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觉语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视觉语言
∷王广文 WANG Guangwen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of Visual Language

要:视觉语言是设计艺术实现视觉传达的设计语言,它既包含了基本视觉造型语汇,又包含了起类似语法和修辞作
用的造型法则,以及由此产生的设计语义。注重视觉语汇的有机结合以及在不同语境下选择适合的视觉语言组合方式可 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达。 关键词:设计艺术 视觉语言 文字 图形 视觉传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视觉语言的意义
广义上讲,人类的设计艺术史是从人类有意识地用信息 符号纪录自己的思想与活动,装饰生活环境以及所使用的物品 而开始的。现代艺术设计依然是继承和创新信息符号,并使它 们更有效地实现信息传达。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霸权的传 媒源源不断地将海量的信息抛给受众,信息的增多给人们提供 知识和娱乐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浮躁、更加游移不定,没有 人能够把如此多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读解,人们只能在信息的海 洋中寻找那些更形象、更生动的内容进行消费。使得大量信息 “传而不达”,造成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的浪费。如何使信息 实现传达,关键在于对视觉语言的准确把握。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经济的强势 地位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历史文脉被割 裂。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强盛,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增强, 传统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折 衷,中西方艺术的折衷,从而产生新的设计文化以适应现代 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难以割舍的情 结,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五千年文字与图形元 素,继承发展这些元素,与现代生活融合,创造新的视觉文 化,成为设计师们的历史使命。
3.视觉语言的运用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产生于生 活,因此文化没有孰是孰非。设计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做 成部分,必然有其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规律体现在对视觉 语言的运用之中。 3.1 文字与图像共同实现传达 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表明,文字产生于图
64
形,在图形无法满足人们传达信息,尤其是一些抽象信息 的时候,图形逐渐符号化便形成了文字。文字作为约定俗 成的信息符号系统,由于其简便而更能携带大量信息,能 把有声语言固定而消除了时空的限制,相对准确地传递了 “言语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被使用者广泛认可,因此 文字一产生就成为人类信息传达的最主要手段。在现实 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的思维都是按照文字思考系统进行 的,即使是视觉语言信息也不例外,电视剧是按着一定的 剧本(语言文本)拍摄的;新闻图片也是按照一定的语言 习惯编发的;设计师们也经常会陷入文字游戏的樊篱,用 哲思、观念、玄理、主义等文字思考系统的东西,来考量 画面上的形体、色彩、构图、层次、明暗、质感等各项视 觉元素之形式组合是否合乎所谓的“主义”。我们是如此 地习惯于这一思考系统,甚至在本文中想说明来自非语言 的视觉信息也不得不采用“视觉语言”这样一个词汇来表 达。 既然是语言,那么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考察,就有其所指 (语义)和能指(形、声)。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认 为,语言的所指和能指是永远难以弥合的。因此,文本的语 义在创作阶段与接受阶段的偏差永远存在,文本一旦脱离作 者,其所指就发生了偏离。单纯以“语言文本”或者“图像 文本”的形式传播信息都会出现偏差。在信息传达设计中, 为了尽量减少偏差,出现了“图文并茂”的现象。例如,书 籍设计中的文字与插图,产品设计中的产品与产品说明书, 文字与图像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3.2 不同语境下选择适合的视觉语言 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在思维方 式上的差异形成了思维方式物化后的差异,也就是设计文化 差异。人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中西文化的思维方 式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反映到生 活态度上则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 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例如把英语单词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较, 这一点就很明显。中国文字造词比较注重形象,而英语则更 多地注重考虑实用价值。另外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 方人重理性,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重悟性,注重辩证思 维。尽管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全球化语境下,由于生活习 惯的趋同,视觉语言的传达已经超越了国家界限,尤其是图 形语言。文字产生在图像无法独立承担起信息传达的时候,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 的创造活动,而从人类的认知本能来说,图像更符合人们的 认知习惯,或者说是最具有人性化的一种形式。随着电子工 业、信息数字化工程的发展,给图像的大量传播提供了广阔 的道路,以前只有通过文字才能表达的概念,现在可以通过 图像——这一更加视觉化的语言来传达了,而接收者也更乐 于以这种方式来接受。因此在信息传达过程中,更应注重语 言的图形化,以美为手段,抓住消费者的目光,从而实现传 达。∷ 本文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
63
能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与文字所连缀而成的“语言文本”具 有一样的传达意义。但是,图像又是一种不同于文字符号的 特殊语言。在文字符号中,一个词不仅是一个符号,它还有 独立的意义,而孤立的造型语汇如线条、色彩、肌理等却不 代表任何意义,只有当它们按照对称、对比、均衡、协调、 节奏、韵律等造型法则构造出一种全新的创造物时,也就是 把它们结合到整体形象之中的时候,才具有表现某种意义的 作用。如同“语言文本”中的修辞学,这些造型法则关系到 艺术设计造型语言观念的传达,起着设计和组织语言及符号 的作用,并使视觉语言能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它体现了设 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成为沟通设计师与消费者或潜在消 费者之间的一个桥梁。 在艺术设计上,我们挪用文字语言的概念,把整体作品 (产品)所传达的信息称之为作品(产品)语义或设计语义 (Product Semantics)。因此视觉语言既包含了基本视觉造 型语汇,又包含了起类似语法和修辞作用的造型法则,以及 由此产生的设计语义。
志、图形、产品外型、色彩、材料肌理等“视觉语 言”来实现交流。 1.1 文字 文字作为有声语言的视觉符号,在视觉语言的 家族中有其特殊性。从信息的传达过程来看,文字 与纯视觉符号的传达信息流程有一定差异。纯视觉 符号的信息传达,是运用点、线、面、色彩、肌理 等各种造型要素(即图像)来组织画面,是视觉的 直接传达,而文字思考系统所获得的信息形象则是 间接的,它的实现必须经过从形象到语言(创作阶 段)、再从语言到形象(接受阶段)的两次转换。 尽管文字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达的(文字形成了视觉 要素的点线面),但是人们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 处理时,却采用了同处理听觉信息一样的方式,使 文字成为一个综合的信息系统。因此,文字以视觉 传达为手段,实现了接近听觉传达的效果,成为艺 术设计的最重要语言。 1.2 图像与色彩 视觉语言之所以被称之为“语言”,就是因为 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本造型语汇,按照一 定的方式所组成的“图像文本”包含一定的含义,
1.视觉语言的概念
“社会人”之间的交流,或称之为“传达”。 传达是通过“语言”以大致如下两种方式实现的, 一个是人们之间通过“有声语言”面对面(或借 助声频、视频等物质手段)交流,我们可以称之 为“听觉传达(Aural Communication)”;另外 一个,也是最主要的交流手段,就是“视觉传达 (Visual Communication)”,它通过各种文字、标
Abstract: The language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s named visual language.It involves the basic formal elements and the principles that play roles of grammar and trope.It also can include design semantic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an come true through combination and selection of visual languages that adapt a certain condition. Keywords: design art, visual language, word, graphics, visual communication Internet 检索:/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为了 使人造物更好地为人所用,就需要对造物活动进行 预先的计划,这种在造物活动中的计划技术和计划 过程就是设计。设计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 是人造物内部构造包括各种构件之间的衔接运转问 题,我们可以称之为“工程设计”;另一个是人 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称之为“艺术设 计”。艺术设计解决人与人造物关系的同时,借助 人造物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流需要语言,艺 术设计的语言就是视觉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