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医药中小企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综述的主要文献来源是以“医药企业发展”为主题词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库的1999-2007年的范围检索得到的硕士论文。将所得论文按企业类型分类发现,国内对医药中小企业的研究较集中在医药工商业企业,而中小型医药研发企业的发展战略,目前系统研究的不多。具体针对医药研发型企业战略研究的文章共得到2篇。
将所得的论文按行业分类发现,生物制药行业和中药行业的相关论文篇数较多,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原料药企业没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我国对原料药行业研究也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尚无此类系统研究文章。原料药行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章仅得2篇。
一、竞争力分析
1、竞争力评价。对我国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药企业。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来评价中国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制药业的竞争力与跨国制药公司的量化差距。实证研究的学者得出的结论都很一致:目前,我国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差距明显。
徐震宇(2004)研究认为,我国制药企业市场化能力较强,有一定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尚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发展态势较好。
徐国铭(2002)在建立的化学制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计算发现中国公司的竞争力评分仅在跨国公司的一半左右。
谭双顺(2005)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医药制造业的三大子行业中,竞争力得分显示我国中药及中成药加工业虽然在近几年有长足的发展,但竞争力还是很低的。生物制品制造业由于多种原因,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竞争力。与化学药制造业相比,中药行业和生物制药行业的竞争力更为逊色。
此外,陈峰(2002)运用内外部因素分析法对中药行业做了细致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产业内部资源的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中药产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不足,表明了这一点。中药产业在利用外部机会和回避外部威胁的能力水平低,中药产业在产业管理、市场运行、企业管理等问题上所处的地位同所应达到的程度有一定差距。
2、竞争力形成因素分析。谭双顺(2005)的研究中发现医药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密集以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其中,化学药品制造不仅体现在技术密集及市场占有率,还体现在各综合指标上;中药及中成药加工以及生物制品制造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上面。
学者们对营销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存在对立看法。一种
观点认为,一些成长性较好的大中型医药企业,在营销上的大笔投入忽视了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对立观点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能力。营销能力上承管理能力所形成的成本优势,使之变成利润优势,下载创新能力形成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使之成为保持和增长利润的优势。
构建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种方法:演化法、孵化法和收购法。张焕凤(2005)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活动时,优先考虑的是如何方便地获得足额资金,而不是实现最优资本结构。
产业集群发展能促进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肖勤(2006)研究发现,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仍处于形成阶段,内部合作网络尚未形成、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
二、战略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一般可分为八个方面,即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投资战略、资本战略、科技发展战略、联合与兼并战略、涉外经营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在进行中小企业战略研究时,大部分学者们提出的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集中于以下三种:第一、专精战略。中小型医药企业发挥其“小”的特长,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战略。周玲(2002)提出产品的“专精”。认为中小企业在生产、营销及融资等方面都不具备比较优势,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只能依靠产品中的专有技术。
第二、联盟的战略。战略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自己在某个时期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合作方式所结成的松散的联合体。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更大的综合优势。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选择。
第三、地域集群战略。是指以地域为中心大量同业中小企业有机集中所形成的集合。可弥补中小企业规模的劣势。
赫涛(2003)认为化学药的原料药和中药饮片两种类型的中小型企业比较适宜采用成本领先战略。中小型化学原料药和中药饮片生产商本身具有相对成本优势,并有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间。
毛吉军(2005)提出成本领先战略使得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地域上出现了南北集聚的趋势。同时,在世界原料药生产向亚洲转移的过程中,基于成本领先战略的考虑,产业聚集也成为了跨国企业投资战略的导向标。
周峰(2003)提出我国医药工业企业可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输出,也是基于低技术创新的成本。
有关我国医药中小企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周窑生,余伯阳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210038)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状况的研究以及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相结合,形成了我国医药中小企业研究的文献综述,从竞争力、战略、管理、营销、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系统的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文献综述;医药企业;竞争力;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089(2009)03-0076-03
赫涛(2003)认为中成药企业和生物制药行业中的中小型制药企业可以采用差异化战略。刘锐(2004)在针对一家中小型中成药企业提出了以差别化战略为核心的营销策略。
另一种研究思路是,通过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与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这两个因素判断企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而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如图1所示,不同区域的企业拥有不同的竞争力。
区域1中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应采取进攻型战略。区域2和3中的企业竞争能力属一般水平。这类企业,应采取防御性战略。
区域4的企业,表明一个企业处于规模经济水平与多元化经营程度均较低的状态,在行业处于龙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应采取撤退型战略。
图1
战略方案示意图
三、管理创新研究
制药企业的管理创新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一)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1、内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设计是否合理体现了管理水平的高低。牛淑霖(2002)通过对三家组织结构上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生物医药研发过程的特点,在现有组织结构设计相关理论基础上归纳出符合生物医药研发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
2、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指有多个项目小组或企业,各自专门负责整个项目的一个子任务模块,在自己的优势领域独立运作,并通过彼此间的协调和合作,实现整个项目的目标。任玮(2003)建议在大型制药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建立这种联盟,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竞争力。
这样既给市场能力低下、销售网络缺乏、资金短少,但技术精良、产品新颖、效率显著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会,又给大型制药公司提供了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等好处。按照虚拟企业合作领域的不同,有以下三种思路可供选择,即生产型虚拟企业、销售型虚拟企业和研发型虚拟企业。
3、跨组织合作。这里的跨组织合作指的是公共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间的研发合作。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共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在资源配置和承担任务上都不匹配。
故应以建立跨组织团队的形式实现资源的互补。佟石(2004)提出了建立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的、能充分利用产业网络资源的柔性跨组织团队的建议,同时分析总结了在建立跨组织团队时必须坚持企业主导、政府组织协调的原则。
(二)企业人力资源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与企业战略相一致。但目前,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围绕绩效管理领域研究。
对医药行业销售人员的绩效管理方面研究的有两篇论文。黄艳(2004)将研究重点集中于知识型医药代表上,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主要从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制度、企业文化建设、培训体系方面做了原因分析,得出知识型医药代表流失的根本原因
是目前中国医药企业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体系。张彦(2005)认为我国医药行业销售人员考核激励不力与组织文化是否以人为本、绩效考核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和绩效考核是否准确执行有关。
医药研发团队绩效管理也有学者关注,但研究较虚,没有给出具体的团队绩效管理方案。
四、技术创新研究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极少数的领先大型制药企业,其销售额占到整个市场药品销售额的一半以上,而且其R&D 支出占整个医药产业R&D 支出的绝大部分;另外有大量小企业,其销售额及R&D 支出在整个医药产业所占份额有限,但这些小企业却具有极为活跃的R&D 活动。作为医药中小企业,是没有能力全面进行R&D 的,所以选择高技术作为企业主导技术是医药中小企业的出路。
武汉理工大学的邹僬在论文中多处提到,发达国家的关税壁垒正在向“技术壁垒”核发转向“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转变。而中药产业如果国际化,必须突破这些壁垒,唯一出路就是技术创新,特别是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包括在中药产业链全程范围内实施绿色创新;建设重要绿色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绿色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中药药材种植资源库建设等。吉林大学的罗莹认为我国中小医药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一般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乏转化资金、产学研合作不紧密问题。该文章所倡导的走产学研联合研发、运用风险资金、自主开发在今天看来已经没有什么新意。
沈阳药科大学的金泉源在论文中运用系统理论、层次分析法首次定量计算了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各个阶段的成功率和最终转化率,对不同的转化模式进行了比较评价。并深入了分析了低水平重复研究的根源。文章认为中小企业目前还需要采取技术跟随战略,分析后认为只有大企业才能真正的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根据该文章数据分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转化模式是最值得推广的。所以中小企业论文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可能并不可取。
五、市场营销研究
1、医药新产品上市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的李良忠对某公司的产品进行了市场现状的分析,包括该产品的市场总体特征、消费特征、市场竞争分析、销售情况、该产品上市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运用SWOT 分析法来确定该产品应该选择差异化与集中化相结合的的营销策略,并具体制定了战略策略、战略步骤、战略部署、品牌形象定位。
2、中小制药企业营销规划与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伍立慎的论文首先从规模、效益等指标简单的描述了医药行业的现状,而后从营销管理的现状、发展历史描述了一个中小企业由于营销战略与策略的不当从而衰变的过程。进一步对这个企业在营销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公司的产品受到合资公司利用学术上的优势对中药产品的打压以及其他中药产品的有力竞争、缺乏适合的营销规划与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最后从注重开发、战略选择、合理的市场营销、重视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3、医药企业关系营销战略案例分析与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的鲁会的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医药产品服务领域为研究范围,从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出发,分析比较了不同医药企业
规模经济水平
企
业多元化经营程
高低3142高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