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

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延續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6例直肠癌手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性常规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8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8个月后,两组患者的ESC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升高,试验组评分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ESCA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8个月后,试验组患者ESCA总评分为(158.98±10.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07±6.89)分(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8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有一定程度升高,试验组评分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延续护理;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Influence by continued nursing on self-nursing cap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operation PEI Xin-rong,ZHANG Xian,DU Yue-e,et al.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Xuzhou 2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influence by continued nursing on self-nursing cap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6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continued nursing. Comparison was made on self-nursing cap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t discharge and in 8 months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discharge (P>0.05). In 8 months after discharge,both groups had increased ESCA scores,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higher increasing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otal ESCA score at discharge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total ESCA score in 8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s (158.98±10.86)points,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121.07±6.89)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t discharge,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36 (SF-36)scores between the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参加人员:外一科全体 护士长:大家好,由于这段时间直肠癌的病人较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措施。直肠癌是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2-3:1。直肠癌以中下段多见。占70-80%,多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早起治疗愈后较佳。下面由责任护士***进行一下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性脓血便2个月于3月11号9:02分入院,入院时测T:36.7 P:70次/分BP:140/80mmhg R:18次/分,测血糖10.42mmol/L,由于血糖高所以对病人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治疗,血糖正常后于3月21号17:00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现术后第4天病人现禁食水、保留导尿、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病因。 田华: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直肠腺瘤癌变腺瘤可分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三类。其中绒毛状 腺瘤癌变率高。家族性多发性腺瘤也被视为癌前期病变,若不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3、直肠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由于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 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引起血吸虫性肠炎,其发生癌变也高于正常人。 4、其它如遗传因素、既往大肠癌、乳癌病史等。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分型及分期***: 分型: (一)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 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预后较差。 2、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转移较早。 3浸润型少见,转移早愈后差 (二)组织学分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5-85%,粘液腺癌次之占10-20%愈后较腺癌差。其它还有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三)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 1、淋巴转移这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2、直接浸润直接浸润周围脏器。 3、血行转移癌栓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其次还可以转移至肺、骨、肾等处。 4、种植转移癌细胞可脱落直接在腹膜种植,较少见。 根据Dukes分期原则将其分为四期: A期:癌肿限于直肠壁内。 B期:癌穿透肠壁浆膜或侵犯临近组织,尚能整块切除。 C期:C1期癌肿邻近肠旁淋巴结转移; C2期供应血管根部和系膜切缘附近淋巴结转移,尚能根治。 D期:伴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或肝、肺、骨、脑等处转移。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直肠癌的辅助检查 ***:(一)临床表现直肠癌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癌肿的逐渐增大,可产生一系列症状。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参加人员:外一科全体 护士长:大家好,由于这段时间直肠癌的病人较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措施。直肠癌是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2-3:1。直肠癌以中下段多见。占70-80%,多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早起治疗愈后较佳。下面由责任护士***进行一下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性脓血便2个月于3月11号9:02分入院,入院时测T:36.7 P:70次/分BP:140/80mmhg R:18次/分,测血糖10.42mmol/L,由于血糖高所以对病人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治疗,血糖正常后于3月21号17:00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现术后第4天病人现禁食水、保留导尿、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病因。 田华: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直肠腺瘤癌变腺瘤可分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三类。其中绒毛状 腺瘤癌变率高。家族性多发性腺瘤也被视为癌前期病变,若不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3、直肠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由于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 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引起血吸虫性肠炎,其发生癌变也高于正常人。

4、其它如遗传因素、既往大肠癌、乳癌病史等。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分型及分期***: 分型: (一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 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预后较差。 2、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转移较早。 3浸润型少见,转移早愈后差 (二组织学分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5-85%,粘液腺癌次之占10-20%愈后较腺癌差。其它 还有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三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 1、淋巴转移这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2、直接浸润直接浸润周围脏器。 3、血行转移癌栓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其次还可以转移至肺、骨、肾等处。 4、种植转移癌细胞可脱落直接在腹膜种植,较少见。 根据Dukes分期原则将其分为四期: A期:癌肿限于直肠壁内。 B期:癌穿透肠壁浆膜或侵犯临近组织,尚能整块切除。 C期:C1期癌肿邻近肠旁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参加人员:外一科全体 护士长:大家好,由于这段时间直肠癌的病人较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措施。直肠癌是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2-3:1。直肠癌以中下段多见。占70-80%,多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早起治疗愈后较佳。下面由责任护士***进行一下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性脓血便2个月于3月11号9:02分入院,入院时测T:36.7 P:70次/分BP:140/80mmhg R:18次/分,测血糖10.42mmol/L,由于血糖高所以对病人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治疗,血糖正常后于3月21号17:00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现术后第4天病人现禁食水、保留导尿、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病因。 田华: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直肠腺瘤癌变腺瘤可分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三类。其中绒 毛状腺瘤癌变率高。家族性多发性腺瘤也被视为癌前期病变,若不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3、直肠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由于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 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引起血吸虫性肠炎,其发生癌变也高于正常人。 4、其它如遗传因素、既往大肠癌、乳癌病史等。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分型及分期***: 分型: (一)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 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预后较差。 2、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转移较早。 3浸润型少见,转移早愈后差 (二)组织学分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5-85%,粘液腺癌次之占10-20%愈后较腺癌差。 其它还有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三)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 1、淋巴转移这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2、直接浸润直接浸润周围脏器。 3、血行转移癌栓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其次还可以转移至肺、骨、肾等处。 4、种植转移癌细胞可脱落直接在腹膜种植,较少见。

直肠癌的护理查房

直肠癌的手术方式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适用于肛管癌、直肠下段癌(癌灶下缘距肛门缘7cm以内者),或病人合并肛门失禁、出口梗阻性便秘等。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周约3~5cm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门括约肌,于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人工肛门)。现在有专门的人工肛门袋,护理方便,不影响社交和工作。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直肠癌根治术。近年研究发现,直肠癌向下浸润极少超过2cm,故要求下切缘距肿瘤下缘3cm即可。直肠吻合器的广泛应用,距肛缘6的直肠癌切除后多能成功地进行超低位吻合,扩大了直肠癌保肛切术的适应证,提高了保肛率。 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人工肛门)、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n手术):适用于因全身一般情况很差、年老体弱,不能耐受Miles手术或直肠癌急性梗阻、肛门失禁等不宜行Dixon手术的直肠癌病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也在不断发展,根治效果不亚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这种微创手术还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腹壁疤痕小等优点 病理 1、早期直肠癌:早期直肠癌系指癌灶局限于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内的病变,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但癌肿侵至黏膜下层者,约有5%~10%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大体所见可分为3型:A.息肉隆起型:外观为局部隆起的黏膜,可有蒂或亚蒂或呈现广基3种情况,此型多为黏膜内癌;B.扁平隆起型:黏膜略厚,表面不突起或轻微隆起,呈硬币状;C.扁平隆起伴溃疡:如小盘状,表面隆起而中心凹陷,见于黏膜下层癌(图1)。 2、中晚期直肠癌:中晚期直肠癌系指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达肌层及浆膜者,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可分为3型:A.隆起型:特点为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状似菜花或息肉样,边界清楚,有带蒂和广基2种;B.溃疡型:又称局限溃疡型,状如火山口,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此型肿瘤组织向肠壁深部生长,易侵犯邻近器官与脏器或发生穿孔; 3、浸润型:浸润生长为本型的特点,临床上可分成2种亚型,即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前者肿瘤向肠壁深层浸润,与周围分界不清;后者主要在肠壁内浸润生长,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反应,易引起肠管环状狭窄。本型恶性程度较高,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生理 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相连、下接肛管,长12—15厘米。直肠上端的肠腔与结肠相似,其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最下端变细接肛管。直肠壁有丰富的直肠感受器,当粪便进入直肠后,牵张直肠壁和刺激直肠壁感受器,使排便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入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皮质引起便意。若大脑经常抑制便意,使直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令狐采学 参加人员:外一科全体 护士长:大家好,由于这段时间直肠癌的病人较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措施。直肠癌是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2-3:1。直肠癌以中下段多见。占70-80%,多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早起治疗愈后较佳。下面由责任护士***进行一下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性脓血便2个月于3月11号9:02分入院,入院时测T:36.7 P:70次/分BP:140/80mmhg R:18次/分,测血糖10.42mmol/L,由于血糖高所以对病人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治疗,血糖正常后于3月21号17:00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现术后第4天病人现禁食水、保留导尿、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病因。 田华: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直肠腺瘤癌变腺瘤可分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三类。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家族性多发性腺瘤

也被视为癌前期病变,若不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3、直肠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由于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引起血吸虫性肠炎,其发生癌变也高于正常人。 4、其它如遗传因素、既往大肠癌、乳癌病史等。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分型及分期***: 分型: (一)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 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预后较差。 2、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转移较早。 3浸润型少见,转移早愈后差 (二)组织学分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5-85%,粘液腺癌次之占 10-20%愈后较腺癌差。其它还有未分化癌、 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三)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 1、淋巴转移这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2、直接浸润直接浸润周围脏器。 3、血行转移癌栓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其次还可以转移至肺、骨、肾等处。 4、种植转移癌细胞可脱落直接在腹膜种植,较少见。 根据Dukes分期原则将其分为四期: A期:癌肿限于直肠壁内。

一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查房题目:一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造瘘口的护理 查房日期:2015年11月18日 主持人:叶芳 负责人:明奎 记录人员:阿都阿英 参加人员: 共计人 一、主持人叶芳:查房目的 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直肠癌手术行肠造口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将改变排便途径,术后患者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在社会、心理、生理上都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造瘘口的护理及造口袋的更换尤为重要,让患者及家属接受改道,并学会造瘘口的护理及造口袋的更换是患者康复,重归社会的一个主要环节。 二、病例简介(明奎) 一般资料:18床金朝莲女性66岁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行直肠癌根治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按期回院,行化疗五次,化疗后患者未诉特殊不适,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伴左下腹造瘘口便血,出血量约60ml左右,呈鲜红色,腹痛呈阵发性,难以忍受,

到我院治疗,门诊以“直肠癌术后;腹痛待诊”收住入院,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胸部CT示支气管炎,但无咳嗽及咯痰症状,医嘱未予特殊处理。修正诊断:1.直肠癌根治术后2.结石性胆囊炎3.支气管炎。 三、直肠癌相关知识回顾(明奎) 1.定义: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 2.直肠的解剖生理: 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cm.以腹膜反折为界,直肠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直肠外层为纵肌,层是环肌,在直肠下端增厚而成为肛管括约肌,属于不随意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有协助排便的功能,无括约肛门功能。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交界线。 3.病因:饮食因素及致癌物质的影响;癌前病变;直肠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4.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形状开始改变,例如由粗变细;粪便变黑或暗红色,粪便变稀、有黏液;排便次数增多,但却排不出粪便。 2、黏液便和脓血便。癌肿破裂时,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且粪血相混;大便有脓血或粘液血丝,便频或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3、贫血与消瘦。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与便血、

一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查房

护 理 查 房 查房题目:一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造瘘口的护理 查房日期:2015年11月18日 主 持 人:叶芳 负 责 人:孙明奎 记录人员:阿都阿英 参加人员: 共计 人 一、主持人叶芳:查房目的 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直肠癌手术行肠造口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手术将改变排便途径,术后患者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在社会、心理、生理 上都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造瘘口 的护理及造口袋的更换尤为重要,让患者及家属接受改道,并学会造瘘口的护理 及造口袋的更换是患者康复,重归社会的一个主要环节。 二、病例简介(孙明奎) 一般资料:18床 金朝莲 女性 66岁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行直肠癌根治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按期回院,行 化疗五次,化疗后患者未诉特殊不适,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伴 左下腹造瘘口便血,出血量约60ml 左右,呈鲜红色,腹痛呈阵发性,难以忍受, 到我院治疗,门诊以“直肠癌术后;腹痛待诊”收住入院,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

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胸部CT示支气管炎,但无咳嗽及咯痰症状,医嘱未予特殊处理。修正诊断:1.直肠癌根治术后2.结石性胆囊炎3.支气管炎。

三、直肠癌相关知识回顾(孙明奎) 1.定义: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 2.直肠的解剖生理: 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cm.以腹膜反折为界,直肠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直肠外层为纵肌,内层是环肌,在直肠下端增厚而成为肛管内括约肌,属于不随意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有协助排便的功能,无括约肛门功能。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交界线。 3.病因:饮食因素及致癌物质的影响;癌前病变;直肠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4.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形状开始改变,例如由粗变细;粪便变黑或暗红色,粪便变稀、有黏液;排便次数增多,但却排不出粪便。 2、黏液便和脓血便。癌肿破裂时,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且粪血相混;大便内有脓血或粘液血丝,便频或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3、贫血与消瘦。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

结肠癌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内容:结肠癌的护理 主查人:护士长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参加人员:xx、xx、xx、xx 护士长: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近年来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发病原因与遗传、结肠腺瘤、息肉病、慢性炎症性病变、少纤维、高脂肪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结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占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结肠癌就是这样一个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可怕杀手。今天我们以20床步坤才为例来共同学习一下结肠癌的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xx汇报一下病历。 xx:20床步坤才,男,79岁 入院诊断:结肠癌 现病史:患者因大便习惯改变半年,伴大便带血一月,行结肠镜检查并送病理结果示结肠腺癌,于6月3日收入院。 查体: 治疗与护理:病人入院后常规宣教,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遵医嘱给予输血纠正贫血,输液营养支持治疗。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行肠道准备,于6月7日13:30在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术毕转ICU监护。病情平稳后于6月8日9:00转回外一科继续治疗。妥善安置病人,给予半卧位,床旁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腹腔引流、尿管各一条,保持引流通畅,按时给予各管道护理,预防感染。遵医嘱给予输液抗菌营养药物治疗。病人于6月9日停导尿,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通畅。肠蠕动恢复后于6月13日停胃肠减压,进流质饮食。于6月16日突然恶心呕吐,行腹部平片检查示胃内积液,蠕动差,遵医嘱禁饮食,继续胃肠减压治疗。于6月19日行消化道造影示吻合口狭窄,遵医嘱每日给予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0ml灌肠,输液消肿药物治疗,继续营养支持治疗。于6月26日停胃肠减压,给予流质饮食。现病人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正常。 护士长:好,病人病情大家都了解了,根据这位病人病情请xx来说一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xx:1、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大便习惯的改变,属于早期结肠癌的症状表现之一。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结肠癌的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 2、腹部包块: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浸润严重,肿块可固定。 3、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环状狭窄,因此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 4、中毒症状:也是属于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之一。右半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因此以中毒症状为主,病人贫血消瘦明显。 5、晚期症状: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护士长:回答的很好,结肠癌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联合化疗、放疗等降低手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结肠癌手术会造成一些直观上的创伤,又加上病灶部位的特殊性,及其容易发生感染,所以结肠癌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都非常重要。xx来回答一下结肠癌的术前护理有哪些? xx:1、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多满足结肠癌患者的合理要求,减少其心理负担,除去焦虑,以轻松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如需造瘘的病人要让病人明白肛门再造仅仅是把肛门从会阴部转移到了腹部而已,术后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排便,和正常人并没有其他差别。消除病人的顾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