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文化浅谈
长白山追寻中国东北的传统文化
长白山追寻中国东北的传统文化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充满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地方,而长白山更是这片土地上一个独特而珍贵的存在。
长白山雄伟壮丽的山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以及悠久深沉的历史传统,使其成为了追寻中国东北传统文化的理想之地。
本文将带您一同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探寻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第一章:长白山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它由天池、长白山口、白云峰、长白山教育基地等景点组成,自然风光秀丽壮观。
长白山得名于其山脉常年被白雪覆盖,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无机产生地。
第二章:长白山的生态系统与保护意义长白山拥有极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这里拥有大量的珍稀植物和动物种类。
长白山的保护意义不仅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上,还涉及到土地、水源的保护。
这也是中国对长白山实施严格保护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长白山与满族文化的融合长白山地区是满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承载着丰富的满族传统文化。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建筑风格等文化特点,这些特点也在长白山地区得以保存和传承。
在长白山,您可以欣赏到满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品尝到正宗的满族美食,感受到浓郁的满族文化氛围。
第四章:长白山与温泉文化的结合长白山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的温泉资源而闻名,成为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之一。
在长白山,您可以享受到特有的温泉养生文化。
温泉不仅能够舒缓疲劳,还对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益处。
长白山的温泉集中了天然矿物质,被誉为“天然矿泉浴”。
这里的温泉文化与长白山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共同为来访者带来身心的愉悦。
第五章:长白山与雪文化的交融由于长白山地域的特殊性,这里拥有长时间的积雪期,冬季白雪皑皑,形成了独特的雪文化。
长白山在中国被誉为“东北雪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雪景、体验冰雪运动。
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冰雪项目,如滑雪、滑冰、雪地足球等。
长白山的雪文化也被认为是中国东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结语:长白山作为中国东北传统文化的象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令人叹为观止。
长白山文化民俗
按《长白山志》的观点,长白山有狭义、一般意义和广义之别。
狭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主峰,即海拔17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锥体。
一般意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系的主脉——长白山脉,包括长白山区的中山、低山、丘陵、熔岩高原、台地等。
广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系,或称长白山山地,实质上具有山系或亚山系的性质。
一、长白山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长白山既是一座物产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也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长白山文化,是广义的大文化。
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长白山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它既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等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同时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二、长白山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长白山文化的考古依据长白山地区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比较丰富的。
松花江流域有吉林桦甸寿山仙人洞、蛟河砖场遗址、吉林西山、蛟河仙人洞、安图石门山、抚松仙人洞、抚松新屯遗址等。
图们江流域有吉林和龙石人沟、珲春北山等遗址。
此外,鸭绿江流域有辽宁东港前阳人遗址等。
就年代跨度而言,长白山三江流域旧石器遗址从距今20万年到6万年、2万年不等。
这是一批填补空白的重大发现,是长白山文化之源,是长白山文化、中华文化、人类文化宝库中之瑰宝。
长白山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生长点,有其特殊的发展轨迹。
东北文化区,是北方草原与中原文化区交汇的前沿地带。
这一地区能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是各种文化不断渗透、长期碰撞、互相交汇的必然结果。
距今约6000至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以牛河梁“坛庙冢”三位一体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以及彩陶和成组出土的玉礼器为标志,昭示了中华民族祖先从氏族到古国的历程,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开始映照在辽河流域。
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远古神殿,其遗址中文化内涵与宗教遗存的丰富程度是任何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
长白山景区内有哪些特色民俗体验
长白山景区内有哪些特色民俗体验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当您踏入这片神奇的土地,便能亲身感受到独特而迷人的民俗风情,为旅行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长白山景区,您首先可以体验到的特色民俗是满族的传统民俗。
满族是长白山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
满族的剪纸艺术堪称一绝,剪纸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还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符号。
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展现了满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您可以亲自参与剪纸活动,在艺人的指导下,剪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感受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
此外,满族的传统服饰也是一大亮点。
满族的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雕琢,其独特的款式和装饰体现了满族的民族特色。
在景区内,您有机会穿上满族传统服饰,拍照留念,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亲身感受满族的风情万种。
朝鲜族的民俗文化同样在长白山景区内大放异彩。
朝鲜族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明快。
您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朝鲜族舞蹈表演,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那优美的舞姿定会让您陶醉其中。
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加入他们的舞蹈队伍,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一起舞动起来,感受朝鲜族舞蹈带来的快乐。
朝鲜族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民俗体验之一。
辣白菜、打糕、冷面等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您可以走进朝鲜族的农家小院,品尝正宗的朝鲜族美食,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辣白菜的酸辣可口,打糕的软糯香甜,冷面的清爽顺滑,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长白山地区还有独特的狩猎民俗。
过去,当地居民依靠狩猎为生,如今,狩猎已成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体验活动。
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您可以了解狩猎的技巧和方法,体验追踪猎物的刺激和乐趣。
但请记住,这是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长白山景区还有热闹非凡的民俗集市。
长白山旅游如何体验当地独特的文化
长白山旅游如何体验当地独特的文化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
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如何深入体验当地的独特文化,成为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呢?首先,要了解长白山的历史。
长白山地区有着悠久的人类活动历史,从古代的满族先民到近代的闯关东移民,这里见证了无数的兴衰与变迁。
可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通过文物和资料的展示,了解长白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传承。
在博物馆中,你能看到古老的狩猎工具、传统的服饰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献,仿佛穿越时光,亲身感受着过去的岁月。
当地的民俗村是体验长白山文化的绝佳去处。
民俗村里,传统的满族木屋错落有致,屋内摆放着充满生活气息的老物件。
热情好客的村民会为你讲述他们的祖辈故事,展示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过程,比如满族的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寓意,展现了满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你可以亲手尝试剪纸,在一刀一剪中感受这门艺术的魅力。
长白山的饮食文化也别具一格。
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比如铁锅炖鱼。
新鲜的鱼肉在大铁锅里炖煮,搭配着当地的蔬菜和特色酱料,香气扑鼻。
还有满族的八大碗,这是满族传统的宴席菜肴,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做法和口味,反映了满族的饮食习俗和文化内涵。
此外,长白山的山珍也是不能错过的美味,像榛蘑、木耳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品尝起来鲜美可口。
参加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能让你更深入地融入长白山的文化氛围。
在满族的颁金节上,人们身着盛装,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
有精彩的歌舞表演,欢快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展现了满族人民的豪迈与热情。
你可以与他们一起载歌载舞,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长白山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夜晚,围坐在篝火旁,听当地的老人讲述长白山的神秘传说,比如天池水怪的故事。
这些传说充满了奇幻色彩,让人对长白山的神秘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如果你对音乐感兴趣,不妨聆听一下长白山的传统音乐。
介绍长白山的非遗文化
介绍长白山的非遗文化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文化是长白山地区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他们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长白山的民间故事是其非遗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些故事通常以神话、传说、寓言等形式流传,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深刻的寓意。
比如,关于长白山的起源,就有一则动人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天上的仙女来到人间,在长白山的天池沐浴,留下了美丽的身影。
从此,长白山便成为了神圣而神秘的地方。
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还传递着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哲理。
长白山的朝鲜族农乐舞也是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
舞者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各种乐器,如长鼓、洞箫、唢呐等,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
舞蹈动作刚柔并济,既有豪迈奔放的大步跳跃,又有细腻柔和的手部姿态,生动地展现了朝鲜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农乐舞通常在喜庆的节日或重要的场合表演,如丰收庆典、婚礼等,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们交流情感、增进团结的重要方式。
长白山的满族剪纸同样令人称奇。
剪纸艺人以其灵巧的双手,运用剪刀在纸张上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这些图案题材丰富,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神话故事等,造型生动,线条流畅。
满族剪纸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满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在过去,满族剪纸常用于祭祀、婚礼等活动,如今,它已成为了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
长白山的人参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长白山地区是人参的主要产地之一,人参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参的采摘、加工、药用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和传统。
例如,采参人在进山之前会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求平安和丰收。
在加工人参时,他们遵循着严格的工序和方法,以保证人参的品质和药效。
人参文化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反映了长白山地区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深厚的医学底蕴。
长白山文化论(一)
长白山文化论(一)内容提要:长白山是长白山文化的本体,长白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长白山人文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以群经之首《易》为理论架构,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为: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保合大和,损益利用。
长白山文化精神的推定,为长白山及长白山文化的本质性给出了哲学本体论依据,为长白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出了文化进路;为长白山及长白山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因长白山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和贯通,从而为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本体论支持。
关健词:长白山、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文化精神、儒学、道学一、前言长白山地处东亚之巅,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
长白山天池和其发端之河流与绵延之山地,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刚健中正”蕴发的“生生不息”之气象,懿化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本体论特征的长白山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的思想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作为主导性、本质性,“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形成了以儒、道相辅相成的人文载体。
而长白山文化正是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自在形式,展现出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任何一种文化都由自然本体作为生化的根据,由此发端出生成和运用文化的主体,从而形成人文载体。
所以,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依据和长白山文化的主体论推定是两个相关的问题,其决定了以下理论进路:文化是什么?长白山文化及文化精神又是什么?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其本体即存在论依据是什么?关于长白山文化精神的理论推定怎样才能与中国及人类文化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类文化的中和贯通问题。
长白山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景色优美,中华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塑造了长白山文化。
长白山所具有的本体论特征,使长白山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介绍长白山的非遗文化
介绍长白山的非遗文化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除了自然景观,这里还有丰富的非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长白山地区的非遗文化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医学长白山地区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代表着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
长白山的民间医生和中药师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和总结,创造了许多独特的中草药组合和诊断方法。
长白山的野生植物丰富,它们被用于不同的药方,治疗各种疾病。
此外,长白山还有许多传统的针灸、推拿和按摩疗法,这些技术在当地被广泛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民间传说长白山地区有许多有趣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弓虽女儿的传说。
这个故事讲述了当地的农民女孩在一个冬天发现了一群鹿,然后她尽了最大的努力帮助鹿群度过了这个冬天。
由于她的善良和毅力,她被神仙带到了天堂,并最终成为了月亮女神。
传统手工艺长白山地区也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传统手工艺。
这些技术在当地已经延续了数百年。
其中最著名的是表演传统技巧的低音号和手工制作的羊绒制品。
长白山的低音号以其优美的音色和出色的技巧而闻名于世。
而羊绒制品则采用当地产的细羊毛制作,具有柔软、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民间舞蹈长白山地区也有许多独特的民间舞蹈。
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白山舞和长白山二人转。
长白山舞是由一群民间舞者创造的,用身体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大自然和天气的变化。
长白山二人转是一种当地的双人音乐演出,传承了明清时期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爱情、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主题。
总之,长白山地区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
长白山浓郁的民俗文化
长白山浓郁的民俗文化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除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长白山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这里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情感。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长白山浓郁的民俗文化。
一、节日文化长白山地区有许多独特而丰富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是“长白山冰雪文化节”。
每年冬季,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冰灯展览、冰雪雕塑比赛和滑雪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使得当地文化独特的魅力得以展现。
此外,长白山地区还有许多其他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和农历新年等。
这些节日通常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传统活动,如踏青、赏月和舞龙舞狮等,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艺术长白山地区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而闻名。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艺术形式,如长白山民歌、舞蹈和戏曲等。
长白山民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这些歌曲通常讲述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舞蹈是长白山地区另一种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
当地人民通过舞蹈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是“雪莲花舞”,舞者们身着传统服装,在舞台上优美地展示着自己的动作和姿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长白山地区也是戏曲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流传着许多古老而典雅的戏曲剧目,如京剧、评剧和黄梅戏等。
这些戏曲通过独特的表演方式和故事情节,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
三、传统手工艺长白山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这些手工艺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其中最有名的手工艺品之一是“长白山蓝花瓷”。
这种瓷器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蓝色图案而闻名于世。
人们用它制作茶具、酒具和装饰品等,体现了长白山地区人民对美的追求。
此外,长白山地区还有其他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刺绣、木雕和纸扎工艺等。
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赞赏。
长白山下的民俗和旅游
长白山下的民俗和旅游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景区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中国东北部边境上的长白山,峰峦叠嶂,景色如画,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
在长白山下,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长白山的民俗文化非常独特,象征着东北地区独特的人文特质。
这里的民俗文化涵盖了宗教、饮食、服饰、艺术等方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长白山的宗教信仰方面,主要有蒙古族的萨满教、朝鲜族的巫术及汉族的道教、佛教等多种宗教信仰。
在长白山下,美食十分丰富,有着各种美味的特色菜肴,如辣白菜、酸疙瘩、碌葛糕、油饼等。
这里的饮食中也有许多的酒文化,特别是汉龙白酒,是长白山的代表性酒类,是一种以高粱酿造的白酒,酒味圆润,醇厚,口感丰富。
长白山的服饰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这里的服饰有鲜明的本土风格,颜色鲜艳亮丽,款式古朴大方,是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代表。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汉boksh、汉族的蓝田青等都是长白山下独有的服饰。
在长白山的艺术方面,有着极具东北特色的木版年画、布袋戏、蛤蜊调等多种形式的传统艺术,其中木版年画是长白山下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木版年画的画面纹路,多采用动物、动植物、神话传说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深得游客喜爱。
长白山下的旅游资源也是颇具吸引力的,包括自然风景、文化古迹、特色民俗等方面。
长白山自然风景优美,有着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美誉,并有许多自然景点值得探索,如天池、长白山风景区等,著名的长白山天池是中国三大天池之一,是一个由火山口形成的湖泊,天池四周景色优美,被誉为“人间仙境”。
另外,长白山下还有着许多古代建筑、石窟、寺庙、古城镇等文化古迹,如栾城—清教寺、长白山长春王陵、延边文物博物馆等。
此外,在长白山下还可以体验各种具有特点的旅游活动,如冬季滑雪、红色旅游、自然探险等。
总之,长白山下的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东北地方独特的文化特质,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和探索的地方。
长白山的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如何
长白山的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如何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东北大地。
它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遗产。
然而,长白山的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究竟如何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长白山的生态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生态和人文文化两个方面。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长白山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壮观的火山地貌、独特的高山植被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里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如东北虎、紫貂、人参等。
而在人文文化方面,长白山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满族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和民间故事。
此外,长白山周边的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保护长白山的生态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长白山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对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其次,加大了资金投入,用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例如,对受损的森林进行人工造林和生态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
同时,加强了对长白山地区的监管和监测力度。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实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然而,长白山的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给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
此外,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进行过度开发,破坏了长白山的原始风貌和生态平衡。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文化遗产逐渐失传。
为了更好地保护长白山的生态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
长白山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长白山传统文化调研报告长白山传统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境内的一座重要山脉,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火山链之一。
长白山区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充满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元素。
本次调研就是为了深入了解长白山传统文化,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长白山传统文化的特点、价值和现状,为长白山地区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 采访:通过采访当地居民、文化专家和传统艺人,了解他们对长白山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2. 实地观察:深入长白山风景区,参观传统村落、庙宇和古建筑,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3. 文献资料研究:阅读相关研究文献和历史记录,了解长白山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事件。
四、调研结果1. 长白山传统文化的特点长白山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其中包括宗教信仰、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长白山地区有着独特的满族文化和朝鲜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传统文化。
2. 长白山传统文化的价值长白山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东北地区的文化瑰宝。
长白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有助于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3. 长白山传统文化的现状长白山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境。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很多传统技艺逐渐失传。
此外,长白山地区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五、保护与发展建议1.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和展览,增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关注。
2. 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加强对长白山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保护长白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3. 开展文化旅游推广:充分挖掘长白山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展相关旅游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长白山的传统文化。
长白山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哪些特色
长白山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哪些特色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这里,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成为了长白山地区的瑰宝,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满族是长白山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
满族的传统服饰独具特色,男子多穿长袍马褂,女子则身着旗装。
旗装的剪裁精致,色彩鲜艳,展现了满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在饮食方面,满族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
比如,萨其马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点心之一,其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此外,满族的火锅也别具风味,以肉类、蔬菜等食材为主,热气腾腾,让人食欲大增。
满族的语言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但依然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文作为曾经的官方文字,承载着满族的历史和智慧。
在风俗习惯上,满族重视祭祀活动,尤其是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
在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他们会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之情。
朝鲜族也是长白山地区的重要民族之一。
朝鲜族能歌善舞,其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朝鲜族的舞蹈动作优美、轻盈,如著名的长鼓舞,舞者手持长鼓,边舞边敲,节奏明快,充满活力。
朝鲜族的音乐旋律悠扬,常常使用独特的乐器如伽倻琴、洞箫等,演奏出动人的乐章。
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同样丰富多彩。
泡菜是朝鲜族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酸辣可口。
此外,冷面也是朝鲜族的特色美食之一,面条劲道,汤汁冰凉酸甜,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碗,清爽又解暑。
朝鲜族的民居也很有特点,一般以木架结构为主,屋顶多为四坡水式。
屋内布置简洁而温馨,通常会有火炕,用于冬季取暖。
在家庭观念方面,朝鲜族非常重视家族的团结和亲情,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长白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传统手工艺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满族的剪纸艺术,以其精巧的构图和细腻的刀法而闻名。
朝鲜族的刺绣工艺精美绝伦,通过丝线的交织,绣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展现了朝鲜族妇女的心灵手巧。
长白山的冰雪文化如何传承创新
长白山的冰雪文化如何传承创新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冰雪文化。
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如何传承和创新长白山的冰雪文化,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长白山的冰雪文化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岁月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冰雪相伴,形成了一系列与冰雪相关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冬季的狩猎、捕鱼,独特的冰雪建筑,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冰雪运动,都是长白山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更是地域特色的生动体现,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长白山的冰雪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冲击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年轻一代对传统冰雪文化的了解和兴趣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有时可能导致冰雪文化的商业化和同质化,使其失去原有的独特韵味。
要实现长白山冰雪文化的传承,教育是关键。
学校可以将冰雪文化纳入地方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从小了解和接触本地的冰雪文化。
同时,开展各类冰雪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冰雪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此外,还可以鼓励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传授冰雪文化技艺,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
创新是传承的动力源泉。
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意,为长白山冰雪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冰雪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老的冰雪习俗。
开发具有长白山特色的冰雪文创产品,如冰雪主题的手工艺品、动漫形象、影视作品等,通过这些新颖的形式,将冰雪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加强冰雪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是重要的途径。
在旅游规划中,充分挖掘和展示长白山的冰雪文化内涵,不仅仅是提供滑雪、赏雪等传统项目,还要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冰雪旅游线路。
比如,可以设计以冰雪民俗村为核心的旅游线路,游客在这里可以参与传统的冰雪活动,品尝特色美食,入住冰雪主题的民宿,全方位感受冰雪文化的魅力。
长白山中药文化
长白山中药 文化浅谈
——长白山地区居住的各族人民为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 共处过程中,认识中药,使用中药,最终形成了富有长白 山地区特色的中药文化
1.长白山山体
我国最大、保存完好的碱性岩 组成的第四纪巨型复式火山锥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 发之一,也是著名的活火山。
我国唯一一座在第四纪地质期发 生大规模普林尼式大爆发的火山
人参的有效成分研究进程
人参皂苷及其转化物
人参多肽
人 参挥发油
有效 成分
蛋白合成促进因子 (p r o s t i s o l )
人参多糖
人参黄酮
人参疗效及药物研制进展
药理药效:已发现人参皂苷有效部位 及其单体在治疗心血管疾 病、糖尿 病并发症、抗癌、抗动脉硬化等新的 作用机理 药物研制复方 制剂; 人参消渴胶囊、 双参叶皂苷、复方糖皮质激素、炳翰 复合人参粉、炳翰人参花茶
名正白时积山辽名 称式异望雪上代称 确常之,冬,由 立,色四夏因来 :
2.山体山峰命名及所指
狭义范围:指位于吉林省东南 部长白山脉的主峰 广义范围:指长白山脉,即中 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 东部山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和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
(长白山是黑龙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
三 中 理 药 论 五 大 .
三萜类
多糖类
大分子物质, 菌物药共有的 有效成分
有机锗
灵芝的鉴别
伪
真
野生灵芝光亮 但不均匀,较 小,不整齐, 有不规则虫眼 苦味较重 无明显气味
伪品野生灵芝光亮但 大小一致,个体较大, 无虫眼 味道不够苦(除了甜 芝) 因与其他药材混杂易 闻到特殊气味
用人 与参 而、瑰 参 一的神美宝 作 种药秘丽, 为 传用的的其 中 承功特传悠 华 效质说久 民 代以、的 ——
长白山的独特民俗文化
长白山的独特民俗文化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成为这片土地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一、长白山的历史渊源长白山是满族、韩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聚居区域,也是俄罗斯和中国间的边境线。
长白山的民俗文化融合了东北民间艺术、满族文化、韩族文化等多种元素,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二、长白山的传统节日长白山地区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是哈达节。
哈达节是满族人民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人们穿着传统的满族服饰,载歌载舞,共同欢庆丰收的喜悦。
在节日期间,人们还会举行赛马、摔跤等传统活动,展示着满族人民的勇敢和豪气。
此外,长白山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长白山舞蹈、长白山歌曲等。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动人的旋律,成为长白山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长白山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长白山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长白山女儿花的传说。
相传,女儿花是长白山的守护神,她是长白山与周边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民间传说中,女儿花被认为是关爱人民的神灵,她用美丽的花朵和柔和的笑声给人们带来祝福和幸福。
四、长白山地区的特色手工艺品长白山地区的民俗文化还表现在精美的手工艺品上。
这里的手工艺品通常以木雕和纺织品闻名,代表了长白山地区丰富的工艺传统。
木雕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造型吸引着众多游客,纺织品如刺绣、织毯等则展示了长白山地区独特的纺织技术和文化内涵。
五、长白山地区的传统习俗长白山地区有着许多传统习俗,如传统婚礼习俗、丧葬习俗等。
这些习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富有仪式感的过程,让人们了解和感受到长白山地区的民俗文化。
长白山的独特民俗文化是这片土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融合了多种民族的传统文化,展示了长白山地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通过了解和体验长白山的民俗文化,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介绍长白山的非遗文化
介绍长白山的非遗文化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
长白山的非遗文化主要包括抚顺锻剑技艺、吉林古民居建筑、长白山汉族火葬文化、满族灯会文化等等。
其中,抚顺锻剑技艺被誉为中国民族打造技术的精髓之一,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锻造方式。
这种技术独具特色,将锻造和雕刻融为一体,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吉林古民居建筑则是长白山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吉林省东北部地区寒冷气候下民居建筑的特殊风格,有着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此外,长白山汉族火葬文化也是长白山非遗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汉族民间传统婚
丧礼仪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体现着民间信仰文化和宗族礼仪的独特魅力。
而满族灯会文化则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体现了满族人民对于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长白山的非遗文化充满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独具特色而又博大精深。
这些非遗文化传承至今,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多彩绚丽的瑰宝。
长白山的民俗文化有何独特力
长白山的民俗文化有何独特力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还蕴藏着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长白山地区的民俗文化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居住方式上。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传统的民居以木刻楞和地窨子为代表。
木刻楞是用原木交错叠建而成,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适应了长白山寒冷的气候。
而地窨子则是半地下式的房屋,利用地下的温度保持室内的温暖。
这种因地制宜的居住方式,充分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环境的巧妙适应。
在服饰方面,长白山民俗文化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由于冬季漫长而寒冷,当地居民的服饰注重保暖和实用。
皮草是常见的材料,如貂皮、狐皮等,制成的帽子、大衣不仅能抵御严寒,还具有独特的美观性。
服饰的色彩以深色为主,多为蓝色、黑色,这既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又体现了人们对简洁、耐用的追求。
同时,服饰上的刺绣和装饰图案,多以山川、动植物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饮食文化是长白山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铁锅炖。
大铁锅炖上当地的土鸡、蘑菇、粉条等食材,香气四溢。
此外,还有粘豆包、煎饼等传统小吃。
长白山地区丰富的物产为美食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如人参、鹿茸等珍贵食材,也常常被用于烹饪中,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而在饮食习俗上,长辈先动筷、热情好客等传统礼仪,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和善良。
长白山的民俗文化在节日庆典方面也别具一格。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提前准备丰富的年货,贴上喜庆的春联和窗花。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到天明。
元宵节时,人们会制作精美的灯笼,举办热闹的灯会。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如长白山人参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展示人参的种植、加工过程,同时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长白山旅游期间如何保护当地文化
长白山旅游期间如何保护当地文化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
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陶醉于其美景的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当地文化的重要责任。
首先,了解当地文化是保护的基础。
在前往长白山旅游之前,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阅资料或者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对长白山地区的历史、宗教、民俗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例如,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根基。
了解满族的传统服饰、语言、风俗习惯,能够让我们在旅游过程中更好地尊重和欣赏当地的文化特色。
在旅游过程中,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长白山地区有着多样的宗教信仰,如萨满教等。
对于宗教场所和宗教仪式,我们要保持敬畏之心,不随意干扰或破坏。
在与当地居民交流时,要注意语言和行为的恰当性,避免因为无知而冒犯到他们的风俗习惯。
比如,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或仪式上,遵循当地的规定和传统,不擅自参与或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保护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责任。
长白山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如古城遗址、碑刻等。
我们在参观这些地方时,要严格遵守景区的规定,不触摸、不损坏文物。
同时,要抵制非法的文物交易和盗窃行为,如果发现有此类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不容忽视。
长白山地区的民间故事、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等都是珍贵的文化瑰宝。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当地的文艺表演、购买手工艺品等方式来支持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要注意,不要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导致这些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和失真。
在饮食方面,长白山地区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
我们在品尝当地美食时,要尊重其传统的制作方法和食材选择。
避免因为个人口味的偏好而对当地的饮食文化进行不恰当的评价或改变。
同时,也要注意节约食物,不浪费当地的资源。
在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中,要保持友善和尊重。
可以与他们交流关于当地文化的看法和感受,但不要强行灌输自己的观点。
长白山文化浅谈
长白山文化浅谈长白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也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
一部长白山区的开发史,同时也是一部长白山文化的发展史。
由笔者辑笺并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白山诗词选》,有专家说这是长白山文化的集大成卷。
其作品从《诗经》、《楚辞》收起,共526人所作诗词1145首。
就历史跨度而言,仅从长白山下有确切作者的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类利写于公元前17年的《黄鸟歌》算起,至今已2016年。
《长白山诗词选》卷首是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3月19日,劲挥椽笔写下的《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并序: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三次到吉林,旧地重游,倍感亲切。
恰逢雾凇奇景,满城冰挂,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一九九八年三月,“两会”期间,吉林同志索句京华,忆及旧景,思于今事,吟成七绝二首。
一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二又是神州草木春,同商国计聚京城。
满堂共话中兴事,万语千言赤子情。
江泽民总书记这二首七绝是长白山文化之瑰宝,已在笔者辑笺的《长白山诗词选》卷首最先公开发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已于今年3月15日播发,此后全国各大报和省报均予以转发。
江总书记这两首七绝是按传统诗词格律写成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志在国家中兴的伟大思想,体现了领袖胸襟与诗人情怀的内在统一。
这是长白山文化之盛事,亦是江泽民总书记对繁荣中华诗词和中华文化的积极倡导和鼎力支持。
《长白山诗词选》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收录曹操、陶渊明、隋炀帝、唐太宗、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张元干、完颜亮、朱元璋、康熙、乾隆、吴兆骞、吴大澂、孙中山、张学良等334人的诗作782首。
下卷由毛泽东率篇,收有朱德、董必武、陈独秀、李大钊、陈毅、郭沫若等192人的诗作363首。
赵朴初、胡绳、启功、公木、丁芒等先生的诗作,为本书增色。
通过《长白山诗词选》可见,长白山诗词,可以看作东北或关东诗词之总称,实乃长白山文化之精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文化浅谈
长白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也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
一部长白山区的开发史,同时也是一部长白山文化的发展史。
由笔者辑笺并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白山诗词选》,有专家说这是长白山文化的集大成卷。
其作品从《诗经》、《楚辞》收起,共526人所作诗词1145首。
就历史跨度而言,仅从长白山下有确切作者的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类利写于公元前17年的《黄鸟歌》算起,至今已2016年。
《长白山诗词选》卷首是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3月19日,劲挥椽笔写下的《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并序:
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三次到吉林,旧地重游,倍感亲切。
恰逢雾凇奇景,满城冰挂,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一九九八年三月,“两会”期间,吉林同志索句京华,忆及旧景,思于今事,吟成
七绝二首。
一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二
又是神州草木春,同商国计聚京城。
满堂共话中兴事,万语千言赤子情。
江泽民总书记这二首七绝是长白山文化之瑰宝,已在笔者辑笺的《长白山诗词选》卷首最先公开发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已于今年3月15日播发,此后全国各大报
和省报均予以转发。
江总书记这两首七绝是按传统诗词格律写成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志在国家中兴的伟大思想,体现了领袖胸襟与诗人情怀的内在统一。
这是长白山文化之盛事,亦是江泽民总书记对繁荣中华诗词和中华文化的积极倡导和鼎力支持。
《长白山诗词选》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收录曹操、陶渊明、隋炀帝、唐太宗、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张元干、完颜亮、朱元璋、康熙、乾隆、吴兆骞、吴大澂、孙中山、张学良等334人的诗作782首。
下卷由毛泽东率篇,收有朱德、董必武、陈独秀、李大钊、陈毅、郭沫若等192人的诗作363首。
赵朴初、胡绳、启功、公木、丁芒等先生的诗作,为本书增色。
通过《长白山诗词选》可见,长白山诗词,可以看作东北或关东诗词之总称,实乃长白山文化之精华。
一部长白山诗词,不啻为一部浓缩了的长白山文化史,亦堪称我国东北文化之缩影。
披沙拣金,成此巨编;博采众家,荟集佳作,对于繁荣长白山文化,促进中华诗词的发展,是有意义
的。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不咸”乃长白山之古称。
《史记·孔子世家》和《国语·鲁》中均有记载,有隼在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
陈湣公派人问孔子,孔子看后说,这就是“楛矢石砮”,来自很远北方的肃慎国。
“楛”,木制箭杆;“砮”,石制箭头。
“楛矢石砮”,是长白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长白山诗词选》就收有曹植《白马篇》中的“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和《矫志诗》中的:“门机之间,楛矢不追”的诗句。
陆游的《建安陈希周官海南为予致两柱杖其一促节竹其一桄榔也》中亦写道:“雨渍岚侵藓晕重,石砮楛矢正相同。
”陆游还在诗中直写鸭绿江:“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出塞》);“鸭绿桑干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书事》)。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在《小圃五咏》中,第一首便是咏《人参》,开篇即“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
”可见,在宋代,长白山的人参还不如太行山的人参名气大。
尽管如此,其能在苏东坡
的手下有一笔,亦足可庆幸。
而到清代,太行山的植被被破坏了,人参亦失去生存条件,长白山的人参便名贵起来。
在乾隆笔下,则是:“即今上党成凡品,自昔天公葆异珍”。
真乃历史无情。
说到长白山文化,不能不提到李白。
李白亦为长白山文化助笔。
请看李白的《高句丽》: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这首五绝,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高句丽人的风情点。
李白还有一首《送王孝廉觐省》: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李白的这首五律,是写给渤海国太守、后出使日本的大使王孝廉的。
这是笔者在辑笺《长白山诗词选》时多方
考证得出的结论。
长白山下历史上存续时间最久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高句丽、渤海国,李白均有诗作,足见长白山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渊源关系和深厚底蕴。
同时,亦可起到以诗证史的重大作用。
高句丽和渤海国,均属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至今,长白县尚存渤海国遗物——灵光塔。
唐诗中不乏写长白山之佳作,宋词亦然。
张元干的《念奴娇·题徐明叔海月吟笛图》中直写:“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
”“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
”堪称定评。
“鸡林”,唐时指新罗,宋后及至清末民初,渐指吉林。
“鸭绿”,即鸭绿江。
“池”,天池是也。
其前句为“群玉峰峦如洗”,可见徐明叔这幅画十分逼真,直写出天池周围诸峰如洗之胜!
尤其令我们惊喜的是,词的源头,探来探去,竟探到《长白山诗词选》中。
这就是隋炀帝和王胄的《纪辽东》。
隋炀帝的《纪辽东》之二如下: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异风。
清歌凯捷丸都水,归宴洛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词中所写“丸都”,乃高句丽都城国内城之守备城——丸都山城,据此及《纪辽东》之题,笔者将其辑入《长白山诗词选》中。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中第三句为“清歌凯捷九都水”,乃误,余将其改为“丸都”。
从四首《纪辽东》词中可见,这是规范的“七五为章”、“定格配乐”歌辞,且为燕乐,完全具备唐宋词的体格特征。
与此一致的,在敦煌曲子辞中就有45首《求因果》,宋词中的《双头莲令》、《武陵春》、《祝英台》等,格式同于《纪辽东》,只是在平仄、用韵方式上略有变动。
所以,完全可以说《纪辽东》当是词的源头。
由此足见长白山文化与长白山诗词在中华文化宝库
中处于重要地位。
长白山文化,堪称博大精深,它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长白山文化,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同时也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从历史和民族的角度说,有肃慎文化、渤海文化、契丹文化、女真文化、高句丽文化等等。
从考古学角度上说,有牛河梁文化、小河沿文化、白岔河文化、抚松文化、长白文化等等。
从地质学角度说,有寒武奥陶分界线大阳岔文化。
从生产生活和文学艺术角度说,有渔猎文化、人参文化、木石文化、冰雪文化等。
从近现代革命史角度说,有抗联文化、四保临江文化等等。
从时代的角度说,有反映长白山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
上述各方面,又通过神话、传说、传奇、小说、曲艺、诗歌、绘画、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剪纸、动画片、电视剧等各种文艺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丰富多彩的长白山文化宝库。
开发建设长白山,必须开发建设长白山文化。
这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提出“树立长白山文化旗帜,形成长白山文化流派”,“努力把白山建设成文化富市”,就是基于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这一战略思想提出来的。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要求我们要树立大文化观念,大力弘扬“拼搏奋争,开拓创业,多做贡献”的长白山精神,围绕白山的开发建设,不断进取。
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生产力。
不论是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文艺,还是风俗、观念等,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
文化力不仅具有认识、教化、审美、娱乐的功能,也具有经济的功能。
尤其在智能生产力的条件下,明确文化的经济性和经济的文化性,都是很有意义的。
经济落后没有地位,文化落后没有品位。
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档次,即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品位。
按照这个思路,白山的物质文明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文化工作更活跃了。
文学创作、书法绘画、摄影剪纸、广播电视、报纸图书、群众文化等各
方面都有新的收获与成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白山的物质文明建设。
发展长白山文化应该有所作为,也一定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