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交换机端口聚合

合集下载

交换机和路由器端口聚合的综合实验

交换机和路由器端口聚合的综合实验

一网络拓扑图如下:二:实验目的(1)R1与R2 之间通过ospf协议进行连接,并且端口之间进行端口汇聚。

(2)R2——S1——S2 之间进行端口汇聚,并配置静态路由进行互联。

(3)最后R1——R2——S1——S2 各设备间能互相连通。

三:配置思路此实验的配置,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1)是R1与R2两个三层路由器间的端口配置。

(2)是S1与S2两个二层交换机间的端口配置。

(3)是三层路由器R2与二层交换机S1互联进行的端口配置。

四:具体配置如下第一步分:R1与R2两个三层路由器间的端口配置。

1.路由器R1的配置如下:R1(config)#int port-channel 1R1(config-if)#ip address 10.10.10.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duplex full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 range f1/0 - 1R1(config-if-range)#no ip addressR1(config-if-range)#no shutdownR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R1(config-if-range)#duplex fullR1(config-if-range)#exitR1#wrR1(config)#router ospf 100R1(config-router)#network 10.10.10.0 0.0.0.255 area 0R1(config-router)#exitR1(config)#exitR1#wr2.路由器R2的配置如下:R2(config)#int port-channel 1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duplex fullR2(config-if)#ip address 10.10.10.2 255.255.255.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 range f1/0 - 1R2(config-if-range)#no ip addressR2(config-if-range)#no shutdownR2(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R2(config-if-range)#duplex fullR2(config-if-range)#exitR2#wrR2(config)#router ospf 100R2(config-router)#network 10.10.10.0 0.0.0.255 area 0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exitR2#wr测试:R1#ping 10.10.10.2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10.10.2,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48/72/100 ms其它命令:显示port channel配置的命令——show int port-channel <id>显示route 路由的命令:——show ip route二第二部分:S1与S2两个二层交换机间的端口配置。

实验3:交换机端口配置与生成树协议配置

实验3:交换机端口配置与生成树协议配置

2、链路聚合配置:S3526或S3928或S3610S2008-EI或S2403-EIE0/1E0/1E0/2E0/2E0/3E0/3E0/4E0/4换机上,是E1/0/1端口)。

请分别在两台交换机上输入必要的命令,实现三条链路的聚合。

请把你所输入的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两台交换机上的命令都要写)(10分)本交换机上:首先system 进入系统视图,Interface Ethernet1/0/1进入端口1视图,配置端口1 ,speed 100速度100Mbps,duplex full全双工,quit返回到系统视图下,继续配置端口2和3,命令同配置端口1。

Interface Ethernet1/0/2,speed 100,duplexfull,quit,interfaceEhternet1/0/3,speed 100,duplex full,quit。

系统视图下,link Bridge-Aggregation 1建立端口聚合组1,interface Ethernet1/0/1进入端口1视图,port link-aggregationgroup 1,将端口1加入聚合组1,quit返回系统视图,继续配置端口2,3,命令同端口1。

interface Ethernet1/0/2,port link-aggregationgroup 1,quit,interface Ethernet1/0/3,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同组另一台交换机命令基本同上。

(2)请在其中的一台交换机上用“display link-aggregation”命令显示链路聚合的信息,并将显示的结果写到实验报告中。

(注:对于S3928或S3610交换机,请使用“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命令)(5分)显示信息有:端口聚合类型组号:BAGG1,二层端口聚合,组1,类型:S静态,负载分担类型:Shar负载分担类型。

实验 端口聚合配置

实验 端口聚合配置

实验端口聚合配置【实验名称】端口聚合配置。

【实验目的】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

【背景描述】假设某企业采用两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由于很多数据流量是跨过交换机进行转发的,因此需要提高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为此网络管理员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采用两根网线互连,并将相应的两个端口聚合为一个逻辑端口,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需求分析】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上实现端口聚合,并且在聚合端口上设置Trunk,以增加网络骨干链路的带宽。

【实验拓扑】图4‐ 2 实验拓扑图按照拓扑图连接网络时注意,两台交换机都配置完端口聚合后,再将两台交换机连接起来。

如果先连线再配置可能会造成广播风暴,影响交换机的正常工作。

【实验设备】三层交换机 1 台二层交换机 1 台【预备知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VLAN 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Trunk 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SVI 端口的配置方法,聚合端口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实验原理】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 )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

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

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端口聚合遵循IEEE 802.3ad 协议的标准。

【实验步骤】第一步:配置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和管理IP 地址S3750#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3750(config)#hostname L3-SWL3-SW(config)#interface vlan 1L3-SW(config-if)#Dec 3 01:03:22 L3-SW %7:%LINE PROTOCOL CHANGE:Interface VLAN 1, changed state to UPL3-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L3-SW(config-if)#no shutdownL3-SW(config-if)#exitSwitch#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hostname L2-SWL2-SW(config)#interface vlan 1L2-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L2-SW(config-if)#no shutdownL2-SW(config-if)#exit第二步:在两台交换机上配置聚合端口L3-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L3-SW(config-if-range)#port-group 1!将端口Fa0/1~2 加入聚合端口1,同时创建该聚合端口L3-SW(config-if-range)#Dec 3 01:03:57 L3-SW %7:%LINE PROTOCOL CHANGE:Interface AggregatePort 1, changed state to UPDec 3 01:03:58 L3-SW %7:%LINK 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changedstate to administratively downDec 3 01:03:58 L3-SW %7:%LINE PROTOCOL CHANGE: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DOWNDec 3 01:03:58 L3-SW %7:%LINK 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changedstate to administratively downL3-SW(config-if-range)#exitL3-SW(config)#L2-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L2-SW(config-if-range)#port-group 1!将端口Fa0/1~2 加入聚合端口1,同时创建该聚合端口L2-SW(config-if-range)#exitL2-SW(config)#第三步:将聚合端口设置为Trunk。

交换机端口聚合

交换机端口聚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实训『交换机端口聚合、交换机生成树协议配置、交换机端口管理配置』报告学院专业:班级:组号:姓名:学号:组员:第一部交换机端口聚合一、实训目的掌握在交换机上端口聚合的方法掌握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配置方法及配置命令二、实训所需设备交换机两台、计算机两台、网线数根。

三、实训原理及拓扑图原理:端口聚合是将几个链路作聚合处理,增加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带宽,避免网络瓶颈。

这几个链路必须同时连接两个相同的设备,不需从新布线。

可以绑定任何相关的端口,课随时取消,灵活性很高的链路聚合可以提供负载能力以及系统容错。

拓扑图:四、实训的内容1、规划交换机使用哪几个端口进行链路聚合的配置。

2、在计算机上配置相同网段的IP地址,然后互相使用Ping命令查看相互通信情况。

3、对交换机按照规划端口进行链路聚合的配置。

4、使用Ping命令,观察Ping后的结果5、用Show命令查看链路聚合的的配置。

五、实训步骤1、查看交换机配置情况清除不需要的配置及检测到网络广播风暴。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 交换机配置情况图2 网络广播风暴2、进行实训链路连接。

、在计算机1上,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命令,选择端口连接,进行带外管理配置。

3、对交换机输入配置命令,如图3所示图3 验证交换机1的端口聚合4、在计算机2上,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命令,进行命令配置,同样验证端口聚合的情况。

第二部分交换机生成树协议配置一、实训目的1、了解广播风暴及其危害,并尝试产生广播风暴,观察交换机状态。

2、掌握跨交换机生成树的配置方法和配置命令3、理解生成树的工作过程,并对交换机端口是否阻塞进行判断。

二、实训所需设备两台交换机、网线数根、配置计算机两台三、实训原理1、桥接链路的危害在两台交换机之间,如果存在两条以上的链路,就必须形成环路,交换机并不知道图和处理,只是周而复始地转发帧,形成四循环。

三层交换链路聚合实验文档

三层交换链路聚合实验文档

内容:VTP+链路聚合网络拓扑:1号交换机的配置Switch(config)#vtp domain sanzuSwitch(config)#vtp password cisco//密码Switch(config)#vtp mode server模式Switch(config)#exit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2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port-channel 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 t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range f0/3-4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2 mode on 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port-channel 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为vlan配网关:Switch(config)# vlan 10Switch(config)# vlan 20Switch(config)# vlan 30Switch(config)#int vlan 10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int vlan 20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int vlan 30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 Switch#show ip int b2号交换机的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tp domain sanzuSwitch(config)#vtp password ciscoSwitch(config)#vtp mode client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2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port-channel 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xit划分vlan:Switch(config)#int range f0/3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range f0/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3号交换机的配置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tp domain sanzuSwitch(config)#vtp password cisco//密码Switch(config)#vtp mode client模式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2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2 mode on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port-channel 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xit划分vlan:Switch(config)#int range f0/3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range f0/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端口汇聚实验

端口汇聚实验
SwitchA(config-if-range)#port-group 1!配置接口0/1和0/2属于AG1
SwitchA(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配置接口0/1和0/2属于channel 1
注:AG1,最大支持端口数为8个,当前VLAN模式为Trunk,组成员有F0/1、F0/2。
FastEthernet0/6 is down, line protocol is down
Internet protocol processing disabled
FastEthernet0/7 is down, line protocol is down
Internet protocol processing disabled
!
port-channel load-balance src-mac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nel-group 1 mode on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channel-group 1 mode on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交换机端口聚合
实验目的
理解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的配置及原理。
基础知识
端口聚合也叫做以太通道(ethernet channel),主要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由于两个交换机之间有多条冗余链路的时候,STP会将其中的几条链路关闭,只保留一条,这样可以避免二层的环路产生。但是,失去了路径冗余的优点,因为STP的链路切换会很慢,在50s左右。使用以太通道的话,交换机会把一组物理端口联合起来,做为一个逻辑的通道,也就是channel-group,这样交换机会认为这个逻辑通道为一个端口。这样有几个优点:

链路聚合实验(三层交换机)

链路聚合实验(三层交换机)

链路聚合实验【实验目的】利用三层交换技术来满足高效路由交换,并通过链路聚合技术增加服务带宽和链路冗余。

【实验背景】你是某学院的网管,学院要求你依据实验室的访问属性将网络划分成能限制无关和广播流量扩散的多个网桥域,并且在必要时支持各域之间可控制的相互访问。

具体是在两个实验室分别部署1台FTPServer,利用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机技术实现FTPServer的互访,并且利用交换的端口聚合技术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拓扑图如下。

【实验任务】1.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将端口分配到VLAN3.创建Tag VLAN接口4.设置路由5.在二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6.安装和配置实验室FTPServer7.配置测试主机的网卡IP地址8.测试网络连通性9.完成实验报告【试验设备】:三层交换机S3560-24交换机2台;二层交换机S2960交换机2台。

【实验拓扑】:【实验环境】服务器布置的位置PC5是实验室1的FTPServer ip 地址172.16.1.200/24PC6是实验室2的FTPServer ip 地址172.16.3.200/24设备测试地址-建议【实验配置】步骤1 配置vlan,并把端口分配到vlan在交换机S1上配置vlan10,并将端口f0/12分配到vlan 10S3560-24-1#conf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3560-24-1(config)#vlan 10 !创建vlan 10S3560-24-1(config-vlan)#exit !退出到上一级操作模式S3560-24-1(config)#interface f0/12 !进入f0/12的接口模式,并把它分到vlan10S3560-24-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nterface vlan 10 !创建vlan10虚接口,并分配ip地址S3560-24-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exit在交换机S1上配置vlan20,并将端口f0/1分配到vlan 20S3560-24-1#conf tS3560-24-1(config)#vlan 20S3560-24-1(config-vlan)#exitS3560-24-1(config)#interface f0/1S3560-24-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nterface vlan 20S3560-24-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1(config-if)#exit在交换机S2上配置vlan30,并将端口f0/12分配到vlan 30S3560-24-2#conf tS3560-24-2(config)#S3560-24-2(config)#vlan 30S3560-24-2(config-vlan)#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f 0/12S3560-24-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vlan 30S3560-24-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2(config-if)#exit在交换机S2上配置vlan40,并将端口f0/1分配到vlan 40S3560-24-2(config)#vlan 40S3560-24-2(config-vlan)#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f 0/1S3560-24-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40S3560-24-1(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vlan 40S3560-24-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4.1 255.255.255.0S3560-24-2(config-if)#no shutdownS3560-24-2(config-if)#exit步骤2 创建tag vlan接口在交换机S1上创建Tag VLAN接口S3560-24-1(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 !创建聚合端口AG1 S3560-24-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AG的模式为trunk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 !进入接口f0/2和f0/3S3560-24-1(config-if)#exitS3560-24-1(config-if-range)# channel –group 1 mode on !配置接口f0/2和f0/3属于AG1S3560-24-1(config-if-range)#endS3560-24-1(config)#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在交换机S2上创建Tag VLAN接口S3560-24-2(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3560-24-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S3560-24-2(config-if)#exitS3560-24-2(config-if-range)# channel –group 1 mode onS3560-24-2(config-if-range)#endS3560-24-2(config)#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步骤3在交换机上配置路由在交换机S1上配路由S3560-24-1(config)#ip routingS3560-24-1(config)#router rip !开启rip协议进程S3560-24-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S3560-24-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S3560-24-1 (config-router)#version 2S3560-24-1(config-router)#end在交换机S2上配路由S3560-24-2(config)#ip routingS3560-24-2(config)#router ripS3560-24-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S3560-24-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4.0S3560-24-2 (config-router)#version 2S3560-24-2(config-router)#end测试命令:Show ip interfaceShow ip route配置测试网卡IP地址:Pc5 172.16.1.100/24Pc7 172.16.2.100/24Pc6 172.16.3.100/24Pc8 172.16.4.100/24测试:在s1/s2交换机上ping 各自的网关.在pc上ping各自网关和各pc.【注意事项】1.两台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 vlan模式。

GNS3——交换机端口聚合实验

GNS3——交换机端口聚合实验

①【网络拓扑结构图】【实验步骤】②步骤1.(1)按照上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图注意:利用“图标管理”功能配置的交换机用c2691的IOS进行模拟。

(2)配置模块交换机(Switch A),如下图所示:交换机(Switch B),如下图所示:PC1机,如下图所示:(注意:各PC机间的本地端口和远程端口号应不同)PC2机,如下图所示:③步骤2 .标注端口及配置信息:步骤3. 交换机Switch A上的VLAN配置右键点击交换机Switch A图标,选中“console”,等待交换机初始化后,开始进行如下配置:查看配置好的vlan信息,显示如下图:步骤4 .交换机Switch B上的VLAN配置右键点击交换机Switch B图标,选中“console”,等待交换机初始化后,开始进行如下配置:④查看配置好的vlan信息,显示如下图:步骤5.交换机Switch A上的端口聚合配置查看f1/2接口状态信息查看f1/3接口状态信息⑤将接口f1/2-3加入到端口聚合链路1中,如图所示查看此时f1/2接口状态信息查看此时f1/3接口状态信息⑥查看端口聚合链路1的接口状态信息,以及绑定到此接口的物理端口号,如下图所示:步骤6.交换机Switch B上的端口聚合配置查看f1/2接口状态信息查看f1/3接口状态信息⑦将接口f1/2-3加入到端口聚合链路1中,如图所示查看此时f1/2接口状态信息查看f1/3接口状态信息⑧查看端口聚合链路1的接口状态信息,以及绑定到此接口的物理端口号,如下图所示:步骤7.通过VPCS虚拟机,为每个PC机配置IP地址步骤8.用Ping命令检查主机间的连通性,PC1和PC2可以互相ping通,显示如下图:⑨步骤9.(1)选择断开链路SwitchA(F1/2)—> SwitchB(F1/2),保留链路SwitchA(F1/3)—> SwitchB(F1/3),测试PC1和PC2间的连通性;PC1向PC2发送数据包,直到用Crtl+C来中断,如下图所示:在发送第65个数据包(即icmp _ seq=65)的时候,重新连好链路Switch A(F1/2)—> Switch B(F1/2),一段时间后链路状态恢复正常,如下图所示:⑩(2)选择断开链路SwitchA(F1/3)—> SwitchB(F1/3),保留链路SwitchA(F1/2)—> SwitchB(F1/2)应该会出现和上述类似的结果。

交换机端口链路聚合

交换机端口链路聚合

交换机端口链路聚合交换机端口链路聚合描述:链路聚合就是将交换机上多个端口物理上连接起来,逻辑捆绑在一起。

1、形成较大宽带的端口。

2、实现负载分担,并提供冗余链路下面使用华为交换机进行配置步骤讲述一: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示例图1. 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组网图SwitchA和SwitchB通过以太链路分别都连接VLAN10和VLAN20的网络,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为VLAN间通信提供较大的链路带宽及一定的冗余度,保证数据传输和链路的可靠性。

操作步骤配置前链路端口先不物理连接端口或将端口Shutdown,避免出现广播风暴。

在SwitchA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

SwitchB配置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A[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3[SwitchA-Eth-Trunk1] quit创建VLAN并将接口加入VLAN。

SwitchB配置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

[SwitchA] vlan batch 10 20[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4[SwitchA-GigabitEthernet0/0/4] port link-type trunk[SwitchA-GigabitEthernet0/0/4]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4]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5[SwitchA-GigabitEthernet0/0/5] port link-type trunk[SwitchA-GigabitEthernet0/0/5]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5] quit配置Eth-Trunk1接口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port link-type trunk[SwitchA-Eth-Trunk1]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配置Eth-Trunk1的负载分担方式,。

实验3 交换机端口聚合

实验3 交换机端口聚合

实验3 交换机的端口聚合【学生任务】掌握H3C交换机端口聚合的作用及配置方法【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掌握H3C交换机端口聚合的作用及配置方法知识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聚合。

素质目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完成时间】 2课时一、任务要求各小组按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各项内容(步骤详见参考)二、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各小组展开竞赛,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

检查完所有组员做完组长申报。

三、实施学生可独立完成,小组之间可合作完成,小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互帮互助,解决在完成任务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检查评估1、各小组组长交叉抽查,看任务是否完成;2、任务完成后,填写《实验上机报告册》。

3、教师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见的普遍问题做点评。

4、教师指引学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独立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并填写“学生工作日志”。

参考资料:什么是端口聚合?端口汇聚是将多个以太网端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汇聚组,使同一汇聚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端口聚合的作用?端口汇聚可以实现流量在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之间进行分担,以增加带宽。

同时,同一汇聚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端口聚合的协议:基于IEEE802.3ad 标准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与解汇聚的协议。

注意:端口聚合之前,所有端口必须配置一致(即速率、全双工、STP 配置、QOS配置、Vlan配置)一、实验步骤任务一:交换机端口汇聚1. 组网需求以太网交换机 Switch A 使用3 个端口(Ethernet1/0/1~Ethernet1/0/3)汇聚接入以太网交换机Switch B ,实现流量在各成员端口中的负载分担。

2. 组网图图1-1 以太网端口汇聚配置示例图(1) 采用手工汇聚方式:# 创建手工汇聚组1。

< h3c1> system-view[h3c1]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 将以太网端口Ethernet1/0/1 至Ethernet1/0/3 加入汇聚组1。

链路聚合实验

链路聚合实验

链路聚合实验实验三链路聚合实验任务⼀:交换机静态链路聚合配置本实验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静态链路聚合,使学员掌握静态链路聚合的配置命令和查看⽅法。

然后通过断开聚合组中的某条链路并观察⽹络连接是否中断,来加深了解链路聚合所实现的可靠性。

步骤⼀:连接配置电缆将PC(或终端)的串⼝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交换机的Console⼝连接。

电缆的RJ-45头⼀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9针RS-232接⼝⼀端连接计算机的串⾏⼝。

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

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读者在⽤户模式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件,然后重启设备以使系统采⽤缺省的配置参数进⾏初始化。

步骤⼆:配置静态聚合链路聚合可以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本实验任务是验证静态聚合配置SWA,在SWA上完成如下配置:[SWA]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如上配置命令的含义是:[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3[SWA-Ethernet1/0/2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补充如上空格中的配置命令并说明该命令的含义:[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4[SWA-Ethernet1/0/24]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配置SWB,将端⼝E1/0/23和端⼝E1/0/24进⾏聚合,请在如下空格中补充完整的配置命令:步骤三:查看聚合组信息分别在SWA和SWB上通过命令查看⼆层聚合端⼝所对应的聚合组摘要信息,通过命令查看⼆层聚合端⼝所对应聚合组的详细信息通过执⾏查看聚合组摘要信息命令,可以得知该聚合组聚合端⼝类型是:,聚合模式是,负载分担类型是,Select Ports数是,Unselect Ports数是。

步骤四:链路聚合组验证表17-1IP地址列表设备名称IP地址⽹关PCA 172.16.0.1/24 --PCB 172.16.0.2/24 --按表17-1所⽰在PC上配置IP地址。

交换机端口聚合

交换机端口聚合

交换机端口聚合
【实训目的】
1.理解端口聚合的概念及其作用。

2.掌握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配置方法及配置命令。

【实训任务】
1.规划并配置进行链路聚合的端口。

2.查看链路聚合的配置。

【实训环境】
可网管交换机2部;配置计算机2部。

【相关知识】
端口聚合又称作链路聚合,即将几个链路作聚合处理,达到增加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带宽,避免网络瓶颈的目的。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实现了如何将两个以上的以太网链路组合起来成为高带宽通道。

其实现方法是在交换机上把多个物理端口的链路连接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逻辑连接,这个逻辑连接被称为聚合端口。

冗余链路和流量负载平衡是端口聚合的根本目的。

【实训步骤】
1.建立配置环境
根据网络拓扑,首先使用配置线将配置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上(注:交换机配置完成后再级联,否则会造成广播风暴)。

2.在计算机PC1上的配置
3.计算机PC2上的配置同PC1
4.查看端口聚合信息。

实验3:交换机端口配置与生成树协议配置

实验3:交换机端口配置与生成树协议配置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0908班学号:200992346学生姓名:黄亮2011年6月29日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0908班姓名:黄亮学号:200992346 组:B1 ___ 实验时间:2011.6.29 实验室:C310 实验台:B1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三:交换机端口配置与生成树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Quidway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常见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端口聚合的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STP协议基本配置,通过改变交换机参数来改变生成树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STP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配置交换机的方法和命令3、STP的基本原理及配置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环境一:2台交换机、2台Pc机、双绞线若干环境二:4台交换机、2台Pc机、双绞线若干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0、在作实验前,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将2台交换机的配置都清空,以免前一个班的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次实验产生影响。

1、请任选一台交换机,练习使用如下端口配置或显示命令,请把它们的语法和功能写到实验报告中。

(1)description (1分)语法:[Quidway-Vlan-interface1]description TEXT功能:设置以太网端口描述字符串(2)duplex (1分)语法:[Quidway-Ethernet0/1]duplex { full | half | auto}功能:将端口工作模式配置为全双工(full ),半双工(half ),或者自协商配置(3)speed (1分)语法:[Quidway-Ethernet0/1] speed { 10 | 100 | 1000 | auto }功能:将端口速率配置为10Mbps ,100Mbps ,1000Mbps ,或者自协商配置(4)flow-control (1分)语法:[Quidway-Ethernet0/1]flow-control功能:在该端口启用流量控制语法:[Quidway-Ethernet0/1]undo flow-control功能:在该端口禁用流量(5)display interface (1分)语法:[Quidway-Vlan-interface1]display interface功能:显示端口的配置信息2、链路聚合配置:E0/1E0/1E0/2E0/2E0/3E0/3192.168.0.10/24192.168.0.20/24E0/4E0/4S3526或S3928或S3610S2008-EI 或S2403-EI图1:链路聚合配置(1) 请采用2台交换机组网,交换机之间通过3条双绞线互连,网络环境如图1所示(注:E0/1即为 Ethernet0/1端口,在39或36系列的交换机上,是E1/0/1端口)。

交换机链路聚合LACP实验报告

交换机链路聚合LACP实验报告

交换机链路聚合LACP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LACP),在交换机中实现了多个物理链路的聚合,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LACP能够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和可靠性,并且在适当配置下,对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也同样适用。

一、引言链路聚合是一种利用多个物理链路进行并行工作的技术,通过将多个链路组合成为一个逻辑链路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链路聚合在现代数据中心和企业网络中广泛应用,以满足对高带宽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本实验旨在通过LACP协议实现链路聚合,评估其对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

二、实验环境我们在实验室中搭建了一个小型网络环境,包括一台交换机和两台主机。

交换机使用了支持LACP协议的设备,并配置了四个物理接口用于链路聚合。

主机1和主机2通过交换机进行通信。

所有设备的硬件规格和软件版本保持一致,以消除因设备差异带来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交换机上准备四个物理接口,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选择适当的接口速率、速度和双工模式等参数。

2. 配置链路聚合组在交换机上创建一个链路聚合组,并将四个物理接口加入组中。

启用LACP协议,配置适当的模式和优先级。

3. 配置主机配置主机1和主机2的网络接口,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确保两台主机处于同一子网内。

4. 测试连接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1和主机2之间的连通性,确认链路聚合配置生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和现象:1. 带宽增加在链路聚合之前,主机1和主机2之间的带宽受限于单个物理链路的带宽。

而在链路聚合之后,多个物理链路的带宽被合并为逻辑链路的带宽,大大提高了通信速率。

2. 可靠性提升链路聚合不仅提高了带宽,还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

当某个物理链路故障时,数据流量会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链路上,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 配置灵活性LACP协议允许管理员根据需求配置链路聚合组的模式和优先级,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的需求。

STP和端口聚合实验

STP和端口聚合实验

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STP)和端口聚合的应用1、实验目的配置交换机之间的物理冗余备份链路,利用生成树协议消除逻辑上的循环冗余,避免形成数据帧的循环转发和广播风暴。

配置交换机之间的多端口聚合连接,提高交换机之间传输的速度。

2、实验条件⏹华为交换机Quidway S2403H两台、网线若干、微机若干台、专用配置电缆一条。

⏹实验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PCB:VLAN3PCD:VLAN3PCA:VLAN2PCC:VLAN23、实验内容及步骤1)STP⏹按上图连接交换机SwitchA、SwitchB,在e0/23和e0/24两个端口进行trunk连接。

⏹观察交换机之间形成的数据帧循环转发和广播风暴。

(两个S之间只连一根网线时,跨交换机同VLAN的两个计算机能PING通;两根网线连接一分钟后,两个S的红灯绿灯都亮,这两个计算机不能PING通)⏹两个S之间连两根网线时,运行生成树协议阻断冗余链路,消除桥接网络中的逻辑路径环路,避免数据帧的循环转发和广播风暴。

(两个S的绿灯亮,红灯偶尔闪,这两个计算机能PING通)开启生成树功能:[Quidway] stp enable⏹当前活动的转发路径发生故障时激活冗余备份链路恢复网络连通性。

分别拔下一根交换机之间的连线,测试交换机两端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仍能保持网络的连通。

⏹关闭交换机的生成树功能:[Quidway] stp disable ‘两个S都关闭一分钟后,就PING不通(如果确定某个端口连接的部分不存在回路,则可以通过命令关闭该端口的生成树功能:[Quidway-Ethernet0/1] stp disable )⏹通过命令配置网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默认为32768),将合适的交换机推举为根桥。

[Quidway] stp priority bridge-priority比如:[Quidway] stp priority 4096优先级小的交换机为根桥,如果优先级相同,则MAC地址小的为根桥。

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 [Cisco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应用实例]

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 [Cisco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应用实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 [Cisco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应用实例]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核心设备,因此有效的管理好交换机是解决网络安全以及可靠性的关键。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cisco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应用实例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cisco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应用实例的方法交换机连接拓扑图如下:步骤:一、两台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sw0#conftsw0(configure)#vlan10sw0(configure-vlan)#exitsw0(configure)#vlan11sw0(configure-vlan)#exit二、在sw0交换机上将端口fa0/1-2加入到vlan10中,端口fa0/3加入到vlan11中sw0(configure)#intrangefa0/1-2sw0(configure-if-range)#switchportaccessvlan10 sw0(configure-if-range)#exitsw0(configure)#intfa0/3sw0(configure-if)#switchportaccessvlan11sw0(configure)#exit三、在sw1交换机上将fa0/1-2号端口加入到vlan10中,将fa0/3号端口加到vlan100中sw1#conftsw1(configure)#intrangefa0/1-2sw1(configure-if-range)#switchportaccessvlan10 sw1(configure-if-range)#exitsw1(configure)#intfa0/3sw1(configure-if)#switchportaccessvlan100sw1(configure-if)#exit四、在sw0和sw1交换机上为每个vlan配置虚拟ip地址sw0#conftsw0(configure)#intvlan10sw0(configure-if-vlan)#ipaddress192.168.10.253255.2 55.255.0sw0(configure-if-vlan)#noshutdownsw0(configure-if-vlan)#exitsw0(configure)#intvlan11sw0(configure-if-vlan)#ipaddresss192.168.11.254255. 255.255.0sw0(configure-if-vlan)#noshutdownsw0(configure-if-vlan)#exitsw1#conftsw1(configure)#intvlan10sw1(configure-if-vlan)#ipaddress192.168.10.254255.2 55.255.0sw1(configure-if-vlan)#noshutdownsw1(configure-if-vlan)#exitsw1(configure)#intvlan100sw1(configure-if-vlan)#ipaddress192.168.100.254255. 255.255.0sw1(configure-if-vlan)#noshutdownsw1(configure-if-vlan)#exit五、将sw0和sw1交换机相连的fa0/1-2口进行聚合sw0#conftsw0(configure)#intrangefa0/1-2sw0(configure-if-range)#channel-group1modedesirable sw0(configure-if-range)#exitsw1#conftsw1(configure)#intrangefa0/1-2sw1(configure-if-range)#channel-gropu1modedesirablesw1(configure-if-range)#exit【可选做】//六、在sw0和sw1交换机上将聚合端口设置为trunk口sw0#conftsw0(configure)#intport-channel1sw0(configure-if)#switchportmodetrunksw0(configure-if)#switchporttrunknativevlan10 sw0(configure-if)#exitsw1#conftsw1(configure)#intport-channel1sw1(configure-if)#switchportmodetrunksw1(configure-if)#switchporttrunknativevlan10 sw1(configure-if)#exit//七、在sw0和sw1交换机上设置默认路由(当然你也可以设置能实现路由功能的协议)sw0#conftsw0(configure)#iproute0.0.0.00.0.0.0192.168.10.254sw0(configure)#exitsw1#conftsw1(configure)#iproute0.0.0.00.0.0.0192.168.10.253sw1(configure)#exit八、测试在pc0客户端设置其ip地址为:192.168.1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地址为:192.168.11.254在pc1客户端设置其ip地址:192.168.10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地址为:192.168.100.254利用pc0客户端去pingpc1客户端的ip,检查是否能够ping即可*[注意]:在对sw0和sw1交换机上进行端口聚合后,如果没有设置聚合端口为trunk时,交换机两边是不能够被ping通的。

8月案例3-交换机端口聚合案例

8月案例3-交换机端口聚合案例

交换机端口聚合案例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又称Trunk,是指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逻辑端口,以实现出/入流量在各成员端口中的负荷分担,交换机根据用户配置的端口负荷分担策略决定报文从哪一个成员端口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

当交换机检测到其中一个成员端口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就停止在此端口上发送报文,并根据负荷分担策略在剩下链路中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的端口,故障端口恢复后再次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端口。

为加大端口上行容量,假设端口25、26需要做聚合,一个端口有1G的上行带宽,现在两个端口聚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2G的容量带宽。

如下图,假设3928上行端口的聚合数据已做好。

3928的具体配置如下:interface smartgroup1 /*创建Trunk组*/switchport mode trunk /*对组内端口模式以及允许的vlan进行配置,注意:加入聚合组的端口配置必须与其一致*/ switchport trunk vlan 10switchport trunk vlan 1301-1303switchport trunk vlan 1305switchport trunk vlan 3410smartgroup1 mode on配置相应的端口interface gei_1/25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1switchport trunk vlan 10switchport trunk vlan 1301-1303switchport trunk vlan 1305switchport trunk vlan 3410smartgroup 1 mode on /*端口加入聚合组中*/interface gei_1/26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1switchport trunk vlan 10switchport trunk vlan 1301-1303switchport trunk vlan 1305switchport trunk vlan 3410smartgroup 1 mode on /*端口加入聚合组中*/检查配置:查看Trunk组2中成员端口的聚合状态:show lacp 1 internal当Agg State为active,Port State为0x3d时,表示端口聚合成功。

实验三 端口聚合

实验三 端口聚合
1.
端口聚合的定义 端口汇聚,也称为端口聚合或端口干路,是将多个端口聚合在 一起,实现对出 / 入流量在各成员端口间进行分担的一种技术, 解决上行链路的瓶颈问题,完成所有接入端口流量总和的传输。
2.
端口聚合的配置命令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number port ethernet portnumber 参数: number端口聚合组编号;portnumber端口编号
视图:系统视图 作用:创建端口聚合,并且将指定编号的端口加入其中。 注意:端口聚合编号1不可用。
三、基本知识点(2)
命令巩固:
1. vlan { vlan-id1 [ to vlan-id2 ] | all }创建VLAN并进入VLAN视图;
2. port interface-list 将Access端口加入到VLAN中; 3. port link-type trunk 修改端口链路类型为trunk类型; 4. port trunk permit vlan vlan-id|all 允许VLAN的报文通过; 5. ifconfig eth0 ipaddress netmask netmask 配置主机IP地址;
六、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1.
给出实验目的、内容;
2.
3.
给出实验搭建环境截图;
给出每一步实验步骤和对应的详细配置命令和实验 结果。 回答下列思考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端口聚合的配置?
4.
6. ping ipaddress 测试主机之间连通性。
五、实验步骤
(1)按照图3-1搭建实验环境。 (2)在交换机A和B上分别创建端口聚合,并将3号和4号端口 加入其中。命令为“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number port Ethernet portnumber”,此命令在系统视图下执行。 (3)利用命令“ifconfig eth0 ipaddress netmask netmask”分别 设置主机A和B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 (4)测试主机A和B的连通性。 (5)在交换机B上创建VLAN 2,将主机B加入VLAN 2,再次 测试主机A和B的连通性。 (6)在交换机A上创建VLAN 2,将主机A加入VLAN 2,再次 测试主机A和B的连通性。 ( 7 )在交换机 A 和 B 上分别设置 3 号、 4 号端口的链路类型为 trunk,且允许通过VLAN 2的报文。 (8)再次测试主机A和B的连通性。

实验任务3_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讯及链路聚合应用

实验任务3_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讯及链路聚合应用

实验三、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讯及链路聚合应用实验【相关知识】1.三层交换机简介在一般的二层交换机组成的网络中,VLAN实现了网络流量的分隔,不同的VLAN间是不能相互通信的。

如果要实现VLAN间的通信必须借助路由来实现。

一种方法是利用路由器,另一种则是借助具有三层功能的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从本质上讲就是带有路由功能(三层)的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就是将第二层交换机和第三层路由器两者的优势有机而智能化地结合起来,可在各个层次提供线速功能。

这种集成化的结构还引进了策略管理属性,不仅使第二层和第三层关联起来,而且还提供了流量优化处理、安全访问机制以及其他多种功能。

在一台三层交换机内,分别设置了交换模块和路由模块,内置的路由模块与交换模块类似,也使用了ASIC硬件处理路由。

因此,与传统的路由器相比,可以实现高速路由。

而且路由与交换模块是汇聚链接的,由于是内部连接,可以确保相当大的带宽。

我们可以利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来实现VLAN间的通信。

下面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网络来概括三层交换机的工作过程:使用IP的设备A通过三层交换机和设备B相连。

假如A要向B发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可以通过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 与自己是否在同一网段。

如果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要的MAC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装数据帧并发送给交换机,交换机启用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目的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那么A要实现和B的通信,在流缓存条目中没有对应MAC地址条目,就将第一个正常数据包发送向缺省网关(在操作系统TCP/IP配置中已经设好,对应于第三层路由设备),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不是同一子网的数据,最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网关的MAC 地址;然后就由三层模块接收此数据包,查询路由表以确定到达B的路由,同时将构造一个新的帧头,其中以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以主机B的MAC地址为目的MAC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 交换机的端口聚合
【学生任务】
掌握H3C交换机端口聚合的作用及配置方法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1、掌握H3C交换机端口聚合的作用及配置方法
知识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聚合。

素质目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完成时间】 2课时
一、任务要求
各小组按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各项内容(步骤详见参考)
二、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各小组展开竞赛,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

检查完所有组员做完组长申报。

三、实施
学生可独立完成,小组之间可合作完成,小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互帮互助,解决在完成任务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检查评估
1、各小组组长交叉抽查,看任务是否完成;
2、任务完成后,填写《实验上机报告册》。

3、教师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见的普遍问题做点评。

4、教师指引学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独立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并填写“学生
工作日志”。

参考资料:
什么是端口聚合?
端口汇聚是将多个以太网端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汇聚组,使同一汇聚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端口聚合的作用?
端口汇聚可以实现流量在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之间进行分担,以增加带宽。

同时,同一汇聚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端口聚合的协议:
基于IEEE802.3ad 标准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与解汇聚的协议。

注意:端口聚合之前,所有端口必须配置一致(即速率、全双工、STP 配置、QOS配置、Vlan配置)
一、实验步骤
任务一:交换机端口汇聚
1. 组网需求
以太网交换机 Switch A 使用3 个端口(Ethernet1/0/1~Ethernet1/0/3)汇聚
接入以太网交换机Switch B ,实现流量在各成员端口中的负载分担。

2. 组网图
图1-1 以太网端口汇聚配置示例图
(1) 采用手工汇聚方式:
# 创建手工汇聚组1。

< h3c1> system-view
[h3c1]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
# 将以太网端口Ethernet1/0/1 至Ethernet1/0/3 加入汇聚组1。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1
[h3c1-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1-Ethernet1/0/1] quit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2
[h3c1-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1-Ethernet1/0/2] quit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3
[h3c1-Ethernet1/0/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对Switch B 也需要作相同的配置,才能实现端口汇聚。

(2) 采用静态LACP 汇聚方式:
# 创建静态汇聚组1。

< h3c1> system-view
[h3c1]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static
# 将以太网端口Ethernet1/0/1 至Ethernet1/0/3 加入汇聚组1。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1
[h3c1
-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2
[h3c1-Ethernet1/0/1] quit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2
[h3c1-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1-Ethernet1/0/2] quit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3
[h3c1-Ethernet1/0/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对Switch B 也需要作相同的配置,才能实现端口汇聚。

(3) 采用动态LACP 汇聚方式:
# 开启以太网端口Ethernet1/0/1 至Ethernet1/0/3 的LACP 协议。

<h3c1> system-view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1
[h3c1-Ethernet1/0/1] lacp enable
[h3c1-Ethernet1/0/1] quit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2
[h3c1-Ethernet1/0/2] lacp enable
[h3c1-Ethernet1/0/2] quit
[h3c1] interface Ethernet1/0/3
[h3c1-Ethernet1/0/3] lacp enable
注意:只有端口的基本配置、速率、双工等参数一致时,上述端口在开启LACP 协议之后,才能汇聚到同一个动态汇聚组内,实现端口的负载分担。

(4)、端口汇聚配置显示与维护
显示所有汇聚组的摘要信息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
显示指定汇聚组的详细信息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1)将E1/0/1端口关闭,再进行测试
[h3c1]interface e1/0/1
[h3c1-Ethernet1/0/1]shutdown
[h3c1-Ethernet1/0/1]quit
再用以上命令查看汇聚组的详细信息。

2)将E1/0/1端口激活,创建Vlan10 , 再观察三个端口是不是同时被加入到了Vlan10。

填写上机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