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空间》读后感 课程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失落空间》读后感
摘要: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其“完美的城市模式”给城市后期带来
诸多问题,大都市城市没落、郊区化和花园城市运动等导致人群从中心区迁出,给城市留
下诸多的“失落空间”,针对失落空间,深度剖析,提出三大理论并运用实践,与读者分
享其成果,读者在具体城市空间问题分析、实践便有理有据可循。
关键词:失落空间,图-底,连接,场所感,空间设计
正文:
一、书籍选择缘由
面对两百多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丛书,如何选择出一本有针对性可读性强的书是个问题,真的很难抉择,思考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我已经了解到什么?于是打开笔记翻看了下这八周
以来的内容以及课下老师让查阅的相关概念或者论题,特别是关于城市设计这个研究方向
的诞生和为什么诞生,城市发展史,现在与过去城市的对比等,结合个人城市生活体验,
似乎我们憧憬着该有更好的城市,但是当下城市带给社会有诸多困扰,关上笔记,对于想
要了解的东西有了很模糊的概念,当再次打开推荐书录,如何选择其实已经不是困扰,因
为是在寻找,就像你知道自己想吃什么而不是困扰吃什么一样。
二、作者简介
《寻找失落空间》是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丛书,是由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著,他在城市设计领域拥有20年的从业和学术经验。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生院和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主持工作,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景观建筑学课程的教授,他是美
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会员,并坚持在美国纽约的伊萨卡从事国际咨询顾问业务。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以来, 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非都市地区, 但到20 世纪6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到了70年代,功能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当代城市的失落空间,以及花园城市、新城运动和郊区化等,促使人们放弃城市中心区,向
郊区蔓延,人口的发展也就出现了“异常”现象, 即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这一现象被某些学者称之为“非都市化”或“逆城市化”。
功能主义意识形态
影响下的城市设计,忽
视地方历史传统及需求,
现代建筑对人性的态度。
形式的过分简化和空间
开敞等方面,有意背离
历史,推崇技术至上,
在全球范围建立一种强
加于人的新秩序,这些
都是城市的做法,也不
难惊讶“失落空间”的
出现。
“失落空间”的问
题,或者称之为空间不
合理使用问题,困扰着
当今多数的城市中心区。
汽车问题和在建筑设计,
波士顿堡垒河道航拍图
城市复兴以及城市用地
区划政策中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私人利益超越了公共利益,和市
中心土地使用的改变等因素,都已导致传统上与城市开放空间紧密相关的价值与意义的丧失。这本书对当代城市存在的无机以及解决这些危机的方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四、内容及感想
作为一个建筑学学生,我们本能的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分区、造型的设计,而忘记了观察思考身边的社交空间。本能的认为城市就是由各类建筑、道路和绿化组成的组合体,本能的认可了室内公共空间,忽略了内心对大自然、室外公共社交空间的渴望,本能的认
可了只为交通而存在的道路,习惯了行走在道路上的匆忙感和恐惧感。当坐在室内舒适的
软椅上,闭目思考,回想我们的城市究竟是何种面貌,会想起一条韵味的古街,一个特色
喷泉广场,耸立的纪念碑,趣味的滨水空间还是秀色的人民公园?这些浮想联翩的场景似
乎只存在脑海,睁开双眼,
我们的城市却给我们留的
只是浅浅的回忆,这也是
大家一起“努力”得到的
城市。但看完《寻找失落
空间》,也像书名一样带
着诸多失落,如众多老师
一样,思考我们的长沙究
竟怎么了,怎么成为这样,
我们的城市是不是还可以
挽救?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一)、书本内容简要
《寻找失落空间》回溯了过去80年间涌现的主要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如西特和霍华德
的设计原理,功能主义运动的回应和影响,由第十小组,罗伯特文丘里,克里尔兄弟等完
成的设计等。除了对历史范例回顾经行探讨外,还研究了当代城市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
对马萨诸塞州的波斯顿,美过首都华盛顿,瑞典哥斯堡,以及英格兰纽卡斯尔的拜克社区
等案例的详细研究,阐述了对整合的设计方法的需求—这是一种将城市空间设计的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及场所理论都纳入考虑范围的设计方法。这些理论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都在案
例中得到界定和分析,以此论证他们在不同环境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二)、结合内容感慨
1)、城市设计问题与失落空间
书中第一章罗杰·特兰
西克探讨了当前城城市设计
的问题和该如何认识失落空
间。在中国,我们的大城市
基本上都有有详细性控制规
划,甚至我们不惜重金全球
招标,中国城市的设计理念
绝对是引领全球的,这也是
跟我们的政治制度有关,但
是行走在我们的城市中间,
我去过北京,郑州,广州,
深圳,成都,路过上海,长
待长沙,虽说没有去很多城
市,他们的城市形象可以说
都很现代化,都市化,商业也是极其繁荣,单单城市的波士顿城市更新中央商务区航拍图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
特色仿佛未被人提起记起,中国传播上下五千年历史,在这些城市视乎都只有五十年的沉淀,或许这样说有些夸张,但真是内心所感,这也是近年来各种建筑相关网站杂志所探讨
的热点话题,不过这也已经引起像王澍、李晓东,刘小川、马清运等一批本土建筑师的关
注和实践探讨。
在当今城市中,设计师面度的挑战是如何为新的开发创造出具有整体统一结构的室外环境。而目前设计师的工作却只是针对那些既成现实的空间进行修补和完善,且这些外形不佳、规划不善的空间又恰恰是公众使用的第一空间。在一般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物通
常被视为矗立于景观中的独立物体,并非是街道、广场或开敞空间等更大范围空间肌理的
一部分,从而导致不成形的“反空间”。
在这样环境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设计者,这些主要的城市失落空间,作为一种普遍存在
的空间类型去理解反空间的概念是一个难题。我们所在的城市,不难发现高程塔楼底层外
部无组织的景观,切断商业区和居住区的立交桥和停车场,被闲置的江岸河岸以及废弃的
工业旧址,这些失落的空间都未充分利用和衰废的,令人不愉快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
城市空间,对于环境和使用者来说毫无益处,他们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也没有连贯的景
观要素。正是由于问题的出现,才会出现我们创作的机会,挑战同机遇并存,为设计师重
塑城市提供了特殊机会。
书中提到了导致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五个主要因素: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现代主义
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
使用政策;一些现代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等,这些消极仍然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肆虐着,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失落
空间以及改善已形成的失落空间,这需要政府、民众以及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政府必须制
定有效的空间设计政策,而设计师则必须深刻理解成功的城市设计背后的设计原则。设计
师应该编制设计总图,使其成为空间脉络和用以界定外部空间的建设蓝图,而不是简单地
设计这些建筑。环境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单体建筑应融入其外部的公共空间之中,以使
城市的空间形态不会因为城市用地换分和主观的交通系统的分隔而沦为牺牲品。
在书中作者一直想以一种低密度城市理想人性尺度构建文艺复兴及以前的城市生活模式,这也是我们所梦寐的,但是在中国,结合基本国情,显得很不合适。对中国而言,在
高楼林立的今天,想单纯的营建欧洲城镇式的密集性的低层围合空间已经不可能了,而创
造积极空间最简单的方法,是运用低平的建筑群及其所形成的比周围地域更加密集的形态,并从建筑群中勾勒出城市空间,而这种图-底关系可行性太低,但对规划师来说,应当时刻把他作为城市设计的一种概念性指导原则放在心里。在高层建筑间为了保持街道空间的整
体性,一种方法就是从高层建筑到低层建筑之间作出清晰的空间转换。事实上,同一个城
市空间中尅包含这两种不同的建筑形态,低平的建筑形态对应街道的公共活动,而后退的
高层建筑形态部分,则配合私人利益往城市上空发展的需求。在以上基础上,我认为设计
的关键仍在于通过连接理论产生整体的连通性,加强环境景观的变换,减弱城市道路、停
车场对空间的分割,加强适应各种不同地形的空间围合设计,通过活动支持形成场所文脉,留出一定可发展的空间,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用各自的特色给环境留下印记,,使它能被
每个人作为亲切的场所来使用,用这种方式,空间形式和使用者相互理解和适应,在一个
相互的过程中彼此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