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汇编-专题9电学实验
2013高考物理专题___电学实验
![2013高考物理专题___电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95f78c405087632311212f7.png)
1.(广东省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级第二次月考试卷)图为“测绘小灯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 ③断开开关,…… 。
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
(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
2.(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在“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需要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除开关、导线外,还有如下器材:A .小灯泡“6V 3W ”B .直流电源6 ~ 8VC .电流表(量程3A ,内阻约0.2 Ω)D .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约1 Ω)E .电压表(量程6 V ,内阻约20 kΩ)F .电压表(量程20V ,内阻约60 kΩ)G .滑动变阻器(0 ~ 20 Ω、2 A ) H .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1)实验所用到的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
(填字母代号)(2)在虚线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原理图。
3.(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物理试题)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 -I 关系的实验数据: □□(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和上述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连接到的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
泽流过灯泡的电流约为()A。
4.(广东省罗定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三校5月联考)某同学通过连接下图(a)实验器材来描绘额定电压为2.0V,额定功率为1.0W的小灯泡L的U—I图线(要求L的电流从零开始).其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V。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电学创新实验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电学创新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8100ac1d4d8d15abe234e51.png)
专题十七、电学创新实验1(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21(2)题)(2)霍尔效应是电磁基本现象之一,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如图丙所示,在一矩形半导体薄片的P 、Q 间通入电流I ,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 ,在M 、N 间出现电压U H ,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U H 称为霍尔电压,且满足dIB K U H ,式中d 为薄片的厚度,k 为霍尔系数。
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半导体薄片的霍尔系数。
①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电流与磁场方向如图丙所示,该同学用电压表测量U H 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_________(填“M”或“N”)端通过导线相连。
②已知薄片厚度d=0.40mm ,该同学保持磁感应强度B=0.10T 不变,改变电流I 的大小,测量相应的U H 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区域内(见答题卡)画出U H —I 图线,利用图线求出该材料的霍尔系数为_______________×10-3VA -1T -1(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该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使半导体薄片中的电流反向再次测量,取两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霍尔系数的测量误差,为此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测量电路,S 1、S 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虚线框内为半导体薄片(未画出)。
为使电流从Q 端流入,P 端流出,应将S 1掷向_______(填“a”或“b”), S 2掷向_______(填“c”或“d”)。
为了保证测量安全,该同学改进了测量电路,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在保持其它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联在相邻器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器件代号)之间。
答案:①M ②如图所示。
1.5 ③b c S 1 E解析:①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由左手定则,空穴所受洛伦兹力方向指向M ,M 侧电势高,用电压表测量U H 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M 端通过导线相连。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电场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电场](https://img.taocdn.com/s3/m/cc9fb6ddd5bbfd0a79567372.png)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电场汇编1.(2013年高考·海南理综卷)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 .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2.(2013年高考·重庆理综卷)如图所示,电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A .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B .体中心和各边中点C .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D .体中心和各面中心3.(2013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 、b 、c 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 与c 关于MN 对称,b 点位于MN 上,d 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b 点场强大于d 点场强B .b 点场强小于d 点场强C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D .试探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 点的电势能4.(2013年高考·天津理综卷)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1,板间场强为E 1。
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d /2,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2,板间场强为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U 2=U 1,E 2=E 1B .U 2=2U 1,E 2=4E 1C .U 2=U 1,E 2=2E 1D .U 2=2U 1,E 2=2E 15.(2013年高考·广东理综卷)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
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的目的。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 .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 .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q-q -q-qabcd M N + 放电极带电尘埃集尘极 直流高压电源6.(2013年高考·江苏理综卷)一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从B 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
高考物理三轮冲刺专题练:专题九电学实验(含详解,重温3年真题).docx
![高考物理三轮冲刺专题练:专题九电学实验(含详解,重温3年真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88e2b55b14e852458fb57d8.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专题九电学实验高考试题考点一基本仪器的原理及使用★★★★1.(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3,8分)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 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5 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Ω;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 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调零点.(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选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kΩ和V.(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Ω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kΩ.(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电阻“×1 k ”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k Ω.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时,首先应将两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2)无论多用电表测哪类物理量,电流必从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欧姆挡中黑表笔接内部电源正极,红表笔接负极,因此红表笔应接“1”.(3)从图(b)可以看出指针指向欧姆挡15.0位置,电阻挡为“×1 k ”,故读数为15.0 k Ω;由于电压表量程为5 V,指针所指位置为3.60,故读数为3.60 V.(4)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多用电表读数即为电压表内阻,所以电压表内阻为12.0 k Ω. (5)设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E 、多用电表内阻为R,由(3)、(4)问可得15.0E R k +Ω=3.6012.0V k Ω,12.0E R k +Ω=4.0012.0Vk Ω,两式联立解得:E=9.00 V,R=15.0 k Ω.答案:(1)短接 (2)1 (3)15.0 3.60(4)12.0 (5)9.00 15.02.(2012年新课标全国理综,22,5分)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 mm,图(b)所示读数为 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 mm.解析:题图(a)的读数为1.0×0.01 mm=0.010 mm.题图(b)的读数为6.5 mm+37.0×0.01 mm=6.870 mm.故金属板的厚度为:6.870 mm-0.010 mm=6.860 mm. 答案:0.010 6.870 6.8603.(2012年江苏卷,10,8分)如图(甲)所示的黑箱中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进行探测.(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图(乙)中多用电表的 (选填“A ”、“B ”或“C ”).(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 、b 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a,另一表笔应 (选填“短暂”或“持续”)接b,同时观察指针偏转情况.(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1”挡,调节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 测量中发现,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表. 两表笔分别接a 、b 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将记录表补充完整,并在答题卡的黑箱图中画出一种可能的电路.两表笔接的接点多用电表的示数a,bΩa,c10.0 Ωb,c15.0 Ω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前应先调整“指针定位螺丝”A,使指针指到左边的“0”刻度处.(2)为保护多用电表的内部元件,在测量黑箱中是否存在电源时,应短暂接触接点b.(3)欧姆表的读数为5×1 Ω=5 Ω;每对接点间正反向电阻均相等,说明黑箱中没有二极管元件,根据表格中两接点间电阻的数值,可设计的电路图,如答案所示.答案:(1)A (2)短暂(3)5.0(如图所示)或点评: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应本着以下几个原则:(1)恰当选择挡位,使读数尽可能在表盘的中央附近,减小读数误差;(2)调零,且每换一次挡位应重新调零;(3)读数;(4)测量完毕后,应把旋钮调至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4.(2011年安徽理综,21Ⅱ,12分)(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把选择开关旋到“×1 k”挡位,测量时指针偏转如图(a)所示,请你简述接下来的测量操作过程:① ;② ;③ .④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到“OFF”挡.(2)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验器材如图(b)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 Ω.图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3)图(c)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当S旋到位置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时量程较大.答案:(1)①断开待测电阻,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位;②红、黑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 Ω”;③再接入待测电阻,将指针示数×100,即为待测电阻阻值.(2)电路连接如图:(3)电阻1,2 15.(2011年北京理综,21(1),9分)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①旋动部件,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②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③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使指针对准电阻的(填“0刻线”或“∞刻线”).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A.将K旋转到电阻挡“×1 k”的位置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解析:考查多用电表欧姆挡的使用.使用前要进行机械调零,使指针指向左边的零刻度处,使用中每次换欧姆挡都要进行欧姆调零,使指针指向右边的零刻度处.由于测量时,指针从无穷大电阻开始偏转,偏角过小,说明需增大倍率,使指针指向欧姆表中间刻度附近.答案:①S ③T 0刻线④ADC考点二电阻的测量及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2013年广东理综,34(2),10分)图(甲)是测量电阻R x的原理图.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 A(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的总长为30.0 cm.①根据原理图连接图(乙)的实物图.②断开S2,合上S1;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3.0 V时,单位长度电阻丝的电压u= V/cm.记录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③保持S1闭合,合上S2;滑动c点改变ac的长度L,同时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与步骤②记录的值相同,记录长度L和A2的示数I.测量6组L和I值,测量数据已在图(丙)中标出,写出R x与L、I、u的关系式R x= ;根据图(丙)用作图法算出R x= Ω.解析:①实物连接如图所示:②断开S2,合上S1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3.0 V,则电阻丝单位长度的电压为u=3030.0Vcm=0.1 V/cm.③由于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则ac段单位长度上的电压不变,R x两端的电压为Lu,根据欧姆定律有R x=LuI.L=xRuI,作出图像,如图所示,由图线的斜率求得R x=6 Ω.答案:①见解析②0.1 ③LuI62.(2013年重庆理综,6(2),13分)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图1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片连接.图2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B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表.①请在下面虚线框内画出与图2对应的电路图.②断开K1,用上述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 I曲线如图3所示.已知电热线材料的电阻率为2.8×10-7Ω·m,电热线的直径为0.200 mm.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 kΩ,总长度为 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1和K2,用表笔A和B分别对图1中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之间(在“1和2”、“1′和2′”、“2和3”、“2′和3′”中选填一项).测试点3和3′1和1′1和31和2′2′和3′电表指针有无偏转电压表有有无有无电流表无有有无有解析:①电路图如图所示②由U I图像可得电热线的电阻为R=UI=32.54.310-⨯Ω≈5.8×102Ω=0.58 kΩ,由电阻定律得R=ρL S=ρ2π2Ld⎛⎫⎪⎝⎭,所以L=2π2dRρ⎛⎫⎪⎝⎭,代入数据得L≈65 m.③测试点3、3′的现象表明,测试点3到3′之间的待测电路部分断路,电源电路正常;测试点1、1′的现象表明,电热线是通路;测试点1、3的现象表明,测试点1到3之间通路;测试点1、2′的现象表明,测试点1到2′之间断路;测试点2′、3′的现象表明,测试点2′、3′之间是通路.综合分析得出测试点1′和2′之间断路.答案:①电路图见解析图②0.58(0.57到0.59均可) 65(64到66均可) ③1′和2′点评:本题考查电路故障检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013年安徽理综,21Ⅱ,6分)(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mm,合金丝的直径为mm.(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 x,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解析:(1)校零时的读数为0+0.7×0.01 mm=0.007 mm.合金丝的直径为0.645 mm-0.007 mm=0.638 mm.(在0.636 mm~0.640 mm都算对).(2)实物电路连接如图所示.答案:(1)0.007 0.638 (2)见解析4.(2013年北京理综,21,1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 Ω的电阻R x的阻值.(1)现有电源(4 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 Ω)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 Ω)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a)中的(选填“甲”或“乙”).(2)图(b)是测量R 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b)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c)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 x=UI=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 x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的电流值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 x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两端的电压值(5)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被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 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解析:(1)为了减小误差,应使电表读数为量程的12~23,因电源电动势为4 V,故电压表应选C,因此通过被测电阻R x的最大电流I m=35A=0.6 A,故电流表应选B,本题测的是一个小电阻,即VRR>ARR,所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采用图(a)中甲图.(2)电路连接如图所示.(3)由题图(c)中可读出电流表的读数为0.50 A,电压表的读数为2.6 V,故R x=UI=5.2 Ω.(4)图(a)中甲图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即电流表的测量值大于流经R x的电流值,选项B 正确.图(a)中乙图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即电压表的测量值大于R x两端的电压值,选项D正确.(5)因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大阻值处,故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电路中总阻值逐渐减小,电流逐渐增大,则被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也随之增加.设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两端总长度为L则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RL(L-x),故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xR ERR L xL+-,故选项A正确.答案:(1)B C 甲(2)见解析(3)5.2(4)B D (5)A5.(2012年广东理综,34(1),9分)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①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a)和图(b)所示,长度为cm,直径为mm.②按图(c)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a)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处(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b)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 280 Ω;③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Ω.解析:①主尺读数为50 mm,游标尺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读数为:1×0.1 mm=0.1 mm,则圆柱体长度为:50 mm+0.1 mm=50.1 mm=5.01 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31.5×0.01 mm=0.315 mm(0.314 mm~0.317 mm均可),则圆柱体直径为:5 mm+0.315 mm=5.315 mm.②(a)为防止损坏仪器,闭合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阻值置于最大处.(b)应将电阻箱的阻值由最大值向减小的方向调节,这样做安全.③由于本实验采用等效替代法,故圆柱体电阻与电阻箱阻值相等,为1 280 Ω.答案:①5.01 5.315 ②大大③1 2806.(2012年山东理综,21(2),7分)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待测金属丝:R 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A 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 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E 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mm.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 、电源应选 (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解析:①螺旋测微器的读数:d=1.5 mm+0.01 mm ×27.3=1.773 mm,②待测金属丝额定电流约为0.5 A,则电流表选A 1,又电压表量程为3 V,则电源选E 1.由x A R R ≈20<V xR R =30004,可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所以电路图为限流外接,如图所示.答案:①1.773(1.771~1.775均对)②A 1 E 1 电路图见解析7. (2011年江苏卷,11,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1)将电阻箱接入a 、b 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 ′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 与R 的数据如下表:电阻R/Ω 5.0 10.0 15.0 25.0 35.0 45.0 电压U/V1.001.501.802.142.322.45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 R 关系图像.(2)用待测电阻R 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 V.利用(1)中测绘的U R图像可得R x=Ω.(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 R图像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 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 R图像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 解析:(1)如图所示(2)由(1)中U R图可知,2.00 V电压对应电阻为20 Ω,故为20(19~21都对).(3)内阻增大时,有相同的外电阻,则电压表示数变小.仍用测绘的U R图像测电阻,结果偏小.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0 V,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 R图像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答案:(1)图见解析(2)20(19~21都对)(3)偏小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0 V8.(2011年浙江理综,22,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 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c的左端点,O 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I=1.25 A,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下表:x/mm600700800900 1 000 1 200 1 400 U/V 3.95 4.50 5.10 5.90 6.50 6.65 6.82 x/mm 1 600 1 800 2 000 2 100 2 200 2 300 2 400 U/V 6.937.027.157.858.509.059.75(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解析:(1)由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2)由题意R=U I由电阻定律R=ρl S联立上式解得:ρ=U S I l.代入数据ρa=63(6.50 3.95)0.20101.25(1000600)10---⨯⨯⨯-⨯Ω·m=1.02×10-6Ω·mρb=63(7.15 6.50)0.20101.25(20001000)10---⨯⨯⨯-⨯Ω·m=1.04×10-7Ω·mρc=63(9.757.15)0.20101.25(24002000)10---⨯⨯⨯-⨯Ω·m=1.04×10-6Ω·m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与c电阻率基本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的电阻率,电阻率允许范围ρa:0.96×10-6Ω·m~1.10×10-6Ω·mρb:8.5×10-8Ω·m~1.10×10-7Ω·mρc:0.96×10-6Ω·m~1.10×10-6Ω·m.答案:见解析考点三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2013年福建理综,19(2),12分)硅光电池在无光照时不产生电能,可视为一电子元件.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电路,给硅光电池加反向电压(硅光电池负极接高电势点,正极接低电势点),探究其在无光照时的反向伏安特性.图中电压表V1量程选用3 V,内阻为6.0 kΩ;电压表V2量程选用15 V,内阻约为30 kΩ;R0为保护电阻;直流电源电动势E约为12 V,内阻不计.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②用遮光罩罩住硅光电池,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读出电压表V 1、V 2的示数U 1、U 2. (ⅰ)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 1示数如图(丙),则U1= V.可算出通过硅光电池的反向电流大小为 mA(保留两位小数).(ⅱ)该小组测出大量数据,筛选出下表所示的9组U 1、U 2数据,算出相应的硅光电池两端反向电压U x 和通过的反向电流I x (表中“-”表示反向),并在坐标纸上建立I x U x 坐标系,标出了与表中前5组U x 、I x 数据对应的5个坐标点.请你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并绘出I x U x 图线.1 2 3 4 5 6 7 8 9 U 1/V 0.00 0.00 0.06 0.12 0.24 0.42 0.72 1.14 1.74 U 2/V 0.0 1.0 2.1 3.1 4.2 5.4 6.7 8.1 9.7 U x /V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I x /mA0.000.00-0.01-0.02-0.04-0.07-0.12-0.19-0.29(ⅲ)由I x U x 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 x 与U x 成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解析:①实物图如图(甲)所示②(ⅰ)由题图知,电压表读数为1.40 V,通过硅光电池的反向电流等于通过电压表V 1的电流,故 I=1V1U R =31.406.010 A ≈0.23 mA. (ⅱ)先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ⅲ)因图线为曲线,故I x与U x成非线性关系.答案:①如解析图(甲)所示②(ⅰ)1.40 0.23 (ⅱ)如解析图(乙)所示(ⅲ)非线性2.(2013年天津理综,9(3),7分)要测绘一个标有“3 V,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Ω);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填字母代号).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 额定电流1 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750 Ω,额定电流0.3 A)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填字母代号).③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5 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W.解析:①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大,因此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选用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A;②由于小灯泡的电阻比较小,并且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因此电路采用外接分压式,选用B图;③由E=U+Ir,得I=Er-1rU,即I=0.3-0.2U,画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两个图线的交点即为小灯泡接在电源两端时小灯泡中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1.0 V,I=0.10 A,因此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P=UI=1.0×0.10 W=0.1 W.答案:①A ②B ③0.13.(2012年四川理综,22(2),10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小灯泡L,规格“4.0 V,0.7 A ”; 电流表A 1,量程3 A,内阻约为0.1 Ω; 电流表A 2,量程0.6 A,内阻r 2=0.2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r V =9 k Ω; 标准电阻R 1,阻值1 Ω; 标准电阻R 2,阻值3 k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 Ω; 学生电源E,电动势6 V,电阻不计; 开关S 及导线若干.(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 的电流为0.46 A 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Ω.(2)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 上的电压值是 V.(3)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 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4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解析: (1)由串并联知识得:R L =VUU I r , 电压表读数为2.30 V.则R L =5 Ω. (2)U L =U+VUr ·R 2=4 V. (3)如图所示答案: (1)5 (2)4 (3)图见解析4.(2012年安徽理综,21(Ⅱ),8分)图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③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解析:(1)①据实物图,分压电路开始应使小灯泡分压最小,滑片应在最左端.②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记录多组数据.(2)如图所示.答案:(1)①使它靠近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②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多组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2)图见解析点评: (1)力、电两实验均源于课本的典型实验,难度不大,考查常规,不偏不怪.(2)两实验考查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只要基础扎实,做起来必会得心应手.5.(2011年福建理综,19(2),12分)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 V,3 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①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挡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压10 VB.直流电流5 mAC.欧姆×100D.欧姆×1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 Ω,额定电流1.0 A),L为待测小电珠, 为电压表(量程6 V,内阻20 kΩ),为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1 Ω),E为电源(电动势8 V,内阻不计),S为开关.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置于最 端;(填“左”或“右”)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合开关S 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点至 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解析:①R 珠=2U P=12 Ω,故选择开关应旋至欧姆×1挡进行测量.②Ⅰ.在实验时,闭合开关前,应使用电器的电压、电流为最小值,故应使滑片P 置于最左端. Ⅱ.若1点到5点未接好,则电路成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电路. Ⅲ.由图(乙)可知小电珠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①D ②Ⅰ.左 Ⅱ.1 5(或5 1) Ⅲ.增大考点四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2013年安徽理综,21Ⅲ,7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图(甲)所示电路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图中R 0是定值电阻,通过改变R 的阻值,测出R 0两端的对应电压U 12,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测量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121U R 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乙)所示.已知R 0=150 Ω,请完成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1)图(乙)中电阻为 Ω的数据点应剔除;(2)在坐标纸上画出121U R 的关系图线; (3)图线的斜率是(V -1·Ω-1),由此可得电池电动势E x = V.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 x =U 12+I(R+r x ),I=12U R , 整理得:U 12=00xx R E R r R++,变形得:121U =1x E +0x x r R E +01xR E R. 从上式看出121U 和R 是线性关系,其图像为直线,R=80.0 Ω的数据点偏离直线太远,应剔除.画121U R 关系图线时,应使大多数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分布在直线两侧,图线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k=01xR E .在图线上选取相距较远的两点(0,0.71)和(180,1.51),得出 k=1.510.711800-- V -1·Ω-1≈4.44×10-3 V -1·Ω-1,E x =01kR =314.4410150-⨯⨯V ≈1.50 V.答案:(1)80.0 (2)见解析 (3)4.44×10-31.502.(2013年浙江理综,22,10分)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除了选用图(乙)中的部分器材外, (填选项);A.还需要电压表B.还需要电流表C.还需要学生电源D.不再需要其他器材(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测量次数物理量123456 R/Ω 1.2 1.00.80.60.40.2I/A0.600.700.800.89 1.00 1.20U/V0.900.780.740.670.620.43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内阻r= ;(3)根据第5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 A= .解析:(1)选A,图中已有电流表、电阻箱和干电池,还缺少电压表.(2)作出U I图像,由图像斜率可求得r=(0.75±0.10)Ω.(3)由欧姆定律得:R+R A=UI,得R A=UI-R=0.22 Ω.答案:(1)A (2)(0.75±0.10)Ω(3)0.22 Ω3.(2012年福建理综,19(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1)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其示数为V.(2)然后,用电压表、电阻箱R、定值电阻R0、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②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示数U.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1/R与1/U的值.请用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1/U1/R图线.R(Ω)166.771.450.033.325.020.0U(V)8.3 5.9 4.8 4.2 3.2 2.91/R(×10-2Ω-1)0.60 1.40 2.00 3.00 4.00 5.001/U0.120.170.210.240.310.35。
【备考2014】2013高考物理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电路
![【备考2014】2013高考物理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c3c5c5d9240c844769eaeeae.png)
电路J1 部分电路及其规律3.[2013·湖南省怀化市联考] 如图X133所示,a 、b 、c 为不同材料做成的电阻,b 与a 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是a 的两倍;c 与a 的横截面积相等,长度是a 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V 1∶V 2∶V 3=1∶1∶2.关于三种材料的电阻率ρa 、ρb 、ρ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X133A .ρa是ρb的2倍 B .ρa 是ρc 的2倍 C .ρb 是ρc 的2倍 D .ρc 是ρa 的2倍3.C [解析] 设a 的长度为L ,截面积为S ,因为R =U I ,而R =ρL S ,所以R a R b =U 1U 2,即ρaL S ρbL2S=1,故ρb =2ρa ;同理R a R c =U 1U 3=12,所以ρaL S ρc2L S=12,故ρa =ρc ,选项C 正确.24.J1[2013·北京卷] (20分)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1)一段横截面积为S 、长为l 的直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该导线通有电流时,假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均为v.(a)求导线中的电流I ;(b)将该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磁感应强度B ,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 安,导线内自由电子所受洛伦兹力大小的总和为F ,推导F 安=F.(2)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m ,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n 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为v ,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导出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f 与m 、n 和v 的关系.(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24.[解析] (1)(a)设Δ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Δq ,由电流定义,有I =Δq Δt =neSv Δt Δt =neSv (b)每个自由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 F 洛=evB设导体中共有N 个自由电子 N =n·Sl导体内自由电子所受洛伦兹力大小的总和 F =NF 洛=nSl·evB由安培公式,有F 安=IlB =neSv·lB 得F 安=F(2)一个粒子每与器壁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为 ΔI =2mv如图,以器壁上的面积S 为底、以v Δt 为高构成柱体,由题设可知,其内的粒子在Δt 时间内有16与器壁S 发生碰撞,碰壁粒子总数为N =16n ·Sv ΔtΔt 时间内粒子给器壁的冲量为 I =N·ΔI =13nSmv 2Δt面积为S 的器壁受到粒子压力为F =IΔt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为 =F S =13nmv 212.L1、J1、E6 [2013·天津卷] 超导现象是20世纪人类重大发现之一,日前我国已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并成功示范运行.(1)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零,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将一个闭合超导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圆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零.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2)为探究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研究人员测得撤去磁场后环中电流为I ,并经一年以上的时间t 未检测出电流变化.实际上仪器只能检测出大于ΔI 的电流变化,其中ΔI I ,当电流的变化小于ΔI 时,仪器检测不出电流的变化,研究人员便认为电流没有变化.设环的横截面积为S ,环中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为v ,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试用上述给出的各物理量,推导出ρ的表达式.(3)若仍使用上述测量仪器,实验持续时间依旧为t ,为使实验获得的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的准确程度更高,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实现方法.12.[解析] (1)逆时针方向.撤去磁场瞬间,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突变为零,由楞次定律可知,环中电流的磁场方向应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向上.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环中电流的方向是沿逆时针方向.(2)设圆环周长为l 、电阻为R ,由电阻定律得R =ρl S①设t 时间内环中电流释放焦耳热而损失的能量为ΔE ,由焦耳定律得ΔE =I 2Rt ②设环中单位体积内定向移动电子数为n ,则 I =nevS③式中n 、e 、S 不变,只有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的变化才会引起环中电流的变化.电流变化大小取ΔI 时,相应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变化的大小为Δv ,则ΔI =neS Δv ④设环中定向移动电子减少的动能总和为ΔE k ,则ΔE k =nlS ⎣⎢⎡⎦⎥⎤12mv 2-12m (v -Δv )2⑤由于ΔI I ,可得 ΔE k =lmve ΔI 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ΔE =ΔE k ⑦联立上述各式,得 ρ=mvS ΔI etI2⑧(3)由ρ=mvS ΔIetI2看出,在题设条件限制下,适当增大超导电流,可以使实验获得ρ 的准确程度更高,通过增大穿过该环的磁通量变化率可实现增大超导电流.J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4.J2[2013·江苏卷] 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M 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R M 发生变化,导致S 两端电压 U 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 )A .R M 变大,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B .R M 变大,且R 越小,U 增大越明显C .R M 变小,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D .R M 变小,且R 越小,U 增大越明显4.C [解析] 此装置电路中R M 先与R 并联后与R S 串联.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I =ER S +R 并,S 两端的电压U =IR S 增大,则电流I 增大,故R 并减小,所以并联的一条支路电阻减小,即R M 必减小,故排除选项A 和B.由于1R 并=1R M +1R ,即R 并=RR M R +R M =R M 1+R M R ,当R R M 时,R MR→0,则R 并≈R M ,R M 变化了多少,R 并也变化了多少.对U 的变化影响明显,即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7.[2013·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联合考试] 如图X137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当电压U 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图X137A .R 1和R 2B .R 3和R 4C .R 5D .不能确定7.C [解析] 画出等效电路,可知该电路有两个支路:一个为R 1和R 2并联后与R 5串联;一个为R 3和R 4串联,当电压U 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电流最大的电阻R 5,选项C 正确.7.J2、L3 [2013·四川卷] 如图所示,边长为L 、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 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B =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R 0,滑动片P 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 1=R 0、R 2=R 02.闭合开关S ,电压表的示数为U ,不考虑虚线MN 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 )A .R 2两端的电压为U7B .电容器的a 极板带正电C .滑动变阻器R 的热功率为电阻R 2的5倍D .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 27.AC [解析] R 2先与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并联,后与左半部分串联,再与R 1串联,R 2所在并联电路的电阻占外电阻的17,故R 2两端的电压为U7,A 对;通过R 2的电流与通过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的电流相等,故通过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的电流是通过R 2的电流的2倍,其热功率是R 2的4倍,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又与R 2的热功率相等,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热功率是R 2的5倍,C 对;由楞次定律、安培定则可判断a 极板带负电,B 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 =S ΔB Δt=kS ,其中回路面积为圆的面积,所以感应电动势为k πr 2,D 错.J3 电路综合问题6.J3 [2013·重庆卷] (19分)(1)我国舰载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舰载飞机利用阻拦索着舰的力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找来了木板、钢球、铁钉、橡皮条以及墨水,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准备定量研究钢球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与被阻拦前速率的关系.要达到实验目的,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钢球由静止释放时的________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还必须增加的一种实验器材是________.忽略钢球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根据________定律(定理),可得到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6.(1)高度(距水平水板的高度) 刻度尺 机械能守恒(动能)[解析] 本题考查物体机械能守恒.要求钢球到达水平面被阻拦前的速率,就必须知道钢球被释放前的高度;钢球被释放前的高度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都需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钢球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在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故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可求出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6.(2)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图1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片连接.图2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 、B 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表.12①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图2对应的电路图.K②断开K 1,用上述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I 曲线如图3所示.已知电热线材料的电阻率为2.8×10-7Ω·m ,电热线的直径为0.200 mm.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________k Ω,总长度为________m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 1和K 2,用表笔A 和B 分别对图1中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__________之间(在“1和2”“1′和2′”“2和3”“2′和3′”中选填一项).3②0.58(0.57~0.59均可) 65(64~66均可) ③1′和2′[解析] 本题考查电路图的作法、图像的分析及故障的排查.①根据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负极的方法,作出电路图;②由U -I 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即为电热线的电阻,由于图线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电阻不变,由某一特殊点的坐标可求出电热线的电阻R =U I = 2.0 V 3.45×10-3A=0.58×103Ω=0.58kΩ,根据R=ρlS=ρ4lπd2,有l=πRd24ρ=65 m.③在3和3′之间有电压无电流,说明3-2-1-1′-2′-3′之间有断路;在1和1′之间有电压,也有电流,说明1-1′之间电路完好;1和3之间有电流无电压,说明1-3之间电路完好;1和2′之间有电压无电流,说明1-1′-2′之间有断路;2′和3′之间有电流无电压,说明2′-3′之间电路完好.因此电路中的断路位置在1′和2′之间.J4实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9.J4[2013·天津卷] (3)要测绘一个标有“3 V 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Ω);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额定电流1 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 Ω,额定电流0.3 A)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_______(填字母代号).③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5 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9.(3)①A ②B ③0.1 W[解析] ①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从0开始,故所需要的电路为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阻值小而电流大的A.②电路图应为滑动变阻器分压式和电流表外接法,所以应选用B图.③作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I-U图像,与伏安特性曲线交于一点,这点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为小灯泡消耗的功率,P=IU=0.10×1.0 W=0.1 W.J5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J6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23.J6[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某同学用量程为1 mA、内阻为120 Ω的表头按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 V和1 A的多用电表.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3)表笔A应为________色(填“红”或“黑”).(4)定值电阻的阻值R1=________Ω,R2=________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图(a) 图(b)23.(1)连线如图所示(2)电流电压(3)黑(4)1.00 880[解析]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两表笔与表头的正负接线柱.(2)根据“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可知,当S断开时,多用电表测量电压;当S闭合时,多用电表测量电流.(3)电流从红表笔流进多用电表,从黑表笔流出.从电路图中表头和表笔的接法可知电流从表笔A 流出,所以A 为黑表笔.(4)当S 断开时为电压表,此时R 2= 1 V10-3 A -120 Ω=880 Ω ;当S 闭合时为电流表,此时R 1=10-3A ×()120 Ω+880 Ω1 A -10-3A≈1.00 Ω.J7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2.J7[2013·浙江卷] (10分)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除了选用照片中的部分器材外,________(填选项).A .还需要电压表B .还需要电流表C .还需要学生电源D .不再需要其他器材 (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3)根据第5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 A =________. 22.(1)A (2)如图所示 (0.75±0.10)Ω (3)0.22 Ω[解析] (1)依据实物图,实验器材还缺电压表.(2)根据数据描点、连线,作出电源的U -I 图像,电源内阻r =ΔUΔI .(3)电流表的电阻R A =UI -R.J8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1.[2013·浙江省台州市联考] 关于多用表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多用表测电压时,要将红表棒接高电势点 B .多用表测电压时,应将多用表串联接入电路C .多用表测电阻时,要调节倍率,使测量指示值尽可能大D .多用表测电阻时,如将红黑表棒接错将导致测量错误1.A [解析] 测电压时,红表笔与表内表头的“+”接线柱相连,所以要将红表棒接要测电压的高电势点,或者使用多用表的电压挡时,我们可把多用表当作一个普通的电压表,多用表的“+”插孔和“-”插孔分别相当于电压表的“+”接线柱和“-”接线柱,使用时需要先接两个表笔,然后再将多用表并联接入电路,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多用表测电阻时,要调节倍率,使指针指在中值电阻附近,选项C 错误;多用表测电阻时,无需区分红黑表笔,选项D 错误J9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J10 电学实验综合4.[201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次调研测试] 利用如图X166所示电路测量一量程为300 mV 的电压表的内阻R V ,R V 约为300 Ω.图X166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P 滑到a 端,闭合开关S 2,并将电阻箱R 0的阻值调到较大;②闭合开关S 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③保持开关S 1闭合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 2,调整电阻箱R 0的阻值大小,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一半;读出此时电阻箱R 0的阻值,即为电压表内阻R V 的测量值.实验提供的器材除待测电压表、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 Ω)、电池(电动势约1.5 V ,内阻可忽略不计)、导线和开关之外,还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50 Ω);B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Ω);C .定值电阻(阻值约20 Ω);D .定值电阻(阻值约200 Ω).根据以上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上述测量方法,从实验原理分析可知,在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实际测出的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 测________真实值R V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从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 应选用________,定值电阻R ′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3)在其他元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测量更准确,可换用一电动势更______的电池(内阻可忽略)(选填“大”或“小”).4.(1)80.0 (2)如图所示 (3)4.44×10-31.50[解析] (1)电阻为80.0 Ω的数据点离直线过远,超过了误差范围,应剔除; (2)图略.(3)图线的斜率是k =1.42-0.71160V -1·Ω-1=4.44×10-3V -1·Ω-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12R 0(r +R )+U 12,变形得1U 12=1ER 0R +r +R 0ER 0, 斜率是k =1ER 0,故电池电动势是E =1kR 0=1.50 V.21.J10[2013·北京卷]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 Ω的电阻R x 的阻值. (1)现有电源(4 V ,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 .电流表(0~3 A ,内阻约0.025 Ω)B .电流表(0~0.6 A ,内阻约0.125 Ω)C .电压表(0~3 V ,内阻约3 k Ω)D .电压表(0~15 V ,内阻约15 k 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甲 乙图1图2(2)图2是测量R 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 x =UI=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3(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 x 的电流值B .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 的电流值C .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 x 两端的电压值D .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 两端的电压值(5)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 移动距离x 的增加,被测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U 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 -x 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B C图421.(1)B C 甲 (2)如图所示(3)5.2 (4)B D (5)A[解析] (1)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 =E R =45 A ,和B 对应的电流表的量程接近,故选B 电流表.电压表量程为3 V ,和电源的电动势接近,故选C 电压表.因R x <R A R V ,此电阻是小电阻,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略.(3)电流表的读数为0.5 A ,电压表的读数为2.60 V ,由R =UI 可得,电阻为5.2 Ω.(4)甲图中的电流表测量的是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由R =UI x +I V算出的电阻偏小,所以B 正确;乙图的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流表和电阻的总电压,由R =U x +U AI 算出的电阻偏大,所以D正确.(5)由于电流I =ER x +R P=ER x +L -x LR,从表达式中可看出,电流I 并不随x 成线性变化,且x 有最大值,故U =IR x 最后会达到临界值,C 正确.10.J10[2013·江苏卷] (8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 和电压U 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 和电流I ,利用P =UI 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 V 1.8 W”,电源为12 V 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图1(2)现有10 Ω、20 Ω和50 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 1 应选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 、U 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图210.(1)如图所示(2)10 (3)电池(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度不恰当.[解析] (1)由第(3)小问中小明所描的点来看,电压是从0开始变化的,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2)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1.8 W 3.0 V =0.6 A ,故通过R 1的电流应大于0.6 A ,由R =EI 可得,总电阻R 应小于20 Ω,所以R 1只能取10 Ω.(3)应先拆电池,再拆除其他部分的导线,要养成良好的习惯.(4)应尊重实验数据,按照所描的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拟合这些点.横坐标U2最大值为9,图中横坐标的标度选取不合适,应使图象尽可能分布开,充分利用坐标纸.23.J10[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图(a)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5 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Ω;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_______,调零点.(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________(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kΩ和________V.图(b) 图(c)(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Ω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kΩ.图(d)(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__kΩ.23.(1)短接(2)1(3)15.0 3.60(4)12.0(5)9.00 15.0[解析] (1)多用电表调零时把两表笔短接相当把电路接通.(2)根据流经电压表的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可判断出电流的方向;再根据对多用电表来说“红进黑出”即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可判断出红表笔接1.(3)根据读数原则,最小刻度是1、0.1、0.01的都要估读一位.图b中的指针指在15,而10~20间的最小刻度为1,所以读数为15.0;图c中的电压表的最小刻度为0.1 V,指针指在36格,所以读数为3.60 V.(4)当把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为零时,相当于多用电表测的是电压表的电阻,所以多用电表的读数即为电压表的内阻.(5)根据多用电表的原理,其中值电阻等于其内阻,即选×1k挡时的内阻为15.0 k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为零,相当于只有多用电表和电压表构成一回路,此时I=E15.0 kΩ+12.0 kΩ=4.00 V12.0 kΩ,可得E=9.00 V.。
新课标卷3高考物理2013~2019电学实验真题汇总
![新课标卷3高考物理2013~2019电学实验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ea7644a0740be1e650e9aeb.png)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总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2013)某同学用量程为1mA、内阻为120Ω的表头按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V和1A的多用电表。
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
(3)表笔A应为________色(填“红”或“黑”)。
(4)定值电阻的阻值R1=________Ω,R2=________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201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 x约为200Ω,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结果由公式R x=UI(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极为R x1和R x2,则________(填“R x1”或“R 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 x1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 x2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2015)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3000欧),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欧),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欧,额定电流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________.(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 v相比,R v′________R v(填“>”“=”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2016)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ab和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N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两导轨垂直.(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2017). 图甲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μA,内阻为480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V挡和5V挡,直流电流1mA挡和2.5mA挡,欧姆×100Ω挡.(1)图甲中的A端与________(选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___Ω,R4=________Ω.(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连接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为有效数字)(2018)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图中R 0为标准定值电阻(R 0=20.0Ω);V 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 1为单刀开关,S 2为单刀双掷开关;E 为电源;R 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1)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a ),将图(b )中实物连线;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的位置,闭合S 1;将开关S 2掷于1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V 的示数U 1;然后将S 2掷于2端,记下此时电压表V 的示数U 2;(2)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 x =________(用R 0、U 1、U 2表示); 重复步骤,得到如下数据:1 2 3 4 5 U 1/V 0.25 0.30 0.36 0.40 0.44 U 2/V 0.86 1.03 1.22 1.36 1.49U 2U 1 3.44 3.43 3.39 3.40 3.39 (3)利用上述5次测量所得U 2U 1的平均值,求得R x =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2019). 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Ω、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kΩ刻度正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μA刻度。
[精品]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交流电及答案
![[精品]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交流电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10ca5bceb19e8b8f6ba2f.png)
2(2013四川卷).用220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 ,通过负载的电流图像如图所示,则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 9WB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比是1:2 D .负载电流的函表达式=005(100π+2)A 答案:A8【2013江苏高考】 如图所示,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 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 能发光 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BA))增向大下交滑流动电P 的电压 ()增大交流电的频率 (D)减小电容器 的电容 答案:B3(2013海南卷).通过一阻值R=100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A .12VB .410V.15V D .85V 答案:B16【2013广东高考】如图5,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比1:2=21, 错误!未定义书签。
和错误!未定义书签。
均为想电表,灯泡电阻R1=6Ω,AB端电压12100π(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A.电流频率为100HzB.错误!未定义书签。
的读为24VC.错误!未定义书签。
的读为05A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W答案:D17(2013山东综)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为交流电流表。
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为10A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rd/001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002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答案:A15(2013福建卷综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10Ω,外接R=90Ω的电阻。
闭合开关S,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 t V π=,则A 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HzB 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外接电阻R 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0WD 电路中想交流电流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创新性剖析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创新性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12a5d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3.png)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创新性剖析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创新性取决于它是如何给考生呈
现物理知识,从而帮助其学习物理。
回顾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本文将从实验设计方面对其进行剖析,从而探讨它的创新性。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的第一大创新是其将实验设计与知
识点联系起来的方式。
比如,在实验题中关于压强与几何形状的实验,考生可以学习如何将压力应用于几何形状,而不是仅仅理解它们是什么。
这样一来,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现象。
另一个创新是实验题中关于电学实验的设计。
这些实验不仅考察了考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还考察了考生的电学实验技能。
例如,实验题中有一题关于电池的电势与它的电流的实验,考生通过实验可以学习到电池的作用,以及电势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这种对实验技能的考察,有助于考生理解物理知识,并且可以提高考生的实验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总之,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创新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实验设计与知识点的结合;2.能的考察。
这种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有助于考生更新颖的学习物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为高考物理实验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模式。
在未来的实验设计中,创新的实验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实验本身,还需要考虑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例如,实验设计本身可以简单明了,但是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更具有创新性,从而对考生帮助
更大。
教师也可以更关注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关注实验本身,从而提高实验设计创新性。
最后,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创新设计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且有助于提高考生的实验能力。
精编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物理试题精编电学实验及解析
![精编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物理试题精编电学实验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c5a6cd6294dd88d0d26b39.png)
1(2013四川卷).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
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在探究中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1答案.(1)减小增大控制变量法。
2【2013江苏高考】(8 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 和电压U 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 和电流I,利用P =UI 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 0 V 1 8 W”,电为12 V 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题10-1 图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2)现有10 Ω、20 Ω和50 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 1 应选_______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好器材(4)小明处据后将P 、U 2 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题10-2 图所示 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2答案 (1)(见右图) (2)10 (3)电池(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度不恰当3【2013广东高考】图17()是测量电阻R X 的原图。
生电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 (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b 的总长为300c生电① 根据原图连接图17(b )的实物图② 断开S 2,合上S 1;调节电输出电压为30V 时,单位长度电阻丝为电压 = V/c 记录此时电流表A 1的示。
精编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静电场及解析
![精编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静电场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642ef6240c844769eaee23.png)
3(2013重庆卷).如题3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 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答案B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 3【2013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中的各14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4答案:B6【2013江苏高考】将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检验电荷-q 在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大(D)将检验电荷-q 从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答案:ABD15【2013广东高考】喷墨打印机的简模型如图4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A向负极板偏转B电势能逐渐增大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答案:10【2013上海高考】.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所示,已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若位于、b处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和q b,则(A)处为正电荷,q<q b(B)处为正电荷,q>q b()处为负电荷,q<q b(D)处为负电荷,q>qb答案:B32【2013上海高考】.(12分)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沿半径分布如图图4所示,图中E 0已知,E -r 曲线下O -R 部分的面积等于R -2R 部分的面积。
(1)写出E -r 曲线下面积的单位;(2)己知带电球在r ≥R 处的场强E =Q /r 2,式中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的电荷量Q 为多大?(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U ;(4)质量为,电荷量为q 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刚好运动到2R 处?27.(1)V (伏特)(2)02Q E k R = 20E R Q k= (3)01""2U S E R ∆== (4)由动能定2001122mv q U q E R =∆= 15(2013全国新课标I )、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b 、d 三个点,和b 、b 和c 、c 和d间的距离均为R ,在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的固定点电荷。
【备考2014】山东省各地市2013高考物理一模精选试题电学实验
![【备考2014】山东省各地市2013高考物理一模精选试题电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f3dcd9e767f5acfa1c7cdf9.png)
( 2013·滨州市一模)
( 2)( 8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请在线框中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②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 .检查并调节电流表指针指零,将开关 S 断开,按照电路图连接线路。
B .为了电路的安全,应该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至
。(填“最大值 ”或“最小值” )
(填“大
( 2)闭合开关前应将电阻箱阻值调整到最大,以免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或电源。由于电流表有一
定内阻,故测得的电源内阻比实际值偏大。电
源电动势与实际值相等。
( 2013?德州市一模) ( 2)物质材料的电阻率
的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金属材料的电 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 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 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选用的器材有:
(2) 用下列器材组成一个电路, 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又能描
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 V1( 量程 6V,内阻很大 ) B.电压表 V2( 量程 3V,内阻很大 ) C.电流表 A( 量程 3A,内阻很小 )
3
D.滑动变阻器 ( 最大阻值 10 ,额定电流 4A)
。
( 2)① B ( 2 分) ②半导体材料( 2 分)③直流电压 2.5V ( 2 分);电流表断路( 1 分)
( 2)①待测元件的电阻较小,故电流表选外接;数据记录显示电流从
0 开始,故选变阻器分压式接法。
③由于电路未断开,不能选欧姆档,直流电流
2.5mA 量程太小,用于检测极易烧坏。
电流表断路。
1 )、电压表(内
阻约为 3000 )、开关和导线,要求能 测出尽可能多的数据,图示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近三年2013~2015全国物理高考电学实验汇编
![近三年2013~2015全国物理高考电学实验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1bb500352d380eb62946de7.png)
近三年2013~2015全国高考物理电学实验试题汇编2015年10.(2015江苏卷)( 8 分) 小明利用如题10-1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 题10-1 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A.( 2) 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请根据表中的数据, 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U-I 图线。
由图线求得: 电动势E= V; 内阻r= Ω(3) 实验时, 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 花费了较长时间, 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 其实, 从实验误差考虑, 这样的操作不妥, 因为.答案:(1)0.44(2)U-I图线如右图所示 1.60(1.58~1.62都算对1.2(1.18~1.26分都算对)(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8.(2015四川卷)(2)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 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0~30mA);电流表A2(量程0~100mA);电压表V(量程0﹣6V);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Ⅰ.设计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Ⅱ.将R 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 的阻值,测出多组U 和I 的值,并记录.以U 为纵轴.I 为横轴.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线.Ⅲ.断开开关,将R x 改接在B 、C 之间.A 与B 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Ⅱ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 ﹣I 图线,图线与横轴I 的交点坐标为(I 0,0),与纵轴U 的交点坐标为(0,U 0).回答下列问题:①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②由图2的图线,得电源内阻r= Ω;③用I 0、U 0和r 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R x = ,代入数值可得R x ;④若电表为理想电表,R x 接在B 、C 之间与接在A 、B 之间,滑动变阻器滑片都从最大阻值位置调到某同一位置,两种情况相比,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 ,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 (选填“相同”或“不同”)答案为:①A 2;R 2;②25;③﹣r ;④相同;不同.12.(2015海南卷)某同学利用图(a )所示电路测量电容器充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2013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推荐下载
![2013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ea7e8412a5e9856a56126072.png)
采用限流式接法. (3)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均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
便和节能因素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0艺料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2下卷,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可地护1以缩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5试要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4置底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3敷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3年浙江省高考物理电学专题答案
![2013年浙江省高考物理电学专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67dd4033687e21af45a92a.png)
2013年浙江省高考物理电学专题答案一、选择题(42分,每题6分)14.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 、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 和E Q ,电势分别为U P 和U Q ,则 ( A ) A .E P >E Q ,U P >U Q B .E P >E Q ,U P <U Q C .E P <E Q ,U P >U Q D .E P <E Q ,U P <U Q解析:从图可以看出P 点的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大于Q 点的密集程度,故P 点的场强大于Q 点的场强,因电场线的方向由P 指向Q ,而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P 点的电势高于Q 点的电势,故A 项正确。
15.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 ,P 点在y 轴的右侧,M P ⊥ON ,则 ( AD ) A.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O 点移动到P 点,电场力做正功C. 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 、M 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 轴做直线运动解析:本题考查电场、电势、等势线、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图和几何关系可知M 和P 两点不处在同一等势线上而且有P M ϕϕ>,A 对.将负电荷由O 点移到P 要克服电场力做功,及电场力做负功,B 错.根据Ed U =,O 到M 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M 到N 的平均电场强度,所以有MN OM U U >,C 错.从O 点释放正电子后,电场力做正功,该粒子将沿y 轴做加速直线运动。
16.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
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 .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 B .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 C .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 D .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解析: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则Eq =mg ,又极板始终与电池相连,则两极板间电压不变,由E =,d 变大,E 变小,又C =,d 变大,C 变小,所以D选项正确。
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3)(K12教育文档)
![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3)(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77300da580216fc710afdd6.png)
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3)(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电学实验1.【2017·天津卷】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
0 kΩ,电阻R1=9.0 kΩ,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
0 Ω的电阻。
①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
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将电建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___导线断开。
②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
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右图。
由I1–I2图象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
【答案】①aa'bb'②1.41(1.36~1.44均可) 0。
5(0。
4~0。
6均可)【考点定位】实验-—用伏安法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名师点睛】由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关键是要理解图线的物理意义—-纵轴截距和斜率表示什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核心。
2013高考真题汇编-专题9 电学实验
![2013高考真题汇编-专题9 电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1c43ededd88d0d233d46a7c.png)
专题9 电学实验1.(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第9题)(3)要测绘一个标有“3V,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电流表(量程为0~250mA.内阻约5Ω);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限约3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填字母代号).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 额定电流1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填字母代号).③实脸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V,内阻为50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W.答案:①A ②B ③0.1解析: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该便于调节,选择最大阻值小的A.②根据题述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实验电路应为分压电路,电流表外接,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图B.③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代入数据变化得:I=0.3-0.2U.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画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I=0.3-0.2U,如图.二线的交点为电路工作点,交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乘积等于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P=UI=1.0×0.1W=0.1W.2.(2013高考安徽理综第21题II)(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mm.(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 x,设计出如图Ⅰ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答案:(1)0.007mm 0.640mm (2)实物电路连接如图.解析:校零时螺旋测微器读数:0mm+0.01mm×0.7=0.007mm;测量时螺旋测微器读数:0.5mm+0.01mm×14.7=0.647mm;合金丝的直径的d=0.647mm-0.007mm=0.640mm3.(2013高考北京理综第21题)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 x的阻值.(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 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选填“甲”或“乙”)(2)图2是测最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画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 X=U/I=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残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 X的电流值B. 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的电流值C. 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 X两端的电压值D. 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两端的电压值(5)再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被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1)C B 甲(2)补充完成的实物间的连线如图.(3)5.2 (4)B D (5)C解析:选择量程0~3V 的电压表C ,量程0~0.6A 的电流表B ,由于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较小,采用电流表外接的图甲.电流表示数I=0.50A ,电压表示数U=2.60V ,电阻的测量值R X =U/I=5.2Ω. 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分流,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 的电流值;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残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分压,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 两端的电压值.设滑动变阻器单位长度电阻为k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kx R R r E x -++,U=I R X =()kx R R r Ex -++R X .由此可知,当x 增大时,U非线性增大,当x 达到最大值时,U 等于一个定值,所以反映U-x 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C.4.(6分)(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22题)如图所示,E 为直流电源,G 为灵敏电流计,A 、B 为两个圆柱形电极,P 是木板,C 、D 为两个探针,S 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1)木板P 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________纸; (2)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答案:(1)导电 (2)如图所示.解析:(1)木板P 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导电纸纸;(2)将电源开关串联后与A 、B 接线柱连接.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如图所示.5.(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27题)(6分)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____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Ω.(2)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b)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____档(填:“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压50V”).SEP PBDCSEP ABDC答案:(1)×10 欧姆调零 70 (2)电路如图.解析:(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说明电阻较小,因此需选择×10倍率的电阻档,并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70Ω.(2) 要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必须连接成分压电路.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直流电压10V 档.6.(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34题)(2)图17(a )是测量电阻Rx 的原理图,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 (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 的总长为30.0cm.卓越教育李咏华作图图17(b )AI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5.010.015.0 20.0 25.0 30.035.0图17(c )①根据原理图连接图17(b )的实物图.②断开S 2,合上S 1;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3.0V 时,单位长度电阻丝的电压u=________V/cm.记录此时电流表A 1的示数.③保持S 1闭合,合上S 2;滑动c 点改变ac 的长度L ,同时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表A 1的示数与步骤②记录的值相同,记录长度L 和A 2的示数I .测量6组L 和I 值,测量数据已在图17(c )中标出.写出Rx 与L 、I 、u 的关系式Rx=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17(c )用作图法算出Rx=_________________Ω.答案:① 见下图 ② 0.1③ILuR x6.0 解析:②3V 电压分布在长为30cm 的电阻丝上,故有单位长度的电压u=303V/cm=0.1V/cm. 设电阻丝每cm 长的电阻为R ,当合上S 1 断开S 2时,设此时电阻丝电流为I‘ 有:I‘·30R=30u ,当合上S 1 、S 2时,I‘·LR=IR x ,由上两式得:R x 与L 、I 、u 的关系式Rx=Lu/I.在图17(c )中过尽可能多的点作直线,对照图17(c )可得L=u R x I ,由L-I 图线的斜率k=60.016cm/A=uR x,可得R x =ku=60.016×0.1Ω=6.0016Ω.7.(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21(2)题)(2)霍尔效应是电磁基本现象之一,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图丙所示,在一矩形半导体薄片的P 、Q 间通入电流I ,同时外加与薄片垂卓越教育李咏华作图图17(b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5.0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图17(c )直的磁场B ,在M 、N 间出现电压U H ,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U H 称为霍尔电压,且满足dIBK U H ,式中d 为薄片的厚度,k 为霍尔系数.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半导体薄片的霍尔系数.①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电流与磁场方向如图丙所示,该同学用电压表测量U H 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_________(填“M”或“N”)端通过导线相连.②已知薄片厚度d=0.40mm ,该同学保持磁感应强度B=0.10T 不变,改变电流I 的大小,测量相应的U H 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区域内(见答题卡)画出U H —I 图线,利用图线求出该材料的霍尔系数为_______________×10-3VA -1T -1(保留2位有效数字).③该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使半导体薄片中的电流反向再次测量,取两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霍尔系数的测量误差,为此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测量电路,S 1、S 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虚线框内为半导体薄片(未画出).为使电流从Q 端流入,P 端流出,应将S 1掷向_______(填“a”或“b”), S 2掷向_______(填“c”或“d”).为了保证测量安全,该同学改进了测量电路,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在保持其它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联在相邻器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器件代号)之间.答案:①M ②如图所示. 1.5 ③b c S 1 E解析:①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由左手定则,空穴所受洛伦兹力方向指向M ,M 侧电势高,用电压表测量U H 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M 端通过导线相连. ②由dIBKU H 可知U H ---I 图线的斜率等于KB/d ,由U H ---I 图线可求得图线的斜率等于0.38,由KB/d=0.38可得:霍尔系数K=1.5×10-3VA -1T -1.③为使电流从Q 端流入,P 端流出,应将S 1掷向“b”, S 2掷向 “c”. 为了保证测量安全,可以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与电源串联连接在电路中.在保持其它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联在相邻器件S 1 和E 之间.8.(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9(2)题) (2)(12分)硅光电池在无光照时不产生电能,可视为一电子元件.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电路,给硅光电池加反向电压(硅光电池负极接高电势点,正极接低电势点),探究其在无光照时的反向伏安特性.图中电压表的V 1量程选用3V ,内阻为6.0k Ω;电压表V 2量程选用15V ,内阻约为30k Ω;R 0为保护电阻;直流电源电动势E 约为12V ,内阻不计. 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②用遮光罩罩住硅光电池,闭合开关S ,调节变阻器R ,读出电压表V 1、V 2的示教U 1、U 2.(ⅰ)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 1示数如图丙,则U 1= V .可算出通过硅光电池的反向电流大小为 mA (保留两位小数).(ⅱ)该小组测出大量数据,筛选出下表所示的9组U 1、U 2数据,算出相应的硅光电池两端反向电压U X 和通过反向电流I X (表中“-”表示反向),并在坐标纸上建立I X -U X 坐标系,标出了与表中前5组U X 、I X 数据对应的5个坐标点.请你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并绘出I X -U X 图线.(ⅲ)由I X-U X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 X与U X成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答案:①连线如图.②(i)1.40 0.23(ⅱ)绘出I X-U X图线如图所示.(iii)非线性解析:电压表V1示数U1=1.4V,内阻为R V=6.0kΩ,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的电流为I=U1/R V=0.23A.根据表中数据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用描点法平滑曲线绘出I X-U X图线如图所示.由I X-U X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 X与U X成非线性关系.9. (2013高考四川理综第8题)(1)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的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___________而增大.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答案:(1)减小增大控制变量法.10.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II第23题)(7分)某同学用量程为1mA、内阻为120Ω的表头按照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V和1A的多用电表.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填“电流”、“电压”或“电阻”).(3)表笔A应为色(填“红”或“黑”).(4)定值电阻的阻值R1= Ω,R2= 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答案:(1)连线如图所示(2)电流电压(3)黑(4)1.00880解析:(1)根据图a的电路图连线.(2)开关S闭合时,电阻R1与电流表并联,多用电表用于测量电流.开关S断开时,电阻R2与电流表串联,多用电表用于测量电压.(3)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电流从电表正接线柱进,从电表负接线柱出,表笔A出,表笔A应为黑色,表笔B应为红色.(4)开关S断开时,由串联电路知识,I g(R2+R g)=U,解得R2=880Ω;开关S闭合时,由并联电路知识,I g(R2+R g)=(I- I g)R1,解得R1=1.00Ω.11.(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26题)(3分)演示地磁场存在的实验装置(由环形线圈,微电流传感器,DIS等组成)如图所示.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屏幕上的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答案:有无无解析: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屏幕上的电流指针有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线圈中磁通量不变化,电流指针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移动,线圈中磁通量不变化,电流指针无偏转.12.(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10题)(8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利用P=UI得到电功率. 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V,8W”,电源为12V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题10-1图所示. 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2)现有10Ω、20Ω和50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1应选_______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U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题10-2图所示. 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答案:(1)(见右图)(2)10(3)电池(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度不恰当.解析: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应该设计成分压电路.电路中的电阻R1为保护电阻,应选1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电池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由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P随U2变化关系不是直线,应该把横坐标的标度取的大一些,图线为向下弯曲的,图线不应画为直线.。
2013年高考物理题库【考点13】电学实验(含答案)
![2013年高考物理题库【考点13】电学实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5aae40f5335a8102d2209e.png)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3 电学实验1. (2018·北京高考)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 x 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Ω) 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Ω) 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 Ω) 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 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2)如图是测量R 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
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电压表示数U 。
某次电表示数如图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 x =UI=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 x 的电流值 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 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 x 两端的电压值 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 两端的电压值(5)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 移动距离x 的增加,被测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U 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 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电表的选择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和被测电阻上的最大电压,结合电表的量程进行选择。
(2)电流表选择内接或外接,可根据电压表、电流表内阻与被测电阻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物理试题汇编--电学实验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物理试题汇编--电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a1a3563bcd126fff7050bd3.png)
1(2013四川卷).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
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1答案.(1)减小增大控制变量法。
2【2013江苏高考】. (8 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 和电压U 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 和电流I,利用P =UI 得到电功率. 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 0 V 1. 8 W”,电源为12 V 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题10-1 图所示. 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2)现有10 Ω、20 Ω和50 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1应选_______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U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题10-2 图所示. 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2答案. (1)(见右图)(2)10(3)电池(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度不恰当.3【2013广东高考】图17(a)是测量电阻R X的原理图。
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的总长为30.0cm学生电源L/cmI/A①根据原理图连接图17(b)的实物图②断开S2,合上S1;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3.0V时,单位长度电阻丝为电压u= V/cm.记录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
6.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章汇编 电场
![6.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章汇编 电场](https://img.taocdn.com/s3/m/98e6ffd65022aaea998f0f65.png)
专题6 电场1.丢分指数☆☆☆(新课标卷I)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的固定点电荷。
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A.kB. kC. kD. k2.丢分指数☆☆☆(新课标卷I)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扳间距为d,极扳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扳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井在下极扳处(未与极扳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扳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D在距上极扳2d/5处返回3.丢分指数☆☆(新课标卷II)4. 丢分指数☆☆☆(山东)5. 丢分指数☆☆(天津)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 、Q 两点,MN 为PQ 连线的中垂线,交PQ 于O 点,A 点为MN 上的一点。
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 ,从A 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 A .q 由A 向O 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 .q 由A 向O 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 C .q 运动到O 点时的动能最大 D .q 运动到O 点时电势能为零6. 丢分指数☆☆☆(安徽)如图所示,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0z <的空间,0z >的空间为真空。
将电荷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
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
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2hz =处的场强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 .24q k h B .249q k h C .2329q k h D .2409q k h7.丢分指数☆☆(广东)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9 电学实验1.(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第9题)(3)要测绘一个标有“3V,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电流表(量程为0~250mA.内阻约5Ω);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限约3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填字母代号).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 额定电流1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填字母代号).③实脸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V,内阻为50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W.答案:①A ②B ③0.1解析: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该便于调节,选择最大阻值小的A.②根据题述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实验电路应为分压电路,电流表外接,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图B.③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代入数据变化得:I=0.3-0.2U.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画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I=0.3-0.2U,如图.二线的交点为电路工作点,交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乘积等于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P=UI=1.0×0.1W=0.1W.2.(2013高考安徽理综第21题II)(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mm.(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 x,设计出如图Ⅰ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答案:(1)0.007mm 0.640mm (2)实物电路连接如图.解析:校零时螺旋测微器读数:0mm+0.01mm×0.7=0.007mm;测量时螺旋测微器读数:0.5mm+0.01mm×14.7=0.647mm;合金丝的直径的d=0.647mm-0.007mm=0.640mm3.(2013高考北京理综第21题)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 x的阻值.(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 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选填“甲”或“乙”)(2)图2是测最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画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 X=U/I=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残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 X的电流值B. 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的电流值C. 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 X两端的电压值D. 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两端的电压值(5)再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被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1)C B 甲(2)补充完成的实物间的连线如图.(3)5.2 (4)B D (5)C解析:选择量程0~3V 的电压表C ,量程0~0.6A 的电流表B ,由于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较小,采用电流表外接的图甲.电流表示数I=0.50A ,电压表示数U=2.60V ,电阻的测量值R X =U/I=5.2Ω. 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分流,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 的电流值;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残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分压,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 两端的电压值.设滑动变阻器单位长度电阻为k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kx R R r E x -++,U=I R X =()kx R R r Ex -++R X .由此可知,当x 增大时,U非线性增大,当x 达到最大值时,U 等于一个定值,所以反映U-x 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C.4.(6分)(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22题)如图所示,E 为直流电源,G 为灵敏电流计,A 、B 为两个圆柱形电极,P 是木板,C 、D 为两个探针,S 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1)木板P 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________纸; (2)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答案:(1)导电 (2)如图所示.解析:(1)木板P 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导电纸纸;(2)将电源开关串联后与A 、B 接线柱连接.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如图所示.5.(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27题)(6分)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____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Ω.(2)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b)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____档(填:“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压50V”).GSEP PBDCGSEP ABDC答案:(1)×10 欧姆调零 70 (2)电路如图.解析:(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说明电阻较小,因此需选择×10倍率的电阻档,并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70Ω.(2) 要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必须连接成分压电路.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直流电压10V 档.6.(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34题)(2)图17(a )是测量电阻Rx 的原理图,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 (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 的总长为30.0cm.卓越教育李咏华作图A12300.20.40.60.63A1230.20.40.60.631S 2S abc线夹电阻丝xR 学生电源••+-图17(b )AI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5.010.015.0 20.025.0 30.0 35.0图17(c )①根据原理图连接图17(b )的实物图.②断开S 2,合上S 1;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3.0V 时,单位长度电阻丝的电压u=________V/cm.记录此时电流表A 1的示数.③保持S 1闭合,合上S 2;滑动c 点改变ac 的长度L ,同时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表A 1的示数与步骤②记录的值相同,记录长度L 和A 2的示数I .测量6组L 和I 值,测量数据已在图17(c )中标出.写出Rx 与L 、I 、u 的关系式Rx=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17(c )用作图法算出Rx=_________________Ω.答案:① 见下图 ② 0.1③ILuR x =6.0 解析:②3V 电压分布在长为30cm 的电阻丝上,故有单位长度的电压u=303V/cm=0.1V/cm. 设电阻丝每cm 长的电阻为R ,当合上S 1 断开S 2时,设此时电阻丝电流为I‘ 有:I‘·30R=30u ,当合上S 1 、S 2时,I‘·LR=IR x ,由上两式得:R x 与L 、I 、u 的关系式Rx=Lu/I.在图17(c )中过尽可能多的点作直线,对照图17(c )可得L=u R x I ,由L-I 图线的斜率k=60.016cm/A=u Rx ,可得R x =ku=60.016×0.1Ω=6.0016Ω.7.(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21(2)题)(2)霍尔效应是电磁基本现象之一,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图丙所示,在一矩形半导体薄片的P 、Q 间通入电流I ,同时外加与薄片垂卓越教育李咏华作图A1230.20.40.60.63A1230.20.40.60.631S 2S abc线夹电阻丝xR 学生电源••+-图17(b )AI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5.010.0 15.020.0 25.030.0 35.0 图17(c )直的磁场B ,在M 、N 间出现电压U H ,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U H 称为霍尔电压,且满足dIBK U H ,式中d 为薄片的厚度,k 为霍尔系数.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半导体薄片的霍尔系数.①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电流与磁场方向如图丙所示,该同学用电压表测量U H 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_________(填“M”或“N”)端通过导线相连.②已知薄片厚度d=0.40mm ,该同学保持磁感应强度B=0.10T 不变,改变电流I 的大小,测量相应的U H 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区域内(见答题卡)画出U H —I 图线,利用图线求出该材料的霍尔系数为_______________×10-3VA -1T -1(保留2位有效数字).③该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使半导体薄片中的电流反向再次测量,取两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霍尔系数的测量误差,为此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测量电路,S 1、S 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虚线框内为半导体薄片(未画出).为使电流从Q 端流入,P 端流出,应将S 1掷向_______(填“a”或“b”), S 2掷向_______(填“c”或“d”).为了保证测量安全,该同学改进了测量电路,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在保持其它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联在相邻器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器件代号)之间.答案:①M ②如图所示. 1.5 ③b c S 1 E解析:①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由左手定则,空穴所受洛伦兹力方向指向M ,M 侧电势高,用电压表测量U H 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M 端通过导线相连. ②由dIBKU H 可知U H ---I 图线的斜率等于KB/d ,由U H ---I 图线可求得图线的斜率等于0.38,由KB/d=0.38可得:霍尔系数K=1.5×10-3VA -1T -1.③为使电流从Q 端流入,P 端流出,应将S 1掷向“b”, S 2掷向 “c”. 为了保证测量安全,可以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与电源串联连接在电路中.在保持其它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联在相邻器件S 1 和E 之间.8.(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9(2)题) (2)(12分)硅光电池在无光照时不产生电能,可视为一电子元件.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电路,给硅光电池加反向电压(硅光电池负极接高电势点,正极接低电势点),探究其在无光照时的反向伏安特性.图中电压表的V 1量程选用3V ,内阻为6.0k Ω;电压表V 2量程选用15V ,内阻约为30k Ω;R 0为保护电阻;直流电源电动势E 约为12V ,内阻不计. 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②用遮光罩罩住硅光电池,闭合开关S ,调节变阻器R ,读出电压表V 1、V 2的示教U 1、U 2.(ⅰ)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 1示数如图丙,则U 1= V .可算出通过硅光电池的反向电流大小为 mA (保留两位小数).(ⅱ)该小组测出大量数据,筛选出下表所示的9组U 1、U 2数据,算出相应的硅光电池两端反向电压U X 和通过反向电流I X (表中“-”表示反向),并在坐标纸上建立I X -U X 坐标系,标出了与表中前5组U X 、I X 数据对应的5个坐标点.请你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并绘出I X -U X 图线.(ⅲ)由I X-U X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 X与U X成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答案:①连线如图.②(i)1.40 0.23(ⅱ)绘出I X-U X图线如图所示.(iii)非线性解析:电压表V1示数U1=1.4V,内阻为R V=6.0kΩ,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的电流为I=U1/R V=0.23A.根据表中数据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用描点法平滑曲线绘出I X-U X图线如图所示.由I X-U X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 X与U X成非线性关系.9. (2013高考四川理综第8题)(1)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的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___________而增大.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答案:(1)减小增大控制变量法.10.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II第23题)(7分)某同学用量程为1mA、内阻为120Ω的表头按照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V和1A的多用电表.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填“电流”、“电压”或“电阻”).(3)表笔A应为色(填“红”或“黑”).(4)定值电阻的阻值R1= Ω,R2= 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答案:(1)连线如图所示(2)电流电压(3)黑(4)1.00880解析:(1)根据图a的电路图连线.(2)开关S闭合时,电阻R1与电流表并联,多用电表用于测量电流.开关S断开时,电阻R2与电流表串联,多用电表用于测量电压.(3)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电流从电表正接线柱进,从电表负接线柱出,表笔A出,表笔A应为黑色,表笔B应为红色.(4)开关S断开时,由串联电路知识,I g(R2+R g)=U,解得R2=880Ω;开关S闭合时,由并联电路知识,I g(R2+R g)=(I- I g)R1,解得R1=1.00Ω.11.(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26题)(3分)演示地磁场存在的实验装置(由环形线圈,微电流传感器,DIS等组成)如图所示.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屏幕上的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答案:有无无解析: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屏幕上的电流指针有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线圈中磁通量不变化,电流指针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移动,线圈中磁通量不变化,电流指针无偏转.12.(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10题)(8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利用P=UI得到电功率. 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V,8W”,电源为12V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题10-1图所示. 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2)现有10Ω、20Ω和50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1应选_______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U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题10-2图所示. 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答案:(1)(见右图)(2)10(3)电池(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度不恰当.解析: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应该设计成分压电路.电路中的电阻R1为保护电阻,应选1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电池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由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P随U2变化关系不是直线,应该把横坐标的标度取的大一些,图线为向下弯曲的,图线不应画为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