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外交生涯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读后感
以前一提到李鸿章就特别厌恶这个人,就是他使中国经历了那么黑暗的时期。以前读的历史书总给我灌输李鸿章就是一卖国贼,一千古罪人。所以内心给李鸿章的定位完全就是负面的。但是自重上次在中国近代史课上看的视频之后让我对李鸿章有了新的看法。
我读的是《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其实一开始读这本仅仅是为了这本书上有马关条约签订的情景,但是读后让你给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辩证的去看待李鸿章这个人。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书中有说到当时在签定条约之前没有一个人愿意去背负这个以后会被落下骂名的重任,是啊,当这个时候那些所谓的忠臣都成了哑巴,这已经成了朝廷官员一贯的做法,有好事时大家都争着上前,但一遇到外交谈判或签条约,谁都不会在此刻要表现一下爱国。当然这不仅是让李鸿章出场的唯一原因,当时的中国是多么的封建,不开明,而李鸿章刚刚是那个朝代最见过世面,最开明的一个吧,所以而各国也都认为只有李鸿章一个人才能胜任,也只会同李鸿章谈判,所以他是不去也不行,去也不行,处一于两难的一个境地。不过他还是去了我觉得就已很不易了,试问普天之下能有几人有勇气能够承担得了这种千古骂名,而等他签定和约回来之后就被会“架空”,而后受到那些同僚的排挤和白眼。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签定马关条约谈判时说的话和做的事。条约内容为一、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二、中国将盛京省南部地方、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国;三、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三万万两;四、中国再开顺天府、沙市、湘潭、重庆、梧州、苏州、杭州七处为通商口岸,日本国臣民在各口岸可以自由通商设厂。其实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只有“允”和“不允”两种选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他还是忠实地执行了朝廷的电旨:“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而且签约之中发生过一个小插曲李鸿章被刺了,赔偿金额由三万万两降至两万万两,身为一个70多岁的老人,在异国谈判又遭遇了刺客可想而知当时的李鸿章是多么的悲惨,但他还是坚持着谈判,口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达不目的了,又说减少二千万两也行,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看到这句话我真的有种想流泪的感觉,一个如此大官,低声下气几近哀求,不为自己只为国家能少赔点钱,但人家根本不为所动,他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打一枪一万万,那你再给我两抢好了”……试问凭什么说他是卖国贼?就因为他签订了那么多的不平等条约?那么请告诉我,在那个背景下,他不签行吗,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办?他不签,中国还要死多少人?能屈能伸大丈夫,区是他完成的,伸的时间等的太长了。。。
还是很佩服他在外交上的措辞,一个成功的外交官是离不开他的口才。
虽不能说他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好,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自己都做不到又何许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纵有一身的爱国情操与报复,一心想着富国强民,只是生不逢时。真是可歌可泣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