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文化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文化浅谈
长白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也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一部长白山区的开发史,同时也是一部长白山文化的发展史。
由笔者辑笺并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白山诗词选》,有专家说这是长白山文化的集大成卷。其作品从《诗经》、《楚辞》收起,共526人所作诗词1145首。就历史跨度而言,仅从长白山下有确切作者的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类利写于公元前17年的《黄鸟歌》算起,至今已2016年。
《长白山诗词选》卷首是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3月19日,劲挥椽笔写下的《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并序:
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三次到吉林,旧地重游,倍感亲切。恰逢雾凇奇景,满城冰挂,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一九九八年三月,“两会”期间,吉林同志索句京华,忆及旧景,思于今事,吟成
七绝二首。
一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二
又是神州草木春,同商国计聚京城。
满堂共话中兴事,万语千言赤子情。
江泽民总书记这二首七绝是长白山文化之瑰宝,已在笔者辑笺的《长白山诗词选》卷首最先公开发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已于今年3月15日播发,此后全国各大报
和省报均予以转发。江总书记这两首七绝是按传统诗词格律写成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志在国家中兴的伟大思想,体现了领袖胸襟与诗人情怀的内在统一。这是长白山文化之盛事,亦是江泽民总书记对繁荣中华诗词和中华文化的积极倡导和鼎力支持。
《长白山诗词选》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收录曹操、陶渊明、隋炀帝、唐太宗、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张元干、完颜亮、朱元璋、康熙、乾隆、吴兆骞、吴大澂、孙中山、张学良等334人的诗作782首。下卷由毛泽东率篇,收有朱德、董必武、陈独秀、李大钊、陈毅、郭沫若等192人的诗作363首。赵朴初、胡绳、启功、公木、丁芒等先生的诗作,为本书增色。
通过《长白山诗词选》可见,长白山诗词,可以看作东北或关东诗词之总称,实乃长白山文化之精华。一部长白山诗词,不啻为一部浓缩了的长白山文化史,亦堪称我国东北文化之缩影。披沙拣金,成此巨编;博采众家,荟集佳作,对于繁荣长白山文化,促进中华诗词的发展,是有意义
的。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乃长白山之古称。《史记·孔子世家》和《国语·鲁》中均有记载,有隼在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湣公派人问孔子,孔子看后说,这就是“楛矢石砮”,来自很远北方的肃慎国。“楛”,木制箭杆;“砮”,石制箭头。“楛矢石砮”,是长白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长白山诗词选》就收有曹植《白马篇》中的“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和《矫志诗》中的:“门机之间,楛矢不追”的诗句。陆游的《建安陈希周官海南为予致两柱杖其一促节竹其一桄榔也》中亦写道:“雨渍岚侵藓晕重,石砮楛矢正相同。”陆游还在诗中直写鸭绿江:“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出塞》);“鸭绿桑干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书事》)。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在《小圃五咏》中,第一首便是咏《人参》,开篇即“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可见,在宋代,长白山的人参还不如太行山的人参名气大。尽管如此,其能在苏东坡
的手下有一笔,亦足可庆幸。而到清代,太行山的植被被破坏了,人参亦失去生存条件,长白山的人参便名贵起来。在乾隆笔下,则是:“即今上党成凡品,自昔天公葆异珍”。真乃历史无情。
说到长白山文化,不能不提到李白。李白亦为长白山文化助笔。请看李白的《高句丽》: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这首五绝,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高句丽人的风情点。
李白还有一首《送王孝廉觐省》: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李白的这首五律,是写给渤海国太守、后出使日本的大使王孝廉的。这是笔者在辑笺《长白山诗词选》时多方
考证得出的结论。长白山下历史上存续时间最久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高句丽、渤海国,李白均有诗作,足见长白山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渊源关系和深厚底蕴。同时,亦可起到以诗证史的重大作用。高句丽和渤海国,均属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至今,长白县尚存渤海国遗物——灵光塔。
唐诗中不乏写长白山之佳作,宋词亦然。张元干的《念奴娇·题徐明叔海月吟笛图》中直写:“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堪称定评。“鸡林”,唐时指新罗,宋后及至清末民初,渐指吉林。“鸭绿”,即鸭绿江。“池”,天池是也。其前句为“群玉峰峦如洗”,可见徐明叔这幅画十分逼真,直写出天池周围诸峰如洗之胜!
尤其令我们惊喜的是,词的源头,探来探去,竟探到《长白山诗词选》中。
这就是隋炀帝和王胄的《纪辽东》。
隋炀帝的《纪辽东》之二如下: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异风。清歌凯捷丸都水,归宴洛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词中所写“丸都”,乃高句丽都城国内城之守备城——丸都山城,据此及《纪辽东》之题,笔者将其辑入《长白山诗词选》中。《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中第三句为“清歌凯捷九都水”,乃误,余将其改为“丸都”。从四首《纪辽东》词中可见,这是规范的“七五为章”、“定格配乐”歌辞,且为燕乐,完全具备唐宋词的体格特征。与此一致的,在敦煌曲子辞中就有45首《求因果》,宋词中的《双头莲令》、《武陵春》、《祝英台》等,格式同于《纪辽东》,只是在平仄、用韵方式上略有变动。所以,完全可以说《纪辽东》当是词的源头。由此足见长白山文化与长白山诗词在中华文化宝库
中处于重要地位。
长白山文化,堪称博大精深,它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长白山文化,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同时也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从历史和民族的角度说,有肃慎文化、渤海文化、契丹文化、女真文化、高句丽文化等等。从考古学角度上说,有牛河梁文化、小河沿文化、白岔河文化、抚松文化、长白文化等等。从地质学角度说,有寒武奥陶分界线大阳岔文化。从生产生活和文学艺术角度说,有渔猎文化、人参文化、木石文化、冰雪文化等。从近现代革命史角度说,有抗联文化、四保临江文化等等。从时代的角度说,有反映长白山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上述各方面,又通过神话、传说、传奇、小说、曲艺、诗歌、绘画、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剪纸、动画片、电视剧等各种文艺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丰富多彩的长白山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