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立德树人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立德树人氛围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合肥市四河小学程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走进城市校园就读。很多学校陆续被选定为“农民工子弟义务教育定点学校”,从此,在城市就读农民工子女的数目迅速递增。如何能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区学校,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上的发展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很多学校都要思考的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面。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建设适应农民工子女发展的校园文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
1、学习知识单一片面,知识面狭窄,很多农民工子女只注重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尤其忽视英语和艺术方面的教育。
2、学习能力不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上。缺失自主学习的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足。
3、规范、文明的行为习惯的缺失,尤其在校外缺少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公德意识。
总体而言,农民工子弟在学习自信心、学科基础知识、课外阅读量、知识信息结构以及学习习惯、能力、效益等方面与城区学生相比普遍偏低。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影响:许多学生跟随父母四处打工漂泊,家庭经济条件薄弱,
教育和生存环境恶劣。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教育重视不够,没有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对子女缺失监管和教育,甚至有的家长的不文明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2、学校影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落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以及进城就读前原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的薄弱。
综上所述,我认为:改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适当的思路与对策是:在问题研究框架中,开展各种有效的教育教学实验活动,有意识地建设适应农民工子女发展的校园文化,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弥补、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水平及文明的行为习惯。
三、农民工子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指导思想明确,教育理念创新
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以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拓宽知识的广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
2.组织机构健全,分级管理科学
以健全的组织机构统领各项教学工作的实施,校长总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教导处带领各教研组保证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文化渗透,大队部带领各中队和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学生各项活动。
各中队有各自的特色目标,中队中以小队为单位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成立帮扶互助小组,在生活中对农民工子女进行
帮助和关怀。清晰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便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管理准则入微,制度保障可依
学校要制定各项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变成学校的常规工作,每学期要有相应的计划,每项活动要有详细的方案。还要制订适应农民工子女的学生守则,通俗易懂和生动形象的行为示范。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表扬优秀的个人和集体,反馈和评价每次活动的得与失,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制度上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4.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灵活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力求丰富而广泛,突出“立德树人”的重点,既要再传统的各项课程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还可以开设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发挥学校各项宣传阵地的作用,如黑板报、宣传橱窗、校报、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和微博,让农民工子女主动地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既教育自己,也感染他人。
教育内容除了农民工子女之外,还要关注家长,每班建立家长委员会,开设家长开放日,经常开展亲子活动,定期进行家访、创建家长学校等等。教育内容涵盖素质教育知识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公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的方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理论的指导和教育,更要有一对一的家长帮扶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实际的教育难题。
由于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偏远山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能
力不强,教育手段尽量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让家长和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
5.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完备
各个学校的发展层次不齐,因此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首先要保证学生基本的学习,每所学校至少要配备电脑、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学生活动操场等基础设施,有困难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比如没有宣传橱窗可以收集废纸箱制成宣传展板,没有专门的阅览室可以建立班级流动图书角,没有活动室可以在放学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等等。还可以挖掘社会力量,联系周边单位,努力为农民工子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完备的师资力量,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以通过交流、学习,挖掘自身潜力,合理分工,从不同方面帮助农民工子女成长。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交警、医生、社区工作人员等社会上的专业人士来校讲座。通过他们的精心备课,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农民工子女开拓眼界,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6.方案计划细致,评价反馈及时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开学前即拟定了细致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计划,每个班级、每位老师还要有各自独具特色的计划和方案。学校的校园文化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文明礼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模块。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有根据专门的突出问题进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活动,教育农民工子女和家长遵守交通规则,
文明接送。各项教育活动要有系统性,符合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每一次活动都做好详细具体的记录,建立档案进行总结和讨论,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特色的教育案例汇总。
7.考核形式多样,奖惩措施有力
每学期都要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发展各方面进行调查,可以以座谈会、问卷等方式,向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了解学生的情况。活动后,对农民工子女进行考核,关注农民工子女是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获得某些方面的提高与进步。对农民工子女的进步要进行及时、有力的表扬鼓励,对仍然存在的不文明言行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优秀的农民工学生,可以颁发证书,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号召同学们都向其学习。
除了对农民工学生进行考核,还要对学校教师和各部门进行考核。考察教师和各部门负责同志是否按照学校的制度要求,积极、认真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优秀个人与优秀集体的评选制度,表彰工作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对不作为和成效不明显的要给予指导和帮扶。
农民工子女学校之间也可以开展评优活动,相互借鉴学习观摩。定期走访优秀的学校学习经验,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目前,各个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时间不长,发展良莠不齐,,需要不断思考和学习,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发展之路。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致力于农民工学校校园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