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选修课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选修课作业及其答案

长大选修课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选修课作业及其答案
长大选修课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选修课作业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

1.WHO指出,健康包括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3.吸烟引起的死亡前三位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心血管病

4.合理用药的五个群体儿童孕妇产妇老年人

5.毒品的三大特性依赖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6.糖尿病的最常见急性病发症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

7.常见的权威医学网站好医生中国远程病理中心中国神经内科网

8.(√)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为。行为生活60%环境因素17%医疗卫生保健8%

二.论述及其简答题

1.何谓是药三分毒?如何合理用药?

“是药三分毒”,毒是指药物的偏性,可能偏寒,偏凉,偏温,偏热。是药就有几分的偏性。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治疗疾病的机理所在。我们用药物的偏性来达到治病的目的。而这个偏性对证,就不是毒,不对证就是毒(偏性产生的伤

害)。

药物的主要功效与它的副作用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凡是药物都是有一定毒性的”。这种毒性的表现方式就是副作用,副作用一般是由药物的毒性所引起的,但是还存在化学反应产生的毒性作用,也就是说这个药本身没有大的毒性,但是跟某种物质混合后就有毒性了。或者说某种药物是没有毒的,其实相对于用量而言的,可能用量太大,就有毒性了,因此对待药物应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其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有益作用是主要的一面;但其另一面则是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往往难以避免,对社会的危害更不容忽视。用药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通过正确选用、合理使用,发掘现有药品的作用潜力。

合理用药就是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合理用药是在充分考虑患者用药后获得的效益与承担的风险后所做出的最佳选择。合理用药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用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保障。合理用药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合理用药应考虑以下几方面。药物的选择。用药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②若必须用药,就应考虑疗效问题。。③药物疗效

与药物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益多害少的药物,剂量的选择。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剂量合理。,要根据病人情况和药物特点来选择给药途径。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保证药物无毒而有效的必要条件。总之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做到合理用药。

2.关于糖尿病的防治-五驾马车

国际糖尿病联盟将健康教育与心理改善、药物改善、饮食改善、运动改善和血糖监测形象地称为糖尿病改善的五驾马车,正确驾御五驾马车就能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稳定,结合减少吸烟、饮酒、等其他有害因素,就能有效防止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享受健康人生。

1、糖尿病教育使你了解自己疾病的知识。

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患者及其亲属接受必要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2、掌握正确的药物改善方法。

药物改善包括口服药物改善和胰岛素改善,要注意并发症的控制和提前防止。

3、饮食改善使你拥有正确健康的饮食计划。

饮食改善是糖尿病改善的基础。重点是限制饮食中总热量的摄入,使体重减轻并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

4、运动改善能使你保持身心健康。

运动除了能锻炼身体、增添生活乐趣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控制血糖,除注意尽量有规律外,还需掌握与饮食、药物改善保持平衡。

5、病情监测使你随时掌握自己的病情。

血糖监测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重要意义。糖尿病的改善目的是控制血糖稳定、防止并发症,没有血糖监测,所有改善将只有在黑暗中摸索,因为你无法知道血糖是否正常

选修课结业作业

选修课结业作业.txt我不奢望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真怀念小时候啊,天热的时候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光膀子!《摄影与平面图像处理》选修课试卷 1.照相机的镜头按功能分可分为哪几个类型? 每个类型得镜头各有什么特点? 1.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 2.标准镜头、短焦镜头、长焦镜头 3.几种特殊镜头 定焦镜头:不能改变焦距的镜头类别。 相对变焦镜头,结构简单,制造过程中的误差也小些,因此定焦镜头的技术重点是求其成像质量好。 焦距由几毫米到上千米不等,种类繁多。每个厂家根据自定标准确定镜头的焦距大小。 变焦镜头特点: 1.价格昂贵; 2.体积大; 3.在任何确定的焦距下,其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镜头成像清晰。 标准镜头:视角在50°左右,焦距与底片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一般焦距在50mm左右 镜头视角与人眼视角相似,拍摄景物透视效果符合人眼的透视标准和习惯。 人们观看一个场景时所能清晰看到的区域 与标准镜头所得到的大致上是一样的,画面所呈现的远近透视变化与人眼所见实物的远近透视也相似。 照片画面有很强的真实感。 优点: 相同牌号的镜头中,标准镜头成像最好,光圈最大,价格最便宜。 对初学摄影者来说,只有在熟练掌握并学会运用标准镜头进行摄影艺术创作,才有必要开始学习使用其它镜头进行新的摄影实践。 duanjiaojingtou 焦距比标准镜头短的,称为短焦镜头。因为短焦镜头视角广,景深长,所以又称广角镜头。视角大于70°,焦距小于胶片画幅的对角线,视角大于人眼的正常视角。 凡是视角在70°至90°左右的镜头,即为广角镜头。 视角更大的被称为超广角镜头,它的视角通常为100°左右。 透视效果非常好,拍摄时可把摄影者自己脚下的一些景物连同双脚一起摄入画面。 使用广角镜头可在较近距离内拍摄较大场景。所拍景物的近景和远景虽都能获得清晰影像,但景物正常的空间感和纵深感的透视比例被严重改变。 所摄景物前景过分突出,背景被远远推向后方。透视上近大远小的比例得到极大夸张,近景过大,远景过小。 changjiaojingtou 摄远镜头焦距长、视角窄、景深短。其焦距长度大于底片画幅对角线,视角小于人眼的正常视角。 凡视角在40°以下的镜头,属于摄远(长焦距)镜头。同时,摄远镜头的视角是随着焦距的增长变窄的,焦距愈长,视角愈小、成像越大。 适合将远处景物拉近拍摄,适合拍摄不易接近的物体以及远距离偷拍。 在自然界中拍摄动物或拍摄某些风光、建筑等。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是(ABDE)。 A、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公共关系专业普及化 D、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2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把公众分为(ACDE )。 A、非公众 B、内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潜在公众 3、公共关系三大目标是( ABC )。 A、认知度 B、美誉度 C、和谐度 D、见报率 E、议论度 4、从宏观上看,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BCD )。 A、通过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交换等渠道产生影响 B、协调社会群体的目标、利益、态度与行动 C、通过组织制度对内部员工产生影响 D、优化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环境 E、激发公众的购买欲望 5、传播的基本方式是( ABCDE )。 A、个体自身 B、人际传播 C、小团体传播 D、组织传播 E、大众传播 6、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 ( BCDE )

A、创新精神:公共关系产生的哲学基础 B、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 C、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 D、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 E、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7、当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CD ) A、导入时期 B、设置专业和招生培养时期期 C、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D、迅速发展时 E、科技成果迅速增长时期 8、根据关系的重要性程度,可把公众分为( AE ) A、首要公众 B、目标公众 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E、次要公众 9、政府机关美誉度内容可分解为(BCDE ) A、领导政绩评价 B、服务评价 C、民主建设评价 D、廉政建设评价 E、政绩评价 10、在组织发展的精神源泉方面,组织形象的作用是( CDE ) A、规范与范导功能 B、宣传作用 C、激励功能 D、辐射作用 E、凝聚与整合功能 11、基于调查对象范围变量分类,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ABCD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E、个案调查 12、礼貌用语主要有( ABCDE ) A、问候语 B、请托语 C、致谢语 D、礼赞语 E、告别语 13、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是( ABCDE )。 A公共关系活动范围全球化 B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 C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网络化 D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体化 E公共关系文化思想立体化

2016公共关系学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_0001 一、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30分。) 1、公关危机: 就是指由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声誉与形象,使组织陷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并处于发展危机之下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如果不迅速改变,就会影响到组织的生存、 2、组织广告: 指以正面宣传组织自身的各种情况为主的公关广告。具体内容包括组织生产经营、经营理念、 社会贡献、内部状况以及特殊事件等。 3、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所谓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就是指社会组织为了某一明确目的,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精心策划的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就是社会组织与广大公众进行沟通,塑自身良好形象的有 效途径、因此,国内外许多组织经常采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形式来扩大影响,提高声誉、 4、访问法: 就就是公关人员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题目,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访问法按照访谈对象的多少可分为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按照访谈的形式可分 为当面访谈与电话访谈。 5、危机公关: 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与处理。具体讲,就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二、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 分。) 1、政府公共关系就是指政府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 ___________________ —争取公众对政 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的自觉活动。 树立政府形象 2、公关礼仪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 ⑶奠基石” 通行证、润滑剂 3、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基本特征:(1)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1 精心 的策划。 明确的主题、对象明确性 4、企业公共关系就是指社会一切营利性组织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 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塑造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 协调关系、处理危机 5、组织形象就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她们对组织的评价,就是 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管理形象与企业文化形象综合 反映岀来的。 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 三、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1、说明搞好媒介关系的重要意义。 答:媒介关系也叫做新闻界关系,就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的关系。(1)良好的媒体介关系就等于良好的舆论关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新闻界就是社会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把关人,她们决定着

选修课的作业网络。。。

一.简答题 1.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有什么区别? 答:(1)规划是对未来的发展计划,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就是指在熟悉网络架构、信道、频率对网络容量的影响,GSM网络C/I的计算,GSM的复用方式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技术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布局的方案。(2)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是在网络规划好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通过对频率分配、基站参数、网络等的调整,来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 覆盖规划的几个主要步骤是什么? 答:覆盖规划的几个主要步骤:(1)提供网络预规划模块,快速得出基站规模及其覆盖半径;(2)根据规划区域的地理信息,客观地校正出合适的传播模型;(3)在导入网络元素及其相应的参数后,进行频率规划、覆盖分析和仿真分析;(4)通过分析结果,调整网络相关参数(比如进行码规划、邻区规划等),得出较为理想的无线网络覆盖部署方案。 3. 给出容量规划的步骤? 答:(1)确定数据业务模型从而计算忙时每用户的平均数据速率。(2)根据业务信道的特点和编码方式计算出每个信道能够承载的数据速率。(3)确定规划区域内的在网数据业务用户数,通过GSM用户数量来估算或者从系统查出该范围内登记的数据业务用户数量。(4)根据规划区域内数据业务用户数和忙时每用户的平均数据速率,可以得到该区域内需要承载的总数据吞吐量。(5)根据区域承载的总数据吞吐量和每信道能够承受的数据速率,可以得到需要配置的业务信道数量。 4. GSM的天馈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1)天馈系统包括:全向或定向天线、7/8”主馈线、7/16”、DIN-F型连接器、1/2”超柔跳线、7/16”DIN-M和N-M型连接、天馈避雷器EMP、合路器、分路器、塔顶放大器、塔顶增强器MHB、安装附件。(2)功能:全向或定向天线是用来发射或接受电磁波信号;馈线和跳线是用来传输电磁波;双工器将不同频段的收发信号从同一个信号中分离出来。使用双工器 , 可以使用同一个天线完成RF信号的收发;合路器是将多个RF射频输出信号,合成一路信号 , 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分路器是接收天线端接收的微弱的RF信号, 经过放大后, 分成多路RF信号,并提供给多个接收机使用. 5. 什么是频率复用?4*3复用模式是什么含义? 答:(1)频率复用就是,使同一频率覆盖不同的区域(一个基站或该基站的一部分(扇形天线)所覆盖的区域),这些使用同一频率的区域彼此需要相隔一定的距离(称为同频复用距离),以满足将同频干扰抑制到允许的指标以内。(2)4*3复用模式是针对每基站划分为3扇区的规划区域。12个频率为一组,并轮流分配到4个站点,每个站点可用其中的3个频率。 6. 传播预测模型是计算什么量的?选择传播预测模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传播预测模型是计算路径损耗的。应考虑地形、天气状况、自然和人为的电磁噪声状况、系统的工作频率和移动台运动等因素 7. 天线增益的单位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答:(1)天线增益一般用DBi和DBd表示.(2)天线增益是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DBi是相对于点源天线的增益,在各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DBd 相对于对称阵子天线的增益DBi=DBd+2.15。相同的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 8. 基站选址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基站选址需考虑:

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_A答案(90分)

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9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5.0 分) 绝不能改动 恒久适用的 不断进行修改 不能轻易改变的 知识点: 用户解答: 不能轻易改变的 2. (5.0 分) 行为上 目标上 方向上 思想上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行为上 3. (5.0 分) 情况交流 所谓公关策划的计划性,是指经过精心策划的方案,在通常情况下,是( )。 公关管理过程的行动战略,往往包括一个组织在政策程序,产品、服务和( )的变化。 行动战略要注重组织内部的( )。

和谐程度 调整和适应 矛盾处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调整和适应 4. (5.0 分) 计划 决策 枢纽 决定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决定 5. (5.0 分) 人际关系 意见领袖 组织传播 企业文化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意见领袖 6. 传播学学者十分重视“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的( )作用,认为这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普遍现象。 人们在进行传播时,千万不可忽略( )的指导作用。

(5.0 分) 相互信任 和谐、协调、互谅互助 平等互助 互利互惠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和谐、协调、互谅互助 7. (5.0 分) 从实际出发 联系主管部门 立足于全局 遵从自我需要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立足于全局 8. (5.0 分) 调查研究 公关实施 公关策划 公关评估 公关实务活动的目的是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 )的关系。 在公关策划中既要( ),顾及其他部门,又要与组织的整体公关活动保持协调。 ( )是公关四步工作法的灵魂与核心。

公共关系学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网上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 分。) 1.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B )。 2. 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3. 1906年,艾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 B )。 4. 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5.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6. 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B )。 7. 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众关系学著作是(C )。 8.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D )。 9. 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 )。 10.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 C )。 11.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A )。 12. 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13. 企业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厂名和商标是处于( A )。 14.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15.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C )。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 选少选均不得分) 1. 企业的标记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是(AD )。 2.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ABCD )。 3. 把求真务实的原则贯彻到调查工作中应做到(ABCD )。 4.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B E )。 5. 反映组织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ABC )。 6. 在公共关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分别是( BCD )。 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的美国著名的公共 关系公司是(BC )。 8. 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AD )。 9.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ABCDE )。 10.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ABCDE )。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仅作出判断即可得分。) 1. 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X) 2.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X) 3.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4. 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 5.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X) 6. 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7.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8. 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的公关事业的发展。(X) 9.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X) 10. 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X) 11. 产品形象是整个组织形象的基础。(√)

瘟疫选修课结课作业

瘟疫选修课结课作业 1.简述乙肝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一)乙肝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危害 乙肝流行面广,传染性强,人一旦感染该病,肝脏就会发生炎性病变,肝细胞受损,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第一,乙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第二,乙肝具有难治愈性。第三,乙肝具有恶变性。第四,乙肝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第五,乙肝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2)传播途径 1母婴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 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2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3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4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3)预防措施 1.阻断母婴传播新生儿应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 2.避免医源性传播 3.各种医疗和预防注射(含皮肤试验、皮肤注射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次一消毒;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严格消毒,经常监测,保证合格。把好输血及血制品关:用敏感方法和全套乙肝感染指标筛选输血人员和器官移植及人工受精的供者;严格检定血液及血制品,以防造成传播。 (二)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2)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2.血液传播: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

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2

公共关系学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动力是() A、服务社会 B、加强竞争 C、追逐利益 D、团结员工 答案:C 第2题“以动态的眼光看世界,以应变的头脑想对策”是指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 A、真诚求实原则 B、灵活创新原则 C、合理可行原则 D、利益驱动原则 答案:B 第3题公共关系调查的首要环节是() A、搜集阶段 B、调查准备阶段 C、整理分析阶段 D、报告写作阶段 答案:B 第4题下列属于文献信息法的特点是() A、简单、快速不受时空限制 B、工作量大 C、调研费用较多 D、适用与对进程区域信息资料的搜索 答案:A 第5题()是评估人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绩效评估的依据

A、评估报告 B、调查报告 C、评估标准 D、评估对象 答案:C 第6题在公共关系策划过程中,为避免凭经验和直觉办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应遵循()原则 A、主题提炼原则 B、公众认定原则 C、项目设计原则 D、目标确定原则 答案:D 第7题在“公众认定”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活动目标划定公众范围 B、以领导人的意志划定目标公众 C、以组织实力划定目标公众 D、以组织需要决定目标公众 答案:B 第8题对()的捕捉是衡量公共关系策划水准的重要标准之一 A、时机 B、公众 C、主题 D、利益 答案:A 第9题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积极主动地创造出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格局和趋向属于() A、造势 B、导势 C、蓄势

D、借势 答案:A 第10题“策划实施时机”由下列哪个英文单词表示() A、WHEN B、WHO C、WHAT D、where 答案:A 第11题消费者中"认牌购货"和重复购买的行为,印证了商标的() A、保护功能 B、监督功能 C、标记功能 D、促销功能 答案:D 第12题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A、实际的社会形象 B、公众形象 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13题公众具有以下特征()

旅游地理选修课论文

河xxxxxx选修课 专业论文 体验式旅游资源分析 学生姓名:@V张倩V (2014xxx2)学院:河xxxx学院 专业班级:市场xxx班 选修课程:旅游地理(周二) 任课教师:付xxx 2015年6月15日

体验式旅游资源分析 摘要:“爸爸去哪儿”“花样姐姐”“花样爷爷”等真人秀的综艺节目带动了拍摄地的旅游经济,体验式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而多元,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体验式旅游应运而生!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传统旅游人性化服务 一、体验式旅游背景 “爸爸去哪儿”“花样姐姐”“花样爷爷”等真人秀的综艺节目带动了拍摄地的旅游经济。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而多元,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一度兴起的城里人到农村“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就是体验式旅游的雏形。人们开展旅游活动大多是为了扩展个人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者获取个人生活范围以外的信息。体验式旅游更着重的是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比如为城市人提供乡村生活的体验;为游客带来不同地域,或者是不同年代生活的体验等等。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好的发展机遇, 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可体验内容, 增加了旅游者选择的余地, 而且体验经济和体验性行业的诞生可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使旅游业更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旅游业的发展表明,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代旅游不完全在于我到过哪里, 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 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 二、体验式旅游概念 2001年6月,在一份关于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到“体验式旅

2018国开电大公共关系学作业 答案版本

公共关系学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公共关系学”任务1 (本次任务覆盖教材第1-4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4章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任务包括:判断题 10 道,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单项选择题 10 道,每小题 2分,共计 20分;多项选择题 10 道,每空 2 分,共计20 分;问答题 4道,每小题10 分,共计 40分;满分为 100 分。(形成性考核总分100分,本次任务占20分)) 一、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注意:在你认为错误的题后,写出正确的答案)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宣传。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公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8.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9. 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0. 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 A.公众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群关系 D.社区关系 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A.大众传播 B.传播沟通 C.人际沟通 D.舆论宣传 3.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 A.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5.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学著作( C )。 A.《公众舆论之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 C.从利益出发 D.从专家意见出发 7.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 C.机构形象 D.产品形象 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的。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 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 9.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B )。 A.销售部门 B.广告宣传部门 C.接待部门 D.办公室 10.优秀的公共关系部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B )。 A.公正无私 B.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C.实事求是 D.创新能力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ABCDE )。 A.公共关系状态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观念 D.公共关系学科 E.公共关系职业 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ABCDE )。 A.形象观念 B.互惠观念 C.协调观念 D.公众观念 E.传播观念 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BE )。 A.组织 B.传播 B.环境 D.资金 E.公众 4.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 ABCDE )。 A.伦理学 B.管理学 C.社会学 D.营销学 E.传播学 5.公共关系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 BCD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和森特 E.洛克菲勒6.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的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是:( BC )。 A.派克和李 B.希尔—诺顿 C.博雅 D.爱德曼 E.环球7.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原则是( AD )。 A.公众必须被告知 B.投公众所好 C.凡宣传都是好事 D.说真话 E.双向沟通8.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ABCD )。 A.管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政治条件 D.传播条件 E.人事条件 9.公共关系公司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的原则有( ABCD )。 A.遵纪守法 B.讲求真实、准确 C.不干涉内务 D.保守秘密 E.为相互竞争的委托单位同时服务 10.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决策参谋地位,主要是由以下方面的职能决定的( ACDE )。 A.资料储存中心 B.领导指挥中心 C.信息发布中心 D.环境监测中心 E.公众接待中心

2017年3S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结课作业

《3S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结课作业 分组:每2人为一组,如班级人数为单数,可有一组为3人(封面注明每人完成的内容)。 每组完成以下两项结课作业: 1.根据文献综述模板,结合个人研究兴趣,撰写与3S或GIS/RS/GPS 相关的本专业某领域最新前沿发展情况综述性报告一份;字数3000以上(word); 注:选题角度可为在“3S/GIS技术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综述、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综述、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综述、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综述、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综述、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综述、在旅行社中的应用综述、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综述等”。 2.选择对应文献综述选题的1-2个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其中3S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需注明出处,字数3000以上(word);如3S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综述对应可以分析智慧旅游城市(北京、福建、甘肃等)或智慧景区(西湖、鼓浪屿等)中3S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

资料说明(引用文献需在文中注明参考文献): 1.利用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专业信息的检索与查询(CNKI,万方,Elsevier等); 2.利用百度、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信息检索(百度文库可在TB 上购买财富值下载); 3.搜索优酷、微博中相关信息,如微博“Esri中国”: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113027154.html,/esri2010?refer_flag=1001030101_&is_all=1 优酷“esrichina”: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3027154.html,/u/UODU1ODAyODg=?spm=a2h0k.8191407.0.0 4.国内外著名RS、GIS与GPS专业论坛的注册与登录 附录1文献综述模板(参考,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论文题目(中文)××××××××(应用/研究)综述(黑体 三号,段前段后1行,居中) ××专业××班:学生姓名(宋体小四,段前段后0.5行,居中) 摘要:(加粗):××××××××××××××…(宋体五号,两端对齐,无特殊格式)关键词:(加粗):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宋体五号,两端对齐,无特殊格式) 论文题目(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段前段后1行, 居中) Abstract(加粗):要求与中文意思对应,语言流利,信息具体。(Times new roman五号,两端对齐,无特殊格式) Key words(加粗):key word 1;key word 2;key word 3(Times new roman五号,两端对齐,无特殊格式) 1引言(Introduction):进行该项研究的意义(或者为什么要开展该项研究/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Literature Review) (1)国外(International):在国外,都有哪些人或者哪些机构在该领域做了 哪些事,开展了哪些方面的研究,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建立了什么模型,使用了什么软件,解决了什么问题,优势在哪,不足又在哪,对于他们存在的 不足,你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法。 人物(所在机构)年份 做了什么研 究,解决了 采用了什么 方法(模型/ 评价(优势/ 不足) 对于不足, 可能的解决

选修课结课作业

选修课《科技哲学》结课作业 近代中华科学文化衰退的制约因素探析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10-2班 刘永强 201008061070

近代中华科学文化衰退的制约因素探析 中国社会五千年历史中有过辉煌的创新与发明,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极大推进了各国发展的步伐。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过:“中国在公元3 世纪到13 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人对科学技术有着卓越的贡献,“要是没有这种贡献,就不可能有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因为如果没有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中国的科学文化的繁荣只是相对的,特别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文化落后于曾向自己学习的西方。中国人开始摆脱“一向以自己为中心”的姿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中国的科学文化为什么得不到持续的繁荣呢?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繁荣的同时,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重政务,轻学术”的传统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虽不绝然否定科学和技艺的作用,甚至还包含了某些科学方面的知识,但却是贬低科学的实用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是国家政务,轻视对自然的探索。 儒学事实上就是如此,它认为科学和技艺只是“小道”,“雕虫小技”,解决不了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君子不可沉溺其中,君子应潜心于仁义道德的研究。而且认为技艺会使人玩物丧志,于国事无,并把它归于不道德的功利行为,从而也抑制了技艺的研究发展。而中国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以来,儒家经典获得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权威,春秋战国时代那种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气氛荡然无存。历来的统治者又都把科学技术诬为“下九流”、“奇技淫巧”。道学也具有反科学主义的特点。道学追求回归自然,但它不主张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这就必然不推崇科学技术。可以说道学创始人老子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反科学、反理性主义体系,他的“无为而治”看似进入超脱一切的境界,本质上这是一种“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学无忧”的蒙昧主义的纲领和“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愚民国策。佛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蕴涵着一定程度的理性思想,但是,基本上具有非理性本质。禅宗吸取老子“不言之教”的思想和道家悟性直观思维传统,主张以悟性思维顿悟本真的佛性并且不立文字地去洞察世界的本质,从而具有浓重的非科学特质。 二、逐渐教条化的科举制度和封建制度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政治产物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所以只能培养出背诵经典章句,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做学问只是注释、考据先贤的著作,极少创新。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埋于古籍堆中,只继承不创新,只完善不突破。到了元明之际,科举考试内容仅限于八股文,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完全排斥了科学技术内容,使古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得不到继承和发展。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终生致力于国家政务,自然知识、生产技术等科学技术为他们所不齿。这不仅摧残了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更

兰州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B

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_B 一、单选题 1。(4分)再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层次中,最基础的形式是 ? A. 形象的整合 ? B. 关系治理的整合 ?C。功能的整合 ?D。认知的整合 2.(4分)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他属于 ?A。公关计划人员 ? B. 公关技术人员 ? C. 公共调查分析人员 ?D。公关传播人员 3。(4分)大众传播媒介中,公众接受时有参与感的是 ?A。报刊 ? B. 广播 ?C。电视 ? D. 电影 4.(4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法国 ?B。奥地利 ? C. 英国 ? D. 美国

5.(4分)人之所以要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是其()所规定的。 ?A。生活方式 ?B。生产力水平 ? C. 生存方式 6.(4分)西方国家和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并称为“第四权力"的是 ? A. 社区共关 ? B. 政府公关 ? C. 竞争公关 ?D。媒介公关 7.(4分)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传播手段是() ?A。演讲 ?B。会议 ?C。谈判 8.(4分)公共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推销产品 ?B。提供服务 ? C. 赢利 ? D. 推销组织形象 9。(4分)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 ? A. 与临国建立友好关系 ?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 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 ?D。树立政府形象

10.(4分)态度一致性改变是 ? A. 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 ? B. 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 ?C。改变原有态度的对象 ? D. 改变原有态度的主体 11.(4分)《有效公共关系》一书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 )这一面向开放系统的公关理论模式。 ?A。传播管理 ? B. 协调原理 ? C. 调整与适应 12.(4分)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产生于 ? A. 世界公共关系前史阶段 ?B。中国公共关系前史阶段 ? C. 近代公共系的萌芽阶段 ?D。现代公共关系阶段 13.(4分)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 ?B。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 ?C。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 ?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14。(4分)现代公关意识最显著的特征是 ?A。时代性 ?B。创新性

公共关系学作业练习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作业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DACAA CCDCB A 二、名词解释题: 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通过传播与沟通手段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2.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状态,也就是说,公共关系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的基础上展开,与此同时,必然影响和造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公共关系同时又是一种活动。 3.5W模式是专门研究传播结构的理论,是典型的线性传播模式,由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提出。5W是指:谁传播(Who)、传播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向谁传播(To Whom)、传播的效果怎样(With What Effects)。 4.“CI”又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由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BI (Behavor Identity)、视觉识别系统VI(Visual Identity)三部分组成。 5.公众的从众心理学就是个人行为被迫与群体一致的心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够被群体诱惑而不相信由自己感官得出的结论。 三、简答题 1.所谓社会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完成相同的任务,通过一定的形式聚集在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集团之内,就形成了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所指的社会组织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与公众发生密切关系的社会机构。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 2.艾维·李于1877年7月生于美国的佐治亚州,早年曾在纽约当过报刊记者和编辑,1903年开始在一些企业中担任新闻代理人。1905年他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原则宣言》,主张一个企业要获取良好的声誉和发展,就必须把真情告诉公众,并保持企业与雇员之间经常性的沟通。后来他成为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的公共关系高级顾问。他明确提出的“说真话”已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3.公众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与社会组织存在某种利益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众对社会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也是社会组织传播交流信息对象的总称。 “公众”一词在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广泛,但它在公共关系学中的含义不同于其他学科。比如在社会学中,公众即大众,指社会上大多数人;而在公共关系学中,只有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才被称为公众。又比如,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公众并不包括诸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而是泛指社会大众,而公共关系可以将政府机构作为公众对象。 四、论述题:

内蒙古工业大学选修课美术欣赏结课作业

世界名画欣赏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生活中从来就不会缺少美,而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它。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其中之一就是世界名画之美,下面我将介绍两幅名画以及我对他们的理解。 一、《最后的晚餐》 (约1498)(壁画 460 x 880 厘米) 这幅世界名画是由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它主要描绘了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圣.约翰的头朝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象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 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小雅各的另一边,圣.菲利普往耶稣靠去,双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说:”

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1

公共关系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A、大众传播 B、组织形象 C、社会交往 D、传播沟通 答案:D 第2题公共关系是一种() A、人际关系 B、人群关系 C、团体关系 D、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联系 答案:D 第3题下列属于公共关系主体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消费者 D、公众 答案:A 第4题下列不属于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社会性个人 D、公众 答案:C 第5题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是()

A、组织 B、公众 C、舆论 D、媒介 答案:B 第6题公共关系的经营管理目标是() A、销售业绩 B、产品质量 C、组织形象 D、资金成本 答案:C 第7题公共关系专门研究()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答案:A 第8题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 A、氛围 B、状态 C、活动 D、学科 答案:C 第9题公共关系本身是组织哪种行为的产物() A、经济行为 B、政治行为 C、行政行为

D、传播沟通行为 答案:D 第10题()是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 A、协调沟通 B、提供服务 C、传播推广 D、收集信息 答案:A 第11题公共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持形象 答案:C 第12题公共关系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B、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13题对公共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角度主要有()

公共关系学作业3、4答案

公共关系作业3 第9章—第12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关危机:是指由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使组织陷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并处于发展危机之下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迅速改变,就会影响到组织的生存,所以称之为公关危机。 2.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3.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构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企业使命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树立了崇高使命感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成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4.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5.4C’S理论:4C’S理论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厘2分,共20分) ( )1.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答:错误。更正:赞助活动不仅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还要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即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美好形象,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 )2.开放组织只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但不能使组织了解公众。答:错误。更正:因为公共关系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展双向沟通,因此也应该使组织了解公众。 ( )3.一些会议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该请的人没请来,不该请的人都来了。 答:正确。 ( )4.CI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 答:正确。 ( )5.经营策略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所遵循的最高指导原则,它为企业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 答:错误。更正:这是经营方针的作用,不是经营策略。 ( )6.具像符码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外延扩充受到明显的局限,所包含的意义有限。 答:正确。 ( )7.全面评价公关礼仪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作用是“通行证”和“奠基石”。 答:错误。更正:少了一个作用,应该还有“润滑剂”。 ( )8.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答:错误。更正:“不必考虑......对等原则”应为“考虑......对等原则”。 ( )9.名门战略就是利用一些产品形象,来提升企业整体的形象。 答:错误。更正:“名门”应改为“名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