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

合集下载

中学物理教学要渗透人文精神

中学物理教学要渗透人文精神

中学物理教学要渗透人文精神摘要:人文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由民族的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

物理教育让学生懂得一定的物理知识固然重要,但让学生获得科学方法、建立起科学的人文精神则更为重要。

关键词: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教育在刚刚结束的第29届奥运会上,北京用自己的完美表现实现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庄严承诺,而人文奥运口号的提出,是亲民、爱民、重民的新一届党和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切实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谐小康社会的逐步构建,人文科学已成为我们时代发展最深刻的需要。

传统的学科教育过分强调了学科自身的知识性、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

深化物理教育改革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并在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一、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由民族的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它是体现崇高的价值追求,激励人们前进,支撑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

物理学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描述和揭示的是物质世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处理的是“物”,这和人文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在探究未知世界和应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服务的活动中都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因此,在物理学中除了科学成果以外,科学家们的科学实践活动、科学成就、执着的科学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人类应用科学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动人故事等,都是物理学中的“科学人文”。

而这些将影响学生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态度,熏陶着学生科学的人文品质,这就构成了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二、在物理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途径在物理学科贯穿“人文精神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关系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大计,而学校和老师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

(一)教师自身应是具有人文情怀和人文思想的个体学校是塑造灵魂的场所,学校的人文文化最主要的体现应是爱的教育。

人文精神是什么

人文精神是什么

人文精神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传统的人文学科包括:哲学,美学,文艺学(感性的思考,体现为艺术素养);语言,逻辑,修辞(人文素养,体现悟性);甚至还有物理学(理性的思考,体现的是科学素养)。

其核心是先进的价值观,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可以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人本观念即“人本位”。

人是社会的中心,人是衡量社会的尺度,“本位”者,标准也,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从君王为标准,到人为标准,或者说,从“君本位”到“人本位”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价值观的一次伟大转变,是约翰·洛克寻求社会规律的第一个伟大的发现。

个人观念即承认和尊重个人的哲学观念,是针对“君王主义”或“君本位”而言的。

君王们,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君王们,总是打着“国家”“天下”“组织”“集体”之名,行专制主义之实。

所以,“个人观念”也是针对专制主义而言的。

人文物理学课程学习感悟

人文物理学课程学习感悟

人文物理学课程学习感悟通过学习人文物理学课程,我对人文思想和物理科学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物理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物理文化是科学精神体现的典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理性的怀疑、求真、求实为基本要素,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

而人文精神则是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体现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指导和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

人文物理二者并不如传统观念所认识的那样是对立的、不相关的,恰恰相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

学习物理学的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的爱国热情。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和巴斯德都说过此话。

通过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为国奉献的事迹,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尤其是人类物质文明获得极大发展与繁荣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尤为重要。

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

两弹一星的元勋邓稼先都是很好的典范。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理应为她的强盛而效力。

学习物理学可以领略自然的神奇美丽。

在物理实验直到处闪耀着美的光辉,从伽利略理想实验,牛顿著名的棱镜色散实验、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库仑著名的扭秤实验、法拉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磁感应定律、赫兹验证电磁渡存在的实验直至迈克耳逊一奠雷否定以太存在的实验、卢瑟福著名的n粒子散射实验、密立根测定电子荷质比的实验及美藉华人吴健雄博士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的实验等,这些实验设计思想之精巧、实验技术之精堪,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还有物理现象的奇特美,如苍穹彩虹、海市蜃楼、长河落日等壮观景象;物理概念的对称美,如正电荷与负电荷、南磁扳与北磁极、电场与磁场、正粒子和反粒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物理规律的有序美,如太阳光透过棱镜形成的连续光谱、晶液凝固形成的空间点阵、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排列、原子内电子的壳层分布等,这些都是绝好的美景。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由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引发的一些思考摘要:科学发展史上有很多的人文精神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而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这些人文精神与物理思想不断地融合,给物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丝人文的气息,使得物理学更好的发展,而人文精神也更加的深刻。

关键词:物理思想;人文精神;融合;物理学家人文精神,顾名思义应该是人类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一种精神文化。

在当今社会下,人文精神有很多,涉及到的字眼也是很多的,人文关怀、人文主义、人文素养等等。

但在本文中,我所描述的人文精神和物理学相挂钩,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一种可贵的精神,但可称作为“物理型的人文”。

物理学作为最基本的自然学科之一,研究涉及面很广,大至宇宙,小到基本粒子。

它的出现对人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更多的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那些令人称赞的精神,在历史上绽放着永恒的光辉。

下面就以几个例子简单说说这些物理型的人文精神。

艾萨克·牛顿,对于这位伟人,我们不可能不熟悉。

他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成就不可谓不高。

一个小小的苹果,就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搞笑的段子,大致就是:问“如果你在苹果树下,一个苹果掉下来,你会怎么办”;答“捡起来吃掉”。

说实话,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在这方面无可厚非。

牛顿就是这样一个人,爱思考。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

他没有气愤、没有恼怒,而是心平气和地思考。

这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只有心静了才会有灵感,才会更加深入的思考。

如果一个性子急躁暴躁的人搞科学研究,那么他成功的可能性真的很小。

也不能绝对的说不可能成功。

毕竟还有一些科学狂人的存在。

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这是一本关于“一种精确地提出问题并加以演示的科学,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的书,牛顿的任务就是“由动现象去研究自然力,再由这些力去推演其它的运动现象”。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学物理课程对原教学大纲作了较大的修订与调整,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物理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美人格,这也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因此,在物理教育中应始终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例如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破除迷信、敢于挑战、锐意创新、重视实践、真诚合作、造福人类等精神都属于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则是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展现,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都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

科学精神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而人文精神则重视人类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科学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真、善、美,因而二者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是互补的,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和谐的人”应当是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统一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是卓有成效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距时代的要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沉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疲于奔命,机械的灌输和训练把他们变成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

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充满理性之美的科学,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做不完的题目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

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科学的功利性,而对“科学双刃剑”给人类带来的两面性知识知之甚少。

这种严重脱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其结果只能造成学生对功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冷漠,最终导致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以至于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染上了明显的趋利性、功利性色彩。

《物理与文化(第二版)》倪光炯教案 《我是如何上物理与文化课的》

《物理与文化(第二版)》倪光炯教案 《我是如何上物理与文化课的》
赵凯华《用物理学的魅力来感动学生》(科学时报, 2005.12.1)
2021/8/7
2. 加强启发思考。
启发学生有问题意识(有探索奥秘的好奇心)。
“青年人要勇敢的提问题, 没有问题是没有创造的。”
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函》(学习时报, 07.5.14)
“好奇心引导了一个个伟大发现。”
杨振宁《物理学的诱惑》(复旦, 09.4.15)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包括我)教育
理念上的问题: 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要〝授人以鱼, 更要授人以渔〞
渔 — 〝学会思考和方法〞
有必要通过科学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向学生介绍:他 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色括他们的高尚道德和 个人魅力。(除公式外, 这些人文精神的内容将更体现物理学 的魅力,他所给的人文内涵, 更有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第八章中只介绍狭义相对论部分)。
9. 考试方式 (以下比例供参考)
平时出勤和习题占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讨论课和读书报告占40%( 自定论文题目, 要按论文格式 ,2500字以上,联系本课程学习的收获, 看参考书) 期末考试占40%(名词解释、填充、问答题和计算题) (另见试题示例)
2021/8/7
Ⅲ. 如何介绍著名科学家和他们的
人类生存的有关社会问题。 4. 全书只要求高中物理基础以及初等教学。 5. 各章附有适量的思考题和计算题。
本2书021/8配/7 有精制的电子教案(作者与高教社合作制作)
Ⅱ. 具体如何上课?
与教材特色和教学对象和课程目的相一致。
1. 重点突出介绍重大发现(关键性的、里程碑意义的 发现)的过程及著名物理学家的创新思维、科学方法 和科学精神(这在Ⅲ.中将作重点介绍) 。同时,也包含少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融合推进素质教育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融合推进素质教育
物 理 课 一 “ 理 欣 赏 ” 物 。
第二 , 讲物理学发展 的艰难 、 曲折 过程 , 讲科 学家 的真 实 感人 的事例。例如 : 讲哥 白尼 日心说 不仅讲科学根源 , 而 且要讲历史根 源和哲 学根 源 , 结合 日心说 提 出的历史 背景 , 讲述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以及 由于支持哥白尼的 日心说 而 被宗教法庭终身监禁 , 使学生身临其境 , 感受物理学发 展的艰 难、 曲折 的过程。可 以说 , 在近 代物理 中每一个 重大 发现 ( 一 个新的事 物) 在开始 提出时一般 都会受 到批评 、 疑和冷遇 。 怀 如: 普朗克能量量 子化 观点; 因斯坦 的光量 子假定 ; 爱 卢瑟福
物理学不仅有传播 自然科学 知识 的功能 ,而且 有社会教 育和 传播思想文化功能。物理学的“ 、 、 ” 真 善 美 是人文科学和 自然 科学所共同追求的。物理学是“ 求真” , 的 一切严肃而认真 的 物理学家都坚持“ 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 准” 这个 原则 ; 物 理学是“ 至善” 物理学致力 于为人 类服务 , 的, 把人 从 自然界 中解放出来 , 认识和掌握 自然规律 , 为人类创造财富 ; 物理学 是“ 的 , 美” 简单美 、 对称美 、 结构美 、 和谐统一美 、 人格美 。 文科物理课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 育的一 门重要课程 , 它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 特别对 提高非理 工学 生的科学文化 素质起 着重要 作用 。美 国的高 等教 育居全 球 之冠 , 这不仅体现在 它所拥 有 的高等 院校 的数量 上 , 而且 还 体现在它的高等教 育机 制 的多层 次、 立体化 形式 上 , 国高 美 校在人文社科类学生科学素 质教 育的课程规 划 中, 文科物理 受到了广泛和高度 的重 视 , 取得 了全球 瞩 目的成 绩 。我们 国 家在 高等学校开设文科物理课近几 年才被重 视 , 目前各工科 院校相继开设 , 有的作 为选修 课 , 的 已经作 为文 科 学生 的 有 必修课 。广东工业大学 于 20 0 7年春季 在龙洞校 区开 设文科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内涵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内涵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内涵摘要:物理学发展过程伴随着人文精神的觉醒,人文内涵贯穿物理学科发展始末。

在当今社会,物理学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物理学发展进入滞缓期,把人文内涵融入物理学研究中,将会大大促进物理学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物理学;发展;人文内涵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又极大地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人类对于自然知识、对于世界奥秘的追求不仅是人类在自然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人类理性的内在趋向。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已有知识的不满足,促使人们不断地探索自然的秘密,而人又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表现自己、认识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境界。

但无论是理论的构建和规律的描述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从而使物理学具有优越的理性认知价值、美学价值、哲学价值。

物理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这体现在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世界范围的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来说,现代文明是建立在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之上的,而科技的基础,则是物理学。

物理学作为一门发展最早、基础性最强、影响最大的学科,在物理思想、方法、理论等方面都闪烁着人文内涵的光芒。

人文内涵作为相对感性的认知是对物理学这样的理性科学的有力补充,人文内涵在时代条件下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强调物理学中的人文内涵,实际上是寄希望于求得二者交相融合的双赢结果、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进步。

这既是对科学精神的张扬,也是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做贡献。

一、物理学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历史,是人类思想演化、方法优化的过程,也是人类世界观形成与不断完善的过程。

物理学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物理学的概念、定理、规律深入人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被普遍采用,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人格魅力以及物理实验取证过程中的人文内涵令人钦佩,使人受益无穷。

论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论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精神张驰宬(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5140729017)摘要: 现代物理学既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颠覆,又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补充。

现代物理学在经典物理、相对论、量子理论在基础上,既对自然规律进行归纳和抽象,又利用抽象化的自然规律去发现未知的自然现象。

现代物理学展现了这个时代如何处理理性和世界本源关系的缩影,依旧为人类理性最终理解世界本源的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 相对论;量子理论;自然规律;理性与世界本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所诠释的人文精神为基础,讨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一、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经典物理学是人类重新关注于纯粹的自然世界的形而上学——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是不受人的干涉的,是一个绝对的抽象的半“理性世界”,因为虽然通过抽象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但是它的理论是基于“表象世界”的表象;这和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中哲学家,哲学家是通过自身理性摆脱了表象世界的影响,而经典物理学家是透过表象去归纳理性世界。

相比人只是通过物理学研究去发现和验证这些真理。

而现代物理学则是人类开始研究人和自然世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的科学。

现代物理学家首要思考的问题是:自然规律真的是绝对的吗?人有没有能力去影响自然规律呢?第一个问题使得现代物理脱离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二个问题则开始讨论人的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问题,使得人们对自身理性的强大再次产生质疑和收敛。

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就是现代物理学家思考之下的结果。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是1999年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提出的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大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

实验的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主要的矛盾在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之一的以太漂移说相矛盾;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结果不符,即“紫外灾难”。

结合课程浅谈物理思想所必须的人文精神辅助

结合课程浅谈物理思想所必须的人文精神辅助

结合课程浅谈物理思想所必须的人文精神辅助一、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辅助作用不可或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物理思想所必须的人文精神辅助。

二、物理学的人文精神1. 实事求是:物理学强调客观事实,要求研究者尊重实验数据和客观规律,摒弃主观臆断和虚假宣传。

2. 求真务实:物理学追求真理,要求研究者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不断寻求新的理论和方法。

3. 开拓创新:物理学鼓励创新思维,要求研究者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4. 团队合作:物理学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要求研究者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责任担当:物理学研究涉及国家安全、民生福祉等重大问题,要求研究者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人文精神在物理思想中的应用1. 实事求是:在物理学研究中,人文精神要求研究者尊重实验数据和客观规律,摒弃主观臆断和虚假宣传。

例如,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定律时,通过对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求真务实:人文精神要求研究者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不断寻求新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时,对牛顿力学进行了质疑,提出了相对论,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3. 开拓创新:人文精神鼓励创新思维,要求研究者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例如,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规律,为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团队合作:人文精神要求研究者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研究,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实现了团队合作的高效运作。

5. 责任担当:人文精神要求研究者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例如,核物理学家在研究核能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核能的安全性和环境问题,为人类提供清洁、安全的能源。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月” 愿望. 这样 的团队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 的 自豪
和惊喜 . 3 培养 学生 的 审美情趣 物理 学 不 是 美 学 , 其 包 含 着 美 . 但 由于 物 理 学 所反 映 的是 自然界 丰 富多 彩 的运 动形 式 及 规 律 性 , 因而 它也就 同时展 现 了 自然 界 在结 构 上 的对 称 、 和 谐与 韵律 美 . 物 理 现象 中我 们 可 以看 到 奇异 的 晶 在 体结 构 、 丽 的彩 虹 、 彩 斑 斓 的干涉 和衍 射 条 纹 、 美 色
学 技术 只有 在人文 精 神 的指 导 下 , 能 向着 最 利 于 才 人 类发 展 的方 向前 进 . 人文 精神 也离 不开科 学精 神 .
了人的精神意志的作用 , 忽略了其 中的人文精神 , 物
理 课程 变得 艰 涩 难 懂 、 酷 无 情 , 人 可 望 而 不 可 冷 令 及 . 实 中学物 理教 学是 一种 物理 文化 的传 承 , 一 其 是
关系方面提 出了一整套规范 , 形成了博大精深、 内容
丰 富 的人 文 传统 . 文精神 是人 文传 统 的精髓 . 方 人 西
学者认为 , 人文精神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 , 强调人的 价值与尊严 , 寻求人的 自由发展与完善 , 对人类生存
的意义 与人 类 的处境 无 限关怀 的思 想体 系 . 因此 , 人 文精 神 说 到 底 就 是 指 “ 切 要 以人 为 本 , 一 以人 为 中 心 ”要 以人性 、 文 理 念 来 观察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的方 . 人 方面面 , 察 社 会 上方 方 面 面 的人 , 观 以及 人 们 在 成 长、 发展 中的各种 人 际关 系 , 与人 之 间的关 怀和 良 人
是科学家探索真理 的人生观 , 也是我们在今后 的学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中学物理教学新课标指出要“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呢?笔者认为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体现在:1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贯穿爱国主义精神教育1.1 在物理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组织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如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用实验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得出“场”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形”等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

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等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可忽视。

1.2 我国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卷爱国主义教育的诗篇。

《庄子》中对运动即时性的认识;《墨经》中对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磁偏角的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以及“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的成功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

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在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在像钱学森、邓稼先、居里夫人等科学家身上,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而科技落后必遭外来侵略者欺凌的道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从物理发现看人文精神

从物理发现看人文精神

从物理发现看人文精神当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时,物理学便诞生了,最初人们对物理的认识只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物理学作为一门发展最早、基础性最强、影响最大的学科,在物理思想、方法、理论等方面都闪烁着人文内涵的光芒。

人文内涵作为相对感性的认知是对物理学这样的理性科学的有力补充,人文内涵在时代条件下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强调物理学中的人文内涵,实际上是寄希望于求得二者交相融合的双赢结果、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进步。

这既是对科学精神的张扬,也是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做贡献。

以前人们认为“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而且这种观念持续了1900年,富有实验精神的伽利略发现了问题所在,并用实验说明了一切,这就是1590年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它很好地说明了自由落体时物体速度与其质量无关的客观事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并告诉我们不要被所谓的“经验”所蒙蔽,一切真理都要出自实践,只有经过了实践,才能使真理成为真理,才能让人信服,我们不得不佩服伽利略的实验精神,正因为他的实验精神,才有了这一辉煌的发现,他才能为牛顿运动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成为“近代科学之父”。

即使是真理,也有其局限性,牛顿建立的运动体系深入人心,经历了实验的考验,无疑它是真理,但人们对高速运动和微粒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无法用牛顿的经典理论来解释一些现象,一度引发了物理学上的危机。

这时爱因斯坦站了出来,他指出了牛顿运动体系的局限性,打破了原有的时空观,颠覆了人们的想象,提出了“光速不变”,并认为时间并不是绝对的,这使人们在物理学上的认识更近了一步,爱因斯坦能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因为他能够摆脱“惯性思维”,以全新的角度认识问题。

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可以说,有了创造性思维,才能有发展,才能发现真理的局限性,甚至发掘出另一个真理。

如果拘泥于现有思维习惯,肯可能一事无成。

要善于吸取教训,有时是别人的教训,当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葡萄干布丁模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此结构的不合理性,但始终没有人站出来,这时,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汲取了老师的教训,设计并实施了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核式结构,为人们对原子的认识进行了重要补充,卢瑟福很好地认识到猜想要以实验为基础,要符合实际,不能只是天马行空地想象一番,正是这种精神,才成就了卢瑟福,才使人们向真实的原子结构又迈进了一步。

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探讨

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探讨

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精髓,对于教育的影响日益凸显。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就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进行探讨,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的结合意义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

中国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2. 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物理学本身也是研究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

将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了解自然和谐的美好,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3. 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 融入传统文化的物理实验设计。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设计的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在物理实验设计中,可以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通过制作传统工艺品的过程来说明物理原理,或者通过古代的发明来解释物理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传统文化与物理名词的对应。

物理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名词,通过将这些名词与传统文化相对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可以将物理学中的“力”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相对应,让学生通过对比来理解“力”的概念。

3. 传统文化与物理史实的结合。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

浅谈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课程体制摘要: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这一课程是我们的公共选修课,共学16课时,如果说这课程拿来讲专业知识,时间安排上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这课程的基础,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本文主要探讨老师该怎样上好这门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简单的培育物理与人文相结合。

关键字:教学方式、人文素养、德育、时政讲析、品德修养1、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好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会改变学生原有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忽视发现与探究、缺少兴趣与激情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方式,转变为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各级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人人参与,创设情境,平等交流,不这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在课堂上,老师必须有带动气氛的能力,要发扬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

所以作为教师讲课的时候不要对着一个一台电脑,播放着一个PPT一直说,你不看学生,学生也不看你,课堂上就变成了上面和下面各做各的,没有相互的互动。

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不要太小,当你声音很小时,后几排的同学根本听不见,这样即使是想听课都听不能啊。

我们要让整个教学过程有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自己设计、自己分析,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2、挖掘物理中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物理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它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物理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初中物理人文教育思想研究

初中物理人文教育思想研究

初中物理人文教育思想研究
初中物理人文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物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
精神。

人文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
文化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初中物理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主动主动主观的学习物理知识。

2. 强调物理学的人文价值:物理学是一门充满人文价值的学科,研究物理现象不仅可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
物理教育可以通过讲授物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
探索和贡献,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和尊重。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和探究物理现象,从而培养
他们的实验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论。

4. 强调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初中物理教育应该注重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和应用。

物理学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紧密相关,通过物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和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科交叉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思想研究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
素养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重物理学的人文价值,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强调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

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等 的变 迁 , 都是 教 学 中极好 的素材 , 既有 助于 学生 对物 理 理论 形成 和发展 的理 解 , 又可 使 学 生受 到 物 理学 的思 想方 法 及其价 值 观念 的熏 陶 。 过 物理学 史 的教学 来 培养人 文 精神 . 师应结 合 教材 的具体 通 教
内容 , 把潜 在 于教 材 中的科 学发 现 、 探索 过程 提炼 出来 。具体 说 来 , 以从 以下几 个方 面来操 作 。 可 21 过 阐释 物理 学史 中的矛盾 与争 论来 培养 人文 精神 .通 在物 理学 的发 展 中充 满 了各 种 各样 的矛 盾和争 论 , 例如 关 于光 的微 粒说 和波 动说 的争 论 、 X射线
师 生之 间的交往 常常带 着 明显 的学 科色 彩 学 生总是 习惯 于把教 物理 的教师称 为 “ 物理 老师 ” 而 不是 称这 位教 师的姓 氏 。这 种现 象说 明 , 物理教 师与学 生发生某 种教 学或 者是一 般交 往时 . 在 学生往
往 是通过 认识 物理学科 来认识 他 们 的物 理教 师 . 过认识 物理教 师来理 解物 理学科 的 通 因此教 师对物 理 学 的态度 与情 感直接 影 响着学 生对物 理世 界 的认 识和学 习
人 文精 神教育 因素 , 一观 点在 拙文 《 这 物理学 与人文 精神 》 已经 论述 清楚 【 在此 不 再赘述 。本 文 仅 中 1 】 , 就如何将 人文 精神 的培养 落实到 教学实 践提 出 自己的观点
1 和 谐 的师 生 关 系是 蕴 涵人 文 精 神 的外 部 环境
正确 处理人 际关 系是人 文精 神 内涵 的一个 重要 方面 培养学 生 的人 文精 神首先 应确 立一 种和谐 健 康 、 极 向上 的师生 关 系。良好 的师生交 往应 建立在 真诚 、 等 、 积 平 自由的基础上 。 师生 双方均 应把对

论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论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精神张驰宬(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5140729017)摘要: 现代物理学既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颠覆,又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补充。

现代物理学在经典物理、相对论、量子理论在基础上,既对自然规律进行归纳和抽象,又利用抽象化的自然规律去发现未知的自然现象。

现代物理学展现了这个时代如何处理理性和世界本源关系的缩影,依旧为人类理性最终理解世界本源的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 相对论;量子理论;自然规律;理性与世界本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所诠释的人文精神为基础,讨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一、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经典物理学是人类重新关注于纯粹的自然世界的形而上学——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是不受人的干涉的,是一个绝对的抽象的半“理性世界”,因为虽然通过抽象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但是它的理论是基于“表象世界”的表象;这和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中哲学家,哲学家是通过自身理性摆脱了表象世界的影响,而经典物理学家是透过表象去归纳理性世界。

相比人只是通过物理学研究去发现和验证这些真理。

而现代物理学则是人类开始研究人和自然世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的科学。

现代物理学家首要思考的问题是:自然规律真的是绝对的吗?人有没有能力去影响自然规律呢?第一个问题使得现代物理脱离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二个问题则开始讨论人的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问题,使得人们对自身理性的强大再次产生质疑和收敛。

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就是现代物理学家思考之下的结果。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是1999年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提出的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大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

实验的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主要的矛盾在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之一的以太漂移说相矛盾;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结果不符,即“紫外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课程体制
摘要: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这一课程是我们的公共选修课,共学16课时,如果说这课程拿来讲专业知识,时间安排上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这课程的基础,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本文主要探讨老师该怎样上好这门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简单的培育物理与人文相结合。

关键字:教学方式、人文素养、德育、时政讲析、品德修养
1、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好学生主体地位
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会改变学生原有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忽视发现与探究、缺少兴趣与激情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方式,转变为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各级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人人参与,创设情境,平等交流,不这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在课堂上,老师必须有带动气氛的能力,要发扬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

所以作为教师讲课的时候不要对着一个一台电脑,播放着一个PPT一直说,你不看学生,学生也不看你,课堂上就变成了上面和下面各做各的,没有相互的互动。

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不要太小,当你声音很小时,后几排的同学根本听不见,这样即使是想听课都听不能啊。

我们要让整个教学过程有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自己设计、自己分析,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2、挖掘物理中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物理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它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物理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同时,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

教学中,我们也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考虑欠缺,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

让学生理解这些总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物理本身造成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物理的方法。

要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3、发挥课程栏目的德育功能,增加时政讲析,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
教师授课时,多讲些时代当下的新科技,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分析当下局势,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因为现在大学生都是喜欢新奇的东西。

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更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以图代文,多放些有意义的视屏,看后并一起讨论个人的看法。

“信息库”、“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快递”等栏目常有关于科学家、科研成果、物理发展史、物理与科技、物理与生活等资料介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

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屏,一方面反映的是物理对人类生活的贡献——物理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一方面反映的是物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热点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成就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能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免遭破坏,形成“物理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为人类带来灾难”的哲理意识,懂得科学技术最终是否能造福于人类,还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既有互动,又相互思考、探讨。

4、结论
教师授课时带动学生氛围,和学生一起在教学中学习,探讨,以更好的认识物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现象,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很有意义的。

希望我们大学选修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这课程变得更好,更吸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