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模式的思考——郑永年中国模式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为中国辩护,读书报告

为中国辩护,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为中国辩护》一、本书的概况《为中国辩护》一书是“郑永年看中国”系列之一,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该书的内容,那就是:一个背景,两条主线,若干内容。

毫无疑问,背景即为全球化,两条主线分别为外部崛起和内部改革,若干内容则包括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和外交等。

这本书给人的整体感觉不是很好,看起来很散,根本不像是一本完整的书,倒像是一篇篇的评论文章硬生生地被归类、整理,成为一本所谓的书。

但是细细读来,倒感觉到了作者对中国的内忧外患分析的很是透彻,关于中国崛起的应对策略也颇有指明方向的意义。

尽管作者在撰写每一篇文章时都尽可能地保持着客观的写作态度,但作为一名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会为中国“辩护”,也许这种“辩护”是为不成功找借口,但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心态。

二、本书的主要观点第一,从始至终,作者都在强调一种平衡。

外部崛起和内部改革的平衡,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平衡等。

平衡即度,只有适度才能保持崛起的稳定,才能实现和平崛起。

第二,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外部崛起面临着西方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西方国家希望我们中国融入他们的体系,并为他们承担责任,以使他们从中获益。

他们甚至更希望我们按照他们的思路去改革,并最终为他们所控制;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又抵制我们崛起,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符合他们预期的大国,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第三,中国的崛起是不平衡的。

中国的崛起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既不是军事上的崛起,也不是政治上的崛起。

无论是在硬力量还是软力量方面,中国的崛起都面临着很大的制约。

并且,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不是因为中国有比西方更好的监管机制,而是因为中国的金融资本还没有发展起来。

第四,作者认为,中国的外部崛起和内部改革中,内部改革不足,内忧先于外患。

因此,作者坚信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自身的建设。

政治上要加强制度改革,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产权保护,发展文化软实力,调整国人心态等。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
经 验 的极 大 兴 趣 , 为 即 使 在 西 方 , 些 对 美 围 和 西方 模 式 因 那 不 再感 兴 趣 的 西 方 人 也 开 始 看 重 中 同模 式 。 前些 年所 谓 的 要 以“ 京共 识 ” 代 “ 盛顿 共识 ” 北 取 华 的讨 论 就 是 起 源 于 西 方 , 非中国。 而 中 国 模 式 的 范 畴 应 当 涵 盖 从 中 华 人 民共 和 罔成 立 到 现
意 义 在 于其 到底 是 否 能够 成 为 有 别 于 从 前 其 他 所 有 现 代 化 模 式 的 一 个 替代 模 式 。 战 后 , 界 的 发展 模 式 基本 上 分 为 二 世
苏联模式 和西方模式 。 现在苏联模式 已经解体 , 只剩下两方 模式 。 西方模式主要指 的是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 。 美国在冷 战结束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旧 , 力量推行其模式 , 有 即人们
长 , 这 样 的 历 史 ! x 并 不 多 见 。中 国模 式 的 崛 起 不 仅对 中 但 t ̄ lq ,
罔未 来 的发 展 具 有 深远 意 义 ,对 世 界 的 发 展 尤 其 是 对 发 展 中 国家 的 发展 也 具 有 借 鉴 意 义。 对 中国 模 式 的认 识 需 要 很 长 的 r l 花 费很 大 的努 力 。 文 主要 想从 政 治 和经 济 两 个 l'  ̄H q, 本 方 面 , 巾 国模 式 做 些 探 讨 。 对
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 。 但实 际上 , 如果不讨论 中国的政治模
式 , 很 难 理 解 中 国的 经 济 模 式 , 为 到 目前 为 止 , 国 的 就 因 中
经济模式正是 中国的政治模式 促成 的。本文主要从五个方 面来讨 论中国的政治模式 。
1经 济 改 革 与 政治 改革 的关 系 .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读了郑永年写的《中国改革三步走》,学到很多东西,加深了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的问题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了现阶段我们改革所面临的任务和选择。

非常感谢这本书带给我深度的认识,再也不会人云亦云的评论党和国家的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我们的问题和分析我们的前景。

首先认识和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治经济的发展及其产生的问题,其次是明白了当前我国复杂的政治现象之所以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就是理解了目前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改革现状以及明白了国家实施一些政策的原因。

不过由于本书写作时间较早(2011年),当时存在的很多问题,现在都有较大改善,比如说腐败问题,简政放权问题和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等。

但本书确实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和改革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改革步骤,主要分析我国改革分三步走的原因、现状以及三步中每一步改革的现状以及问题,同时作者也分析了三步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深层次的分析了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的根源。

第二部分介绍改革策略,主要整理了作者写书之前发表的一些文章和接受的一些采访,作者在分析现状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观点。

接下来我就写一下我的读书收获和感悟。

最近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是快速发展中的问题也在逐渐显现出来,比如,我国尚未建立保护改革成果的机制,而且一些改革成果正在流失问题;党和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当然这两年有很大改善;贫富差距大等社会不公平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甚至有些人开始怀念毛主席的时代,把这些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要是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取得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

面对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而非推卸责任。

书中提到了前总理温家宝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的论述,第一,以往改革的成果要用政治改革来保障;第二,目前所面临的改革困难要用政治改革来克服;第三,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要通过政治改革来实现;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基本的社会的公平争议和长治久安要通过政治改革来达成。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中国模式》读后感——一本教会你如何看中国的书郑先生的《中国模式》,是一本针对中国现状描写得极为全面的书,其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政府,政策,执政思路,发展方向等内容,其涵盖内容之广让我对于我所生活的国家很多方面都有了崭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在改变了我以前对民主的一些认识的同时又让我对一些以前不了解的方面开拓了见识。

可是写读后感却难到了我,这本书的深度见解让我不知如何下笔,郑先生已经把中国模式分析到了我需要消化很久还不一定能理解的地步,因此我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评说这本书,只能从文内的一些部分拓展出我的见解。

在21世纪,中国模式的崛起是震惊世界的一个大事件,它的影响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也就是20世纪,但“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和争论却发生在本世纪。

因为改革开放开始于对内改革,也就是上个世纪,但对外开放却是本世纪的重要任务,才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推动作用。

因此看中国模式不仅要在中国内部的角度往外看,也要从外部的国际环境往里看。

贯穿《中国模式》这本书最大的一个话题就是民主,然而民主政治如何建立,如何运行,如何发展,是国际范围内一个难题。

没有人说得清什么样的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即使人民有选举权,人民也觉得自己手里没有真正的权利,这是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尽管民主政治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但民主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果民主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得不到保证,那么只会引发社会不满,到时候没有人会在乎民不民主,只希望有人可以领导大家脱离这种困境;然而在政府领导下经济一般都会发展,可是个人利益问题又会让人民不满,所以民主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政治难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很重视国家制度的建设,也就是政治改革。

民主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其中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

除了民主化,中国还有其他很多同样重要的目标,如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等。

《中国模式》读后所思

《中国模式》读后所思

《中国模式》读后所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模式的优势显露无疑,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

最近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感慨良多。

什么是中国模式?比较官方的定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以上定义太学术,通俗的讲,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发展方式。

中国模式不能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也不能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加以教条式的理解。

中国模式是剑走偏锋的结果,它跳出“发展悖论”的陷阱,避免了种种预言中的风险,创造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将中国模式归结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中国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发展经验问题,但是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来说,则是一个战略问题、价值问题,而对于中国的未来而言,这些发展经验将指引着中国继续高速发展。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国模式的意义在于开拓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价值观的现代化道路。

随着中国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世界的走向不再单纯由美国和欧洲所决定。

中国模式是一个在自身经验教训的累积中不断反思和超越的发展模式,它既追求速度,又保持平稳;既保护暴富,又注重均衡。

这种自我调整、不走极端、善于化危为机的智慧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下面主要就人民比较关心并且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主政治和国家权力两个方面来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中国模式”是建构在复杂的国情和国家治理难度较大的现实之上的,法治经验严重不足,发展与稳定、繁荣与公平、民主与和谐的矛盾十分突出。

民主化作为国家建设的过程,必须进行精细的考量和细致的安排。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建立合法的、主权的、对人民负责的国家机器远比精英之间进行你死我活的政治游戏重要。

对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

对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

对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中国模式”是近年来经常被提到的一种发展模式。

尽管如此,不同的人们对于“中国模式”的理解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并通过五个具体的例子证明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国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特有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政府的指导性计划、市场的发掘和整合、社会的压力和反馈、产业链和市场链深度整合等多种因素。

其重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引导。

政府是“中国模式”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计划、政策、法规等手段,引导和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创造条件,鼓励企业的发展。

二是市场化运作。

开放、竞争和市场化是“中国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硬道理。

市场是资源分配和价值创造的主要手段,政府不是市场的替代品。

三是产业链和市场链深度整合。

中国模式注重整合,是产业链和市场链深度整合的过程。

这是一种高度负责任的、高度协调的发展方式,需要各个产业、各个区域之间的密切协作和相互促进。

二、“中国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扶持国有企业在“中国模式”中,国有企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多种手段扶持国有企业,包括颁布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及市场竞争力。

例如,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国企是中国资源保障及发展掌控者(例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

同时,国有企业也承担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重任。

因此,政府需要在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的同时,保证其健康、高效地运营,同时也需要在引导和监管中依照市场逐渐逐步推动私有化和市场化。

2.鼓励海外投资和贸易“中国模式”中,政府推动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和贸易的方式实现跨国发展。

中国对外投资手段多样,包括并购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方式。

在近些年,中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外直接投资数量逐年增长,企业走向海外的范围也更广。

3.鼓励城市化和差异化发展在“中国模式”中,城市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中国辩护---郑永年》读后感

《为中国辩护---郑永年》读后感

《为中国辩护》读后感----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中国辩护》是郑永年教授近十年来对于中国政治、社会、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的一系列评论文章。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首先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取得非常好,因为它较准确地表达出来了这样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对于“中国威胁论”等妖魔化中国的不公正言论的反击,表达了我国和平崛起的道路信心,有力地捍卫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二是作者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辩”清历史与现实,讨论并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所面临的挑战,以此来为中国出谋划策,维“护”中国的可持续和进一步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结合本书中的内容谈谈我自己对于中国崛起的认识。

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就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家,并且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内超过美国,没有人能否认中国正在崛起,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但是中国的崛起并非全方位的,它更多地表现在了经济方面,而与之相应的政治、文化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崛起。

中国的崛起之路并不平坦,有很多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在阻碍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经验在苏美冷战结束后,苏联倒下了,美国建立起以了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社会秩序体系。

中国想要另起炉灶已毫无可能,被迫加入了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但是中国的这一历史战略抉择是明智的,中国大力进行改革开放,积极融入西方的政治经济体系。

为此,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这一举措符合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让中国在经济融入西方体系而促使政治上的“和平演变”的设想,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存在着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因此,当我们现在看到中国能够在取得经济上辉煌成果的同时保持政治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是多么得难得。

中国的辉煌成就引起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方法,用近年来很火的一个词说就是“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是由中国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有机组成的系统,它的核心是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模式,通过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相互关联和加强来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成就有赖于这个模式。

对中国模式的思考

对中国模式的思考

对中国模式的思考——写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后2120110187 唐悦谈到中国模式,我们应该先把中国模式与苏联模式区分开来:同样都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有何不同之处呢?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与时俱进四个字。

苏联模式注重工业发展,轻视农业;在经济方面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制度。

乍听起来似乎这是一种很不合理的发展模式,然而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苏联模式弊端多多,那么它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呢?可见,最初它一定是有优势的,是得到人民拥护的。

其实苏联模式有它的优越性,它能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靠着这种众志成城的发展模式,苏联才能成为二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那么,既然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头号代表已经显露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越性,为什么这样一个大帝国最终会走向分崩离析呢?在这里分析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似乎离题太远了,毕竟我们是要以史为鉴,总结这三十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展望未来的。

那么,长话短说: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不应该是一个个万年不变的条条框框,而是应该随时根据社会现状,国际形势做出变化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思维一旦形成一个固定“模式”,那么他的创造性也将大打折扣,社会也是一样。

纵观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发展模式是一成不变的。

那些墨守成规,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及时调整政策的国家,不管曾经多么辉煌,都已经消失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了。

所以,我们能说今天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我们的社会就好像成长的树,需要不停地进行修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修剪什么?是那些长斜了的树枝,如果不及时将侧枝剪掉,它们会夺取树的养分,树干也不会粗壮。

树的根基是不能动的,一旦根基不牢固,再高大的树也是岌岌可危,随时有倒掉的危险。

以苏联模式为例,尽管它在一开始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需要技术手段和经营手段作为有力支撑的时候, 它就显出明显的后劲不足。

关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

关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

关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中国模式”是通向现代化诸多模式中的一种,尽管还不成熟。

却反映了我国现代化的探索历史,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中国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和多层次的社会发展模式。

所强调的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来思考它的整体性。

标签:中国;模式;思考学术界有关“中国模式”研究中使用的概念还没有统一,常见的有“中国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模式”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等名称,内涵有较多交叉,且区别不清。

我认为这些概念的内涵大同小异,使用时因为侧重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其实质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开拓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一、中国模式的含义“中国模式”产生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转型中国家。

这是一种将中国实际状况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潮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6]。

因而,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去概括。

“中国模式”的独特性可以做其他多种概括。

在我看来,中国模式”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另一种说法。

关于中国经验、中国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中国模式”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发展路径选择上的道路之一,充分体现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中国模式的内容“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并统筹运行的统一整体。

“中国模式”就是改革模式

“中国模式”就是改革模式

“中国模式”就是改革模式
时代周报:两年前您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八大以后的今天,您对“中国模式”是否有新的理解?
郑永年:我在几年前提“中国模式”的时候,跟中国国内一些学者所提的“中国模式”是不一样的。

因为他们所提的“中国模式”基本上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

保守者会说“中国模式”很好,激进者就主张通过改革去掉这个模式。

而我说的“中国模式”则是把中国的发展看成一个客观的理解对象来理解,它有很多的经验,也面临很多的困局。

现在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化,我更相信,“中国模式”是存在的。

中国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

模式是一种文化、文明意义上的大的架构,而不是具体的政策。

政策是一直在变化着。

我对“中国模式”的理解依然没有变,还是跟其他研究者不一样。


并不认为中国会变成西方的样子,我觉得中国还是会按自己本身的逻辑走下去。

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特别是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雷默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把中国模式比喻为“北京共识”以后,从国际到国内掀起了对中国模式的热议和讨论。

本文就中国模式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予以探讨。

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是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转型而形成的,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经济方面:所有制结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不再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绝对地对立起来;分配原则,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全社会共同富裕;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政治方面:国体,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直接标志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职能;政体,是实行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战略,坚持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障人权,发展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文化方面:意识形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多元兼容并存;思想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又要关心和照顾个人利益,使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权力干预学术,禁止另一种风格和学派;文化战略,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所创造的主流文化为主体,纵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横向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对话,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这本书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次深刻思考和探究,其中包含了众多有关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精彩观点和分析。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作者对“中国模式”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指出其具有多元性、实践性和革新性等特点。

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个道路被称为“中国模式”。

其次,作者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改革开放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分析,强调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和适应性。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收入分配不均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最后,作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做出了一些展望和预测。

他认为,中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重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模式》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历
程和现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为人民谋求更多福祉。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中国模式”之我见——《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谈到“中国模式”,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一般指两样,一是“中国经济模式”,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新型发展道路。

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尽量降低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把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由邓小平提出并坚决执行的。

社会主义是唯一的,但道路可以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经济上来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

实践证明,单一的和过分超前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模式是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践证明这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我们党还在经济运行体制方面作出了重要选择。

根据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体制只能是计划经济。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为时尚早自盘古开天劈地,泱泱华夏到今天,已经流淌五千年;自领袖毛主席带领人民翻身做主,新中国也走过了六十二年;千年以来,生产总值占世界约三分之一,人口约占世界三分之一,中国中国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类科技教育的高峰、人类文明的灯塔。

中国第一,一直是常态,其必然遵循着一个模式,然而这个模式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

因为1840后,百年国耻,中国从各个方面都一落千丈。

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1949年以后,以朝鲜战争和两弹一星为标志,中国重新站立起来了。

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勤劳奋争,顽强进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绩。

2005年,中国总产值世界第四,2008年,总产值超越德国,世界第三。

2010年超越日本,世界第二!当百年前的积贫积弱和今天的辉煌成就摆在眼前,人们不禁开始变得骄傲与自豪,而我们也的确有理由骄傲和自豪。

可这种骄傲与自豪现在真的能够变成一种能推广的世界的、成熟的、可复制的所谓中国模式吗?中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但目前,所有的这些理论研究还不构成更普世、更完备、可复制的“中国模式”。

提出中国模式的学者的依据无疑是中国今天的成就,主要是经济上的和由经济成就带来的政治上的地位与军事上的发展。

然而我们应该清楚,今天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包揽一切的大政府;2、欣欣向荣的民营企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过抗日战争和内战,中国百废待兴,中国进入了三年的稳定与调整期,到1952年,国家经济稳定,一切走向正轨,接着就是为期四年的三大改造,到1957年,国家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私营、个体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49年的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与零。

至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地位。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5篇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5篇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5篇第一篇:《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也逐渐在国外媒体中升温,慢慢地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在随后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经济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实现平安的过渡,更是让这个概念变得炙手可热。

而郑永年先生正是围绕“中国模式”这个问题,在对比中外的许多经验,经过自我思索和总结之后,对一个个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在仔细学习郑永年先生《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佳作以后,会发现在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政治和时事问题,原来有些困惑的地方现在变得豁然开朗了,而书中所提及的许多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都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在着力研究“中国模式”的概念上,文章内容顺着作者的思路慢慢展开,对中国模式中所存在的十二个问题做出了详尽的回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其中政治,经济和社会始终是贯穿着文章的主基调。

在读完其中的“必须保卫社会:中国的政策开放与社会政策”一章以后,自己的心中深有体会,下面就这个话题通过引述文中的若干观点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本文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政策为主体,分析了改革发展的原因和出现的社会后果,使用奥尔森和波兰尼理论来论述在中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中,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等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的正确性,同样对伴随着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做了详尽的介绍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郑永年先生在文章的开篇通过提出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私有化和民主化理解为“国家——社会”式的分权,中国共产党尽量代表最广大人民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政府权利的管限四个论点,引出改革和社会政策的问题。

以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雄心勃勃的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为起点,中国的改革开放帷幕就此拉开。

如果我们研究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以前的改革很少有成功的,即使成功了也难以持久,如古代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和近代的“戊戌六君子”,究其原因是并未找到改革的命脉。

中国模式读书报告

中国模式读书报告

前一段时间,拜读了郑永年老师的大作:《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说一句实在话,没读懂全部的意思。

我想这是有原因的,第一,这是一本政治学学术著作,要是一个政治素养不高的工科男就能够轻易读懂,那这本书也称不上“学术经典”了;第二,在中国真正的政治生活距离我们遥远,比如没有明显的感觉到权力分配和制约我又如何去理解中国的权力结构呢?所以对于很多独到的见解却不能引起共鸣;第三,很多概念也是朦胧中的一点感受,盗用一个网络用词“不明觉厉”(不明真相,感觉很厉害或者有道理)。

到底存不存在中国模式?这个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是举世共睹的,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成果是巨大的。

在我看来“中国模式”不是凭空而来的,正如《旧制度与大革命》里面所讲的那样:经历过大革命过后建立起来的“新制度”不能完全脱离被革命对象的“旧制度”,完全脱离的“旧制度”的“新制度”必然是要被历史所遗弃的。

我认为“文革”所走的弯路,正是从侧面验证了这样的一个历史规律,遗弃所有过去的制度、文化甚至是风俗习惯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并且最终这样建立在“空中楼阁”的“新制度”最终还是要被历史所遗弃的。

想要理解“中国模式”,我认为一定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的历史出发,中国的文化出发。

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可能在一个地方跌倒很多次,可能每次的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从实际来看历史惯性是巨大的。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已经深深植入到每一个中国的脑子里,存在于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今天,很多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中国文化背景。

我就写一些我觉得有感触的东西。

1、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来看,文化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战争年代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敌热情,民族主义才占据着主导地位。

其实,就是这样战时的民族主义也不是自发的形成的,必须需要一个领袖,如孙中山、毛泽东就是这样的精神领袖。

战后,这样民族主义情绪也日渐衰弱,中国人民谋求和平和发展是最重要的事,意识形态日趋淡化。

《中国模式》读后

《中国模式》读后

读《中国模式》后的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政治精英重新调整和思考中国革命的方向。

技术和军事力量的发展并不能让中国变得真正的强大,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主权、民族主义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当时,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以及共产党统治地区施行的大量措施和“主义”都是对其的实践。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欧洲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毛泽东时期的“激进”革命,中国的改革与“中庸”之道逐渐衔接更加紧密。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所有制问题,而中国领导人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总结,提出了改革开放和“三个代表”以及其他有意义的理论,卓有成效。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资产阶级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一个代表阶级,这个阶级对国家制度、政策有强大的影响力,稀缺性资源将不断流入这个阶级。

他们与其他阶级利益相对立。

主要利益阶级之间和内部都有很多的矛盾,财富缓和了这些矛盾。

现代的西方国家提倡的资本主义是一定意义上的民主资本主义,工人以及相应的阶级组织能够很好的产生、成长,在阶级斗争中各自寻觅自己的利益,行使权利和义务。

各种利益代表积极对西方民主和国家发展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即使单纯的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和民主进行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改变了很多。

中国有大量的农民在贫穷落后的农村,这些农民的所经历的历史和由此形成的本性,使得他们与其他国家的农民有许多的不一样,没有多少经典理论对其有深刻的研究。

历史上看,农民在中国每个朝代力量和作用是巨大的。

农民,这一角色在中国形成了特别的阶级。

民国以来,中国治理从组织和和意识形态为基础想政治制度转变,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当然意识形态也将在未来中国治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国党和政府也有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中国是“党政合一”的行政治理模式,党内出现问题能反映到政府的执政过程中。

“意识形态衰落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党内大规模的腐败”,行政治理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政治方法在调控越发突出,过去的中国政府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作用,现今应该与制度建设放在同样的位置。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书体会郑永年先生在《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中,围绕中西方发展的比较,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由来、重合(联合)、矛盾等复杂关系,中国国家建设与政治民主建设的关系,中国政党制度及其内在转型革新,中央地方关系(集权与分权)沿革,公民社会建设在中国的前景,乡村民主和中国政治进程等课题,对建国三十年的“中国模式”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认为,中国并没有什么模式可以效仿和追求。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不是从任何主义出发,来做些无结果的实践,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政治情形出发,对现行制度进行渐进式的重建。

重要的不是定性,而是从学理上深入、理性地来思考这个“模式”是如何而来,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又陷入了何种困局,如何才能改进它,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

全书以此为基调,议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读来发人深省。

首先,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对国家发展道路,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道路的探索,无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中国的迅速崛起。

全书将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四点,一是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二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三是先易后难的优先顺序,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四是不断地试验、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制度创新。

从政治体制上讲,它保证权力与力量的集中,从而能一方面为人民提供权利保障,焕发社会活力,使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获得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另一方面集中民力,民智,集中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实现国家稳定而有效的发展。

从经济体制上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结合;国家的主导作用与市场的基础作用相结合;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中央集权与地方集权相结合。

正是中国模式的这些优势,使得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能迅速得以缓解。

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

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

中国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为:第一,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稳定压倒一切。

第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五,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坚持渐进性。

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都是发展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又需要完善制度的保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如果制度极不合理、政治上动荡不定、天下大乱,就谈不上发展。

发展中国家往往经济体制不成熟和完善,政治上也往往不稳定,政治稳定有赖于制度完善和经济发展,完善体制则需要制度创新即改革,而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或再分配,又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因此都有一个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问题。

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中国的经验是: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手段、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是必备条件,三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改革和稳定应该为发展服务,发展能够促进改革和稳定,改革必须带来发展,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也不能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更不能因为害怕不稳定而不改革,要尽量使三者协调统一、互相促进。

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不成熟不完善。

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还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工业、城市、东部地区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西部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严重,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分享不均;公共品供给不足,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法制不健全,诚信等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非常惭愧的讲,虽然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从未沉下心来认真地去思考、去体会我们这个大家庭从贫困落后走到现在的每一步艰辛,以及在这个貌似平静的世界里所面临的各种荣辱是非。

而仅仅是把自己当做是一介浮萍,任凭社会上各种风浪的突然来袭,不知所向的随遇而安。

若不是因为老师精心推荐的这本“中国模式”,真是很难想象该怎样把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各种理论与当下的中国面貌加以融合。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向来对时事政治并无刻意关注,我也就只能管中窥豹,从自己较为狭隘的观念出发来谈一下对此书中一些方面的理解了。

就书中所述,中国模式的范畴应当涵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的六十年。

前三十年可以理解为“试错”式的发展,从而为后三十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继续革命”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共和国的主要特点。

中国模式反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

那么,中国模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战略、政策、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呢。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发展经验问题,对西方国家来说则更多的是价值理念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实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正是因为学者们对中国模式的理解不同,认识不够深入,加之其自身还处于发展变化中,所以作者才在书中强调说对中国模式的探讨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

中国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成为能够让其他各国不敢轻视的大国,是有很多成功经验的,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环境,前辈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出了中国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方面:政治改革、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正义是持续发展的前提、用政治和行政手段保护产权、社会多元促进政制改革,实践证明,这可以作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同时可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模式的思考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
摘要:中国在过去30 年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都创造性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体制。

这种体制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模式。

郑永年对“中国模式”从概念、性质、内涵、特点、到对世界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归纳总结,这对我们进一步建构与“中国模式”相适应的、且能够和西方相沟通的话语和理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字:中国模式;改革开放;发展战略
一、中国模式简介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模式”正逐步在国外媒体中升温,成为本世纪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模式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引进西方式的政策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政策、规则、路径和方式,逐步实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

中国制度渐受追捧的重要论据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高速上升。

这种“成功”让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考虑走中国式的道路,而一些发达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等经济问题时也试图从中国模式中得到启发。

在郑永年看来,“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中国6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客观事实。

不能否认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之处,但“中国模式”的确存在困局。

郑永年清醒地指出:“中国并没有什么模式可以效仿和追求。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不是从任何主义出发,来做些无结果的实践,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政治情形出发,对现行制度进行渐进式的重建。

”重要的不是定性,而是从学理上深入、理性地来思考这个“模式”是如何而来,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又陷入了何种困局,如何才能改进它,使它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贯穿全书的基调。

二、中国模式的形成
中国模式是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道路的总结;中国模式是将改革,发展和开放,三者贯穿于其中,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中国模式既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同时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另一方面体现了特殊时代的特征,民族特色和制度要求,在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创造了新的模式与经验。

在邓小平和江泽民时代,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革命党转型到执政党,这是
中共的第一次转型,这次转型使中共从改革前用革命方法治理国家的政党转变成一个用行政方法治理国家的政党。

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实际上是党的第二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的主要特征就是技术官僚制度或者专家治国制度的出现;第一次转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意识形态的重建。

中共有两大支柱,一是组织,一是意识形态;第一次转型的第三个特点就是领导层接班程序相对制度化。

第二次转型,即从行政治理向政治治理转型。

首先,确立新的“主义”和意识形态;其次,执政党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扩展自己的阶级基础;第三,重新界定党和行政的关系;第四,要建立党内民主代表机制;
中国政治的各领域、各类问题,都有自身复杂的历史积淀、利益纠葛,根本无法套用任何一种西化的政治框架和模式原型,只能艰难的冲破人和社会组织的行为惯性,对现行制度进行渐进式的重建。

并且,虽然当今中国政治领域的惯用术语已经大幅度更新、“接轨”了各种现代政治概念和体系建设,但是中国政治的基本问题、核心利益仍然保持了几十年以来的一贯性,这也会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到治国之难和国家建设的艰巨程度。

三、政府的工作
政府人员应把自己角色定位清楚。

首先,要回答国有部门边界在哪里的问题。

国有部门要有个边界。

国有部门不能无限地发展,不可以无限地去侵犯非国有部门的领域。

要让两个领域保持相对平衡的空间,容许它们互相竞争。

国有和非国有两部门之间的公平竞争很重要。

其次,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职能和领域,应该搞清楚。

政府可以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哪些领域政府应当发挥作用但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哪些它应该退出来的地方它没有退出来,这些问题都要弄清楚。

像社会改革,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环保等社会政策领域,政府显然都还做得不够。

再次,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中国领导层提出的“和谐社会”,目标很好,但这个目标和所使用的实际手段则是完全脱节的。

政府只有经济政策,而社会政策贫穷不堪。

在很多场合,都是用经济政策取代了社会政策。

举个例子,要建立和谐社会,就要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比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等。

在所有国家,这些方面都是需要国家大力投入,但中国则不然。

这些本来需要国家大力投入的领域,往往成为暴富的领域。

在社会政策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往往是通过牺牲社会的方法来谋求经济的高速发展。

这样就使得中国社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发展越快,社会被破坏得越厉害;社会越脆弱,经济发展越不可持续。

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国富民穷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改变,各级政府就会演变成学界所说的掠夺性政府。

扶贫、提高劳动收入、改变产业结构、税收制度改革等等,都可以改变国富民穷的情况,实现社会公平。


个公平的社会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政府也才具有高度的合法统治能力。

四、中国模式的缺点
中国的发展模式远非十全十美。

恰恰相反,中国模式有不少缺点,甚至还衍生出不少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处理。

但与西方主导的发展模式相比,中国模式是比较好的。

西方八、九十年代曾在非洲推行了所谓“结构调整方案”,其特点是削减公共开支、减少政府的作用,结果使非洲本已非常脆弱的国家能力变得更加脆弱。

一般认为这是导致非洲国家经济更加衰败、社会危机恶化、艾滋病严重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在俄罗斯推行了“休克疗法”,今天被很多俄国人称为俄罗斯历史上出现的第三次“浩劫”(前两次是13世纪蒙古铁骑的入侵和二次大战中德国纳粹的入侵)。

五、结论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话语权。

过去要么苏联模式,要么西方模式。

冷战结束后,苏联模式随着苏联解体而退出历史舞台,西方主流认为这是历史的终结,剩下的就是一条不归路:全世界都将拥抱西方的政治制度。

但是冷战后的情况表明世界事务要复杂得多,如果西方的制度真是普遍适用的,那么为什么在第三世界一经推行,则屡屡失败,从菲律宾到海地到伊拉克都是如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模式是一种经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模式更多是一种价值。

但对于中国来说,它意味着现代化本身。

中国的崛起也是中国政治软实力的崛起,这对解决中国自己面临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对许多全球问题的治理、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未来走向,都可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本书把国际上的政治学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真正的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务实作风。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来说,“阅读”自己国家的发展史,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