人数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当季GS数量已经达到43028人,2009年1季度更是达到了55810人,在2009年底,达到96110人,5个季度内增长了两倍。
这一波强劲增长背后的动力,是阿里巴巴当年推出的一个新产品。
2008年11月初,阿里巴巴推出了一款低价产品,叫出口通。
出口通也计算在GS之中,但比一般的GS要便宜很多,正常的GS价格是5万元人民币,而出口通的价格只有1.98万元。
当然,名义上,阿里巴巴是说,出口通的功能简化,而原版的GS功能更多等等,但实际上,出口企业在阿里巴巴网站上需要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悬挂产品介绍页,然后通过竞价排名排在搜索的前面,其余的增值服务都不是必须的。
所谓功能的多寡,只不过是为变相降价找一个借口。
正是这样的低价策略,使得用户纷纷加入,阿里巴巴也因此抢占了不少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并让一些价格敏感的出口企业加入进来。
但是,这一波低价倾销潮总是有限度的,市场也有饱和的时候,到了2010年,GS用户的增长再次趋缓,表明该加入的,都已经加入了。
2010年3季度,GS数量达到108572,只比2009年增加了1万多一点,又回到了2007年时的增速。
但2011年开始,出口通的价格从1.98万涨到了2.98万,
当然也说增加了不少功能云云,但与降价时一样,这只不过是托词。
阿里巴巴的涨价行为也不难理解,因为已经很难靠规模来获得收入了,就只好靠涨价来维持营收增长。
目前阶段,涨价只限于新增客户,但很可能在一、两年后,涨价策略将普及到所有客户。
关于客户对于价格的敏感状况,在阿里巴巴内部也是有先例可循。
下图是阿里巴巴国际付费会员数量。
对应于国内的GS,阿里巴巴在国外也推出了国际版 GS(最初叫国际版诚信通),但是,在2009年7月,阿里巴巴国际GS涨价了,于是,国际付费会员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直到如今仍然在持续。
国内GS是否也会出现这个情况?
总之,不管马云清不清理GS,有没有欺诈,要想指望GS再出现大幅度上涨,是不可能了,原因也并不是清理GS,而是因为经济规律。
他这时候跳出来只是寻找一个借口而已。
观点四便是人事更迭
卫哲离开了阿里巴巴,并以一种“并不光彩”的姿态离开,外界对卫哲大多表示同情。
据知情人士称,“当初与马云早有君子协定,卫哲已经完成了使命,并且带着4000万阿里股票离开,很值的。
”无论是替马云背债,还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阿里巴巴想要的效果达到了。
据知情人士称, 2007年去加拿大学习的前阿里巴巴COO李琪将复出。
观点五马云借此机调整B2B业务
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增长乏力已是众所周知,从股价看,自从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以来,阿里巴巴的市值最多时缩水超过2/3,目前虽然有所反弹,但缩水幅度仍接近一半。
这里不仅有来自B2C业务的挑战,如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当当、凡客诚品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自身面临的困境。
阿里巴巴B2B的模式是电子商务1.0模式,是信息平台模式,典型的销售导向型,挣的仅是中介的那点银子。
不可否认,阿里巴巴最成功之处在于其规模效应。
而未来全程电子商务2.0,其一大特征就是真实商业关系的高度虚拟化,链式协作的模式将成为幕后的主要商业关系。
但阿里巴巴的1.0属性太强大了,真正要实现向2.0的跃升,要改变的地方很多。
马云很清楚,也一直试图转型。
阿里巴巴的问题是,船大难调头。
2009年,阿里巴巴吸纳原阿里软件的人和技术推出了阿里云,并围绕着“大淘宝”战略,提供专属的云计算和
SaaS服务,但并不成功。
去年,马云收购 SaaS提供商Vendio,准备从马云所畅想的meet@Alibaba向work@Alibaba来个“惊险一跃”,但前景仍不明朗。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B2B业务面临着业绩挑战,于是发生了高管放任“中国供应商欺诈”一事。
卫哲完成了上市、财报等使命,却无法带领阿里巴巴再次跃升,下一步,李琪回归,阿里巴巴B2B业务如何发展,拭目以待。
观点六向雅虎宣示其绝对控制权
去年10月,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控股权之争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有人说“马云会否出局”。
这次马云高调公关秀,让卫哲等高管果断离职,不排除意在向雅虎宣示其绝对控制权。
马云一直希望能回购雅虎公司持有的股票,但被雅虎公司断然拒绝。
分析人士认为,在失去法律意义上的控制权之后,面对女强人雅虎CEO巴茨,马云需要在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中建立起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真正的影响力。
“欺诈门”事件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欺诈门”事件对阿里巴巴企业的影响
1、因此前一天,阿里巴巴自揭伤疤,击查看阿里巴巴(01688)免费实时行情并无意外。
2月22日,阿里巴巴(01688.HK)的股价大幅下挫8.63%,收报15.24港元。
2月22日,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此事会间接影响阿里巴巴上半年的业绩,不过却认为对其财务表现的直接影响不大,而且阿里巴巴可借机专注发展核心业务,注重平衡供应商和买家的活动。
高盛维持阿里巴巴14港元的目标价不变。
2、公司保持不变。
针对“欺诈门”事件,阿里巴巴发言人约翰·斯佩里奇(John Spelich)表示,此次丑闻没有改变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
该发言人上周表示:“如今,我们的公司仍保持从前的样子,就像我们的客户在过去11年中一直了解的样子。
本周初的告示只是深刻的表明,阿里巴巴一直坚守长期以来的神圣承诺,即维护公司的完整与尊严。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驶,我们的客户必将理解我们的这些行为。
”
3、淘宝网从去年开始就在“打假”,虽然阿里巴巴内部B2B和淘宝平台业务看似分开,但事实上淘宝平台的“打假”也关联着为企业服务的B2B业务。
他表示,大多数网店或并不会受阿里巴巴CEO辞职的影响,从而出现交易的下滑,但如果是与淘宝签了协议的大客户,或许会因此考虑转投其它平台,从而带走一部分客源。
4、据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一直是诸多西方公司青睐的电子交易市场。
不过,近期的销售人员伙同商家欺诈客户的事件已经给阿里巴巴造成了巨大的坏影响,在分析人士看来,阿里巴巴的此次“欺诈门”事件或许会导致该公司将本属于自己的大量商机轻易送给竞争对手环球资源(纳斯达克:GSOL)和Google等竞争对手。
自从阿里巴巴于2月21日宣布其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都辞职以来,该公司的市值已经下降了10亿美元左右。
分析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如今又将为了签约新客户而奔波。
对此,三星证券香港公司的互联网研究业务分析师保罗·吴(Paul Wuh)表示:“欺诈门事件将会损害阿里巴巴公司的声誉,并将打击其吸引全球买家的能力。
不过,对于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大好消息。
”自从宣布了高管因欺诈门事件辞职以来,阿里巴巴在香港股票交易市场的股价已经大跌了9.4%。
受此事件的影响,已经有三位分析师将阿里巴巴股票评级从“买入”级下调至“持有”级,而保罗·吴甚至将阿里巴巴的股票评级维持为“卖出”级。
据瑞穗证券亚洲公司的分析师李牧之(Muzhi Li)表示,阿里巴巴的此次欺诈门事件将会让
Google从中受益。
Google可能会从那些建立自身网站并付费寻求在搜索结果中高位显示的卖方那里获利。
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的另一家受益者或许就是位于深圳的环球资源公司,该公司经常组织一些贸易展,在这些贸易展上,一些买方将会与电子产品、玩具、女性内衣以及其它产品的卖家举行洽谈。
环球资源每年在中国、印度、南非、迪拜和迈阿密等地组织的贸易展数量达到了56起之多。
对此,保罗·吴表示:“实际上,买家可以赶赴贸易展,并看看所需的产品。
我认为他们会从中直接受益。
”
“欺诈门”事件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
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就像一记警钟,敲响了商家,买家以及第三方平台对于诚信的警惕之心。
在我分析来看。
欺诈门事件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有好有坏。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有可能导致国外合作会减少,这对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颇为不利。
2、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会以此为契机,加强行业内部调整,着力于第三方认证等方面的诚信建设。
在这种积极地氛围之下,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会蓬勃发展。
对于“欺诈门”事件的自我见解
无论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为何如此激烈展现于公众的视线,欺诈的事实客观存在。
我认为除了文章开头所述的阿里巴巴盈利模式之困的原因之外,还有以下深层次的原因:第一,社会根源,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和瓦解着人们原有的诚信道德观念,而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仍未建立,这构成了诚信危机产生的契机,规章和体制的漏洞缺失给实施欺诈留下了空档。
第二,技术根源,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不安全性是电子商务企业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要根源。
电子商务是借助互联网这个技术平台而实现的一种商务活动,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们的交往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
网络的虚拟性,给处在这种环境中的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提供了不诚信的温床。
电子商务活动主要通过网络来实现,因此,商务活动主体之间基本上不受直面的道德舆论约束、近距离人身安全威胁及不动产的拖累,这就为那些心怀不轨者和心存侥幸者实施欺诈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
第三,信息根源,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电子商务企业是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可以借此获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一方则会吃亏,这就容易造成信用的缺失。
互不见面的电子商务在某些方面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双方无法确认对方的身份、信誉等,从而增大了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
第四,法律制度根源,我国现有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等与个人诚信建设有关的法律和规定等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仍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由于商务活动无法可依或法不对号,法律制度不完备,法制建设滞后,因此难免有人钻法律空子。
当然,商人的功利主义和网络世界个人道德的下滑不言而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事情已经发生,不得不说以马云为领导的阿里巴巴集团的公关水平是世界一流的。
在各种议论以及活动措施的努力之下,阿里巴巴已经比较完美的化解了这一次的危机。
我相信,阿里巴巴会借此契机发展的更好。
附录一
马云给阿里人的一封信
各位阿里人:
大家已经看到了公司的公告,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原B2B公司人事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引咎辞去集团CPO,降级另用。
几个月前,我们发现B2B公司的中国供应商签约客户中,部分客户有欺诈嫌疑!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迹象表明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为此,集团迅速成立了专门小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的唯一原因是利用我们十二年来用心血建造的网络平台向国外买家行骗!同时查实确有近百名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客户而签约的直销员工!
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卫阿里巴巴价值观!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同事都将为此承担责任,B2B管理层更将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全部2326家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已经全部做关闭处理,并已经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
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我们决不想把公司变成一家仅仅是赚钱的机器,我们一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
但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误的公司,我们可能经常在未来判断上犯错误,但绝对不能犯原则妥协上的错误。
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
这个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互联网公司,也不需要再多一家会挣钱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责任,也更为全球化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担当。
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创业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坦。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直销同事面对诱惑坚守住了原则,我很欣慰,在这里向他们致敬!我们更要感谢在面对这类事件中勇于站出来抗争的同事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诚信的勇气和原则的力量。
我们看到了阿里的未来和希望!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阿里人!成非凡之事者,必须有非凡之担当!
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我非常难过和痛心。
但我认为作为阿里人,他们敢于担当,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非常值得钦佩。
我代表公司,衷心感谢他们对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各位阿里人,B2B董事会任命陆兆禧兼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集团任命彭蕾兼任集团CPO。
希望大家全力配合工作,相信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公司更与众不同!
这是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谁都不愿错过的时代!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能让我们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