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三节教学文书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第九章 第三节 电场 电场强度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2. 知道电场线的定义和特点,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单位、方向;2.知道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并能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他们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1、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知道它的矢量性。
(重点)2、理解电场线的概念、特点,了解常见的电场线的分布,知道什么是匀强电场。
(重点)3、会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难点)4、知道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会应用该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课件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上一节,我们认识了电现象中的电荷,包括点电荷,元电荷及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点电荷?电荷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哪位同学来帮我们回顾一下?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个作用的电力叫库仑力或静电力。
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怎样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1、电场【教师引入课程】通过起电机使人体带电,人的头发会竖直散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会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教师引导】任何带电体周围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
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怎样去认识它、研究它?【动手实验】利用手中的塑料笔使其摩擦带电,并让其靠近悬挂的铜丝。
现象:塑料笔吸引铜丝,铜丝偏角可达到60度。
【教师补充】电场的产生:电荷在其周围产生电场,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教师补充引导】如图,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力,就是电荷A的电场对电场B的作用;电荷B对电荷A的作用力,就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
39-第九章-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水平的相互关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班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本节主要考点:一、奥肯定律二、就业弹性系数三、菲利普斯曲线一、奥肯定律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
2、结论:相对于潜在的GDP,即一个经济主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即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GDP就会下降2个百分点。
如果用y表示实际GDP,用表示潜在的GDP,用u表示实际失业率,用表示自然失业率,那么,奥肯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即:相对于潜在GDP的经济增长率 = -2(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②弗里德曼把它定义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③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则把它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
3、政策含义: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例2020年-多选题】关于奥肯定律的内容和政策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具体数量相关关系B.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具体数量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差别更大C.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和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D.奥肯定律反映了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化关系E.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答案】BCE【解析】奥肯定律: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具体数量相关关系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差别更大。
但这一定律具有重要政策含义,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其政策含义就是,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例2018年-单选题】奥肯定律描述的是()之间的关系。
A.经济波动和就业B.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C.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D.经济增长和失业【答案】D【解析】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连通器教学设计
7.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连通器应用,并分析其原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连通器这一概念并不陌生,生活中也常见到连通器的应用。但由于物理知识逐渐深入,学生可能在学习连通器原理时,对其中的抽象概念和物理规律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可能存在合作意识不强、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连通器原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连通器中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3.实践探究教学,加强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目的:通过课后习题,加深对连通器原理的理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请同学们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连通器在未来科技中可能的应用的小短文,字数不限。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结合科技发展,探讨连通器在新技术领域的潜在价值。
-目的: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思维,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单的连通器模型,并进行实验观察。要求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4.引导学生关注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9.3《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9.3《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九章第三节《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
一、教学内容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章节是第九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以及角的度量单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以及角的度量单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尺子、量角器等教具,以及练习本、作业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是导入环节。
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果一个公园的面积是10公顷,那么它的面积换算成平方千米是多少呢?”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个问题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是新课讲解环节。
我通过PPT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我还会讲解角的度量单位,让学生们了解度、分、秒的概念。
然后是随堂练习环节。
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我可能会给出一个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板书设计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包括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以及角的度量单位。
通过板书,学生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角的度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一个公园的面积是10公顷,那么它的面积换算成平方千米是多少?2.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以及角的度量单位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物理:第九章第三节做功了吗教案 (沪科版第八年级)
第三节做功了吗教案学习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课标的细化要求:①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
②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③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习者分析学生对力的三要素已经在前面已认识,知道了力有方向性。
移动距离这一概念已掌握,但对于距离与力的方向关系的理解,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功的单位:焦耳(J),同学们也是刚刚接触,因而在训练中要加深对这一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讲授法学习方法探究法、分析法、归纳法、训练法教学器材钩码、定滑轮、动滑轮、弹簧秤、铁夹台、CAI课件设计思想教学顺序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和媒体运用过程新课引入提出问题:人们在使用机械时发现,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力与距离是什么关系?学生开始做如下实验:得出结论:Fs=Gh说明:①力与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②物理学中把这个物理量定义为“功”①学生探究②学生在做此实验前,应让学生考虑怎样才能省力?怎样才能省距离?如:上仙公山的路盘旋而上。
如:扳手扳螺丝等等③学生在做实验时,老师应巡视,并启发学生做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提出课题:做功了吗新课教学提出问题:怎样才算做功了呢?给出书本中的例子,让学生考虑哪些力做了功?①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移动一段距离,牵引力做功了吗?②吊车的作用力使货物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功了吗?③小孩用力推车,满头大汗,车却未动,小孩做功了吗?④小孩用力推箱,箱子被推动了,箱子的重力与支持力做功了吗?①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功②吊车对货物做了功③小孩没有做功④重力与支持力没有做功教学过程新课教学通过上述实例的分析,由学生讨论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老师与学生对照做功的两个条件共同分析右边的实例做功情况学生讨论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⑵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联系实际,举例生活中做功的例子,讨论做功情况①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有没有做功?为什么?②当你使劲地用力拉(固定在地面上的)讲台,讲台移动了吗?你累吗?你做了功没有?③人推木箱前进时,重力和支持力对木箱有没有做功?为什么?④人提前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时,提力有没有做功,为什么?⑤抛出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有没有力对它做功?学生讨论得出“功”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利用多媒体对“功”的定义进行分析分析“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力F②距离S③它们的方向在演示多媒体时,先启发学生提出猜想,并回答,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验证因课件内容较大,在这里只粘贴一个版面功的计算公式:W=Fs功的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焦耳,简称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焦,用符号J表示,1J=1N.m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问题1:足球运动员用400N的力将足球踢出50m,问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多少功?分析:见课件问题2: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推进10m,问该同学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分析:见课件解答在课件中有演示,因而在教案中没有详细解答日常生活中一些力做功的大小①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1J②将一袋1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J③体重为600N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1800J④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做功约10J学生思考教学评估学生课堂习题1、下列情况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1)用100牛的力将物体举高2米。
第九章第三节脑和脑神经 教学设计_高中生物教案
第九章第三节脑和脑神经教学设计_高中生物教案第九章第三节脑和脑神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脑的大体结构及部分脑神经的分布和主要作用;2.理解大脑和小脑的基本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成应带有理性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向学生介绍研究脑功能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决心。
说明:本节是继第二节学习了脊髓与脊神经有关知识后,需要进一步认识脑和脑神经的教学内容。
关于这方面的基础知识,都要以认识生理功能与形态结构相适应的关系为基本目标。
另外,不能忽视有关结论的事实依据在认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把具体、生动的客观事实,以直观方式(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呈现出来,才能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形成应有的理性认识。
所以,重视向学生介绍研究脑功能的科学方法,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要求。
难点、重点分析1.难点: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高级机能。
分析:理解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功能,一方面要求了解有关皮层形态位置概况,另一方面要求理解相应功能的具体表现方式。
由于大脑皮层的形态辨认因沟回曲折交错而不易形成较明析的印象,而且某些中枢机能表现不易在认识上明确区分,所以使理解这些机能成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要适当、充分地处理好教材内容的直观问题。
例如,在认识大脑皮层形态特征时,除了用图像直观材料外,还要配合模型直观,并且可以在一模型上用适当颜色显示几个中枢部位,特别指示中央沟和外侧裂的形态位置请学生辨识。
这样,就能突出重点地使学生了解大脑皮层表面特征,为学习有关中枢高级机能建立具体感性认识基础。
另外,在观察大脑额状剖面图、认识灰质与白质分布情况时,还应着重强调白质纤维走向联系,可结合脑干模型来观察锥体交叉部位,并将脊髓传导束与脑相连的关系做概略介绍,说明上、下行纤维的交叉走向,为理解躯体运动和感觉机能的皮层对侧管理建立必要的形态结构认识基础。
9.3公正司法说课稿高一政治说课稿(统编版必修3)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具备的前置知识有:我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司法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司法与其他国家机关的职能;
2.对公正司法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理解其核心要素和保障措施;
3.缺乏实际案例分析的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我国司法制度的构成及其特点;
(2)公正司法的核心要素及保障措施;
(3)公正司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教学难点:
(1)理解司法制度的作用和我国司法制度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维护公正司法的建议;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践行法治观念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司法制度的概念与构成、公正司法的核心要素、保障公正司法的措施。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关键词和符号突出重点,辅以箭头和框线展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这一方法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公正司法的重要性。这种方法依据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发放相关法律案例资料,方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2.多媒体资源:利用PPT展示司法制度的基本概念、图表和案例,以及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连通器》教案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连通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连通器》。
本节课主要介绍连通器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连通器是一种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它能够保持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从而实现液体的平衡。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连通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连通器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连通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连通器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连通器模型、液体、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连通器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工作原理,引发学生对连通器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连通器的定义、特点和原理,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连通器的工作原理。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连通器中液面的高度变化,验证连通器的原理。
4. 练习: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液体高度相等七、作业设计1. 描述连通器的特点和原理。
2. 举例说明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连通器的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练习,对连通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讲解连通器原理时,部分学生仍有困惑,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索连通器在不同液体和不同高度下的工作原理,研究连通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连通器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连通器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连通器是一种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它能够保持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从而实现液体的平衡。
《电动机》教案含教学反思
《电动机》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九章第三节,主题为“电动机”。
详细内容包括:电动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种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讲解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了解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动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能源、爱护电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难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尤其是电磁感应原理在电动机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模型,演示电路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电动机实验器材,包括电池、导线、磁铁、换向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如电风扇、洗衣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细节:教师展示电动机,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2. 理论讲解: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细节:结合教材,通过多媒体展示电动机内部结构,讲解电磁感应原理在电动机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动机,观察其工作过程。
细节:教师演示实验步骤,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电动机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细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动机的选择题和计算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细节: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电动机的基本概念2.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4. 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并分析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优缺点。
《三角形的稳定性》教案
《三角形的稳定性》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掌握三角形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设备。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工具,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房屋等,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在这些结构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2)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边长、角度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判断三角形的稳定性: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2)求解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判断给定三角形的稳定性。
(2)求解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2. 三角形的稳定性3. 判断三角形的稳定性4. 求解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5. 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等边三角形稳定,等腰三角形较稳定,一般三角形不稳定。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
(3)根据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四边形、多边形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全国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2013年春使用课题:大气压强作者姓名及单位:王薪重庆市江津区李市中学教学设计思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本堂课的实验器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引入:我以一个普通的塑料瓶(底部已经去掉)引入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产生质疑:底部去掉的塑料瓶也能装上水吗?从而展开了本堂课的教学。
1. 大气压强的存在。
用真空罩(已经抽掉了里面的空气)装上塑料瓶,放入空气,塑料瓶被压扁。
从这个现象中发现:是空气压扁了塑料瓶,很自然的得出了空气是有压强的。
然后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泡沫自动上浮),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并启发学生我们是怎样利用大气压的,为后一环节学生实验作铺垫。
通过上个实验的启发,学生完成实验---气球自动进入瓶中和气球完好无损从瓶中取出来。
进一步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最后回归历史,告诉学生,在很早以前人们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就做了探究----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
2.大气压的测量。
吸盘演示实验引出粗测大气压(P=F/S),并评估这个实验,从而让学生思考其他测量大气压的方法(P=ρg h)。
从覆杯实验加以引导,然后通过视频(水柱实验),学生明白用水来测量操作不便,引入思考:怎么改进实验。
引出托里拆里实验。
教育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前辈们作出的不懈努力,向前辈致敬和学习。
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大气压压在人手掌上的力多大?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加深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
介绍大气压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测量,并让学生自制气压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通过视频(用自制气压计带学生上山测大气压)总结影响大气压的因素,提出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告诉学生,大气压除了与海拔高度有关以外,还与天气、季节、温度等有关,让学生明白:大气压就在我们身边。
4.大气压的应用。
介绍大气压也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引出大气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第九章 第三节 教学文书
二、常用教学文书的特点与写作
五、教学方案 含义: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 精神和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所设计编写 的缂丝键操作的教学具体方案。 特点:简明清晰的科学性;细节分明的可操作性;常 写常新的新颖性。 种类:详案,简案。 写作:教学总案和课时分案 写作应注意的问题:明确教案的主要内容;依据教学 目的编写教案;要依靠教学目的与教学思路的的要求,精 心设计课堂板书;要根据教学要变知识为智能的要求,精 心设计练习;运用多种现代化媒体参与教学过程;吸纳新 知识,及时更新教案。
二、教学实验报告 含义:为检测某种科学原理、预测或假设,进行发明 、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往往都要进行实验。通过 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将教学实验过程、实验 对象、实验数据和结果记录下来,写成文章,即为教学实 验报告。 特点:确证性;纪实性;直观性。 写作:实验教学课题;教学试验目的;教学实验基地 与教材;教学实验具体步骤;教学实验现象和数据;教学 实验结论。 写作要注意的事项:一是如实的内容;二是清晰的条 目;三是专业性的语言。
二、常用教学文书的特点与写作
四、教学札记 含义:教学札记,又称教学后记,它是教师上课后的 心得体会、学生听课后的反馈以及老师课后产生的教改设 想等记录。 特点:一是即时性与点滴性的统一;二是真实性与新 颖性的统一。 写作:分点陈述,写出火化;一事一议,解决问题; 可写经验,可写教训;可写启发,可析心理;专题分析, 写好论文。 写作的注意事项:一是要求教师做到一个勤字;二是 要求教师做到一个“精”字。
二、常用教学文书的特点与写作
一、教学研究论文
含义:就是论述教学研究成果的文章。
选题要结合教学实际,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角度要小,便于下笔成文;要有发展眼光,选取有价值、
《9加几(凑十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9加几(凑十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9加几(凑十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涉及第九章第三节“9加几”的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凑十法”的概念,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凑十法”熟练进行“9加几”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方法。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9个苹果,又买了几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9加几”。
2. 讲解“凑十法”: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9加几”的算式,如“9+6”,然后向学生解释“凑十法”的原理,即“9加1等于10,然后再加5等于15”。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3. 例题讲解:给学生展示几个“9加几”的例题,如“9+7”、“9+8”,并运用“凑十法”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9加几”的练习题,如“9+6”、“9+7”,并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巩固练习: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9加几”的题目,让学生快速回答,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凑十法”的掌握。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凑十法”在计算“9加几”时的运用,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9加几(凑十法)”板书内容:9 + 1 = 109 + 2 = 119 + 3 = 129 + 4 = 139 + 5 = 149 + 6 = 159 + 7 = 169 + 8 = 179 + 9 = 18七、作业设计(1)9 + 6 =(2)9 + 7 =(3)9 + 8 =2. 请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 连通器 课程教学设计
9.3 连通器教案一、教材分析“连通器”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
认识连通器对进一步学习船闸的工作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
教材是这样来处理的,首先从三峡大坝如何解决航运问题引入课题,然后讨论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即连通器原理,接着进一步认识和学习连通器与连通器原理,最后结合连通器原理解释船闸的工作原理二、学情分析:就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易于接受形象化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节课前,学生已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对液体内部及液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压强已有所认识。
另外,他们对连通器及其现象也有所了解,但对其具体的定义和原理却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
(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3)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探究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通过对连通器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物理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培养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3)通过介绍三峡大坝船闸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
2.教学难点: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时液面总是相平。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六、实验器材:挂画、塑料软管、烧杯、水、滴管、酒精、连通器七、教学过程:师:画是很多家里常见的装饰品,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幅画,老师想把它挂在黑板上?怎样才能把画挂平在黑板上呢?家里挂画一般需要几个人?生:两个,爸爸挂,妈妈边看边指挥。
师:那谁愿意来帮帮老师把画挂平在黑板上?(请两位同学,一位挂画,一位帮忙指挥)师:谢谢这两位同学,也谢谢大家的帮助,终于把画算是挂平了,花了将近两分钟的时间。
第九章 第三节 师生关系
第九章教师与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2.从教师角度看,应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前思考题:◆师生关系的定义: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案例: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
一天,他向我发出邀请说:“4月9日是我的生日,为了庆祝我年满18岁,我请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到我家开个小小的‘宴会’,想请您参加。
”他还告诉我,他为了这次庆祝自己成为一名正式公民,已经进行了一年的积蓄。
这种活动我到底是该去还是不该去?我反复思考:他约我参加,说明他把我当成了不妨碍他们欢乐的朋友,是他对我特殊的信任,是一种很友好的感情,即使有什么不当,我也不能伤害他们这美好的愿望。
再说,我不去,也不能改变这些青少年现在的生活方式,只是洁身自好而已罢了,只有去才能对他们施加影响,引导他们把18岁生日活动变成思考人生的良好时机。
……于是我决定去,并给他买了生日礼品。
过生日那天,我和他们一起洗菜、做饭、闲谈。
在这不设防的交往中,他们向我说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拉近了我和他们之间距离,有了可贵的收获。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师生◆思考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和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意义何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衡量师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及健全个性养成◆师生关系的类型(按指向目标的不同)工作关系个人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多层面构成的复杂的关系体系◆案例:1783年,在马尔堡大学的校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点名批判著名的沃尔夫教授的化学论文,引起了轩然大波。
更令人惊异的是,论文的作者竟是沃尔夫教授的得意门生罗蒙诺索夫。
当人们抱着为教授愤愤不平的心情叩开教授的大门时,沃尔夫教授却微笑着、带着自豪的神色说道:“那篇文章,罗蒙诺索夫给我看过,是我推荐给《法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人们更加震撼的便是沃尔夫教授那宽阔的胸怀。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颁发过程及其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由来、评奖机构、评选标准和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掌握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和评选标准。
2. 认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了解他们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激发他们追求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
难点:理解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新课:(1)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和评选标准。
(2)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介绍获奖者及其成就。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成就,解释诺贝尔奖评选标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自己所了解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成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和评选标准。
(2)介绍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2. 答案:(1)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是为了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候选人的成就对人类福祉的显著贡献,以及这些成就的原创性和重要性。
(2)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及其成就如下:物理学奖: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
化学奖:雅各布斯·亨利克·范特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
生理学或医学奖: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发现白喉抗毒素。
《三角形的稳定性》优质教案通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包括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稳定性的判定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2. 学会运用判定方法分析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角形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稳定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结构,如自行车三角架、桥梁等,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2. 知识讲解:a. 介绍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三边关系、三角和定理等。
b. 讲解三角形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如角度判定法、边长判定法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判定方法分析三角形的稳定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2. 三角形稳定性的判定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生活中还有哪些三角形结构?它们为什么具有稳定性?2. 答案:a. 稳定。
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且每个角都小于180°,满足稳定性条件。
b. 答案开放,要求学生结合实际举例并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程度,以及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多边形的稳定性,如四边形、五边形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和答案解析。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探讨。
教育学第九章第三节学生教案
教育学第九章第三节学生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 了解创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
教学内容:1. 创造力的定义和特点。
2. 创造力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创造性作品或发明,引起学生对创造力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创造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创造力的定义和特点,例如独特性、创新性和解决问题能力。
- 解释创造力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20分钟):- 分发一些创造性问题或情境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
- 引导学生分析创造性思维和行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造性经历或观点。
4. 教学策略介绍(15分钟):- 介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和开放式任务。
- 解释每种策略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 强调教师在创造力培养中的角色和责任。
5. 小组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创造性任务或项目。
- 引导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进行合作和创造性思考。
-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反馈。
6.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
- 强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创造性思维和行为。
教学评估:1. 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性思维表现。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3. 学生对创造力概念和培养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展示创造性作品或发明的图片或视频。
2. 创造性问题或情境的案例材料。
3.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新的创造性活动,如绘画、写作、设计等。
2. 提供更多的创造性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3.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竞赛或活动,展示他们的创造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