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

一、企业的所有者

企业是一个通过一系列合约(包括市场合约和非市场合约)而将一定的稀缺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组合起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生产经营的经济单位(或经济组织)。合约是企业产生和延续的手段而不是企业本身。企业是由一定的稀缺性资源构成的,因而资源的提供者有收益权。尽管常常是由资源提供者的利益决定的,但企业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是一个生产经营性的单位,因而非生产经营性单位,如政府部门、政党、社会团体等,不能称为企业。古典企业是所有者兼经营者企业,而现代企业则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现代社会中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和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以及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和虚拟企业以及各种中间形式。

从企业产生到现在为止的数千年的历史中,尽管企业的形态一变再变,但有一点似乎是根深蒂固的,这就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的观念。无论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还是在现实的法律上,股东都被视为企业的所有者,并且是唯一的所有者。但是这一观念已经或正在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并与现实经济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看来,企业不过是一个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并出售各种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的主人是自有资本的所有者,即资本家,企业的目标是为资本家赚足够多的钱,也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在行为理性、完全信息和零交易成本的假设下,企业被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

然而这种企业的定义与我们看到的现代公司多少有些不符。现实中的公司基本上是由一组支薪金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控制的企业,其目标仅仅是保持一个能使股东满意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报率,一旦赢利超过这个最低限度,企业就会牺牲利润增加经营者的效用。经营者的效用包括高额工资、庞大的企业规模、在职消费和社会声望等。其实,即便在古典企业(所有者兼经营者企业),利润也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利润最大化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在现代企业,资本家仅仅是企业股份的所有者,经营者成为事实上的所有者。

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权利的扩大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制企业。目前国有企业从产权结构看,主要有两种形式: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大量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非国有化或民营化,逐渐摆脱国家的直接控制。

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并没有像改制前预想的那样收到应有的效果。主要问题是资产流失、短期行为、赖账、偷懒、套牢、偷逃税款、贪污受贿和在职挥霍等等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可统称为代理问题,它们都属于企业的宏观层面的问题,而且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与目标不一致有关。于是,有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深化国企改革方案,第一种思路是私有化或民营化,现有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应当通过上市流通或出售,实现非国有化;第二种思路主张保存现有国有企业的基本格局,而通过加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解决国企存在的代理问题。

非国有化一定有效率吗?没有一位经济学家能够令人信服地证明,非国有企业一定比国有企业有效率。从现实来看,西方的非国有企业并不总是有效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也并非全是无效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每天都有大批的非国有企业破产和倒闭,同时有大量的国有企业顽强地发挥着非国有经济难以发挥的作用。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不是所有制本身,而是各种所有制形式适宜生存的制度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方式。

激励和监督无疑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两把钥匙。然而,如何激励,由谁监督,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于激励,迄今国内学术界参照外国经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年薪制、股票和股票期权奖励计划、利润分享制、企业家市场竞争机制,等等。这些方式,有的目前尚不具备正式运作的条件,如年薪制需要以企业家的充分竞争为前提;有的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如分享制;有的则不符合中国国情,如股票期权奖励计划。至于监督,从实践来看,世界上有两种主要的模式:一种是强调出资人利益的股东主权的监督模式,另一种是强调股东、债权人和职工利益的共同监督模式。前者以英美为常见,后者在德日较流行。

由于股东直接监督的局限性,英美国家更多地依靠证券市场上的货币投票,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企业经营得好,有前景,投资者愿意投资,股价就上升;否则股价就下跌。股票价格成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由于股权的分散,股东会产生搭便车心理,即谁也不愿支付监督成本,行使监督权,而宁愿以“用脚投票”代替“用手投票”,因此,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其实是很有限的。尽管机构投资者作为大股东,比分散的小股东更有动力对企业监督,不过,机构投资者本身也是需要监督的,只不过使代理的链条延长了一节。在我国,国家固然可以向企业委派监督官员,如董事、监事和督察等,作为国有股权代表对企业实施监督,但由于这些官员并不是真正的股东,没有剩余索取权,难以期望其尽到监督责任,也就是说,监督者本人也会偷懒。如要让监督者尽职尽责,就要对监督者进行激励和监督,这样,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成本却增加了。所以,外部股东主权的监督模式,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并不总是有效的。

与强调股东权利的英美模式比,德日的共同监督模式看上去更适合我国的情况:首先,它不需要一个发达的证券市场。在德日,由于银行和职工的共同参与,证券市场看上去无足轻重,至少不如英美那样意义重大。我国证券市场发育滞后,发达的证券市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历史过程,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人为地加快进程,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其次,债权人和职工的参与,可以分解股东的监督职能,形成多元监督主体,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债权人和职工的权益,另一方面可降低股东的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因为这三者之间具有某种利益或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学家们受自然法财产理论的影响,把生产资料(物质资产)的所有者看作是企业的所有者。即使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也是指劳动者掌握了生产资料,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股份公司来说,企业的所有者就是股东,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不仅法律这么规定,而且人们的观念也是如此。股东作为企业唯一的所有者,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种法律教条和思维定式不仅与社会现实不符,而且在理论上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一,股东和债权人(债券持有者)都是企业的投资者,为什么一个是所有者,而另一个是非所有者呢?如果债权人不是所有者,为什么企业破产清算时,法律规定债权人要先于股东获得清偿呢?怎样理解债权人(如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和相机治理?

第二,企业的资产实际包括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如果企业的所有者是指资产的所有者,那么,人力资产的所有者显然也应当包括在内。现有的法律和理论却回避了这一点,偏执地认为只有股东才是所有者。

第三,如果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说的,“所有者的涵义意味着他拥有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那么又如何理解利润分享和共同治理?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人们谈到所有者,一般是指财产所有权或产权的拥有者。而所有权或产权是指经济主体对稀缺性资源所拥有的一组权利的集合,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从企业的角度看,一种是资产的所有权;一种是企业所有权。资本所有权是指经济主体对投入企业的生产性要素或资源的所有权,既包括物质资本所有权——股权和债权,也包括人力资本所有权。这些权利在企业具体体现为收入索取权和投票权,是由股东、债权人和劳动者共同享有的。至于分享比例和权重,在不同企业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比例,法律和习俗,要素的供求关系,资产的专用性和流动性,风险程度等。所谓企业所有权是指对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股权资本、债权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运营的实际控制权,分为重大决策权和日常经营权。在现代股份公司中,它们分别由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掌握。一般地,高层管理人员同时也是董事会成员,他们与其它董事会成员合称为经营者。因此,经营者泛指董事会,而不是单指总经理。

二、企业的经营者

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法律上,经营者可定义为正式负起行使公司业务与资产支配责任的一批人物。因此经营者基于某种法律资格而获得其地位。

董事及董事会的产生固然是法律安排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是由制度环境决定的。英美具有根深蒂固的私有财产观念和源远流长的股东主权思想传统,因而英美国家的公司法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