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
古代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
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
”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
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古代的长度单位,都以黍为准。
1、黍: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
《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十分为一寸。
《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
2、寻:1寻= 8尺=1米6,与"步"接近。
"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3、仞:又写作“轫”。
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高万仞”形容“太行、王屋二山之高”。
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
4、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5、扶: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扶",古代有"1指为寸,1扶4寸"的说法。
6、庹:双臂伸展后的长度为"庹",1庹≈5市尺。
7、墨:也等于5尺。
1墨= 1庹
8、步:1步= 1寻= 2跬,
9、常:"倍寻为常",所以:1常=2寻。
10、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有定制,为古八尺。
后引申车轮过后的印痕为"轨"。
1轨=1.8米。
11、引:1引= 1.8米
12、稚:长三丈、高一丈为"稚"。
13、匹:四丈。
绢以四丈为一匹。
《卖炭翁》有诗句: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半匹”即“二丈”。
14、舍:三十里。
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成语:“退避三舍” “三舍”即“九十里”。
二、部分长度单位的古今换算:
1、长度单位
1 里= 15 引= 150 丈
1 引= 10 丈
1 丈=
2 步= 10 尺
1 步= 5 尺
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1 尺= 10 寸
1 寸= 10 分
1 分= 10 厘
1 厘= 10 毫
1 毫= 10 丝
1 丝= 10 忽
2、换算:
2 里= 1 公里(古代的「里」和「市里」长度不同)
3 丈= 10 米
3 尺= 1 米
3 寸= 10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