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中考复习】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时责任
第22课时认清基本国情
第23课时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
第25课时参与政治生活
第26课时关注经济发展
第27课时认识新自我
第28课时选择希望人生,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人教版
考点整合
1.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

2.角色与责任。

(1)我们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2)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因此,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3.承担责任有什么代价与回报?
(1)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2)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4.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

(1)表现: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①谁对自
己不负责,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5.承担责任的作用。

(1)对社会的作用: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2)对个人的作用: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6.正确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也可以选择不承担责任,而只有主动选择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才能走向成熟。

对于我们自己选择的责任,应做到理智选择,勇敢承担。

第一,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价,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第二,一旦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1.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

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团结就是力量”,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团结协作,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也会增强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力量。

2.怎样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关爱集体,表现为:(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3.我们需要具备团队精神的原因。

只有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4.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1)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为国分忧、勇担责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我们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5.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

(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3)公民在参与公益活动时,必将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要点探究
考点整合
1.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表现:第一,(对内)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第二,(对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2)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起止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6.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和根本目的。

(1)根本依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目的(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7.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9.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0.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1.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2.经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14.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我国的民族政策。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6.我国现阶段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7.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18.“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中国”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9.香港、澳门的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说明了什么?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为什么能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什么要反对“台独”?)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4)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21.怎样才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4)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要点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