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原则与办法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进行财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所依据的一般规则和准绳。《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十三条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放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也就是被确认的会计事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对其发生的时间、数量以及文字说明等进行的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与经济活动的事实完全符合。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也将导致错误的决策。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1年加入)融资租赁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往往存在着与其法律形式明显不一致的情形,这就要求会计

核算按其实质进行处理,而不是拘泥于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

3、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原则”,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也就是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会计信息,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提供使用者所不需要的或无足轻重的会计信息。按照我国的情况,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三方面的不同需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4、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改变,应当将变更的容和理由、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贯彻一致性原则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利用上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考核、评价本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根据本期的会计信息去制定下一期的计划,借以进行正确的预测和决策,避免因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而引起分析、判断上的错觉。

5、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的建立,能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可能对各企业、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也使不同企业或不同行业部门会计信息的对比成为可能。这将使得每个特定企业的管理者能通过不同企业和单位之间、不同期间、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对比,发现问题,明确差异,寻找原因,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可比性使来自各企业的会计信息能统一汇总,为国民经济的客观调控提供有用的信息。

6、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这一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送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及时性原则就是会计工作应当讲时效,各种会计处理应及时进行。

7、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在会计核算中坚持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必须做到依据和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应当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8、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确定企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才能正确地放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9、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确认。

在会计核算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10、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

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

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企业应当基于交易或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因为历史成本是资产实际发生时的成本,有客观依据,便于查核,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但是,如果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其帐面价值已经不能反映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的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也称费用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仅在发生支出的当期,这种支出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资本性支出也称投资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可以延长至几个会计期间,这种支出应当作为资产反映,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个收益期间分摊计入费用。混淆了这两种支出都将使企业的资产价值、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失实。如将资本性支出误作收益性支出,会使本期费用需增,导致低估资产的价值和当期收益,而使以后各期收益增加;反之,

如果把收益性支出误作资本性支出,则使本期费用减少,导致高估资产的价值和当期的收益,而使以后各期收益减少。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主要目的是未了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和亏损。

12、谨慎性原则(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记;可能发生的收益不记)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记资产和或收益,少记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处处有风险,为了避免风险发生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必须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估计,如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13、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批漏;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